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情感教学刍议 12页

  • 64.26 KB
  • 2022-08-18 发布

历史学科情感教学刍议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科情感教学刍议"摘耍:历史教学手段多样,情感教学是重中之重,运用得当既能合理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更能体现教师的价值,是教学的法宝之一。论文关键词:触情点,创境激情,设疑导学,艺术化大家知道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但可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历史的能力,而且情感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的现象,面对一些青少年冷酷无情、行为残忍的现象,对情感教学的探索是十分有意义的。我在近儿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介绍如下:(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1•导课——创设激情,新颖有趣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创境激情,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发动学生的情感想象。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大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终将落空。”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求知欲望,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打好基础。\n2.设疑导学——平淡中见神奇宋朱熹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耍善于设疑导学,深入挖掘教材,激发其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像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例如在讲到美国的扩张史时,若单纯只按课本的语言讲述,味同嚼蜡。但如果从美国星条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有十三条纹和五十颗星组成?”这样设疑,可引起学生兴趣。在关于星条旗的讲述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美国版图的形成史。3•现代教学手段设置情境教学,单靠老师的语言不够,还可以通过录音机、录像机、特别是多媒体、实物、表演等教学手段,再现教学中蕴含的情景。在老师的影响下打丿|:学生情感的心扉,使他们设身处地的去体验、想象、思考。如用音乐渲染情景,用直观教具再现情境,扮演体会心境等。例如在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先用多媒体出示《圆明园复原图》,学生在惊叹她的巧夺天工之余,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接着再放映《圆明园残景图》,学生在激愤之中加深对英法帝国主义刻骨仇恨的同时,更觉肩上责任重大。前后两幅历史图片的演示,胜过教师千言万语,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的确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4.结果——言尽而意无穷明代文人谢榛曾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写文章要清亮\n激越,余音绕梁。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老师讲透但是不讲绝,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J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象。还可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的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如学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工人运动”,老师设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领导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但很快处于低潮,这使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取得革命的胜利,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下一节我们再学习。(二)教学语言的艺术化1.形象的讲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充沛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描绘,充分的铺垫渲染,做到以声传情,创造特定的历史意境,把学生步步引入到历史的殿堂,使学生“亲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产生难忘的印象,以达深刻的理解。2•修辞为增强历史课堂语言的感染性、感召力,以便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妨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讲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教师不妨比喻成“仿佛冬天的夜空中出现了几颗星星”或“黎明前露出的一缕曙光”。这样就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形象化了,然后再注Z以语言“它是屮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3•幽默\n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语言像一串“含笑的爆竹”,一点就着,一着就响,引人发笑,情趣盎然。如讲国统区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时,引用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是“民国万税”。4.诗教诗是历史的写照。如毛泽东的《长征》诗就能准确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悲壮雄伟场面。引用诗词的确能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5•体态语言在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同时,教师还需注意表情、目光、手势、身势等体态语言的辅助作用,使学生置身于情感的氛围中,不自然的受到熏陶感染。