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4.50 KB
  • 2022-08-18 发布

2011考研历史学文都历史学强化辅导

  • 1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世界上古史第一节史前人类(了解)名词解释: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对偶婚;图腾崇拜。第二节古代西亚诸文明古代西亚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西亚地区首先是苏美尔人的文明,苏美尔城邦在约公元前3000年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王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从而结束了苏美尔城邦时代。公元前2110年,乌尔第三王朝建立,这是苏美尔复兴时期,但这不是苏美尔城邦的复兴,乌尔第三王朝是一个统一的专制国家。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苏美尔人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公元前1758年,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巴比仑王朝统一美索不达米亚,到公元前1595年为源于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所灭。赫梯经过一次内乱后重新强大,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王国被“海上民族”肢解,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帝国灭亡。美索不达米亚北方的亚述逐渐强大,并形成了亚述帝国,亚述帝国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持久强大的国家。公元前605年,亚述帝国为新巴比仑王国和源于伊朗的米底帝国联军所灭,西亚进入新巴比仑时期。公元前550年,波斯贵族居鲁士夺得米底王位,建立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最后时期。大流士王在位期间,波斯帝国统治了从印度河、中亚细亚至利比亚和希腊北部的广大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大帝国。波斯对希腊的希波战争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帝国开始衰落,公元前330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灭亡了波斯帝国。西亚进入了希腊化时期。第三节苏美尔—阿卡德文明(了解)名词解释:《吉尔伽美什史诗》萨尔贡一世楔形文字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木法典》乌鲁卡基纳改革一、古巴比伦王国(一)主要知识点1、大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王国大约于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人灭亡。2、古巴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二)名词解释1、汉谟拉比2、《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典。法典吸取前人的立法成果,并结合了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的玄武岩柱上,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他的功绩,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和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二、亚述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亚述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亚述帝国的实际创立者是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前727年)。2、亚述帝国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二)名词解释1、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了解):亚述帝国创立者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前727年)所实行的政治军事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对地方的税收和控制,强化中央集权统治。(2)建立包括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和工兵等战斗力极强的多兵种部队。(3)改变以往对被征服地区斩尽杀绝的政策,通过将被征服者迁徙到其他地区并交亚述奴隶主所有的方式保存和利用人力。这次改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亚述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迅速发展了亚述的奴隶制,为亚述日后的征服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2、萨尔贡二世(三)简答题:试析亚述帝国兴起和灭亡的原因。\n答案要点:(1)兴起的原因:第一,公元前11世纪前期,亚述拥有有利的国际环境,埃及、赫梯等昔日强国相继衰落或灭亡,米底和波斯尚未兴起,临近的巴比伦尼亚和乌拉尔图等不足以与其匹敌。第二,铁器的使用促进了亚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为亚述的对外征服提供了更锐利的武器。第三,亚述统治者实行了比较正确的国内政策,同时注重对外征服前的准备工作。(2)灭亡的原因:第一,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未能满足整个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为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相反却破坏了这种基础。第二,亚述帝国的野蛮征服政策及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剥削激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不断反抗,大地削弱了它的国力。第三,亚述帝国晚期,王室内部矛盾日益激化,一些王室的成员不惜与外敌勾结发动叛乱。如此内外交困的局面最终决定了亚述帝国灭亡的必然命运。三、新巴比伦王国(一)主要知识点1、新巴比伦王国是由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于公元前626年建立的。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王国联合米底灭亡亚述帝国;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2、新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最后阶段,它的灭亡标志着该地区文明独自发展历史的终结。(二)名词解释1、尼布甲尼撒二世2、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报复一度归顺的犹太国投靠埃及而再次进攻巴勒斯坦地区,经过一年半的围困后攻陷并劫掠耶路撒冷,俘虏犹太国王齐德启亚,将该城大部分居民送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被俘虏的犹太人直到公元前539年波斯灭亡新巴比伦王国后才被居鲁士大帝释放回巴勒斯坦地区。“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空中花园:古代地中海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按照其妻米底公主家乡风貌下令建造。“空中花园”位于底格里斯河河畔,高达25米,每边底长120米左右。建筑总体呈一个四角椎体,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撑,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远看仿佛一座小山丘。该建筑在诸如供水系统等方面有独特创造。空中花园于公元前3世纪被毁。四、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一)主要知识点1、赫梯国家由讲赫梯语的哈梯人和讲捏西特语的捏西特人共同创造的,国家形成于公元前19世纪中叶,哈图什尔一世时“赫梯”开始表示整个赫梯人的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王国被“海上民族”肢解,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帝国灭亡。2、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3、古代的腓尼基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只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名称。腓尼基地区指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4、腓尼基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形成了若干彼此独立的城市国家,著名的有推罗、西顿等。在古代世界,腓尼基人建立起众多殖民地,最著名的是北非的迦太基。5、建立以色列犹太国家的是公元前21世纪末从两河流域来到巴勒斯坦的希伯来人(二)名词解释:扫罗;大卫;所罗门1、《赫梯法典》:赫梯新王国时期编订的一部法典,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楔形文字的典型代表。整部法典由三部分组成,共241条。法典表明赫梯存在奴隶制度,奴隶被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国内土地可以买卖,人民生活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这是一部世俗化、民众化的法典,属于私法范畴的条文很多,并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法典除对少数性质严重的犯罪规定刑法外,一般多采用民事赔偿、补偿的方式处理,还规定了大量免责条件,在古代东方法中独具特色。2、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3、犹太教:以色列犹太人所信奉的宗教,在“巴比伦之囚”时期发展成熟。主要教义为:(1)绝对的一神教信仰,只崇拜上帝耶和华,认为他是宇宙中唯一的全知全能和创造世界的主宰。(2)坚信以色列是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比其他任何民族都优秀。(3)救世主信仰。此外犹太教还有诸如安息日、割礼等相当多的教规、礼仪和禁忌。犹太教经典为《圣经·旧约》。犹太教有利于犹太民族维系宗教文化传统,但也使其隔绝于其他民族之外,带来了排外、封闭的消极影响。\n五、波斯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居鲁士二世。公元前33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与马其顿的战争中失败被杀,波斯帝国灭亡。2、波斯帝国的国教是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二)名词解释:居鲁士二世;大流士一世;高墨达暴动1、琐罗亚斯德教:波斯人所信奉的宗教,因创教人琐罗亚斯德而得名,又名拜火教,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被定为国教。该教产生时间、地点尚未定论,主要教义认为世界有善恶二神——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是光明正义之神,恶神阿胡拉·曼尼是黑暗邪恶之神;善恶两神始终处于斗争之中,因此该教要求人们站在善神一边去同恶神斗争。该教崇拜光明、崇拜火,经典是《阿维斯塔》。该教具有鲜明的伦理性,影响比较深远,其二元论思想对3世纪摩尼教的产生影响巨大。2、《贝希斯敦铭文》: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间建造的石刻铭文,因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而得名。铭文用古波斯语、阿卡德巴比伦方言和埃兰语三种语言刻成,记录了大流士镇压高墨达暴动和其后各地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公元1835年英国人罗林森发现了该铭文并将其制成拓本,后来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这对研究波斯历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简答题1、试述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答案要点:(1)背景:波斯帝国从建国到大流士执政,用28年的时间走完了许多国家两三千年的过程,但是它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极为艰巨。第一,应该采用何种形式统治这个大帝国;第二,波斯帝国当时的国家机器十分薄弱;第三,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第四,帝国内部的社会经济状况极为复杂。(2)内容:第一,在统治形式问题上,大流士建立了君主专制,加强了国王权力,调整了国王和贵族的关系;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这样就建立了一套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制度。第二,在军事上,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大军区下设若干省军区,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与行省总督互不隶属;同时将波斯军队分为常备兵和临时征召部队,并建立了最具战斗力的1万人不死队。第三,统一帝国铸币制度。中央政府铸造金币“大流克”。行省只有权铸造银币,自治市只有权铸造铜币。第四,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第五,拉拢被征服地区原统治阶级,扩大帝国统治基础,尊重各地原有法律和宗教传统。(3)影响:大流士改革加强了波斯帝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基础,加强了君主专制,客观上促进了帝国内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2、简述波斯帝国的历史作用。答案要点:波斯帝国兴起的时代,正是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盛极而衰的时代。波斯帝国的兴起在近东地区的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的最高阶段。波斯帝国不仅规模要比先前的埃及和亚述帝国大很多,并且在内涵上也更为丰富和深刻。它所形成的一套维持和管理帝国的比较成熟的制度是之前帝国不具备的,也为之后的帝国所承袭。(2)波斯帝国的形成,某种意义来说是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综合发展和联系不断扩大的产物;同时在客观上有为这一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使这种交流和联系达到一个更高阶段。(3)波斯帝国的出现从另一方面打断了西亚北非诸文明独立发展的正常进程,它的征服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打破了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正常秩序和规则。(4)波斯以一个落后民族征服了三大文明中心,并维系帝国统治200年左右,这在农耕和游牧世界的交往与冲突方面提供了一幅更为鲜明的画卷。总之,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做了总结,又为后来到希腊文明做了借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一节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埃及主要历史线索:古埃及的历史可以分为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1—2王朝)、古王国时期(3—6王朝)、第一中间期(7—10王朝)、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后王国时期(21—31王朝)。古王国时期亦称“金字塔时期”;中王国时期喜克索斯人控制了埃及;新王国时期亦称“帝国时期”,主要大事件有雅赫摩斯一世驱逐喜克索斯人,图特摩斯三世征服巴勒斯坦,阿蒙霍特普四世建立埃及军事帝国。后王国时期包括三个非埃及人控制的王朝:利比亚王朝(第22—24王朝)、努比亚王朝(第25王朝)和波斯王朝(第27、31王朝)。(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征服。)亚历山大占领埃及以后,埃及遭到异族的长期征服核统治。包括马其顿•希腊时代(公元前332年—前30年)和罗马与拜占庭统治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n一、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一)主要知识点1、埃及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西接利比亚,具有较大的孤立性。在地理上分为上埃及(狭窄的河谷地区)和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2、按照古埃及的记载,古代埃及第1王朝由美尼斯创建,截止希腊人征服之前,埃及一共经历了31个王朝。3、法老是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法老之下设立一宰相,称为维西尔。古王国时期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是诺姆(州),行政长官称为诺马尔赫(州长)。4、埃及第26王朝法老尼科曾经试图开凿尼罗河到红河之间的运河,并且派遣腓尼基水手完成了乘船环绕非洲的壮举。(二)名词解释:胡夫;孟图霍特普二世;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四世;图坦哈蒙;拉美西斯二世;卡迭石战役;拉美西斯三世1、涅伽达文化:埃及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埃及南部的涅伽达遗址而得名。分为两大阶段,前段(涅伽达Ⅰ)又称阿姆拉文化,约当公元前4000—前3500年;后段(涅伽达Ⅱ)又称格尔塞文化,约当公元前3500—前3100年。涅伽达文化处于埃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前段属原始社会末期,后段已建立若干奴隶制小国,在埃及史上有前王朝时期之称。涅伽达文化时期石器和陶器制作日精,对外贸易发展,铜器逐步增多,人工灌溉逐渐发达。这时村落转变为市镇,最后出现了最早的埃及文字、王族墓葬及国王权标,表明国家形成。当时涅伽达和耶拉孔波利斯相继为埃及南部最大城镇和政治中心。涅伽达文化与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有较多接触,表明这两处人类文明摇篮在文明开始时期即联系密切。2、法老:古埃及国王的尊称。原意为大宫殿,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一般认为新王国第18王朝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习惯上把所有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的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阿蒙神和拉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3、维西尔:现代埃及学者引用阿拉伯语对古埃及宰相的称呼。古王国时期负责掌管行政、司法、经济和神庙等事务,也负责担任世俗法庭在中央的最高法官。该职位在新王国时被一分为二,其中之一主管上埃及和努比亚的事务,另一个分管下埃及和西亚的事务。前者权力较大,国王不在时可代行朝政,其职责范围包括行政、经济、司法、宗教、土地诉讼、分家析产、灌溉、遗嘱、农事和赋税等。但其主要使命仍是执行法老的指令,是法老专制统治的工具。4、诺姆: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也翻译作“州”。诺姆大多是从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转变过来的,一般面积不大,有一个处于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国王是诺姆国家最高的军事首领,又是祭司长和行政首脑,但是国王权力还受到很大制约,不是专制君主。诺姆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古王国时代诺姆是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名称,其长官称为诺马尔赫。5、纳尔迈:考古发现的古埃及第1王朝的首位国王。被许多现代学者认为与曼涅托笔下的美尼斯为同一人。传说他以武力统一上下埃及,并建都孟斐斯(白城),但是实际上他可能并未完成对北方的完全统一。他曾被认为是第一个统一埃及的国王。但根据已发现的蝎王权标头来看,蝎王可能更早地做到了这点。有关纳尔迈的重要文物有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反映了他对北方三角洲进行过胜利的战争。6、帕勒摩石碑:现存埃及年代最为久远的石刻,因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的帕勒摩博物馆而得名,目前仅存部分残片。该石碑记录了埃及古王国第5王朝以前所有国王的名单,国王们对诸如努比亚、腓尼基的远征以及将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等重要活动,还涉及诸如尼罗河涨水情况等经济社会生活问题,是研究古埃及国家早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历史的重要资料。7、涅杰斯:原意为“小人”,属于下层自由民,大概起源于古王国末期。在第一中间期形成为一个小私有者阶层,并出现了所谓的“强有力的涅杰斯”。是当时各诺姆军队的重要来源。到中王国时期,一部分强有力的涅杰斯占有土地,由别的农民替他们耕种,向他们交租。涅杰斯的成长是中王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在政治上的发展与王权的加强息息相关。涅杰斯是中王国时期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争的主要社会支柱,因而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埃及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这个阶层的力量还是十分软弱的。8、喜克索斯人:在第二中间期入侵埃及的游牧者,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部分可能是属于塞姆人的游牧部落。现代埃及学者多认为他们是用和平渗透的方式入侵。其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阿瓦利斯建立了第15、16王朝,很可能承袭了原来埃及的统治形式,国王也自称法老和拉之子,统治范围包括埃及大部和西亚部分地区。公元前1553年首都被第18王朝的雅赫摩斯一世攻占。喜克索斯人将马和战车技术传入埃及,并且其统治在客观上对埃及和西亚的交往起到了沟通作用。\n9、涅木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兴起并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小奴隶主阶层。属于该阶层的人可以经营王室土地,称为王室土地的涅木虎。他们享有世袭租佃权,向法老缴纳租税,也服务于军队,或为法老提供其他服务。他们可以占有奴隶、担任官职,逐渐成为王权的社会支柱。埃赫那吞改革时曾提拔了一大批涅木虎担任中央和地方的官吏,改革失败后,这个阶层受到打击、迫害,其财产也被没收。第19王朝的法老霍连姆赫布曾颁布敕令保护他们的利益,从而保护王权自身的阶级基础。10、阿马尔那文书:古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外交文书,19世纪末在埃尔·阿马尔那(埃及开罗南287公里)附近被发现。计有楔形文泥板数百块,系第18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阿蒙霍特普四世与巴比伦、米坦尼、亚述等国国王的交往文书,是研究公元前十五到前十四世纪埃及与西亚各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材料。现分散存于柏林、伦敦、开罗各博物馆。11、波克霍利斯改革:古埃及第24王朝法老波克霍利斯为缓解过多自由民变为债务奴隶的状况所实施的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其内容是:(1)禁止本利之和超过本金双倍,即利息不能超过本金;(2)债权人只能索取债务人的财产作抵偿,而不能占取债务人的人身,因为财产属于个人,而公民人身属于国家,国家需要他们服役。这项改革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大概收效甚微。不过,据说梭伦颁布的解负令,可能从这个改革中汲取了有用的东西。(三)简答题1、简述埃及古王国时期君主专制的表现。答案要点:(1)国王对中央行政权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国王之下有宰相(维西尔)主持日常政务,但是和其他官吏一样,宰相由国王任命,对国王负责。(2)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直接占有大量劳动力、土地和财富,同时还控制了国家的土地、灌溉和外贸以及一切战利品。全国的财政都处于国王控制之下。(3)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古王国时期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是君主专制的主要物质力量。(4)国王对司法权力的控制:在古代埃及,国王的话就是法律,国王可以插手司法审判,并越过维西尔自行任命法官审理一些案件。(5)国王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古王国时期的州长有些由国王任命,有些是世袭的,但是形式上需要由国王任命或批准。国王还任命上下埃及长官监视地方州长。(6)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国时期高官显贵多为王室家族成员,比如维西尔经常由王子担任。(7)国王对臣民有无限权威:国王凌驾于一切之上,臣民似乎都成为他的奴仆。(8)王权进一步被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强化王权。2、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失败原因。答案要点:(1)背景:新王国时期开始,阿蒙神祭司势力极度膨胀,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长迅速,开始不甘心依附于王权,进而与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直至插手王室内部斗争,逐渐危害到王权和其他奴隶主的利益。(2)内容:首先恢复对拉神的崇拜,继而废除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神庙财产,将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埃赫塔吞(阿马尔那),同时提拔许多出身中下奴隶主阶层的人担任高级官吏。(3)实质:王权联合军事行政奴隶主、中小奴隶主等各个世俗奴隶主阶级在宗教改革的外衣下反对神庙势力过度膨胀,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斗争。(4)失败原因:第一,阿蒙神庙及其背后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富于斗争经验。第二,改革期间对外战争的停止损害了起初支持改革的军队和一些世俗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他们丧失了对改革的热情,进而改革阵营内部甚至王室成员都发生分裂。第三,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改革得不到他们的支持。3、简述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的新特点。答案要点: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特点有:(1)奴隶人数大大增加。虽然尚未发现有关那个时候奴隶总数的资料,但是毫无疑问奴隶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长期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提供了奴隶的主要来源。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掠夺劳动力;而奴隶本身也是财富的表现之一,因此赐予奴隶也就成为国王赏赐有功人员的一种方式。(2)奴隶主阶级的构成发生变化,拥有奴隶的人增多,奴隶主范围扩大。古王国时期及以前,奴隶基本控制在贵族手中。中王国时期出现了中小奴隶主阶层涅杰斯,打破了贵族对奴隶的垄断,但涅杰斯占有奴隶的数量并不多。新王国时期,除了贵族仍然拥有大量奴隶外,许多中下层居民都拥有奴隶,比如看门人、牧人、商人、手工业者、雇佣兵、理发师和普通市民等。新兴的中下奴隶主阶层涅木虎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体现。4、分析埃及新王国衰落的原因。答案要点:埃及国内外矛盾的发展,导致了埃及新王国的衰落,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在外部原因方面:首先,埃及与赫梯从第18王朝末期开始的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争霸战争严重削弱了埃及的国家实力。其次,“海上民族”\n先后对埃及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入侵,虽然第19王朝的法老麦尔涅普塔赫和第20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先后挫败了人侵,但是埃及自身也遭受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2)在内部原因方面:首先,埃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再次尖锐化。王权同阿蒙神庙势力斗争又起,王权可能再度遭到失败,这导致第20王朝时期的法老对阿蒙神庙祭司的依赖明显加强。其次,在新王国晚期,劳动人民同统治阶级的矛盾也异常尖锐,埃及国内政治十分混乱,并且爆发了大规模奴隶起义。起义不但反对世俗权力。同时也反对神权,第19王朝就是被起义所覆灭。即使在第20王朝时期,首都底比斯也多次发生手工业者罢工等行为。一、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一)主要知识点1、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埃及古王国时期,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修建于这一时期,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2、最大的金宇塔是第4王朝的胡夫国王下令修建的,地点在尼罗河西岸的基泽(吉萨)。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3、新王国时期国王墓不再采用金字塔形式,而是采用石窟(岩墓)的形式,地点位于底比斯附近的王陵谷。第一个安葬在那里的国王是图特摩斯一世。(二)名词解释1、马斯塔巴: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石凳,是埃及古王国之前贵族的墓葬形式。坟墓多用泥石建造,呈梯形六面体状,分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两部分。墓中一般有众多墓室,不仅用于放置死者尸体,还放置陪葬者尸体。此外还有用于放置食物、用具和衣物的墓室,进入古王国时期后,国王开始使用金字塔取代马斯塔巴作为墓葬形式,而最早的金字塔正是从马斯塔巴演进而来的。2、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一个叫伊姆霍特普的建筑设计者,在给埃及法老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古代埃及,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3、奥西里斯:是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九神”之一。相传他生前是一个开明的国王,死后是地界主宰和死亡判官。他还是复活、降雨和植物之神。被称为“丰饶之神”,是文明的赐予者,冥界之王,执行人死后是否可得到永生的审判。奥西里斯以一个留着胡须、手持连枷及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权杖、头戴王冠的木乃伊形象出现,他头戴的白色王冠象征上埃及。他的皮肤为绿色,代表着植物——他在做国王时教会了埃及人耕作。4、木乃伊:即“人工干尸”。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在埃及发现的木乃伊的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技术也最复杂。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等人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企盼和深切的缅怀。(三)简答题:分析古埃及宗教崇拜的特点。答案要点:(1)古代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其崇拜对象既有动物,也有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古王国时代后有了统一的主神和在全国得到崇拜的神;主神一般也是国王的保护神。(2)古代埃及的宗教还没有走出自然崇拜的阶段。他们的崇拜或者是对自然力量给予的恩赐表示感激,或者是对自然力量的威力感到恐惧或困惑。(3)由于古代埃及的哲学不发达,因此古代埃及的神也没有抽象出来,使得埃及的宗教总是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之上。(4)古代埃及人对来世(实际上是死后的世界)的存在特别重视,他们认为此世是暂时的,来世才是永恒的,因此古代埃及的宗教既为现世的统治者服务,也为来世的统治阶级服务。古代埃及的富有者也会为来世作出许多的安排。二、古代埃及的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埃及最著名的神庙建筑是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它们是阿蒙神庙。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纪》和拉美西斯二世关于卡迭石战役的铭文等都刻在那里的石柱和墙壁上。2、古埃及人的历法最初是阴历,后来改用太阳历,太阳历对罗马共和国晚期恺撒制定的朱里亚历有很大的影响。\n(一)名词解释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所创造的文字,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末。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是现今所知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有24个字母符号,但是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成的,一般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象形文字在使用中先后演化出祭祀体和世俗体等变化。在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象形文字逐渐被遗忘,成为死文字,直到1822年被法国学者商波良通过罗塞达石碑释读成功。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腓尼基字母的产生有着重大影响。2、罗塞达石碑:公元前2世纪初埃及祭司为国王托勒密五世树立的颂德碑。1799年在尼罗河口的罗塞达要塞发现,故而得名。铭文用三种文字刻写,即古埃及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1822年,法国的埃及学家商波良将象形文字释读成功,奠定了埃及学研究的基础。石碑目前存放于伦敦博物馆。3、《亡灵书》:又称《死者之书》,是古代埃及国王死后放在陵墓和棺材中供“亡灵”阅读的文书,是人类遗留下来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内容大多是对于神灵的颂歌和国王的歌功颂德;同时也保留了丰富生动的古代埃及神话和民间歌谣。现存的《亡灵书》大多发掘于金字塔和其他埃及古代陵墓中。4、纸草文书:古代埃及用纸草纸制作的文书。纸草是尼罗河上游沼泽地带生长的一种植物,纸草纸比岩石、泥板轻便,易于书写,约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纸草文书最早于1752年发现于意大利,已发现的纸草文书包括房地产契据、合同书、测产清单、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哈里斯大纸草等。(三)简答题:概述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答案要点:(1)哲学:古代埃及的哲学主要是伦理和政治的哲学。埃及伦理哲学的最早作品是充满哲理的劝世格言《箴言》和《传道书》。在政治哲学方面,埃及人提出,国家是由仁慈的君主所主持的福利机构。大约于公元前2050年写成的《一个能言农民的恳求》特别体现了这种观念。(2)文学:没有产生大部头文学著作,但是创造了包括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和传记等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3)自然科学:最著名的是天文和数学。在天文方面改善了太阳历,绘制了天体图,识别了主要的恒星,能较准确地判定星球位置;数学方面奠定了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基础,创造了自己的十进位制度。此外埃及人在医学上很有成就,在外科方面尤其发达,可能与木乃伊的制作有关。此外《艾贝尔斯纸草》是古埃及人的第一部医学百科。(4)建筑:古代埃及建筑以雄伟浑厚为人瞩目,除了金字塔外,还有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等著名建筑。(5)艺术:埃及的雕刻和绘画是埃及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般用作建筑和其他物品的附属品。埃及绘画也有《三个女音乐家》等杰作。第一节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二)名词解释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n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和其他哈拉巴文化遗迹一样,其毁灭原因尚不清楚。一、吠陀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600年);这一时期有丰富的传说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文献中。2、“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吠陀文献分为四部,即反映“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年)的《梨俱吠陀》和反映“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的《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此外,反映后期吠陀时代的还有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3、雅利安人是印欧人的一支,他们称印度当地的居民为“达萨”(达休)人。4、早期吠陀时代,军事首领“罗阇”、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索。5、早期吠陀时代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等级分化现象,《梨俱吠陀》中提到了婆罗门、罗阇尼亚、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6、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一种等级制度的泛称,它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产生的阇提制度。在西方通常称其为喀斯特制度。7、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式形成。8、婆罗门教在后期吠陀时代发展成型,湿婆、毗湿奴和梵天是婆罗门教最主要的神灵。(二)名词解释1、《梨俱吠陀》:古印度四部吠陀文献之首,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的本义是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全书内容比较复杂,有上古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内容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晚期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其中记录雅利安人战争、部落组织和等级划分等内容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也被称作早期吠陀时代。2、《奥义书》: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出现的用来解释吠陀的一种文献,其中包含了对整个宇宙和人生所作的宗教哲学解释。其主要观念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开始出现了“梵我一致”的哲学问题以及“业”和造业轮回的概念。《奥义书》的出现是对吠陀文献解释发展的结果,为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古印度思想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罗阇: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部落军事首领的名称,与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战争频繁地发生,其权势有所加强,财富也比之前增多,职位往往可以父子相袭,从而演变成为世袭君主,罗阇也成为王的称呼。4、瓦尔那制度: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5、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大约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以“吠陀”为经典,在《奥义书》中体现其基本观念。该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主张整个物质世界是一种幻想,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成为梵的世界精神或轮回,同时提出“梵我一致”和造业轮回的思想。。该教的产生与王权兴起密切相伴,鲜明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连。在列国时代随着耆那教和佛教的传播,一度较前有所衰落。经过公元8—9世纪的改革最终形成印度教。(三)简答题1、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答案要点: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主要内容:同名词解释。\n2、简述婆罗门教教义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1)婆罗门教崇拜的三个主神是梵天(生主)、湿婆和毗湿奴;这时的神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早期吠陀时代所赋予的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赋予社会功能和抽象的性质。(2)婆罗门教最高信神是“梵”,“梵”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和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由“梵”所创造,而且只有“梵”是实,其余一切都是虚幻的。(3)婆罗门教认为由于人在世上造了“业”,所以死后灵魂不能归于“梵”,而是转世投生为不同生物,这要由人所造的业之善恶程度来定,只有悟到这个道理,达到“梵我一致”,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这种造业轮回的说法起到了为种姓制度辩护的作用,为高种姓的特权和低种姓的苦难找到了理论的解释。(4)婆罗门教将“吠陀”视为经典,还拥有烦琐的宗教和祭祀形式,同时强调人对自身和世界的反省以及个人的修行。一、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前6—前2世纪,古印度处于“列国时代”,多种文献提到这一时期古印度有“十六大国”,随着恒河流域的开发,这个时期古印度的政治中心逐渐向东转移。2、列国时代各国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君主国和共和国两大类;就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有优势,并且最终将取共和制而代之。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4、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5、印度雅利安人最古老的语言是“吠陀梵语”。约公元前4世纪,波你尼整理出了一套梵语的语法规范。梵语主要用于官方和宗教方面。(二)名词解释1、顺世论派: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活跃于列国时代,又称“顺世外道”和斫婆迦派,重要代表人物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不承认吠陀和其他婆罗门教经典文献,主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没有灵魂和轮回。该派激烈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认为人应该人世求快乐,反对苦行、禁欲。该派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迫害,也被视为异端邪说,作品基本全部被毁灭,目前仅存片断。2、阿什斐迦派:古印度一个主张彻底宿命论的学派,又称“邪命外道”,代表人物为末伽黎·拘舍留。该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好的,在这个既定世界上,每个生命单子都必须反复再生,逐步经过地质的、生物的和动物的存在阶段,然后才以人的形态存在。人生历程是由宿命决定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管善恶都不能影响这一历程。这种观点一方面否定了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为。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4、佛本生经:亦称佛本生故事,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大约编于公元前3世纪。主要内容是简述佛陀前生前世的经历和故事,实际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形成的。该书共有故事500多个,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列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5、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长。《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史诗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它有许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根据所有写本整理校勘,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6、《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该诗故事生动曲折,思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扩张的过程。二、孔雀帝国及佛教的传播(一)主要知识点1、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2、现在所称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由古印度人所创造的。\n3、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二)名词解释1、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423年由旃陀罗笈多建立。首都为华氏城。阿育王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基本统一除半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大力宣扬推广佛教。该朝于公元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2、《摩奴法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集婆罗门法的大成。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而是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在公元3—4世纪间陆续编制而成,共12章,传说由人类始祖摩奴制定,故称《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对印度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封建社会前期,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圣典,随着其传播,后来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其中反映的土地制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3、《政事论》:古代印度的一部论述治国安邦策略的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所作,实际具体成书时间和作者尚有很大争议。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外交思想。全书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政事论》中包含大量的民法与刑法内容,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财产关系、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等内容有重要价值。4、阿育王铭文: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国各处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镌刻的铭文,现在还有几十个地方保存着这种石刻铭文,是古印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文字。铭文所用文字有两种:一是婆罗迷文,可能起源于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佉卢文,可能起源于阿拉美亚字母。铭文内容大多是他颁布的诏令及对其功绩的赞颂,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巽伽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187年由普沙密多罗·巽伽建立,王朝初期仍然能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初期的君主也曾竭力抵御大夏和羯陵伽的入侵,其后国势日益衰微,最终只保有摩揭陀一地,约公元前75年被甘华王朝取代。6、贵霜帝国:1—3世纪统治中亚地区及印度北部的帝国,由月氏人的贵霜部落建立。迦腻色迦王(约78一102年)统治时期,帝国达到鼎盛阶段。他信奉大乘佛教,在其支持下,大乘佛教由中亚传人中国。3世纪帝国分裂,分裂后的一些小邦大约维持了1个世纪后最终消失。贵霜帝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境内融合创造了为有利的条件。7、犍陀罗艺术:l—2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所产生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贵霜帝国时期达到成熟和鼎盛。相传是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神灵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该艺术就是用希腊艺术手法诠释佛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随佛教一起传人了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第一节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主要历史线索: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前12世纪);(2)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4)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中期);(5)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对古代希腊历史影响比较深远的战争主要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一、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学者们将克里特文明发展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官时期、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2、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3、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4、克里特文明所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5、迈锡尼人属印欧人的一支,公元前1600年建立王国,当时的王朝被称作竖井墓王朝。公元前1500年前后被圆顶墓王朝取代。圆顶墓王朝时期迈锡尼成为强国,公元前1400—1200年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7、迈锡尼文明使用的文字是线形文字B,1952年被释读成功,已经证明是古希腊语的一支。(二)名词解释1、克里特文明:希腊克里特岛的青铜时代文明,是爱琴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存在于公元前2000—\n前1100年。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发掘出克诺索斯王宫,该文明遂被确认。现代学者将其分为前王宫时期、古王宫时面、新王宫时期和后王宫时期。新王官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米诺斯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克里特文明古王宫时期生产的卡马雷斯彩陶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克里特文明所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释读成功。2、迈锡尼文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它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于发掘迈锡尼(1874年)和梯林斯(1886年)的过程中重现天日的。3、线形文字B:古希腊迈锡尼文明所使用的文字,属于古希腊语的一支,是用原有的线形文字来书写迈锡尼语言,1952年释读成功。现存的线形文字B的材料绝大多数是王室经济文书,对政治历史揭示不多。文书的内容充分表明迈锡尼社会是奴隶制社会。这些资料为研究当时迈锡尼文明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二、希腊城邦制度(一)主要知识点1、希腊城邦最早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2、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从此希腊各城邦有了共同的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年。3、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进入了海外殖民时代。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是意大利南部,该地区也有“大希腊”之称。4、古希腊的奴隶制度分为两大类型,即斯巴达型和雅典(或开俄斯型)。(二)名词解释1、僭主政治: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到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2、来库古改革:古希腊城邦斯巴达建国之初所实行的国家制度改革。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主要内容有: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元老院(长老会议);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重新分配土地;打击工商业(斯巴达是商业文明最落后的城邦);实行公共会餐制度。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3、希洛人:古斯巴达农奴,其身为国有。他们可能是拉科尼亚的原始居民。当他们的土地被数目少于他们的多里安人占领后,沦落为奴。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征服麦西尼亚后,麦西尼亚人亦被贬为希洛人。希洛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发给个别的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在战争期间,希洛人伴随主人参加战斗,担任轻装部队,有时亦充任舰队中的划手。4、伯罗奔尼撒同盟: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公元前480、前479)。公元前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及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强,它与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盟内部纠纷迭起,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公元前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366年解散。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三)简答题1、简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实质和作用。答案要点: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n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小国寡民,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第二,正因为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也就形成了直接民主制。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第三,直接民主制的基本要求是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古希腊一时一地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2、简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的原因、范围及影响答案要点:原因:(1)根本原因:人地矛盾突出。(2)条件:多良港,多岛屿,航海业发达,海军强大。海外殖民运动的范围:地中海地区和黑海沿岸。海外殖民运动的影响:第一、扩大地城,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城邦人口压力;第二、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第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有利于公民集体稳定和城邦制度巩固,有利于平民反贵族斗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立;第四、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1、试分析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特点。答案要点:(1)希腊奴隶虽然使用普遍,但是以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奴隶主和小奴隶主之间的差别也不是很大。(2)在希腊奴隶制经济中,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的经济。以雅典为例,当时公民人口(包括家属)约为17万人,以小农为主的第三等级就占了10万人。(3)奴隶劳动使用于商品生产的比重较大,或者说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社会经济中商品经济的比重较之其他古代社会更大。(4)希腊各邦一般不以本城公民为奴隶,所使用的奴隶都是外邦人和所谓的“蛮族”。本城邦公民不做奴隶,有利于全体公民共同对付奴隶,奴隶主专政反而更为巩固。三、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一)主要知识点1、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2、一般以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为希波战争的开始,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作为战争的结束。3、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4、公元前431年春,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底比斯城邦进攻雅典盟友普拉提亚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导火索。5、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历史进入城邦危机阶段,希腊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二)名词解释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海战;伯罗奔尼撒战争提洛同盟: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的军事同盟。因盟址及金库曾设在提洛岛,故称“提洛同盟”,也称“第一次雅典海上同盟”。同盟初期的宗旨是以集体力量解放遭受波斯奴役的希腊城邦和防御波斯再次入侵。最初入盟的主要是小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后来增至约200个。入盟各邦可以保持原有的政体,同盟事务由在提洛岛召开的同盟会议决定,按入盟城邦实力大小各出一定数量的舰船、兵员和盟捐。(三)简答题1、简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影响。答案要点:经过:(1)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希腊—波斯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的反抗波斯对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邦统治的起义。(2)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遣海陆军远征希腊,希波战争全面开始。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打败波斯军队,迫使波斯撤军。(3)公元前480年,接任的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再度进兵希腊。希腊各邦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斯巴达也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这一阶段的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由此转为进攻阶段,波斯则转为防御。\n(4)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影响:(1)希波战争之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的局面。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城邦得以继续发展,日益繁荣,从而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基础;同时波斯虽然失败,但是希腊人也无力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这就使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的大格局。(2)对雅典而言,大量战俘奴隶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势力进一步增强,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战争还使得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其势力迅速膨胀。(3)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新的矛盾由此出现;同时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了雅典的挑战,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矛盾逐渐凸显。2、简述伯罗奔尼撤战争的过程及影响。答案要点: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开始,至公元前421年休战而止。公元前431年春天,斯巴达盟邦底比斯进攻雅典盟邦普拉提亚,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6月,斯巴达入侵雅典,战争全面爆发。这一阶段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雅典出现的瘟疫使雅典主动与斯巴达缔结和约休战。战争的第二段从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开始,结果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公元前406年羊河战役中雅典海军惨遭消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求和,提洛同盟被解散,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影响:第一,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的经济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战争使大量自由民破产,奴隶数量大增,奴隶制的发展破坏了城邦经济基础;第三,战争导致希腊各城邦中阶级矛盾尖锐化,很多城邦都出现了起义和暴动。第四、战争引发了希腊城邦之间随后的混战,波斯趁机插手希腊事务,夺回了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控治权。混战也使很多希腊人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君主制政体和北方的马其顿王同。四、雅典民主政治(一)知识点概括1、雅典贵族统治政体的改变从梭伦改革开始。2、梭伦以后的雅典公民内部一度出现了代表贵族的平原派、代表农民的山地派和代表工商业者的海岸派之间的激烈斗争。3、雅典民主政治和国家实力的顶峰是在伯里克利时代。(一)名词解释:梭伦;庇西特拉图;伯里克利1、《解负令》:公元前594年,雅典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同时,为杜绝贵族任意侵占平民财产,梭伦还制定了“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这样就防止了新的债务奴隶的产生。“解负令”的颁布,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2、陶片放逐法:也被翻译为“贝壳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二)简答题1、试述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答案要点:(1)改革背景:公元前6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由于奴隶占有制的发展,雅典许多平民因债务而受到氏族贵族的奴役,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压迫和独揽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成为斗争双方的仲裁人,并以立法者身份实行了广泛改革。(2)改革性质: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3)主要内容:废除农民债务,禁止债务奴役;废除德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决定;在贵族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国家。\n(4)改革影响: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一)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很熟悉——这是我们的特点: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公民们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政策也将得到广泛的讨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讨论,就贸然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同的地方。——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此人所在城邦能够体现文中所说“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的最重要机构是什么?(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此人上述言论的正确性和局限性。答;1、史料内容分析:该段史料节选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的伯里克利在雅典城邦一次阵亡士兵葬礼上所发表的演说词。这段演说词系统地描述了伯里克利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思想,同时也是雅典民主政治优越性和运行机制的精确概括。但是伯里克利的表述也有偏颇之处,他没有意识到雅典民主政治在范围上的局限性,比如奴隶和妇女以及外邦人都没有参与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利;此外,雅典民主政治采用的直接民主政治只能是小国寡民城邦的产物,让道德学识和修养不同的人通过抽签等方式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从某种意义上危害了雅典的发展,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的民主政治更是有向暴民政治发展的倾向。在阅读该段史料时,考生首先要根据平时读书的积累正确判断出该段史料的作者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之后要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言论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2、参考答案:(1)雅典的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讨论发言和投票表达的权力,所有公民因此具备了分享国家政权的权力。(2)伯里克利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有其正确性,他集中概括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级官职,除十将军之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且都以抽签方式产生;第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第三,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第四,原有的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从伯里克利上述的演说中不难看出,门第出身与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伯里克利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不足之处:第一,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的范围有限,奴隶、妇女和外邦人都不能参与,民主只在雅典男性公民中间实行,同时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统治和剥削之上的;第二,雅典虽然对内实行民主,但是对待其他盟邦却毫无民主可言,因此雅典公民权本身成为了一种特权,这就使非雅典公民很难获得雅典公民权,也就堵塞了雅典在政治上的自我扩大之路;第三,雅典民主政治采用的直接民主政治只能是小国寡民城邦的产物,让道德学识和修养不同的人通过抽签等方式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危害了雅典的发展,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的民主政治更是有向暴民政治发展的倾向。一、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了解)名词解释:腓力二世;喀罗尼亚战役;柯林斯会议;亚历山大大帝;伊苏斯战役;高加米拉战役;阿卡亚同盟;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国二、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的是希罗多德。2、古希腊天文学家恩培多克首先解释了日食形成的原因,阿那克萨哥拉解释了月食形成的原因。3、希腊古典时代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被称为“医学之父”,他使古希腊的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4、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学的重要成果是悲剧和喜剧,这一时期产生了3个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彼得斯;还有一位著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n5、古希腊雕刻艺术以表现人体为主要形式,代表作有米隆的“掷铁饼者”。6、希腊化时代最著名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德,他的代表作是《几何原本》。7、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利亚的托勒密提出了“地球中心说”的理论。8、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这一思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9、古希腊宗教崇拜的主要神系是奥林帕斯神系,有12个主要的神祇,众神之首是宙斯。(二)名词解释:赫西俄德;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阿基米德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历尽万难返回自己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也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2、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希腊城市米利都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产生了三位重要的思想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纳克西美尼,他们创立了米利都学派,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学派的观点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米利都学派开创了理性思维,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他们的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源的强烈兴趣。3、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其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其美学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对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4、犬儒学派:古希腊主张自然主义的哲学派别。得名来由有二:一是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尼在名叫“快犬”的地方讲学,二是这一派的人们生活方式粗野、衣食简陋,被当时人称之为“犬”。主要代表人物有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等。该派在哲学上反对“理念论”,认为一般概念只是一个名称,具体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在伦理学上,主张禁欲主义乃至苦行主义,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无足轻重的,主张回到极端简朴的原始生活,进入“自然”状态,号召人们克己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这才是美德。5、斯多噶学派:希腊化时期重要的哲学派别。斯多噶的字义是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这个学派因此相信预言和占卜。芝诺代表早期斯多噶学派,后来古罗马时期的塞涅卡和安东略代表晚期的新斯多噶学派。斯多噶学派思想最终为基督教所吸收。6、伊壁鸠鲁学派: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创立的哲学派别。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伊壁鸠鲁学派把神还归自然,公开攻击古代的宗教,从而奠定了古代无神论哲学的基础。伊壁鸠的学说包括准则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三个部分。第一节古代罗马文明古代罗马主要历史线索:古罗马的历史划分为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09年)、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和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三个阶段。王政时期基本属于传说和史实互证的时代。共和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帝国时期是罗马最为强盛的时代。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号为新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王政时代(了解)(一)知识点概括1、根据罗马历史传统说法,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立了罗马城,并且成为罗马的第一个王。2、罗马王政时代的主要机构有王(勒克斯)、元老院和库里亚大会。罗马的部落称为特里布斯。3、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城到公元前510年高傲者塔克文被推翻为止的时期被称为“王政时代”,这一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先后共有7个王。(二)名词解释:伊达拉里亚文明;赛尔维乌斯改革;塔克文王朝;库里亚大会;森都利亚大会;元老院\n二、罗马共和国(一)主要知识点1、罗马人在推翻王的统治后,取代王执掌国家政权的是两个执法官,后称为执政官,任期一年。2、共和国初其罗家政权机构中,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3、共和国建立后,罗马平民和贵族延续了两个世纪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平民多次采取“撤离”运动,迫使贵族作出让步。4、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罗马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贵族政治。5、霍腾西阿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二)名词解释1、特里布斯会议:又称平民会议,是罗马一种按地域部落组成的会议。此会议最早只由平民参加,公元前474年获得承认。起初决议只对平民有效,后来围绕其法律效力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公元前449年,根据执政官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颁布的法案,特里布斯会议成为全体公民参加的会议,会议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案再次重申这一决定。至此,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基本结束。2、《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刻于12块铜牌上而得名,公元前451—前450年颁布。起因是平民要求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该法典基本上是之前习惯法的汇编,实质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是既然已经有了明确条文的法律,量刑也以此为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领域滥用权力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权益。3、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公元前367年由保民官李锡尼和绥克斯图针对平民土地、债务和担任高级官职等问题提出的法案。主要内容是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使用公有地,但不能超过500犹格;平民所负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利息按本金计算,尚未还清的分3年还清;两名执政官必须有一人由平民担任。该法案的颁布是平民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从此罗马许多重要官职陆续对平民开放。4、霍腾西阿法案:公元前287年独裁官霍腾西阿颁布的法案。起因是同年平民与贵族之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斗争。平民举行撤离运动后,平民首领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独裁官,随后公布这项法律,再次批准特里布斯会议的决定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样,这项决定经过百余年斗争,终于最后得到确认。一般认为,这项法案的出台标志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三)简答题: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的原因、经过、性质和意义。答案要点:原因:(1)罗马共和国建立后,贵族把持了所有的国家大权,平民被完全排斥在国家政权之外。(2)平民不能参与公有地的分配。(3)债务奴隶制。斗争的过程:(1)斗争的第一阶段(围绕政权):公元前494年,平民第一次撤离运动,平贵斗争拉开序幕,贵族被迫承认平民选出的两名平民保民官的权利。公元前462年—前451年,平民经过10年的斗争,达到编纂成文法的目的,公元前451年—前450年,“十二铜表法”颁布。公元前485年,坎努里阿法通过,平民获得与贵族的通婚权利和担任军事保民官的权利,从此加入高级官职行列,斗争第一阶段结束。(2)斗争的第二阶段(围绕土地和债务):公元前376年,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提出。公元前326年,波提利阿法通过。公元前287年,霍滕西阿法通过,平贵斗争结束。平贵斗争的性质和意义:罗马早期的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实质上是一场反对氏族制度残余的革命。这次斗争调整了罗马公民集团内部的关系,扩大了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使罗马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平民的胜利,罗马的公民制度得以巩固,加强了军事力量,使罗马走上了奴役外族奴隶的道路。平贵斗争后,上层平民进入了罗马的统治阶层,与原有的上层奴隶主阶层融合成为新的豪门贵族集团。三、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了解)(一)主要知识点1、共和国时期军队的最高司令官是执政官,基本战术单位是军团。2、罗马共和国在遇到非常情况时,元老院有权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随后由执政官宣布任命独裁官;独裁官拥有绝对权力,任期6个月,期满后必须卸任。3、罗马在征服意大利后,将被征服地区分为有投票权的公社、无投票权的公社、拉丁殖民地和同盟者等不同统治形式。\n4、布匿战争之后,罗马确立了在西地中海的霸权。5、罗马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被征服地区使用行省制度进行统治。(二)名词解释:维爱战争;拉丁战争;皮洛士战争;布匿战争;汉尼拔;费边;坎尼战役;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西西里奴隶起义;朱古达战争;同盟者战争;苏拉;斯巴达克起义;卡提林阴谋;凯撒;前三头同盟;后三头同盟;(三)简答题1、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内容、失败原因和意义。2、试述马略军事改革的内容和意义。3、简要说明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四、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一)主要知识点:建立古罗马元首制的政治家是奥古斯都(屋大维)。(二)名词解释1、奥古斯都:即屋大维,古罗马政治家,公元前27—14年在位,元首制创始者,恺撒的继承人。公元前43年与安东尼和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公元前30年在安东尼自杀后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公元前28年改组元老院,称首席元老。公元前27年宣布“交卸权力”,获“奥古斯都”尊号,后世即以此称之。曾先后获得执政官、保民官、大将军、大祭司长等职衔。在位期间对军队进行改革,对外继续扩张,向西完成对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进至多瑙河、莱茵河一线。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罗马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2、元首制:古罗马政治家奥古斯都(屋大维)创立的政治制度,始于公元前27年,终于公元284年。屋大维战胜安东尼后鉴于共和制的传统势力依然强大,因此未采用君主或独裁的名义,而是采用了这种制度。该制度下,共和制的各种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元老院等均得以保留。但作用大大削弱,元首实际控制着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各方面事务。(三)简答题:简述奥古斯都的内外政策及其影响。答案要点:政策:第一,依靠元老和骑士这两个等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扩大他们的特权,促使他们在社会中逐渐联合以共同支持元首制。第二,对平民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活动,另一方面用各种施舍收买他们,以转移他们对政治的注意力。第三,竭力维护奴隶制,加强对奴隶的压制和镇压。第四,颁布一系列法令,复兴古代淳朴风尚,恢复罗马传统习俗;大兴土木,使罗马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第五,改善行省管理制度,调整对行省统治的政策。在行省推行自治市制度,把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上层分子,加速行省罗马化进程。第六,进行税收和财政改革,对各行省实行人口和财产普查,以此重新确定直接税。第七,进行军事改革,把原有60多个军团精编为28个,驻防各省,并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一支近卫军。所有部队都是长期服役的职业兵。第八,对外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向西完成对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进至多瑙河、莱茵河一线。影响:奥古斯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罗马社会道德的没落,净化了社会环境,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罗马开始了持续200年之久的“罗马和平”时代。五、罗马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安敦尼王朝的皇帝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和马可·奥勒略被称为“五贤帝”,其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达到鼎盛,在罗马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2、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疆域扩大到极点。3、戴克里先将罗马皇帝称号从元首改为“多米努斯”,正式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4、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号为新罗马。(二)名词解释:提比略;尼禄;图拉真;马可·奥勒略;戴克里先;君士坦丁一世;巴高达运动\n1、弗拉维王朝:公元69年罗马帝国由军官韦斯帕芗建立的王朝。他是罗马第一个非贵族出身的皇帝,在位期间残酷镇压各地起义,尤其以攻陷耶路撒冷最为著名;此外他改革军队,加强皇权,削弱元老院,广开税源,充实国库。公元79年去世后由其子提图斯继位。提图斯在位两年,统治期间进行了大量基本建设,尤其是完成了弗拉维圆形大剧场的建造工作。公元81年去世后由其弟图密善继位,后者统治专制残酷。公元96年在政变中被杀,弗拉维王朝由此结束,随后被安敦尼王朝取代。2、隶奴制: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的新的剥削制度,又称科洛尼制。隶奴最初指租种别人土地的佃户,后来大土地所有者把土地分为小块租给奴隶或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并强迫其服劳役,这些承租者就是隶奴,这种剥削方式就是隶奴制。隶奴的人身社会地位介于自耕农和奴隶之间,隶奴制的出现,表明奴隶制的生产关系走到了尽头。3、“三世纪危机”:2世纪束到3世纪末罗马帝国内部所爆发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危机。危机表现为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政治混乱以及贫民奴隶不断起义和大批蛮族趁机人侵。罗马帝国政权陷入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境地。这全面而深刻的危机的根源是由于奴隶制的衰落和奴隶制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六、古代罗马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古罗马唯物主义哲学家以卢克莱修和琉善为代表。2、王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是公元前5世纪编订的《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鼎盛阶段在元首制时期。罗马法由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三个分支组成。3、奥古斯都时期被称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有维吉尔、贺拉斯(《颂歌》)和奥维德(《变形记》)。4、罗马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加图的《论农业》是古罗马第一部农业著作。自然科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老普林尼,他的《自然史》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二)名词解释:西塞罗;卢克莱修;波里比阿;维吉尔;李维;塔西陀;普鲁塔克第二章世界中古史第一节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中世纪”的含义:1、定义:中世纪(themiddleage)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5~15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17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18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2、起迄年代: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定为下限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国际:英国剑桥中世纪史对上限介绍了十二种说法,它以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即位为世界中世纪史开端,下限采用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为界。此说在西方较流行,象《欧洲中世纪简史》、《世界文明史》、《全球通史》等作者在划定时限时,下限都是15世纪,上限则3~5世纪不等。3、分期:中古时期各地差别太大,以下是西欧中世纪的一般分期:5~11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封建化时期);12~14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14~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时期。★“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定义:“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历史,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一、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一)主要知识点1、基督教大约产生于1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下层群众中间。2、基督教信徒信奉耶稣为救世主。\n3、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后,基督教获得了在罗马帝国传播的合法地位。4、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会议,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基督教大公会议)。5、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国教。6、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义是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结合于同一个本体。(二)名词解释:保罗;斐洛;奥利金;奥古斯丁1、《米兰敕令》: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在战胜政敌之后,联合其同盟者李锡尼共同颁布的诏令。在诏令中他正式承认基督教可以与其他宗教并存,给予其合法地位,并归还之前没收的基督教教产。《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由镇压迫害转化为保护利用的政策,而基督教就此开始与帝国政权合流,为统治阶级服务。2、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在尼西亚召开的宗教会议,共有318名主教出席。会议制定了所有基督徒必须遵守的“尼西亚信经”,明确了圣父与圣子之间同性、同质、同格的关系,初步树立了“三位一体”正统教义的雏形。会议将阿里乌派斥为异端,并将阿里乌予以放逐。尼西亚会议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经过这次会议,基督教开始受到罗马皇帝的控制,完全变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3、阿里乌教派:或称亚流主义学派,是基督教历史中一个被视为异端的派别。由曾任亚历山大主教的阿利乌(或译亚流)(公元250年—336年)领导的基督教派别。此派别根据《圣经》所载,认为耶稣次于天父,反对教会占有大量财富。此神学争论被提到公元325年的基督教大公会议(即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中讨论,结果此派别被斥为异端。其后更被驱逐和逼害。到公元380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的召开,圣灵被接纳为三位一体的神格,而阿里乌教派再次被斥为异端。到此时,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基本上已经确立。阿里乌教派从此大势巳去,只在日耳曼人中存在,最后在历史上淡出。4、《新约全书》:基督教的圣经,全书共有二十七卷。包括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其中福音书有《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卷;历史书有使徒行传;书信共有二十一卷;《启示录》属于启示文学类。新约圣经并非用犹太人的母语希伯来文写成,乃是由希腊文写成,因为新约时代的巴勒斯坦早已被希腊化了。5、教父哲学:公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它是由护教者根据圣经,利用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新柏拉图学派的学说建立起来的。所谓教父,是那些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他们对制订和论证基督教教义作出了贡献,因而被尊称为“教会的父老”,简称“教父”。教父哲学因此而得名。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分为希腊和拉丁两大派。(三)简答题1、分析基督教兴起并迅速传播的原因。答案要点:(1)基督教打破了犹太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了一种新的世界性信仰,基督徒不分民族、阶级,只要信奉耶稣,遵守教义,都可以成为教徒,从而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赐福。基督教改革了礼仪,废除了犹太教和其他原始宗教复杂的各种献祭和仪式,为其在罗马社会,尤其是中下层人民间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2)2世纪中后期,罗马帝国的统治日趋残暴,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危机开始显现,旧的宗教信仰不能解决人民生活的痛苦,因此人民开始转向新的宗教领域寻求精神安慰。而基督教恰恰提倡平等博爱之说,信徒之间有衣食互助、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原始基督教鄙视富人权贵,坚信正义必胜和救世主行将降临的信念,对受到现实压迫的劳苦大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基督教树立了耶稣基督这样一个具有极高人格魅力的形象,他严于律己,充满智慧,处处行善,无私奉献,这在一个道德逐渐沦丧的时代有利于为广大群众和许多追求良知的社会上层人士提供信仰的楷模。2、简述早期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变。答案要点:(1)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其教徒成分趋于复杂化,不少富裕农民、工商业者和奴隶主都开始信奉基督教。这不仅改变了原始基督教的社会成分,而且使基督教的组织也开始发生变化。后来各地逐渐产生了长老和主教等神职人员主持的教会,设置了财库,正式形成的基督教会逐渐被这些有产者控制。(2)基督教流传过程中,教义也在发生变化,以非犹太人为代表的保罗派门徒逐渐占据上风,并在组织上控制了各地教会。