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00 KB
  • 2022-08-18 发布

历史学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专业选题方向参考、撰写提示及参考书目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在以下五个方向中选择自己的论文写作方向,具体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课程教学论。选题方向一:中国古代史研究(一)概述:网络课程“中国古代史研究”主要以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与文明的演变脉络与状况为讲授的重心,即以中国古代王朝的兴替为线索、以文明的演变为核心,揭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典型人物、制度更新、社会思潮等,及其产生的社会与历史动因,演变的特点与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只有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才能对中国文明整体进程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中国古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途径和演进的具体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具体内容和趋势;中国历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及演变的主要时代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演变历程中的各阶段主要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之评价;中国历代民族政策;中西文明比较和其在世界文明史中之历史地位。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翻阅《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考古》、《考古学报》、《文物》等文史考古类期刊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文史哲》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三)参考论文题目:1、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特点及其与中国文明的特质形成关系。2、殷周政治文化的关系:变革乎,抑或损益乎?3、轴心说与先秦诸子学说的主要内容。4、汉承秦制乎?楚制乎?抑或周制乎?5、周秦汉唐政治制度之比较。6、中国古代经学流变中的汉学、宋学与清学。7、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8、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条件及表现。9、士族门阀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衰落原因10、隋唐时期的政治体制的内容及其意义。11、隋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2、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及意义。\n13、宋代文人政治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4、宋代理学的形成及演变脉络15、元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6、明朝初年国家体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17、王守仁心学与程、朱理学之比较18、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9、16-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20、清代初叶国家制度的主要特点。21、晚明以来思想界的批判思潮未能在清代中期深入延展下去的原因。22、清朝初年对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贡献。(四)参考书目:1、詹子庆著,《走近夏代文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2000年版。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白寿彝总主编,徐喜辰、斯维至、杨钊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8、晁福林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9、晁福林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0、胡厚宣、胡振宇著,《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1、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12、杨宽著,《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3、许倬云著,《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版。14、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6、林剑鸣著,《秦汉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7、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上、下)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8、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9、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再版。2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1、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22、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3、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4、白寿彝总主编,陈振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5、[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6、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7、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8、汤纲、南炳文著,《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上册,1992年出版下册。29、李洵、薛虹主编,《明清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n30、王天有著,《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31、[美]魏菲德著,《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32、王戎笙总主编,《清代全史》(十卷本),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33、张国刚 乔治忠著,《中国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选题方向二:中国近现代史(一)概述: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包含15章内容,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讲起,分别讲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各团体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道路探索从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共党人继续探索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在经过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华民族进入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课程内容在时间跨度上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进17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阐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敲开国门之后的变迁和转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只有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才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的侵略),中国各阶层的抗争(包括政府当局的抵抗、民间自发反抗等),西风东渐下中国社会的变迁,救亡道路的探索,建设模式的探索等等。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翻阅《近代史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近代史(现代史)》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社会科学战线》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三)参考论文题目:1.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传统秩序的冲击2.结合新的研究动态重新评价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求富求强进程中的历史地位4.怎样评价清末“新政”与清政府的自救努力5.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意义6.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的争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7.两次国共合作比较8.十年内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成就评价9.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n1.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2.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运动3.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4.五十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述评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6.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四)参考书目:1、王文泉、刘天路:《中国近代史:1840-194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3、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6、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9、林增平:《中国近代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0、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11、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13、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15、(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北京)1997年版。16、(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17、(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18、(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9、中国改革通史·近代卷(1840-1911)《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0、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版。22、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23、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24、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5、尚克强、刘海岩主编:《天津租界社会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6、沙健孙、龚书铎主编:《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7、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8、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9、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30、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31、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2、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3、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4、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版),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5、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原名\n《五四运动史》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36、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37、刘永明《国民党与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38、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9、毛磊等编:《武汉抗战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40、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选题方向三:世界古代史(一)概述:网络课程“世界古代史”主要以地域文明为单位,简要描述了古代世界诸文明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创造与社会生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的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世界古代史是世界历史的开端,与我们所熟知的近现代世界的重大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联。只有了解和研究世界古代的历史,才能对人类文明整体进程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世界古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世界古代及中世纪诸文明宏观特色的归纳与比较,上古欧洲文明的两大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成就,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特色,中古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翻阅《世界历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社会科学战线》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三)参考论文题目:1、古代世界诸文明特色的比较2、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特点及影响3、雅典与斯巴达之城邦政体的比较4、古希腊与古埃及宗教特点之比较5、古希腊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6、罗马平民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7、罗马成功对外征服的成因与影响8、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9、西方古典史学的特点及其学术价值10、中古西欧王权与教权斗争的过程及影响11、中古西欧大垦殖运动的历史意义12、中古西欧大学建立的社会与文化意义13、中古基督教文化的特色及其历史影响14、阿拉伯帝国的世界历史地位15、拜占庭文明的世界历史地位\n(四)参考书目: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黄洋、赵立行、金寿福:《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等译:《全球文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6.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7.麦克尼尔著,张卫平等译:《西方文明史纲》,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8.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9.布罗代尔著,肖昶等译:《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0.阮炜:《文明的表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2.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3.辛哈:《印度通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14.