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5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一、学习案的模式及案例(一)新课学习案的模式及案例模式一、学习目标:一般由三个目标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二、学习过程:(一)学生阅读课本第X部分,完成下列内容(二)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几个问题(三)小组展示所讨论的问题,教师指导(四)小组共同完成巩固习题(五)小组展示习题答案,教师指导。三、知识梳理与总结:四、当堂巩固习题五、抽查检测:案例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预习展示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二、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本第一目,填非常学案第一部分讨论:1.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思潮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2.材料:1919年1月到6月,中国发生了一场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极端仇视与反对。一些站在资产阶级右翼立场的知识分子充当了在思想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角色,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反对“进口主义”,认为高谈主义有害,而且不能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年8月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提出“问题”与“主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能把一个个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根本解决”\n的手段是阶级斗争。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点驳了改良主义,论证了对中国社会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的重要性,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营。“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成熟,其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胡适和李大钊二人对于解决中国问题所站的立场是相同的,只是在马克思主义部分内涵、俄国革命道路和“点滴改造”与“根本解决”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而已,所以这次论战不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分歧。因此,才能够说“问题与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请讨论:问题重要还是主义重要?练一练:(1).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民主、科学思潮C.社会主义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2)图片中人物的历史著作,以及历史贡献有哪些?(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填非常学案第二部分1.材料1: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有共产党员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实际确立了孙中山“联俄,联众,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十人还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一大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材料2: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n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讨论: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方式是什么?有何弊端?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有什么理论成就?练一练:(1)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ABCD(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发表。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2.讨论: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有哪些理论成就?意义是什么?\n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内容有哪些?练一练:(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这一思想来源于()A.井冈山斗争经验B.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实践C.大革命失败的教训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2).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上,第一次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是()A.在农村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C.发表《论十大关系》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设想(3).关于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八大,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B.提出了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确定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D.提出了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三.知识梳理与总结阶段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发展时期中共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前中期(大革命失败以后)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历史背景主要论著和理论作用四.当堂巩固6.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7.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B.工农运动的发展\n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发表。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10.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②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④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五、抽查检测每组2号: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二)复习课学习案的模式及案例模式一、学习目标:一般由三个目标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二、学习过程:(一)学生展示所学基础知识(二)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几个问题(三)小组展示所讨论的问题,教师指导(四)小组共同完成巩固习题(五)小组展示习题答案,教师指导。三、知识梳理与总结:四、学生就所复习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五、巩固习题案例第20课西学东渐复习课一、学习目标:1熟悉林魏的主张出现的背景、主张及意义。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内容3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是谁、主张。4维新思潮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及意义。方法:研读材料、集体讨论二、学习过程(一)第一部分一小组复习基础知识1、林则徐、魏源属于什么阶级?他们主张是什么?2、洋务派代表人物都有谁?他们主张与林魏有什么异同?3、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相比,进步在哪里?4、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有何不同?维新思潮的进步意义是什么?\n(二)第二部分小组讨论内容1.公元1793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此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小事。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携访华团以祝寿为名请求扩大通商。英人不懂中华礼仪,让年迈的乾隆帝深感不爽。但念其为远邦蛮夷,不便计较,御笔一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根据以上资料讨论,鸦片战争前,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官员是什么心态?2.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年底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对英贸易总值总值出(+)入(-)超情况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材料二 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年份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国对英贸易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总值出(+)入(-)超情况1837.7-1838.6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通过以上表格,思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鸦片战争后,一部分中国人着眼于向西方人学习,请讨论最先向西方学习的人是谁?他们都有什么哪些活动?提出了什么主张?\n4.第二次鸦片战争(英语:SecondOpiumWar;法语:Secondeguerredel'opium)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暴乱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ArrowWar)、“英法对华远征”(Anglo-Frenchexpeditionto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战争”(SecondAnglo-ChineseWar)。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在出兵后以“调停有功”为名,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没有归还,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条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讨论:“同治中兴”指什么运动?这一派别有什么主张?学习内容是什么?5.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早期支持洋务运动,后来发现洋务运动无法真正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进而思考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改良,他们被称为什么派?有何局限?6.1894年——1895年,清与日本发生甲午战争,清被日本皇军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割让台湾及澎湖,赔款二万万三仟万两银。証明了洋务运动未能吾根本地改变清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n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行省与奉及台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清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且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和梁启超作出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及变法的主张,得到1千多人连署。5月2日,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燕京官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光绪帝。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是由各省派送,依照汉代孝廉乘公家马车赴京师接受考核之惯例,对进帝都参加会试的举人又俗称为公车,故此称为公车上书。1897年,发生山东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且要求拓展九龙及新界以上史料都反映了什么事件?7.