(二)积极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历史通俗读物;进行调查访问;让学生走向社会,写出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观看当地的历史古迹和先进的工矿企业,使学生对历史和现代有切身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在熟练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材的“触情点”,实施情感教学,就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贯彻德育渗透原则的冃的,使历史教学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口译技能的训练方法"摘要口译教学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记忆、听力和笔\n记等口译技能。本文以吉尔的“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为框架,探讨了口译技能的训练方法,尝试从理解和信息处理两方面选择突破口,提高口译训练的成效。论文关键词:口译,技能,训练方法口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口译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口译基本理论的指引下进行大量的训练,以培养和促进学生在听辨理解、记忆、记录、双语转化、译前准备、临场应变等各个环节的处理能力。因此,口译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实在口译综合技能的训练环节。换句话来说,口译技能的训练方法对于口译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DanielGile)在其著作《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针对口译的工作过程,提出了“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3(Gile,D1955:179)PhaseI:Cl二L+N+M+CPhaseII:CI=Rem+Read+PDP:连续传译(第一阶段)二听力与分析(listeningandanalysis)+笔记(note-taking)+短期记忆(short-termmemory)+协调(coordination)连续传译(第二阶段)二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Note-reading)+传达(product!on)\n吉尔的“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展现了连续传译的口译过程。在口译工作过程中口译人员应该掌握的口译技能包括:听力理解技能、记忆力、口译笔记技能、理解力和双语转换能力等。本文主耍讨论口译的记忆、听力理解能力和笔记的训练方法。1.口译记忆训练的方法根据吉尔的能力负荷模式,口译是一种以短期记忆为中心的活动。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对7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进行储存。这“一分钟”的记忆是口译的关键吋刻,它足以使口译人员将通过感觉收集到的信息迅速进行理解、语义转码和译文输出。记忆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对意义的把握是记忆的关键。只有准确的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的记忆。口译的记忆训练应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复述是记忆的言语表现形式,也是口译记忆训练的基木方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复述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短句、长句和短篇语段作为训练材料,要求学生听完之后,用原语或译入语进行复述。复述训练的重点是掌握记忆的技巧。记忆能力的培养可以根据科学的记忆方法,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材,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并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来加强对原文的有效理解,追踪发言人(作者)的思路。例如,记忆的过程可从意义入手,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和基本主题;也可以从结构入手,抓住原文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还可以通\n过原文的某些线索,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帮助记忆。一般而言,有效地理解应当可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主要的论述对象是什么?(2)主要的事实或观点是什么?(3)发言人的意旨是什么?记忆训练的具体的形式分为:(1)“大纲式”记忆训练。“大纲式”记忆训练要求学生抓住发言人的思路,即“大纲”,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概括发言材料的核心内容、基本主题和主要的意图。“大纲式”记忆训练是侧重理解的记忆训练,培养学生启动相关知识,对语言表达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这种训练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从“声音”语链中提炼出彼此间存在的内在信息逻辑关系,并根据这种逻辑关系跟踪讲话的内容和顺序。(2)课堂复述训练。复述训练要求学生尽可能准确、完整地呈现发言材料的信息。课堂复述训练一般在教师讲解有关的记忆技巧,并做示范后进行。在复述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长度由短句过度到长句、段落;内容由简单过度到复杂),利用教学多媒体平台提供的口译教学软件,通过:播放录音、复述录音、教师抽查点评三个训练环节。课堂复述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对记忆技巧的掌握情况,能及时指出、纠正学生的失误。1.口译听力训练的方法首先,笔者认为有必要区分口译听力能力和基础听力能力。基础听力能力指的是从谈话者的语流中分辨有义音位及其意义的能力;口译听力能力则侧重于从语流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快速分析理解的能力。基础听力\n是口译听力的前提条件,口译听力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基础听力能力的提高。但是基础听力好并不等于口译听力水平高。如果说基础听力的主要障碍是词汇量和语音,口译听力的主要障碍则在于对信息的听辨理解能力。因此,口译听力训练不同于基础阶段的听力课,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口译思维习惯、训练学生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口译听力训练的重点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听力分析、理解能力而进行。