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特质的彰显 10页

  • 32.00 KB
  • 2022-08-18 发布

历史学科特质的彰显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科特质的彰显  近年来,高考文综卷中第41题几乎成了开放性试题的代名词,而每年高考考毕对其进行分析也成为一种常态。在各种查漏补缺中,试题的命制也更趋于合理、科学,更加有利于考核学生、选拔人才。2015年全国卷Ⅱ高考文综第41题的命制选题更加新颖、视角更为独特,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对其解析也就更具重要意义,原题如下: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015年高考文综第41题的命制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材料内容的选择颇为新颖。  第41题再次延续了图表考核的形式来进行试题命制,这在近年来虽已屡见不鲜,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命题方式。而41题更让人称道的是在材料内容的选取上,它选取了历史时序性视野下的日常生活史范畴――\n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变迁来进行试题命制,无疑颇为新颖,更体现了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取向。众所周知,当今学界,日常生活史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新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著述不断涌现、成果突出。日常生活史是人民大众的日常活动,而其研究常常备受学者称赞的首要特点即在于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研究新模式。其次,日常生活史具有日常性,它关注人们重复进行的日常活动。①再次,它既关注那些带有较多自发性、本能性的日常生活方式,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涵盖那些人类内心深层次需求的自我价值实现、发展等,是一种综合性研究范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最后,日常生活史重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并不排斥政治和国家。事实上,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往往是将大众的社会活动和国家、政府、法制等联系起来,以此推进和深化历史研究。  节假日即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节假日是一种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共同体”式社会生活方式与状态,国家、政府以法律规定的方式,将本国风俗习惯、纪念日等固定下来,加以内化,使之成为大众日常群体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节假日变化不仅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变迁,而且是历史群体集体记忆的重要建构方式,深刻影响着历史群体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时间节奏和文化品位,它既体现了国家政府的意志、战略布局、意图和深厚的理论指导思想,也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呼声和现实需求。以现代法国为例,虽然随着法国大革命以来其社会世俗化进程的发展,中世纪一度盛行的传统的天主教文化日益式微,但天主教文化及其节日仍被视为是法兰西民族的传统与记忆而融入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依然是法国人在现代社会的一种传统的情感寄托,且参与到现代法国民族的意识建构、族群认同、政治立场等事务中去。①又比如,现当代美国社会以感恩节庆祝活动、总统就职演说等形式将世俗政治与宗教社会相结合形成公民宗教,建构当代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认同中的美国特性。②由此,节假日,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节假日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也就日益凸显。命题人对该话题的选择也就具有重大价值。\n  其次,立意的初衷较好,视角也颇为独特,开放性试题特征取向更加明显。  从出题方式以及考试中心给出的示例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即通过开放式试题的方式引导考生从节假日条目、休息时间以及历史时序视野下的4个特定历史年份出发解读节假日在国家、政府以及大众呼声之间的关联,分析节假日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这种立意既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关怀,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历史感,此双重视角有助于启迪考生关注身边社会、关注生活,也透发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于文明发展的本质和动力的深刻认识: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社会生活决定意识,而意识也反作用于物质生活。③第41题作为一道开放性历史试题的倾向也更加明显。它明确告诉考生,题干中的图表表现了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要求考生说明其中一种并分析原因。这也相应降低了考题难度,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考试发挥。  作为一道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解答思路主要涵盖两个主要部分:找出变化趋势,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首先,变化趋势方面。试题仅仅需要考生指出多种趋势中的一种,却并未要求这种趋势是全局性、概括性、总结性的变化趋势,还是局部性、具体性变化趋势,从而赋予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因而,考生既可以选择前者,归纳出诸如节假日休息总天数逐渐增加;传统节日休息种类增多、休息总天数增多;“小长假”\n出现及其种类增多等。考生也可以选择后者,而根据图表,可以得出至少6种局部变化趋势,诸如国庆节休息天数在2000年及以后的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各自的从无到有;周六休息1天的从无到有,甚至还有另类的关于劳动节的分析,从增到减的变化趋势,等等。  