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具体行动有哪些?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什么?8.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何主张?他们比前几次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是否进步?进步意义是什么?(三)第三部分.知识框架整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n(四)第四部分.自由发言:如何挽救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五)第五部分:习题巩固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体用之争”的焦点是: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变法思想宣传B、思想解放作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3、下列描述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4、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5、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强大潮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民主科学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D、马克思主义思想6、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7、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三)讲评课学习案的模式及案例模式\n一、学习目标:由三维目标组成二、自主探究:试题分析(一)学生分析(二)教师分析三、小组合作完成错题改正四、教师点拨指导难题、怪题、易错点五、矫正训练六、矫正训练题展示案例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讲评课教学案第一部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纠正错题,找准错因,有针对性地“专题补差”,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考试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理解和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培养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第二部分:自主探究(试题分析)自主分析:1、你对这次成绩满意吗?2、审题失误丢了()分,笔下误丢了()分。3、表达不准确丢了()分。4、答题不够规范丢了()分。5、考试策略不当丢了()分,总分你还可以提高()分,自己是不是还有潜力?教师分析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思考,然后整理写下来。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考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再分析,表扬成绩突出的,进步较快的,书写好的,答题规范的等。\n第三部分:合作解疑(一)选择题1、基础类:52、对教材内容的灵活分析与认识不足:7、8、10、17、27、31、32、343、题干分析不到位:18、20(二)非选择1、错误展示与错因分析展示41题(2)(4)四份答案,知道为什么丢分了吗?你认为做这一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展示42题(2)(3)四份答案,知道为什么丢分了吗?你认为做这一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优秀答卷欣赏错题重考和补救训练一、选择题1、“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n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5、艺复兴、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两者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宗教信仰B.都提倡理性王国C.都反对专制王权D.都批判封建主义6、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对于伏尔泰和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的时候,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 ()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8、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三位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张的相同之处是()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B、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n。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在讨论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时,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自然就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严惩腐败,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分别体现了哪家的思想()①法家 ②儒家③墨家④道家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11.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滑、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宋徽宗赵佶以画花岛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1)、\n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3分)(2)、明晚期,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达,应如何评价?(2分)二、教案的模式及案例(一)新课教案的模式及案例模式一、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几段,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教师检查指导,不评价)二、小组讨论学案第一题,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三、小组讨论完成习题,展示答案(按正确个数给予几分,讲解正确多加分)四、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重复一、二、三步五、重难点讨论发言,每发言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教师点拨六、知识梳理总结(上台梳理总结的学生加2分)七、巩固习题(小组讨论完成,按正确个数给予加分)八、抽查:每组抽查一名或两名学生,按表现加分案例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预习展示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二、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本第一目,填非常学案第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检查指导)讨论:1.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思潮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2.材料:1919年1月到6月,中国发生了一场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与“主义”\n之争,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极端仇视与反对。一些站在资产阶级右翼立场的知识分子充当了在思想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角色,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反对“进口主义”,认为高谈主义有害,而且不能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年8月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提出“问题”与“主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能把一个个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根本解决”的手段是阶级斗争。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点驳了改良主义,论证了对中国社会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的重要性,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营。“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成熟,其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胡适和李大钊二人对于解决中国问题所站的立场是相同的,只是在马克思主义部分内涵、俄国革命道路和“点滴改造”与“根本解决”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而已,所以这次论战不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分歧。因此,才能够说“问题与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请讨论:问题重要还是主义重要?(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练一练:(1).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民主、科学思潮C.社会主义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2)图片中人物的历史著作,以及历史贡献有哪些?(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小组讨论完成,展示答案,按正确个数给予加分,讲解正确多加一分)(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填非常学案第二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检查指导,不评价)\n1.材料1: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有共产党员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实际确立了孙中山“联俄,联众,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十人还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一大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材料2: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讨论: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方式是什么?有何弊端?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有什么理论成就?(小组讨论学案第一题,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小组讨论完成习题,展示答案(按正确个数给予几分,讲解正确多加分)练一练:(1)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ABCD\n(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发表。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2.讨论: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有哪些理论成就?意义是什么?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内容有哪些?小组讨论完成习题,展示答案(按正确个数给予几分,讲解正确多加分)练一练:(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这一思想来源于()A.井冈山斗争经验B.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实践C.大革命失败的教训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2).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上,第一次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是()A.在农村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C.发表《论十大关系》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设想(3).关于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八大,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B.提出了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确定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D.