他们改造的教义大量吸收了希腊罗马哲学,尤其是斐洛学说和斯多噶派思想,从而使原始基督教教义加入了新的元素。诸如逆来顺受、希冀来世的思想得到重视,基督教开始承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提倡服从的观念。\n(3)2—3世纪起,基督教会中开始出现一批神学家和护教士,他们竭力宣传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利益的一致性,力图向统治阶级靠近,而罗马帝国统治者也逐渐了解到基督教的变化。公元313年《米兰救令》的颁布标志着基督教开始和帝国政权合流,为统治阶级服务。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原始基督教质变的最终完成。二、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一)主要知识点1、罗马帝国周边的蛮族主要是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2、促成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是匈奴的西侵。3、公元376年,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定居在罗马帝国境内,这是日耳曼人中最早迁入罗马帝国的一支。4、第一个得到罗马承认的蛮族王国是公元419年建立的西哥特王国。5、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推翻罗马末帝罗慕洛·奥古斯都的统治,西罗帝国灭亡。6、公元568年,伦巴德人进人意大利北部,标志着日耳曼人大迁徙的结束。(二)名词解释:阿德里亚堡战役;阿拉里克;阿提拉;狄奥多里克1、汪达尔人:为古代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曾在罗马帝国的末期入侵过罗马,并以迦太基为中心,在北非建立一系列的领地。汪达尔人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西班牙的省份“安达卢西亚”,汪达尔人在入侵北非前曾在那里居住。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并大肆抢掠,因此出现了毁灭文化的代名词“汪达尔主义”。汪达尔人信奉阿里乌派基督教,残酷迫害正统派基督徒。公元533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派遣大将贝利撒留远征北非,次年汪达尔王国完全灭亡。2、西哥特人:古代东日耳曼人的一支。聚居在多瑙河下游地区,公元376年遭到匈奴人袭击,进入罗马帝国。公元378年在阿德里亚堡战役大败罗马军队,杀死皇帝瓦伦斯。公元410年,在阿拉里克率领下洗劫罗马城。公元419年,狄奥多里克一世以罗马帝国同盟者的身份建立了第一个日耳曼王国,定都土鲁斯。国王尤里克统治时期(466—484年)国力鼎盛,领土包括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大部。西哥特人信仰阿里乌派基督教,其颁布的《西哥特法典》和《阿拉里克法典》有很大影响。公元507年高卢领地被法兰克人征服。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最终灭亡西哥特王国。3、东哥特人:古代东日耳曼人的一支,生活在顿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公元375年被匈奴人击溃后向西推进,居住在潘诺尼亚。公元489年其首领狄奥多里克在拜占庭帝国皇帝泽诺的怂恿下出兵意大利,公元493年杀死奥多亚克,建立了东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保存了原来罗马的法律、政治制度和城市管理机构,并让罗马一些贵族担任要职,信仰阿里乌派基督教。公元535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其发动战争,公元554年东哥特王国最终被拜占庭帝国灭亡。(三)简答题:简述日耳曼人大迁徙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答案要点:背景:第一,日耳曼人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需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由于人口增长,也要求他们去掠夺土地以满足人口增加的需求;第二,罗马帝国奴隶制从2世纪末开始出现全面危机,国势日渐衰弱,无力抵抗外族入侵是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外部条件;第三,匈奴人的西侵是导致日耳曼人最终离开家园的导火索。历史意义:第一,日耳曼人的迁徙引起了西欧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日耳曼人摧毁了西罗马帝国的国家机器,为封建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日耳曼人到处没收罗马土地,把土地分给公社成员使用,大量地产落人日耳曼贵族手中;此外,社会上还有日耳曼自由农民和罗马自由农民,他们不久就沦为依附农民,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开始发展起来,西欧封建制度在罗马因素与日耳曼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形成。第二,一系列蛮族国家的形成使西欧文明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耳曼贵族成为了西欧统治阶级的主体;在西欧社会新的建构过程中,基督教教会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三,日耳曼人的迁徙,促使西欧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地区开始向西欧内陆地区转移,也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第四,日耳曼人的迁徙最终导致欧洲古典时代的结束与中世纪的开始。三、拜占庭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拜占庭帝国是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马克思称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2、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527—565年)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n3、查士丁尼一世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4、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867—1056年)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5、中世纪的拜占庭文化是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基督教和近东文明古国文化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6、公元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阵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二)名词解释:查士丁尼一世;尼卡起义;贝利撒留;希拉克略一世;利奥三世;巴西尔二世;尤西比乌斯;君士坦丁七世;吉洛特起义1、《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颁布的四部法典的统称。其中公元52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共10卷,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领导编纂,内容包括哈德良皇帝以来400多年内罗马历代皇帝颁布的法律;公元535年编成的《法学汇编》共50卷,包括历代法学家解释法律的论文汇总整理;同年颁布的《法理概要》简明扼要,是学习罗马法的重要教材;公元565年颁布的《新法》是《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罗马民法大全》肯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力,是欧洲历史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2、军区制:7—12世纪在拜占庭帝国推行的军事和行政制度,即按军事序列管理帝国各级行政区域。军区制是由6世纪末拜占庭的“总督区”演变而来的,7世纪希拉克略一世统治时期,为了应对恶劣的形势开始逐步建立军区,8世纪中期,帝国大部分国土都置于军区管理之下,军区首长为将军,兼有行政管理权,行政系统附属于军事;同时以田代饷,建立军役地产,进而形成了农兵阶层。12世纪由于自耕农几乎完全消失,军区制被迫取消。3、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6年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4、马其顿王朝: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867—1056年)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马其顿王朝重组了中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使基督教文明的火种在诸蛮族的围攻下仍然生生不熄,在它的影响下,东欧各蛮族逐渐走上了文明化并建国的道路。既有巴西尔二世又有君士坦丁七世的马其顿王朝,不但是军事政治上的黄金时代,更是学术文化上的盛世。5、保罗派:东罗马帝国亚美尼亚地区的一个基督徒团体,创导人是康斯坦丁·西尔瓦努斯。该派认为只有四福音及保罗的教导才是上帝的启示,其余的书卷和旧约都是来自邪恶的神所启示的。认为世界是俗世邪恶的神所造,真神为拯救世界,派天使成为人的样子来到世间,就是耶稣。其理念属善恶二元论,与摩尼教观念类似,属於非主流基督教派。反对拜占庭国教东正教的形式主义,包括罗马、希腊、亚美尼亚的教会,认为彼得是恶灵的一个使者,所以教会既然奠基在彼得上,那教会也是属于撒旦的。所有物质与身体都是恶灵的产物,所以反对一切的图像、圣职、圣餐、礼仪等。公元827年被政府军镇压以后,该派信徒逃散到各地,其思想由此传遍欧洲许多国家。6、普洛尼亚制度: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时期实行的与法兰克采邑制相似的制度,又称“恩准制”,主要内容是政府将国家的土地分给贵族监领,可终身享用领地租税,不得世袭。领有领地的贵族须按照领地面积为国家提供相应的兵源,同时取得对领地上的农民(巴力克)的支配权。后来又取得了领地的行政和司法权,监领地由此变成封闭型的封建大地产。普洛尼亚制度是军区制瓦解后的替代制度,一定程度上暂时加强了拜占庭的军事实力;同时迅速发展了封建大地产所有制,加强了领地贵族的离心主义倾向,导致了分裂割据的加剧。7、科穆宁王朝:拜占庭帝国封建王朝。奠基人为科穆宁家族的伊萨克一世(1057—1059在位)。他是一个军事贵族,由小亚细亚叛乱的封建贵族拥立为帝,建立科穆宁王朝。科穆宁王朝时期拜占庭帝国日趋衰落,内忧外患交迫。科穆宁王朝的君主设法摆脱过境的十字军的骚扰,并加以控制利用。曼努埃尔一世(1143—1180在位)与突厥人休战言和,加速了十字军的失败。1176年,突厥人再次进攻,拜占庭再败,从此一蹶不振。科穆宁王朝的拜占庭文化依然比较繁荣,是希腊文化的复兴时期。1185年安德罗尼卡一世(1183—1185在位)被安吉尔家族的伊萨克(即伊萨克二世,1185—1195,1203—1204在位)推翻,王朝告终。8、拉丁帝国:1204年,西欧国家封建主在罗马教皇号召下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后,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按西欧形式建立的封建国家。因希腊人称西欧人为拉丁人,故名。首都君士坦丁堡。疆域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巴尔干半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1261年7月25日,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八世(1259—1282在位)收复君士坦丁堡,恢复了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末代皇帝鲍德温二世(1228—1261在位)逃往西欧,拉丁帝国遂亡。9、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末代王朝(1261—1453)。1261年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在热内亚人的支持下攻占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庭帝国,称迈克尔八世(1259—1282在位)。帝国恢复后,领土较前大为缩小,只包括尼西亚、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色雷斯与马其顿部分地区,以及沿海部分岛屿。其他各地仍处于割据状态。1453年5月29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约翰八世之弟,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在位)战死。持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n(三)简答题1、试述拜占庭帝国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历史作用。答案要点:内容:第一,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总督区改进推行。起初于亚洲前线地区设若干军区,之后逐步推行到全国。军区首长为将军,兼有行政管理权,军政合一,行政系统附属于军事系统。第二,建立军区内部组织系统,理顺军事等级关系,按照军区、师、团、营建立军事序列。第三,给各级官兵分配世袭份地,他们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以田代饷,进而形成了农兵阶层。历史作用:第一,军区制适应了拜占庭当时的军事需要,部分解决了兵源和军费上的困难,缓和了外族入侵的危机,为其军事力量的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由于军区制推行,使小农经济勃兴,国家税收增加,同时安定的政治局面又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繁荣创造了外部条件;第三,通过推行军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各阶层,使人口流动中的无组织状态得到控制,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第四,军区制也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的兴起,形成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导致小农破产,这是军区制的消极影响。2、试述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原因和影响。答案要点:原因:第一,宗教因素。基督教内部关于如何对待圣像的争论由来已久,运动爆发前,帝国亚洲地区出现了广泛的破坏圣像的运动。同时,该运动有着长期宗教教义争论的基础,关于圣像的争论直接涉及基督教基本教义的“救赎”理论。第二,政治因素。这场运动是皇权与教会的斗争。运动爆发前,皇权与教会在诸如召开基督教大会、控制高级教职人员的任免以及调解和仲裁教会争端等方面斗争日趋激烈,而教会在司法权和宗教理论方面有摆脱皇权控制的趋势,甚至发展出教权高于君权的理论,这是皇帝所不能接受的。第三,经济因素。教会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拥有大量地产和丰厚的收人,吸引了大批青壮年出家,加之当时帝国财政紧张,因此拜占庭统治者借助宗教问题与教会争夺财富是理所当然的。影响:第一,通过该运动,皇帝确保了皇权的至高地位,清除了政治分裂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第二,由于东部地区大多反对圣像崇拜,因此该运动鼓舞了东部各军区的士气,对8世纪中期后拜占庭军队在东部前线取得的一系列军事胜利有重要作用;第三,该运动在经济方面遏止了教产的急剧膨胀,防止了国家人力资源流失,大幅增加了国家的税户和税收,进而增加了国家的收入;第四,该运动在文化领域遏制了5世纪以后教会文化迅速发展的势头,并为世俗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会。3、简述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影响。答案要点:特征:第一,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第二,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第三,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历史影响:第一,拜占庭文化对斯拉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文化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第二,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响。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第三,拜占庭文化对中古西欧地区也有重要影响。拜占庭文化西传的历史早在5世纪就已经开始,并出现多次高潮,最后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对文艺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二节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一、伊斯兰教的兴起(一)主要知识点1、6世纪后期,希贾兹地区的麦加是阿拉伯半岛经济文化的中心,伊斯兰教正是在这里产生的。2、“伊斯兰”一词的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兰教者称为“穆斯林”,意为独尊安拉、服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宇宙天地间唯一真神,而穆罕默德是安拉选定的使者,向众人传播真主的启示。3、伊斯兰教以“希吉拉”(徙志)作为纪元,并以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太阴历的岁首。4、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宣布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人们传播真理,伊斯兰教由此产生。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军进入麦加,麦加的归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胜利。5、“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者。6、穆罕默德去世后,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相继担任哈里发之职。这四大哈里发统治时期被称为神权共和时代。7、“五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义务内容之一,包括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n(二)名词解释:穆罕默德;白德尔之战;壕沟之战;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雅穆克河战役;卡迪西亚战役;尼哈温战役1、哈尼夫运动:6—7世纪,阿拉伯半岛上一部分人开始在宗教领域进行探索,逐渐产生了模糊的一神观念——哈尼夫运动,他们反对多神崇拜,反对祭祀偶像,反对溺婴和酗酒、赌博等,认为只有一个神,即古莱西人信奉的“安拉”,该运动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准备了丰富的思想素材,但它并未产生一种新的宗教。但是该运动对穆罕默德有重要影响,也是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过渡到一神信仰的重要环节。2、克尔白: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方形房屋”,中国古称“天房”,是麦加城内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称。相传为先知伊卜拉欣和伊斯玛仪所修建。其后曾是阿拉伯半岛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中心。古代阿拉伯人和后来的穆斯林都将其中的一块玄石视为圣物,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的第二年将该殿所在方位定位伊斯兰教徒礼拜的方向。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回到麦加后,清除了殿内外的多神教偶像,克尔白遂成为穆斯林的朝拜中心。3、希吉拉:也译为“徙志”。公元622年9月,因为在麦加受到了以苏非扬为代表的麦加贵族的迫害,同时应叶斯里卜穆斯林的邀请,穆罕默德及其少数亲信离开麦加,前往叶斯里卜,这一事件就被称为“希吉拉”。希吉拉之后成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迁徙的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历的岁首,叶斯里卜也被更名为麦地那(先知之城)。“希吉拉”是伊斯兰教兴起后发展的关键事件,它对伊斯兰教的胜利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县有决定性的意义。4、乌马:即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后将来自麦加的迁士和来自麦地那的辅士组织起来,建立的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乌马的组织条例共47条,称为《麦地那宪章》,主要内容有:在公社内不分氏族部落,穆斯林以兄弟相待并相相援助;公社内禁止仇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私人财产;为真主牺牲的人,全体公社成员要为其报仇等等。乌马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实际上是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在公社内,穆罕默德是宗教领袖、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5、《古兰经》:另译为《可兰经》,伊斯兰教经典。共30卷,114章,6200余节。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作为安拉的启示陆续颁布的经文,为伊斯兰教最高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期间同阿拉伯半岛多种教徒和犹太教徒斗争的记述;传布以信仰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情况提出的社会主张;作为传教需要而引证的一些故事传说等。穆罕默德在世时并未成册,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对前代所整理之本校订后规定了标准本,即“奥斯曼定本”。6、哈里发: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继承者”、“代理人”。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元首的称号。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阿布·伯克尔被选为继承者,成为第一代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及其继任者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史称“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建立后,哈里发变为世袭。10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丧失政治权力,仅保有宗教领袖地位。阿拔斯王朝灭亡后,埃及马木鲁克王朝苏丹拥立阿拔斯王朝后裔为哈里发,但实为傀儡。18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宣布兼任哈里发,该称号于1924年被土耳其共和国宣布废除。7、逊尼派:伊斯兰教最大的教派,形成于穆罕默德去世后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之中,与什叶派相对立。逊尼派承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四大哈里发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任者。其后获得历代哈里发的支持,流传较广。在神学方面,该派有经典派和艾什阿里派等派别。在教法学派方面有哈奈斐、沙斐仪、马立克和罕百里四个支派。现今世界穆斯林多属于逊尼派。8、什叶派: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派别”,专指拥护阿里的人。形成于穆罕默德去世后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之中,与逊尼派相对立。该派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任者,称之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超人”,受安拉的保佑,从不犯错误,以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该派对古兰经有自己的解释,并有自己流传的圣训。公元909年,该派曾经在北非建立了法蒂玛王朝。该派有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和宰德派等支派。现今主要分布于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等地。9、哈瓦立及派:又称为军事民主派,意为“出走者”。是因不满第四代哈里发阿里在与穆阿维叶的斗争中妥协而由阿里的支持者中分裂出来的派别。公元661年刺杀了阿里。该派主张哈里发应由穆斯林公选,一切穆斯林不分民族或阶级都有资格当选哈里发;平均分配战利品,土地归穆斯林公有等。该派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哈里发国家统治者的镇压,现主要分布于阿曼、北非和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三)简答题1、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作用。答案要点:背景: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处于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原始社会走向阶级社会的前夜。然而多重的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伊斯兰教的产生恰是当时半岛上多种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首先,阿拉伯人面临着生存危机。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长期的战争使希贾兹商路乃至阿拉伯半岛经济都走向衰落,同时沙漠中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其次,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麦加贵族在商路被阻断的情况下加紧盘剥贫苦民众。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同时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频繁。最后,生存的艰难也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信仰危机,对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而哈尼夫运动和其他一神教信仰给了半岛上的居民重大影响。\n历史作用: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了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起来,从而打破了氏族之间的壁垒,为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为阿拉伯人摆脱生存危机指明了新的道路。同时,伊斯兰教反对血亲复仇、近亲婚配,提倡赈济贫民、保护私有财产等政策都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2、简述麦地那哈里发国家对外扩张的背景、进程与影响。答案要点:背景:首先,在国内方面,穆罕默德去世后,各派穆斯林为了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时,一些部落趁机发动叛乱,反对麦地那的统治,阿拉伯半岛再度可能陷入混乱的危机。与此相对应的是,以古莱西部落贵族为代表的商业贵族要求维护通商道路,夺取新的财源,而许多贫困民众则希望能够通过对外战争寻找生活出路并状得土地和财富。这样,在阿布·伯克尔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缓和内部矛盾,迎合人民需求,发动了对外战争。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当时阿拉伯半岛近邻的波斯和拜占庭两大帝国因长期战争疲惫不堪,两国国内的阶级、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这为阿拉伯人的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进程:首先,阿布·伯克尔时代,阿拉伯人对叙利亚地区发动扩张,占领了加沙地区;其后,欧麦尔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兵分两路进攻波斯和拜占庭帝国,在一系列重要战役后灭亡了波斯,并且占领了拜占庭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地区;再次,在奥斯曼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又征服了呼罗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北非的利比亚等地区。影响: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世界化,奠定了哈里发国家的疆域基础,创造了兼容并蓄的阿拉伯文化,导致了中古时代文明格局的改变。一、阿拉伯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661年,穆阿维叶在大马士革建立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籍称“白衣大食”。2、公元732年,阿拉伯军队在普瓦提埃附近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击败,至此阿拉伯人基本结束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活动。3、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被阿拉伯人称为“发瓦利”(单数为“毛拉”)。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仍保持原来信仰的原住民被阿拉伯人称为“迪米人”。4、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定都库法,公元762年迁都巴格达。中国史籍称“黑衣大食”。5、公元756年,倭马亚王族在西班牙建立后倭马亚王朝,定都科尔多瓦,这是阿拉伯帝国分裂的开始。6、公元1258年,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就此灭亡。7、倭马亚王朝时期,教法学派主要分为麦地那学派和库法学派。阿拔斯王朝时期,哈奈斐学派、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和罕百里学派是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四大教法学派。(二)名词解释:巴贝克起义;黑奴起义;苏非主义;穆阿维叶;萨拉丁1、倭马亚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对外征服达到了另一个高峰。他们的疆域最广阔之时,东至中国、西至今日的西班牙。倭马亚王朝时代建立了伊斯兰教几座最重要的清真寺,包括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大马士革的倭马亚大寺。2、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帝国的一个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因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阿拨斯王朝时期乃是阿拉伯的黄金时代,历时500余年。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林(750—754在位)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近90年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定都库法,762年迁新都巴格达,直至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阿拔斯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标志着阿拉伯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3、伊克塔: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分割”。系指阿拉伯帝国赐给行政和军事官员作为收入来源的土地。这种封地制称为伊克塔制。四大哈里发后期,开始实行伊克塔制。倭马亚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前期,伊克塔日益盛行。阿拉伯的伊克塔制与同时代西欧的采邑制不同。伊克塔并非具有封建等级制的世袭领地。获得伊克塔的阿拉伯封建主有权向农民征收苛重的地租,但没有土地所有权,更不能世袭。封建主一般不住在封地,而是委托代理人管理土地。10世纪以后,即阿拔斯王朝后期,波斯人、突厥人相继当政,伊克塔制普遍发展。封建主多为波斯和突厥的军人,他们仅向哈里发进贡礼物或现金,随心所欲垄断土地。这时伊克塔逐渐变为世袭,转为私有。4、沙里亚:伊斯兰教法的专称。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通向水泉之路”。泛指“行为”、“道路”,引申为应予遵循的“正道”、“常道”,即指《古兰经》中所启示的、圣训中所明确解释的安拉诫命的总称,为每一个穆斯林必须遵行的宗教义务。逊尼派穆斯林学者认为,“沙里亚”是判断世人行为或善或恶的依据,这一标准即安拉启示。\n5、白益王朝:(或译布韦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间统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个王朝,由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建立。王朝名称来自建立者阿里之父白益(或译布韦希、布耶)。934年阿里占领法尔斯的都城设拉子。945年其弟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合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1055年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白益王朝结束。6、法蒂玛王朝:中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在北非及中东建立的封建王朝(909—1171)。因其旗帜、服饰尚绿,故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西方史称“南萨拉森帝国”。初建都拉卡达,920年迁都新建的马赫迪亚城(在今凯鲁万东南海岸)。在政治上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相抗衡。在宗教上奉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为国教。法蒂玛王朝的政治制度与阿拔斯王朝相似。哈里发是政治、军事、宗教的最高领袖。在王朝极盛时期,工商业及城市都很发达,物产丰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王朝继承和发展了阿拉伯东方伊斯兰文化,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教育事业,文化发达,学术繁荣。11世纪后期,法蒂玛王朝开始衰落。1171年萨拉丁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素丹,法蒂玛王朝灭亡。7、阿尤布王朝: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期的穆斯林王朝,由萨拉丁所建。统治整个埃及、今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大部和也门。1171年,萨拉丁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素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萨拉丁对十字军进行“圣战”,1187年收复耶路撒冷。统一汉志、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萨拉丁注意发展灌溉事业,鼓励对外贸易。阿尤布王朝实行军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王朝后期的素丹从中亚等地购买大批马木留克(意为被占有的人)充当卫队,致使马木留克最后夺取政权。萨拉丁死后,他的继承人分割全部领土。1250年,阿尤布王朝的素丹萨立赫死去,王朝结束。8、圣训: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立教的言行记录。阿拉伯语“哈迪斯·奈白维”的意译。中国穆斯林学者还译作圣谕,有时亦称为穆圣的嘉官懿行。穆罕默德弟子谈论宗教、经训和实践教理的重要言行,凡经他认可和赞许的也被列为圣训的范围。圣训为伊斯兰教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经辑录定本的圣训集被视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基本经典,是对《古兰经》基本思想的阐释,它对整个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律、教制、礼仪和道德作出了全面回答和论述。成为后世各派法学家立法、制法的第二位渊源和依据,也是历代教职人员、学者进行宣教和立论、立说的依据,故受到穆斯林的高度尊崇。(三)简答题:简述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社会的等级制度。答案要点:(1)享有广泛特权的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其上层由先知家族、历代哈里发家族、重要的迁士和辅士家族以及各地总督等组成,他们政治地位优越,拥有大量田产、财富和奴仆;下层为普通阿拉伯战士,是帝国维持统治的重要社会力量。(2)麦瓦利,即非阿拉伯血统的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一般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的生产技艺,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他们除免纳人头税外,必须缴纳各种赋税,参加军队也只能充当步兵,所享有的社会待遇低于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3)迪米人,即没有改宗伊斯兰教而保持原来信仰的居民。他们人数众多,必须缴纳一切捐税,不能担任公职,也不得反对穆斯林。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和帝国的剥削对象。(4)奴隶阶层,这是社会的最低等级。阿拉伯的奴隶大多不直接从事生产,主要充当仆役、侍从等,也由一些国有奴隶在官吏管束下从事农业牛产。一、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一)主要知识点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2、被誉为“医学之王”的阿拉伯医学家是阿维森那(伊本·西那)。3、被称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的是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迪。(二)名词解释:花刺子密;拉齐斯;阿维森那;泰伯里;伊本·赫勒敦;金迪;法拉比1、《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小说的代表作。它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民间故事,于10世纪前半叶形成初稿,至16世纪最后定型。其中有童话、语言、传奇、轶事以及历险、恋爱和历史故事等,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对欧洲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清真寺: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中国约在元末明初逐渐定名为清真寺。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后正式建造清真寺,后称先知清真寺。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代表,一般以圆顶寺为主体,寺内不得有雕塑、画像、供品等。寺外有高耸的尖塔,为召唤穆斯林参加礼拜之用。一般都附有淋浴室,供穆斯林做净仪。最初清真寺是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和教法法庭的所在地。在另设行政机构后,清真寺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通常也是宗教教育和办理教务的场所。\n3、《黄金草原》:阿拉伯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马苏迪的代表名著,全称是《黄金草原和珍玉宝藏》,是马苏迪30卷巨著的摘要。全书共4卷,第1卷是东西方各国历史概要,后3卷是阿拉伯史,上起伊斯兰教创立,下到公元947年白益王朝占据巴格达。其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各个方面,实际上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它保存的资料极其珍贵,是当代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三)简答题:简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兴盛的原因和历史意义。答案要点:原因:阿拉伯帝国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发达的地区。阿拉伯帝国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信仰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必要前提。周边拜占庭帝国、中国等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传播也对阿拉伯文化带来了必要的补充。此外,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更加热心提倡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不分宗教信仰差异,尊重和奖励各界学者。这些都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意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方面,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阿拉伯学者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传回西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欧文化的断层,为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节欧洲基督教文明一、法兰克王国(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481年,萨利克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史称墨洛温王朝。2、克洛维死后,法兰克国家逐渐分裂为奥斯达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三部分。后期墨洛温诸王无能,被称为“懒王”。3、公元843年缔结的《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二)名词解释:克洛维;查理·马特;查理大帝1、墨洛温王朝: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公元481年由克洛维建立。公元486年他在苏瓦松消灭了罗马在高卢的残余势力,进而打败了阿勒曼尼人和西哥特人,势力扩展到高卢大部分地区和莱茵河东岸。公元511年克洛维死后,其子平分王国领土,在克洛塔尔一世统治下实现短期统一后,王国又分为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与勃艮第三部分。在长期混战中,王权逐步削弱,实权落到掌管宫廷事务和王室地产的宫相手中。2、采邑制度: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采邑原指西欧中世纪早期国王封赏给臣属终身享有的土地。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时期,国王对于服军役或执行其他任务的臣属,已封赐土地或金钱等作为恩赏,称作采邑(采邑一词的原意即恩赏)。加洛林王朝时采邑制大为发展,不但国王封赐采邑,许多大封建主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作为采邑封赏的主要是土地,但往往也包括伯爵等国家官职和教会职务。采邑的封赏使一些农民沦为封建主的依附农民,促进了西欧封建土地制的发展和封建主阶级的强大。3、加洛林王朝:8世纪中叶—10世纪统治法兰克王国的封建王朝。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在罗马教皇支持下废墨洛温王朝而自立,建立加洛林王朝。他将意大利中部土地赠给教皇作为酬谢,又征服南部高卢。矮子丕平之子查理经过连年征战,控制了西欧大部分地区,建立庞大帝国,并于800年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史称查理大帝。查理死后,帝国走向解体。虔诚者路易在位时(814—840),封建内战加剧。843年,他的3个儿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日耳曼人路易领有东法兰克王国,秃头查理领有西法兰克王国,罗退尔一世领有中法兰克王国,皇帝称号由罗退尔一世继承。870年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争夺罗退尔一世的属地,签订《墨尔森条约》,共同瓜分了处于东西法兰克之间的洛林,形成后来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的雏形。查理帝国最后一个皇帝胖子查理于887年被废黜。东法兰克(德意志)的加洛林王朝于911年中断,西法兰克(法兰西)的加洛林王朝于987年告终。4、丕平献土:在加洛林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罗马教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回报,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成为罗马教皇的武力支持者。756年6月,法兰克王丕平应教皇的请求,出兵征服了伦巴德人,并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称谓的“丕平献土”,也是教皇国的起始,奠定了以后教皇国的基础。5、《萨利克法典》:法兰克人萨利克部落的习惯法汇编。相传是墨洛温王朝的创始人克洛维统治时期颁布的。其后期两度重新颁布。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又经反复修改和系统化。该法典用拉丁文写成,共65章。包括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审判和惩罚的规定,反映了法兰克人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分化的情况,是研究欧洲中世纪早期和法兰克人历史的重要史料。\n6、《凡尔登条约》:公元843年在凡尔登缔结的瓜分法兰克王国的条约。缔结者是法兰克国王虔诚者路易之子罗退尔、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条约规定路易得到莱茵河东岸地区和巴伐利亚,地理上称德意志;查理所得地区大致与今天法国相同,地理上称法兰西;罗退尔得到意大利中部、北部和路易与查理所占地区之间的洛林地区,罗退尔保留皇帝称号,其余两人拥有国王称号。该条约奠定了日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7、马尔克公社:中世纪日耳曼人的一种农村公社。其主要特征是以地缘作为联系纽带,土地公有和私有并存。各户的耕地已转化为私有财产,但森林、牧场等仍归公社所有。“马尔克”一词的原意是“边界”。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后,曾在各地依公社组织定居。随着封建制的发展,许多公社受到封建主的侵夺,不断丧失原来的特征,只留下一些残迹。根据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及后来收集的各地习惯法,可以初步复原这种公社的概貌。(三)简答题:简述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答案要点:(1)在国家发展、生产力提高的影响下,法兰克王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步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法兰克人地主与罗马人地主逐渐合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而奴隶、隶农和沦落破产的法兰克公社成员成为依附农民阶级。大土地所有者与依附农民之间结成一种新型关系——封建生产关系。与此同时,普通的法兰克公社成员与“纳税的罗马人”相结合,形成自由小农阶层。由于天灾人祸、国家赋役沉重和大封建主的兼并,自由小农阶级逐渐丧失土地和人身自由,沦为依附农民,加入到封建生产关系之中。(2)在社会封建化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各种法令、政策及国家行为,确立法兰克封建制度形式。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封建制度的核心。到9世纪上半叶时,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一是国家官职和高级教职采邑化;二是君王的封臣也将自己的土地再作为采邑分封给属下,再生出下一层次的封君封臣关系;三是终身占有的采邑逐渐成为世袭拥有的领地,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都被纳入以皇帝为最高封主、封建领主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结构之中。二、西欧封建制度(一)主要知识点1、中世纪西欧农业以推广三田制为主要的进步标志。重犁、三田制和荒地的开垦从10世纪开始构成中古西欧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景象。2、9—13世纪是西欧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3、在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关系中,封臣对封君主要有“效忠”、“帮助”和“劝旨”的义务;封君对封臣主要有“保护”和“维持”的义务。(二)名词解释1、封君封臣关系:中世纪西欧封建主通过行臣服礼和封受封土等手段结成的君臣关系,在上的称封君,在下的称封臣。封臣的义务主要是效忠、帮助(包括服军役和提供协助金等)和劝告封君。封君的义务主要是授予封臣封土或直接供给衣食以维持其生活,并对其提供保护。11世纪以后,该关系普遍流行。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封建主之间竞相封受土地,形成十分复杂的关系,诸如一个人同时有若干个封君等混乱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关系在西欧并未存在很久,13世纪渐趋衰落,同时许多规定也只限于原则,很难真正实行。2、盾牌钱:即兵役代替税,以中世纪的英国最为典型。按照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规定,封臣有为封君服军役的义务。11世纪后半期,在封臣的强烈要求下,服军役的期限一般定为每年40天,这既不适合长期战争的需要,也使国家武装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为此,英王亨利二世推广了盾牌钱制度,即封臣交钱以代替服军役的制度,封君用这笔代役金招募长期服役的雇佣兵。该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同时促使了乡绅阶层的形成。3、三田制:中世纪西欧农业的耕作方式。即将耕地的一部分秋播夏收(小麦和稞麦),一部分春播秋收(大麦和燕麦),余下的部分休耕,以恢复地力。三田制的推广以重犁的普及为前提。三田制是中世纪西欧农业进步的主要标志,它与重犁和荒地的开垦一起从10世纪开始构成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10世纪后半叶西欧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大有增加,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促进了西欧人口的增加。三、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1215年,拉特兰第四次宗教会议确定基督教的七项圣礼是洗礼、坚振、婚礼、圣餐、忏悔、终缚和授圣职礼。2、中世纪西欧学校的“七艺课程”是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二)名词解释:托马斯·阿奎那;罗哲尔·培根;英诺森三世\n1、《修士守则》:修士圣本尼狄克(本笃)于6世纪制定的修道院院规。主要内容是修士必须放弃个人财产,绝对服从修道院院长和坚持集体隐修生活。但不提倡埃及和叙利亚修士那种过分禁欲苦修的生活,强调的是修道院的组织性和纪律性。6世纪中叶到12世纪中叶600年间,西欧众多修道院院规基本都遵循了这些规定。这一院规的出台也标志着西欧中世纪教会形成了自己的修道制度。2、克吕尼运动:10世纪至11世纪西欧基督教会修道院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得名于运动发源地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以该院为中心的修士主张加强修道院管理,修士须加强文化水平和神学修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会被世俗社会腐蚀和侵犯。该运动得到西欧修道院的普遍响应。运动后期要求教皇权力至上,主张教皇有权独揽主教授职权,甚至有权废黜世俗君主,一些该派修士诸如格里高利七世和帕斯卡尔二世担任教皇后实践了这些理论,从而引起了教皇与世俗君主的长期斗争。3、经院哲学:11—14世纪西欧中世纪主要的哲学思潮,因产生于教会的学院,故而得名。它运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等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并将正统教义的明显谬误证明为正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教权高于世俗权力。主要有唯名论与实在论两大派别。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阿贝拉和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那。4、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2—13世纪时西欧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兰斯大教堂、英国伦敦西敏寺等。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5、《罗兰之歌》:中世纪法国英雄史诗。全诗共分为291节,长4002行。史诗的主要人物是布列塔尼的罗兰伯爵,他的身上集中了人民英雄的各种优秀品质:勇敢、无私、热爱祖国、襟怀坦荡等等。贯穿全诗始终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查理大帝,他代表了人民理想的君主形象。史诗叙述的高潮部分是查理大帝进攻西班牙失败后,在撤退过程中在罗兰与敌迎战、最后全军覆没的故事。《罗兰之歌》与《贝奥武甫》和《尼布龙根之歌》等作品是欧洲中世纪史诗作品的代表之作。6、格里高利改革:格里高利七世是公元1073—1085年在位的罗马教皇,意大利人,原名希尔德布兰。早年曾领导克吕尼运动,担任教皇后进行一系列教会改革措施,这与其后的帕斯卡尔二世等教皇的改革活动一起统称为“格里高利改革”。格里高利要求已婚的教士离婚,强调主教授职权应属于教会。其后的帕斯卡尔二世宣布教会不再充当国王和世俗封建主的封臣。这场改革提出了许多原则和具体办法来捍卫教皇权威,加强教会独立性和整肃神职人员风纪,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一)主要知识点1、公元962年,罗马教皇为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加冕,建立神圣罗马帝国。2、公元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模范国会”,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始。3、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和对佛兰德尔的争夺。4、公元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完全肯定德国诸侯的独立地位。5、公元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召开克勒芒宗教会议,揭开了十字军运动的序幕。6、公元1456年谷登堡用活字排版印刷了《圣经》,这是西欧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二)名词解释:扎克雷起义;路易六世;腓力二世;布汶战役;路易九世;腓力四世;英法百年战争;克勒西战役;贞德;黑斯廷斯战役;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红自玫瑰战争;爱德华一世;奥托一世;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1、卡佩王朝:公元987—1328年统治法国的封建王朝。建立者是于格·卡佩。王朝初年,王室领地狭小,只限于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中游包括巴黎和奥尔良在内的分散领地,但国王还是全国最高一级的封君,同时拥有教会的支持。11世纪起,亨利一世、路易六世、路易七世、腓力二世、路易九世和腓力四世等国王陆续加强王权,扩张王室领地,发展同城市的联盟。卡佩王朝的历代国王通过扩大和巩固王权,为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1328年,该家族男嗣断绝,被瓦罗亚王朝取代。2、阿维农之囚:随着法国国王权势的扩大,法王对法国教会开始逐步实行政治上控制,经济上剥夺的政策。法王腓力四世时期开始向教会征税,为此受到教皇的激烈反对。公元1303年他派兵到意大利囚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公元1305年新当选的教皇克莱门特五世是法国人,他宣布取消卜尼法斯加于法王的一切罪名,并移居法王控制下的阿维农。包括他在内的连续7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阿维农之囚是教皇权力由盛入衰的反映。\n3、三级会议:法国等级代表会议的名称,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组成。第一次三级会议于公元1302年由法王腓力四世在巴黎召开,这是腓力四世在与教皇斗争的关键时刻为取得国内广泛支持而召开的会议。该会议主要职能是各级如何分担税收,解决财政困难。会议的召开时间由国王确定,开会期间各等级分别集会,各有一票投票权。其权威远不如英国国会,对王权限制较小。公元1439年确认国王可不经三级会议同意而征收新税,此后该会议一度基本被国王停开。4、诺曼征服: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国的征服运动。公元1066年9月,威廉率兵入侵英国,要求继承英国王位。英王哈罗德迎战,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英军战败,哈罗德阵亡。同年12月,威廉在伦敦西敏寺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诺曼王朝开始对英国统治。诺曼征服者在英国推广法国封建土地制度,加速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一世没收反抗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建立了封君封臣的政治结构,确立了比较强大的王权统治。5、《自由大宪章》:公元1215年,因为不满国王随意破坏封臣制和对法战争的失败,英国大封建主联合高级教士迫使国王约翰签订的文件。文件主要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同时也兼顾了骑十和市民的利益。文件规定大封建主所属封臣之间的财产纠纷应由封建主自己审理,国王不得随意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和盾牌钱。之后随着专制王权的建立,该文件在政治生活中失去影响力,但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被用来与专制王权进行斗争。6、《牛津条例》:公元1258年英王亨利三世统治时期,英国大贵族在牛津通过的限制王权的决议。条例规定由15个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国王采取的任何措施必须取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得以实行,这实际上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力,国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但是控制政府的大贵族为自己的私利而行动,致使贵族阵营发生分裂,一些贵族组成支持王权的派别。公元1262年亨利国王正式取消该条例,导致了内战的爆发,最终于1265年恢复了王权。7、模范国会: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的封建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除高级僧侣和世俗贵族外还有骑士(每郡两名)和市民(每城两名)代表。因其组织形式为后之国会长期仿效,故被称为模范国会。但这时的国会对于英国国王来说,只是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帮助国王治理国家,不是限制王权而是加强王权的工具。模范国会被认为是英国国会的开始。8、神圣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封建帝国。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1804年拿破仑一世自立为法兰西皇帝,要求取得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欧洲各国君主中占有的优先地位,并在战胜第三次反法联军后,于1806年7月建立依附于他的由宣布脱离帝国的16个德意志邦组成的莱茵联邦,迫使弗兰茨二世在同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9、卡诺沙事件:在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权力斗争中,1075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召开世俗会议,规定国王不得拥有主教授职权,同时指责德皇亨利四世犯有买卖圣职罪,次年又将其开除出教并废除其统治权力。1077年1月,亨利到教皇在意大利居住的德卡诺沙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以后才得以觐见。教皇最终表示同意恢复亨利的教籍和统治权力,史称“卡诺沙事件”。此后,皇帝和教皇争夺教会授职权的斗争又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10、沃尔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同罗马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为解决主教叙任权之争,在沃尔姆斯缔结的宗教协议。1122年9月23日,在教皇使节的主持下,双方缔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该协定规定:德意志的主教和修道院长不再由皇帝任命,而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在德意志选举主教时,须在皇帝或其代表莅临的情况下进行;选举中如有意见分歧,皇帝有权裁决;德国主教授任时,首先由皇帝授予以权标为象征的世俗职权;然后由罗马教皇授予以权戒和牧杖为标记的宗教权力;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等地,授予主教世俗权的仪式应在授予宗教权之后6个月举行,主教叙任权统归教皇掌握,皇帝不能干预。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关于主教叙任权之争,至此暂告中止。11、《黄金诏书》:公元3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为稳定帝国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选举颁布的诏书。诏书确定了可以选举皇帝的七选帝侯。分别是:科隆大主教、美因斯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公爵、莱茵宫廷伯爵、勃兰登堡边地侯和捷克国王。皇位空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宫廷伯爵摄政。诏书同时承认诸侯在各自邦国内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关税权和铸币权,规定各邦内的市民和自由农民均属于他们邦内的君主。由此德意志诸侯的独立地位得到了完全的肯定。12、汉萨同盟:14世纪成立的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城市同盟。同盟正式成立于1358年,最重要的城市有波罗的海沿岸的卢卑克、斯特尔拉松和吕恩堡等城市,鼎盛时期有160多个城市参加,人盟的各个城市享有商业特权和经商的便利条件。同盟大会不定期召开,没有共同的财政机构、军队和官吏,政治色彩较弱。14世纪60—70年代,同盟迫使丹麦签订《施特尔拉松和约》,扩大了同盟对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的控制。1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商业中心的转移,汉萨同盟逐渐衰落。13、再征服运动:也称“列康吉斯达运动”,西班牙的基督教王国对伊斯兰教徒的战争,其本质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8世纪,在阿拉伯大规模军事征服逼迫下,一小部分西班牙基督徒退缩到半岛北部边陲的荒凉山区,逐渐形成了阿斯特亚、那瓦尔等独立的小封建政权。10世纪时,又演变成卡斯提尔、莱昂等封建国家。11世纪,卡斯提尔兼并莱昂,成为卡斯提尔王国。同时,在半岛西部地区兴起了葡萄牙王国。由查理帝国“西班牙边区”发展而来的阿拉冈王国在12世纪也出现在半岛东北地区。这几个基督教国家利用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向穆斯林展开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为“列康吉斯达”,意即“再征服”\n)。它的高潮期与欧洲东部十字军东侵的高潮期,在时间上大体相同,绵延数百年之久。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是推进“再征服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14、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黑死病对欧洲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并因此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犹太人、穆斯林、外国人、乞丐以及痳疯病患。(三)简答题:试述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经过、性质和影响。答案要点:原因:(1)是12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争夺大陆领土的斗争和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2)弗兰德尔问题。英法都在争夺法国北部的商业区,尤其是毛纺业发达的弗兰德尔地区。(3)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瓦罗亚家族的菲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继位,王位继承问题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国国王,战争开始。战争过程:第一阶段(1337年—1360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勒丁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1360年—1400年)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法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第三阶段(1415年—1429年)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第四阶段(1429年—1453年),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战争性质:英法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封建主为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进行的一次战争。战争过程中,由于英军占领了法国的大部分的国土,法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因此,这场战争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影响: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同时战争使法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融合过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五、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一)主要知识点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取得自由或者自治,一般以赎买为手段,以封建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证书(特许状)为凭据。2、西欧中世纪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作坊,人员由作坊主(师傅)、学徒和帮工组成。(二)名词解释1、公社运动:11世纪以来西欧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导致农民内部的分化加剧。12世纪以来,农民因难以忍受封建主用新方式加强剥削,普遍利用公社传统组织起来同封建主斗争,反对封建主增加剥削量,要求明确规定劳役和租税的数额,甚至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负担数额的证书。这种形式的农民运动和当时西欧城市争取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声势浩大,史称“公社运动”。2、香槟集市:西欧中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集市。集市是长途贩运货物的交易场所,定期开设。香槟集市位于西欧中部的香槟伯爵领地,交通十分方便。香摈伯爵为获取丰厚的税收,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并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该集市每次历时7周,2周在普罗文城,2周在特鲁瓦城,1周在拉尼城,1周在巴尔城(另有1周为往来路途所用)。该集市主要从事大宗的批发生意,同时还是13世纪西欧的货币兑换中心。集市上货物的买卖对于生产者实现再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3、商人公会: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商人们所组织的自己的行会,其作用与性质与手工业行会相似。由于占据着市场流通中的有利位置,商人积攒财富的速度和规模往往超过手工业者,因而商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也高于手工业者。商人工会的势力也居于手工业行会之上。(三)简答题\n1、简述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途径和历史意义。答案要点:背景:11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途径: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在日耳曼人入侵后没有彻底消失,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得到复兴;其次,有些城市是在中世纪新兴起来的,主要来源除了人们自发的聚集之外,还有一些是封建主所新建立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2、简述西欧中世纪行会的起源、构成及历史作用。答案要点:起源: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的手工业者一般以个体生产为主,靠出卖商品来换取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这种生产销售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城市手工业者联合起来采取限制竞争和充分利用本地市场的办法来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以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于是便出现了行会这一同行业手工业者的组织。构成: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作坊,作坊里有作坊主、学徒和帮工。其中作坊主是行会的正式成员。历史作用:在经济方面,行会保护了中世纪西欧小手工业者简单的商品生产,其师徒制度也有利于技艺的传授;在政治和社会功用方面,行会参与城市的市政管理,是城市市政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承担市政建筑的义务,其缴纳的税捐是市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按行会组成的义勇军也往往是城市武装的主体。行会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促进了手工业者的互助团结,是他们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但是行会限制竞争,严格限制了本行业的各种活动,滞缓了手工业者的分化,使手工业生产普遍停留在作坊的水平上,这些都六、十字军东征(一)简答题:简述十字军东征的社会背景、基本过程和历史影响。答案要点:社会背景:(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广殖财货。(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4)西欧的一部分农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卷入了十字军运动。(5)近东地区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为西欧教会和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基本过程:第一次东征(1096年—1099年)分四路进军,攻占耶路撒冷。十字军大肆劫掠,杀戮7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第二次东征(1147年—1149年)为响应耶路撒冷国王求援,企图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第三次东征(1189年—1192年)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遭到顽强抵抗未能如愿。第四次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都把进攻矛头指向埃及,均告失败。第八次(1270年)进军突尼斯,也以悲剧告终。历次东侵所占据点不断丧失,1291年,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标志着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历史影响:(1)给近东和西欧人民均带来不同程度的苦难。(2)东西方往来频繁,促进西欧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有利于西欧中央集权的形成。(4)教皇和教会的影响下降。(5)对西欧农奴解放的影响。(6)加强了西欧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7)东方的一些先进技术等传进西欧。(二)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他们(天主教会的主教们)向朝圣者指出,这次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战争;因为希腊人是叛徒和谋杀者,也是不忠的,因为他们谋害了他们合法的君主……主教们……以上帝的权力不代表教皇要赦免所有进攻希腊人的人……进攻希腊人不应犹豫,因为后者是上帝的敌人。材料2威尼斯公爵看清朝圣者们心绪不安。他就和他们交谈,说:“诸君,希腊是个很富的地方,一切东西都丰盛。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去那里,获得粮食和其他东西以补偿我们的损失。”于是侯爵(十字军首领卜尼法斯)站起来说:“阁下,去年圣诞节我在德国皇帝的宫廷。在那里我看到一位年轻人,他是这位皇帝的内弟。这位年轻人是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依沙克之子……无论谁能争取到这位年轻人,谁就能一定得到君士坦丁堡的国土并获得粮食和其他东西……”材料3军队中的人员争论起来并商量采取最好的办法……\n如果他们夺得此城(指君士坦丁堡),应从法兰克人中选出六人并从威尼斯人中选出六人;这些人要按过去的习惯来宣誓,他们将选出一名他们认为最能捍卫本地福祉的人为皇帝。由他们选出的皇帝应获得城内和外面征服地的四分之一;此外他应获得狮口宫和布拉商宫。其余四分之三应分为两部分,一半归威尼斯人,一半属十字军……材料4(教皇英诺森三世说)你们不要向往于征服耶路撒冷,而向往于征服君士坦丁堡,宁愿要地上的幸福而不要天国的。你们的罪过是把皇帝的财富搞空,大小都抢光。你们把手伸向教会的财产,而更坏的是伸向它们的圣物,取去圣坛的银面,破坏圣器所,把圣像、十字架和纪念遗物攫为己有,以致希腊教会拒绝重新服从使徒之座——选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1)材料一中的“希腊人”指的是什么人?十字军为什么要进攻他们?(2)材料四中教皇英诺森三世对十字军的斥责态度是针对什么事件?为什么会有如此态度?(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十字军的认识。答:1、史料内容分析:以上材料皆选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是关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原始文献,其中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对十字军军队的鼓动、十字军将领与威尼斯人的幕后勾当与分赃协议以及君士坦丁堡沦陷并遭野蛮洗劫之后英诺森教皇的态度等内容。尤其详细介绍了十字军在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前的种种行为,勾勒出这支队伍是如何一步步偏离初始目标最终转到君士坦丁堡的过程。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能够帮助我们对于十字军运动有一个更为深入而清晰的了解,同时深化对十字军运动起因、性质的认识,并认清十字军背后的现实利益问题。2、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希腊人”指的是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东方教会人士。十字军进攻拜占庭的真实目的是觊觎东方拜占庭的富裕财富,想趁机侵占掠夺。(2)材料四中教皇英诺森三世斥责十字军的事件是十字军攻占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野蛮地大肆掠夺。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对十字军的斥责绝非仅仅因为对十字军攻击了基督教政权的愤怒,这一点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到印证。罗马教会希望借由十字军运动重新统一公元1054年分裂的基督教会,扩张自己在东方的影响。正是因为担心这次十字军的转向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英诺森三世才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事实上,从之后的历史来看,罗马教会从这次十字军的运动中分享了利益之后,立即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3)旨在收复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最终偏离目标转向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事实表明,十字军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宗教领域的“圣战”。尽管以“圣战”为号召,但历次十字军运动都有在宗教旗帜掩盖下开展的对东方富裕国家的侵略和掠夺的表现。首先,十字军运动是西欧世俗封建主的对外扩张行为。他们入侵的对象既可以是伊斯兰教政权,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也会将富裕的拜占庭帝国列入其中。无论是对军队将领还是普通士兵而言,除了履行“神圣”的宗教义务外,他们东征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到东方去寻找土地和财富。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商人集团希望获得更多的贸易和商业特权,甚至不惜利用十字军队伍来打击自己商业上的竞争对手,进而实现自己垄断东方商业活动的野心。第四节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一、斯拉夫人和俄罗斯的早期历史(一)主要知识点1、东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在北方称为“米尔”,在南方称为“维尔福”。2、现存的基辅罗斯最古老的史学作品是涅斯托尔所著的《往年纪事》。3、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带领罗斯人民皈依基督教。4、公元1378年的沃查河战役是罗斯人民第一次在反抗蒙古人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二)名词解释:弗拉基米尔一世;伊凡一世;瓦西里二世;伊凡三世;伊凡四世;胡斯;斯蒂芬·杜尚1、基辅罗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公元882年由奥格列所建。国家的疆域北起芬兰湾和拉多加湖,南至第涅伯河中下游流域。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历代大公对内加强封建统治,对外不断用兵,多次进攻拜占庭帝国。10世纪中叶后,基辅罗斯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公元1054年雅罗斯拉夫大公死后,其子三分国家,基辅罗斯走向解体。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大公去世后,国家完全进入割据时期,全国分裂为12个相对独立的封建小国。\n2、索贡巡行: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每年冬初,大公就率领亲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春天,大公的船队满载着征收来的贡品开到君士坦丁堡,从那里换回必需品和奢侈品等。索贡巡行是一种原始的剥削掠夺方式,由于索取的贡物没有规定的数量,大公及其亲兵往往对人民横征暴敛,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945年,伊戈尔大公在德列夫良人那里索贡的时候本人和亲兵都因此被杀。3、《往年纪事》:12世纪初成书的基辅罗斯历史和文学著作。它是由基辅彼彻拉修道院修士涅斯托尔完成的。它如实地描绘了古代罗斯的历史面貌,以整个斯拉夫人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古代罗斯国家的产生,对古代罗斯国家内部的重大历史事件、东斯拉夫人同游牧民族的斗争、罗斯同拜占庭的关系等都详加记述。它包括了大量历史、地理、国际关系、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资料,是反映罗斯早期社会生活和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4、《罗斯法典》:基辅罗斯统治者于11—12世纪在东斯拉夫人习惯法的基础上,结合罗斯历代大公颁布的法令所编成的法令汇编。法典中反映了罗斯封建关系形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封建所有制,巩固封建制度。该法典有简本和详本两种版本,是研究基辅罗斯历史的珍贵资料。5、《伊戈尔远征记》:12世纪成书的基辅罗斯文史兼备的作品。该书作者不详,主要内容是记载公元1185年诺夫哥罗德—塞维尔斯克王公伊戈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率罗斯军队远征波洛夫齐人,因政治分裂而遭到失败的故事。它正视社会现实,借用伊戈尔战败的悲惨遭遇,谴责封建内讧,主张团结对敌,齐心协力保卫疆土。该书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歌颂伊戈尔和他的战士的英勇精神,是一篇充满罗斯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6、金帐汗国:即钦察汗国,公元1243年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的蒙古汗国,属蒙古统治下四大汗国之一,首都萨莱。其版图东自额尔齐斯河,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向北临近北极圈。13世纪后期对罗斯的统治逐步加强,建立“八思哈”制度。蒙古的统治引起罗斯人民的激烈反抗。14世纪末,汗国势力衰落,先后两次被莫斯科大公击败,其统治地区也分裂为诸多小汗国。公元1480年,莫斯科公国独立,汗国统治遂告结束。7、八思哈制度: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罗斯居民的制度,八思哈是突厥语中“镇守官”的意思。八思哈制度即由部分居民组成十户、百户、千户等军事组织,由蒙古人任指挥,八思哈遍布俄罗斯各地。八思哈及其队伍实质上代替了蒙古的军队。八思哈的主要作用,就是要使俄罗斯处于俯首听命的状态,钦察汗国通过这些制度加强了对整个俄罗斯的严密统治。8、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古国名。十三世纪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十四世纪初起,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后,接受金帐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四十年代成为全俄最强的公国。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金帐汗国,迫使其从俄罗斯撤退。到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9、卢布林合并条约:1569年通过的波兰和立陶宛的合并条约。1569年7月1日,两国在卢布林缔结联邦条约,正式成立了联邦制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联合王国),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包括了今天的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全境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成为欧洲当时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卢布林条约在欧洲首次确立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同一个经济和政治实体下,享有充分自主和自由的国家模式,被现代历史学家认为是现代欧洲一体化的先驱。10、胡斯运动:15世纪早期捷克宗教改革运动,因其发动者胡斯得名。15世纪初,胡斯提出改革教会,反对教会敛财腐化,主张用捷克语举行仪式,教徒可领饼酒等,1415年被处以火刑。改革的拥护者把反天主教与争取民族解放结合在一起,掀起了胡斯战争。胡斯运动主要有两大派,以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为主的激进的塔波尔派,以及代表中小贵族和上层市民利益的温和的圣杯派。两派曾共同对敌,挫败了德国皇帝组织的十字军的五次进攻,最终分裂,圣杯派与教皇妥协,塔波尔派拒绝妥协,其根据地于1452年被攻陷,战争方告结束。胡斯运动的残余成员后来组成波希米亚弟兄会,成为一个长期活动的教派。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奥斯曼人是来自于呼罗珊地区的西突厥人凯伊部落,13世纪其首领在小亚细建立艾米尔国。2、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奥斯曼军队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其改称伊斯坦布尔,并定都于此。奥斯曼国家从此进人新的发展阶段。3、奥斯曼帝国内分乌列马(宗教封建主)、阿斯凯里(军事封建主)、梯加里(商人和所有市民)和拉雅(农民)四个等级。(二)名词解释:奥斯曼;乌尔汗;穆拉德一世;巴叶齐德;穆罕默德二世;谢里姆一世;苏里曼一世1、米勒特制度:奥斯曼帝国的宗教自治制度。主要内容是非穆斯林宗教团体或氏族(即米勒特)在不损害帝国利益并承担捐税的基础上,可以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拥有专门的宗教文化和教育机构,充分享受内部自治权。该制度创始于穆罕默德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当时有东正教、犹太教、亚美尼亚格里高利教等米勒特,后又增加了天主教米勒特。该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奥斯曼帝国内多民族、多宗教的稳定。\n2、《卡罗维兹和约》:公元1699年奥斯曼帝国在卡罗维兹和会上同奥地利、波兰、威尼斯和俄国签订的和约总称。根据和约,奥斯曼帝国将几乎整个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大部划归奥地利,将卡曼尼支、波多利亚和岛克兰划归波兰,将莫利亚、达尔马提亚划归威尼斯,并且和俄国达成停战协定。该和约是奥斯曼帝国在一场胜负分明的战争中第一次作为战败国而签订的和约,奥斯曼帝国被迫割让长期属于帝国统治的大片领土。和约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进攻开始转为防御。三、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德里苏丹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先后经历了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格拉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5个王朝。2、莫卧尔帝国的创始人是帖木儿的直系后裔巴布尔,沙加汗统治时期被称为莫卧尔帝国的“黄金时代”。3、莫卧尔帝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有扎吉尔制度和柴明达尔制度。4、莫卧尔帝国皇帝沙加汗为其妻泰姬·马哈尔建造的泰姬陵是莫卧尔帝国建筑的代表之作。(二)名词解释:穆罕默德•图格拉;巴布尔;阿克巴;奥朗则布1、德里苏丹国:公元1206—1526年统治印度北部的伊斯兰教政权,首都德里。先后经历了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格拉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5个王朝。建立者为库特布·乌丁·艾巴克。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2、柴明达尔制:印度政府通过中间人柴明达尔向农民征收田赋的一种土地制度。莫卧儿王朝、英国殖民者曾在孟加拉、贝拿勒斯等地区实行过这种制度。柴明达尔(Zamindar)一词原是波斯文的复合字,Zamin指土地,dar指持有者,合起来意为土地持有者。柴明达尔对其领地没有所有权,只有一定数量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政府为了使柴明达尔交足田赋,允许他们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他们为国家征税,国家付给一定的报酬。这种与土地有关的权利可以继承、转让和出卖。柴明达尔地主是腐朽的、寄生的封建统治阶级。1947年8月,印度国民大会党接管全国政权后,决定废除柴明达尔制度。到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上废除柴明达尔制度。3、扎吉尔制度:莫卧儿帝国实行的军事采邑性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皇帝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除直辖一部分土地外,把大片土地封赐给来自中亚和阿富汗的有军功的伊斯兰教封建主,作为他们的军事采邑,称为“扎吉尔”(意思是赏赐取得的土地)。受封人即扎吉达尔,终身享有征收封地田赋的权利,但不能世袭,对封地也没有所有权。他们须向皇帝提供军事服役。4、曼萨布达尔制度:莫卧尔帝国统治者阿克巴实行的政策。他化行政为军事组织,官吏多授予军级,称为“曼萨布达尔制度”。曼萨布达尔分33级,最高者可拥有l万士兵。拥有5000名士兵以上的曼萨布达尔,只能由皇室王子担任。各级曼萨布达尔主要履行军务,也与赋税与司法事务有关。军队的来源是由各省及军事采邑的封建主提供。(三)简答题:简述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答案要点:(1)德里苏丹国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军事贵族集团。印度土著的王公大都被排斥于国家要职以外。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他们往往接受哈里发的册封。(2)德里苏丹国的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迪万)组成,税收部位居各部之首,各部长宫由苏丹任命。地方划分为若干省,各省划分为若干称为“舍克”的行政区,“舍克”之下是“巴尔加那”,村社构成最小的行政单位。各省的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苏丹。(3)德里苏丹国的常备军主要来自阿富汗突厥人以及印度血统的穆斯林。(4)德里苏丹国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占有形式大体分为3种:“哈斯”是由苏丹直接支配的土地。“伊克塔”是苏丹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还有一种形式是神庙土地,包括苏丹国家赏赐给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土地“伊纳姆”和赏赐给清真寺的土地“瓦克夫”,占有者拥有世袭享用的权力。除国有土地外,尚有土地属于印度教王公贵族,所有者“柴明达尔”对土地拥有广泛的权力。四、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一)主要知识点1、日本的第一部法典是公元701年编成的《大宝律令》,该律令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2、平安时代是日本政治体制从律令政治向武家政治的转换时期。3、日本第一部有关武士的成文法规是《贞永式目》。\n4、公元1467年,日本爆发“应仁之乱”,其后日本社会进入战国时代。5、日本遣唐使的代表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和空海等人,后两人分别发明了“片假名”和“平假名”。6、日本的第一部古代史著作是《古事记》。7、平安时代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二)名词解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藤原惺窝1、部民制:日本大和国时期的奴隶制。产生于4世纪末,大化改新后被废除。部是皇室和贵族占有的奴隶集体,一般冠以主人名、职业名,种类有田部、部曲、品部等。大和国统治集团的奴隶人数众多,按分工分别编成不同的部。部民制是日本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部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战俘和罪犯较少。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地位略高于奴婢。大化改新原则上取消部民制,但为了生产王室和贵族的必需品,仍留有部分手工业者作为品部,或杂户置于主管官署之下。大化改新后,边远地区的贵族仍实行部民制。2、推古改革: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在圣德太子主持下实行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掌权后汲取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实行政治改革,以图加强王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正尊卑,定名分,与中国通交,信崇佛教。推古朝改革在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皇权思想和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等方面,有很深的影响。622年,圣德太子去世,推古朝改革也随之结束。3、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主要内容有: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4、班田收授法: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政新诏书。宣布实行土地分配制度,即班田制。具体做法是:6岁以上的良民,授予口分田,男子每人两段,女子为男子的2/3,6年一班田,口分田不准世袭、买卖或转让,死后归公。此外还按户分给均等的私人宅地和园地。班田农民须对国家负担租、庸、调等赋役。对贵族官僚则班给相应的位田、职田、功田或赐田等。通过该制度的实行,日本国家以班给口分田为条件确立起了封建的剥削关系。5、《大宝律令》:公元701年(大宝元年),日本文武天皇统治时期,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的第一部法典。共有律6卷,令11卷。该律令的颁布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随后在其基础上于公元718年又颁布了《养老律令》。在律令中规定了日本的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和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改新派新兴封建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和统治工具,确立了日本律令制国家的基础。6、三世一身法: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的鼓励开垦荒地的法令。规定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于是贵族、寺社和农民都积极从事开垦,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贵族豪强可以驱使属民和奴婢开垦,然后把开垦的荒地占为己有,因此该法令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7、不输不入权:8世纪末日本庄园制开始发展建立之后,皇族、中央贵族和大寺社的庄园享有的特权。即免除捐税和拒绝地方官吏对其庄园行使行政权。后来一般领主为了获得这种特权,经常把自己的庄园寄进给有势力的中央贵族或寺社,同时向他们缴纳一定的年贡。该特权的实行使庄园日益成为不受政府支配的独立王国,与此相对应的是天皇权力衰弱,律令制国家逐渐解体。8、摄关政治: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藤原氏以外戚地位进行统治的政治体制。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摄政代行政事;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公元866年藤原良房任摄政,至公元887年,其子藤原基经改任关白,为摄关政治的开始。藤原家族则被称为“摄关家”。地方领主为了得到荫庇纷纷向摄关家寄进庄园,寄进地及庄园成为了摄关政治的经济基础。公元1086年后摄关政治逐渐为院厅政治形式取代。9、院厅政治: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由法皇(太上皇)亲掌国政的政治制度。始于公元1086年白河天皇为抵制外戚藤原氏,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皇,在居处建立院厅,国政大权悉归院厅。他执政四十余年,奠定了院厅政治的基础。自公元1086年院厅建立至公元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的百余年间,史称院政时代。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但是院厅政治巳经不能恢复律令时代中央集权和天皇至高的权威。镰仓幕府建立后,院政时代宣告结束。\n10、幕府政治: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形式,又称为武家政治。幕府一词出自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后指武士的领袖征夷大将军的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该政治形式中,幕府的实际权力要远远超过朝廷和天皇。