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 MB
  • 2022-08-18 发布

最新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教学课件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n兽医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2003/02/281999\12\28002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n\n\n\n\n\n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较短,只有少数抵抗力强的芽抱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至几十年。水病原微生物随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内脏、尸体以及医院、兽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等排出的污水和垃圾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污染的饮水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发生。许多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可经饮水传播,即为水传染。借水传播的有:伤寒、副伤寒、痢疾、霍乱、口蹄疫、猪瘟等。第四章1999\12\28002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空气在医院、兽医院及畜禽舍的空气中,常悬浮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人或动物吸入感染,分为飞沫传播和尘埃传播,总称为空气传播。抵抗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可在空气中生存一个时期,如化脓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绿脓杆菌等。常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肺炎、肺炭疽、流感、化脓性感染等。第四章1999\12\280021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三、土壤、水、空气的细菌学检验对土壤、水和空气进行细菌学检查,对于传染病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常以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作为细菌学指标。1.菌落总数指样品经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每单位(g、ml、m3)检样形成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用作土壤、水、空气和食品等卫生学评价依据。2.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抱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沙门氏菌属中的部分细菌,它们来自人和动物粪便,故以此作为样品受粪便污染的标志。第四章1999\12\280021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土壤的细菌学检查主要测定菌落总数、大肠菌值和产气荚膜梭菌值3项指标。大肠菌值(产气荚膜梭菌值)是指能检出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土壤量(g)。水的细菌学检查主要测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我国标准:饮用水菌落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数≤3个/L。空气的细菌学检查主要是测定每m3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和链球菌数。第四章1999\12\280021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第二节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动物的皮肤、黏膜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有微生物存在。但体内实质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这些微生物中,有的是长期生活的共生微生物,称为自身(常住)菌系,也称原籍菌。有的是环境中污染的,称为外来(过路)菌系,也称外籍菌。原籍菌是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自在动物体内特定的部位定居繁殖,菌类及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正常情况下对宿主健康有益或无害,具有免疫、营养及生物颉抗的作用。外籍菌一般不能定殖,往往对宿主产生不利影响。第四章1999\12\280021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一、动物体微生物的分布哺乳动物1.体表体表细菌很多,约有170个菌群,其中球菌最多,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八叠球菌等,杆菌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棒状杆菌和枯草杆菌等。是外伤感染的主要原因。2.呼吸道以鼻腔细菌最多,气管黏膜也有,支气管末梢和肺泡是无菌的。呼吸道黏膜主要是葡球菌。3.消化道初生幼畜消化道无菌,数小时后随着吮乳等过程消化道出现细菌。不同部位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很大。第四章1999\12\280021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口腔细菌较多,有葡萄球菌、链球菌、乳杆菌、棒状杆菌、螺旋体等;食道细菌极少;胃因受胃酸的限制细菌极少,主要是乳杆菌、幽门螺杆菌和胃八叠球菌等少量耐酸菌。反刍动物前胃存在着大量细菌,其中瘤胃中的细菌有29个属69个种,大多数为无芽抱的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小肠由于受各种消化液的杀菌作用,细菌较少,特别是在十二指肠受胆汁的作用细菌极少;第四章1999\12\280021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大肠因消化液的杀菌作用减弱,大量残余食物滞留,营养丰富,条件适宜,菌数增加,约有100种以上,每克内容物细菌总数为109-1010个,主要是厌氧菌,如双歧杆菌、拟杆菌及真杆菌等,占总数的90%-99%;其次肠球菌、大肠杆菌、乳杆菌、棒状杆菌等。4.泌尿生殖道肾脏、输尿管、睾丸、卵巢、子宫以及输精管、输卵管是无菌的。仅在泌尿生殖道口有细菌,主要是乳杆菌,其次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抗酸菌。第四章1999\12\280021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禽类在胚胎期是无菌的,出壳后雏禽消化道很快定殖大量细菌,形成微生物群体。嚷囊中主要为乳杆菌;小肠兼性厌氧菌增多,如链球菌等;大肠和盲肠主要是厌氧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和拟杆菌。盲肠的优势菌为真杆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等。二、动物正常微生物的生态关系正常动物体表或体内腔道有一层微生物,它们对宿主是有益的和必需的,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第四章1999\12\280021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经长期进化,微生物、宿主、环境之间呈现动态平衡状态,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称微生态平衡。1.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个体间存在着协作和竞争关系。协作是互相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或生长因子,遗传交换等作用,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竞争包括对于营养物质、氧、栖息地等的竞争,以及有毒代谢产物对相互生长的影响等,使一方或双方受害。2.微生物种群间或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共生、颉抗、寄生及吞噬四种。第四章1999\12\280021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1)共生两种或多种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不伤害或互为有利的关系。又可分为中立(互不影响)、栖生(一方受益双方无害)、互生(互相受益)。(2)颉抗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共同生长时,使双方或一方受害的现象。表现为竞争(双方受害)和偏生(一方受害)。(3)寄生是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生长繁殖,使后者受到伤害的现象。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寄主(宿主)。第四章1999\12\280021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4)吞噬是指一种较大型的生物吞入并消化另一种小型生物的相互关系。前者称吞噬者,后者称牺牲者。3.