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科的环保教育一、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教学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拨开表象,挖掘实质,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适时穿插。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环保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仔细研究教材素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选好切入点,有选择地适时穿插。例如:学习中国历代国家政治中心城市时,在欣赏其雄伟壮观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其宏伟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破坏基础之上的。从总体上看,历史教材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内容非常丰富,恰当穿插,适时点拨,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4页共4页\n2.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渗透良好的文明生态观。教材中有些历史知识,表面看来与环境问题没有关系,但其实质上都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内涵,这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例如:以"大烟囱"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奇迹,正如马克思曾称道的资本主义在100来年所创造的财富比过去所有世纪的总和还多,而他们也必将继续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但它们是建立在最大程度地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抗分裂基础之上的。一方面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一方面这种"黑色文化"又进一步唤起人们的物欲和贪欲。人类在取得巨大的物质财富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埋下隐患,导致人类心智与机能的退化,人类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巨大代价。可见严峻现实环境问题还需要我们从历史上反思的。从古到今的环境问题,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的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二、结合国情向学生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第4页共4页\n在社会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我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统一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主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治恶化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结合国情渗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重要性。例如,黄河曾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却渐渐成了举世瞩目的"问题河流"。历史上黄河大的决口有26次之多,我们的母亲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年年发生断流,而1997年的断流累计竟达270多天。母亲河正在变成季节河。如果环境继续恶化,那么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后代子孙面对的将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基于此当今我国政府极度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教师可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联系历史洞悉现实问题。汉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成为最发达的地区,而这种发达或繁荣的背后却是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可耕地几乎全部被垦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甚至呈现出一片"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景象。这种"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后果,便是后代子孙们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西汉末年,由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已使"河水高于平地"(《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改道成为无法挽回的定局。三、加强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感悟生态文明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从书本中走出去,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例如,可以让学生注意收集一些资料,还可以此举办宣传:如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题材的黑板报、通讯、校报、刊物,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生态题材专题讲座等。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经常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总之,在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第4页共4页\n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