幕府政治始于公元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公元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11、镰仓幕府:公元1192年关东武士首领源赖朝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在镰仓设立的幕府。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源赖朝死后,幕府大权由外戚北条氏控制。此后幕府权力逐渐超过朝廷,甚至干预天皇的继承。公元1232年公布第一个武士政权成文法《贞永式目》。幕府后期,外部有蒙古的入侵,内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公元1333年后醍醐天皇联合武士贵族消灭了镰仓幕府。12、御家人制度:镰仓幕府开始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的制度。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尊称为“御家人”。将军对御家人赐于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权益,称为“御恩”。家臣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的义务,称为“奉公”。没有和将军结成这种主从关系的武士不承担这种义务关系,但是作为臣民必须接受将军的管辖与指挥。御家人制度的实行没有消除将军与武士之间的矛盾斗争,此后幕府的内乱不断发生。13、《贞永式目》:公元1232年镰仓幕府制定的有关武士的成文法规。内容共5l条,涉及土地、继承、职守和民事、刑事、诉讼等诸多内容,并以“忠”、“信”等封建道德观念作为社会的最高理想。它不仅是幕府统治御家人的基本法则,也是广泛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施政大纲。由此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集团、阶层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促进了日本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14、室町幕府:公元1336年足利尊氏不满后醍醐天皇的政策,攻占京都后开设的幕府。后醍醐天皇则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形成南北两个朝廷的对立。至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幕府达到全盛。公元1392年幕府灭亡吉野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室町幕府将军直辖领地较少,统治各国的守护大名具有强烈的地方割据性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统治时,爆发应仁之乱,日本从此进人战国时代。公元1573年织田信长灭亡了室町幕府。15、应仁之乱:公元1467年(应仁元年),因为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的继承权问题而在日本爆发的全国性的封建大混战。战争双方分别是以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和以山名宗全为首的西军,参战的武士多达二十余万人,几乎所有的守护大名都参与了战争,混战持续了10年之久,京都附近地区化为一片焦土。“应仁之乱”后,日本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战国时代。16、幕藩体制: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形成的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幕府是国家最高政权机关,在德川家族世袭的最高统治者将军之下设有一套完整的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幕府占有约全国总收获量l/4的土地,同时垄断矿山开采和货币铸造,并控制大城市的税金,直接掌握全国的军事指挥权。地方上有二百多个藩,各藩的大名必须效忠将军,服从幕府,同时受到幕府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大名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统治权,并拥有武装力量,对幕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17、锁国令: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公元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其主要内容是: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判处死刑;取缔天主教传教,防止天主教在日本蔓延;对抵达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监视,严格管制贸易活动。口本维持锁国政策达二百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德川幕府的锁国体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幕府统治,但是使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8、《古事记》:公元712年,太安麻吕奉元明天皇敕令编成的3卷本历史著作。内容上自神代,下至推古朝,以天皇为中心,汉字音训混用,富有文学色彩,是日本的第一部古代史著作。它与后来的《日本书纪》合而简称《记纪》,是研究日本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三)简答题: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主要内容与影响。答案要点:背景:第一,5世纪开始,随着铁器农具的普及,日本社会生产进一步提高,旧的部民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第二,6、7世纪隋唐帝国的出现和新罗的崛起给日本振兴国家树立了榜样,并且给日本造成巨大压力。日本在朝鲜的失败使其无法从朝鲜获得先进技术,政治威信和经济也大受损失,进而加深了社会危机。第三,推古朝圣德太子的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等改革措施以及派遣遣隋使向中国学习为后来大化革新作了准备。第四,改革前实际执掌朝政的苏我氏统治无能,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而遣唐使协助他们制定了改革的蓝图。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影响:大化改新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建立了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同时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此外,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的传统特权,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较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五节古代美洲文明(了解)(一)主要知识点\n1、玛雅人是美洲印第安人中文化最发达的一支,创造了发达的象形文字体系。2、玛雅人的数学采用20进制,他们率先把“0”用于计算科学。(二)名词解释1、玛雅文明:古代中美洲印第安人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大约公元前1000年初期发展到定居的农业文明,公元1541—1546年间,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玛雅社会奴隶占有制比较发达,社会组织以农村公社为单位,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玛雅人的天文、数学达到很高成就,著名的太阳历“玛雅历”十分精确。文字方面使用象形文字,其文字由大约850个图形和符号组成,至今多未释读成功。此外,玛雅文明还留下了以大金字塔和乌斯马尔建筑群等为代表的许多著名建筑。2、阿兹特克文明:古代中美洲印第安人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公元1325年阿兹特克人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公元15世纪末在墨西哥南部建立了庞大帝国。16世纪初孟泰祖马二世时期国力极盛。公元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征服。阿兹特克文明农业十分发达,有独特的“浮园耕作法”,奴隶经常被用来进行农业劳动。手工业也比较发达,铜器、金器、陶器和纺织品都达到很高水平。建筑型是该文明的重要特色,特诺奇蒂特兰的太阳石和月亮石等都是艺术瑰宝。该文明拥有自己的历法和象形文字。3、印加文明: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16世纪初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第三章世界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19世纪初)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内开始确立。二、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70年代)基本特征: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许多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三、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阶段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对内垄断组织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侵略扩张。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45)基本特征: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的现象。到了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和平发展的局面,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繁荣。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使各国开始面临更严重的政治危机,纷纷寻找出路,原有的国际体系开始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四、电子信息时代(1945-)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经历了“恢复-繁荣-滞胀-稳定发展”等四个时期,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正式形成与发展,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策和新殖民政策,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第一节16世纪的欧洲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一)主要知识点1、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意大利诗人但丁。\n2、被称作文艺复兴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之父”的是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3、被称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三大杰作”的是《最后的晚餐》、《最后的审判》、《雅典学院》,作者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二)名词解释: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塞万提斯1、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实际上这场运动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运动中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成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代的主流思潮,它是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其特点是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在文学艺术上表达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重视科学经验;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禁锢人性;主张乐观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主义,有一种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就是在人文主义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三)简答题: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有何历史意义?答案要点: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前提条件,新兴资产阶级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封建斗争。第二,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的人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人文主义者从古代典籍中发现了肯定现实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即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恢复了人的地位和尊严,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1)人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2)文艺复兴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了大量的艺术精品以及文学著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无价瑰宝。(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它打破了经院哲学的一统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等学说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价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础。二、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一)主要知识点1、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2、15、16世纪,葡萄牙在大西洋和非洲西海岸扩张,并越过非洲南端向亚洲扩张,在非洲和亚洲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商业据点,形成了葡萄牙在东方的商业殖民帝国。16世纪初,葡萄牙还入侵美洲,把巴西变成自己的领地。3、1494年和1529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签订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和《萨拉哥撒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西班牙得到了巴西以外的整个美洲大陆、西印度群岛、菲律宾群岛的殖民权力。(二)名词解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1、地理大发现:西方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其中,达·伽马开辟了绕过非洲通往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横渡大西洋通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2、好望角:非洲大陆最西南端石质岬角,扼大西洋与印度洋间航运的要冲。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从大鱼河口探险返航途中发现岬角,因多风暴而取名为暴风角。后因经此可通印度和东南亚,获得稀珍货物,从此可通向富庶的东方,改称好望角。苏伊士运河通航前的300多年里,为欧、亚间航船必经之地,形成好望角航线,西方国家称之为海上生命线。今仍是世界交通和战略要地之一。\n3、教皇子午线:1494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出面调解,并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根据这条分界线,大体上美洲及太平洋各岛属西半部,归西班牙;而亚洲、非洲则属东半部,归葡萄牙。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同意的分界线,开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之先河。(三)简答题1、简述地理大发现的背景、现实条件和历史影响。答案要点:地理大发现的背景:(1)首先是经济动因。第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二,传统商路垄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第三,“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黄金是货币的最好载体,于是“寻金热”弥漫欧洲。加之《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僧侣和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到遍地黄金的东方攫取金银财宝。(2)其次是精神动因。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对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3)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了客观的、有利的条件。地理大发现的条件:第一,航海技术的改进和地理知识的增长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的西传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海上武器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使西欧人日益获得征服神秘海洋的信心与手段。第三,银行业、信贷业的发展以及股份公司的出现给西欧商业带来了活力。加强了西欧向海外商业探险以及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力量。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走在了海上探险活动的最前列。并支持了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2、简述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扩张的背景。答案要点:西、葡两国成为近代欧洲殖民扩张的开创者是与两国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的独特性紧密相连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西、葡两国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通往非洲和大西洋的前哨,半岛三面环海,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因而历史上两国较早形成了面向海洋、向外扩张的航海传统。(2)两国在8—13世纪曾被阿拉伯人征服,阿拉伯人的统治带来了中东地区先进的文化和农业,包括在欧洲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希腊文化,这使得半岛先于西欧其他地区开始了中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复苏。14世纪,半岛在地理学、航海与造船术以及殖民方法等方面都在欧洲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3)中世纪后期,半岛驱逐穆斯林的“再征服运动”不仅使西、葡两国在欧洲最早形成了统一王权和民族国家,还使两国形成了富于个人冒险、奋斗、宗教狂热的民族性格。反对伊斯兰教的感情和虔信基督教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更加坚定了他们弘扬基督教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东方新航路的一种精神动力。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一)主要知识点1、比利时医生维萨里(1514—1564)是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n2、17世纪初西班牙神学家赛维塔斯第一次发现了心肺之间的血液循环。1628年,英国人哈维创造了比较完善的血液循环理论。3、1600年,吉尔伯特(1540—1603)发表了论磁体的巨著。4、雷文胡克(1632—1723)发现了精细胞,又发现了原生动物,即单细胞有机体。(二)名词解释: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哈维;布鲁诺;弗朗西斯·培根;笛卡儿四、宗教改革(一)主要知识点1、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2、16世纪,宗教改革首先爆发于德国,随后席卷西欧。3、马丁·路德的著作有《九十五条论纲》、《最神圣的圣餐论》、《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基督教的自由》、《教会被囚于巴比伦》等。4、在闵采尔的宣传与鼓动下,德国在1524—1525年间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其顶点是闵采尔直接领导的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农民起义。5、1546年爆发了路德派诸侯国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条约》,规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新教派得到了正式承认,但主要限于德国北部,南部仍为天主教国家。6、瑞士宗教改革的两位领袖是慈温利和加尔文。加尔文教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西欧国家得到广泛的传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教派都是加尔文派的教徒。7、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为了没收修道院的地产以解决财政困难修道院制度,亨利八世废除了修道院制度,这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8、亨利八世的公主玛丽在位期间恢复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上下级关系,并以极其残酷的手段惩罚新教徒,有“血腥的玛丽”之称。9、伊丽莎白在位期间,断绝了英国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并且把英国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1563年议会制定的《三十九项信条》规定了英国国教会的教义,把《圣经》定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坚持“信仰耶稣即可免罪”的原则。10、在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中,1534年成立的耶稣会起了重大作用,耶稣会的创始人是西班牙贵族军官伊格纳修·罗耀拉。(二)名词解释:马丁·路德;闵采尔;慈温利;加尔文1、宗教改革: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以宗教改革为内容的大规模社会政治运动。1520年,路德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敦促教廷和教会恢复使徒时代的廉洁和简朴。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因信即可称义,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相遇;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宗教改革之后,西欧北欧各国的世俗君主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并把各国教会制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各种民族语言的《圣经》也相继出版。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教会,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2、“至尊法”:1534年,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的宗教领导地位,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导地位。“至尊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英国的贵族中,除旧的封建贵族之外,还分化出了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2、新兴的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以及农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租地农业家。3、17世纪,农民仍占英国人口的大多数,其基本成分是自由农和公簿持有农。农民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主力军。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清教教义和宗教组织作为革命的理论武器和发动人民群众的组织形式,从而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准备了基本条件。\n5、1603年,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詹姆斯一世是个君权神授论者。6、1637年,英国大主教劳德发布命令,强迫苏格兰教会信奉英国国教,激起苏格兰人的起义。7、1640年11月,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这场革命一直延续到1688年,其间经过了长期议会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1688年“光荣革命”。(二)名词解释1、克伦威尔2、圈地运动:15世纪末叶—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3、清教运动: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4、权利请愿书:17世纪英王查理一世在位时,国王企图借助议会补助金来解决财政困难,遭到议会的拒绝,查理一世就实行“强迫借贷”,严惩拒绝缴税者。议会为了表示抗议。于1628年通过《权利请愿书》,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捐税,不出示具体罪证不得任意捕人,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实行军事法,不得任意在居民家驻军等。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王权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查理一世开始批准了这一请愿书,但随后就对其任意加以曲解,并继续不经议会同意就自行征税。5、短期议会:1640年4月13日,英王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去镇压苏格兰人的起义而下令召集已经停开了上1年的议会。但这届议会不但拒绝通过国王所需要的经费,反而提出了议会应该享有的权利问题,于是查理一世在5月初又将其解散。这届议会仅历时3周,史称“短期议会”。6、长期议会:为了解决战费问题,查理一世于1640年11月3日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延续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成了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封建王党的领导中心。一般将它作为英国革命的开始。7、大抗议书:164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献、全文共204条,列举了查理一世在无国会期间滥用职权的行为,要求政府保证工商业自由,实行政府对议会负责的统治制度,成立长老派教会组织等。这份文献最早提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基本原则,成为革命初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治纲领,其目标在于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以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8、骑士党: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后,封建贵族、国教上层僧侣、宫廷官吏和部分同国王有经济联系的大资产阶级站到国王一边,组成王党,因他们大多是佩长剑、戴披肩假发的骑士打扮。所以又称骑士党。9、圆颅党: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城市平民、农民、手工业者站在了议会一边,他们多是清教徒,剪短发,不戴假发,因此又被称为圆颅党。10、棒民运动:出现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第一次内战中的群众运动。主要发生在西南部各郡,主要成分是农民,他们手执棍棒,所以称为“棒民”。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与财产”实行联防互保,宣称既不支持国土也不支持议会,而是走中间道路。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它客观上打击并遏制了这一地区王党的气焰,而且也迫使议会不得不赶快采取措施,以争取群众,打败王党。11、普特尼辩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独立派和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平等派在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重大矛盾,为了解决双方的分歧,1647年10月28日起到11月8日在伦敦城外的普特尼教堂召开全军会议。会议上,独立派高级军官和平等派展开激烈辩论,史称“普特尼辩论”。最后,会议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平等派被克伦威尔镇压。12、普莱德清洗:英国第二次内战期间,议会里的长老派仍然企图使国王在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复位,引起军队士兵和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不满,他们要求审判国王。军队还通过了一项“军队抗议书”,要求解散议会,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议会反而通过决议,准备接受查理一世的要求,准许他回到伦敦。于是军队决定在12月2日进军伦敦。12月初艾尔顿等高级军官和平等派的领导人在白厅进行了一次辩论,双方在宪法基本原则、宗教宽容等问题上分歧很大。军队进入伦敦后,下院的许多议员仍坚持同国王谈判的立场,并通过了相关决议。12月6日,普莱德上校率军占领了议会,把110名议员清洗了出去,另有约200个议员自愿退出议会,这就是所谓“普莱德清洗”。此后议会里剩下的议员大约有200人左右,称“\n残余议会”,独立派占据统治地位。13、平等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成员有中小店主、手艺匠、帮工、学徒以及公簿持有农等,领袖为李尔本。平等派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说和自然权利说。第一次内战期间,平等派的思想已在伦敦和其他一些地区传播。1646年,从一个思想流派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平等派主张:未来的国家应该是共和国;废除王权和上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享有最高权力;扩大选举权;消灭专卖权和垄断,实行自由贸易;减轻赋税,取消什一税、消费税和关税;将被圈占的土地归还农民等。14、掘地派: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表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空想共产主义派别。领导人是温斯坦莱和埃弗拉德,自称真平等派,认为基督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真诚的平等派。掘地派运动和他们的思想,反映了城乡最贫穷人民的愿望,但它是不成熟的、空想的,而且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掘地派关于取消私有财产的主张,在当时刚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英国,不但引起贵族资产阶级的敌视,即使社会中下层人民包括一些城乡贫苦人民对此也感到陌生和不现实。15、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进一步恢复天主教,实行专政统治,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1689年1月,议会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16、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1791年美国生效的联邦宪法第1—10条修正案也称权利法案。主要内容是: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公民有保护其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权利不受非法拘捕、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等。(三)简答题: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答案要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17世纪上半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因素在农、工、商等领域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削弱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并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之间的矛盾,使废除封建经济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更加强烈。(2)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参政、反对封建王权的搜刮与限制的愿望愈加强烈,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中的议会与王权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3)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理性主义日益深人人心,并产生了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要求的清教。清教教义和宗教组织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发动人民群众的组织形式,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准备了基本条件。(4)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企图用增加税收的方法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欧洲和世界范围的政治革命。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政治制度,而且也把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付诸实践;它宣告了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诞生,从此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2)革命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英国在19世纪中叶夺取世界工业霸主地位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甚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革命后不久在英国建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为欧洲大陆和世界许多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政治制度的蓝本。二、殖民扩张及其后果(一)主要知识点1、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商业殖民帝国,两雄并立,展开了争霸斗争,结果西班牙获胜;1588年西班牙又被英国打败。从16世纪末开始,荷兰、英国和法国逐渐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角。2、从17世纪起,荷兰开始成为头等殖民强国,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势力范围和殖民地遍及南非、东南亚、北美、南美、西非等地。荷兰是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殖民掠夺使其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到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商业繁荣,而且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也很发达,马克思称荷兰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3、英国的海外扩张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私人殖民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国家的特许和扶持,完成国家的殖民扩张任务;二是在殖民扩张中既采用暴力掠夺的手段,也采取经济掠夺的手法。\n(二)名词解释1、海上马车夫:“海上马车夫”是对17世纪的荷兰人的称呼。17世纪初,荷兰获得独立后在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经济上大力发展商业,特别是造船业和航海业,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强大的海上力量、遍布世界的对外贸易和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使荷兰人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2、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名为商业公司,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享有特权。它把荷兰在亚洲的众多殖民地连成一片,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不但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而且在东南亚建立了不少规模巨大的种植园,还以讹诈手段廉价购买当地珍贵特产运往欧洲销售,从中牟取暴利。此外,它还进行贩卖奴隶活动。它是荷兰对外商业掠夺和殖民的工具。3、《航海条例》:是17世纪英国为了削弱荷兰在殖民活动中的垄断地位而颁布的政策。1650—1663年间,英国连续颁布了3个《航海条例》,规定任何商品都不得输往和输出英国殖民地,除非由英国船载运。为了迫使荷兰人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1652—1674年间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结果使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4、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于1600年,是英国侵略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殖民工具。它垄断了英国在印度乃至亚洲的贸易,把印度的香料、棉织品和丝织品等运往欧洲获取暴利;为了控制那里的贸易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商馆、货栈和负责保护任务的据点。5、三角奴隶贸易:是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一种罪恶的奴隶贸易活动。欧洲奴隶贩子乘船装载各种物品从伦敦、利物浦、马赛、南特等一些港口出发,来到非洲,此为“出程”;接着把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装船运往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沿海等地区出售,此为“中程”;最后他们把从美洲购买或交换来的棉花、蔗糖、矿产品等运回欧洲,此为“归程”,北美的奴隶贩子则从新英格兰出发,载运大豆、本材、乳制品、面粉等物品,运到西印度群岛换取酒类产品,再前往非洲换取奴隶。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这种贩奴活动逐渐达到高潮,荷兰、英国、法国成为这一罪恶活动的主凶。长时期的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使非洲损失了大量人口,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三)简答题:简述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后果。答案要点:(1)对殖民国家来说,西欧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采取殖民扩张、殖民战争、建立特殊的商业垄断公司,劫掠殖民地、贩卖黑奴等一系列积聚财富的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积累了资本。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再不能满足需求。工业革命提上了议事日程。(2)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惨祸与灾难,使它们发展缓慢,贫困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3)西方的殖民扩张把全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首先,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其次,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第三,它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四)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2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摘自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1)结合材料1概括殖民者对殖民地的罪行。(2)结合材料2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3)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说你对资本主义发展本质有什么认识。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以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压迫为切人点,考查殖民扩张对殖民地造成的后果,进而考查对资本主义发展本质的认识,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参考答案:(1)掠夺财富、强占土地、种族灭绝、贩卖黑奴。(2)使非洲人口大减少,劳动力缺乏,影响了生产,家园遭到破坏,非洲陷入贫困和落后。(3)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拓宽市场,掠夺资本,争取利益最大化。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极其血腥的过程。其中,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密切联系。欧洲的国家在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掌握了大量的金钱,这些金钱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n三、工业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械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结束,也标志着近代技术体系的最终确立。2、1733年,英国兰开夏技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1774—1779年,英国人克伦普顿发明了性能优越的走锭纺纱机——骡机。1696年英国工程师塞维利发明了第一台可以为矿井抽水机提供动力的蒸汽机——“矿工之友”;1705年,纽可门对“矿工之友”作了进一步改进,制成大气活塞式蒸汽机,第一次使蒸汽机成为独立的动力机。1763—1769年和1783年瓦特两次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改进,使蒸汽机在一切生产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二)名词解释1、工业革命:18世纪后半期最早发生于英国,主要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领域的深刻革命,因而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同时,它也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9世纪,工业革命先后扩散到法、美、德、俄等国。2、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一种有着较高效率的纺纱机。1765年,织布工兼术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它可以由一个人操作同时纺出8根纱线。哈格里夫斯用自己的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部新的纺纱机。以后珍妮纺纱机不断得以改进,不久它已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3、詹姆斯·瓦特(三)简答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要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的资产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确立了他们在英国的统治地位,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2)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还通过海上劫掠、贩卖奴隶、殖民战争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3)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盛行。剥夺直接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形成庞大的无产者队伍,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需的大量劳动力,这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另一个基本条件。(4)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第三个条件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5)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2)对资产阶级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筑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3)对阶级结构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使用机器生产和现代大工业(工厂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成。(4)对全球交通和市场的影响。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商品交流,大规模从事交通运输建设,为了扩大海外殖民掠夺和市场,致力于远洋运输网的开拓,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网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5)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过程,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将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6)此外,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在人同自然作斗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巨大历史意义。同时,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和混乱,物欲横流,金钱第一,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人刚刚有可能摆脱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会本身缠结的罗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必须认真考虑的。”四、美国独立战争\n(一)主要知识点1、1607年,英国“伦敦公司”在东海岸建立了第一个城市——詹姆士敦,后发展成弗吉尼亚。经过17、18世纪的争夺,最终形成了13个殖民地,统称“英属北美殖民地”。2、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北美13个殖民地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经济类型:(1)新英格兰殖民地,工商业发达,工业以造船、酿酒为主,商业则以传统的“三角贸易”为主;(2)中部殖民地,农业经济发达,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作物以生产谷物为主,有“面包殖民地之称”;(3)南部殖民地,盛行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种植园经济。3、按照英国的控制制度,独立革命前夕,北美殖民地可以分为三类:王家殖民地、业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4、1730—1748年,富兰克林创办和经营了《宾夕法尼亚报》。他曾在该报上发表一幅画,上有一条被截成13段的蛇,下写“不联合起来,就要灭亡”。5、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6、1778年6月,法国参战,次年,西班牙也加入反英战争,1780年荷兰加入。1780年普鲁士与俄国成立武装中立同盟,不久,丹麦、瑞典、奥地利加入。7、1781年10月19日,约克镇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战争的结束。1783年9月3日,美、英在法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疆界西至密西西比河,北起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东至大西洋,总面积约为230多万平方公里,是美洲出现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二)名词解释: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潘恩;萨拉托加战役1、大觉醒运动: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新教复兴运动。发起人为到北美传道的荷兰归正教会牧师富瑞林怀森。该运动以奋兴传道方式来激发信徒的宗教情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爱德华滋和怀特菲尔德均强调宗教感情和个人对上帝的爱,大大促进了宗教生活的自由化、个人化和民主化。由于该运动着重强调个人的悔改重生,倡导严格的道德和敬虔的生活,所以被认为是17—18世纪初德国虔敬派和英国福音奋兴派在北美的回音。2、列举商品法:英国统治阶级为了把北美殖民地变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及廉价的原料供应地而颁布的法令。“列举商品法”于1660年颁布,规定:殖民地上的某些商品如烟草、砂糖、棉花、靛青等只能输往英国,如要输往外国,必须先在英国卸货,由英国商人经手再运往外国。颁布这项法律的目的,显然是想把北美殖民地变为英国工业的原料供应地,使英国工业资本家买到廉价原料。3、主要商品法:英国政府在1663年为了保持英国商品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而颁布的法令。它规定:一切从欧洲输人北美的商品(只有少数例外),首先必须在英国靠岸卸下,由英国政府征税,然后装船运走,其用意是保持英国商品在北美的市场,以便与欧洲外国商品竞争。这项法律是把殖民地变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的第一步。4、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该条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1773年12月波士顿反英群众将东印度公司三只条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此事件史称“波士顿倾茶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是一场由马萨诸塞波士顿居民对抗英国国会的政治示威。它是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暴力行动的开始,是美国革命的关键点之一,也是美国建国的主要国家神话之一。5、第一届大陆会议:英属北美殖民地13州的代表会议,1774年9月在费城举行。除佐治亚外,12个殖民地的56名代表出席会议。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激进派代表同温和派代表展开了斗争。最后妥协派占据优势。大会向英王递送请愿书,要求英国取消对殖民地的高压政策。与此同时,会议支持马萨诸塞商人发动的抵制英货运动,通过了与英国断绝贸易关系的决议案,制定《权利宣言》。这次会议虽然未提出独立要求但是是各殖民地进行有组织抗英斗争的第一次重大联合行动,为独立战争的进行奠定了基础。6、莱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18日夜,700名英军到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搜查殖民地通讯委员会的军火库,并企图逮捕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19日,英军遭到名为“一分钟人”的人民武装部队的袭击,此为莱克星顿枪声。这一事件揭开了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序幕,标志着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爆发。7、《独立宣言》: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历史文件,出自北美著名启蒙思想家杰弗逊之手。它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有权利和义务推翻任何一个损害人民权利的政府;宣布解除殖民地对英王的隶属关系,废止与英国的一切政治联系。《独立宣言》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文献的方式肯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从而开始了把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付诸实践的进程,被马克思称作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三)简答题1、简述北美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的性质和意义。\n答案要点:北美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1)18世纪上半叶,北美13个殖民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见频繁,形成了以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完整的经济体系。但与这种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相适应的是殖民地在政治上隶属于英国王室,没有独立的政治地位。这种政治与经济极不适应的状况是北美13个殖民地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根本原因。(2)到18世纪中叶,在北美英属殖民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美利坚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交往中,北美13个殖民地产生了共同的语言——美式英语,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地域,有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和统一的市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强烈的民族意识。美利坚民族同英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矛盾。(3)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殖民地得到广泛传播,对殖民地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出现了富兰克林、杰弗逊等杰出的思想家。(4)七年战争后,为转嫁战争负担,英国加紧对殖民地的搜刮,并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采取了坚决镇压的政策,导致矛盾激化。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场斗争中,资产阶级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各州立宪、废除半封建的残余等,因此,受到打击的不仅仅是英国,也包括封建反动势力。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1)对于美国来说,它改变了依附英国的政治、经济结构,消除了某些封建残余,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完善的统治制度,既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又基本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2)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法国大革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给18世纪欧洲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以强有力的推动。(3)独立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拉丁美洲和其他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并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2、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答案要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第一,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它获得了征税、征兵、规定度量衡、制定工商业政策、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等权力,还有偿付国债的权力。第二,国家元首为总统,不但享有行政大权,还有有对于国会立法的否决权,而且是军队的最高统帅。第三,国会由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法律由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有权直接向国民征税,有无限权力征兵等。第四,设置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法官由总统任命,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其任职是终身的;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第五,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可以限制国会的权力,最高法院可以限制国会及总统的权力,国会也可以限制总统的权力。意义:第一,这部宪法包含有许多民主因素,比如确立了共和制、实行民选政府制度、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程序等。第二,它调和了保守派与民主派的矛盾,中央集权派与地方自治派的矛盾,大小州之间的矛盾。总之,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为欧洲的反封建斗争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权的巩固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但是这部宪法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它不仅没有否定南方的奴隶制度,反而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各州的人口总数。同时,选举资格也作了财产和文化程度上的限制,剥夺了劳动群众、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选举权。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主要知识点1、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的陷落,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正式开始,后来,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2、1791年6月14日,制宪议会通过《霞不列法》宣布一切工人罢工、集会和结社均属非法,反映了大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敌视态度。3、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4、1792年成立的国民公会中,中间派被称为“沼泽”派或“平原”派,雅各宾派被称为“山岳”派。在限价运动中,又涌现出一批平民革命家,被称为“疯人派”。还出现了代表劳动群众利益要求的忿激派。5、1793年5月4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上提出《粮食最高限价法案》,并获通过,奠定了雅各宾派与人民群众联盟的基础。6、1793年3月,英、普、奥、西等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法国发动新的军事进攻。1798年底,英、俄、土、奥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1805年4月,英国联合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6年9月,英国联合普鲁士、瑞典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809年,法国又击溃第五次反法同盟。1813年,英、俄、普、奥、西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815年,英、俄、普、奥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n7、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开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拿破仑成为资产阶级皇帝。同年,帝国颁布了民法(后改称《拿破仑法典》),1807年颁布了《商法》,1811年颁布了《刑法》。(二)名词解释:格拉古·巴贝夫;拿破仑·波拿巴;滑铁卢会战1、制宪议会: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会议期间,第三等级代表组成国民议会,并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7月9日正式改名为制宪议会,以便用制定宪法的和平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要求。制宪会议成立后成为革命的领导中心,先后通过《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两个重要文件,并制定了1791年宪法。2、八月法令: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议会为废除封建制度而于1789年8月通过的—系列法令。它废除了农奴制度,取消教会的什一税和领主法庭等封建制度与特权。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八月法令是革命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对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法令规定要以赎买的方式予以废除,反映了制宪议会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3、1791年宪法: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的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指导原则是《人权宣言》。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大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人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4、《马赛曲》:1792年7月,在法国大革命中各地群众成立结盟军进驻巴黎,其中马赛结盟军将斗争引向高潮。他们高唱的由卢热·德利尔创作的《献给吕内克元帅的军歌》,起了很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并迅速普及开来。由于巴黎人第一次从他们那里听到这首歌,就称之为《马赛曲》,这就是后来法国国歌的由来。5、无套裤汉:法国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并直接参加革命行动的群众的自称。18世纪,贵族男人盛行穿仅及膝盖的套裤,平民则穿普通长裤。自称“无套裤汉”,有与贵族对立之意。无套裤汉主要由小资产者和群众组成,是雅各宾派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他们积极参加了8月10日起义和后来的一系列重要革命行动,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6、1793年宪法:又称共和元年宪法,是由国民公会在1793年6月24日通过的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共和制宪法。它基本上体现了卢棱的人民主权的学说,是雅各宾派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的总纲领。它规定法兰西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立法议会掌握,行政权属于对议会负责的行政会议,司法权由高等法院行使。由于当时激烈的斗争环境,这部宪法并没有实行,但是它对于调整巴黎与各郡的关系和反驳吉伦特派的宣传起了积极作用。7、热月政变:1794年7月27日(共和二年热月9日),革命阵营中一些反对罗伯斯庇尔的政治势力以及一些大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商人的政治代表在国民公会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等22人,第二天未经审判就把罗伯斯庇尔等18人送上断头台,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史上的“热月政变”。热月政变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重大转折点。8、1795年宪法:又称共和三年宪法,是热月党新宽容派的基本纲领。它规定法国为共和国;立法机构为两院制,上院为元老院,下院又称五百人院;行政机构是由5名督政官组成的督政府,由立法机构任命。它是一部保障资产阶级独占统治的,带有革命高潮时期若干痕迹的宪法。9、雾月政变:拿破仑于1799年11月9日(雾月18口)发动的夺取政权的一次政变。他解散督政府,迫使立法团选举包括他在内的三人为执政官,成立执政府。政变以议会方式开始,以武力胁迫完成,最后用合法的形式予以粉饰。雾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政变后开始了以拿破仑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时期。10、《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法典除总则外,分为3编,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编。恩格斯称这部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11、大陆封锁令:法国拿破仑一世为反对英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治措施。1805年,拿破仑一世直接登陆英国的计划失败以后,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1806年1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不仅不准与英国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此后,拿破仑一世又陆续颁布了《华沙敕令》、《米兰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进一步加强对英国的封锁。大陆封锁促进了法国某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从经济上完全窒息英国的目的。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大陆封锁政策也随之破产。12、百日帝国:指拿破仑一世在被流放后重返法国,试图重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一连串事件。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跑到法国,集结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6月28日,因为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拿破仑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度复辟。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拿破仑重返帝位总共101日,因此史称“百日王朝”。(三)简答题1、简述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答案要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的原因:(1)深刻的经济矛盾。18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大陆国家中,法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较为发达,手工工场林立,对外贸易仅次于英国。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n(2)尖锐的阶级对立。18世纪的法国,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划分,全国居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处于社会最下层的第三等级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日益贫困。资产阶级虽然拥有一定的财富,但政治上无权,受特权等级歧视,从而强烈要求改变这种政治上的不平等的状况。(3)激烈的思想斗争。18世纪在法国进行的空前规模的启蒙运动,批判封建意识、宣传自由平等,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充分的舆论和思想准备。(4)革命形势的成熟。18世纪时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由于宫廷挥霍无度,以及不断地对外战争,使得国库空虚。造成财政危机。路易十六企图通过向贵族征税来摆脱危机的政策以失败告终,上层统治集团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社会上劳动群众反抗斗争不断。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而深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且它提出的一系列政治原则也不断完善和改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对欧美以及世界各地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重大的影响。(2)经济上,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法国确立支配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3)思想上,法国大革命使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与封建统治针锋相对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2、简述《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答案要点:《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主要内容为:(1)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得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主权属于人民。(2)取消封建等级特权,提倡人权和法治,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4)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意义:《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第一次肯定了启蒙运动中提出来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资产阶级的理论和观点,对打击封建思想和制度,启迪人民的革命意识以及推动整个欧洲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都起了巨大的进步作用。但它也以立法的形式把经济和财产上的不平等合法化了,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3、简述拿破仑对内统治措施及拿破仑帝国衰落的原因。答案要点:拿破仑对内统治措施:(1)在法律制度上,先后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商法》、《刑法》,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2)在土地制度上,极力巩固小农土地占有制。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在政治上,拿破仑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取消地方自治机构,代之以行政长官制;他还完善了军队和警察制度,以强化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同时,他极力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如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镇压民主派分子等。(4)在思想上,1801年与罗马教皇签订《教务专约》,争取了宗教势力的支持,将天主教改造为新政权的工具。拿破仑帝国衰落的原因:(1)大陆封锁政策以及英国的反封锁,影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依靠进口原料的工业停产,进出口业务和航运业瘫痪,法国传统的具有优势的出口商品——奢侈品市场凋零;又发生了1810—1811年的工商业危机,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普遍不满;工人、农民由于赋税沉重,失业增多,也对帝国充满敌意。而由于封锁造成的机会,德意志西部、中部和比利时、捷克等地的工业发展起来,成为法国的竞争对手。(2)拿破仑的政策给广大法国人民带来了日益深重的灾难。除了物价高涨使人民日益贫困外,他永无休止的征兵以及连年战争造成的部队伤亡不仅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也减少了劳动力,影响了生产。(3)拿破仑日益向封建传统靠拢也严重伤害了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已经具有的近代公民意识。(4)拿破仑战争征服的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反法的民族起义,成为帝国沉重的包袱。六、欧洲1848年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1848年1月20日,意大利西西里人民举行起义,揭开了1848年革命的序幕。2、1848年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铲除封建残余,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其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n3、1848年革命最终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彻底摧毁了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反动秩序,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劳动群众受到了锻炼,为以后的革命准备了力量。(二)名词解释:路易·波拿巴;加里波第法兰克福议会:德国三月革命使国王被迫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革命后,德意志各联邦几乎都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并决定召开全德国民议会,制定统一的宪法,推举全德意志的皇帝,实现国家统一。为此,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全德国国民议会,是为法兰克福议会。法兰克福议会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从1848年5月18日开始,直到1849年3月28日才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因此曾被恩格斯讥为“老太婆议会”。(三)简答题:简述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及意义。答案要点:原因:第一,资本主义同封建制度的矛盾日趋尖锐。第二,欧洲各国人民群众同统治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第三,1845年—1846年波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歉收,以及1847年的经济危机更加剧了阶级矛盾,从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特点:1848年欧洲革命,是在无产阶级日益成熟,封建专制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腐朽的条件下爆发的。因此,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在法、德、英等工业较发达的国家里,新兴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带着本阶级的要求走上历史舞台,并给这场革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如法国六月起义和德国的三月革命等无产阶级革命。(2)在这场革命中,欧洲的资产阶级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革命性,易于妥协和背叛的特性日益暴露,并与封建势力勾结,镇压革命。(3)在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如在奥匈帝国内部出现的匈牙利革命和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4)1848年革命,是一场范围极广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没有局限于某个地区和国家,而是沉重地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包括对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沙皇俄国的打击。意义:1848年的欧洲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场革命也教育和锻炼了欧洲的无产阶级,提高了他们的觉悟,使他们进一步看清了资产阶级的真面目,认识了各式各样社会主义的荒谬,证明了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七、美国内战(一)主要知识点1、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购买,武装颠覆和发动内战等手段,实行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叶,美国领土已经扩展到太平洋沿岸。2、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3、美国农民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分化成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促成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农业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形式,被列宁称为“美国式道路”,以区别于允许农民出让土地或赎买免封建义务来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普鲁士式道路”。4、1854年的堪萨斯事件是美国内战的序幕。5、1860年,共和国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索。(二)名词解释1、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美国独立后,废除了1763年英国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他们当中既有南部奴隶主,也有北部土地投机商。人数众多的是一般贫苦的拓荒者、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后者以西部作为他们谋生的归宿而定居下来,从而成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体。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密苏里妥协案》:1820年美国南部奴隶主同北部资产阶级在国会中就密苏里地域成立新州是否采取奴隶制问题通过的妥协议案。1818年,密苏里居民人数达到6.6万人,符合建立新州的条件。当时自由州和蓄奴州的数目相等,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也相等,密苏里作为自由州或者蓄奴州加入联邦,将直接影响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此,南部奴隶主和北部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820年3月6日双方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国会最后通过《密苏里妥协案》。1821年3月2日,国会作出有条件接纳密苏里加入联邦的决议。8月10日,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该妥协案使南北之间的尖锐矛盾暂时缓和,南部奴隶主的土地要求得到满足。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保持平衡。3、林肯\n(三)简答题1、简述美国南北战争的进程、历史意义和局限性。答案要点:美国内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61—1862年。出于战略和白人工人利益的优先考虑,同时由于解放奴隶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必须缜密考虑其利弊得失,不应匆匆决策,林肯政府并没有立即实行解放奴隶的政策,因此没有得到南方奴隶的有力支持。另外还由于北方军队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加上南方政变的军队训练有素,以及英法政府准备承认南方政府,北方政府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第二阶段为1863—1865年。1862年9月,林肯相继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激发了南方奴隶和广大士兵的作战热情;同时进行了军事改革,清除军官中的亲奴隶制主分子,提拔卓越有为的格兰特为“全军大将军”,增加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1863年7月,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扭转了战争的局势,直至1865年4州,南军向北军投降。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这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奴隶制的战争。它粉碎了奴隶主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进而使资本主义生产能够得以全面而迅速地发展;内战消灭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内战还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美国内战的局限性:经过内战和重建,黑人和印第安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仍受到极其严重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他们争取真正解放的斗争还要继续下去。八、俄国农奴制改革(一)主要知识点1、从19世纪40年代起,俄国以赫尔岑、别林斯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成为俄国第二代革命家——“平民革命家”,他们的思想成为后来俄国“民粹派”的思想来源。2、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在农奴主支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二)名词解释1、克里木战争2、《二一九法令》:即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由《1861年2月19日宣言》、《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等17个文件组成。其主要内容是:农民获得人生自由,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全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实行连保制。(二)史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答:1、史料内容分析:1861年改革是一场由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目的在于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能够帮助我们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运动有一个更为深入而清晰的了解,对改革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对1861年改革历史意义的评述,要注意强调它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因此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然而也不能忽视它的局限性,这就是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统治,以及对农民实际负担的加重,这些因素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参考答案:(1)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n(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4)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九、日本明治维新(一)主要知识点1、明治维新前,日本的资本主义因素主要产生和发展于农村地区,因此,农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主要活动基地。2、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以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中下层武士的联盟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二)名词解释:自由民权运动:日本明治初期发生的以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为主旨的政治运动。其内容包括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确立地方自治和修改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1875年,一些自由民权派组织以立志社为中心在大阪成立了全国性的结社——爱国社。面对声势浩大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十分恐慌,兼施镇压和收买手段,分化、瓦解自由民权运动。不久,运动发生分裂。1887年10月发生的要求言论集会自由、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所谓三大事件建议运动,由于明治政府的镇压而失败。历时10余年的自由民权运动彻底瓦解。(三)简答题1、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意义。答案要点:背景:(1)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成长,农村里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地主,他们被称为“豪农豪商”,后来成为倒幕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也日益加剧,其中有一部分下层武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都逐渐地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后来正是这些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代替资产阶级,成功地领导了倒幕维新运动。(2)就国际环境而言,明治维新是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严重威胁下爆发的。幕府腐朽的专制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以及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遭受悲惨命运的前车之鉴,使日本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机,打击、驱逐外国势力,实行开国进取政策,必须改革幕藩体制,推翻幕府统治。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为日本近代化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军事改革: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提倡新文化,改造旧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积极影响:(1)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使日本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3)此外,它对亚洲国家立志改革、摆脱民族危机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消极意义:(1)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2)日本较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的同时,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筵席上占有一席位置。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四)史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坂本龙马是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的志士,倒幕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是确立日本走向近代国家的重要人物。他在1867年提出的《船中八策》是较全面的改造日本的施政纲领。具体内容有:第一策,将天下之政权奉还朝廷,政令自朝廷出:第二策.设立上下议政局,万机应决于“公论”:第三策,以有才之公卿、诸侯及“天下之人才”为顾问:\n第四策,与外国之交际应“广泛召集会议,新订至当之规约”,修改不合理之条约:第五策,参照古来之律令,重新编定“长久实行之大典”:——引自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材料2康有为1898年1月提出变法的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日本之始也,其守旧攘夷与我同,其慕府封建与我异。……然而成功甚速者……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封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其誓文在决万机于公论,……于是国是定而议论一矣。……日本之强,效原于此。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然跪对顷刻,未能谋议,但为喉舌之司,未当论思之寄。若部寺督抚,仅为行政之官,譬于手足,但供奔持,岂预谋议。……故制度局之设,尤为变法之原也。——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施政纲领在历史背景、基本思想方面的异同。(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3)依据材料所示,分析中日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改革怎样才能取得成功?答:1、史料内容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都以西方为榜样,以改革为手段,企图在保留封建地主阶级特权的前提下,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但是二者的结果却迥然不同,一成一败,一个从此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个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材料的时候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正确分析。2、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方面,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处于幕潘体制下,政令不统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时期;两则材料都反映了两国处于封建旧体制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基本思想方面,材料一认为首先要推翻幕府,将权利转归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实现政令统一,全刀贯彻改革导施,修改不平等条约;材料二认为要学习日本变法成功经验;设制度局是推动变法的主要任务;两者都提出设置专门机构主持变法:重视选贤任能。(2)《船中八策》的提出推动了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成功。《应沼统筹全局折》的提出推动了百日维新的实现,是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尝试。(3)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改革派成为新政府的核心力量,所以改革得以成功;中国军机处、督抚等机构仍为顽固派操纵,虽然提出增设制度局,但实际上却无法保证变法法令的贯彻实施,在顽固派的镇压下,中国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4)认识: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改革纲领要明确,制度、机构要完善;改革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的措施必须全面,行之有效。十、德意志的统一(一)主要知识点1、1850年3月,普鲁士政府颁布《调整土地和农民关系法》,废除了20多项封建义务,与土地相关的封建义务则以赎买的方式予以废除。这些政策使“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的经济,同时分化出少数‘大农’。使农民在几十年内受着最痛苦的剥夺和盘剥”。这就是列宁说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式的道路”。2、普鲁士的工业发展有两个特点:第一,政府直接插手工业生产;第二,工业生产与军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连。3、德国的统一是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的。(二)名词解释1、宪法纠纷:德国的统一过程中共出现两次宪法纠纷。第一次在俾斯麦上台之前。1859年,洛恩被任命为陆军部长,第二年他提出了一个军事改革方案,遭议会否决,其后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进行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从而酿成军事改革是否合法的争论,这就是第一次“宪法纠纷”。俾斯麦上台后很快宣布议会休会,从此开始了他的无议会统治时期。他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些独断的行径被指责为违宪,从而酿成了第二次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冲突才告结束。2、德意志统一的两条道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个统一由谁来完成,二是指统一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就前者而言,在德意志,有人主张由奥地利完成统一,这样奥地利就包括在德意志之内了,此为“大德意志道路”;有人主张由普鲁土来领导统一,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之外,此为“小德意志道路”\n。