- 451.1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校危机事件的成因及预警钟志农\n一、有关危机事件的几组数字1、世界卫生组织估测,2000年全球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是15-45岁的人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而自杀未遂者至少是自杀人数的10倍。2、预测到2020年,全球每天平均有3000人自杀,而自杀未遂者则是自杀身亡者的20倍。3、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1/5,而自杀人数占全世界的1/4。1999年数据,中国自杀率为13.9人/10万人。从性别看,女性高于男性,约为3:1;而男性自杀成功率高于女性,也是约为3:1从地域分布看,农村高于城镇(平均数×3)。\n4、日本的民意测验表明,25%的青少年有过自杀意念。据估计,美国每年有50万的青少年有自杀意念或尝试自杀。5、2000年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每年约有20万人。15-35岁和60岁以上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段。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6、相对说来儿童自杀率较低,但同样可能自杀。资料记载,美国在1995年有330名10-14岁的儿童自杀身亡。\n7、研究表明,在自杀者总数中,抑郁症患者占15-30%,强迫症患者占2%。8、中国的自杀者中,有63%是由精神疾病引起的,其中最多的就是抑郁症。在所有的因精神疾病而自杀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2/3。9、抑郁症人群中,有自杀意念的高达82%;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率占10-15%;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中有20%的人有自杀危险。10、美国90年代的研究表明,高中生试图自杀的比率约为8-9%,其中5-40%为“重复自杀者”。年轻人自杀呈“流行病”形态,在短期内出现一连串的自杀事件而造成社会的震撼。例:连环案\n二、危机事件因何发生?1、外部压力(升学、考试焦虑、亲子关系、同学矛盾、失恋、严重疾病、师生冲突)2、内心冲突(无归属感、无助感、绝望感、无价值感、自责感)3、生物化学因素的改变及其相关的神经症症状。\n三、青少年自杀的类型法国社会学家贝齐勒等人的自杀分类认为:1、逃避现实型自杀——希望摆脱现实的痛苦、挫败,对前途深感绝望,占自杀成功者3/4。2、攻击型自杀——青少年情绪冲动、人格发展不成熟,未建立正确的问题应对模式,这类青少年并没有真正的死亡意图,只是将自杀当作要挟、怄气和报复的手段。例:覃瑶案3、利他型自杀——为避免连累家人,为某种理想或主义尽忠,或者为殉情等等,他们的共同心理是认为死是有价值的,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又称为“献身型自杀”,往往被恐怖主义所利用。\n4、荒唐型自杀——几乎没有要死的意向,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模仿,或者出于自己想象死后有人痛苦、后悔、自责,或想象死后同伴亲人追悼自己的情景,以满足得到他人关注的需要。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常常属于这一类。例:红领巾案5、假性自杀——内心并不真想死,只是通过做秀来达到某种目的。但在做秀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意外,造成死亡。这一类自杀常常带有操纵的性质,也可以被视为“呼喊帮助”,想引起周围人的同情和帮助,例如想阻止恋人的离去。一旦达到目的便会引发习得性自杀行为。也有少数青少年是对死亡感到好奇而发生意外。\n四、危机事件有何预兆?(一)言语上的征兆1、流露出消极的意念,如“好想去死”、“活着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切勿以为“真想死的人不会说出他的真实想法”。(抑郁的信号)例2、说出“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会怎样?”(这实际上是“求救的信号”)3、出现支配幻想(说体内有另一个人或另一种声音)、感觉到受异常生物的控制(见到魔鬼并受控制)、超宗教体验(听到上帝或佛的指令,要去执行杀人或自杀的任务)。(精神分裂的信号)\n(二)情绪上的征兆1、强烈的绝望感——希望与斗志的完全丧失(来自于多年的痛苦、挫败和低自尊)对自己有高期待,但却深感绝望无助。2、强烈的痛苦感——极度抑郁和极度沮丧,强烈的广泛性焦虑、恐惧障碍或是由强迫症等急性精神性疾病引发的焦虑。自诉为“度日如年”、“痛苦得无法形容”,往往是自杀的最危险信号。3、强烈的自责感——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对不起父母或同伴,认为自己拖累了别人,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例:朱sw案4、强烈的无助感——感到孤立无援,沉默寡言,自认为已经无人可以向其倾诉或帮助自己。\n(三)行为上的征兆1、突然变得异常沉静;2、莫名其妙地向人表示感谢;3、开始不言不语地仔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4、准备药物或刀片、绳子等自杀器具;5、经常独自爬到高楼楼顶观察;6、出现不合理的交通事故;7、记忆模糊、神志不清、胡言乱语;8、不去上学,把自己独自封闭在家里或离家出走;9、写遗书。\n杰克波斯将自杀的酝酿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出现极端烦恼的困扰;2、长期无法摆脱困扰而出现绝望感;3、相信死亡是唯一解脱的办法;4、人变得越来越孤独,不再与他人沟通;5、克服了内在的“自杀是不合理和不道德”的约束;6、不愿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7、对自杀的意念进行合理化的解释;8、做出一些暗示,说明自己的问题不会再出现了。