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正常菌群与其宿主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体表现在营养、免疫和生物颉抗三个方面。(1)营养正常菌群从宿主消化道获取营养,同时通过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等对宿主起营养作用。(2)免疫正常菌群对其宿主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均有促进作用,尤其对局部免疫影响更大。无菌动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第四章1999\12\280022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动物的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的固有层中广泛分布淋巴细胞,在原籍菌的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产生分泌型IgA,抑制外籍菌,保护原籍菌,有很强的抵抗感染能力。(3)生物颉抗正常菌群对致病菌等外袭菌有颉抗作用。给小鼠喂服肠炎沙门氏菌,在肠菌群正常时,小鼠无发病和死亡;若先服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则动物全部死亡。第四章1999\12\280022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4)益生菌与益生元某些细菌或真菌有利于宿主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用这些微生物生产的制剂称之为益生菌。饲料或食品中某些成分(如果寡糖FOS),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能选择性地刺激宿主消化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这些成分叫益生元。益生菌及益生元可联合使用。二者对动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第四章1999\12\280022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三、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作用1.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瘤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的饲料加工厂,饲料中70-85%的可消化物和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其消化作用依赖于瘤胃内复杂的微生物区系的作用。瘤胃内环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天然发酵罐。(1)营养物质充足不断有食物和水进入瘤胃。(2)瘤胃节律性运动,将微生物与食物搅拌混合。(3)温度38-40℃,适合微生物生长。(4)pH维持在6.0-7.0,适合微生物生长。(5)高度厌氧,CO250-70%、甲烷20-45%及其他少量气体,嗳气排出。第四章1999\12\280022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瘤胃微生物区系包括厌氧性的纤毛虫和细菌两大类。1g内容物中,约含细菌150-250亿和纤毛虫60-100万,体积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与纤毛虫各占50%。消化代谢活动由二者共同或协同完成,且以细菌为主。瘤胃微生物的主要作用(1)纤维素的分解。(2)糖的分解与合成。(3)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4)维生素的合成。第四章1999\12\2800224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2.大肠微生物及其作用食糜进入大肠后,微生物的活动极其频繁,进行着很复杂的消化代谢。对单胃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消化作用尤为重要。大肠微生物区系无纤毛虫,主要是厌氧菌,如拟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占总数的90-99%,其次是肠球菌、肠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和其他菌。约有细菌100多种,1g粪便中含菌1000亿以上。第四章1999\12\2800225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大肠微生物的作用(1)纤维素的分解马、猪、牛、羊等。(2)其他有机物分解淀粉、糖等。(3)蛋白质的腐败分解作用蛋白质、氨基酸脱氨生成有机酸和氨;脱羧反应,生成有机胺(腐胺、尸胺、组胺等,恶臭有毒,导致肠炎、下痢)。(4)有机物的合成,合成菌体蛋白,高分子脂肪酸等,不能消化利用。合成维生素B、K,可被吸收利用。第四章1999\12\2800226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四、菌群失调失调失调症宿主患病、环境改变和滥用抗菌药等,使机体正常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发生改变,导致病理过程时称为菌群失调症。防治治疗疾病过程中,应用抗菌药物时,要注用药量和疗程。用微生态制剂恢复正常菌群和治疗菌群失调症。第四章1999\12\2800227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五、悉生动物1.悉生生物学是用无菌动物技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2.悉生动物与实验动物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五类。无菌动物(GF)指不携带任何微生物的动物。悉生动物指有目的地带有某些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无特定病原动物(SPF)指不含某些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抗体的动物。普通动物指在开放条件下饲养,体内外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但不能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动物。第四章1999\12\2800228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植物以光合作用,将CO2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并合成蛋白质,是自然界中的生产者。动物将植物有机物同化为动物有机物,它们是自然界中的消费者。由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构成了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将有机碳氮转化为CO2、水、铵盐或硝酸盐等还回自然界中,以供植物营养。这种碳、氮素等的无限循环,在自然界中达到平衡。在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三级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于太阳,元素循环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第四章1999\12\2800229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1.试述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微生物生态的意义。2.简述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3.试述水的自净作用及其重要意义。4.自然界中的病原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存活状况及危害如何?5.何谓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数,这些指标有何卫生学意义?6.我国对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学指标有何规定?7.解释气溶胶的概念及卫生学的意义。8.何谓原籍菌、外籍菌,正常动物体内的细菌分布如何?·9.试述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10.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11.试述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作用。12.何谓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对动物健康有何影响以及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13.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14.为什么说如果没有微生物就不会有其他生物?试举例说明。15.试以微生物生态学的观点分析“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句话的科学道理。复习思考题第四章1999\12\2800230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感谢观看此片欢迎指导END1999\12\280023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n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3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