就后者而言,有人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有人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实现统一,最终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十一、19世纪后半叶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与社会制度(一)主要知识点19世纪后期,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都生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二)名词解释1、“彭德尔顿法”: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美国干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条例,即“彭德尔顿法”,明确规定,要以考试的方法录用公务员。尽管这一法案只适用于12%的国家公务员职位,但它开创了美国公务员经过考试选拔任用的先例。2、“黑幕揭发运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针对一大堆社会问题和大量的社会丑恶现象,美国兴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黑幕揭发运动”。这个运动的先驱者是亨利·乔治。他在1879年出版的《进步与贫困》一书中呼吁大家注意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贫穷却继续存在。“黑幕揭发运动”正式展开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参加的主体是新闻记者和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报纸杂志,揭露出许多丑恶现象,特别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各种犯罪行为。这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对垄断组织的罪恶行为的不满。3、“进步运动”:与“黑幕揭发运动”几乎并行,也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运动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由中小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对垄断的城市改革运动,实现了一系列有利于劳动者的社会立法。第二,拉福莱特在担任威斯康星州州长时发动的改革运动,这个运动反映了富裕农民和自由资产阶级对垄断的不满。第三,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推行的反对托拉斯不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改革运动,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中的自由派的改革愿望。十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它使世界跨入了电气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明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内燃机的发明是这一时期应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成就,二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19世纪晚期应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二)名词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四十年代,其标志是电气的广泛应用。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二)简答题1、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的特点?答案要点:(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经验而取得的成果。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其发展进程缓慢而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的进程也比较迅速。(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时,除英国和美国北部已完成,法国接近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潮期。因此,对一些后进的国家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2、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要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领域内部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准备了条件。(1)它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n(2)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出现。(3)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为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在生产中实行进一步分工创造了可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在生产的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的管理开始兴起,如19世纪末美国“泰罗制”的管理方法使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十三、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一)主要知识点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和形式也有很大差异。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德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卡特尔,在俄国辛迪加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而日本的垄断资本大多采用康采恩的形式。2、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垄断组织成了全部经济生括的基础。3、资本输出现象在19世纪末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资本输出同商品输出一样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英国和法国是两个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十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主要知识点1、1876年,英国利用埃及的财政困难,用低价收购了埃及政府的苏伊士运河股票。2、从1884年西方国家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到20世纪初的二十多年间,西方殖民列强掀起了抢占和争夺非洲土地的狂潮,整个非洲大陆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二)名词解释1、“欧洲人内阁”:1869年苏伊上运河通航后,埃及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增,因此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19世纪70年代,英法借埃及向其借款的机会,联合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整理埃及债务委员会,直接干涉埃及内政,对埃及财政实行双重控制:国家的收入受英国人管辖,支出由法国人管理。。至1878年,英、法两国又直接派人加入埃及内阁,前者任财政部长,后者任公共工程部长,握有实权,故此内阁被称作“欧洲人内阁”。2、祖国党:埃及人建立的第一个政党,成立于1879年。该党以爱国军官、知识分子为骨干,领导人为艾哈迈德·阿拉比。该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致力于“把祖国从屈辱、贫困、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该党还通过其机关报《埃及报》、《商业报》宣传捍卫民族独立,加强防卫力量,实施宪法改革等主张。1881年9月,祖国党在阿拉比领导下发动士兵起义,迫使国手召开国会,组成了祖国党人内阁,阿拉比任陆、海军部长。翌年7月,在英国殖民军侵略下,该内阁倒台。第三节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主要知识点1、《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全面地制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开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些初步原理,揭露了雇佣劳动和资本关系中的剥削实质,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进一步阐明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原理。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表明,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具有国际性的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已经建成了。(二)名词解释:共产主义者同盟:19世纪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其前身是正义者同盟。1847年,一个小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的国际性团体正义者同盟表示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邀请马,恩加人。马、恩接受邀请,恩格斯还出席了1847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把其“人人皆兄弟”的口号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都出席了大会,大会通过的新章程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会议还委托马、恩为同盟撰写一部纲领,即后来的《共产党宣言》。1852年上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因同盟内部分裂而解散。二、第一国际\n(一)主要知识点:《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表明第一国际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无产阶级的群众性革命组织。(二)名词解释1、蒲鲁东主义: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法国,50—60年代广泛流行于西欧国家并颇具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因其创始人蒲鲁东而得名。蒲鲁东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弊病,都不合乎理性。蒲鲁东主义的核心,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为了维护国际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蒲鲁东主义。巴黎公社后,蒲鲁东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基本消除。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公社同时是蒲鲁东社会主义学派的坟墓。”2、巴枯宁主义: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用极端革命的词句装扮起来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因其代表人物俄国的巴枯宁而得名。巴枯宁主义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是对自由、平等的束缚和侵犯,有了国家才有了私有制、剥削和统治;主张废除国家,建立“一切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完全平等的、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巴枯宁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曾经造成了第一国际的分裂。巴枯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小生产者纷纷破产、游民无产者队伍迅速扩大的环境下,反映了游民无产者和失常的知识分子的绝望心理和复仇情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权威》、《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等著作中,对巴枯宁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三、巴黎公社(一)主要知识点1、1865年,在法国成立了第一国际的第一个支部——巴黎支部,随后在一些其他城市,如马赛、里昂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工人中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2、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二)名词解释1、三月十八日革命: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国成立了共和国,建立了临时政府。但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不仅不想法抵抗临近巴黎的普鲁士大军,反而要解散巴黎城内的国民自卫军,引起人民的不满。1871年3月17日深夜,临时政府的军队夺取蒙马特尔大炮的行径被发现,忍无可忍的人民,发动了起义。国民自卫军很快占领了巴黎市政厅,政府首脑梯也尔逃往凡尔赛,是为三月十八日革命。革命胜利后,成立了巴黎公社。2、布朗基主义:布朗基是法国著名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主张政治革命,推翻资本主义,但幻想依靠少数职业革命家的起义和暴动来夺取政权,这就是布朗基主义。布朗基主义者与以德勒克吕兹为代表的新雅各宾派以及“独立革命派”中的一部分人组成了巴黎公社领导人中的多数派,掌管公社的军事事务。3、五月流血周:三月十八日革命中逃往凡尔赛的反动政府,并不甘心失败,4月2日开始,凡尔赛的反动政府军开始进攻巴黎。4月3日,巴黎公社曾组织向凡尔赛进军,但为时已晚,从4月6日开始,敌人开始一步步蚕食巴黎;5月21日,敌人攻入巴黎城内。,从5月21日至27日,公社战士浴血奋战七天,最后一批战士200多人牺牲在巴黎东郊的贝拉·拉雪兹公墓。在这场浴血奋战中,共有3万多人被杀,5万多人被捕,被捕的人中,又有300多人被处死,13000多人被判刑,7000多人被流放,故被称五月流血周。(三)简答题:简述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答案要点:伟大意义:(1)巴黎公社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第一,巴黎公社以武力夺取政权的事实,证明了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加以摧毁。”第二,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的真正民主方面所进行的大胆试验,也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公社实行的民主选举制以及保证选民真正的监督权、罢免权和取消高级官员高薪制等措施,是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宰的有效措施和伟大创举。第三,公社还创造了立法和行政合一的新的国家形式,它有利于克服资产阶级议会的弊端,使发表意见和进行讨论的自由不致流于形式乃至欺骗,值得借鉴。(2)巴黎公社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和总结,同时又使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必将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发生深远的影响。\n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巴黎公社的失败,从主观上讲,是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它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没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更没有前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因而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犯一系列致命的错误。如三月十八日革命胜利后,没有乘胜追击已经濒于瓦解的反动军队;对反革命活动的镇压不够;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以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并利用它对凡尔赛政府施加政治压力;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建立工农之间的联盟;公社内部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反而在宗派斗争上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从而削弱了革命的力量。(2)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公社是在法国社会革命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的法国,还处在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小生产仍占绝对的优势,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因而,公社革命意欲消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有其存在的历史依据。四、第二国际(一)主要知识点1、19世纪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国工人党普遍建立。德国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成立了法国工人党,英国出现了费边社并于1893年成立了独立工党,美国于1881年成立了美国劳工联合会,俄国于1883年成立了劳动解放社。2、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3、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庆祝五一节的决议,号召各国工人在1890年5月1日组织游行。(二)名词解释1、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1889年7月14日,在国际工人运动高涨和机会主义要掌握国际工人运动领导权的情况下,恩格斯紧急在巴黎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共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由于准备仓促,与会者成分极为复杂,马克思主义者、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都有。这次大会讨论了国际工人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问题。会议通过了相关决议:工人阶级必须以一切手段促使各国政府制定劳工立法,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护童工和女工;无产阶级只参加经济斗争是不够的,必须参与政治斗争。另外还通过了“五一”国际游行的问题。这次大会虽然没有宣布成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但被公认为是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2、修正主义: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德国的伯恩施坦发表了其代表作《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全面的修正。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解决当代的重大问题了,应该加以“修正”,因此被称为“修正主义”。其主要观点是:第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不是愈益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而是出现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从而使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化,资本主义也将有更长的寿命和弹性。第二,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投票、示威游行或者类似的胁迫手段来实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第四节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一、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了解)二、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一)主要知识点1、18世纪,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共设4个总督犀:新西班牙区、新格林纳达区、拉普拉塔区和秘鲁区。葡萄牙在巴西设一个总督区。2、西属殖民地社会的最上层是“半岛人”,即直接来自西班牙的白人;其次是克利奥尔人,即在殖民地出生的白人后裔(土生白人),再次是印欧、白黑、印黑混血种人;他们位居社会中下层;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3、1791年,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首先在海地爆发,主要领导人为杜桑·卢维杜尔。1804年1月1日,海地脱离法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4、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分为两个阶段、三个中心:第一阶段从1810年到1815年,中心为墨西哥和中美地区,领导人为伊达尔哥。第二阶段从1816年至1826年,中心为南美北部地区、南美南部地区,领导人分别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5、墨西哥独立战争的两位领袖是伊达尔哥和何塞·莫雷洛斯。1814年,国民议会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墨西哥美洲自由制宪法》。1824年,制宪议会正式批准了国家独立和共和政体。1821年,中美洲宣布独立。6、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的重点在委内瑞拉,1811年建立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其早期领导人为米兰达,后被出卖牺牲。此后,由玻利瓦尔领导。并分别于1813年和1818年建立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1819年,成立由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厄瓜多尔宣布独立并加入。7、南美南部独立战争的重心是拉普拉塔地区,主要领袖为何塞·圣马丁。1816年,阿根廷独立;1818年,智利独立;1821年,秘鲁独立;1825年,上秘鲁宣告独立。8、1822年,若奥六世的儿子佩雷罗在巴西种植园主和大地主的拥护下,被尊为皇帝,称佩雷罗一世。12月1日,巴西宣告独立。\n9、经过拉美人民的独立斗争,共有17个国家独立。(二)名词解释:杜桑·卢维杜尔;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1、米达制:西属美洲殖民地时期主要存在于秘鲁地区的一种强迫徭役制。殖民者盗用印加时代“米达制”轮换劳动的形式,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在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到矿场工作。因其具有奴隶制强迫劳动的因素,遂成为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印第安人中强制推行的徭役制度,实则是隐藏在轮换劳动形式之下的普遍奴隶制,具有极其残酷的特征。2、海地革命:海地位于加勒比海,于17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18世纪末,海地黑人奴隶在杜桑·卢维杜尔的领导下,发动了反对法国殖民者的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军队。杜桑牺牲后,他的战友坚持战斗,迫使法国投降。1804年元旦,海地正式宣布独立。这是拉丁美洲第一个争得独立的国家。海地革命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序幕。三、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一)主要知识点1、1875年日本寻衅朝鲜,并于1876年逼迫其签订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1882年朝鲜国内爆发了反对封建虐政和反对日本侵略的“壬午兵变”。东学教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旗帜。1894年,全璋准领导了朝鲜旧式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甲午农民战争”。2、兰姆·摩罕·罗易是印度最早的民族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印度第一个女权运动者;“印度复兴之父”马哈捷瓦·戈文达·伦那德是印度国民经济学派的奠基人;提拉克是国大党“极端派”著名领袖。3、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主要斗争形式是农民的游击战争和爱国“文绅”勤王运动。勤王起义具有全民抗法民族战争的性质,咸宜帝成为民族独立的象征。4、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92年,安得列斯·波尼法秀成立激进振政治秘密团体——卡蒂普南,领导武装起义。1898年,阿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成立革命政府。菲律宾独立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揭开了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序幕。5、土耳其的改革运动中,苏丹于1839年颁布了“花厅御诏”,允许臣民不分民族和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856年又颁布新的改革御诏。从19世纪中期兴起的土耳其新文学运动的特征是以法兰西文学代替伊朗的经典著作。1865年,纳米克·凯末尔在伊斯坦布尔成立秘密组织——奥斯曼青年党人。6、埃及伊斯迈尔总督执政时,组建了“欧洲人内阁”。1879年。埃及第一个党——祖国党成立,阿拉比任主席。他领导埃及人民抗击英国的侵略,被誉为“埃及保护者”。7、1830年,阿尔及利亚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抗争,东部有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阿赫默德领导的抵抗运动,西部有卡德尔领导的反抗斗争。8、1881年,突尼斯被迫与法国签订《巴尔杜条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9、到1990年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已被西方列强分割完毕。列强在黑非洲的政治经济统治手段不同:政治上,英国采用“间接统治”的办法;法、葡、比采取“直接统治”。经济上,在西非,发展单一作物制;在法属赤道非洲,实行租让制;英属和葡属殖民地,多实行“保留地经济”。10、19世纪末,阿根廷成为拉丁美洲最先进的国家;智利在硝石工业方面取得非凡进展。19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批工人组织,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11、1892年,何塞·马蒂成立了“古巴革命党”,宗旨是“团结所有怀着善良愿望的人们的力量,实现古巴的完全独立”。(二)名词解释:甲午战争;甲午农民战争;英布战争;美西战争;马赫迪起义1、“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德、俄、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对待。“门户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削弱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为美国垄断组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上从此美国走上独立的侵略扩张之路。2、《江华条约》:1876年,朝鲜在江华府同日本缔结了《江华条约》。主要内容为: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在指定港口内设领事馆,赋予日本领事裁判权;日本有权自由测量朝鲜沿海岛屿和绘制海固。条约没有规定朝鲜人民在日本应享受的权利,也没有日本对朝鲜承担的义务。这是朝鲜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朝鲜闭关自守的局面结束。3、印度国大党:188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孟买举行成立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要求民族主权和自治。该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不是民族独立,而是区域自治;它主张采用的手段是改良,而不是革命。表明印度国大党是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国大党的成立及早期活动,对于唤醒印度人民的民族觉醒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以提拉克为代表的“极端派”\n的活动,把印度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革命的民族主义运动阶段,成为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领导力量。4、卡蒂普南:1892年安得列斯·波尼法秀成立菲律宾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秘密团体——卡蒂普南,宗旨是人人一律平等和热爱祖国,主张依靠人民和暴力争取民族的独立,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成为革命的核心。1897年初,卡蒂普南发生分裂,阿奎那多成为新政府的总统,波尼法秀被处死,卡蒂普南瓦解,革命力量因分裂元气大伤,在殖民军反扑之下节节败退。5、埃及祖国党:1879年,埃及出现了以爱国军官、知识分子为骨干力量的第一个政党——祖国党。该党的口号是“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并致力于“把祖国从届辱、贫困、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通过机关报《埃及报》和《商业报》宣传捍卫民族独立,实行宪法改革等主张。6、泛美主义:拉丁美洲各国团结争取民族独立、抵抗欧洲殖民国家侵略的政治主张和运动。其基本内容是:美洲各国人民团结、抵抗欧洲殖民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美洲各国在贸易、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实现泛美团结并成立美洲国家联邦。泛美主义是在19世纪初提出的。为对抗西班牙和欧洲殖民者的统治,拉美独立运动领袖玻利瓦尔曾多次建议成立美洲共和国联盟,美国则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在客观上对已独立的拉美各国免受欧洲再次侵略起了保护作用。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对外奉行扩张政策,拉美成为美国觊觎的首要目标。18890年在华盛顿召开第一次泛美会议,决定成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1910年改称美洲共和国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该联盟成为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7、《普拉特修正案》:1901年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普拉特提出关于古巴宪法问题的修正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古巴进行干涉”;古巴为美国提供建立煤站和海军基地所需的土地;未经美国同意,古巴不得与任何其他国家签订条约。不得把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国家。古巴制宪会议被迫把该修正案作为古巴宪法的附件。该修正案实际上使古巴完全沦为美国的保护国。以后,美国凭借这个修正案从古巴攫取了关塔那摩作为海军基地,并多次对古巴进行武装干涉和军事占领。第五节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1、白尼代表作是《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被恩格斯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2、1619年,开普勒出版了《世界的和谐》,提出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3、布鲁诺代表作是《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系统阐述了他的唯物主义宇宙观。4、伽利略于1609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借此证明了银河是由千千万万颗单个的星球集合而成,从而为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创了认识手段上的新纪元,天文学成为近代自然科学走向成熟的第—个科学领域。5、伽利略对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包括:(1)他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2)伽利略做惯性实验时引人了“理想实验”的方法;(3)伽利略大量运用了分析对比的方法;(4)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运用数学的方法。6、1620年培根在《新工具书》中把逻辑归纳法具体化为三表法,即本质表、差异表和比较表。7、维萨里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英国医生哈维在1628年出版了《心血循环运动论》,论述了他的血液大循环理论。8、近代技术的核心是蒸汽动力技术。9、电流的磁效应是由丹麦学者奥斯特发现的。10、1831年,法拉第经过长期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11、麦克斯韦的代表作是3篇论文,即《论法拉第的力线》、《论物理力线》、《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和著作《电磁理论》。12、电力革命,是指新兴的电力代替蒸汽力的转变过程。二、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1、功利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边沁,其代表是《道德与立法原理》,功利主义哲学的另一代表是穆勒,其代表作是《功利主义》。2、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是第一个把进化论原则系统地运用于社会学领域的学者,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n3、法国哲学家孔德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宗教教义问答》等。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4、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是:(1)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言论和出版自由。(2)财产自由,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害。(3)政治自由。5、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代表作分别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人口论》。6、现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1)以个人为出发点,以国家适度参与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最终目的的“新个人主义”。(2)标榜“积极自由”,通过发展自己的潜能对社会做出贡献。(3)主张建设“积极国家”,用国家的积极干预代替放任自由。(4)主张有限财产权,私有财产对公益事业有所贡献才能受到国家保护。7、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民族主义基本朝着三个方向发展:(1)殖民主义宗主国鼓吹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在全球推行殖民扩张,使民主主义成为侵略扩张的工具。(2)后期的欧洲工业国所鼓吹的种族优越论。(3)一些弱小的处于分裂状态的民族为争取独立、生存权和民族统一而形成的民主主义,其本质是想拥有平等的民族生存权。第六节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一)主要知识点1、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复辟的路易十八政府于当年5月30日同英、俄、普、奥、西、葡、瑞典七个反法同盟国家签订了和约,史称“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法国恢复到1792年战争开始前的边界。同时规定,各参战国(包括法国)将于10月1日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以讨论战后问题。2、1815年2月28日,拿破仑利用法国人民对复辟的波旁王朝的不满情绪,以及战胜国在维也纳会议期间的尖锐矛盾,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建立了“百日王朝”。3、1815年6月18日,第七次反法同盟(英、俄、普、奥)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军队,拿破仑帝国最终覆灭。4、1815年11月20日,反法同盟成员国与法国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这项条约比第一次和约更加苛刻,规定法国只能保留1790年的边界;法国政府要偿付7亿法郎的赔款,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分15次在5年内还清;赔款还清前,同盟军队派15万军队驻扎在法国东北的要塞,军费由法国负担等。此外,凡未被该条约取消的1814年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总协议》的所有条款,也都再次得到确认。5、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所有欧洲国家都有代表参加。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主要是俄、英、普、奥)唇枪舌剑,争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6、由于波兰和萨克森问题的矛盾,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大国分裂为两个阵营。俄国把普鲁士拉到了自己一边,法、英、奥则结为秘密同盟,互为支援。后来,由于拿破仑重返法国,列强在面临共同强敌的情况下才勉强达成一致,于1815年6月9日签署了《最后总协议》。7、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风暴席卷了西、意、希、俄、法,沉重地打击了各国的统治者,使得由“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确立起的国际秩序走向瓦解。8、19世纪20年代,在“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诸国的干涉下,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革命先后被扑灭。9、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复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七月王朝”建立。10、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比利时也发生了革命,宣布脱离荷兰独立。(二)名词解释1、维也纳会议:欧洲各国为结束反法同盟战争而召开的重新瓜分欧洲领土的国际会议。1814—1815年在维也纳召开。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政府也派代表出席,但会议完全被英、普、俄、奥等反法同盟战争参加国所操纵。会议根据所谓“正统原则”和“补偿原则”,恢复了欧洲各国被推翻的封建王朝统治;不顾小国的民族利益和愿望,对欧洲地图重新进行了划分。为防止欧洲各国民族革命运动的爆发,会后还建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2、波兰萨克森问题:维也纳会议期间,俄、英、奥、普四国在所谓波兰萨克森问题上发生尖锐矛盾。俄国主张华沙大公国与俄占波兰领土合并,建立一个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为了补偿普、奥两国的损失,把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划归普鲁士,让奥地利恢复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英、法、奥反对俄国的扩张计划,俄国则将普鲁士拉到自己一边,导致各同盟国分裂为两个阵营,斗争愈演愈烈,几乎到了决裂的地步。由于拿破仑重返法国,各国才最终妥协,达成协议。这场斗争的结果是:俄、普、奥瓜分了原属于华沙大公国的波兰领土;萨克森北部归普鲁士,南部留给了萨克森王国;普鲁士还获得莱茵河左岸的土地。\n3、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奥、普三国予同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宦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三国君主应以“手足之情”互为支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恪尽职责;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同年11月1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加入,最后除英国、奥斯曼帝国及教皇国外,欧洲各国君主也纷纷加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上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4、四国同盟:英、俄、奥、普4国为保证1815年第二次巴黎条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同盟条约要求:(1)拥护1815年签订的《巴黎条约》;(2)如任何一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兵6万相助;(3)定期举行会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目的在于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条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声明五强共同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随着欧洲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四国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在许多问题上已不能一致行动。5、“希腊绥靖”公约:俄、英、法三国为解决希腊问题而签署的协定。1821年希腊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革命,遭到了土耳其军队的残酷镇压。俄、英、法三国希望趁希腊革命的机会以扩大本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因此对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投以同情。1827年,三国在伦敦签订了“希腊绥靖”公约,要求以停战作为解决希腊问题的前提条件。但土耳其拒绝停战,因此三国出动联合舰队,在瓦利诺海上击溃土耳其—埃及舰队。1828俄国对土耳其正式宣战。土耳其军队连遭失败,被迫于1829年与俄国签订《亚德里亚堡条约》,承认希腊独立。二、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一)主要知识点1、19世纪50年代,地处欧洲中部的德意志还只是一个松散的号称德意志联邦的政治结构。它由几十个大小国家组成,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大。2、通过领土兼并和军事改革,普鲁士越伸为德意志联邦内最为强大的国家。1861年威廉一世即位,1862年俾斯麦出任宰相,在他们周围聚集了隆恩、毛奇等军事将领,由此形成了普鲁士王国的权力核心。3、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王国的战争。4、在对丹麦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为的是在未来的对奥战争中孤立奥地利。5、1866年4月9日,俾斯麦向德意志联邦议会提交了一个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提案。该提案虽然最终未或通过,但对国内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前爆发的反对普鲁士强权的人民运动逐渐平息,为普鲁士继续发动对外战争奠定了稳固的国内基础。6、1866年6月14日,俾斯麦借口霍尔斯坦管理问题向奥地利发难,彼此矛盾激化,最终爆发战争。在战争中,普鲁士说服法国保持中立,并与意大利结盟。共同对抗奥地利。俾斯麦在战争后期,力排众议,将战争适时停止,与奥地利签订和约。普鲁士除少量赔款外,没有割取奥地利一寸土地,充分表现了俾斯麦高超的政治技艺,为后来普法战争中奥地利保持中立打下了基础。7、在普奥战争中获胜后,普鲁士宣布成立北德意志联邦,由此囊括了德意志2/3的领土和人口。8、德意志联邦的成立,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初步完成,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在政治自由还是民族统一的问题上,德意志资产阶级最终舍弃了政治自由而取民族统一,默认了以普鲁士为核心的专制政治体制,这对德国以后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普法战争后,南德意志4邦正式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最终完成。10、在整个普法战争期间,英国基本上是坐山观虎斗,当时的格拉斯顿内阁更多地考虑的是英国国内的问题。11、在普法战争前,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首都设在佛罗伦萨,整个意大利半岛除罗马和威尼斯外获得统一。普法战争开始后,意大利军队趁法军大败之际占领罗马,意大利王国随即定都于此。至此,意大利的统一事业亦全部完成。12、围绕着普法战争的爆发与进程,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在通过改动领土、修改国际条约中不断得到调整。普法战争后,欧洲大国间形成了新的“均势格局”。但是,这是一种武装下的和平局面,并不能长久维持。(二)名词解释\n1、三皇同盟: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1872年9月,奥、俄、德三国皇帝及首相会晤,决定维持欧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1873年德俄、俄奥分别签署协议,后来德国加入俄奥协议,史称第一次三皇同盟。柏林会议(1878)后,德俄关系恶化,1879年缔结的德奥同盟以俄国为假想敌。但俾斯麦为防止俄、法联合使自己两面受敌,于1881年与俄、奥两国又签订了三国协定,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协定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作战时其他两国应守善意的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对土耳其欧洲领土的任何改变须经三国共同协议;三国承认封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是涉及整个欧洲和具有相互约束性质的,三国将共同注意,务必使土耳其不得将海峡所构成的这部分土耳其领土例外地供任何交战国作军事活动之用。另外,三国又签订一项附加的协议书,规定:奥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保留随时合并之权;三国不反对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2、《圣斯特凡诺条约》: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后,俄国强迫土耳其在圣斯特凡诺签订的和约。1877年4月24日,俄土战争爆发。1878年1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耳其被迫于1月31日与俄国签订停战协定。1878年3月3日,俄土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条约规定:俄国取得南高加索部分地区和比萨拉比亚的南部;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独立。罗马尼亚获得北多布鲁查,但被迫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俄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自治,由俄、奥监督实行;俄国获得比萨拉比弧西南部等地;黑海海峡在战时和平时均须对来往于俄国港口的商船开放;土耳其赔款141亿卢布,其中大部分以割让上述土地代替。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引起英、奥等国的强烈不满,同年召开了柏林会议,以《柏林条约》取代了《圣斯特凡诺条约》。3、东方问题: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奥斯曼帝国自18世纪开始逐渐衰落,其在巴尔干、地中海及黑海沿岸的统治地区不断爆发民族革命,英、法、俄、奥、德等国则趁机进行干涉,在上述地区进行势力扩张。由此,“东方问题”成为这一地区所爆发的国际冲突的代名词。从历史上看,在1821—1829年的希腊独立战争、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1877—1878年的巴尔干危机、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以及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都曾出现所谓的东方问题。4、德奥同盟: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军事同盟。普法战争以后,德国为孤立和打击法国,力图联合奥、俄两国,阻止法俄接近。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奥匈和英国,使沙俄失击了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权益。德俄关系急剧恶化。俾斯麦觉察到法俄接近的迹象,为应付东西两线可能的进攻,选择奥国为伙伴。奥、俄在巴尔干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俄国对君士坦丁堡所造成的威胁,也把奥国推向德国。1818年10月7日德、奥两国签署了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的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一方遭到第三围(指法国)进攻,他方应采取善意的中立;如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支持,缔约双方麻共同作战;条约的有效期暂定为5年;缔约国双方对条约应保守秘密。德奥同盟条约成为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成了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轴心。后来的德奥意三国同盟是德奥同盟的扩大,实际上成了欧洲列强分裂为两大对峙的军事同盟体系的开端,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基本因素之一。5、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意两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1882年5月20日,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三国同盟的矛头本是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感到担心,从1896年起便采取措施,改善了它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6、地中海协定:1887年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和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德国宰相俾斯麦竭力鼓励英国和意、奥合作,力图把它拉进德、奥、意三国同盟共同对付法、俄。1887年2月12日,英、意约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奥匈于同年3月24日,西班牙于5月4日先后加入该项协定,史称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驻君士坦丁堡的英、奥、意3国大使出议合力支持土耳其抵抗沙俄的侵略。在俾斯麦的推动下,1887年12月12日英、奥缔结协定。4天后,意大利也加入,3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及小亚细亚的宗主权,共同抵制俄国在土耳其影响的增长。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协定中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由于它坚持行动自由,没有同法、俄发生武装冲突。而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协定丧失意义。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主要知识点1、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刺身亡,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n2、1914年7月23日,奥匈政府向塞尔维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26日正式宣战。30日,针对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的情况,俄国发布全国动员令。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比利时,英国于当日向德国宣战。由此,欧洲大国相继卷入战争。3、日本趁机在东亚扩张势力,借口对德宣战,于1914年11月侵占青岛和胶州湾。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5、1914年,战争第一阶段,德国实施了速决战战略。但是在西线遭到了英、法联军的顽强阻击,陷人僵持状态;在东线俄国重创奥国军队,塞尔维亚也实施了顽强的抵抗。速决战破产。6、1915—1916年,战争第二阶段,德国在东线击溃俄国军队。在西线德国与英、法联军进行决战,双方均伤亡惨重。德国进攻凡尔登失败,得战略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边。7、1917年,战争第三阶段,各条战线呈现出胶着状态,但美国参战使整个战局发生重大转折,协约国胜利指日可待。8、1917年10月30日,土耳其宣布投降。随后,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奥地利于11月3日被迫签订停战协议,无条件投降。11日,德国代表在巴黎东北方的贡比涅签订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名词解释: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马恩河战役;坦能堡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无限制潜艇战1、三国协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法、俄三国结成的军事互助同盟。针对德、奥、意三国同盟,法、俄于189上—1894年签订了一系列的协定,并最终结盟。,由于英德矛盾日益尖锐,英国逐步放弃了“光辉孤立”的政策。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协调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1907年英、俄订立协约,划分彼此在海外的势力范围。法俄同盟加上英法和英俄协约,便构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2、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而引发的地区性危机。20世纪初,由于塞尔维亚国家的独立和“大塞尔维亚主义”的触发,由奥匈帝国统治的塞族血统的各民族相继爆发民族独立运动,引起奥国的恐慌。1908年,奥国正式宣布吞并波黑。塞尔维亚政府认为战争不可避免,便进行战争动员,并向俄国求援。德国对俄国进行了有力的干涉。俄国由于财政拮据,也未得到英、法的有力支持,只好屈从了德国的压力。塞尔维亚政府也在俄国的劝告下随之屈服。3、施里芬计划: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元帅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其要点是:德国不可避免要两线作战,但应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量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军队。待取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后再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它低估了西线战争的艰巨性,因而注定要失败。后任总参谋长小毛奇修订了该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西线左翼和东线对付俄国的兵力,这样便削弱了西线的兵力。(三)简答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答案要点:1914年6月28日上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是,一战的爆发还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根源。(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19世纪70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和德国的实力超过英国和法国,德国推行“世界政策”,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世界。这样就与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英德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2)帝国主义国家在激烈的利益竞争中,抛弃了“相互协调”的外交战略,转向采取结盟的策略,通过壮大己方的力量来压制竞争对手。于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在欧洲逐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3)欧洲大国间的结盟对抗直接导致了日益白热化的军备竞赛。德国在奉行“世界政策”疯狂扩充海军力量,以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英国为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其海上霸主地位,也竭力扩张军力。两大军事集团巳成剑拔弩张之势。(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问题成为各种实力斗争的焦点,各大国都期望通过干涉当地的民族主义斗争而渔翁得利,这其中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最为尖锐。随着地区冲突的加剧,英、法、德等国相继介入巴尔干问题,使这一地区成为了引发大规模战争的火药桶。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要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n(2)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俄、德、奥帝国相继灭亡,欧洲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美国从战争中获得极大利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也在战争中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3)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一系列革命。在交战各国中,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被推翻,在布尔什维克和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又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4)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5)导致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第四章世界现代史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二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沙皇俄国参加世界大战,企图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适得其反。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造成了政府统治危机,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2、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3、二月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彼得格勒召开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后,俄国大多数城市也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苏维埃从一产生就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的活动表明,它已是新生政权的萌芽。4、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一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局面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其中必有一方化为乌有。5、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和士兵进行了反对继续战争的人民运动。各地抗议示威此起彼伏,临时政府的统治陷于危机,史称“四月危机”。6、1917年6月16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对待临时政府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大会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所控制,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7、在苏维埃大会召开期间,50万群众走上街头,打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临时政府再次陷人危机。8、七月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召开第六次党的大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提出“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口号,选举出由列宁等2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9、1917年9月12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武装瓦解了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罗夫叛乱,广大士兵不再信任政府,转向了布尔什维克一边,俄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转变。10、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劳动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已经忍无可忍,各地罢工和武装斗争的风潮此起彼伏。(二)名词解释:四月提纲: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国内人民内部有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因发表在俄历四月,故又称《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二、十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列宁于1917年10月20日秘密回到彼得格勒。23日,党中央通过了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指导方针。2、为了顺利开展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n3、11月2日,军事革命委员会向卫戍部队派出近60名政治委员,这使得首都15万军队完全处于苏维埃指挥之下。4、11月6日,托洛茨基等11名中央委员在斯莫尔尼宫建立起义指挥中心。5、11月6日,临时政府的克伦斯基向预备国会发表演说,要求预备国会支持政府采取坚决行动对付布尔什维克暴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也害怕布尔什维克掌权引发国内战争,竭力与临时政府商议阻止革命的爆发。社会革命党中的左派则站在了革命的一边。6、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开始,当晚起义取得辉煌胜利。由于11月7日这一天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人们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7、在武装起义的当晚,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会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恶意攻击武装起义,遭驳斥后退出大会,大会继续召开。8日晚,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大会还批准了苏维埃政府的组成,选举了自己的领导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8、11月7日晚,听到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莫斯科也成立了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动武装起义,起义一度受挫。11日,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率领军队全面进攻,于16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截止1918年春,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二)名词解释1、和平法令: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列宁起草。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规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还向各交战国人民建议,特别向英、法、德3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和平法令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2、《土地法令》:苏维埃俄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法令。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于1917年11月9日凌晨通过。《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法令宣布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土地法令的实施使俄国农民无偿地得到1.5亿公顷土地。农民因赎地而欠下的30亿卢布债款也被取消。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得到劳动农民的广泛支持。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主要知识点1、十月革命胜利(公历11月7日)当晚,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苏维埃政权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第二天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协约国拒绝了这一建议,而同盟国处于减轻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同意进行和谈。3、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6日,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列宁路线。会后,政府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左派革命党人因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宣布退出苏维埃政府。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但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为巩固政权赢得了时间。第二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一)主要知识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战胜国各自有着不同的掠夺要求和争霸计划。美国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膨胀的军事实力称霸世界;英国企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法国企图建立欧洲霸权;意大利企图建立在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的支配地位;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2、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出席和会的有32个国家。中国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等人也参加了会议。苏俄和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被排斥于和会之外。会议完全被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所操纵,但起核心作用的是“三巨头”,即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n3、1919年6月28日,与会各国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协约国与其他各战败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1919年9月儿日,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1920年6月4日,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8月10日,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1923年7月24日,对土耳其的《洛桑条约》。4、《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责任。第二,重划德国疆界。第三,瓜分德国殖民地。第四,限制德国军备。第五,赔款与经济条款。5、美国在和会中的霸权计划遭到了失败,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1921年8月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二)名词解释1、《圣日耳曼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奥地利和约》,1919年9月11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合约。条约确认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与奥地利分立;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独立;禁止德奥合并等。条约还对奥地利的军队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并且要支付赔款,财政由协约国加以监督。哈布斯堡王朝从此结束。该条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安排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之一。2、《纳伊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保加利亚和约》,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条约规定保加利亚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将西部马其顿和蒂莫克河下游地区划给南斯拉夫;北部的南多布罗加划给罗马尼亚;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给希腊;保加利亚必须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限额为2万人,不得拥有海、空军。赔款22.5亿金法郎,37年内偿清。该条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安排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之一。3、《特里亚农条约》:全称《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匈牙利和约》,1920年6月4日,在镇压了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后,协约国与匈牙利订立的条约。条约重申了对奥条约的主要条款,并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巴纳特西部划归南斯拉夫;巴纳特东部和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必须废除强迫普及兵役制;限制保留陆军3.5万人和巡逻艇3艘。赔款22亿金法郎。该条约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构成战后安排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条约之一。4、《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土耳其的欧洲领土除伊斯坦布尔及附近地区外,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割给希腊,海峡地区为非军事区,由国际共管等。条约还规定恢复帝国主义列强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战胜国有权监督其财政经济和关税。其军队不得超过5万人,不得拥有空军和炮兵,海军仅能保留13艘轻型舰只。该条约使土耳其丧失了独立地位。由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凯末尔领导的大国民议会坚决拒绝承认这个条约,致使《色佛尔条约》从未生效。5、《洛桑条约》: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协约国与凯末尔政府于1923年7月24日签订的代替《色佛尔条约》的条约。条约规定将小亚细亚全部领土和东色雷斯归还土耳其;承认土耳其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赔款,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和关税自主等。但维持海峡地区非军事化和国际共管,对其他地区的委任统治安排也来改变。《洛桑条约》是凡尔赛体系中唯一的较为平等的条约,它使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为战后近东最稳定的国家。(二)简答题:评价凡尔赛体系。答案要点:《凡尔赛和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条约内部包含着各种矛盾。(1)由于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其掠夺性骇人听闻,因此,必然会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加剧。(2)尽管战胜国一再标榜以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的利益来实行这一原则。因此,虽然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是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划定,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却产生了许多新的民旅矛盾,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而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3)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最初以消灭苏俄为目的,继而以孤立苏俄为目标,把凡尔赛体系变成了反苏反共的工具。同时列强虽怯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的形式,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4)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之间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种种矛盾。列强继续争夺霸权的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索。二、国际联盟(一)主要知识点1、国际联盟的构想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的,其目的是先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然后在这个美国占优势地位的国际组织中讨论对战败国处理及其殖民地问题,从而使美国取得对世界事务的支配权。\n2、由于英法在战后初期的世界舞合上仍处于支配地位,国际联盟最终还是按照英法的意图建立起来。最后,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国际联盟盟约》,美国也没有加入国际联盟。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3、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国联的核心组织,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大会和理事会的一切决议只有得到全体会员国的同意才能生效。国联会址设在瑞士的日内瓦。4、1934年9月18臼,苏联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国联曾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行动的协调组织,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英、法等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实际效果极为有限。二战爆发后,国联实际停止活动,1946年4月宣布解散。(二)名词解释:委任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瓜分和统治的形式。根据《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和属地以及奥斯曼帝国在近东的部分领土,由国联委任特定国家统治。受委任统治国有英、法、比、日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一些委任统治地获得独立,未获独立的委任统治地则被转为联合国托管地。(三)简答题:简述《国际联盟盟约》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会员国的主要义务和职责主要有:(1)裁减军备;(2)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3)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凡是各国之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相符合的条约均应作废;(4)盟约规定,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交由英、法、比、日等主要战胜国进行统治。评价: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的成立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世界。可是,国联虽然宣称“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但是由于国联盟约的漏洞和缺少必要的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力量,国联实际上成了英法操纵的工具,用于维护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主要知识点1、1921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向有关国家发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邀请,11月12日,会议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有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9个国家。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第一,限制海军军备问题;第二,太平洋及远东问题。2、华盛顿会议上各列强矛盾尖锐,各不相让,经过几个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通过了3个主要文件:《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二)名词解释1、英日同盟:英日两国为联合对付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同盟。第一次同盟条约于1902年签订,规定缔约国的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在第三国得到其他国家支持时,另一方则应提供军事援助。条约还保障了英国、日本在中国以及日本在朝鲜的利益。第二次同盟条约于1905年签订,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并规定在遭到任何第二国进攻时,另一方即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又签订了第三次盟约。华盛顿会议期间,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日同盟宣告终止,为《四国条约》所代替。2、《四国条约》:1921年美、英、日、法四国签订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果上述权利遭到威胁,彼此应该协商解决;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止。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使美国无须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3、《五国海军条约》: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的《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公约》。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还规定了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要维持现状等。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该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4、《九国公约》: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9个国家签订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于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等。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三)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n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1、尊重中国之主权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九国公约》(1)材料中(1)上述材料中哪些规定是列强的真实意图,哪些是表面文章?为什么?(2)材料中所谓“机会均等”之原则是美围的什么政策?(3)从该条约中受益最大的是哪一国?为什么?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材料选自《九国公约》,目的是考查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美日在中国的争夺。熟悉相关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答好本题。2、参考答案:(1)第三条和第四条是列强的真实要求,第一条和第二条是表面文章。公约虽然宣称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但同时又确立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实际上处于被侵略的地位。(2)门户开放政策。(3)美国。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利用门户开放政策,扩大在中国的侵略。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一、“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一)主要知识点1、从1918年夏到1921年初,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主义政策”的非常措施,把整个国家生活转入战时轨道。2、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3、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二)名词解释1、《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1918年3月3日,苏联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和约。依约,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支付赔款。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府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从而能够恢复经济,建设红军,巩固政权,为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奠定了基础。2、远东共和国:苏俄政府在俄国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由苏俄控制的共和国。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远东地区仍被日本干涉军和白卫军占领。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国家,1920年4月宣告成立。它接受俄共中央远东局的领导。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922年11月,该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三)简答题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主要内容有5点:(1)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农民手中的余粮全部收集到政府手中,并垄断粮食贸易,禁止一切私人交易;(2)对几乎全部工业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3)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生产资料由国家供应,全部产品也由国家直接分配;(4)推行义务劳动制;(5)实行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和实物工资,禁止市场交易。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得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保证前线的需要,为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奠定了物质基础,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随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中作用的发挥,加之受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俄共企图将这些战时的非常措施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错误。\n2、新经济政策有何重大意义?答案要点:从1921年开始,苏俄政府先后在农业、商业、工业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同的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1)在实践上,新经济政策缓解了人们的不满情绪,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2)在理论上,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作用,从而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不存在商品交换的论述。(3)在政治上,新经济政策体现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使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逐渐消失,生产得到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需求,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德国十一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的水兵起义,打响了反对帝国主义政权的第一枪,德国十一月革命开始。2、1918年11月9日,柏林工人在斯巴达克派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的统治。由于无产阶级没有独立的革命政党,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右派社会民主党窃取,成立了以艾伯特为首相的临时政府。3、1918年,全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召开。到会的有社会民主党、独立社会民族党和斯巴达克派。11月11日,斯巴达克团改组成斯巴达克联盟。12月,德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柏林举行。大会通过的党纲指出,必须“用无产阶级的革命暴力反对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暴力”,“革命的任务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二)名词解释1、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4月,在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高潮中,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并夺取政权,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共和国采取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使德国革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在5月初就被艾伯特政府扼杀在血泊之中,德国十一月革命至此结束。2、斯巴达克团: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始建于1916年1月,领导人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斯巴达克团的力量十分薄弱,成员不足200人。它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政党,最初是社会民主党的左翼,1917年成为独立社会民族党的成员。1918年底,改组成为德国共产党。(三)简答题:评价德国十一月革命。答案要点:德国十一月革命是一次规模巨大的、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群众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按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革命过程中,共产党和广大革命群众曾经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且在局部地区出现过苏维埃政府,但是从总体上讲,十一月革命尚未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就被资产阶级反动势力扼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仍有其重大的历史功绩。它推翻了君主政体,使德国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群众也争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革命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并建立了德国共产党,使德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一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国际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成立;有力地阻止了德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援助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匈牙利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1918年10月25日,匈牙利独立党、激进党和社会民主党联合组建国民会议。2、1918年11月16日,匈牙利正式宣布建立共和国,卡罗利当选为总统。3、匈牙利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后,卡罗利政府宣布实行普选制,保证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有限的土地改革。4、匈牙利共产党于1918年11月20日宣告成立。共产党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革命社会党人;另一部分是左翼社会民主党人;第三部分是共产主义者。匈牙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是库恩·贝拉。5、1918年11月21日,匈牙利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达成协议,决定两党合并成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党。协议宣布:“\n实行合并的基础是两党共同参加对党和国家政权的领导。党以无产阶级的名义立即接管全部政权。工兵农苏维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6、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有自己的特点。列宁说:“匈牙利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与俄国截然不同:资产阶级政府自动辞职,工人阶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统一立刻在共产主义纲领上恢复起来。”(二)名词解释:库恩·贝拉(三)简答题:简述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灭亡的原因。答案要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了133天,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国际上敌对势力强大。当时的匈牙利作为战败国处于被处置的地位。协约国在匈牙利派有驻军,并支持各邻国瓜分匈牙利的领土。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正是在协约国的军事入侵下灭亡的。(2)国内反革命势力没有被彻底肃清。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解除了旧军队的武装,但许多旧军官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他们同各地的地主势力勾结在一起,乘苏维埃共和国军队受挫之机在各地发动叛乱,使共和国腹背受敌。(3)苏维埃共和国采取的某些重要措施没有调动起工农群众的积极性。工商业国有化引起广大小资产阶级的不满。土地国有化没有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所以,在同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少群众都采取了消极态度。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在外国的武装干涉下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下被颠覆。共和国一共存在了133天,就被帝国主义扼杀了。这场斗争是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牵制了协约国的力量,有效地支援了苏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四、共产国际(一)主要知识点1、1919年3月2—6日,第三国际成立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通过了成立共产国际的决议,通过了布哈林起草的《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托洛茨基起草的《共产国际致全世界无产者宣言》,选出了执行委员会和执行局作为国际的领导机构。