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谈职专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谈职专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 农学专业是实验性极强的专业,因为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必须过硬。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基本实验和操作技能,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性教学,是职业高中农学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根据多年来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农学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既要有专业理论教师,又要有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力求建立起一支既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农学专业实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想实践性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同时,也可在科研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农学生产一线的生产能力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强化农学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 二、根据规划教材,编写校本实习教材,改革教学实习方法\n 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法改革,依照现行教材,根据农学生产季节、农时和教学实践需要,编写切实可行的分散实践性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以学生形成系统农学知识和技能为主线,制定技能训练计划,设计技能实训台历和具体日程表,尽量使理论教学由教室移到田间,移到生产场所,使教师的口授、示范、学生模仿等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三、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农学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农学专业要开辟一定面积的实验实习基地,满足开展林果、花卉、蔬菜、粮食等教学实习的需求。在建设管理上,尽可能与农学生产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生产环境,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新模式。要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它有利于完善实习课题和实习项目,扩大实习品种范围。与生产单位对接,按照互惠互利原则,签订联合协议,让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n 组织农学专业师生共同参加科研课题小组。学校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还要结合本校和当地农学生产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急需解决的课题或者疑难问题,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柿树落花花果综合因素及保花保果措施课题,师生对柿树品种、温度、光照、肥水、药物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农学生产,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在实验室开放方面 鼓励学生带课题到中心从事科技创新活动,职专学生可以无偿使用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而且通过公布中心的仪器和实验内容,积极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职专农学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践性教学,则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基本实验和操作技能,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活动。在实验室的开放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是职业高中农学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六、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n 操作技能有多种层次:一是行为层次较简单的操作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主要靠动作的重复,反复的练习。如学习喷雾的使用方法时,要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让他们反复练习,从中寻找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二是认知层次的操作技能,这也是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技能。培养这种技能,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如在实践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中时,要求学生不能单纯参考书本知识,将书本知识死搬硬套,要在实践中,发挥大脑的作用,以书本知识为依据,根据农作物的长势长相,作出判断,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七、开发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学 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利用形势政策课、业余党校、邓小平理论读书会等方式,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利用心理健康研究会和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利用文学社、书画协会、艺术社等学生社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成立外语协会、计算机协会、演讲协会、营销兴趣小组等组织,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成立学生创新实践中心、配备创新指导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科学研究计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利用学术报告会和请专家作报告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专业素质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L.\n 毋容置疑,在十年时间内,农业领域的投资价值总体上不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IT、互联网等所谓热门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才刚刚开始。未来三十年,伴随着土地流转、人口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中国农业将发生史无前例的变革,中国需要一大批通用性农业人才。农业学校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莘莘学子,学生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交给学校,家长也为学生倾注了物力和财力,工商等社会组织也为学校提供奖学金等各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资源却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犯罪。中国要成为一流的农业强国,不可能没有一流的农业专业。今天的农业院校的办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对千年一遇的农业现代化历史机遇,期待中国的农业院校能够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