\n五、危机事件的初级预防1、掌握当事人的抑郁情绪极其严重程度。贝克抑郁问卷BDI注意:心理测量对大样本的对象来说统计效率是明显的,而对于每个独特个体而言,就不一定了。自杀评估也是如此。\n2、了解当事人的自杀念头,通过周边的人提供的信息评估当事人的自杀危险程度:(1)他是否提过类似“死了更好”之类的话?(2)他是否开玩笑说过要杀死自己?(3)他是否说过“事情不久后就会变得更好”之类的话?(4)他是否有过收集药物或刀片等器具?\n(5)他是否曾经伤害过自己(即使是轻微的)?(6)他否显得抑郁或经常哭泣?(7)他是否比过去更多一些时间一人独处?(8)他是否有一些奇怪的幻想或幻觉(幻听、幻视)?\n3、了解当事人自杀的可能性,公开地与当事人讨论自杀意念的具体细节。公开讨论自杀的想法是安全的,也是正确的;禁止讨论自杀意图的做法可能是致命的。要灵活、全面、从里到外地评估不同自杀状态的各种隐蔽角落,不知不觉地进入被自杀意念所折磨的当事人的思想和灵魂当中,看到他秘密的内部加工过程,评估他的即刻危险程度。\n对一个人来说,决定一个人是否采取自杀行动的“底线”,常常会落在下面这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实际操作问题,另一个则是伦理问题:(1)它会管用吗?(“我的痛苦会终结,我的问题会得以解决吗?”)(2)这样做对不对?(“自杀是不是会伤害到其他人,或是打破我潜在的道德规则?”)对于绝大多数考虑自杀的人而言,这两个问题构成了关键的准则框架,并在此之内形成最终决定。\n事实上,对某些企图自杀的人来说,这两个问题形成了最后的一道护栏。辅导教师越是深入当事人内心对这两个问题的争论,也就越容易洞察当前所处情境的危机程度。基本上,在这两个问题得到满意地解答之前,大部分人都会推迟自己的自杀行动。\n自杀者通常需要思考,甚至是慎重的计划和演练。自杀者会深思各种自杀方法,并仔细考虑每一种方法的优劣。他会特别注重考虑实施细节,例如自己能承受的疼痛程度、计划的最终结果、在哪里实施、何时实施、如何防止提前被人发现、希望何人发现自己的遗体、是否写一封遗书或是留遗言给好友或亲人等等。因此,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具体自杀计划,可以为我们形成一个准确的自杀评估提供最可靠的真实性。\n当事人对来生的看法或者对自己死后的幻想也是自杀的诱因之一。辅导者要谨防因为这些观点与自己的精神信仰完全违背而无法凭借直觉来觉察这一诱因的存在。对于青少年当事人而言,对死后的幻想是重要诱因。\n4、设身处地倾听当事人的诉说,确保学生表述内心体验等沟通渠道的畅通,认真体会当事人的痛苦。要防止辅导者的反移情。辅导者的恐惧、悲哀、愤怒、迷惑,甚至谴责,会导致自己陷入反移情反应和非建设性干预的大海当中无法自拔,结果使具有强烈自杀意念的当事人从我们身边离开。\n只有辅导者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理解和接纳当事人(接纳“自杀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解决强烈的个人痛苦,随着生命的终结,痛苦也将终结”这样一种想法),并保持平和与自如的情感反应,当事人才会感到足够的安全,并可以与我们分享他对死亡的真实态度。\n如果辅导者有能力传递出一种非评判性的态度,认为当事人拥有将自杀视为一种合理的解决问题方式的权利,并对此表示理解(自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就将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当事人就会感受到自己并没有因为选择了自杀而被“批判”,并看到辅导者正尝试着帮助自己寻找一种更具实效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法,这样就有可能帮助他重新看到希望所在。\n5、评估并与当事人共同讨论如何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过度概括化、灾难化、自我诋毁、非黑即白),重整当事人的价值系统(自信、自爱、自尊)。6、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控制自杀环境,绝对不让当事人独处。\n7、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当事人的客体关系,给以关爱和帮助。这是最重要的关键点。自杀通常是一种人际互动现象。缺少安全感、爱和归属感、自尊感,没有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是自杀风险大大提高的重要根源。(1)要改善师生关系,细心谨慎地处理学生种看似细小琐碎的事件。例:我的女儿(2)加强班集体建设,为每个学生提供充满安全、和谐、温暖、理解、接纳和有尊严的成长环境。例:电影《班级》(3)对家长做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改善家庭成长环境及氛围。8、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及时转介住院。\n综上所述,抓住三个要点:(1)进入当事人内心世界,理解当事人的自杀行为——这就要求摒弃我们的偏见与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理解他正经历着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绝望,理解他站在生命的悬崖上时内心那种人性化的挣扎,理解他为何把自杀作为一种可行的终止痛苦的方式。要练就一对“充满直觉的耳朵”,搜寻并剥离当事人在自杀方面的企图和构想。关键性问句:“可以告诉我吗,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怎样的伤害?”\n(2)寻找其他可行的解除痛苦的途径——在适当的时机,用敏感而又执着的方式询问恰当的问题,讨论可能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和方式。(3)点燃当事人的希望——帮助他将看似不可能继续下去的生活继续下去,并且孕育出新的生活和新的希望,最终抛弃死亡、珍爱生命。\n提示:自杀就是自杀,不是他杀。无需为干预失败而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