共产国际的建立,标志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统治最终破产,世界无产阶级有了团结的核心和革命的战斗司令部。列宁指出,新国际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2、列宁指出:“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第二国际是为这个运动在许多国家范围的大规模的开展准备基础的时代。第三国际接受了第二国际的工作成果,清除了它的机会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脏东西,并已开始实现无产阶级专政。”3、1921年6月22日—7月12日,共产国际在奠斯科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论策略》的提纲,明确规定“共产国际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使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完全处于共产国际的影响之下,吸引工人阶级中最积极的部分参加直接斗争”。4、1921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根据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通过了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提纲指出,一切原意参加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的工人,不管属于哪个工会和党派,都应团结一致,统一行动。5、1922年11月5日—12月5日先在彼得格勒,后在莫斯科召开了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列宁在大会上作了《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大会讨论了统一战线问题,提出了“工人政府”的口号。6、1943年共产国际完成了历史使命,自行解散。(二)名词解释:第二半国际:1921年在维也纳成立的中派社会党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为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因其标榜既有别于第二国际,也不同于第三国际的立场,因而称作第二半国际或维也纳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恢复的第二国际(伯尔尼国际)坚持同资产阶级合作的立场,引起许多中派社会党的不满。随着工人阶级革命情绪的高涨,中派社会党纷纷与伯尔尼国际断绝关系,并试图加入共产国际。1920年7—8月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加入共产国际的21个条件》。中派社会党拒绝接受这些条件,决定建立新的采取中间立场的国际组织。1921年2月22—27日,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法国社会党等13个国家的中派社会党在维也纳举行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成立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奥地利的阿德勒为总书记。五、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n(一)主要知识点1、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印度国大党接受甘地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和领导了第一次(1919—1922年)和第二次(1930—1934年)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抗英非暴力运动。(二)名词解释1、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当局屠杀印度阿姆利则人民的血腥事件。1919年3月,阿姆利则市民不断举行反英斗争,抗议《罗拉特法案》。殖民当局派军进驻该市。4月13日,领军的将领下令向在阿姆利则市一个广场上集会的群众开枪,造成流血冲突。惨案的发生,激起了印度各地更大规模的反英浪潮。2、食盐长征:1930年3月12日,甘地带领80名非暴力反抗者,从阿默达巴德步行3周,到达丹地海滨,自取海水制盐,以示破坏英殖民当局的食盐专卖法。这次徒步前往西海岸,行程240英里的象征性挑战,被称为“食盐长征”。3、《德里协定》:1931年3月初,印度总督欧文同甘地谈判签订的协定,又称《甘地—欧文协定》。协定宣布:国大党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英国废除一切戒严令,释放政治犯,实行保护关税。(三)简答题:简述甘地主义的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廿地在印度被誉为“圣雄甘地”。1893—1914年他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以非暴力抵抗方式进行反对南非当局种族歧视制度的斗争,并形成了他的理论“甘地非暴力主义”,即甘地主义。甘地主义属于“宗教道德型”的民族主义,有的学者把甘地主义概括为四个基本内容:(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成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小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他把印度教传统与非暴力抵抗手段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从而使印度的民族运动真正奠基于群众运动之上,改变了原先那种脱离群众的上层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活动。甘地的非暴力抵抗具有鲜明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以及一定的社会平等思想,这在民族民主运动时期,无疑具有革命性与进步性。但由于这种思想把非暴力看成唯一的、“宗教式的善”的真谛,因而它又具有限制群众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健康发展的局限性。(四)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l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意印度卑躬屈节、舍垢思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摘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2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返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材料3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竞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全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二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运动……那么非暴力的抵抗办法必然失败。”——摘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1)根据材料1,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2,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部门或领域?(3)根据材料3,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出现了哪些问题?(4)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看法。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力要求涉及史论结合、观点评析和人物评价等。回答第一问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经济根源找“原因”\n。回答第二、三问,依据材料概括即可。回答最后一问,即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应坚持两点论,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客观的评价。2、参考答案:(1)材料1中的理由是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真正的原因是:甘地认为,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法与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相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到失败。另外印度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也是很突出的,因此适合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2)目标是争取自治。范围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教育、手工业、税务等部门。(3)国大党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非暴力抵抗的办法不适合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需要。(4)不同意。“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范围和手段,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斗争方式和手段,它对于团结印度各个阶层的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不是逃避斗争,非暴力运动给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这种斗争的方式是由印度的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六、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一)主要知识点1919—1922年土耳其发生了革命,其领导人是凯末尔,史称“凯末尔革命”。(二)名词解释:凯末尔(三)简答题:简述凯末尔主义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凯末尔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在1919—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之中,他综合了民族主义的实践和理论,系统完成了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党通过新党纲,把凯末尔主义概括为六项原则,后来写进1937年宪法,从而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凯末尔主义的六项原则是:(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它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其和国的国体原则;(2)民族主义,它体现了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的原则;(3)平民主义,它体现了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4)国家主义,它体现了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原则;(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它体现了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6)改革主义,它体现了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了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评价:改革的六项原则首先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思想。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最后,它坚持发展民族经经济、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取精神。七、卡德纳斯改革(了解)八、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一)主要知识点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的恢复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发展时期及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调整时期。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1920—1922年经济危机。度过危机后,经济发展出现高涨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特征。3、经过战后初期的社会动荡,稳定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但是各国有自己的特点。4、1920年美国举行战后第一次总统选举时,哈定在竞选中提出了一个含糊的纲领和一个新的口号“恢复常态”,因而赢得了胜利。5、1924年柯立芝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柯立芝在哈定的“恢复常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了所谓的“不干预”方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柯立芝繁荣”。6、英国于1926年10月召开了帝国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拥有独立地位,在法律上与英国平等。自治领仍然承认自己是英帝国的成员,并宣布效忠于英王。1931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批准了1926年帝国会议的决议。7、法国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政局动荡不定,政府的频繁更替是两次大战间法国政府的显著特征。在外交上,法国将“安全”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加紧压迫德国支付战争赔偿,并在欧洲大陆上建立军事同盟体系,以巩固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优势地位。\n8、意大利20世纪20年代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法西斯党建立并夺取了政权。9、1919年1月19日,德国举行了立宪会议的选举。社会民族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月6日,国民议会立宪会议在魏玛召开。立宪会议最重要的工作是制定了第一宪法。7月31日,立宪会议批准宪法。这部宪法因立宪会议在魏玛召开而被称为“魏玛宪法”。10、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十万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11、1923年8月13日,德意志人民党领袖斯特来斯曼继任总理。为了防止德国经济崩溃,阻止革命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他于9月26日宣布停止“消极抵抗”。12、日本20世纪20年代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政党内阁的出现,以及在外交政策方面“协调外交”与“积极外交”的交替实施。13、1918年,政友会总裁原敬成为第一届政党内阁的首相。原敬内阁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殖民地长官和军部大臣必须有军人担任的制度,以次来加强政党的力量和影响。14、日本外务大臣币原任内推行所谓的“协调外交”,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与英美的妥协。日本政府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加紧武装扩张。1927年召开的“东方会议”以及“田中奏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外交政策。(二)名词解释1、蒙德主义:1926年,英国发生工人总罢工,在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面前,工会领袖号召工人放弃斗争,公开鼓吹阶级合作。以化学及电力巨头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20名企业家响应工会右翼领袖的呼吁,于1928年7月4日与工会签署协定,规定以“调节制度”代替罢工活动,开展所谓生产合理化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资本主义。这种工会领袖同工业巨头为巩固英国资本主义而实行的合作政策,被称为“蒙德主义”。2、小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法国的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同盟,为别于战前英、法、俄等大国所组成的协约国,故名。三国分别缔结了三项双边同盟条约,在中欧和东南欧形成了一个同盟体系。法国同三国都缔结了军事条约,小协约国实际上成为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工具。3、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的德意志共和国。因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和制定《魏玛宪法》,故名。1919年2月,国民议会在魏玛开幕,7月通过了《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它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时期。魏玛共和国成立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为打破孤立局面,先后与美国和苏联签订条约,改善了国际地位。1926年加入国联,恢复了欧洲强国地位。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操纵国会通过授权法,魏玛共和国宣告解体。4、卡普暴动:1920年德国的反动军事政变。魏玛共和国成立不久,帝制派军人在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支持下,企图推翻共和政府,恢复君主制度,建立军事独裁。3月,反动的部队在柏林发动政变,组成了以官僚地主卡普为首的政府。德国工人在共产党的号召下立即奋起,粉碎了这次叛乱。5、啤酒馆暴动:1923年1月,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地区,德国发生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的时刻已经到来。1923年11月8日晚,他趁巴伐利亚邦长官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集会的时机,率领一批冲锋队员闯进会场,企图推翻政府。由于这时纳粹党的力量还很薄弱,大资产阶级和保守派势力也没有看重他们,这次暴动很快被平定下去。希特勒被捕入狱。6、亚文丁联盟:1924年,意大利国会议员统一党书记马泰奥蒂被法西斯分子暗杀。这一罪恶行径在意大利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民主派的150名议员集体退出议会,要求墨索里尼政府辞职,并呼吁国王解散议会。因古罗马平民为向贵族进行斗争曾退踞亚文丁山岗的行动而得名。7、《拉特兰协议》:1929年2月意大利政府同梵蒂冈教皇签订的协议。这是墨索里尼利用天主教的影响巩固其集团统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协议中,意大利政府承认梵蒂冈为罗马教廷绝对所有;承认天主教为意大利国教;同意赔偿意大利统一期间没收的教会财产;同意在中等学校推广宗教教育。敦皇则宣布承认意大利王国,同意意大利实行政教分离,允诺意大利主教在就任教职前须向意大利国家元首宣誓效忠。8、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赔款的矛盾,使德国难以按《凡尔赛和约》赔款。协约国成立了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两个专门委员会,拟定了一项赔款计划,故名。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保证其偿付赔款。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于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928年德国声称濒于破产,无力执计划,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9、杨格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为取代“道威斯计划”而实施的德国支付赔款方案。1929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道威斯计划”。英、法,比、意、日、美、德等国代表组成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打算“完全彻底解决赔款问题”\n的报告,故名。杨格计划的实施,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扩大了外国资本对德国经济的渗透。1932年洛桑会议决定,德国偿还30亿马克为最后赔偿,但德国从未偿还,杨格计划遂告结束。10、《洛桑协定》:1932年1月,德国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使赔款问题再度告急。6月在洛桑召开有关各国的会议再议赔款,7月9日签订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最后须缴付30亿马克,作为免除其赔款义务的补偿,但批准这个协定的前提条件是须妥善解决协约国之间的债务。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勾销或减少战债,《洛桑协定》始终未获批准。德国从此停止支付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继续偿还战债。(三)简答题:一战后到20世纪20年代末,协约国对德政策有何变化,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其具体表现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答案要点:协约国对德国由削弱政策转变为复兴政策,转变的标志为1924年道威斯计划的实施。(1)削弱政策表现: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其内容有: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在军备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2)复兴政策表现:1924年,协约国伦敦会议通过了新的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实行以后,法、比从鲁尔撤军。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获解决,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这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奠定了基础。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渡7国代表在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洛迦诺公约》。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不久参加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洛迦诺公约》是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它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较大调整,暂时缓解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同德国的关系,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一)主要知识点1、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2、为了实现这个纲领,美国力图在西半球巩固并发展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欧洲保持德国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较强大地位,使它成为抗衡英法的力量和反对苏俄的前沿阵地;在经济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避免产生使美国经济受到巨大损失的连锁反应;它还希望在东南欧建立一个由它控制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美国打算拆散英日同盟,要求列强承认“门户开放”原则,并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以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争霸对手,3、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转移的原因:美国实力大大增强,欧洲实力削弱;十月革命与苏俄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国际格局,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开始向两侧转移。(二)简答题:简述“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针对苏俄的各项和平建议,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这个文件以及威尔逊的顾问们对该文件的注释,集中体现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它的主要内容是:(1)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成立一个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评价:这个文件涉及战后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问题。美国企图仰仗其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和“门户开放”幌子,抵消苏俄和平法令的影响,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国联获得美国对国际纠纷的仲裁权,控制战后国际局势。这个文件是美国企图冲出美洲、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发出的公开挑战,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十、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主要知识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始于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是生产下降幅度大、危机波及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3、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危机和工业危机同时发生,相互交织,成为这次危机的又一个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更加严重的一个原因和表现。4、富兰克林·罗斯福1932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总统候选人的提名。1932年末,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n5、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到1935年初为止,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方案和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集中克服大危机带来的紊乱状态;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内容侧重于社会改革。救济措施贯穿于新政的始终。因此,新政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了Recover复兴)、Relief下(救济)、Reform(改革)。6、1933年3月9日这一天被认为是进入一个特别时期的开端。从这一天起到6月16日国会应罗斯福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应急立法,被称为“百日新政”。(二)名词解释1、《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法律之一,1933年颁布。这是罗斯福试图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尝试。目的是限制生产,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经济地位。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农产品产量不可控制的局面,对农业的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2、《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期间为恢复工业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1933年颁布。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由它拟定公平竞争法规。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通过资本家作出的某些让步,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该法并没有完全达到复兴工业的目标,由于大企业在制定规约中起决定作用,引起了小企业主、工人和公众的不满。3、《全国劳工关系法》: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法律之一,1935年颁布,又称《华格纳法》。该法规定: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集体谈判合同;不得歧视工会会员。根据该法成立的劳资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主的申诉。该法用政府的力量支持劳工的集体谈判权,是美国工会运动赢得的一次空前胜利,也是以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资产阶级中较有远见的那一部分人迫于大危机的压力,为挽救经济,稳定社会而作出的一项改革。(三)简答题: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经济根源和严重后果。答案要点:经济根源(1)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2)即使是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3)国际金融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化产品越积越多。(4)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投机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5)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以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得国际金融关系中潜伏的危机为表面上似乎牢固的信贷关系的假象所掩盖。严重后果:这次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结束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各国国内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1)在各国国内。首先,经济危机激起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反对资本主义的罢工运动、群众示威和农民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其次,危机推动了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原有的法西斯组织迅速壮大,新的法西斯组织纷纷产生。其中,德国、日本的法西斯组织势力发展得最快,并先后控制了国家政权。最后,危机严重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危机打击下,各国统治阶级纷纷寻找出路,无论是以罗斯福新政为表现形式的民主型,还是以德日为代表的法西斯型,均是大规模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在国际关系领域。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所有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和更加尖锐化,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交织在一起,使资本主义各国统治阶级如临深渊,想方设法,寻找出路。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相互靠拢,而垄断了国际市场、资源相对充足的英、法、美在面临法西斯国家的争夺之际,逐渐捐弃前嫌,主动调节相互间的经济矛盾。2、评价罗斯福新政。答案要点:(1)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对付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而应急出台的。它的直接效果是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避免了经济崩溃,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2)新政的实施既保证了垄断资本安全有效地获取高额利润,又保证了贫困失业者的最低生活标准,有利于危机年代美国的社会稳定,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了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使美国人民恢复了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地抑制了法西斯势力和极端主义组织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3)新政本来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传统制度,但在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上生产关系,把美国推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继承了美国进步主义的传统,并代表了改革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4)新政的实践推动了凯恩斯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验。\n(5)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与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现实,运用政权的力量局部调整了美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现代经济运转的环节,限制了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过程中的某些负面效应。但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顽症。十一、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一)主要知识点1、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2、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了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要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3、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4、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1936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5、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通过局部的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意大利立刻宣布其“不参战”的态度。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名词解释1、国会纵火案:德国法西斯阴谋陷害共产党的案件。1933年2月27日夜间,纳粹分子焚烧国会大厦。纳粹党发表公告,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纳粹政府通过紧急法令,取消结社和言论自由等宪法条文,取缔共产党和进步党派报刊,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当时在德国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等人也被捕,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也被捕。2、《授权法》:1933年3月,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通称《授权法》。该法授予希特勒政府以为期四年的独裁权力,在此期间政府无须国会和参议院的同意就有权颁布法律。此后,国会名存实亡,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3、军财抱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亦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三)简答题1、20世纪30年代,美、德两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所选择的道路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试分析促进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答案要点:相同点:两国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调整经济政策度过了经济危机。不同点:(1)美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摆脱了危机;德国则通过加强国民经济军事化,建立法西斯体制摆脱了危机。(2)美国的新政保持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体制,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德国则背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轨道,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形成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原因:(1)美国拥有雄厚的财力,使国家有能力以自由经济手段干预,并且其控制西半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具有民主传统,其三权分立制度限制了专制独裁的出现;美国是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美国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还与罗斯福个人作用有关。(2)德国经济基础薄弱,对外国资本和市场有严重的依赖性,加重了摆脱危机的难度;德国战后虽建立了民主制度,但民主制度不健全,且有专制传统;德国受到凡尔赛体系压制;德国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也与希特勒个人影响有关。2、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答案要点: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两国法西斯夺权方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的道路取得政权而建立起来的。而日本从来没有形成一个像德国那样全国性的法西斯党,只有一些民间法西斯小团体,所以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军部取代政党内阁的过程,建立了以军部为主体的法西斯政体,具有军国主义色彩。\n(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进行的,是通过取缔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一切政党而建立起来的法西斯一党专政。而日本法西斯政权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形成的,是在军部与政党内阁以及军部内部的斗争中实现的。(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首先针对的目标是国内的革命力量。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以后,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求,日本是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并在战争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十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一)主要知识点1、1925年4月,俄共(布)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斯大林提出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2、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925年12月召开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会将俄国共产党(布)更名为全联盟共产党(布),简称联共(布)。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讨论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大会最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3、苏联工业化分为三个阶段:1926—1928年为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主要是为工业化的全面开展作准备。1928—1933年为工业化的“一五计划”阶段。19331937年为工业化的“二五计划”阶段。“二五计划”期间,苏联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由农业国完全转变为工业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4、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上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合理的工业布局,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名词解释:斯达汉诺夫运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以革新首创者、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而得名。斯达汉诺夫以忘我的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和刻苦钻研精神,改进劳动组织和采煤技术。事迹传遍全国各行各业。在苏联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发展为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群众运动。(三)简答题:简述“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答案要点: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七十余年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它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1)在经济上,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工商业企业全部归国家所有,农业归集体所有,凡不受国家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被消灭。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强调高积累、低消费,片面发展重工业,以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2)在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中央不仅权力高于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徒具虚名。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内。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实行领导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中,最后形成了个人高度集权制度。(3)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在社会主义建没的初期,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卫国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畸形的现代化:畸形的产业结构、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畸形的社会系统。因此从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一)主要知识点1、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际联盟虽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却未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人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也继续供意大利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不向双方输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2、西班牙人民阵线是由共产党和各左派政党、左派团体参加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6年在大选中获胜,成立共和国。当人民阵线控制局势以后,德、意法西斯急忙侵入西班牙。3、在对待德、意法西斯入侵西班牙的问题上,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和态度,一种是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所谓的“不干涉政策”,一种是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援助。“不干涉政策”的实质是“绥靖政策”。4、1936年,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进军莱茵非武装区;1938年,又吞并了奥地利。德国的这些扩张举动,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要求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n5、为了解决德、捷边界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区交给德国。6、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苏联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1939年8月,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苏联来说,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对德国方面来讲,也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二)名词解释::贝奈斯;张伯伦1、霍尔—赖伐尔协定:英法与意大利在1935年12月密谋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侵占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与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为了结束第二次意阿战争,不惜出卖阿国的领土利益,以满足墨索里尼的野心。这显示当时绥靖政策的祸害。根据协定,意大利可以得到阿国的欧加登与提格雷,并且得到对该国南部经济的控制。墨索里尼已准备同意协定,但仍认为要等待数日,以期向国民交待此事。然而,在12月13日,一份法国报纸披露计划内容,并加以谴责。英国政府马上宣称它与协定毫无关联;负责议定协约的霍尔与皮埃尔则被迫下台。2、绥靖主义:对侵略者姑息、退让,牺牲别国利益以求暂时的和平与苟安的妥协政策,又称绥靖政策。其典型表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相继对外进行侵略,英、法两国为保护既得利益,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于1938年9月29日同德国签定《慕尼黑协定》。在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自食其果,遭到了法西斯的进攻。从此,绥靖主义便成为纵容侵略、姑息养奸的代名词。3、《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4国在德国慕尼黑签订的关于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全称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协定规定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英国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英法“正处在一等大祸之中”。后来把为苟安一时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慕尼黑政策”。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主要知识点1、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出动法西斯军队,从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对波兰首都华沙发动突然袭击。英、法于9月3日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坚持抵抗德国侵略的高戴尔将军,此时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与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坚持斗争。3、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兵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4、194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提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妄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5、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二)名词解释: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三、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一)主要知识点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简答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轴心国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是怎样形成的?二者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答案要点:(1)轴心国同盟形成: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以后,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并很快走上战争轨道,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之后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人这一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2)二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反法西斯国家逐渐加强了对法西斯的制裁并日渐联合起来。1940年,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战略物资的贸易禁运;1941年秋,美、英联合发表上《大西洋宪章》,同时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集会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n(3)结果:法西斯轴心军事同盟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4)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决定了三国轴心军事同盟最终灭亡。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一)主要知识点1、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转折点。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从此,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转折。3、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二)名词解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五、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主要知识点1、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7月24日下午,意大利国王召见墨索里尼,让他下台,并宣布新政府成立。随后,墨索里尼被拘禁。9月3日,新政府在西西里岛签订了停战协定,向盟军投降。墨索里尼的垮台,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开始解体,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一个重大胜利。2、1944年6月6日凌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盟军向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3、1945年4月25日,美苏军队在易北河岸的托尔高一带会师。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战争结束。4、1945年5月,德国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5、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向同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二)名词解释1、开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2、德黑兰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着重研究在西欧早日开辟第二战场。三国首脑就战后德国问题交换了意见,决定设立欧洲咨询委员会研究欧洲问题,同意战败后的德国由盟军分区占领。《德黑兰宣言》宣布三国决心在战争方面,以及在战后的和平方面进行合作,声明三国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达成完全的协议。3、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讨论的问题范围广泛,主要问题为: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该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以同盟国的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制裁德国和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但《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的条款,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会议反映出苏、美、英3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有着重大影响。4、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7月26日,通过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苏联当时尚未对日本作战,没有签字。中国政府虽未参加讨论,但事前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故公告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波茨坦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会上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显表现,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n(三)简答题: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要点:(1)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2)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人人心。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文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但是,战争又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和平,也赢得了进步。(3)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垮;英、法虽打赢了战争,却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地位。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帝国主义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战后,欧、亚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5)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战后被用于和平事业,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第五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一、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一)主要知识点1、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2、联合国从构想、酝酿到最后成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四国关于普遍安全宣言》、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及雅尔塔会议,都是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个个重要里程碑。最早提出这个构想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早在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湾军舰上签署的关于战争目的的联合声明,即《大西洋宪章》中就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设想。3、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开幕。1945年10月24日,五大国和其他24个签字国批准了宪章,并将批准书送交美国,《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后来,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二)名词解释1、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由于三国在是否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上存在分歧,因此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到9月28日,苏美英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了协议,但是,安理会否决权和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没有达成协议。第二个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到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对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2、雅尔塔体系: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美、英,苏三国,尤其是美苏开始考虑战后世界的安排。从那时起到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为止,三大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公告和宣言,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因此,我们把三大国对战后的一系列安排总称为雅尔塔体系。(三)简答题:1、简述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答案要点: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4个方面:第一,如何最后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新主义东山再起;第二,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国的归属和边界;第三,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第四,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评价雅尔塔体系:(1)雅尔塔体系是在几个大国,尤其是美苏斗争和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随着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双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2)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正义战争的产物,与此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它大力倡导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和平、民主的原则,以民主原则对战败国进行了改造,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它还承认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对于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n2、简述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答案要点:相同点: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相异点:(1)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就时间和范围而言,雅尔塔体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扮演的主角有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协调的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雅尔塔体系则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安排。(3)形成的过程有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两年内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4)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是帝国主义间的争夺。雅尔塔体系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人,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3、简述《联合国宪章》确定的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及其各会员国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并评价联合国的作用。答案要点: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问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同际问题;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联合国及其各会员国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其他方法,侵略任何会员国或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评价:(1)联合国是为保证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的目的而诞生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联合国的成立,是战后世界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要求有一个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理想。联合国的成立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世界历史进入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由于联合国的成立,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比以前更加频繁,促进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2)尽管联合国在成立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被少数大国所操纵,作为其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但在联合国各种会议的讲台上,爱好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阻碍历史前进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政策及其种种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联合国因而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二、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一)主要知识点1、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一般认为丘吉尔的演讲是“冷战”的第一枪。2、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杜鲁门的美国外交政策声明,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3、杜鲁门主义远不只是援助希腊、土耳其的一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完成。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经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的时代。4、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城开庭,开始对21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审判。5、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和执行者以应得的惩罚。6、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7、在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东欧建立了8个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其弊端也为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8、1949、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美苏形成了在全球对峙的局面。(二)名词解释1、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n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丘吉尔的演讲史称“铁幕演说”。一般认为,“铁幕演说”是“冷战”的第一枪。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说希腊的“生存”受到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土耳其也陷人困境,“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从而引起欧洲的动荡,“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自由制度”面临“极权政体”的“侵犯”,“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危害美国的安全”。他要求“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同时要求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增援。杜鲁门的美国外交政策声明,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3、盟国管制委员会: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决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四国总司令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任务是保证各占领区协调行动,并就涉及德国整体的主要问题作出决定。由于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国问题的处理纳入本国战略方针的轨道,参加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四国代表又都拥有否决权,使盟国管制委员会形同虚设。4、共产党情报局:“冷战”期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立的交流经验、协调行动的机构。1947年成立,1956年4月结束。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成为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压制各国的工具。5、马歇尔计划:为了稳定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政治上进一步控制西欧,并由此对苏联进行“遏制”,在杜鲁门的授意下,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一个所谓的“解决欧洲问题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了重要作用,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机会,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在经济上向西欧输出了大量商品。6、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亚非拉推行的新殖民主义计划,1949年提出。美国试图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扑灭该地区的革命运动和排斥老牌帝国主义的势力,为美国的资本输出铺平道路。该计划的实施,使美国控制了一批不发达国家。7、《布鲁寒尔条约》:1948年3月17日,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5国代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缔结了5国《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有效期50年。这是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条约。条约规定,当任何缔约国在欧洲遭到侵略的时候,其他缔约国应给予“它们能力所及的一切军事的或者其他的援助”。条约的主要目标是苏联。8、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2—6月召开了美、英、法、比、荷、卢6国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了一个分裂德国的“伦敦建议”。主要内容是:双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建议公布不久,英、美、法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货币改革。对于西方背着苏联搞币制改革,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并封锁柏林,全面切断了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这就出现了所谓第一次“柏林危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形成了战后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9、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简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4月正式成立。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联合和协调经互会各成员国的力量,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加速其经济技术进步,提高工业不够发达的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互会各成员国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经互会的成立对于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参加国长期局限于内部的往来,脱离了世界经济、技术的竞争,导致了经济的落后。1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英文简称NATO。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战略,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及西欧10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至1992年共有16个成员国,增加了土耳其、希腊、德国、西班牙。总部在布鲁塞尔。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11、华沙条约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的、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简称华约。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东欧8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华约总部在莫斯科。阿尔巴尼亚于1968年9月13日退出华约。华约各国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统一战略方针,经常举行军事演习。1991年4月华约军事机构宣告解散,同年7月1日华约有效期结束。(三)简答题:1、从二战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变化的趋势如何?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导致了什么国际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要点:趋势: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战后对抗关系。\n原因:(1)二战结束后,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逐渐突出,国家利益冲突加剧。(2)美国在大战中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控制了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并不满足于此,还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称霸世界。(3)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主力,战后在世界上影响大增,战后又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当然不会屈从美国的意志,并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出现的格局:美苏对抗关系的发展导致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影响: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说明20世纪50—80年代苏联在同美国争霸的各个阶段的战略意图及美苏双方对华政策的特征和原因。答案要点:(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苏联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由于意识形态不同,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采取孤立和反对中国的政策。由于中国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苏联却企图控制中国,导致中苏关系恶化。(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对美国采取攻势,美国处于守势。美国调整对外战略,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由于苏联对外扩张,加紧对中国的包围和军事威胁,中苏处于对抗状态。(3)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由于美国坚持霸权政策,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苏联因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改革陷入困境,同中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四)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地区,历来被英国视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大战结束前后,美国利用种种借口,千方百计渗入这个连接欧亚两大洲的重要战略地区……1947年2月21日,英国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了结束援助希、土的照会,声称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使英国在3月31日以后无法继续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援助。英国强调希、土面临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根本无力维护“民主制度”,由于希、土在军事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决不能眼看它们落入苏联控制之下。材料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他要求国会向它们提供援助,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材料3其实杜鲁门主义从来没有规定过什么“地理界线”。杜鲁门自己就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的特点及其运用?(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杜鲁门主义?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以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作为切入点,考查杜鲁门主义出笼的原因、目的、表现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作答。2、参考答案:(1)以意识形态的辞藻来掩盖其全球扩张的真实企图。以反苏反共为名,镇压希、土两国革命运动。(2)杜鲁门主义远不只是援助希腊、土耳其的一项具体的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经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开始了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的时代。三、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一)主要知识点1、二战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亚洲、北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的锻炼,提高了觉悟,增强了民族意识,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旅主义两种类型的国家。斗争方式有武装斗争、和平谈判和两者结合的方式,出现了联合反殖反帝斗争的新局面。2、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召开的会议。3、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合。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第三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4、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经历了两大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的中心地区在亚洲和北非一带。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这是一个以非洲为中心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浪潮。\n5、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二)名词解释1、《蒙巴顿方案》:1947年英属印度殖民当局总督蒙巴顿公布的向印度移交政权的方案,故名。方案宣布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方案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19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方案也给独立后的印巴留下了严重的祸根。2、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土邦是印度的一个土邦,人口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蒙巴顿方案》曾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由选择归属。印度利用印度教徒在该地上层所占的优势,控制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归属印度,遭到巴基斯坦的坚决反对。自此以后,双方冲突不断。加之外部势力的插手,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愈来愈复杂化。3、自由军官组织:1949年以埃及军官纳赛尔为首组成的以青年中下级军官为主形成的组织,它代表一种新的民族主义力量。该组织成员大多出身于城乡中小资产阶级家庭,毕业于各级军事院校。他们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痛恨王室的腐败无能。他们要依靠自己的组织拯救祖国。该组织领导了埃及七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4、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5、非洲独立年: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从西非、中非向东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6、七十七国集团: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了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的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从而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会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国,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后该集团成员增加,但仍沿用原名。7、欧佩克:1960年9月14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在巴格达举行石油生产国会议。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后来阿尔及利亚、印尼、尼日利亚等国家相继加入。它的成立是为了与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组成的世界石油卡特尔相对抗。它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维护他们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8、不结盟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由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的国家组成的一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及其所进行的活动。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简答题:第三世界兴起和崛起的标志有哪些?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案要点:(1)第三世界兴起有三大标志: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显示了亚非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是第三世界兴起的第一个重要标志。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则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三世界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不断强大,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2)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第三世界是实现世界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第三世界国家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第三,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舞台,而且也打破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把世界从两极的政治格局推向了多极的政治格局。第四,第三世界国家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第六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n一、当代科技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开始的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称为新技术革命。2、20世纪40年代末,第三次技术革命首先从美国兴起,随后扩大到西欧、日本等一系列国家,几乎席卷全球。3、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1957年10月4日、11月3日,苏联相继发射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阿姆斯特朗说:“这是人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4、当代科技革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产生了一系列新型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新型材料的开发及生物工程的诞生和应用。(二)名词解释:尤里卡计划:西欧18国共同制定的高技术发展计划。即欧洲研究协调机构计划。由其英文缩写的读音命名。其目的是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强西欧各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提高生产率,增强西欧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促进西欧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条件1985年11月在西欧18国外长和科技部长会议上通过了尤里卡计划的原则声明。在这个声明中明确规定了尤里卡计划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和机构形式。这个计划的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西欧各国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三)简答题:1、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答案要点:(1)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要,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为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技术与物质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3)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2、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答案要点:(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2)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3)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4)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5)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6)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n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一)主要知识点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体现了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2、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形成所谓的石油危机。3、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接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也先后被卷入。4、这次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持久的“滞胀”。所谓“滞胀”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5、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出现了新格局。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由70年代前美国独霸、欧日依附演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相对衰弱,日本经济大国地位上升;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经济集团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二)名词解释1、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所创立,并为其追随者所发展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在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说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作为既定的前提,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证明这两种假设都是不符合现实的。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而国家有必要采取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这样就可以使资本主义解决“失业”,仍是“理想的社会”。他维持了传统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颂扬,也为垄断资本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2、“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20世纪70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从表面现象上看是石油危机导致的,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凯恩斯主义政策所决定的,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过度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过于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管制对于经济的自行发展约束过多,从而忽略了市场的本身作用,结果违背了经济规律促使经济发展不能正常运行,渐渐的,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爆发,西方经济滞胀现象也开始出现。三、美国的内政与外交(一)主要知识点1、1945年4月12日,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政府解决战后一系列国内问题的重要举措就是提出“公平施政”纲领。“公平施政”纲领的核心是通过立法保障美国公众的经济权利。2、“公平施政”纲领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最重要的一项立法就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1948年11月杜鲁门蝉联美国总统之后,其“公平施政”纲领的实施进入第二个阶段。3、在1952年底的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第34届总统,接着1956年艾森豪威尔继续获胜,使共和党能连续8年执政。4、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内政上走的是一条介乎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之间的“中间道路”。一方面继承了20世纪20年代共和党内居于统治地位的联邦政府不干预经济问题的某些传统思想,主张坚决压缩公共开支、缩小联邦政府的活动规模;一方面又认可甚至扩大罗斯福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实行的某些社会经济政策。5、1960年底,民主党候选人约翰·肯尼迪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6、1961年肯尼迪上任后,提出要开拓美国的“新边疆”。7、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继任。在次年的总统竞选中,约翰逊竞选连任成功。约翰逊政府的国内施政纲领延续了肯尼迪政府的路线,他提出的纲领性口号是建设“伟大的社会”。8、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日益高涨。20世纪5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迫于社会舆论,宣布“在公共教育方面是不能允许‘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存在的”,因此裁定将白人和黑人分开来受教育的法令是违宪的。9、在1968年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上台后宣布实行新联邦主义政策。\n10、为了解决失业、通货膨胀和美元危机三大难题,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对外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对内控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回升。