笔者认为,口译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译前预测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口译的译前预测就是利用可以利用的信息来预测说话者的话语中会包含哪些内容并对其表达做准备。完整的译前预测包括对话语内容的预测和对话语发生时的情景语境的预测,如:话语参加者(发言人和听众),时间、地点、话题、讲话方式、使用语言、讲话目的等。译前预测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强化译前准备工作的意识以及学习译前准备的方法和途径等两个方面来实现。实例分析是比较好的训练方法。比如,在做口译模拟练习的时候,要求学生首先以口头报告或PPT展示译前准备工作的情况。此外,也可以在译例分析的过程中,把译前准备的状况对口译产岀质量的影响作为一个分析的维度。(2)语境关联会意的能力,即口译员在SL理解中能迅速将□标话语与相关的语境信息建立联系,通过语境对目标话语的意义进行甄别、筛选、调整,最终达到对SL准确理解的目的。在听力训练中,无论发言人是\n用学生所熟悉的母语还是用外语发言,都要求学生专注地、积极地倾听,有意识地把听到的信息与和关的话语语境联系起来,以达到对话语准确理解的目的。语境关联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根据语境推测生词或俗语的意义;根据语境判断话语的言外之意;根据语境判断发言人的态度和目的。听力语境关联训练的程序可以概括为:提供话语材料——设置障碍或任务——捕捉语境线索——进行关联分析。语言内预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语音、语调、词语搭配、关键词和逻辑关系标记词的敏感度来实现。在话语材料这方面,视频资料与音频资料各有其优势。视频材料能够展示话语的场合、环境、谈话者的神态、行为举止。因此,学生容易从现场直观的环境获得启发,对目标话语形成关联理解。而咅频材料则会促使学生展开联想,从不在场的因素捕捉相关的背景信息。障碍或任务是指话语材料中脱离语境难以理解的目标话语或者是教师设置的理解任务。生词、术语、典故、百科知识、文化差异等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语境线索是能够解读目标话语的语境信息。关联分析是借助语境线索对目标话语进行分析,清除理解障碍,完成正确理解的过程。(3)整体理解的能力“除了敏捷感应,准确关联、正确推断以外,理解还表现为具有关键意义的对话语内容的整体把握。12口译技能的训练方法"(刘宓庆,2003:156)对话语的整体把握表现为对话语单元(speechunit)的整体意义把握。话语单元是在意义和结构两\n方面都相对独立的语段组成部分。对话语的整体理解就是一个或几个相关的话语单元的整体意义的把握。例如:我局的法律处长告诉我,你的助手提交给他的合同草案中关于买方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一节的条文,不太合理,要求过多;〃应当按照《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第3章的第3节的精神,加以改写。(《商务英语口译》,高等教育出版设)在以上这段话语中,有两个意义单元,它们分别是:(1)我局的法律处长告诉我,你的助手提交给他的合同草案中关于买方违反合同的补救办法一节的条文,不太合理,要求过多;(2)应当按照《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第3章的第3节的精神,加以改写。因此,对这段话语的理解应该包含这两个意义单元,即:一是指出合同草案不合理的地方,二是提出修改意见。整体理解能力的训练程序可以归纳为:调动所有语境信息——压缩所听内容一一简化其复杂结构一一划分意义单元一一归纳话语意义。整体理解力的训练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意义单位以及对相关的意义单位进行归纳的能力。整体理解能力的训练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步骤:(1)调动语境信息。在上述例屮,中方拟从外方进口设备,并就此进行初步的谈判是谈话的重要语境信息。进而,可以这一语境信息为中心,链接到其他相关的语境:女口:《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2)压缩所听内容。例中内容可以压缩为:买方违反合同的补\n救办法不合理,应改写。(3)简化复杂结构。简化后,可以表述为“合同不合理之处应改写。”(4)划分意义单元。例中,意义单元包括:①合同什么地方不合理;②怎么改写。(5)归纳话语意义。上述表达无非是向对方提出合同的修改意见,这就是话语意义所在。1.口译笔记训练口译笔记训练要明确一点,即:笔记是辅助大脑记忆的,其作用是帮助口译人员把注意力放在讲话的内容上,并在翻译的时候起到提醒的作用。口译笔记的主要内容是名称、数字、组织机构、语篇的耍点及其逻辑关系。大脑的短时记忆则重点关注段落句子的整体信息。口译笔记训练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协调笔记和大脑短时记忆。培养学生口译笔记的能力,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口译笔记技巧讲解——教师示范——学乞训练。第三个环节即学纶训练是主要的环节。学生训练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渐进提高法;二是模仿法。渐进提高法是在进行口译笔记训练时,先让学生阅读口译材料,要求他们把该记的笔记一一列出来,再慢速地放着听,边听边尽量做记录,然后再一遍一遍地听,一次次地改进,最后再对照原文研究哪些内容可以不记,那些内容是该做记录的,用符号记,还是用缩写,该用怎样的结构记录等。渐进提高法的好处是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逐渐\n掌握口译笔记的技巧。模仿法则是以模仿典型的口译记录技巧为目的。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呈现示范笔记——对要模仿的符号进行重点标识——学生听第一遍录音的同时看示范笔记,揣摩示范笔记的记录过程——学生听第二遍录音,仿照示范笔记做记录——学生比较自己的笔记与示范笔记——学生听第三遍录音,再次仿照示范笔记做记录教师抽查点评。模仿法的好处在于能针对具体的笔记记录技巧开展专项训练,学生容易掌握。在实际训练中,渐进提高法和模仿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加强训练的效果。5小结本文以吉尔(DanielGile)的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为框架,探讨了英语专业口译记忆、听力和笔记的训练方法。口译记忆训练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口译的听力训练应与基础听力训练有所区别,前者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捕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调动语境信息,进而做到整体理解是提高口译听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口译笔记训练的重点则在于学会协调笔记和大脑短时记忆的能力,通过模仿等训练方法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总之,无论是记忆还是听力、笔记,理解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口译技能训练的的核心要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