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2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院毕业论文高中历史无疑是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的历史,更好的了解中国,所以说,学好历史是相当重要的,不仅重新认识我们的国家,也能更好地发现我们自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经历着盛世的繁华,也饱受巨大的屈辱,我们需要透过现象去了解本质,从战争,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历史。让中国历史起到借鉴和思考的重要意义。一、凌强欺弱,连续不断的战争爆发中国历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战争史,中国古代上演了一次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诸侯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一次坑杀40万余人,古代隋朝末期腐朽,肆意压迫农民,于是隋末爆发了农民战争,意图推翻政权,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爆发了七国之乱。西汉时期,受到匈奴国不断的骚扰,西汉武帝决定讨伐匈奴,平稳疆土周边安宁。东汉晚期,政权腐朽,农民激愤,爆发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黄巾起义。以上是中国古代的部分战争史实,而中国近代史连续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自1840年**战争以来,外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先后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通过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可以看出,强国欺辱弱国是历史的趋势,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爆发战争,进行征服和消灭。阶级矛盾激化会导致农民的反抗,推翻政权,国与\n国直接的利益冲突也是会激发战争,晚清政府腐朽无能,对内压迫农民,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最终导致外强侮辱,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经济和农民生活雪上加霜。经过一系列惨痛的战争让我们明白,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之后,别人才会畏惧你,国与国也是如此。二、大力发展农业、手工工业,使得经济地位稳固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农业在古代占据着重要部分,民以食为天,形成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一种经济形式。历史记载,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有七八千年时,中国是最早培植水稻和粟,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从频繁的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直到今天,中国在世界上依旧是农业大国,种植面积广泛,也有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济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工业的发展很早就出现在古代经济中,夏商周时期就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当时是由政府垄断的,私人不允许私自铸造。唐朝时期丝织技术高超,出现了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朝时期制造大量的瓷器品,远销欧洲、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的开始,用机器代替了人力,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率先进入了蒸汽机时代,随着英国经济的实力大幅度上升对海外殖民地进行了侵略,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刺激,中国名族工业也出\n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有识之士也在谋求富国图强之路,由于晚清政治腐朽,经济颓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提出了“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先进思想。而随着封建王朝的瓦解,外强的入侵,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很多的私营企业,**战争以后,将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制度进行逐步瓦解,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19世纪60年代,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兴起了一批民用工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发展。三、不断加强政治文化往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自从政权产生,就有政治局面和文化的诞生,以及当时的文化交流,一个国家或者政权的局势稳定和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建设是基础,而政治文化是上层建设,没有这个上层建设就没有完整性了,进入21世纪,政治文化的输出是标志着这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准,在古代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清楚地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引入和输出的现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在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出现了"诸子百家”,其中孔孟的"仁政”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在社会上当时影响很大,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标准,促\n进了社会和谐。给现代的中国也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思想和文化进行交流,在宋朝时代,兴起了“程朱理学”的思想,强调天理是宇宙的本原,提出了“格外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的学术思想传播到了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带来了促进作用。到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更为活跃,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黄宗羲提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有顾炎武倡导的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顺应时代的潮流,强调国民的重要性,抨击封建专制统治的落后和腐朽,倡导国民走出国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无疑都是重大的突破,是科学的思想。政治越开明,思想文化会越正统科学,两者相辅相成,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先进的政治文化建设。学历史在于了解过去,思考现在,规划未来,汲取历史的惨痛教训,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给学生从战争、农业工业、以及政治文化三方面讲解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刻思考,了解中国的历史,对未来中国提出合理的建议。努力加强经济建设,透明自己的政治文化,避免受到国外列强的侵犯,增强实力,保家卫国。\n参考文献:[1]孟慧玲.《新课程下如何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战争史的教学》[J].学周刊,XX.3期[2]高加彬.《从《宋明理学》浅谈思想文化史的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XX.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