11、杜鲁门时期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与苏联在全球展开争夺。对西欧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各国。对第三世界推行新殖民主义。12、为了扭转美国的颓势,肯尼迪上台之后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的“和平战略”。还提出对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对拉丁美洲的“争取进步联盟”策略,和对西欧的“宏伟计划”等。13、在对外政策上,约翰逊继续奉行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4、1970年2月2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长篇报告,进一步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容。他还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内容。尼克松主义修改了核优势的军事战略,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15、里根上台后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他提出了一套新的“遏制”政策。其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造成一种足以在必要时去取胜的力量”。从其前后两任的变化来看,第一任主要表现为与苏联的强硬对抗;第二任,美国更多地运用软的一手,利用“缓和”局面,促使苏联自身的变化。16、1983年3月,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既大大提高其威慑力,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对苏联造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二)名词解释1、麦卡锡主义:1946—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发表了一次演说之后,成为煽动这场反共浪潮的领袖式人物。麦卡锡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共产主义分子遍布在府中的断言接踵而来(事后无一项得到证实)。1954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2、小石城事件:1957年9月初,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3、水门事件: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活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1972年6月,以尼克松竞选班子成员麦科德为首的5个人,在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时被捕。尼克松一开始就卷入了掩饰活动,许多人要求国会考虑弹劾总统。随着案情的发展,全国要求总统辞职和弹劾呼声愈来愈高。尼克松在失去所有的支持后于8月8日发表辞职演说,翌日中午辞职生效,水门事件告一段落。4、尼克松主义: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一套对外战略。因于1969年7月在关岛提出,又称关岛主义。它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作为三个支柱。其实质是:以苏联为头号敌人,视中国为“潜在的危险”,争取改善对华关系,并以中国牵制苏联,谋求从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脱身,以便稳定国内,集中力量与苏联争夺欧洲和中东地区,从而实现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5、里根主义:里根于1986年3月14日发表的题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咨文中,首次提出的针对第三世界的施政方针。主要内容是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认为苏联在70年代势力伸展过长,内外交困,难以巩固已经取得的进展。美国应准备以“低烈度战争”阻止和反击苏联在第三世界对美国利益的威胁,遏制它的扩张主义,把它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鼓励第三世界亲美右翼政府的活动,加强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抗苏武装的经济、军事援助,稳定局势。(三)简答题:简述并评价二战后美国几任总统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的主要施政政策。答案要点:(1)杜鲁门政府解决战后一系列国内问题的重要举措就是提出“公平施政”纲领。“公平施政”纲领的核心是通过立法保障美国普通公众的经济权利。“公平施政”实质上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其目的在于用国家的手段,通过自由主义的改良措施,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缓和阶级矛盾,防止革命,同时延缓经济衰退并最大限度地促进私营企业的生产。此外,也是为了抵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消除剥削、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影响,为其冷战政策和全球霸权服务。杜鲁门政府“公平施政”\n纲领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共和党控制了参众两议院的多数,杜鲁门提出的许多法案没有被通过;民主党陷于分裂也妨碍了政策的推行。实际上“公平施政”是雷声大,雨点小。到1950年,杜鲁门政府忙于侵朝战争和应付国内所谓的“颠覆”活动,“公平施政”就停止了。(2)“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而西欧、日本进入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苏联的科技发展有迎头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美国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1960年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新边疆”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内政方面,实行双重利率即降低长期利率、提高短期利率的有限廉价货币政策,采纳“新经济学”的减税主张,实行长期赤字财政政策等。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成就甚少,在他遇刺身亡后,留下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成为了其继任者约翰逊“伟大社会”的前奏。(3)约翰逊人美国总统后最主要的政策就是“伟大社会”计划。“伟大社会”计划是美国统治阶级所推行的自“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且在立法上取得了成功。约翰逊任内,基本上实现了“伟大社会”的主要目标。虽然约翰逊政府在教育、解决失业、提高最低工资等方面做了许多事,但由于约翰逊政府在越南战争中不断升级,国防开支急剧增加,因此解决美国贫困问题的“伟大社会”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4)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政策是对自罗斯福到约翰逊政府强化联邦政府下预经济职能的调整,也是对胡佛自愿合作的联邦主义政策的继承和修正,它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面临的困境和美国统治集团为解决经济滞胀所进行的政策大幅度调整的探索。它在当时虽然收效不大,但在调整联邦制度权力结构,加强州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克服社会福利政策弊端,寻求对付滞胀经济的途径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四、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一)主要知识点1、1945年7月,英国举行战后第一次大选。工党成功地把握住了社会脉搏,赢得大选胜利。这是工党自参政以来赢得的一次历史性胜利,也是工党政治生命的重大转折,奠定了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2、艾德礼政府基本上继承了丘吉尔的外交路线——“三环外交”。所谓“三环”,指的是英美联盟、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的独立。3、1979年英国提前举行大选,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议会中取得明显的多数,组成保守党政府,从而结束了70年代英国动荡的政治局面。1979年5月,撤切尔夫人就任首相。4、1954年7月法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签订了印度支那协定,停止战争。同年11月,法国政府又在其北非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发动殖民战争。1956年11月,它又伙同英国一起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这次冒险战争以英法的失败而告终。1962年3月,戴高乐政府电结束了不得人心的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5、1958年9月28日,法国公民投票批准了第五共和国宪法。第五共和国宪法的主要特点是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扩大总统的权力。1958年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6、1959年1月,戴高乐正式就任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执政时期的法国,奉行戴高乐主义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69年戴高乐辞职后,戴高乐主义仍然影响着70年代的法国,法国内外政策中间偏右的保守主义倾向很明显。1969—1981年,即从戴高乐辞职到左翼的社会党上台执政为止,这段时期被称作后戴高乐时期。7、1949年5月12日,占领当局批准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通称《波恩宪法》),确定以波恩为首都。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8月14日的联邦议院选举中,基督教民主联盟成为第一大党,9月20日坎拉德·阿登纳组成首届联邦政府。8、战后初期西占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管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经济转变的过程。德国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主要倡导者和决策人是路德维希·艾哈德,他从德国战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了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将“社会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模式。9、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能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而非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并辅之以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10、阿登纳政府的立足点是扎根西方、顶住东方,为尽快恢复国家主权、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而实行亲美、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1、1954年10月,西德同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署《巴黎协定》。1958年1月,西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63年,西德与法国签订友好条约,正式实现了法德和解与合作。(二)名词解释1、七国自由贸易区:欧共体成立后,英国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以期与欧共体抗衡。参加“小自由贸易区”\n的国家有英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7国,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这个经济集团内部只是在工业产品方面互减关税,而不涉及农产品和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2、撒切尔主义:面对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局面,撒切尔夫人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依据货币主义理论出合一系列政篱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撒切尔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同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撤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也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了严重失业和工业基础萎缩。3、戴高乐主义:戴高乐的政治外交思想体系和实践的总称。戴高乐一生的政治追求就是实现法国的“独立”和“伟大”。上台执政后锐意改革,对内加强政府权力,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戴高乐主义既是法兰西民族在战败之后民族复兴呼声的体现,也是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戴高乐主义的实质内容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并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4、哈尔斯坦主义:阿登纳政府时期追随美国对苏冷战,坚持不同与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这项政策由当时的国务秘书瓦尔特·哈尔斯坦制足定故称“哈尔斯坦主义”。5、新东方政策:1969年,社会民主党人维利·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第4任总理。勃兰特大力推行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和“合作”的政策,为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德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从俾斯麦以来,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相应的东方政策,为了加以区分,人们习惯地把勃兰特的东方政策称为“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虽然立足西方,但却自主地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合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五、战后的日本(一)主要知识点1、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3、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4、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发展。(二)简答题:分析影响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答案要点:①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六、西欧的一体化进程(一)主要知识点1、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荷、比、卢6国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巴黎条约》将上述6同的煤钢工业部门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共同管理之下,确定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关税限制,协调各国的煤钢生产。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部分消除了战争的隐患,促使法德趋于和解,为欧洲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荷、比、卢6国首脑签署了两项条约,即《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3、1965年4月8日,上述6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3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正式生效。4、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5、1992年2月7日,《马约》由各成员国外长正式签署,并经各成员国政府批准后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6、1973年1月1日,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欧共体,实现了欧共体历史上的第一次扩大。1981年的第二次扩大只增加了希腊一国;1986年的第三次扩大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加人;1995年又吸收了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入盟。\n7、2000年12月7—11日,欧盟在法国尼斯举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改革欧盟机构,为欧盟东扩铺平道路的《尼斯条约》草案。8、2004年5月1日又有10个国家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它们是: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9、欧洲统一货币从最初构想到成为现实,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1969年3月,当时的欧共体6国领导人聚会荷兰海牙,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进人流通领域、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不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0、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联邦的特征。欧共体首任执委会主席瓦·哈尔斯坦曾把共同体比作三级“火箭”。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经济同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二)名词解释: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一项计划,建议把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权力机构的管理之下,同时欢迎西欧其他国家参加这个机构。这个大胆的联合经营法德煤钢的计划史称“舒曼计划”,该计划既适应了生产国际化的要求,又使得法德之间的战争由此失去了经济基础,因此得到了联邦德国的支持和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的积极响应。(三)简答题:简述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答案要点:原因:(1)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语言上有相通性,而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2)现实原因:两极格局下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3)经济原因:西欧各国国内市场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共同发展。(4)可能性:法德和解。意义:(1)政治方面:以共同体为主体的西欧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欧洲来说,深化了西欧各国民族利益的共同性及相互依赖性、相互渗透性,改变了西欧国家间的国际关系,使它们放弃了敌对关系而选择了伙伴关系,政治协商取代了武力争夺,从而维护了欧洲的和平局面,推动了世界和平的发展。(2)经济方面:经济一体化使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欧共体作为一个整体逐渐成为同美苏相抗衡的重要一极,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欧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3)当然,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共同体的共同政策与各成员国本身利益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将使一体化发展步履维艰。但是西欧国家的联合将会继续发展下去,因为西欧联合图强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四)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1973年1月下旬)国际金融市场上又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原联邦德国马克、日元以以及黄金的风潮,第九次美元危机遂告爆发…2月12日,美国政府被迫宣布再次将美元贬值10%,即将黄金官价从1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日本、意大利、瑞士和英国等国纷纷宣布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还有30多种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也作了调整。——摘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下卷材料2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家不满西方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石油为武器,采取国有化、减产、提价、禁运等手段,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施加压力……11月6日,欧共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以色列“撤出从1967年冲突以来所占领的领土”,并指出任何和平方案都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12月(欧共体丸国首脑会议通过《欧洲同一性文件》)称:“目前的国际问题是九国中的任何一国难以单独解决的,国际事态的发展以及权力与责任日益集中于数量非常少的大国手中一事,意味着欧洲如果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世界上发挥适当的作用,就必须团结起来并越来越用一个声音说话。”——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0卷材料3(1974年3月尼克松在芝加哥发表讲话)“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他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参与和合作,却又在经济与政治上与美国唱对台戏和持对立态度……欧洲不愿继续接受美国的领导,那么美国在安全方面就不可能继续在欧洲保持目前水平的存在。”美国方面作了一番努力,1974年6月26日北约15国才签暑了《大西洋关系宣言》,这个宣言的要点包括:美国承诺继续在欧洲驻军……盟国之间加强友好、平等和团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加强磋商与合作……——摘自顾关福编著:《战后国际关系》(1)材料1反映了什么问题?(2)据材料分析指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发挥了哪些直接的作用?欧共体对阿拉伯国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n(3)结合材料,分析《大西洋关系宣言》的签署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出现这种新的“大西洋关系”的原因是什么?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的变动立意,主要考察美国、西欧、日本之间经济地位的变动以及由变动引起了的三者关系的变化。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2、参考答案:(1)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受到沉重打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西欧、日本的经济实力增长,在与美国的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2)导致西方国家出现石油危机,欧洲国家纷纷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扩大了西欧与美国的矛盾,使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处于孤立地位,削弱了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西欧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对待第三世界的问题上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3)一方面欧美矛盾有所缓和,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美国承认与西欧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西欧的国际地位提高。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欧共体与日本的经济实力赶上并有超过美国的势头。第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一、赫鲁晓夫的改革(一)主要知识点1、1956每2月14—25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2、1953年,苏联爆炸了自己研制的氢弹;1954年6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57年8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尤里·加加林乘世界上第一艘人造宇宙飞船“东方一号”成功飞行。3、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举行戴维营会谈。(二)名词解释:厨房辩论:指的是1959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之间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两人在参观中开始争论起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劣。这次辩论正值冷战的规模扩大时期期间,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尼克松赢得了这场辩论,他在本国的威信也因此大大增加。这场辩论之所以被称作“厨房辩论”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辩论发生在厨房,更是因为尼克松巧妙地把辩论的焦点转移到了诸如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上,而不是武器之类,从而避免了在辩论中被迫承认美国在军事方面相对于苏联的明显劣势。(三)简答题:简述赫鲁晓夫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并加以评论。答案要点:政治改革: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恢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经济改革:(1)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此外,还放宽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牛产自主权。调整农业政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2)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由这些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属下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其结果是在削弱中央官僚主义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官僚主义,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评价: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但是赫鲁晓夫推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带有探索和开创的性质,极大地冲击了苏联传统体制的各种弊端。(四)史料分析:阅读、分析下面的史料并回答问题。\n材料l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2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摘自《世界历史》杂志材料3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1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1%。——摘自《世界当代史》材抖4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目从93300个减为38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产从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85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100个。……(农庄)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摘自《世界当代史》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答:1、史料内容分析;本题围绕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展开,苏联的探索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三个时期,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各有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苏联的影响也不同。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2、参考答案:(1)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2)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3)赫鲁晓夫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对旧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在农业上以高价收购代替义务交售制,但同时又强化国营农场,实行集中劳动、平均分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挫伤了农民的产积极性。二、苏南冲突(一)主要知识点1、战后,由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具有比较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内外政策上不愿屈从苏联的指挥和控制,因此招致斯大林的不满。冷战开始后,为了加强对东欧势力范围的控制,防止东欧国家滋长独立意识,苏联决定对“不听话”的南斯拉夫采取严厉的高压措施,以儆效尤。2、1948年6月下旬,情报局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会议,讨论南斯拉夫问题,实际是组织对南共领导的集体批判。情报局通过决议,宣布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3、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面临经济封锁、政治压力以及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在南斯拉夫诞生。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一)主要知识点1、东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2、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开展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到20世纪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3、1956年春,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在东欧各国引起震动和反响,波兰社会从上到下出现了改革求变的潮流,而长期压抑的社会矛盾在松动的政治氛围中顺势迸发,1956年夏天的波兹南事件成为当时社会危机的集中表现。4、哥穆尔卡执政后,重新提出“波兰道路”,着手改革政治经济体制。5、1970年12月20日,波兰举行中央全会,决定解除哥穆尔卡的职务,由盖莱克接任第一书记。盖莱克上台后,提出“高速发展战略”,实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三高政策,以及“开放的经济政策”和“积极的借款政策”,力图借助外资和西方技术高速发展波兰经济。\n6、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经济改革。1956年3月17日,布达佩斯知识界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俱乐部十分活跃,国内形势十分紧张,后来终于导致十月事件的爆发。7、1968年3月28日—4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进行试验”,“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8、1968年,苏、波、匈、保和东德的五十多万军队越过边境,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苏联的武装入侵使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运动遭到夭折。1969年4月,胡萨克取代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了所谓“正常化”进程。(二)名词解释:布拉格之春: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改革运动,并有着鲜明的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争取独立自主的倾向,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西方人士把捷克斯洛伐克这一时期出现的现象称之为“布拉格之春”。(三)简答题:二战以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基本经历了3个阶段的曲折发展历程。试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加以概括,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东欧国家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及其原因。从中给我们以怎样的深刻启示?答案要点:(1)二战后初期,东欧各国大都成为人民民主国家,并走上社会主义道都照搬了苏联模式,沿用了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广泛实行工业国有化,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等。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战后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二战后两大阵营尖锐对峙,东欧国家受到苏联的扶植和控制,内政外交上不能自主。(2)20世纪50—80年代东欧各国纷纷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如南斯拉夫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实行社会主义的自治制度;匈牙利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捷克斯洛伐克公布了《行动纲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体制,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原因:各国照搬苏联体制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改革;苏共二十大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解放了思想。(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转变,大多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主要表现有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国执政党被排挤出政权,反对派上台,社会制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的改革多有失误,未从根本上对苏联模式加以改革,而只是小修小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加剧了东欧各国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西方长期以来的“和平演变”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与国情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经验。四、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主要知识点1、赫鲁晓夫提出了以防御为中心目的的“火箭战略”。2、赫鲁晓夫下台以后,勃列日涅夫汲取了苏联在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的教训,对战略方针进行了批判性的调整,强调各军种均衡发展、协同作战的重要意义。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缓和的征兆,尤其是美国在全球推行的“收缩战略”,预示着国际关系将出现转折的势头。正当这一时期,勃列日涅夫在对外战略上打出了“缓和”的招牌。4、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大搞“缓和”外交。实践中,勃列日涅夫以实力原则为基础,将争夺对美军事优势置于苏联内外政策的最优先地位。一改赫鲁晓夫谋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地位的目标,全力谋求“在对峙中能够震慑对手”。5、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全球推行进攻性“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推行,标志着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显示出苏联在同美国争霸中处于强盛时期,使得国际格局在整个70年代一直处于苏攻美守的对苏有利局面。五、戈尔巴乔夫改革(一)主要知识点l、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随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执政(1982年11月—1984年2月)和契尔年科执政(1984年2月—1985年3月)两个短暂的过渡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从而开始了苏联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这是苏联发生急剧变化,以致最后解体的时期。2、1985年4月,针对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已降低到“危机”\n这一状况,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包括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生产集约化,以及完善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3、1986年2月25日—3月6日,苏共举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大会进一步确认了“加速发展战略”,决定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4、1988年6月28日—7月1日,苏共举行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会议把经济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归结为政治体制的阻碍作用,认为要扭转局面,就必须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全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此。苏联的改革转入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的阶段。5、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理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6、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苏共的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正式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确立,标志着苏联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苏联党和国家的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变化。六、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一)主要知识点1、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2、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是否保留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赞成保留联盟。3、1991年10月1日,13个共和国(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未参加)的领导人在哈萨克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会晤,发表除拉脱维亚外的12国联合声明,决定立即签订主权共和国经济合作(共同体)条约,以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恢复彼此经济联系,共同努力摆脱危机。4、1991年8月19日,正当《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由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8·19事件”,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起事不到3天,便归于失败。5、1991年l1月5曰,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活动,并解散其组织机构。6、1988年波兰罢工浪潮又起,导致了1983年战时状态结束以来的新的社会动荡。1989年6月,团结工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7月,雅鲁泽尔斯基当选总统。9月,组成以团结工会为主体的新政府。12月,更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7、1989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实行多党制,并认定1956年十月事件是“人民起义”。10月18日,匈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关于马列主义政党的领导地位的条款,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为“匈牙利共和国”。8、1989年11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决议,取消宪法中有关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款。1990年4月20日,联邦议会通过宪法性法律,将国名定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国家。9、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及与联邦德国的边界,允许民主德国人只凭身份证即可前往西柏林和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抓住时机,于11月28日提出关于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10、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在1990年1月30日访苏征得戈尔巴乔夫同意后,于2月1日提出统一德国的方案。至此,两个德国都把统一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历史的开端(公元前21世纪以前)本章主要考察史前时代,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或言夏朝以前原始社会的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经济关系和婚姻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组织的变化:原始群→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早期国家经济关系的变化:采集、渔猎→农业出现→手工业出现婚姻形式的变化:杂交、血缘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历年真题母系氏族公社(北大2006年);红山文化(北师大2006年)考点详解(一)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n历史学者通常将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猿人和早期智人)和氏族公社(晚期智人)两个时代,考古学者则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即所谓远古历史上的“野蛮时代”,是人类历史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从使用工具的情况来看,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的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器,居民村落开始出现,出现了原始农业。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云南元谋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北京猿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阶段(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陕西大荔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阶段(北京山顶洞人、广西柳江人、河套人)▲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时代最早的晚期直立人是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北京人已摆脱杂交而进入群婚的早期阶段,实行“血缘婚”(同辈相婚,长幼不婚),处于“血缘家族”社会时期。人工取火技术最早由北京人(保留火种)、山顶洞人(钻木取火)掌握。2、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0000-7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7000-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4000年)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磁山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石峡文化长江流域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其他地区兴隆洼文化(内蒙古)红山文化(内蒙古)*注:黄河流域大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上表所列代表性文化遗址的突出特点: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彩陶文化,包括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陶器的发明是母系氏族社会手工业的巨大成就,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物性质并为人所用的标志,大量使用陶器与定居生活关联紧密,陶器上的图案与纹饰亦为史学界所关注。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栽桩架板高于地面)、水井遗迹,江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红山文化:内蒙古、女神庙、祭坛、积石冢。龙山文化:山东龙山、蛋壳陶(黑而亮,胎薄至0.1~0.2厘米),又称“黑陶文化”。良渚文化:浙江余杭、玉器制作。(二)氏族公社——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的基本社会组织,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其成员使用石器,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财产为全氏族共有。氏族首领由氏族成员推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氏族公社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其代表为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氏族公社中妇女处于支配地位。实行族外群婚和对偶婚。父系氏族:其代表为龙山文化。对偶制向一夫一妻制转化。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成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妇的小家庭。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形成。(三)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1、禅让制:部落和部落联盟中选举贤能有德者,并经四岳十二牧会议同意,即可出任首领,此即禅让制。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而治理天下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2、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n(1)剩余产品(2)商品交换(3)战俘变为奴隶;氏族成员也沦为奴隶。(4)阶级国家形成,原始社会瓦解。3、炎黄二帝炎帝又称神农氏,居于姜水流域,以姜为姓,相传是农业生产和医药的发明者,以木制耒耜,教民耕种,又尝百草,教人治病。黄帝又称轩辕氏、有熊氏,居于姬水流域,以姬为姓。其妻子、臣属发明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相传中国文明起于炎帝和黄帝时代,中华民族奉“炎、黄”为祖先。炎黄二帝后数百年即为“禅让时代”。然禹在位时,天下部落领袖都“朝禹”,可见禹之地位已与帝王无异,其国号为夏,后人有“夏禹”之称。二、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6年)历年真题武王伐纣(北师大2003年);井田制(北师大2006年);周礼(人大2006年);亳(北大2006年);周公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南大2006年)考点详解(一)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该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年,处于龙山文化与商文化之间,该文化可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二者基本上都是夏朝文化的反映。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宫殿遗址。该遗址出土的兵器和礼器说明当时国家已出现。此外,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文化中,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而且在手工业内部,铸铜、制陶、琢玉(石)、制骨以至木工建筑等都已出现专业分工。当时贝已作为货币使用,说明交换有一定的发展。二里头文化已经进人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结束了野蛮时期,进入文明时期)。其形制各异的墓葬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等级差别,墓葬中发现的石磬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石磬。历史意义: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确定了起始和终止年代,信史地位确立。(二)夏朝的巩固和发展1、夏朝的建立、建制和灭亡(1)建立:禹“涂山之会”和启“钧台之享”彻底确立夏朝的统治。涂山之会:禹征伐三苗以确立王权,此后于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迁往阳翟(河南禹县)。为巩固王权,禹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即“涂山之会”,这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钧台之享:禹死启继,启杀以“禅让”之由与其争位的东方偃姓之族的伯益,剿灭西方同姓诸侯有扈氏,正式确立世袭制度,确立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确认,启于都城阳翟召集众诸侯而行“钧台之享”,这表明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已完全确立完成,此后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遂成定制。(2)建制::划分九州,“任土作贡”。夏制,王是最高统治者,王以下设百官称夏后氏百官。夏朝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禹刑,有“夏礼”、“夏训”,有军队,有“夏台”(钧台)监狱。(3)灭亡:孔甲继位,国力大为削弱。桀不修德政,最后被商汤打败,夏王朝因此灭亡。2.太康失国:启死,其子太康继之。太康荒淫无度,而致变乱频仍,“五子”争立于前,武观叛乱于后。东夷有穷氏后羿见趁机“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这说明夏王朝虽然已经确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但古老的民主传统仍有其强大势力,后羿正是缘此而夺取政权。3.少康中兴:少康长成,借虞氏之助,联合夏遗臣靡,剿灭杀后羿自立的寒浞,复兴了夏朝。少康即位后,充分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恢复大禹治水时采取的各项措施,对内修行德政,对外善待四夷,国势渐强,夏王朝得以中兴。(三)商族的起源:商族长期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其早期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大致有三:其一,“自契至汤八迁”;其二,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其三,“\n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四)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1.鸣条之战:此战为汤灭夏的战争。夏朝末年,桀生性暴虐,民不堪苦,诸侯多叛夏。商汤在伊尹协助下先后诛灭韦、顾、昆吾三家忠于夏桀的诸侯,进而率军在鸣条之野与夏桀决战。夏桀战败,南逃至今安徽附近的南巢而死,夏朝灭亡。汤灭夏后,回到亳,即位为王,商正式建立。2.盘庚迁殷:商朝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为早商时期;盘庚迁殷至商朝灭亡为晚商时期,可见盘庚迁殷是早商与晚商两个历史阶段的分水岭。(1)原因:九世之乱;地理原因。(2)结果:迁殷之举遭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但经过激烈斗争,盘庚带着平民和奴隶终于成功迁都,稳定了商朝的政治局势,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此后二百多年商朝再未迁都。(3)影响:盘庚迁殷后,商朝的国势开始上升。到武丁时期(前1250一前1192),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史称“武丁中兴”。▲3.武丁中兴: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杰出人物,其主要政绩有:武丁即位以后,“三年不言”,广采民意,“以观国风”;知人善任,提拔出身微贱的傅说为相,大力改革政治,彻底扭转了政治混乱的局面;不断对外用兵,对外影响不断扩大武丁诸妇之一妇好(或称妣辛)即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一次伐羌率兵就达13000人,其墓出土了大量“妇好”铭文的青铜器。。商王朝的版图和政治影响空前扩大。武丁时期商朝势力已经达到南方的荆楚之地。武丁在位长达59年,这是商朝的鼎盛时期。商朝的辽阔疆域在当时世界独一无二。(五)周族的兴起和灭商1.古公亶父:周族姓姬,始祖母曰姜原,践巨人迹感而生弃,弃号“后稷”,尧时为农师,相传后稷第十二代孙为古公亶父,是周族兴盛的重要人物,被周人尊为太王。后避戎狄去豳适歧山之周原,兴建城郭房屋,设置官职机构,划分邑落,国号曰周。2、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周灭商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武王以姜尚、周公旦为辅,联合其他诸族积极准备推翻商王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亲征,自孟津渡黄河,于朝歌南郊牧野展开决战,商军士兵临阵倒戈,商纣大败,自焚而死,商覆灭。周朝建立,史称西周。3.三监之乱(二次克商):周武王灭商遵循“灭国不绝祀”的原则,故“以殷治殷”,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派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在殷都附近周围建立邶、都、卫三国,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周武王于灭商后第二年去世,其幼子成王即位,成王之叔父周公旦摄政,引起三监猜忌,武庚举旧部联合三监叛乱。周公面对险情,团结召公奭以稳定内部,亲率大军东征,苦战三年,诛武庚、管叔,囚蔡叔,贬霍叔为庶人。周公东征不但二度克商,而且征服了东方广大地区,使周朝的统治扩展至东方沿海地区,黄河流域尽入周朝统治范围,周王朝灭商的事业至此最终完成。(六)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1.国人暴动:(1)原因:西周王朝经文、武之世的创建,到成、康时期趋于稳定。在这前后的近百年间,是奴隶制发展的极盛时期。后土地国有制开始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奴隶主贵族地位发生沉浮,平民和贵族、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加剧,外部与夷、蛮、戎、狄的关系紧张,不断发生军事冲突。周厉王时期,为了增加收入,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专利”,把山林川泽的采收和开发权收归国家,并剥夺或取消世袭贵族占有山林川泽的部分特权,又卫巫监谤,终致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结果及影响: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它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根基。从此以后,“赫赫宗周”江河日下。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号称“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有确切文字纪年的开始。2.宣王中兴:周宣王即位后,“料民于太原”(今山西西南部),“不藉千亩”,由此将劳役地租变成实物地租,封建性的租佃关系得以发展。周朝国势渐兴,史称“宣王中兴”。周幽王继位后,“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太子宜臼联合犬戎、吕等国攻破镐京,杀周幽王。宜臼即位,是为平王。时镐京残破,犬戎威胁,周平王遂东迁洛邑,建立东周。(七)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1.完善的国家机构\n(1)专制王权进一步加强。商王自称“余一人”、“一人”,享有绝对权力。在王位传授上,盘庚迁殷后,废“兄终弟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子”,“天之元子”,奉天命而统治下民,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商代各级官职已比较完善,商王以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师尹或家宰。周王以下有三公—太师、太保、太傅,辅佐天子,总理天下。三公以下设六卿,六卿分“三左”、“三右”。各级官吏都由贵族担任,世代相袭,作为傣禄的分封的采邑,也是世代享用,这叫做“世卿世禄”。(3)军队、刑法和监狱。夏朝刑法称为“禹刑”,其著名的监狱是“夏台”或称“钧台”。商代以“三师”为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商代刑罚残酷且名目繁多,更有炮烙、脯、醢等刑。其监狱名为“羗里”或“圜土”。周朝军队有三:“周六师”或称“西六师”,即宗周六师,驻扎镐京宿卫宗周;“东八师”,即成周八师,驻扎于东都雒邑,东镇广域,西卫宗周,南威淮夷,北扼幽燕;“殷六师”,驻朝歌以镇商朝遗民。西周刑法严苛,有墨、劓、刖、宫、大辟五刑,此外尚有鞭刑和流放刑,刑罚适用原则是“刑不上大夫”。(4)宗教职能的加强。巫(总掌祭祀之职)、祝(掌祝告)、宗(祭祀之官)、卜(占卜之官)、史。▲以“君权神授”观念而言,起于夏、盛于商、衰落于周。此为理解三朝更替的重要线索之一。2、井田制(1)土地所有制:周天子名义上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授民授疆士”分封诸侯,诸侯亦如此分封卿大夫,以至于士。土地世袭,而且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不准随意买卖或转让。这种土地占有制是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2)田地的形式:据《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故井田应为整齐划一、大小相连的方块田地,田块之间有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和道路,每一方田为一百亩,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称一井。井田分为公田和私田。在井田制下,劳动者要无偿为周王提供耕作。(3)经营方式(剥削方式):井田制下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可以概括为“国”内用“彻”,“野”内用“助”。“国”即王都和诸侯国的近郊,“彻”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田为公田,公田(也叫“藉田”)上的收获物交给国家,“野”即远郊,“助”是“借”的意思,即借民力而耕公田。《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周人的“彻法”即前述井田制下无偿耕种十分之一“公田”的作法。所谓“彻”或是“藉田”之“藉”,都有借民力耕种之意。西周晚期藉田制日渐废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都描写了藉田无法维持。前述宣王即位“不藉千亩”之后,藉田之制终于废止。私田按土地质量差别平均分配给各个家庭的份地,定期更换,村社成员对私田只有使用权,而且必须以在公田上的无偿劳动为条件。3.完善的地方制度——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之制。周天子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其目的是“以为屏藩”,拱卫周室。其具体作法是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受封对象。(1)特征: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2)对象:姬姓贵族;异姓亲戚;元老重臣;古代圣王后裔。(3)具体的分封情况封地受封者都城与周王室关系鲁伯禽(周公之子)曲阜同姓贵族卫康叔(武王幼弟)朝歌燕召公奭子孙北燕唐叔虞(成王之弟)翼齐姜尚营丘异姓贵族\n宋微子启(商朝贵族)商丘注:除上表所列分封之外,周武王亦对先圣之后作象征性分封,如神农之后封于焦,黄帝之后封于祝,帝尧之后封于蓟,帝舜之后封于陈等等。(4)权力: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具有废立诸侯的权力;有权任免诸侯国的重要官吏;定期巡狩,到各诸侯国视察;并有保护各诸侯国免受外来侵袭和调解其内部纠纷的权力和职责。(5)义务:各重要诸侯国的国君兼任王室的卿士,要服从于王室;要派遣军队戍守周王的都城或随王外出征讨;定期朝聘,到王廷朝勤述职;还要定期向王室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等。(6)影响:周初分封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周初统治者以分封改变了殷商之时方国、小邦林立,中央对地方控制薄弱的局面,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分封诸侯的举措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使周朝疆域超过商代,周朝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大国,这对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作用。此外,分封制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但是,分封制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它不可能促成周王室与地方诸侯成为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反而孕育了分裂割据的萌芽,随分封国势力日益发展,春秋以降,终致诸侯割据、列国纷争之局面。4.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宗法制起源于氏族公社,由父家长制演变而来,形成于商末,西周时得到充分发展。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其具体内容是:其一,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又是全姬姓宗族的首领,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其二,嫡长子继承制。其三,小宗从大宗,诸弟从长兄。简言之,宗法制的特征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别子受封。在宗法制度下,西周时之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等级,上下等级互相统属。统治阶级大致有王、公、大夫、士四个阶层,为了调解其内部关系,周公制作了“周礼”,分为吉、嘉、宾、军、凶五礼。西周之礼是仪节形式,更是等级制度,比如所谓“礼不下庶人”。(八)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1、众人协田和百工:众人协田是指商朝时王畿附近的土地由商王或其臣属驱使众多奴隶进行集体耕种,“众人”指农业奴隶。商朝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出现了百工,即商代的各种手工业作坊,以奴隶劳动为主。2、青铜器:商代青铜器主要有礼器(河南安阳殷墟司母戊鼎,湖南宁乡县四羊方尊)、饮食器、生产工具和兵器(其中箭镞数量多说明当时青铜业非常发达)。3、三田制和工商食官:周代农业生产技术最突出的进步是三田制,即休耕制,是指菑(休耕的土地)、新(休耕后新耕的土地)、畲(休耕后连续耕种了两年的土地)三种田轮流休耕,前后相衔,用养结合,使土地不再成片抛荒。工商食官: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都由官府设工正、车正、陶正等官统一管理,工匠和商人多为官奴隶,其劳动和劳动产品为官府所有,其生活费用由官府提供,是谓“工商食官”。4、商业:商朝出现了货币,主要是玉和贝,单位为“朋”,十枚贝为一朋。周朝设专职官吏管理市场,“质人”管交易契券,“贾师”管物价,“廛人”管税务。西周“大市以质,小市以剂”。五名奴隶折“匹马束丝”。(九)夏、商、西周的文化1.文字的发展: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周代出现了金文。金文是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钟鼎文”。2、史官3、学在官府\n4、诗经:诗经是两周诗歌的名篇选集。亡佚六篇,存留三百五篇,概称为三百篇。按音乐性质分《国风》、《小雅》、《大雅》、《颂》四部分。《周南》、《召南》为《风》诗之首,作于克商以前。《周颂》《豳风》作于西周初期,《小雅》《大雅》作于西周时期,多数是宣王、幽王时诗。《国风》多数是东周前期作品,也有一些是西周时所作。《风》诗是地方音乐,诗篇多采自民间,富于生活的描写,文学价值最高,为后世创造性文学的源泉。《大、小雅》诗是官方音乐,文学价值不及《国风》,但不失为叙述西周政治盛衰的诗史。《周颂》是周天子宗庙祭祀的诗篇,音乐节奏极缓,甚至诗句可不用韵。这种感人不深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最古诗篇,因孔子选诗而得保存。《鲁颂》、《商颂》都是东周时人所作。据今文经学家说,《商颂》作者是宋贵族正考父(孔子的七世祖),《商颂》追述商朝盛世事,应有所本,与《尚书》中《商书》同为重要的商朝史料。5、《尚书》是历代政治论文集。孔子选史官所藏历代重要典浩,上起《尧典》,下讫《秦誓》,相传共有百篇,事实上有些篇(如《禹贡》)是后儒补充进去的,原订篇数,无可稽考。秦焚书后,存留仅二十九篇。《尚书》有两大作用:第一,建立起虞、夏、商、周的历史正统观(统一的重心);第二,保存商周二代的重要史料,特别是西周初期《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大奭》、《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等文篇的保存,可以推见商周二代的政治情况。这些文篇与西周初期的诗篇《周颂》、《豳风》、《周南》、《召南》配合起来,也可以推见西周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意识形态。《禹贡篇》是战国时人所作,叙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山脉、河流、薮(音叟sǒu)泽、土壤、物产、田等(分上上至下下九等)、贡赋、交通、落后种族居住地,文字简要,系统分明,总结了上古至秦华族势力已入四川(梁州)未越五岭时期的地理知识,确是极可宝贵的古地理志。《禹贡》托名禹平治水土的记录,选入《尚书》,被尊为经典,造成中国政治自来是统一、疆域自来是广大的信念,意义极为重大。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起自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迄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其中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历年真题葵丘之盟(北大2005年);孔子对中国文献的贡献(南大2006年);评论春秋战国政治的特点(人大2006年);五德始终说(北大2005年)。(2007年)2.下列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大批帛书的是()。A.云梦睡虎地秦墓B.长沙马王堆汉墓C.临沂银雀山汉墓D.江陵张家山汉墓考点详解(一)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生产工具进步;井田制日趋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产生,自耕农出现;出现了由贵族或军功、商人或其他人转化而来的地主阶级;出现了隐民、私属徒和族属等封建关系的依附户;赋税制度发生变化,对公私土地一律按数量征税。2、工商业部门也逐渐脱离了官府的控制,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出现了金属货币。都市的兴起。春秋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了封建关系新因素的增长。▲(二)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1、管仲改革:春秋时期,公元前658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叁其国而伍其鄙”;确立选拔人才制度,主张“相地而衰征”;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铸造和管理货币,调节物价。葵丘之会(盟):春秋时齐桓公主持的一次诸侯盟会。桓公在阻止戎狄、荆楚对中原侵犯和安定王室之后,于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邀集鲁、宋、卫、许、曹诸国君于宋之葵丘(今河南民权)会盟。周襄王命卿士宰孔莅会,赐齐桓公祭肉。盟约规定:凡同盟诸侯都要和好,不要乱筑堤坝壅塞水流,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废黜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不要让妇人参与政事,不要擅杀大臣,等等。从此,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的第一个霸主(盟主),挟天子以令诸侯。2、赋税改革:最早改革的是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晋国的“作爰田”。稍后,鲁国的“初税亩”是最著名的赋税制度改革。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继鲁国之后,郑国的“作丘赋”、秦国的“初租禾”,其意义与初税亩基本相同。3、魏国李悝变法: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的变法首开变法运动先河,主要内容是废除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平籴法”,调动小农生产积极性,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重农抑商,维持经济秩序。制定《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4、商鞅变法:秦在战国初年.土地私有制已产生。经济和社会面貌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贵族垄断政权,国君权力较小,国力很弱,在列国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原各国多轻视秦国。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招贤,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1)内容:制定“连坐”之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定二十等爵,规定各级爵位占的田宅、臣妾奴婢的数量和衣服的等级;颁“分户令”,推行小家庭政策,强制兄弟分家等;统一度量,制定《秦律》禁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迁都咸阳。(2)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存在,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n(三)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完结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自耕农阶层,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身份高于奴隶但依附于地主阶级的“私属徒”、“宾朋”和“族属”。(四)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1.春秋五霸(1)人物: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被称为“春秋五霸”。(2)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周天子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这是诸侯争霸出现的前提。一些诸侯国家先后进行改革,变法改变了剥削方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弱肉强食的争霸局面。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进人中原,为诸侯争霸提供了可乘之机。(3)实质:诸侯争霸,是奴隶制接近衰亡的反映。(4)性质:封建性的兼并战争。尊王攘夷的口号,虽具有维护奴隶制秩序的含义,但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利用这一口号作为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手段。(5)意义: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对社会有很大影响。主要反映在:加深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在客观上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与封建制因素的增长。2.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名称:齐、魏、赵、韩、秦、楚、燕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2)合纵与连横:所谓“合纵”,就是关东各国为了抗拒秦国,组成军事联参,秦为了拆散各国的联合,破坏“合纵”,以便于各个击破,采取“远交近攻”,政策称为“连横”。由于各国的矛骨错综复杂,合纵和连横并不十分稳固。公元前298年,齐与韩、魏合纵攻秦,一直攻人函谷关,相持三年,迫使秦国割地求和,韩、魏收回了被秦侵占的一部分领土,齐在东方声威大震。(3)赵国的灭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成为北方大国,是唯一能够勉强与秦相抗衡的国家。长平之战后,赵国由强转弱,这是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打长平,赵国派老将廉颇带大军固守,双方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王中秦反间计,改用空谈兵法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向秦军大举进攻。白起运用迁回战术大败赵军,并将战俘40多万坑杀。秦国势力更加强大。弭(弥)兵之会:春秋晋国、楚国平分霸权之盟,有前后二次。春秋后期,晋、楚两国国内矛盾尖锐,皆有停止争霸、弭兵(休兵)之愿。宋国执政华元、向戌倡导诸侯弭兵,晋、楚皆同意。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华元约合晋、楚在宋国西门外相会订盟,约定:晋楚互不交兵,互通聘使,互救灾害,互相援助抗击侵略者。鲁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向戌因与晋赵武、楚屈建皆友善,再次倡议弭兵之盟,得到晋、楚、齐等国响应。是年夏,晋、楚、齐、鲁、卫、陈、郑、蔡、许、曹、邾、滕和宋,又在宋之蒙门(东北门)外相会订盟。盟约规定晋、楚公为霸主,余国分别向晋、楚进纳贡赋。秦、齐和晋、楚为对等大国,不向晋、楚纳贡,也不受贡赋。第二次弭兵之会后,中原诸侯间的战争得以减少。3.秦统一:秦国从公元前236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五)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老子与《道德经》:老子,春秋楚国苦县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秦汉以前文献多称老聃,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现存《老子》一书,基本反映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以为万恶皆始于“有为”,欲使社会回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又否认传统的天命思想和先王、鬼神权威,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天地万物之本原,是一种生于天地之先,处于万物之外,无形体、无匹敌、无所不在的精神,故亦称为“无”或“虚无”。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依存和转化关系,然最终又主张消解矛盾,复归于“虚静”。对其思想之评价,学术界颇不一致,或谓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或谓其反映“公社农民”之情绪;或认为其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或认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均承认其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创始人。他曾整理研究《诗》、《书》、《周易》等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宣传“仁”的学说,“仁”包括忠、孝、宽、惠等内容,认为“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n己所不欲,毋施于人”。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妥协和亲善。贯彻“仁”时,要以“礼”为依据,故说“克己复礼为仁”。对鬼神采取既不否定也不重视,“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在政治和经济上,要求当政者实行教化和宽惠政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同时要求人民对上也要顺从和易使,反对犯上作乱,提出君、臣、父、子各守名分的主张。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途径;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但鄙视“学稼”、“学圃”,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被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其本人也被尊为圣人,对后世影响极大。3.百家争鸣(1)背景:在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政治上,当时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就无法在文化上实现专制。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诸子百家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儒家孔子孟子仁政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人定胜天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庄子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墨家墨子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三表法(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法家韩非子法、术、势并用,社会进步发展,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名家惠施毕同毕异公孙龙白马非马阴阳家邹衍五德终始兵家孙膑《孙膑兵法》4.世界之最:(1)《春秋》一书记录日食37次,30次已被证明是可靠的。其中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是天文学家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的记录要早670多年。(2)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甘德和魏人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著作,后人把这两部书合编为《甘石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3)司南:战国末年,人们发现了磁石的指南性。利用磁石的这一特性制成一种正方向、定南北的仪器叫“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逐步发展成指南针。5.三传、五经: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这是我国保存最早的古代文献,也是我国古代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四、秦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到公元265年曹丕代汉)历年真题轮台诏(北师大2006年);《过秦论》(人大2006年);汉武帝财政政策改革措施及后果评议(北大2005年);张骞通西域(南大2006年);谶纬之学(人大2006年)考点详解(一)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1、原因:(1)经济原因。商鞅变法促成了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物质基础。(2)政治原因。长期战乱,人心思安,统一是大势所趋。各国变法废分封、置郡县,推行中央集权,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春秋战国期间民族、地域间联系加强,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为统一提供了可能性。长期争霸之后,局部统一已经出现。\n(3)策略原因。秦始皇网罗人才,制订全国统一的策略和部署。秦灭六国后,定南越,击匈奴,筑长城,终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2、措施:(1)政治方面:创“皇帝”称号,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各有自己的一套机构和职能以处理日常政务,都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拥有最终的裁决权。这些官僚可由皇帝随时任免,概不世袭。废分封、置郡县。扩大军队。改法(《法经》)为律,创制秦国最早的成文法。(2)经济方面: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权;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迁豪销兵;决川防,修驰道。(3)文化方面: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焚书坑儒。(4)对外政策:北征匈奴。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夺回河套,设置九原郡和34县,由内地迁入三万户,并在战国旧长城基础上,修建临洮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南开五岭。在“百越”之地,先后设置会稽、闽中、南海、桂林、象等郡,并发“七科谪”五十万人戍边,与越人杂处。至此,秦疆“东至海暨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意义:(1)结束战乱局面,符合历史潮流,奠定统一基础。(2)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各族人民安定交往提供条件,符合各族人民愿望。(二)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1、汉承秦制: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军队系统、法律制度和编户制度的继承。(1)政治制度上“汉承秦制”,又略有改变。中央仍是皇帝制和以丞相为首的官僚制,沿用三公九卿制。西汉中期以后,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改称大司徒、大司空和大司马,九卿名称亦略有变化,其地位与职责稍有不同。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刘邦曾先分封,后又诛杀和废除楚汉战争分封的大部分异姓诸侯王,另外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未分封的地区仍实行郡县制。诸侯王国的地位高于郡,其太傅和丞相的品秩亦高于普通郡守。(2)军队系统。军队以南北禁军为中央常备军,此外还有郡县预备军。皇帝是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太尉、将军、卫尉直至郡尉,郡国军队由中央调动,诸侯王和郡守无权发兵。(3)法律制度。在《秦律》基础上,西汉萧何制定《九章律》,废秦律中夷三族及连坐之法,于《法经》六篇上增“户”、“兴”、“厩”三章。(4)编户制度。制定严密的编户制度,登记全国人口,据以征发兵役徭役,征收租税。2、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时期,汉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术黄老之术属原齐国稷下学宫一派,主张“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并不是一味消极的完全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它是一种维护统一的政治体制的学说,与老、庄思想不同。汉初六十年,它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主张刑德并用,教化先行,顺民之情,与之休息。陆贾《新语》是其代表作。,“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改“抑商”为“便商”,“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厉行节俭,以恢复农业生产,增强国家财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统治秩序,最终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富强的局面,成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西汉初期黄老之术在国策上的体现,其本质是西汉统治者鉴于暴秦亡国教训而作出的积极调整,它表达了封建地主阶级对于长治久安的愿望,并为汉武帝实施“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文景之治中“与民休息”政策的目的,在于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某些对农民有利的政策,实际上对地主和商人更有利,如减免田赋后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亦有利于商人地位提高。3、七国之乱:汉初刘邦为拱卫中央而分封同姓诸侯王,结果反受诸侯王国离心离德甚至觊觎皇权之害,故文帝时贾谊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景帝则采纳晁错建议实行“削藩”政策,这使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淄川、济南六国,勾结匈奴、东越、闽越贵族,以“请诛晃错,以清君侧”的名义反叛,后被周亚夫平定,七国被废除。景帝遂进一步削弱诸侯王权力,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过问政事,王国地位渐与郡县趋同,中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加强。(三)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n1、政治方面(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所以董仲舒说“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于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阿党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2、经济方面(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西汉初年,国家财力不足,铸币时轻时重,刘邦时用一铢钱,文帝时用四铢钱,武帝初用三铢钱,后又改用半两钱。由于货币的大小、轻重、规格不一样,造成币制的混乱。加上民间地主、商人和各郡国私自铸钱,更加剧了币制的不稳。为了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问题,元狩五年(前118),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元鼎四年(前113),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钟官、技巧、辨铜)铸造五铢钱,故亦称“上林三官钱”。规定“三官钱”为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旧时的货币一律作废。由于“三官钱”质量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3、思想方面(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有为政治,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刑德并用”,“纲常伦理”。(2)“引经决狱”以强化儒家思想,加强统治。4、军事方面(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1、轮台罪己诏:汉武帝后期,繁征苛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自耕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损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89年,汉武帝下诏“陈既往之悔”,罢轮台之戍,此后边事渐少,徭赋减轻,社会逐步安定,秩序逐步恢复。如何评价汉武帝?列宁说:“判断历史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有没有提供新的东西。”汉武帝是对中华民族有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n。秦始皇所创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经过汉武帝的发展才巩固下来的。随着各民族的日趋融合,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汉武帝所开疆域为今日之东方大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所创设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对国家统一的要求,安居乐业的要求,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王莽改制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土地和奴婢问题。加剧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兼并,二是政治黑暗,而既得利益者,是贵族和大官僚地主,以及与之相勾结的商人。(1)原因西汉后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和铁官徒起义不断,限田限奴婢之议遭外戚反对。成帝、哀帝时期,贵族官僚骄奢淫逸,然王莽折节向学,赢得声誉。哀帝死,平帝即位,王莽辅政,随即操纵国政。(2)内容:王田制度。宣布天下土地均归朝廷所有,不得买卖,称之为“王田”。奴婢政策。宣布奴婢为私属,不得买卖,以示人道。“五均赊贷”和“六筦”。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每季的中月,司市师评定本地物价,叫做市平。物价高过市平,司市师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民因祭祀或丧葬需钱,可向政府借贷,不取利息;欲经营生产而缺乏本钱的,也可低利借贷。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泽,向在名山大泽中采取众物的人课税。六筦中除五均赊贷一项是平准法的新发展外,其余五项都在汉武帝时实行过。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模仿《周礼》改易官名、地名。向边疆少数民族颁发新室印绶,收回汉印绶。将原有汉朝所封之王尽改为侯。多次发动对外战争。(3)影响王莽改制是地主阶级在危机之下的一次自救运动,王莽试图以土地和奴婢政策为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统治危机,但终以失败告终。(4)失败原因王莽自身的局限性。改革脱离现实,比如币制改革。改革中用人不当。(五)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1、光武中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以“柔道”治天下,学习刘邦一切从简的做法,巩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史称“光武中兴”。2、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和措施(1)政治方面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退功臣,进文吏”,大多数功臣享受待遇却不参与政治。如伏波将军马援因身为外戚而不得列入云台28将功臣图像之内。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扩大西汉成帝开始设置的尚书四曹为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6人,称为六曹,分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尚书台遂从秦代主管殿中传达诏令的少府属下的卑小官职,逐渐演变成为“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的朝廷中枢机构,朝廷和地方的诸般政务完全通过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加强监察。加强州部刺史以及司隶校尉的监察职能。西汉刺史奏事须经三公审核按验,再转给皇帝裁决,东汉则刺史权力增大,并直接奏事于皇帝,而不再经过三公(尚书台的设置和刺史制度的改革,遂使三公行政权限大为缩小,实际变成名义职位)。东汉司隶校尉系京畿地区的军政长官,它不仅掌管京城洛阳及其附近三河、弘农和三辅地区的军政大权外,还可纠察三公以外公卿大臣,甚至在廷议中的位置也尊处九卿之上。\n加强军权,废内地郡国都尉,集军权于中央。建武六年(公元30年)罢除郡国都尉官,废除都试制度。次年,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全国武备与对外征讨,由京师卫军担当。这时卫军除卫尉所统卫士外,虎贲、羽林、五营校尉兵均为父子相袭的世袭兵,已不同于西汉轮番宿卫制。这些方面的变化表明,在军制上亦反映出皇帝集权的强化,同时也标志着秦、西汉以来的征兵制,已开始走向解体。此外,裁减合并地方官衙,计有郡国10所,县邑道侯国400余所。(2)经济方面释放奴隶和囚徒。安置流民。精兵简政,组织军队屯田。实行度田。建武十五年下诏州郡“度田”,即清丈土地数量,核实户口数字。其背景是东汉初年豪强隐瞒土地和依附农民,偷漏国家田租赋税,造成垦田和户口不实。其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进一步限制豪强土地和依附人口数量。