提出了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n三.知识梳理与总结(知识梳理总结,上台梳理总结的学生加2分)阶段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发展时期中共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前中期(大革命失败以后)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历史背景主要论著和理论作用四.当堂巩固(小组讨论完成,按正确个数给予加分)6.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7.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发表。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10.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②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④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五、抽查检测每组2号:(每组抽查一名或两名学生,按表现加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二)复习课教案的模式及案例模式一、学生抢答基础知识(每回答对一个题,加一分,可重复回答)二、分小组讨论学案疑难,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三、小组讨论完成习题,展示答案(按正确个数给予几分,讲解正确多加分)四、重难点讨论发言,每发言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教师点拨\n五、知识梳理总结(上台梳理总结的学生加2分)六、巩固习题(小组讨论完成,按正确个数给予加分)七、抽查:每组抽查一名或两名学生,按表现加分案例第20课西学东渐复习课第一部分一小组竞答以下问题学生抢答基础知识(每回答对一个题,加一分,可重复回答)1、林则徐、魏源属于什么阶级?他们主张是什么?2、洋务派代表人物都有谁?他们主张与林魏有什么异同?3、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相比,进步在哪里?4、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有何不同?维新思潮的进步意义是什么?5、第二部分讨论内容(分组讨论,展示)分小组讨论学案疑难,自由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1.公元1793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此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小事。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携访华团以祝寿为名请求扩大通商。英人不懂中华礼仪,让年迈的乾隆帝深感不爽。但念其为远邦蛮夷,不便计较,御笔一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根据以上资料讨论,鸦片战争前,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官员是什么心态?2.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年底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对英贸易总值总值出(+)入(-)超情况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材料二 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n年份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国对英贸易正当贸易鸦片贸易总值总值出(+)入(-)超情况1837.7-1838.6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通过以上表格,思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鸦片战争后,一部分中国人着眼于向西方人学习,请讨论最先向西方学习的人是谁?他们都有什么哪些活动?提出了什么主张?4.第二次鸦片战争(英语:SecondOpiumWar;法语:Secondeguerredel'opium)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暴乱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ArrowWar)、“英法对华远征”(Anglo-Frenchexpeditionto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战争”(SecondAnglo-ChineseWar)。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在出兵后以“调停有功”为名,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没有归还,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条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讨论:“同治中兴”指什么运动?这一派别有什么主张?学习内容是什么?\n5.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早期支持洋务运动,后来发现洋务运动无法真正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进而思考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改良,他们被称为什么派?有何局限?6.1894年——1895年,清与日本发生甲午战争,清被日本皇军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割让台湾及澎湖,赔款二万万三仟万两银。証明了洋务运动未能吾根本地改变清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行省与奉及台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清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且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和梁启超作出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及变法的主张,得到1千多人连署。5月2日,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燕京官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光绪帝。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是由各省派送,依照汉代孝廉乘公家马车赴京师接受考核之惯例,对进帝都参加会试的举人又俗称为公车,故此称为公车上书。1897年,发生山东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且要求拓展九龙及新界以上史料都反映了什么事件?7.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具体行动有哪些?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什么?8.\n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何主张?他们比前几次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是否进步?进步意义是什么?第三部分.知识框架整理:(上台梳理总结的学生加2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第四部分.自由发言:如何挽救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重难点讨论发言,每发言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教师点拨第五部分:习题巩固巩固习题(小组讨论完成,按正确个数给予加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体用之争”的焦点是: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变法思想宣传B、思想解放作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3、下列描述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4、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n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5、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强大潮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民主科学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D、马克思主义思想6、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7、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三)讲评课教案的模式及案例模式一、学生自己分析试题,回答学案给出的问题(不评价)二、教师分析试卷,考查知识、难易程度、易错题目、表扬突出、卷面整洁的学生三、小组内讨论试题,纠正错题,上交新答案,小组间相互订正(全对加5分,错一个加4分,以此类推)四、对疑难进行解答,学生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五、教师点拨六、小组合作完成矫正训练,展示答案(按照正确个数的一定比例加分)七、矫正题疑难解答,学生发言(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八、教师点拨案例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讲评课教学案第一部分:自主探究(试题分析)学生自己分析试题,回答学案给出的问题(不评价)自主分析:1、你对这次成绩满意吗?\n2、审题失误丢了()分,笔下误丢了()分。3、表达不准确丢了()分。4、答题不够规范丢了()分。5、考试策略不当丢了()分,总分你还可以提高()分,自己是不是还有潜力?教师分析:教师分析试卷,考查知识、难易程度、易错题目、表扬突出、卷面整洁的学生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思考,然后整理写下来。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考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分析,然后教师再分析,表扬成绩突出的,进步较快的,书写好的,答题规范的等。第二部分:合作解疑小组内讨论试题,纠正错题,上交新答案,小组间相互订正(全对加5分,错一个加4分,以此类推)对疑难进行解答,学生发言(每发言一次,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选择题(一)选择题1、基础类:52、对教材内容的灵活分析与认识不足:7、8、10、17、27、31、32、343、题干分析不到位:18、20(二)非选择1、错误展示与错因分析展示41题(2)(4)四份答案,知道为什么丢分了吗?你认为做这一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n展示42题(2)(3)四份答案,知道为什么丢分了吗?你认为做这一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优秀答卷欣赏错题重考和补救训练小组合作完成矫正训练,展示答案(按照正确个数的一定比例加分)一、选择题1、“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5、艺复兴、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两者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宗教信仰B.都提倡理性王国C.都反对专制王权D.都批判封建主义6、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n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对于伏尔泰和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的时候,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 ()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8、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三位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张的相同之处是()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B、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在讨论有关惩治腐败的问题时,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自然就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严惩腐败,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分别体现了哪家的思想()①法家 ②儒家③墨家④道家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11.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n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滑、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宋徽宗赵佶以画花岛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3分)(2)、明晚期,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达,应如何评价?(2分)七、矫正题疑难解答,学生发言(正确加一分,错误不加分)八、教师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