根据以往解答经验,此处本可以借鉴常用的SOLO(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分析法,依照回答问题的思维逻辑和复杂程度将考生的回答分成不同层级。直观、简单的局部变化趋势层级相对较低,而复杂、抽象的全局变化趋势层级相对较高。然而,仔细研究,这种区分度并不明显,因为全局抑或局部变化趋势都很简单明了,且只要求指出一种趋势,因而SOLO分析法在此意义不大。  另外,要指出的是,试题要求考生找寻“变化趋势”,按照《辞海》等工具书的释义,“变化”指的是事物在形态或本质上的转化过程或新状态;哲学上事物运动、转化的两种形式或情况,而“趋势”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向。①两者均具有变动、转变之义,如果考生忽略了其中应有之义,而去关注春节、元旦、周日等休息天数的不变,则可以归因于某种程度上的审题偏差。  其次,趋势的原因分析。考生可以经由“二维三向”的总体思路来完成问题的解答。  “二维”是指国家政府和人民大众两个维度。正如前述,经由题目中为数不多的文字审题,尤其是“法定假日天数”“我国节假日”\n可以看出,此问题实际上要回答的是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相关问题。而众所周知,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确定的全民公共假日,法律法令既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是由国家强制力确认、实施的规范,体现出国家、政府的意志,也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体现出了社会的认可,反映出人民大众的呼声。因而,从这两种维度去分析回答问题也顺理成章。  “三向”则是指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取向。建国以来的节假日变迁作为现代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借鉴文明史的结构内容作为回答问题的一般范式。通常说来,新课标的知识框架体系是以文明史的观念对重大历史史实予以建构,而文明史从结构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类。而我们的分析也将借此展开。  如果单从人民大众的维度来看,节假日的变迁能够间接反映出建国以来民众的诸多呼声。文化上,人民群众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加,关注传统文化习俗,等等;政治上,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劳动者重视自身权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等等;经济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休息、出行、旅游、休闲、娱乐等需求增加,等等。  如果单从国家政府维度来看,节假日的变迁能够反映出建国以来国家政府的多重总意图。塞缪尔?亨廷顿曾提出,后冷战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那些建立在祖先、语言、历史、宗教、习俗等基础之上并能获得特定人群强烈认可的文化的区别,而国家、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②\n借用这一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关注国计民生、建构本国精神及其战略意图,即文化上,重视传承、保护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文化魅力,构建文化软实力;对抗消费社会带来的外来文化冲击与侵略,重视民族文化意识的养成,塑造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弘扬中华美德,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主流文化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全球一体化挑战,重视民族性与全球性发展相统一,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建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并向世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等等。政治上,更加关注国计民生、社会关怀,使广大人民得到更多休息时间,也为民众出行、旅游等提供时间便利;更为人性化,尊重人民传统习俗与劳动者权利,保障公民休息权;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现代民族国家和意识;等等。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提升的结果;调整休假制度,使之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体现社会公平,让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社会生活需要;提升经济利益的需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助推经济发展;假日经济,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以此发展工商业,促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升就业;分散节假日时间安排,使假日分布更为合理,减少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对公路、铁路、民航、商业、旅游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等多个行业领域经营管理的影响,等等。  套用SOLO分析法,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由于节假日法令的制定是国家直接主导的事情,人民大众在其间起到相对次要和间接的作用,因而仅从国家维度进行分析的话,思维略显单一;简单地从国家、人民两种维度出发,思维层次较高;既看到二维性又看到其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无疑思维层次最高。  \n第二,在单维度分析中,如果仅能关注到文化、政治、经济之单一取向,思维层次略低;从春节、清明、中秋、端午诸多传统节日名称关注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进而引申出政府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在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战略意图,并从“法定节假日”等关注到节假日的立法是一种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引申出在政治层面的原因考量,思维层次较高;在关注政府文化、政治层面的考量时,能进一步拓展出经济层面的原因,无疑思维层次最高。