其结果是由于地方官吏与豪强贵戚勾结,弄虚作假,将赋役负担向贫苦农民身上转移,以致大姓兵长处处并起,武装抗拒清查。刘秀被迫让步,安抚和镇压结合,停止度田。度田失败反映了豪强权势下东汉政权的软弱无力。3、地主庄园(1)所有者:其核心是功臣集团和刘氏皇族、外戚。(2)特点: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综合经营、劳动者的人身依附性特别强、向武装化、堡垒化发展。(3)影响:庄园内部阶级关系相对缓和,能相对有效的组织生产,但宗族、徒附和奴隶所创造的财富多为豪强地主所攫取,国家愈加贫弱,政治愈发不稳定。(六)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主要表现为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终致黄巾起义。1、清议。东汉后期,宦官专权令士人荣进无门,士人遂与官僚集团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力量,他们品评人物,议论朝政,是为“清议”,在当时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2、党锢之祸。东汉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在舆论和政治上打击宦官,宦官亦操纵皇帝镇压官僚士大夫的反对,双方斗争愈演愈烈,终至桓帝、灵帝年间,李膺、陈蕃、张俭等人被宦官指为部党,图危社稷,其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尽被免官禁锢,是为党锢之祸。(七)汉代的社会结构:汉代的社会结构主要由地主阶级(西汉初诸侯王、异姓王和军官),编户齐民,奴婢和流民,豪强地主(东汉以降)以及庄园中的依附农民所组成。(八)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1、代田法。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农民生产经验发明的轮耕之法。赵过亦推广耧播之法,挽耧播种,日种一顷,生产效率大为提高。2、《汜胜之书》。汉成帝时议郎汜胜之撰写的记载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区田法,即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适用于山岭阪坡和城邑附近土块狭小的地区。3、国营纺织业。西汉的丝织业比较发达,主要是官府经营的丝织业作坊,突出的是首都长安的东、西织室,齐郡临淄(今山东淄博)的三服官和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4、蔡侯纸。东汉和帝时,任尚方令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采用树皮、麻头、旧布和破鱼网为原料,造出了质量更好的植物纤维纸,非常便于书写,当时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往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九)秦汉的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骊陵、筑长城),严刑峻罚,土地兼并,加之秦二世昏庸,赵高专权,民不堪其苦,遂暴发起义。(2)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削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建立了“张楚”政权,沉重打击了秦朝暴政,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2、巨鹿之战。陈胜、吴广败后,项羽、刘邦成为起义军主力。公元前207年,项羽率楚地义军歼灭章邯、王离所率之秦军主力,解巨鹿之围。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巨鹿一役,秦王朝军队基本被消灭殆尽,整个战局为之扭转,此役为起义军最后推翻秦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3)绿林、赤眉起义\n王莽改制时期,各地农民不断起义,后义军逐渐汇合为三支,即活动于今日湖北地区的绿林军、山东地区的赤眉军和河北地区的铜马军。公元23年,绿林军领袖拥汉宗室刘玄为帝,国号汉,年号更始,王莽遂派兵围其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突围率援军与守城义军外合里应,莽军大溃。昆阳之战摧毁了王莽军队的主力,对于绿林军入关和王莽覆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黄巾大起义东汉以来,太平道在民间广为流传,其首领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于184年发动起义,起义军以黄巾包头称“黄巾军”,东汉王朝对起义军分割击破,黄巾军遂败。黄巾大起义是一次利用宗教形式周密计划,长期准备而发动的农民大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其影响力足以瓦解东汉王朝,其“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沉重打击了强调纲常伦理的东汉儒学,最终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中落、玄学兴起的局面。(十)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白登之围:西汉前期(刘邦到武帝即位前期)60多年,汉匈之间的关系以和亲为主。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汉高祖亲率军30余万出击,至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遇伏被困七天七夜后脱险。2、张骞出使西域(凿空):汉武帝即位后,意欲截断匈奴右方的援兵,因大月氏系匈奴的死敌,故于公元前138年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在途中被匈奴拘禁十年后得便走脱,越葱岭,经大宛(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费尔干)、康居(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与巴勒喀什湖之间的一带地方),抵大月氏,尽管张骞未达目的,但了解了沿途地形风物,他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张骞为中郎将,出使乌孙国以求联合抗击匈奴,尽管出使目的未达到,但是张骞在乌孙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政治影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此后,汉武帝连年派遣许多使宫到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在波斯湾西北岸,底格里斯及幼发拉底二河会合处)、黎轩(又作犁靬,即大秦。这里是指当时附属于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诸国去。汉文化随着这些使官广泛地传播到遥远的西方。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以打通被北匈奴控制的南道,至鄯善国杀匈奴使官,至于阗国杀匈奴监督官,鄯善、于阗等国王都派儿子到洛阳做侍子,隔绝五十八年的西域再次与汉交通。次年,班超废北匈奴所立的龟兹人疏勒王,按疏勒人意愿改立疏勒故王子。公元91年,北道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班超继而控制焉耆,至此葱岭东西路通,西域五十余国全部内属。西汉末年,西域三十六国分割成五十五国。公元一六年,王莽断绝西域的交通,匈奴乘机又征服西域诸国,实行报复性的剥削。诸国不堪命,要求汉统治的恢复,非常迫切,但东汉国力较弱特别是后期政治黑暗,内争激烈,无意远图,西域不能象西汉那样久通,自汉光武帝至汉安帝呈三绝三通不正常的现象。第一次绝——公元16年至73年。原因是王莽乱后,国内元气未复,避免与北匈奴接触。  第一次通——73年至77年。击走北匈奴,取伊吾(又称伊吾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交通恢复。  第二次绝——77年至91年。原因是不愿引起对北匈奴的战争,放弃伊吾。  第二次通——91年至107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班超经营西域完全成功。  第三次绝——107年至124年。原因是汉官庸劣,被北匈奴及一部分西域国攻击,朝廷召回汉官。  第三次通——124年以后。班勇击走北匈奴,葱岭以东又通。班勇以后,渐成半通状态。3、民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主要具有地域性。北方战乱不断。西部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南方地区开发融合加强。其发展趋势则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虽有战争,但合作与友好往来是主流,这反映了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4、丝绸之路:新疆地区很早与中亚各国往来,张骞出使西域使我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交流频繁,为此,汉朝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其通道有南北两条。南路从长安、金城(今甘肃兰州)出发,经敦煌、楼兰(即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主要在在今阿富汗境内),向西到达安息(即今伊朗)、条支(即今伊拉克一带),最后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北路从长安、金城出发,经敦煌、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龟兹、疏勒,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再往西经安息而达大秦。这两条中西交通大道就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丝帛锦绣、铁器、漆器以及铸铁和凿井技术沿此路西传,同时西域的良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也输入了中国。(十一)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统治思想的演变:秦专任法治→汉初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后期符瑞灾异、谶纬神学依附今文经学流行→\n东汉时王充《论衡》对谶纬神学不彻底的批判2、今古文经学之争汉文帝时,一些儒家弟子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文本和解释作记录而形成的经典即今文经。汉文帝时经学博士以及汉武帝时五经博士皆由今文经学家担任。古文经系用秦统一之前的篆文写成,西汉末年刘歆整理时经典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有异,且篇章亦多出不少,这些新发现的经典称为古文经。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古文经学则看重“通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古文经学注释和训诂方面的大师是许慎、马融和郑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发展,但其实质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在歌颂先王显圣,美化古代社会制度以及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这三者上是一致的。3、乐府、散文和汉赋:汉武帝时设立掌管音乐的政府机构即为乐府,乐府收集的民间歌谣即为乐府诗。两汉散文名篇有西汉贾谊《过秦论》、《治安策》,晃错《贤良对策》、《言兵事书》。汉赋流传至今有百余篇。前期为骚体赋,如贾谊《吊屈原赋》;中期为散体大赋,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后期首推扬雄《甘泉赋》。4、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或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死年不详。司马迁曾于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制定《太初历》,此后开始撰修《史记》(《太史公书》)。《史记》记事始于传说的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包括上下3000年的历史,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本纪按年代顺序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迹;世家记载诸侯国的兴衰;列传主要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表则按年代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书是有关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专篇。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广阔地反映了3000年的社会历史面貌。《史记》首创纪传体体例,成为历代正史的规范,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取材广泛,考订审慎,记事客观,观点进步(项羽入本纪,孔子、陈胜入世家),文字优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史学界和文学界都有很高地位。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名著。《汉书》体例与《史记》大略相同,都是纪传体,但《史记》是通史,《汉书》则是断代史,首创断代为史的编纂方法。同时,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书”改曰“志”;又不用“世家”,载入《史记》“世家”的陈涉、外戚和汉代诸王一律编入“传”内;“列传”简称为“传”。这些体例上的变化,对后来的一些纪传体史书影响很大。《汉书》在中国史学上的主要贡献和影响在于“十志”。《汉书》十志取法《史记》八书,但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对汉代的记载更为详备,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汉书》第一次创立了《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收录人物从传说时代的太昊到秦朝的吴广,区分为九等,加以评价。《百官公卿表》叙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反映了当时职官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是研究秦汉官制不可缺少的资料。但与《史记》相比,《汉书》缺乏批判精神,是封建史书的典范。5、张衡:张衡,字平子,南阳人,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精通天文历法。东汉安帝时任太史令,曾撰《灵宪》一书,比较正确的阐释了许多天文现象,发明了水运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对当时的谶纬神学思想形成有力打击。6、张仲景和华佗东汉最著名的医家是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为治病救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②,撰成《伤寒杂病论》16卷。晋人王叔和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对伤寒诸症分析病理,提出疗法,确定药方。《金匮要略》一书,则是杂病的病症、病方的汇集。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他的著作是后世医家的重要经典。与张仲景同时的华佗,精医道、方药和针灸等术。尤精于外科手术。用“麻沸散”麻醉患者,能打开腹背,为肠胃等内脏做手术。华佗所编“五禽之戏”是一套健身操,常练有祛病延年之效。五、魏晋南北朝历年真题论北朝胡汉问题和南朝侨就问题(南大2004);请结合史实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现象进行述评(北大2005);《隆中对》(人大2006)。考点详解(一)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n1、董卓之乱:公元189年,灵帝死,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其兄何进以大将军辅政,外戚与宦官争权再起。并州牧董卓勒兵进京,废少帝,立献帝,诛异己,临朝政,纵兵于洛阳周围烧杀抢掠,史称董卓之乱。各地州牧、太守和豪强纷纷以讨伐董卓为名拥兵自立,开始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2、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曹操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官渡之战系历史上以弱性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3、三国鼎立:220年曹操病死,儿子曹丕废汉自立,国号魏。刘备夺荆州,占益州,吞汉中,221年称帝,国号汉。孙权有江东六郡,又占岭南,袭杀关羽,夺回荆州,229年称帝,国号吴。此谓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东汉豪强势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分裂性,改剌史为州牧又形成拥兵自重的军阀,二者的结合成为三国鼎立的政治原因。其二,中国经济重心所在的北方在长期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南方经济和西部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这是三国鼎立的经济原因。其三,军事上吴蜀联合足以自卫,但又无力消灭强大的魏。地理形势的易守难攻,相互割绝,使三国在军事上形成某种均衡。这是三国鼎立的军事原因。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三国区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全国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二)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1、屯田制:公元196年曹操下令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就是招募流亡农民,把他们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几十人为一屯,在屯田官吏管理下,垦荒种地。屯田农民要把收获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交给政府,不服徭役,但不许离开土地。让士兵一面戍守,一面屯田,叫军屯。屯田的实行,发展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军粮供应,此所谓“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基础。魏建国以后,继续推广屯田制,并使它更加完善。2、诸葛亮治蜀:政治上限制豪强、整肃吏治、严明赏罚、任人唯贤,和抚夷戎。经济上兴修水利、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发展生产。民族关系上积极平定南中,促进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推动西南地区的开发。(三)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1、占田、课田令279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短暂的统一,遂颁布占田、课田令。占田、课田令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官吏以官品高卑贵贱占田,从第一品占五十顷,至第九品占十顷,每品之间递减五顷。此外又规定可依官品高低荫庇亲属,最多可至九族。原因: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是战国、秦汉以来土地制度和限田政策的产物。晋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然而土地兼并渐趋严重,占田、课田之法可以加强国家对自耕农民的控制,及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优点:首先,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比屯田制下要轻,而且解除了强迫劳动,有利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其次,占田无年龄之分,可以鼓励人们开垦土地。局限性:政府没有相应措施保证农民有足够的田可占,政府不管农民是否占足限额都按相同标准征收田租。2、户调制:西晋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岁以上未娶妻的,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能从事耕织的壮年奴婢,八口出一夫一妇之调。耕牛二十头,出一夫一妇之调。产麻之乡,以布代帛,数同。户调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对于自耕农来说,户调有所减轻;对于大地主来说,由于户调征收到奴婢和耕牛,比率较低,负担还是增加了。而西晋灭亡后,东晋南北朝仍有实行,至太和九年(485年)均田制实施后,户调制才废止。3、八王之乱:西晋宗室间争夺皇权的变乱。与乱者主要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顒、东海王越。(四)十六国与南北对峙1、永嘉之乱: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山西),国号汉。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刘曜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晋朝官民对此无法忍受遂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或“衣冠南渡”。\n南渡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准备,大量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2、侨置郡县:为安置中原流民,东晋在侨民大量集中的地方设置与他们北方籍贯同名的州郡县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并规定侨户另立户籍,免租免役。满足了北方门阀士族的利益,有地望可继续保持高贵地位和参政,又可控制大量不纳租服役的依附人口,政治经济利益都得照顾。3、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八十余万试图一举灭掉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谢玄等率兵八万迎战于淝水。结果东晋以弱胜强,击败企图统一全国的前秦。此役确立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影响:自永嘉之乱至淝水之战,北方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诚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分裂。此时南方司马氏在侨姓大族和吴姓大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政权,相对安定,江南得到空前开发,经济迅速发展。随后,南北冲突加剧,东晋三次北伐,前秦意欲统一南方,终致淝水之战。此战之前,中国南北各族以战乱、分裂和民族冲突为主要特征。淝水一战,南北对峙局面形成。随后,北方有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大融合出现。与此同时,南方门阀士族势力衰落,以军功新贵为主力的寒人兴起,南方陷入政权更迭之乱。(五)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1、门阀、庶族:门即门第,指家世族望;阀即阀阅,指功绩资历。门阀初指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累世显贵之家,其后形成为以门第阀阅为依据的等级制度和观念。门阀世族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至南朝开始衰落。门阀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朝政,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形成强大的政治、社会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自秦至西汉,封建官僚的仕进尚不受门第阀阅所限制,不少公卿出自于寒素之家。东汉时,由于世家大族垄断察举征辟,操纵乡闾清议,门阀观念逐渐形成。在东汉末已习以为俗。但门阀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则是在魏晋以后。士族亦称世族、势族、甲族、高门、冠族、旧门、著姓、右姓等,与庶族相对。南北朝、隋唐时身份性地主。东汉时逐渐形成。三国魏时,实行“九品官人法”,促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士族在政治上有特权,垄断仕途,并合法荫客,分割国家纳税户。其有侨姓、吴姓、郡姓、虏姓、膏梁、甲族、冠族、着姓、右族、华腴、旧族、高门之名。在学术上,以经学礼法传家,并实行“身份内婚制”,不和庶族通婚。两晋为士族鼎盛时期。东晋时,三品以上官职几乎全由士族担任,后经农民战争冲击,江南生产力发展,庶族地主经济上升,士族地主势力逐渐衰落。至南朝,士族已丧失部分权势。北朝少数民族掌权,士族势力始终不及南朝时强大。隋末农民起义,“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杀之”,士族势力受沉重打击,“名虽著于乡里,身未免于贫贱”。唐时,士族仍有相当政治地位,不少宰相出身士族,但已丧失垄断仕进与合法荫客之权。有些士族为考取进士,轻经学而重诗赋。“身份内婚制”开始打破,与庶族通婚。五代以后,士族地主势力日趋衰败。庶族是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他们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只能担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年至南朝,庶族势力逐渐兴起,执掌了军政大权。2、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王导、王敦是北方士族代表人物,拥立司马睿为帝,政在王氏。门阀政治发展到顶点,“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晋书》卷117),皇帝无实权,形成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大族轮流执政局面。3、祖逖北伐:祖逖是两晋之际的著名北伐将领。晋末大乱以后,祖逖挟宗族数百家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并向时任镇东大将军的司马睿提出了带兵北伐和收复中原的请求。司马睿遂拨给他千人廪和3000匹帛,让其自行募兵。祖逖于极端困难中北伐,招抚坞壁,屡破石勒,进至荥阳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正当他准备乘胜北渡黄河,扫清河朔之时,晋元帝司马睿任戴若思为征西将军,都督北方六州军事以牵制祖逖。祖逖见北伐无成,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忧愤死于军中。4、元嘉之治:宋武帝刘裕实行“士断”改革,即撤消侨置郡县,侨民入当地郡县户籍,同土著一样纳租服役,同时对大族隐瞒人口进行严厉清查。宋文帝即位后继续推行刘裕的改革,在士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并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措施,与民休息,使得刘宋前期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宋文帝元嘉之世(424-453年)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但宋文帝刘义隆与北魏的战争失利,国力削弱。刘义隆死后宗室骨肉相残,479年禁军将领萧道成自立为帝,国号齐,宋亡。5、侯景之乱:南朝萧梁末年北齐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侯景,原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高欢死,子高澄执政。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侯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萧梁。梁朝臣多表示反对,而梁武帝竟说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于是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于寒山堰,主帅萧渊明被俘,全军几乎覆没。东魏又进击侯景,景众4万余只剩下800人南逃,骗取梁寿阳城(今安徽寿县)。东魏实施离间计,佯称与梁议和,挑拨侯景反梁。太清三年(549)三月,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下二三千人,尸骸堆积,血汁漂流,惨不忍睹。侯景又东略三吴,使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死,景\n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天正元年(551),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景之乱梁,历时五年,令社会经济遭受巨大破坏。6、门阀士族的衰落与寒人的兴起门阀士族的衰落原因:九品中正制使士族门阀平流进取,坐享高官厚禄,只知享乐,不图进取,反而加速了自身腐朽;士族为维护特权,使自身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置于其他阶层的对立面,一旦受打击无法补充力量恢复生机;士族的经济基础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劳动者的反抗,田庄日益衰败没落。门阀士族不喜任武职,而寒人却以军功作为进身之阶,南朝四代皇帝和将领功臣都来自寒门。为了加强皇权,他们表面上优容士族占据高位,但使其有职无权;以寒人任官职低下的中书通事舍人,参与机密,专断政务。为了控制地方,寒人皇帝把宗室子弟封为诸王,以寒人为“典签”监视诸王和州剌史,位低权重,由此出现“惟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的局面,“寒人掌机要”使庶族逐渐掌握了政治中枢,为寒人集团登上政治舞台,取代门阀士族打下了基础。(六)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北方战乱,南方偏安。北人南迁,劳动力、技术南播。南方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较优越。(2)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端。兴修水利,推广小麦,栽培水稻,普及牛耕。隋唐五代时期加速。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两宋时期完成。粮食产量、各行业技术水平、贸易规模和城镇数量均超过北方。(3)影响:南方摆脱原始状态,南方发展转而带动北方发展,全国经济整体发展。2、土断:两晋、南朝时重要措施之一,即以土著为断。指以现居地为准,将人户著之于籍。其旨意、方法因时而有差异。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始。晋廷东迁后,大司马桓温和太傅刘裕分别主持了“庚戌土断”和“义熙土断”(七)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386年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471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即位,490年孝文帝继续把改革推向更高阶段。1、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日益成长的封建生产关系和落后的旧部落制之间的矛盾,皇权与旧部落贵族之间的矛盾;北魏统治者与中原汉族地主的矛盾;鲜卑贵族与北方各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只有更好解决这些复杂矛盾,才能巩固政权。2、改革的主要内容(1)实行“班禄”,整肃纪纲;(2)推行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3)实行“三长制”,打击地方大族,加强中央集权;三长制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孝文帝太和十年(486),纳内秘书令李冲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职掌为每四年造一次户籍,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及照顾孤贫老弱等。邻长可免除一夫征戍,里长二,党长三。推行三长制使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对于贯彻均田令、发展生产和加强中央集权均有利。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因而遭到不少守旧派的反对。但在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和李冲等执政大臣的坚持下,三长制得以继续实施。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加上大量的隐匿户得以清查,因此数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北魏后来的均田制,就是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行的。(4)实行新租调制;(5)迁都洛阳,有利于控制全局,争取汉族地主支持;\n(6)实行汉化政策,胡汉贵族合流,消弭民族矛盾。3、改革的意义:是北方民族融合和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士族的恶性发展,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巩固和改造了北魏政权,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总体上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是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八)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1、六镇起义: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政治中心南移,由鲜卑人兵将镇守的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大军事重镇地位下降,时值朝廷将“府户”即流放户和死囚发此六镇充戍,六镇兵将对府户残酷压迫而致民怨鼎沸,加之连年旱灾饥荒,六镇起义爆发,沉重打击北魏政权,后引发关陇、河北起义。2、河阴之变:这是北魏末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一次政变。魏末各族人民起义后,尔朱荣与汉族地方豪强势力勾结,先后镇压秀容一带起义,兵势日盛。武泰元年(528年)二月,胡太后毒杀魏孝明帝元诩指皇女婴为皇子,立以为帝,后改立元钊为帝。尔朱荣以报孝明帝仇为由挥兵洛阳,在河阴立元子攸为帝(孝庄帝),自为侍中,都督军事。后尔朱荣溺胡太后和元钊于河阴,又以祭天为名集合迎驾百官,宣称天下大乱,孝明帝被害全因朝臣贪婪残暴、不辅君主,纵兵杀王公卿士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后尔朱荣挟孝庄帝元子攸入洛阳而专制朝政。(九)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1、过程三国时期曹魏与北方,蜀汉与南中,吴国与山越各有交流。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至黄河下游,北方汉族迁到江南。南北朝时期以北魏孝文帝之改革最为显著。2、表现(1)民族大杂居局面的形成。(2)胡族的汉化和汉族对胡人看法的改变。(3)汉族从人种到饮食、器用等文化诸方面都吸收了胡族的新鲜血液。3、意义丰富了河朔文化和地方六朝文化,这二者成为盛唐文化的两大来源。(十)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占统治地位,其思想意识的主流就是玄学。魏晋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为“三玄”。玄学就是探讨“三玄”的玄妙深奥之学,它是揉和儒、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特征是以老庄“贵无”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儒家的纲常名教,为门阀士族的根本利益进行辩护。实质是主张门阀专政,君主无为,巩固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1)产生的历史背景儒家思想的破产。东汉王朝崩溃后,儒家的等级、礼乐、天人感应等不能缓和统治阶级内部冲突;孝忠仁义也不能再欺骗人民。门阀士族需要寻求更有效的精神武器。官僚士大夫由“清汉”转向“清淡”。东汉时“上议执政,下讥卿士”,无所顾忌。两次党锢之祸,不敢再议论时政,转向玄虚的“清淡”。三国以后,政权变化无常。地主阶级对当权政府信心不足,又不敢明确立场,为了明哲保身,从老庄思想中寻求安慰。(2)玄学的代表人物和阶段划分第一阶段在曹魏后期,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思想核心“贵无”,“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有是从无产生出来的。不否定儒家纲常名教,认为“名教本于自然”,听其自然就能维持名教。要君主“无为”,为门阀士族掌权制造理论。第二阶段在魏末晋初,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阮籍。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二者对立,崇尚自然,批判名教。行为实践中也故意蔑视礼法,惊世骇俗。第三阶段在西晋时期,代表人物是向秀和郭象。认为“有”是自然存在,万物由其自身“独化”而成。主张“名教即自然”\n。就是认为一切现存事物,包括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都是自然的、合理的,要人民安份守已,成为完全代表门阀士族利益的哲学。2、史学发展(1)私家修史风行,史学名著多有。《三国志》和《后汉书》是历代纪传体断代史的两部名著。《三国志》作者陈寿,原仕蜀汉为观阁令史,蜀亡后入晋任著作郎。刘宋裴松之作《三国志注》,引书达140种,字数与原书相当,或补阙、或备异、或惩妄、或论辨,与原书具有同样的价值。今本《后汉书》中“纪”、“传”部分的作者是刘宋的范晔,而诸“志”是从西晋司马彪所著《续汉书》移植的。(2)南齐沈约《宋书》,梁萧子显《南齐书》,北齐魏收的《魏书》,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专记十六国历史。(3)梁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佛教的重要资料。常璩所著《华阳国志》,上起巴蜀的传说时期,下止成汉的灭亡,记载了西南地区的历史、风土及人物。(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最为突出,不仅是地理名著,亦是文学和史学名著。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系城市地理专著。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3、书法:三国钟繇转隶书为楷书。东晋王羲之楷书已臻完美境界,亦擅行书、草书,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亦是著名书法家。六、隋唐五代(581-618-907-960)历年真题简述秦隋快速灭亡的原因(人大2006);甘露之变(南大2006);安史之乱的影响(人大2006);牛李党争(北大2006);评述两税法(北师大2006);秦朝的三公九卿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变化(南大2006)(2007)3.属于唐朝后期“南衙北司之争”的事件是()A、甘露之变B、河阴之变C、夺门之变D、高平陵之变(2007)14.李白作《哭晁卿衡》,以纪念在返国途中罹难的留唐日本友人()A、吉备真备B、空海C、阿倍仲麻吕D、最澄(2007)22.圩田(2007)31.隋朝中央集权与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内容与意义考点详解(一)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南北朝后期,民族矛盾大大缓和,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南北朝时期对峙的民族性质渐趋消失;加深分裂割据的士族势力衰落趋势加剧;北方政治较清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雄厚,地广人众,军事强盛;南方陈国政治上腐败,人民不断反抗,加之地狭人少,军事力量远不及隋朝。故北强南弱的局面已然出现,由北方实现统一已成定局。公元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隋文帝甫立国,即着手准备统一天下。首先,隋文帝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澄清了吏治,发展了经济,大大增强了国力,为统一打下基础。其次,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第三,隋文帝在开皇七年(587年)废除了江陵的后梁政权。第四,隋文帝广泛征求文臣武将灭陈统一的策略。最后,时机成熟,隋文帝便命次子晋王杨广为元帅、高熲协助,统一指挥平陈战役。隋文帝灭陈统一意义重大。它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达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此以后,统一的观念,统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隋文帝对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有重大贡献的。2、政治制度(1)中央官制改革方面,影响最大的就是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即尚书、内史、门下三省。内史省起草诏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是行政机关,“事无不总”,是执行机构,下辖六部(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三省长官分别称内史监与内史令,门下纳言,尚书令与仆射。三省职能同秦汉的丞相,历史上称为三省制度,其职能互相牵制。增设谒者和司隶二台以分割御史台职权。置秘书省掌国家图籍,设内侍省负责皇帝起居饮食。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和国子、将作两监,接受尚书省的指令。(2)地方官制方面,为了改除隋初机构重叠、官吏冗滥,“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炀帝时又改州称郡。\n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朝废除了汉魏时地方长官自行任免属官的制度,在北齐北周的基础上,规定全国范围内“大小之官,悉由吏部”。推行乡贯回避制,县佐(即县丞)以上地方官员须“尽用他郡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副县级以上官员回避在本地做官的法令。州县的主要属官实行定期轮任制。地方官还不许携带父母及15岁以上儿子赴任。实行中央统一任命地方官员,并运用“上考课”(汇报工作,又称“朝集”)、派使巡察等考核评估制度进行赏罚,这些对限制地方豪强势力,整顿吏治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有重大意义的,其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经济制度(1)继续推行均田制。(2)租庸力役的赋役制度。4、军事制度府兵制的发展。魏晋时期,实行的是兵农分离的世兵制度,当兵者被列为兵户,世代当兵,地位低下。西魏、北周建立了“府兵制”,最初仍为兵农分离,但与均田制结合后,逐渐趋向“兵农合一”化,隋朝最终完成了这一发展趋势。开皇十年(590),隋文帝诏称:“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隋书卷2》),使无乡里之号,居无定处的“兵户”,与一般农户一样隶属于州县,最终完成了“兵农合一”的过程。这一改革使府兵制和均田制更好地结合起来,府兵沿旧制由12卫大将军统率,并听命于皇帝,成为依托均田制的军事制度。这一改革增加了农民对国家的兵役负担,加强了国家的武装力量,又把军事统率权集中到中央,支持了中央集权。隋炀帝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多次征集庞大的(百万大军)远征部队,与兵制的改革有重大关系。5、隋朝大运河的开凿(1)原因:加强对南方控制,运送南方物资到北方。(2)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河四段。(3)意义: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大运河,解决了南粮北运和加强控制南方的问题,对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000多年来,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是隋朝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但在当时,给民众带来深重的苦难。(二)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贞观(627年~649年)年间,由于唐太宗比较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他与其辅佐大臣房玄龄、魏徵、杜如晦等人特别关注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十分注意与民休息,留心治道,故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民族关系融洽,中外友好往来较多,被誉为封建社会少有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其主要措施有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继续推行均田制;虚心纳谏,任人唯贤,发展科举制度;削冗官,整顿吏治,戒奢从俭;偃武修文,推崇儒学,修订《五经定本》、《五经正义》;重视立法,执法公允。唐太宗晚年三征高丽,大兴士木、劳民伤财,刚愎自用,不仅拒谏,还亲佞幸,只信任其妻舅长孙无忌,但是他的美好形象和“贞观之治”的概念一样,成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不仅对后期唐朝,而且对宋元明清的君主,都有深远影响。(三)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1、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行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韦省事,亦职为宰相。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2、一台五监九寺\n御史台,为监察中央、地方官吏违法和参与大狱审讯的机关,长官御史大夫,副长官御史中丞。五监即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九寺即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大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分理各种具体事务。3、州县制地方为州县两级。州的长官为刺史(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县设县令。贞观十三年(639年)统计,全国有358州(府)、1511县。县下有乡、乡下为里。里辖百户,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设里正负责“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直接管理百姓。唐中期演变为道、州、县三级体制,同时出现了府——唐代京都和陪都所在的州,地位高于普通州,边疆设都护府,其地位与州同。4、均田制与隋朝相比的变化有三:授田对象增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减妇女、奴婢和部曲;对贵族官僚的授田规定更完备,数量也更大;弛土地买卖之禁,法令允许在一定条件下买卖口分田和永业田。5、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规定:凡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其内容是: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租;交纳一定的纺织品(绢、绵或布、麻等)称调;服徭役20天,是为正役,国家如果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规定的数量交纳纺织品,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须服役,服20天之外,如果加役15天,免其调;增加30天役,租调全免。有水旱灾害时,酌情减免。官僚贵族享有免除租庸调的特权。与隋朝相比的变化最明显之处是庸的确立和制度化,隋朝年50以上方可以庸代役,唐朝“输庸代役”无年龄之限。6、科举制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等科目。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帖经、经义、时务策。进士考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明经录取十分之一、二。进士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称“士林华选”。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不常开科,平民子弟和官员皆可应试,取人少。科举及第只是取得做官资格,真正任官须经吏部铨选,称“释褐试”。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考试选官是历史性进步。它有利于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进一步冲击旧的门阀士族制度,提高官员的素质并改善吏治。但是还有诸多局限性,讲宋代科举改革时再作比较。如名额少,通榜公荐、常受家世左右等。7、唐律公元617年,李渊一进入长安,就公布了类似汉初约法三章的12条简易法令,以宽减刑罚为目的。618年立国后,又命大臣修立新王朝的法典,在隋《开皇律》的基础上,武德七年(624),修成了《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又命人对《武德律》进行修订,于贞观十一年(637年)修成《贞观律》,这次修订大量减少了判处死刑和流刑的罪名,又减轻了许多轻罪刑罚,仍分12篇502条,即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刑名有笞刑5等、杖刑5等、徒刑5等、流刑3等、死刑2等。至此,《唐律》基本定型。高宗时,又在此基础上修成《永徽律》,并令长孙无忌等撰成《疏议》30卷。后来疏议附在正文之后共同颁布执行,此即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竭力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制,但也有一些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的进步性规定(《宋刑统》以此为范本修成),对后期封建社会及东亚东南亚产生了深刻影响。(四)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1、武则天及其改革措施武则天名曌(即照),永徽六年(655年)成为皇后,690-705年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因她在唐为则天皇后,建立武周政权为则天皇帝,故称武则天。其贡献如下:(1)大开科举,创殿试、武举和南选;(2)驱逐吐蕃;(3)发展农业生产;(4)提高庶族官员地位,抑制门阀士族势力。2、开元之治\n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励精图治,致“开元盛世”。其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1)整肃吏治:裁汰冗员,注重铨选,尤重基层官员,启用贤能。(2)整顿经济:政府统一征收封户租调;整顿户籍,搜刮隐户。(3)改革军制,变府兵制为募兵制。(4)抑制佛教,检括伪滥尼僧,勒令还俗,限制建设佛寺。(五)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1、唐三彩唐代陶瓷制造业有很大发展。越州的青瓷类冰类玉,晶莹剔透,邢州的白瓷类银类雪,洪州的名瓷酒器茶具质量很高。陶器以三彩陶俑,即“唐三彩”最为著名,以青、绿、黄三色为主,以人、马、骆驼为主要造形,唐三彩的施釉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隋代的何稠能以绿瓷制琉璃,其色泽有赤、白,黑、黄、青、绿、缥、钳、红、紫十种,可以以假乱真)。唐后期瓷器逐渐被民间普遍使用,制作工艺也有提高。2、商业的发展(1)原因:农业、手工业、交通的发展。驿传制(2)坊、市、肆、行;农村的草市、墟或集。(六)“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1、“安史之乱”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率藩、汉十五万军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连败唐军,攻入洛阳。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至德二年(757),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与回纥援军收复两京,安庆绪退至邺城(今河南安阳)。次年,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干元二年(759)杀安庆绪于范阳,自称燕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上元二年(761),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2、藩镇割据唐代中叶后,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与唐廷抗衡的政治局面。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边兵,并创设节度使制,节度使以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之权。这些节度使统掌的军镇有藩卫(即保卫)唐廷之责,故又称藩镇。安史之乱后,为了抵御叛军,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唐代后期,藩镇林立,这些藩镇亦称方镇。其中一部分不受朝命,不输贡赋;有的甚至倚仗自身实力对唐廷跋扈不驯,割据叛乱,或藩镇相互兼并,最后唐廷被强藩朱温所灭,演变为五代十国。《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李愬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佑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命李佑、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命士少休。食干鞴(bei),整羁靮(di),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军声。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佑、李忠义钁(jue)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城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tuo)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必洄曲子弟就吾求寒衣也。”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应者近万人,始惧,帅左右登牙城拒战。愬遣李进城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当助之,城上矢如猬毛。晡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且告于裴度。是日,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馀人相继来降。自元济就擒,愬不戮一人,凡元济官吏、帐下、厨厩之卒,皆复其职,使之不疑,然后屯于鞠场以待裴度。(七)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1、两税法\n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其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此后,宋、元、明历代田赋均为夏秋两季征收,亦沿称两税,但具体内容则有不同。一条鞭法推行后,不再用两税名称。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它承认田土自由转移与庶民阶层的分化,课征基准转为户的贫富,确立纳税货币化的税制。定量出为入的赋制,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2、扬一益二唐朝后期长江流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其中以扬州和益州为最。扬州“雄富冠天下”,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集散地,有“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之赞,益州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其锦绣、井盐、纸张、瓷器、茶叶等物,史称“扬一益二”。其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杭州、广州、泉州、明州、皆空前繁荣。此外,大城市出现了夜市,商州活动逐渐冲破了先前的坊、市分离制,不少商人已开始在民坊内开设店铺。农村草市虚市更多。唐朝亦出现了柜房和飞钱。柜房即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其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京城的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现钱。这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广州、泉州、明州均置市舶司以管理对外贸易。(八)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南衙北司之争:“二王八司马”事件即“永贞革新”和“甘露之变”。永贞革新:唐朝后期宦官专政,“永贞革新”是一场反宦官集团的革新运动。永贞元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淮、程异等进行改革。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并准备夺去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惜计划被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逼顺宗退位,二王被贬逐,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历史上也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唐文帝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舒元舆与金吾将军韩约、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御史中丞李孝本等合谋,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等往视,但被宦官发觉,仇士良等人立劫文帝入宫,封闭宫门,发禁兵五百人,杀死金吾吏卒六百余人,诸司吏卒及民酤贩死者,又千余人。宰相舒元舆、王涯、李训、贾餗及王璠、郭行余、郑注等皆被执杀,妻女不死者皆被没为官婢。朝列几为之一空,宦官更为专横,文宗郁郁而死。甘露之变后,唐朝皇帝多昏庸之辈,皇室、贵戚、官僚、僧侣、商人、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失控,终至“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两税之外,杂税繁多。徭役繁重。至859年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随之庞勋起义。王仙芝和黄巢起义直接冲击唐中央政权。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国号梁(史称后梁),五代十国由此开始。(九)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北庭都护府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广大地区以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对于西域安定及其与内地交流,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都有重要作用。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并同唐朝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贞观八年(634年),遣使入唐,他景仰唐朝的强盛和文物制度,并多次向唐求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亲至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札陵湖)迎接,并在逻些城专为文成公主修造了华丽的宫殿。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唐文化,松赞干布派大批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子监上学,聘用唐朝文士到吐蕃管理文书。唐蕃友好关系日益发展。\n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吐蕃与唐朝关系曲折发展。唐高宗以后,吐蕃与唐争夺西域。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充隶蹜赞与唐修好,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嫁养女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唐玄宗时,弃隶蹜赞上表称唐蕃“和同为一家”。唐蕃亲戚关系进一步发展。双方还通过互市,进行经济交流。汉藏文化也互相影响,尤其是唐文化对吐蕃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3、遣唐使唐朝与日本交往密切。从贞观四年(630年)至乾宁元年(894年),日本派遣唐使19次,其中最后一次任命了使臣而中止,另有两次因故中止,又有一次仅抵百济,二次为“送唐客大使”,一次为“迎入唐大使”,所以名符其实的遣唐使为12次。唐初,遣唐使团不超过200人,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多达550人以上。日本留学生中最知名的是吉备真备、阿部仲麻吕,学问僧最知名的是空海。吉备真备回国后,用汉字楷体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学问僧空海不仅将佛教密宗带回日本,而且用汉字草体偏旁创造了“平假名”,使日本文化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阿部仲麻吕汉名晁衡。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中国僧人东渡日本最著名的是鉴真和尚。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律宗造诣很深,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之请,东渡日本传法,经六次努力,历尽艰险,终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到达日本,时年近七旬,双目失明。他将律宗传到日本,同时传授了佛寺建筑、雕塑、绘画、医药等。日本现存唐招提寺,便是鉴真主持修建的。他留日本10年,死后葬在招提寺。4、玄奘:玄奘俗姓陈,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师南)人。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启程去天竺求法,途经今新疆及中亚各国,历尽艰险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结束了长年跋涉5万余里的行程,回到长安。他带回梵文佛经657部。此后他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19年中,他译出佛经74部1335卷,计1300万言。贞观二十年(646年),玄奘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取经所历和传闻的138个国家的历史沿革、山川特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成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和印度历史、地理及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佛教: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法相宗和禅宗。2、唐诗:“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陈子昂。盛唐名家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名家有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晚唐名家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唐朝诗人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最突出的明星。3、古文运动:唐朝文学的一大成就是古文运动的兴起。唐称六朝骈体文为近体文,周秦两汉通行的散文为古文。南北朝占统治地位的骈体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不能反映丰富的现实生活。随着唐朝封建经济的发展,普通地主阶级势力的上升,这种贵族文体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提倡恢复周秦两汉古文的运动应运而起。表面上看,这是文体上的复古,实际上是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替代已经走入绝境的骈体文,这是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首倡者和奠基人是武则天时期的陈子昂,成就最大的是韩愈、柳宗元。4、吴道子:吴道子(680-759),又名吴道玄,河南阳翟(今禹县)人,有“画圣”之称。他出身画工,兼擅人物、山水,尤擅佛道画。在画法技巧上,他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的笔法,还发展了张僧繇的晕染法(即凹凸法)。于焦墨痕中,别施彩色,微分深浅,使画富有立体感,有“吴带当风”之誉。5、官修史书隋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唐太宗重视“以古为镜”,于禁中设史馆,命史官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令宰相监修。从此官修史书成为制度,沿袭下来。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更加重视总结统治经验教训,从历史中获取鉴戒。唐朝编成的正史,在24史中占8部,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和李延寿编修为政府批准成为正史的《南史》、《北史》。梁、陈、北齐、周、隋五史没有志,后编修《五代史志》,这就是现在《隋书》中的志。刘知几(661-721)于景龙四年(710年)撰成《史通》,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杜佑(735年~812年)用30余年时间写成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李吉甫(758年~814年)的《元和郡县图志》。此书40卷,记述了各郡县的户口、物产、山川古迹、地理沿革,是重要的全国性历史地理著作,原书各镇篇首的地图在宋代已经佚失,故后人又称此书为《元和郡县志》。\n6、赵州桥:隋朝大业年间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大桥两端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此设计可减轻桥重,节省下料,便于排洪,增加美感,它设计构思精巧,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伟大创举。此桥历千年数次洪水和地震而基本完好,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杰作。(十一)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1、五代十国北方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南方地区吴、南唐、吴越、闽、南汉、楚、荆南、前蜀、后蜀等九国,连同山西地区的北汉,称“十国”。史学界把907年后梁建立到960年北宋建立这段时期称为“五代十国”。2、周世宗改革954年,郭威死,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位时期,继续推行政治改革,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为北宋建立后统一局面的重建奠定了基础。在经济方面:鼓励开垦荒地;减免两税;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限制佛教发展。三武一宗灭佛的宗即周世宗。在政治方面:注重改善吏治,下令修成了《大周刑统》21卷。鼓励近臣直言朝政得失。在军事方面:整顿军纪,淘汰冗兵。并下令“诸道募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送于阙下,仍目为强人,充当禁军”。诸道勇猛兵士被选为禁军,加强了中央的武装力量,使中央武力足以控制地方,开始纽转尾大不掉。内轻外重之弊。五代帝王均由方镇起家夺帝位,而推翻后周政权的赵匡胤,使用的却是中央禁军。改革的同时,周世宗还南征北战,从契丹人的手中夺回三州和瓦桥关等三关之地,为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3、南北经济发展北方战乱多,南方战事较少,且每一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故经济相对发展。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手工业“民间机杼大盛”。农业“旷土尽辟,桑柘满野”。七、两宋、辽、西夏、金、元历年真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大2005);元朝中央和地方官制(北大2005);庆历新政(北大2005);辽饷(北大2006);宋明理学(北大2006);如何看待北宋积贫积弱(人大2006);《册府元龟》(南大2006)。(2007)4、宋仁宗时期政治改革的主持者是A、王安石B、包拯C、范仲淹D、寇准考点详解(一)两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1、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960年,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于开封东北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周恭帝被迫退位,赵匡胤建宋,史称北宋。赵宋立国之初即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1)军事制度方面杯酒释兵权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部军司整顿禁军及更戌法(2)行政体制方面分割宰相权力。参知政事为副相主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使主财政。改革人才遴选体制,由皇帝亲自掌握。(3)经济体制方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4)司法体制方面各路设提点刑狱掌司法,死刑核准权收归中央。2、辽的政治制度\n(1)北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南面官治汉人,北面官治契丹人。(2)投下军州(又作头下军州)(3)四时捺钵(4)斡鲁朵3、女真的“猛安谋克”: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进行战争时的军事编制。阿骨打借用其名,将其发展成了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最初女真人行军打仗时,将领按带兵的多少分别称“猛安”(千、千户、千夫长)、称“谋克”(女真语:乡里、族、族长(可译为百户、百夫长))。阿骨打攻辽时,规定以300户为谋克,10谋克即三千户为猛安。由于实行“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猛克谋克户的壮丁,平时从事渔猎生产,战时自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应征出战。在攻辽战争开始后,归附的或被征服的熟女真及契丹、奚、汉、渤海等各族人都按照猛安谋克编制进行管理,从而加强了女真对各族人的控制。随着女真人的南迁,这一制度还被带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原,为猛安谋克户“计口赐田,使自播种”,称为屯田军,与旧有州县制度平行,互不统属。猛安的品级相当于防御使,管军也管民。谋克之职与县令同而品级略高。这样,猛安谋克组成了金朝在汉族聚居区与州县配合的军事镇压网,维护了其政权统治。(二)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1、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是以范仲淹为主的改革派在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一次变革。(1)原因:“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之害;冗官冗兵冗费之三冗;对辽、夏战争失利,纳岁币。(2)内容: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陈十事”提出变革主张:(一)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后来,富弼也上当世之务十多条,上安边十三策。韩琦等也提出一些主张。改革的官员最终还是被排斥、打击。“新政”经过一年多时间,再也进行不下去。2、王安石变法(1)富国均输法。熙宁二年,颁行均输法,周知淮南、两浙、江南东西和荆湖南北路,“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根据京城和皇宫的需要及库存的情况,就近采购,不一定要到产地去购买,这样既节省了钱财,又可以防止大商人乘机牟取暴利。青苗法。在每年的正二月或五六月时期,也就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上需要钱财周济、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低息贷借钱或粮给农民。春天贷借,于纳夏税时归还;夏天贷借的钱粮,于纳秋税时归还。这样作法其目的是为抑制兼并,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保障。农田水利法。这是要求各地的农户按户等,出资兴建水利工程。钱财不足可向政府贷借。方田均税法。要求各地丈量土地,划定等级,核实后发给契书,然后确定税额。这也是为抑兼并、防诡寄采取的措施。市易法。熙宁五年,首先在开封设市易务,以后在各个重要商务城市都设这样的机构。市面上滞销的货物,由市易务收购。市场上需要的时候,商人以抵押的办法,五人互保,年息二分,赊得货物;或以同样的利息贷款购物。市易法可以起到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以平抑物价,防止大商人牟取暴利。募役法,或称免役法。原来按照户等要充差役的,改由地方政府出钱雇人充役。这些费用,由各等的人户负担。(2)强兵将兵法。王安石一面裁汰老弱,选拔精兵,另一方面行将兵法,使军中之将能更有效地指挥、训练士兵,从而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设军器监。统一管理各地的武器制造。在出产武器材料的州设都作院。奖励改良武器,根据各地所造武器的好坏,黜陟官员。保甲法。农村的住户,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家有两丁以上者,抽一人为保丁。保丁编制起来,进行训练,维持地方的治安,加强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又可以补禁军的不足。\n保马法。地方上养战马,以节省政府的开支。(3)育才改革科举制。保留进士科,罢诗赋明经诸科,增设明法科。三舍法。编写和推广《三经新义》。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在北宋严重危机下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自救运动,新法施行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土地兼并受到限制,军队战斗力提高。但新法招致激烈反对,王安石两度辞相亦影响新法推行。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新法尽废,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此时新法已成各派相互倾轧的工具,至此,变法完全失败。(三)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1、澶渊之盟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二十万大举南侵。北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等人的促使下亲临前线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士气大振;而辽初战不利,统帅萧挞览阵亡,又有后顾之忧,于是宋辽双方议和: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澶渊之盟的缔结,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100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2、庆历和议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不断发生战争,长期的交战给双方都带来很大损失,于是在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订立庆历和议。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从次,宋夏间战争减少,维持对峙局面。3、绍兴和议南宋与金在1141年签订的和议。其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向金岁输银25万两,绢25万匹;南宋和金以淮河至大散关为界,中间唐、邓二州属金。这个和约没有给双方带来持久的和平,不久金军再度南侵,战事又起。(四)宋代经济的繁荣1、圩田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水利田,即在沿河湖的低洼之地筑堤围田,设水渠、闸门与水车,旱时放水灌溉,涝时排水。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于江淮、钱塘江流域,明清延续。2、行和交子宋代取消了唐时限制商业的坊市度,市场不由官府设定,贸易的时间、地点均由商人自行选定,大城市内同行的商人组成“行”,入行的商户叫“行户”,领头的商人叫“行头”。四川成都出现私人印制和经营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仁宗天圣元年,交子改为由官府去经营,在益州设交子务专门印造发行交子。绍兴三十一年,在杭州设立会子务,发行的会子通行东南各路。四川原先发行的交子数量过多,后来于1105年改为“钱引”。(五)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1、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或曰1167年生于蒙古一个贵族家中。1206年(宋开禧二年),铁木真完成了统一蒙古高原的事业,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大会,即大汗位,建大蒙古国,号成吉思汗。成吉思一词有“海洋”、“有力”、“天赐”、“伟大”等诸多不同说法。成吉思汗治下早期蒙古的国家制度都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帝国特征,对巩固蒙古国的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对此后元朝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①建立千户、百户授封制度。(95千户)――军事制度。②创建怯薛护卫军。③颁布法律(大扎撒)设置司法长官。\n④优容宗教。⑤创制蒙古文字。2、西征与分封领地(1)三次西征1219-1225成吉思汗西征,1235-1244拔都西征,1253-1259旭烈兀西征。三次西征后,蒙古占领了自西亚至黑海东岸的广大地区。(2)分封领地1206年以来,成吉思汗把新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作为世袭领地。长子术赤领钦察汗国,二子察合台领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领窝阔台汗国。第三次西征后,蒙哥将新占领区封给旭烈兀(蒙哥弟),称伊儿汗国,此四者即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汗国。这些汗国从名义上说,是大汗的藩国。3、元朝建立及统一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此名源于《易经》“大哉乾元”。同年营建“大都”,使北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行汉法汉制,重农重儒,建官学、设国子监。奠定了中央集权王朝的基本框架。随后于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恭帝与母谢太后投降。1279年元军攻崖山,陆秀夫抱幼帝赴海自尽,张世杰突围失败,溺死。至此,元军消灭南宋残余力量,完成统一。元朝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2)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文化交流。(3)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六)元代行省制度1、行省设置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为行省制度。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称都省。腹里地区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在诸路重要都会设立了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最高长官一般称平章政事。行省长官统一掌握军事、行政、财政大权。是我国制改区划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系官署名,为行中书(尚书)省简称。金以地方有征伐之役,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建国后,始置中书省。中统、至元间,于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因事设官,所以中书省长官领其事,用行某省事系衔。后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秩正一品,掌统管内军政要务。先后设立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等十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丞相或设或不设,无丞相则以平章统理。十行省之外,因军政所需,又增设若干临时性行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武宗至大二年(1309),曾两度改称行尚书省。明初沿置,秩从一品,各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下设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及都事、检校、照磨、管勾、理问、知事等。洪武九年(1376)罢,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简称省。清初增至十八行省,后又增至二十二行省。现今省制大致渊源于此。2、行省制度的影响从行政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七)元朝的民族政策四等人制度。元朝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色目意为各色名目,泛指西北各族、西域及欧洲来华的各族人。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灭亡前归附的云南、四川的汉族人。南人指原南宋治下的人民,包括江浙、江西、湖广行省与河南江北行省南部各族。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八)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1、宋代理学——新儒学运动宋代理学系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北宋时期的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宋代理学的这两派对后来影响较大,王阳明为明代理学代表,他基本上承续了陆九渊一派思想,对后代影响巨大。\n朱熹(1130-1200年)两宋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以儒学为核心,吸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把儒家思想改造和发展成为理学,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理学又叫道学。朱熹是南宋最大的理学家,在建立我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他是一个集大成的人物。他主张“天理”是永存的,把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说成是“天理”的体现。他的“理学”长期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和宣扬,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正统的统治思想。周敦颐宋代理学的创始人(1017-1073),道州(今湖南道县)濂溪人,初步建立一套探讨宇宙本源、万物生成、人性伦常等问题的理论体系,依据道家学院,《周易》等著《太极图说》,以“太极”为宇宙本源。太极动、静产生阴阳,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生成五行,五行(五气)推移变化形成宇宙万物。张载(1020-1077),眉县(今陕西眉县)横渠人,字子原,人称横渠先生。著有《正蒙》、《经学理窟》、提出“气”是万物本源,气聚为太虚(天空),生成万物,气的变化归于“道”。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洛阳人。周敦颐的弟子,有《二程全书》,“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彖体贴出来”。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提出有系统的理气说,人性论,格物致知识等。陆九渊(1139-1192),江西金溪人。以儒为主,吸收佛教禅宗宗,强调内心觉悟,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为“心学”派。著名论断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象山全集二二)。曾与朱熹在鹅湖辩论天理、心理,称“鹅湖之会”。2、宋词、宋元话本和元曲(1)词。一种按乐曲歌词配唱的文学,亦称倚声(按曲)。作词称填词。因其句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萌于隋,兴于唐,发展于五代,大盛于两宋。最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柳永、苏轼,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的陆游、辛弃疾。(2)宋元话本。宋代流行“说话”,以讲史和讲小说为主,其底本称“话本”。流传至今的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宋元话本是元明以来一些章回小说产生的基础。(3)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的重大成就,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基于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传统的诸官调而产生,它融合了各民族文学艺术形式金朝以词赋取士,文人多喜作诗填词。金人统治地区,流行“说话”和“诸宫调”,许多内容为后来的元曲所吸收,如金章宗时董解元作《西厢记诸宫调》。金人又创造了所谓的“院本”,它是以科白动作为主,加入唱曲,这为杂剧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和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散曲是与元杂剧中的曲牌一样而没有念白和折子的歌曲,是元代的民歌,其中包括“套数”和“小令”。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家有180余人。3、史学(1)通史《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全书296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362年的史事。这部书编纂的宗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这部书取材谨严,进行了周详的考订。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文学价值。《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和范祖禹共同编修的。司马光字君实,号迂臾,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生于1019年,卒于1086年。《通志》200卷,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由本纪、世家、列传、载记、年谱(年表)和略(志)等部分组成。《二十略》集中反映了作者郑樵的史学思想和学术观点,堪称精华。郑樵字渔仲,福建莆田人,生于1104年,卒于162年。《文献通考》是一部典制体的史书。全书共348卷,作者为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分24《考》,它记录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民族、边邻、风俗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封建社会的全面剖面图。马端临在按语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点。他认为历史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历史要进行变革,古代的封建、井田制度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后世不能照搬。他要求探讨历史变化之“故”。马端临字贵与,乐平(今属江西)人。《通志》、《通考》和《通典》为后世并称“三通”。(2)断代史欧阳修撰《新五代史》74卷、欧阳修与宋祁等撰《新唐书》225卷以及北宋初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150卷,均为重要的纪传体史书。(3)当代史\n宋代专设“会要所”,前后十余次共修成会要2200余卷。后清人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得《宋会要辑稿》。南宋李焘撰编年体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以记北宋历史,南宋徐梦莘编撰《三朝北盟会编》250卷,系北宋末、南宋初宋金关系的重要资料书。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是记载高宗一朝的重要史料。(4)类书与丛书北宋四大类书为《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和《文苑英华》,南宋时期有王应麟的《玉海》等。宋代丛书的兴起和发展系文献学史上的大事件。《宋文鉴》、《元文类》、《金文最》是各个朝代的文章汇编的著名作品。(5)地方志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周密《武林旧事》。(6)金石学金石学系宋代兴起的新学科,其典型代表有欧阳修《集古录》,吴大临《考古图》和赵明诚《金石录》。(7)胡三省与《通鉴注》。胡三省字身之,宋亡隐居,为司马光《资治通鉴》作注294卷,系重要参考书。(8)袁枢与《通鉴记事本末》。南宋袁枢著《通鉴记事本末》239篇。因资治通鉴按时间编写,常有一事分散数卷之中的问题,查阅不便,袁枢以类推例,改编为本末体。自此,本末体与纪传体,编年体并列。(9)元朝官修史书《宋史》、《辽史》和《金史》。时元朝论“正统”,及脱脱为相方定谳宋、辽、金皆为正统,三史分修,诚为史学思想之大进步。(九)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1、市舶司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北宋开宝四年(971)设市舶司于广州,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陆续于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今浙江嘉兴)设立市舶司。北宋中期以前,各处市舶机构皆称为市舶司。北宋末大观元年(1107)始将各处管理外贸的机构改称提举市舶司,而将各港口的市舶司改称市舶务。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元朝政府在攻取浙、闽等地后,立即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属浙江海盐)4处港口设立市舶司,后来又陆续添设广州、温州、杭州三处。经过裁并,到13世纪末,只在庆元、泉州、广州3处港口设置。明代沿袭前朝之制,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因此税收大权完全掌握在布政司等长官手中。直至明末,采取了定额的包税制,才改由提举负责征收。2、马可·波罗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于1275年来中国,至大都,朝见忽必烈,后居中国17年,曾任扬州官吏,直到1292年,才经由泉州乘船离开中国。他口述由别人汇录的《东方闻见录》即《马可·波罗行记》记录下他在沿途的所见所闻,引起西方人对东方之富庶繁荣的兴趣。八、明清(前期)历年真题胡蓝之狱(北大2006),票拟(北大2005),明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北大2005),从民族发展角度看元、清异同(人大2006),隋唐后中央地方机构的深化及其特点(南大2006),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术贡献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北师大2006)。(2007)5、明清时期的“三法司”指A、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C、通政使司、大理寺、刑部D、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2007)23、金瓶掣签(2007)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1)解释材料一中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2)依据材料一,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考点详解(一)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1、废宰相、设内阁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重,是导致小人专权乱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擅权在法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罢丞相不设,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诫令子孙不得设丞相。\n但六部事务繁杂,故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等五殿阁大学士,秩正五品,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处理政务公文。这些大学士于宫内殿阁办公,亦称内阁学士,至永乐年间发展成较为正规的内阁制度。明初的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并无独立裁决事务的权力,只是皇帝的助理、秘书班子。然仁宗以降,内阁有票拟权,实同宰相,为避宰相之名,故称“辅臣”,有首辅、群辅、次辅之分,已越六部之上,成为位高权重的行政中心。2、设特务机构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锦衣卫,直属皇帝,授予自行侦缉、逮捕、审讯、判刑的特权。锦衣卫所属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用事,用刑尤为惨酷。洪武二十年(1387年)曾一度焚毁锦衣卫刑具,犯人全部移交刑部。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加紧清除建文余党,重新利用锦衣卫,恢复诏狱,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又设东厂,亲信宦官任提督,委以侦缉、刑讯、杀戮的特权,并可监视锦衣卫。厂、卫分别受皇帝垂直领导,互相制约,成为组织严密的军事特务机构,构成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3、胡蓝之狱胡惟庸是元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归附朱元璋后成为旧地主出身的“淮西派”官僚重要首领,从洪武六年起连任7年丞相,权势日重,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胡惟庸,以后又追加“通倭”、“通虏”、“谋反”等罪名,将蓄意清除的异己罗织为胡党。诛杀胡党主要是针对来自旧地主官僚集团的威胁,包括位列“勋臣第一”的李善长也被牵连处死。洪武二十六年兴蓝党大狱。大将军蓝玉功高权重,肆无忌惮,朱元璋以谋反罪将其处死,又以“蓝党”的罪名株连,“族株者万五千人”。4、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明代十分重视科举,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明代科举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朱熹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也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用这种死板僵硬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实质上“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洪武初年国子监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授官,参加科举考试的也必须是学校的生员,学校的地位尤其重要。洪武后期以至永乐年间,科举为读书人做官的必经之途,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途径,学校的地位相对下降。文字狱指从奏章、书札、著作中摘录只言片语,加以发挥,进而罗织罪名。大兴文字狱是明初实行文化专制、树立君主绝对权威的集中表现。洪武年间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桂林府学训导蒋质、常州府学训导蒋镇、澧州学正孟清、陈州府学训导周冕、怀庆府学训导吕睿、祥符县学教谕贾翥、亳州训导林云、尉氏县教谕许元、德安府学训导吴宪等人均因上贺表用字不慎,触犯了朱元璋对“光”、“秃”、“僧”、“贼”一类同音字的避讳,而遭杀身大祸,“盖‘则’音嫌于‘贼,也,‘生知’嫌于‘僧’也,‘帝扉’嫌于‘帝非’也,‘法坤’嫌于‘发髡’也,‘有道’嫌于‘有盗’也,‘藻饰太平’嫌于‘早失太平,也”。时人心惶惧,乃至“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二)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1、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代著名的航海家。1405年-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之命前后七次出使西洋,率船队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印度和阿拉伯等地,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郑和船队的远航,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扩大了我国和许多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人民之间的友谊;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如随航的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2、“南倭北虏”(1)抗倭斗争戚继光(1528-1587年)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蓬莱人。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调浙江平倭,任参将。他组织一支以农民、矿工为骨干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被称为“戚家军”,此外戚继光还针对江南地形和倭寇活动的特点,创鸳鸯阵法以有效杀伤倭寇。1561年,戚继光的军队在浙江台州一带接连打了九次胜仗,全歼了那里的倭寇。后来奉调进入福建、广东,配合俞大猷的军队,打击骚扰那里的倭寇。1565年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对保卫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俞大猷于福建、广东抗倭。(2)土木堡之变\n土木堡之变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8月初明军进到大同,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到土木堡,朱祁镇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棰死。明史上称此役为“土木之败”,此大变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三)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明朝立国不久,即出现宦官专权、首辅专权与内阁纷争、边防残破、土地兼并与流民失业、农民起义等各种危机,在镇压农民起义后,这些社会危机仍然存在并且继续发展,张居正进行改革,以求缓和社会矛盾。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入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六条改革方案,未被采纳。隆庆六年,穆宗病故,继位的神宗仅10岁,内廷由慈圣皇太后主政,外廷由高拱为首辅。张居正遂结纳宦官冯保,排斥高拱,当上内阁首辅后,“任法独断,操持一切”,在全国范围变法革新,使明王朝的统治一度中兴。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1、整顿吏治。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年)创设颁行考成法,考成法的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即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作底本、送六科备注、交内阁查考。据其道途远近、事情缓急,“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这种由三个机构互相监督定期审核各级官僚政绩施行赏罚的做法,有力地提高了办事功效。2、整饬边防。“外示羁縻,内修守备”。3、兴修水利。张居正采纳潘季驯的意见,修筑黄河到淮河的堤坝,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的弃地复变为良田。4、清丈土地。张居正于万历六年(1578年)或八年对“天下田亩通行丈量”,总计田数7013976顷,比明初还少100余万顷。清丈使“小民实被实惠,而于官豪之家殊为未便”,所以遭到反对。但有利于改变赋役不均状况,使得“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均,将来国赋既易采纳,而小民如获更生”。5、经济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所谓一条鞭法,就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其主要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田赋、力役和其它各种名目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第二,一概由官府征银雇役,基本上演变为固定的丁银,取代了原先的“力役”;第三,除苏、松、杭、嘉、湖地区仍征收本色潜粮以供皇室官僚食用外,田赋一概改收折色银;第四,简化征收手续,取消里甲征收的层次,直接由官府折办收解。新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赋役不均的状况,简化手续由宫府直接征办的做法也减少中间环节,限制豪强地主舞弊隐漏和胥吏里甲的层层盘剥,减轻了农民的额外负担。一条鞭法规定普遍交钱代役,则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通行以银代役、计亩征银又迫使大量农产品纳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而用丁银代力役并部分摊人土地征收的规定也大大减轻对工商业者的剥削和控制,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四)东林党与复社1、东林党东林党形成于万历年间,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领,代表江南中小地主阶级和中下级官吏的利益,其直接成因是“争国本”问题。当时万历帝欲立宠妃郑贵妃之子常洵为太子,许多大臣要求立长子常洛(皇后无子,常洛也是妃子所生,故吏部郎中顾宪成主张“无嫡立长”)惹怒万历帝,罢官回故乡无锡,在东林书院聚众讲学。一批在政治争斗中失败的官僚士大夫也集于此,渐渐形成一个宗派,称为“东林党”。其深层成因,是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土地最为集中,大地主大商人阶层受到官僚地主的压迫,与当政的官僚产生对立、敌对,实质是封建制、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的对立。东林党人多是在野的官僚士大夫,其对立面是执政的以万历、郑贵妃为首的大官僚阶层。尽管万历帝被迫立长子常洛为太子,东林党人被重新招回中央任职,但他们仍旧与腐朽的皇室为代表的大官僚阶层对立。东林党人在中央力争掌握具有弹劾权力的官职和具有任免官吏权力的吏部官职,压制旧官僚。东林党人的主张大致有二,第一,反对大贵族官僚的掠夺,特别是矿监、税监;第二,要求给整个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以权力,“公天下以选举”,反对大贵族垄断政权,显然其要求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直接触犯了大贵族官僚、包括皇帝在内的切身利益。熹宗即位后,东林党人忙于打击政敌而无所作为,未几又受魏忠贤排挤,渐被斥逐殆尽。2、复社\n明神宗后期,农民大起义,清军进攻,一部分江南士大夫继东林党后组织文社,主张改良政治,以换救明王朝,称复社,后有一部分东林党人后裔加入,又称小东林。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都曾是复社成员。其成员志于祖述六经,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清军南下后,复社成员曾领导过抗清斗争,顺治九年(1652),复社被清政府取缔。(五)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耶稣会士东来促进了早期西学东渐。1、天文历法:利玛窦介绍了天体知识,解释了日、月食的原理,李之藻笔述利玛窦《乾坤体义》,并著《浑盖通宪图说》,介绍西方天文学知识。徐光启聘请汤若望、罗雅各等人参与修改历法,完成《崇祯新历》,纠正了《大统历》和《回回历》的乖误。2、数学: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6卷,系统介绍了欧洲平面几何的理论,对陷于停顿的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的《同文指算》介绍了西方的算术知识,尤其是传入了中国所没有的西洋笔算法。3、物理:汤若望的《远镜说》,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方光学著作,王征与邓玉函合译的《远西奇器图说》介绍了物理学中的重心、比重、杠杆、滑车等原理以及起重、提重等简单机械构造,熊三拔的《泰西水法》则专论取水、蓄水等水利机械。4、地理: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及划分寒温热带的知识,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庞迪我的《海外舆图全说》也介绍了世界地理的知识,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5、火器:汤若望与焦勗合著的《则克录》(又名《火攻挈要》),详尽介绍炮台建筑、火炮铸造、子弹和地雷的制造技术,并教授使用方法。(六)明末农民战争1、张献忠的大西政权1641年张献忠攻破襄阳,进军豫南,各地义军纷纷归附。1643年5月破武昌,沉楚王朱华奎于江中。张献忠进驻楚王府,改武昌为天授府,设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及巡抚、知府、知州、知县等职,开科举士,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大西农民政权。1644年,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正式建国,国号大西,年号大顺,称大西王,造《通天历》,铸“大顺通宝”,设置官署,整编军队,大西政权正式建立。但是大西政权未能摆脱流寇主义的影响,无法建设并巩固根据地,两年后被清军所灭。2、李自成的大顺政权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1643年3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自称“新顺王”,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国号大顺,建元永昌,铸永昌钱,造《甲申历》,大顺农民政权正式建立。3月,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明王朝灭亡。大顺政权入京,产生自满、麻痹思想,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如无物,1644年4月李自成亲征吴三桂惨败,4月29日李自成于武英殿登基称帝,随后退出北京,退保西安。5月多尔衮率兵入北京。李自成于湖北遭地主武装袭击遇难。至此,明末农民起义完全失败。明末农民战争先后卷进几百万起义民众,活动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几起几落,持续将近20年,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以及政权建设方面更加成熟,其规模和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①这次农民大起义直接摧毁了腐朽黑暗的明皇朝,扫除了社会发展的严覃障碍。②农民战争有力地冲击了明末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部分地改变了原来土地占有情况,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扫清了道路,显示了伟大的历史作用。③农民军提出的“均田免粮”纲领性口号,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导致农民遭受剥削、压迫的总根源,标志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平买平卖”口号的提出也曲折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多少体现出一些手工业者、小商人的利益要求。不过,从总体上看,明未社会危机仍然是封建社会固有矛盾的周期性爆发,明末农民战争的性质仍然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生死搏斗,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市民势力还很微弱,促使中国社会摆脱封建制度轨道的历史条件尚不成熟。失败教训:①追赃助饷扩大了打击面,树敌过多(追赃七千万两银、涉及所有官吏,并严刑拷掠)。②进城后,被胜利冲昏头脑。普遍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安然无事了,有人开始掠劫、害民,高官忙于登极大典。军民上下松弛,斗志下降。③对吴三桂和关外清军缺乏警惕性,导致吴三桂开山海关门引清兵入关,起义军遂开始走向失败之路。(七)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1、萨尔浒之战\n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之后,即着手准备对明作战,金明双方会战三次: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宁远之战,萨尔浒之战是双方在辽东地区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正式誓师征明,一举攻占捣毁抚顺,明游击将军李永芳投降。针对后金的严重威胁,明廷于次年调集88000兵力,并征调朝鲜13000援兵,号称47万大军,向后金大举反攻。明军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坐镇沈阳指挥,命山海关总兵社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乓马林、辽阳总兵刘娗各率一支人马,分兵四路,进击兴京(赫图阿拉)。由于明军兵力分散,素质低劣,将帅不和,未能协同配合作战,结果非但没能围歼后金军队,反而被努尔哈赤采取“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各个击破。后金集中八旗全部兵力6万人,首先于抚顺东南萨尔游击败明军主力杜松所率3万人马:继而北进30余里,于尚间崖大败马林部1.5万人,旋又挥师南下,于阿布达里岗夹击,刘娗部全军覆没,朝鲜兵不战而降。杨镐接获战报,急令李如柏南路军撤兵。萨尔浒之战,是后金发展中的关键性战役。明军五日之内三路丧师,遭到惨败。从此,明朝在军事上陷入节节败退的被动防御地位,后金则转向战略进攻。2、清军入关后的政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清兵入关后的政策表现出维护满族贵族利益,进行圈地、投充、逃人、迁海、剃发等弊政和笼络汉族地主阶级,实行分化瓦解反抗力量策略的双重性特点。清的策略大体上起到了预期效果。总的来看,清初政策的矛盾性、摇摆性很大,有的是出于变换策略的考虑而反复无常;同时也和清统治集团内部斗争,逐渐适应调整有关。入关初,明内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民族矛盾暴露得不充分,而表现出以满汉地主阶级与农民军的阶级矛盾为主。顺治二年(1645年)清在潼关打败大顺军后,多铎一路很快移师南下,根本不理睬南明和议的请求,五月占领南京。南明一部分汉族地主阶级为争压统治权和反对超出阶级斗争范围的民族压迫起而抗清。六月清在江南颁布剃发令后更激起大规模反抗,社会矛盾转化,民族矛盾在全国范围急剧上升为主要矛盾。(八)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平定三藩清康熙初,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时称“三藩”。“三藩”多拥重兵,久镇其地,形同割据。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亦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乃下令撤藩。吴三桂遂于十一月发动叛乱,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有云、贵、桂、粤、闽、湘、蜀等省,以及赣、浙、陕、甘、鄂的一部。清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在军事上遏制吴部于湖南,然后剪其两翼。十五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反正,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寻吴三桂病死,孙世璠嗣位于贵阳,改年号洪化。十九年吴世璠败走云南。次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乱平。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藩产入官,尽撤藩军入北京。寻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2、统一台湾康熙二十年,郑成功之子郑经死后,诸子争位,幼子郑克塽即位,郑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砍杀,时政局操于冯锡范和刘国轩之手。康熙遂启用施琅为水师提督,平定台湾。平台之战属统一性质的战争,有利于保卫主权、抗御外侵,有利于台湾经济开发、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3、土尔扈特回归土尔扈特是漠西厄鲁物蒙古(明代称瓦刺)四部之一(其余三部为准噶尔、和硕特、图尔伯特),明崇祯三年被准噶尔部逼迫转移到伏尔加河一带,18世纪20年代以来,俄国扩张势力意欲将其灭族,土尔扈特部遂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启程,跋涉万余里,忍受巨大牺牲,历时8个月,全部返回祖国。该部抵达伊犁时“犹有男妇大小人口二十七八万”,“并献其先世所受永乐八年汉篆敕封玉印一颗”。此后,漠西厄鲁物蒙古全部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清朝平准噶尔叛乱、平大小和卓叛乱、反对沙俄入侵、反对廓尔喀人入侵,至乾隆时期,清朝疆域最后形成,中央政府辖有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18省,东北地区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外蒙古、青海蒙古、唐努乌梁海、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广大,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北抵漠北和外兴安岭,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南有西沙和南沙群岛,东南到台湾诸岛屿,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疆域版图。4、军机处清朝自雍正开始设置的中枢决策机构。为了当时用兵西北的军事需要,以达到办事密速的效果,一开始仅是临时性机构,称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初设时仅为军事方面,后来发展成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实权远远超过内阁。它的设置彻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残余和影响。军机处不下属机构,所以权力虽大,但并不同于宰相,仍同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大臣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充任,俗称打军机,其幕僚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5、理藩院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1638)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n,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1661)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如掌理与俄国交涉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另外,清政府还在上述地区分派将军、都统、大臣等驻防,直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理藩院的设置和将军、大臣的直接统治,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1906)理藩院改为理藩部。(九)康乾盛世康乾盛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如何评价康乾盛世?(十)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内蒙古的盟旗政策西藏的驻藏大臣东北的三将军政策——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西南“改土归流”(十一)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1、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关系明朝称葡萄牙为佛郎机。1517年葡萄牙占据广东屯门岛,同年为明军所逐。1533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吏,借口曝晒货物,以年租两万两银为条件,上岛居住,随后占据澳门。1517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吕宋(菲律宾),盗用吕宋名义阻碍中国与吕宋的贸易和交流,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悍然侵占我国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1609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澎湖,不久被福建军民驱逐。1622年荷兰殖民者再度入侵澎湖,中国军民于1624年再次将其驱逐。1642年,荷兰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2、中国各族人民反击沙俄的斗争平定三藩之后,清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十五年两次发起雅克萨反击战。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和谈。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康熙帝指示谈判代表做出重大让步。而俄罗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拆除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侵入的军队。清政府则放弃贝加尔湖以东至尼布楚一带领土。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后议。条约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过界互市贸易,往来不禁。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交往,贸易得到较大发展。(十二)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1、屯田明太祖的屯田政策有民屯、军屯和商屯之分。民屯是由官府召募农民屯种,或将人多地少狭乡农民迁徙到荒地较多的宽乡屯垦耕种,由官府“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军屯由各卫所“量留军士守城,余悉令屯田”,“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守城”。商屯的办法源自“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开中法”,明初政府利用对盐专卖的权利,规定商人必须先把一定数量的粮食运至边境军仓,换得准许贩盐的“盐引”后,才可返回内地贩卖食盐,用此缓解边军粮储供应的运输困难。2、鱼鳞图册\n南宋以后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绘制的土地薄册。南宋行经界法,有些地区按保甲绘制地形图,标出各户占有田地名称、顷亩、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泽、山丘等,存于官府备查。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呈鱼鳞状,故名。元代官府为征收田赋,亦将田土按形状绘制成图,分地区装订成册。江浙、福建等地普遍编造。明洪武十三年(1380),因江南富民诡寄田产,逃避赋役,故派遣国子生吕震等往两浙府县各乡丈地,清理郡县田赋图籍。随税粮多寡规定粮区,每区设大粮长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亩并绘制鱼鳞图,其法与南宋时接近而略详,有总图、分图,且依县、州、府分别回击成册,浙江布政司首先编造成功,遂推广各地。后历时稍久,图册所记已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故自明中叶至清常加修订。清咸丰年间损坏很多,至同治五年(1866)苏南地区还曾重造。是为官府摊派赋税的重要依据。3、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即将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为清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历代均以人丁、地亩作为双重征税标准。虽有明朝一条鞭法规定代役丁银摊入地亩,但未普遍实行。清初赋役制度十分混乱,弊病丛生。为厘清积弊,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依照上年所报丁数,固定丁银税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五十五年四川、广东等地首次试行将丁银摊入各府州县地亩征收。雍正元年(1723),世宗从直隶巡抚李维钧所请,准于直隶地方一体仿行,次年令各省次第举行。惟奉天府(今辽宁)以民人入籍增减未定,仍行分征。此法虽各省实施程度不一,但到乾隆十年(1745),除山西个别地区外,已基本通行全国。摊丁入亩使地丁合一,田亩成为单一的征税标准,简化了税种和稽征手续,减轻了无四、少地农民的负担,在赋役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一条鞭法(参见前述一条鞭法的解释)(十三)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1、卫所制卫年系明代的军事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力量,创立了都司卫所制度,这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明初在各省设都卫,管理地方军事。洪武八年(1375)改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又设行都指挥使司,简称行都司。共计有16个都司,5个行都司。其长官为都指挥使,乃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并称三司。都司分隶于京师的五军都督府。在京师和各省皆设卫所,京卫有上直卫,南、北京卫。上直卫北京26个,南京17个。京卫北京48个,南京49个。各省在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设卫,次要的地方设所,大抵5600人为1卫,1120人为1千户所,112人为1百户所,卫所设有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官。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卫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二十五”(《明史》卷90《兵志》二)。全国军兵约计180万。永乐中为了巩固东北边疆曾设奴儿干都司及132个卫。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明朗军士皆别立户籍,叫做军户,军户是世袭的,一旦入籍为兵就不能随意脱籍。军户皆由国家分给土地,令其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军官负责操练、屯田,一遇国家有事,则拨归兵部派遣的总兵官统领作战。战事结束,总兵交还将印,军士归还卫所。五军都督府无调兵之权,兵部无统兵之权,兵权操于皇帝一人之手。明代中叶以后,屯田破坏,军士缺乏训练,仅供役使,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也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2、八旗制清代满族一种军事、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原有牛录组织的基础上,初创黄、红、蓝、白四旗(旗皆纯色,后称正黄、正红、正蓝、正白)。四十三年,又增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旗色黄、蓝、白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合为八旗(满语称“固山”)。凡八旗成员分别隶属于各牛录之下,平时从事生产,战时负戈从征。出征时,军械粮草自备。皇太极时,新降附的蒙古人和汉人增多,分别编入“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共同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入关后,于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世祖福临收掌起所领之正白旗,于是称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上三旗”,余称“下五旗”。清亡,八旗制度随之全部瓦解。3、绿营制绿营兵是入关后整编的明军和新招募的汉人组成的。用绿旗,故称绿营兵。分为马、步、水军,按标、协、营、讯编制,较八旗兵人数多,清初达六十六万。其任务是配合八旗兵护卫京师和驻防各地。清代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随国家承平日久,营务渐驰,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巡防营,绿营之制空有其名。(十四)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1、李贽: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祖辈世代航海经商。26岁中举人,历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后弃官专心读书著述。李贽反对虚伪的封建礼教,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他还特别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李贽还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这种“更不言一,亦不言理”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李贽冲破传统礼教束缚的思想和精神,体现了市民和工商业者阶层变革和创新的要求,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州,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重要人物,被阉党迫害而死。他本人青年时期也曾领导“复社”开展反对阉党的斗争。后坚持抗清十余年,失败后拒绝征召,隐居著述。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南雷文定》等书。黄宗羲在哲学思想上肯定“理在气中”\n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政治思想方面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思想色彩;治学严谨,注重实践,讲究通经致用,与弟子形成浙东学派,影响颇大,堪称中国启蒙思想第一人。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他也曾参加“复社”活动和抗清斗争,失败后终身不仕,主要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亭林文集》等。顾炎武在哲学思想上也基本上属于唯物主义,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治学力戒空疏,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尤重考核,援古证今,为清代考据学派奠定了基础。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也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亡后曾举兵抗清,后隐居湘西刻苦著书,著作被后人编为《船山遗书》。王夫之深入系统地批判唯心主义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和具有革新色彩的进步历史观,成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巨大丰碑。3、明清小说(1)《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系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据宋元话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并博采各种史籍、笔记小说、见闻传说,改编创作而成。(2)《水浒传》。《水浒传》由元末明初施耐庵依据宋元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关于宋江等36人起义的话本和杂剧再创造而成,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3)《西游记》。《西游记》为嘉靖时人吴承恩所作,描写唐僧玄奘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这部小说用浪漫主义手法把神话题材和丰富深刻的现实社会内容巧妙地熔铸结合在一起,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古代神话小说创作的高峰。(4)《金瓶梅》。万历年间署名“兰陵笑笑生”所著,是描摹世态人情、反映社会风尚变迁的白话社会写实小说。该书尖锐揭露地主权贵、劣绅奸商和地痞恶棍、市井无赖的种种丑恶行径,暴露了明中后期封建统治没落和社会腐败黑暗;同时也生动细腻地反映出商品货币经济浪潮导致的社会风尚变化,展示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心态和行为特征,成为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5)“三言”、“二拍”。“三言”指冯梦龙天启年间编刻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系据宋元话本与明拟话本加工润色而成,共120篇,其中70篇~80篇为明拟话本。“二拍”指凌蒙初明末编印的初刻和二刻《拍案惊奇》,现存75篇均为明人作品。4、考据学:考据学即清代所称汉学、朴学,其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以至地理金石、天算乐历、校勘辑佚方面进行经书古义的考证,由此而及于其他书籍,考据学发轫于明末清初,盛于乾嘉时期,又称乾嘉学派。考据学派尊崇汉代学风,提倡汉儒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故称“汉学”。这一学派实实在在地考据典章制度,研究小学训诂,朴实无华,不事虚玄,亦称“朴学”。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当时考据学的杰出代表。稍后阎若璩证明古文尚书系东晋人伪造的《古文尚书疏证》和胡渭的《禹贡锥指》堪称考据学之典范。考据学者分为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吴派的著名学者尚有惠栋的学生余肖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等,俱为苏南人,该派特点是尊崇汉儒,“凡古必真,凡汉必好”,“株守汉学而不求是”。皖派与吴派的区别在于“惠君之治经求其古,戴君求其是”。作为乾嘉学派的主流,皖派的成就更为突出。戴震之后,门生又分为两派。一派以段玉裁、王念孙为代表,专重音训考据;另一派以汪中、阮元为代表,音训考据与义理之学并重。乾嘉学派在古文字学和古韵的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对古籍的整理、考订、校勘、辨伪和辑佚做出很大贡献。他们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对后来学术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一面。尤其皖派戴震,坚持唯物主义,反理学,企图从经学中寻找出路以求变革,成就更大。乾嘉学派的缺陷也很明显,特别是吴派,脱离实际,厚古薄今,思想闭塞,支离破碎,至嘉庆后逐渐衰落。5、《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命大学士解缙等组织2000多名儒臣文士编辑《永乐大典》,将“散在诸书,篇帙浩穰”的古今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以便查索利用。该书共22937卷,辑人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平话、工艺、农艺等图书七八千种,是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书成后未曾刊印,抄录正副两部分别收藏。后南京原本毁于火灾,北京所存两部也相继散缺,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后,抢掠、焚毁殆尽。1960年中华书局曾将历年征集到的730卷影印出版。清康熙、雍正两朝,命陈梦雷主持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每编又分门别类从古今典籍中按类采择摘录,搜罗宏富,共1万卷,是《永乐大典》之后的又一部大型类书。乾隆时,清政府命纪昀、戴震、邵晋涵、王念孙等大批名流学者编纂《四库全书》。该书将当时所存重要典籍甄选之后完整抄录,编为经、史、子、集四部,凡44类,共收书3457种,79070卷,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参加编辑的学者还对全部入选书籍及未抄录而仅存其目的另外6760种书籍的内容、学术源流、版本异同详加考证,并对其优劣得失做出评论,写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目录学著作。\n中国近现代史一、列强的对华侵略历年真题闭关政策(北师大2001),马噶尔尼来华(北师大2003),《海国图志》(北大2005),光绪帝(北师大2006),租界(南大2003),子口税(北师大2006),三国干涉还辽(北师大2002)。考点详解(一)两次鸦片战争1、爆发原因:(1)必然原因中国方面:国势日衰、军备废弛、财政拮据、文化专制西方与英国方面:资本主义蓬勃发展(2)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2、闭关政策: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南京条约标志着这一政策的结束。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近代中国人民自发武装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个胜利战斗。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1)敌人的强大(2)经济技术的落后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1)经济上的变化。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2)政治上的变化。半独立国家。(3)社会阶级结构、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产生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增加了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革命性质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思想文化上的变化。开始重视向西方学习。(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1、侵占的过程(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武装移民、设置滨海省。(2)一系列条约的签定:2、影响(三)中法战争1、马尾海战: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清光绪十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6艘侵入福建马尾港,泊罗星塔附近,伺机攻击清军军舰。七月初三,法舰首先发起进攻,清军主要将领畏战,弃舰而逃,福建水师各舰群龙无首,仓惶应战,战斗不到1个小时,福建水师几呼丧失了战斗力。2、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大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役。清光绪十一年(1885)初,法军侵占镇南关,后因兵力不足、补给困难而退至文渊、谅山,伺机再犯。冯子材率各部迎战,持矛大呼,冲入敌阵,全军感奋,一齐涌出,与敌白刃格斗,战至中午,终将法军击退。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振奋了民族精神。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3、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和影响:军事上胜利,但却签定了《中法新约》。(1)失败原因:实力悬殊、清朝政府妥协退让(2)影响:加深了列强的侵略,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反思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四)中日甲午战争\n1、爆发的原因(1)日本的国策:发动侵华战争(2)中国的腐败:一味避战求和(3)西方的纵容:日本的外交策略(4)朝鲜的起义:1894年,东林党起义2、黄海海战3、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实力对比(2)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对日本的影响4、三国干涉换辽三国干涉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5、各国势力范围:德国、俄国、英国、法国、日本6、门户开放政策: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先向英、德、俄三国,接着又向法、日、意各国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当时,美国的工业正在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以及钢铁、电力等许多主要方面的生产已经超过英、德、法各国而居世界首位。“门户开放”政策,是要列强开放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以免因“排它性待遇”而遭到损害。英国对美国的倡议表示有条件地赞同,俄国的答复故意含糊其词,但不公然反对,其他国家则根据各自的情况作了相应的表示。美国利用其中的外交辞令,于1900年3月宣布它所提出的主张已为各国所接受。这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与标志:直接原因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结果签定《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两半社会完全确立。2、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两宫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六)日俄战争:为争夺东北和朝鲜的控制权;1904年,日本突袭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战争爆发,美国调停,签定和约,俄日分割东北。(七)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汉华丽"号上,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中英《南京条约》,无任何异议地接受了英方提出的全部条款,共十三款。其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分四年付清;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五个地方,英国有权派驻领事官员,维护其侵华利益;中国抽收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得由中英共同议定,不能随便变更;保护为英国侵略者效劳的汉奸,凡已被监禁者也必"加恩释放"。《南京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司法、海关等各种主权也受到侵犯。从此,西方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n2、三个条约与对香港的侵占3、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4、《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清廷向各国赔礼道歉;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与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拆毁大沽炮台,允许从北京、天津到山海关的主要地区驻扎外国军队。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历年真题《天朝田亩制度》(北师大2000),《资政新篇》(北师大2001),东南互保(北师大2002),1854-1861年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南大2003),《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评价(北师大1999)。考点详解(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爆发原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社会矛盾、自然灾害2、简要经过(1)领导核心集团的形成。拜上帝会。(2)金田起义(3)建都天京(4)北伐西征(5)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革命进取心减退,追求享受,严格规定等级秩序,越来越脱离群众。1856年8月,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洪秀全表面答应,暗中密令韦昌辉、石达开等回京商量对策。9月1日深夜,韦昌辉带兵包围东王府,杀死杨秀清及其全家,还残杀杨秀清部下两万多人。石达开赶回天京,责备韦昌辉滥杀,后又逃出天京。韦昌辉又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洪秀全。韦昌辉的滥杀引起天京军民的愤慨,在洪秀全领导下,天京军民处死了韦昌辉。韦昌辉死后,石达开回到天京,洪秀全任命分为"提理政务",但对他又有疑忌,封自己哥哥洪仁发和洪仁达为王,参预政事,以牵制石达开。1857年10月,石达开带领太平军五、六万人"负气出走",走上同太平天国分裂的道路。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力量严重削弱。3、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失败的原因:第一,外部原因: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第二,内部原因:领导这场运动的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第三,内部原因: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经不起考验,在战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2)历史意义:第一,把历代农民战争推向了最高峰。第二,动摇了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清王朝的统治。第三,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第四,太平天国运动对亚洲各国也有很大影响。(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1、永安建制2、《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起义军的纲领性文件。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全面的农民革命纲领和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主要内容:①土地纲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②理想社会蓝图。寓兵于农、兵民合一、守土乡官。《天朝田亩制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农民在革命斗争中提出过的"平均"、"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表现了农民群众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深恶痛绝,和大胆否定的革命精神。但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违反社会发展规律。这个文件还表现出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观念。《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n3、《资政新篇》(1)内容政治方面:权归于一,上下通情经济方面:效法资本主义,发展工矿企业和发明专利文化和社会改革方面:设学馆医院、改革文风外交方面:与外国平等往来(2)评价: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它给后人但是《资政新篇》却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三)义和团运动1、兴起的原因2、扶清灭洋: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而不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来一定消极作用。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1)失败原因:联合镇压、无统一领导核心、无正确纲领、笼统排外(2)历史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反殖民地斗争的发展。三、晚清政局历年真题总理衙门(北师大1999),轮船招商局(北大2005),福州船政学堂(北大2003),洋务运动(北师大2004),预备立宪(北师大2001),简述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北大2004),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演变(北大2003),试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南大2001)。考点详解(一)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1、湘军:中国晚清时期曾国藩以湘乡练勇为基础,在湖南创建的一支军队。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声势愈大。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队,以后,左宗棠平定新疆虽也利用湘军,但湘军已不是国家的主要军队。2、淮军:李鸿章组建的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的又一支反动地主武装,是李鸿章赖以起家的政治资本,淮系军阀集团,后被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取代。3、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地方实力派迅速崛起,中央集权开始下移,“外重内轻”的局面开始出现。改变了常备军为绿营兵的状况,开始出现“兵为将有”的现象。清朝统治集团中满、汉力量的对比逐渐改变。(二)洋务运动:中国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决定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抵御被认为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为此,它开始实行"自强新政",主要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以对外国侵略者妥协退让的策略,争取其军事上的支援,加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军事力量。当时主张办洋务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其中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适应形势需要,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以奕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办理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1、主要内容2、两大阶段:自强阶段;求富阶段。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n4、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特点及其作用封建性、依赖性、买办性、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5、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特点及其作用封建性、垄断性、腐败性6、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顽固派的阻挠(2)西方列强的阻挠(3)洋务派的局限7、总理衙门: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分英、俄、法、美四股。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三)清末新政1、背景2、主要内容:官制改革、兵制改革、实业改革、学制改革;3、作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扩大了“新学”的传播,涌现出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国也开始出现了新式军队。但总的说来,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清朝灭亡的命运。(四)、清政府自救改革中的新旧思想冲突1、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2、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3、戊戌变法时期顽固派、洋务派与维新派之间的争论四、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历年真题严复(北大2003),张謇(北师大2003)考点详解(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1)投资主体与工业布局(2)企业规模与产业结构(3)双重压迫与发展困境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发展原因:挽救民族危机,政府的限制放宽、市场的扩大(2)局限性:帝国主义的制约、封建主义的制约4、20世纪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n(1)发展原因:侵略加深、奖励实业、民间运动(2)发展特点:工业布局、生产规模、对抗合作(二)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1、内容: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媒介与窗口。2、西学东渐的四个阶段:1811-1842、1843-1860、1860-1900、1900-1911(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1、科举制度2、钦定学堂章程五、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历年真题《校邠庐抗议》(北大2003),公车上书(南大2003),百日维新(北师大200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大2005),评价晚清立宪派(北大2001),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评析(北师大2005),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北师大1999),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南大2003)。考点详解(一)维新变法思潮1、康有为的变法理论(1)新学伪经考:1891年。论证了东汉以来古文经书都是“伪经”,是刘歆为迎合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制造舆论而伪造出来的。目的为维新变法扫清思想障碍。(2)孔子改制考:1898年,宣传孔子的托古改制的思想。证明自己的变法主张是孔子改革思想的真正继承者。制止顽固派的阻挠。2、严复(二)戊戌变法1、重要报刊(1)中外纪闻: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万国公报》。北京强学会成立以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发刊一个月零五天,即遭封禁,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新闻史上有一定地位。(2)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旬刊。在上海创刊。由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百日维新”中,康有为想利用《时务报》进一步推动变法,乃通过光绪帝宣布改《时务报》为官报,并派自己督办《时务官报》。2、变法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康有为所上奏折。陈述了当前的危急形势,列举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因守旧而灭亡的惨剧,请求皇帝实行变法。3、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始,至9月21日发生政变止,是戊戌变法实施时期,历时一百零三天,故称"百日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经济上,中央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商务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提倡商办各种实业,私人兴办后工厂,兴办商会、农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政治上,允许上书言事,改定律例,澄清吏治;文化上,设中小学和京师大学堂,设翻译局,创办报馆,改革科举,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3、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2)客观原因:力量对比悬殊4、失败的历史意义:(1)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2)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促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三)立宪运动1、立宪思想兴起的原因:维新派变为立宪派、立宪法、设议院;国内立宪派的社会基础;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n2、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大纲的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3、皇族内阁:表明立宪运动完全失败。4、资政院:1910年正式成立,为召开国会预作准备。不是完全的立法机构。(四)孙中山与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内容:孙中山所倡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评价(五)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背景2、主要内容: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要不要改变封建的土地制度。3、评价:揭露了改良派为清政府统治辩护的真实面目,进一步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做好了舆论准备。(六)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1、兴中会: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当时参加兴中会的有华侨工商界人士二十多人,其中有孙眉(孙中山的哥哥)、邓荫南、何宽等人。据统计,华侨人数占可查的全部兴中会成员的78%,因此孙中山把华侨称为“革命之母”。兴中会以救国为目的,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兴中会成立后,数月之内会员增至百余人。第二年2月21日,孙中山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对外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杨衢云被选为会长。2、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东京成立、三民主义的纲领,《民报》机关报。资产阶级的组织形式和选举原则,组织多次起义,后改组为国民党。3、黄花岗起义:准备最为充分、动员人力和投人财力最多的一次起义。但是,由于革命队伍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在起义的紧要关头不能齐心协力,只有黄兴一路抓军奋战,结果导致失败。失去了许多优秀分子,给革命力量造成了巨大损失。4、革命派武装反清活动的失败原因:领导不力、没有建立根据地、忽视群众5、武昌起义:1911年,共进会、文学社。熊秉坤。(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临时约法。颁布了一系列法令。2、临时约法: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它虽没能制止袁世凯窃权独裁,但对于动员社会舆论、防止封建帝制在中国复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二次革命:是孙中山企图挽回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发动的一次革命斗争,目的是要推翻袁世凯,重新恢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权。1913年初,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于暗杀宋教仁。不久,宋案真相大白,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善后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江苏等地也相继独立,加入讨袁行列。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很快把讨袁军打败“二次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资产阶级革命派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n(2)资产阶级革命派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3)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散,内部派系纷杂。(4)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缺乏通过长期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不得不向掌握反动武装的袁世凯迁就和妥协。2、历史意义(1)推翻了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历史证明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历年真题戴季陶(南大2002),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北师大1999),古德诺(南大200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北师大1999),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与破裂(北大2003),简述《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发表时的情况及其主要内容(北大200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统考2007)。考点详解(一)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1、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1)形成原因:国内、国际(2)主要派系2、二十一条:(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2)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5)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3、府院之争:以黎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为首的国务院的斗争。1917年3月在中国是否参战问题上,段在日本支持下要参战,黎在美国支持不参战。后黎免去了段的职务,并请强勋调停,又引起了张勋复辟.4、张勋复辟:1917年7月中国清代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12天的事件。1917年因是否解散国会问题,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争端。黎元洪被迫召张勋入京调解。张勋便带领军队入京拥溥仪登极,恢复清末官制。消息传出,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要求讨伐张勋。段祺瑞借助全国反对复辟的声势和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援,讨伐张勋。段祺瑞重新执政。5、直皖战争: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反段联盟、直奉两系控制北京(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白朗起义:1912年起义,公民讨贼军,逐走袁世凯、设立完美政府,被镇压失败2、护国运动:3、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开国会,1917年7月,孙中山树起护法大旗.9月1日,非常国会举行大元帅选举会,孙中山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护法。但实权却掌握在西南军阀手中,使得军政府变成了军阀政府。孙中山看到了军阀的本质,深深懂得不可能依靠军阀达到护法的目的。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n1、发展的原因(1)一战提供了发展的机会(2)北洋政府的鼓励(3)实业救国(4)抵制日货2、主要企业与代表人物(四)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影响:包括“五四”前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以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其性质仍属旧民主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已是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其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了。2、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2)1905-1907年的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3)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原因: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壮大、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2、过程:《新青年》,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六)五四运动(1)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2)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准备。(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外部条件:十月革命与共产国际内部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主义小组历史意义:(1)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2)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主要机关,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出版机关报《劳动周刊》,1922年8月,由上海迁至北京,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总部主任为邓中夏。1923年“二七”惨案后,又由北京迁回上海。1925年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完成其历史使命。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目的: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罗章龙。“二七惨案”。\n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从改善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变为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新阶段。二七惨案发生以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八)第一次国共合作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1)必然性: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2)可能性:第一次国共合作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2、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对外主张;对内主张。民权主义主张:民生主义两原则: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3、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23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孙中山晚年思想的发展。宣言包含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进行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同时,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九)北伐战争1、性质:1924-1927反帝反封建,国民革命2、北伐的准备3、北伐的过程4、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列强为阻挡中国革命的发展列强还分化瓦解革命阵营。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历年真题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南大2003)考点详解(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1、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合并。“七•一五”政变后,宁、汉两个政权对抗。冯玉祥出面调停。蒋介石下台使宁汉合流加快,宁汉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国民政府。2、东北易帜: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炸死。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北洋军阀的最后一支奉军力量,也纳人到了南京政府的军队体系,国民党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3、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争取主权独立、财政收入增加、反映了群众呼声,但具有不彻底性(二)新军阀混战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三)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1、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n。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标志着由国民革命失败到苏维埃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2、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3、秋收起义:打着共产党人自己的旗帜建立了工农革命军,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出路。4、中共土地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1)《井冈山土地法》(2)《兴国县土地法》(3)《土地暂行法》(4)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部布告,宣布土地归农民所有。(四)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1、五次反围剿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中共从幼年的党开始走向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五)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新生活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国民的知识和道德,过合乎礼、义、廉、耻的新生活,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中心准则是“礼、义、廉、耻”。八、抗日战争历年真题《抗战建国纲领》(北师大1999),国民参政会(南大2003),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统考2007),简述抗日战争初期的正面战场(北师大2003),试论抗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北大2003),试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北师大2006),试比较近现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异同(北大2005)。考点详解(一)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1、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路轨炸坏,诬为中国军队所为,1931年9月18日夜,进攻沈阳东北军,东三省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2、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溥仪同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使得日本侵略者全面控制了伪满洲国。1934年3月,伪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日本政府投降后伪满洲国覆灭。(二)抗日救亡运动1、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本为全面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件的总称。日本染指华北表明其侵略企图步步深人。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的抗日反蒋的爱国政治运动。运动迅速扩大为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持压制态度,使这场爱国运动最终遭到了失败。3、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起草八一宣言,呼吁各党派各军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在国防政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军。4、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华北事后的政治形式和党的政策策略。继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后,解决了全党迫切要求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三)西安事变1、背景2、过程3、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1)粉碎了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n(2)显示了中国各阶层强烈要求团结抗日的愿望;(3)表明了中共团结抗日的诚意;(4)宣告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破产和中共“逼蒋抗日”方针实现;(5)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促使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6)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四)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为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武装挑衅事件。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标志着中国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的开始。(五)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1、南京大屠杀2、三光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扫荡”时采取的野蛮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1、淞沪会战2、台儿庄战役3、平型关大捷4、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用:国民党军队是正面战场的主力,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正规战、阵地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敌后战场的主力,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两个战场以配合为主。5、敌后战场的开展6、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在陕北洛川县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决议。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全面爆发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七)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1、三三制原则:相持阶段,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边区政府参议会选举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三三制是共产党人推行制度民主化的创新。2、西南大后方建设:沿海沿江工业内迁。“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先后成立了国家总动员计划委员会和中央迁厂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迁厂的各项事宜。(八)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1、延安整风运动: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所开展的文化运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整风运动中,“逼、供、信”制造了不少冤案。2、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会议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极其重要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九)中国军队的反攻(十)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日本投降的原因2、抗日战争的胜利(1)原因(2)历史意义(十一)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n1、战时工业内迁情况2、战时经济调整3、官僚资本的扩张九、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历年真题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北师大1999),《中国之命运》(南大2003),《解放日报》(北大200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党,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北师大2002),抗战到解放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南大2003)。考点详解(一)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1、国民党的统治:(1)假和平、真内战(2)伪国大(3)破坏反内战民主运动(4)出卖国家主权2、国统区人民的反压迫斗争:第二条战线(二)重庆谈判1、背景:国内形势: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但为争得准备的时间,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国际形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2、内容:共产党方面作了很大让步,《双十协定》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国共双方的见解。但蒋介石最终撕毁了这一协议,悍然发动了内战。(三)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1、辽沈战役2、淮海战役3、平津战役4、渡江战役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全会着重讨论了当时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七届二中全会号召全党在思想上和工作上确立与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会议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为共产党取得在全国的胜利做好了充分准备。(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共同纲领十、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历年真题考题很少,只需识记重要知识点即可。考点详解(一)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1、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的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1927年5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成立中央研究院,并设立筹备处。1928年4月改称国立中央研究院,直属南京国民政府领导,院长蔡元培,设总办事处于南京。院长下设总办事处、研究所、院评议会,评议会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1935年成立了首届评议会。1946年决定建立院士制,1948年3月正式选出81名院士。\n2、代表性的科学成就(二)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1、马克思主义2、三民主义3、实验主义:民国时期胡适提出对中国社会改良的主张。胡适在哲学上是一个实验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社会改造问题上则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因此,他反对用革命的方法对中国社会作彻底的改变,主张进行一点一滴的温和的社会改良。由于他没有真正认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性质,与马克思主义为敌,其改良思想注定是失败的。4、基尔特社会主义:梁启超、张东荪等提出的社会改良主张。他们认为,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但由于资本主义存在许多弊端,因此要阶级调和、劳资合作,称为“劳资调和主义”。他们还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打倒军阀、发展实业等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他们的思想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奉行阶级调和理论,注定也是要失败的。(三)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1、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2、文学3、艺术(四)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1、鲁迅与左联关系2、左联:(1)成立背景:南京政府建立后,大批革命的文化工作者云集上海租界,太阳社、创造社等学术团体中有不少共产党员。他们与鲁迅合作,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大会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强调文学应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以后相继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等左翼文化团体。(2)活动内容:左联大量翻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文艺理论。其中以鲁迅、瞿秋白成绩最大。同时,它培养了大量的革命文化人才,创作了不少文艺作品。左联成立后,举办了暑期补习班。开展了对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批判;促进了文艺创作的发展。(3)缺点与错误:政治上,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动;组织上,存在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政党组织;文艺思想理论上,照搬外国文学运动和理论,教条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在某些作家中存在着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十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历年真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师大1999),共同纲领(北大2006),抗美援朝战争(北大2003),四马分肥(北大2005),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北师大2006),论述1949-1956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北大2003)。考点详解(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1、建国初期中共巩固政权的斗争(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剿匪作战(2)西藏和平解放(3)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2、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对外政策:(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于1953年,在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谈判开始时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中首次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建立初期与苏联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1950年在莫斯科签订。有效期30年。\n主要内容是: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国家的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等。(二)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1、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指出当前的总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这次会议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一化三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因此,也称“一体两翼”。3、统购统销:1953年10月16日,为了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平衡,保障市场物价稳定,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决议》。核心内容:在农村实行粮食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定量配售。政策的实行初步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取缔了市场投机,保持了粮价的稳定。(三)社会主义改造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对农业的改造:互助合作,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组织互助合作阶段;办初级社阶段;合作化运动的高潮阶段。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个体病制改造成集体公有制,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资金。(2)对手工业的改造: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种组织形式,以自愿互利为原则,逐步将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制,引导手工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把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成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步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经济。2、四马分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和平改造时,对资本家采取的赎买形式。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企业利润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社会主义性质。十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历年真题大跃进运动(北师大1999),结合史实对1958年提出的“三面红旗”作述评(北师大2002),农业调整纲要四十条(北师大2006)。考点详解(一)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党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从指导思想上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准备,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中共八大规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探索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初步总结了执政党建设的经验;确定发展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方针。缺点和不足:如没有明确指出阶级矛盾已不再是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未对防范个人崇拜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对实行社会主义法制没有高度重视等,从而无法保证八大制定的许多正确的方针路线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二)经济建设的曲折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n2、大跃进运动: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运动。8月,中共中央笋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全民炼钢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把“大跃进”推向高潮。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直到1960年冬,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才被停止。3、八字方针: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4、七千人大会:为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连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三)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1、1959年庐山会议2、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并采取“惩前毖后病救人”的方针和方法。3、四清运动:“四清”指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是指1963-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十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历年真题试析“文化大革命”之成因及后果(北师大1999)。考点详解(一)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1)根本原因:政治领域的左倾错误、经济领域的左倾(2)具体原因: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四人帮2、五一六通知:《通知》提出,在党、政、军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都混人了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并据此要求全党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3、红卫兵运动4、三支两军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奉命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5、上山下乡(二)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1、1970年庐山会议: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是讨论修改宪法问题。林彪在讲话中大讲“天才”问题,继续坚持设国家主席。毛泽东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分组会议立即停止讨论林彪讲话,责令陈伯达检讨。8月31日,毛泽东在全会上印发《我的一点意见》一文,严厉批评了陈伯达及“天才”论的观点。会议讨论了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开展了对陈伯达的批判,挫败了林彪集团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后来,林彪一伙又阴谋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被毛泽东识破,外逃叛国,机毁人亡。2、批林批孔:林彪事件后,曾从林彪住处查出一些林彪抄录孟子言论的笔记、卡片和条幅。毛泽东据此认为林彪的反动思想来源于孔孟之道,因而要提出批孔。此后,江青等人利用毛泽东评法批儒的谈话,建议开展一个所谓的“批林批孔”运动。(三)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1、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邓小平主持的对各条战线的全面整顿,实质上是对“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左”倾政策的否定。江青集团以此作为反对邓小平的“依据”。毛泽东开始发动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2、文革的性质与教训(1)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n(2)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3)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十四、拨乱反正(1976—1978年)历年真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北师大1999)考点详解(一)拨乱反正的历程1、揭批四人帮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后,全国以揭发、批判、清查“四人帮”罪行为内容的运动。1976,《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号召全党紧密团结起来,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斗争。揭批“四人帮”斗争的3个战役,试图消除极“左”路线对国家各个领域造成的危害。与此同时,全国普遍清查“四人帮”的帮派体系。至1978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清查工作基本结束,从而基本稳定了全国局势。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后犯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肯定了32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从根本性质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二)“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1、两个凡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提出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矢志不渝地遵循”。2、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首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并迅速发展成为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1、召开背景2、会议内容: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3、历史意义: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等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十五、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考点详解(一)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1、1978年到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历程(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79年到984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二)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经济特区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三)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1、南巡讲话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