换言之,套用常见的SOLO分析法,只能尽可能地将摒弃前结构、单点结构等低层次,向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拓展等高层次靠拢,才能更好得分。  总之,第41题“二维三向”的解题思路必须史论结合,几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当然,笔者是以带有全局、概括总结性的变化趋势为例分析41题答题思路的。如果具体到某一局部趋势的原因分析,依然可以以此出发,并结合某一具体节日的内涵及特定价值加以分析、补充。  近来,开放性材料题日益成为考试常态。对此,笔者以为,这类题可参照一定的解体思路予以解答:  首先,重审题。考生一定要认真细致研读试题,尤其是试题的设问角度,找出试题明确要求考生回答的核心问题,切忌答非所问。以第41题为例,试题明确告知材料反映了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要求考生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原因。因而,考生的分析必须围绕趋势及导致这种趋势的原因进行分析。  \n其次,定思维。根据核心问题,圈定分析对象的诸多层面,确定带有普遍性的适应价值的思维模式,如采用历史性思维模式,考察历史史实的发生、发展、衰亡;或采用共时性思维模式,考察史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原因、价值与影响;或采用因果逻辑思维模式,考察史实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分析其因果联系,等等。这种思维模式的能力素养培养,也理应成为中学教学的重中之重。2015年文综第41题的分析即可以主要结合此三种思维模式作为出发点。  再次,强意识。主要涵盖历史的实证意识、辩证意识、整体意识等。开放性材料题无意深究考生观点对错与否,而侧重考生能否自圆其说,以充足证据进行有力论证,构成完整、严密的逻辑关联。同时,这类题通常考查考生的主观理解,而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而对考生而言,必须强化考生的思辨意识,使之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多方向予以分析。  最后,组答案。将答案要点化、系统化,以尽可能简单化、专业化的语言和条理化、序号化、段落化的书写组织答案,完成解答的最后一环。  另外,笔者以为该试题的命制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其一,试题图表中“法定假日”\n的界定文字存在失误。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本国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图表中给出了春节、元旦、国庆节、劳动节、周六、周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诸多条目和休息天数。但按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周六、周日并不属于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政务院)发布的1949、1999、2007、2013等年度《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其多次修订中,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分为多种类型:第一类为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现今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七大节;第二类为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如妇女节、儿童节、青年节、建军节等;第三类为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第四类为不放假的节日、纪念日,如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涉及周六、周日的,仅是第六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①其中并无周日、周日属于法定节假日的明确说法。  同样的,按照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相关规定和描述,劳动时间可以最多达到5天半,因而也并未有周六、周日双休的明确规定。而且《劳动法》对于占用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而事后未能补休的,需要支付的工作报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①这也能反映出二者具有不同性质。因此,将周六、周日视为法定节假日有失偏颇。  其二,关于材料内容与问题设问。问题的设问方面有欠科学合理,并未清晰界定总体趋势抑或局部趋势,因而造成趋势解读众多,考生有太多的回答可能,而各局部趋势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也就造成试题命题不太科学,有的答案过于分散,且趋势及其原因难度不一,可能会增加考生的选择困难,也增添了阅卷人员的难度。  同样的,“劳动节”\n的变化趋势中,其放假天数从1950、1995年的1天到2000年的3天再到2008年的1天。如果考生要对这种从增到减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似乎并不容易。众所周知,它和“黄金周”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而“黄金周”本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于经济目的,刺激国内消费、拉动内需的权宜产物,利弊兼而有之,带有明显的政策性、时效性、实用性等时政特点,因而它与有着过去性、科学性等强烈学科特点的历史学科有着一定区别,而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认为2015年高考文综39、41题“政治题不像政治题,历史题不像历史题”的症结所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其他背景知识或文字说明,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也没有过多的分析说明,因而造成考生对此并不熟悉,容易造成知识迁移和解读困难,且内容容易误导考生,背离命题者初衷。事实上,确实有部分考生得出了“劳动者地位下降”的错误认识并进而着重分析导致这种下降的原因。  【作者简介】孙义飞,男,1979年生,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文明史理论和社会文化史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