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15.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16.顾准:《雅典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17.王晓潮:《希腊宗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8.基托著,徐卫翔、黄韬译:《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9.斯威布著,楚图南译:《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20.恺撒著,任炳湘译:《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1.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2.普鲁塔克,陆永庭等译:《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3.阿庇安著,谢德风译:《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4.罗斯托夫采夫著,马雍、厉以宁译:《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5.蒙森著,李稼年译:《罗马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6.詹金斯著,晏绍祥、吴舒屏译:《罗马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7.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8.叶民:《最后的古典:阿米安和他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9.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30.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31.杨真主编:《基督教史纲》,三联书店1979年版。32.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33.奥古斯丁著,王晓潮译:《上帝之城》,人民出版社2006年。34.格雷戈里著,寿纪瑜、戚国淦译:《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5.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6.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7.勒戈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8.马克垚主编:《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9.穆尔著,周术情等译:《阿拉伯帝国》,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0.徐家玲:《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选题方向四:世界近现代史\n(一)概述: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历史学专业和世界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讲述的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和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世界近现代史是以世界的整体性运动和各国的多样性发展为考察理念,对1500年以来世界历史由分散到一体化、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考察。只有了解和研究世界近现代的历史,才能对人类文明整体进程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世界近现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世界,工业革命前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向垄断过渡与世界整体化趋势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冷战起源和两极格局时期的世界。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阅读《世界史纲》(下册),《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社会科学战线》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三)参考论文题目:1.试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2.西欧各国文艺复兴之比较研究3.欧洲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4.资本主义扩张与世界一体化进程5.试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动荡性6.革命和改革——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7.维也纳会议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8.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比较研究9.美英文官制度改革比较研究10.1871—1900年国际关系的新变化11.威尔逊与国际联盟的建立12.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13.杜鲁门主义与美国战后的外交政策14.马歇尔计划与法国的经济复苏15.美国学术界罗斯福新政研究述评16.中国史学界十月革命研究述评17,评乔治·勒费弗尔的《拿破仑时代》(四)参考书目:1.马世力于群董小川:《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n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2.[英]HG韦尔斯:《世界史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5.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上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7.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8.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9.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方连庆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1.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2.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13.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1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5.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6.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7.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8.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19.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20.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21.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2.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25.[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6.[美]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7.【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28.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29.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3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3-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31.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1980-1989),第1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32.田上四郎:《中东战争全史》,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33.刘建珊等:《世界科技文化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4.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5.查尔斯·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36.【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37.【英】R·G·甘米奇:《宪章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8.刘绪贻等编著:《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9.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上下卷,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n1.陆庭恩等:《非洲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美】威廉·海克林·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3.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4.罗伯特·达思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5.[英]罗杰·普赖斯:《拿破仑三世和第二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6.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第2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1982年版7.金重远:《战后世界历史长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选题方向五:历史课程教学论(一)概述:“历史课程教学论”主要包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资源、历史课程教学过程、历史课程教学方法与技能、历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历史课程的评价、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内容的呈现。本课程在历史师范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学习本课程,从而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历史教学的基本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以历史课程教学论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领会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针对学员一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课程固有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教学研究如历史教材研究、历史课堂教学技能研究、历史教学内容研究、历史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研究、历史教学方法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和历史科学研究等方面。论文题目分专业理论研究和应用实验研究两大类。专业理论研究论文,侧重于专业学术研究内容,要求有一定的创建和独到之处;应用实验研究类论文,侧重于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专业研究者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更多地来源于理论材料的占有以及有理论建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研究主要围绕自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历史教学》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三)参考论文题目:1、历史教育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2、历史教育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研究3、历史教育评估与考试改革研究4、历史课的难点重点设计研究5、历史教育时间改革方法研究6、历史教学方法价值的比较研究7、历史教学发展史研究8、历史教学心理特质研究9、历史学习心理特质研究10、《历史课程标准》的把握与解析\n11、《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如何密切衔接12近几年文科综合高考试题研究13、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历史观察能力、记忆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的培养研究14、新课程背景下的讲述法、讲解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历史教学方法研究15、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1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案学案设计研究17、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1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教法研究19、新课程背景下的板书设计与运用研究20、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试验总结研究(四)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一)(二)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朱汉国,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6、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朱煜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叶澜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新基础教育论》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0、金相成:《历史教学法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11、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2、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3、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14、姬秉新主编:《历史教育学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5、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6、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7、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8、徐锡祺主编:《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0年。19、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20、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1、胡永生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22、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3、赵亚夫等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4、叶平:《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5、赵克礼:《历史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6、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n27、黄牧航主编:《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2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9、朱煜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0、周方才:《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1、王海芳主编:《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32、安桂清著:《整体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3、周晓光主编:《历史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34、蔡笑岳主编,雷晓云副主编:《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5、朱汉国,郑林主编:《新编历史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除了以上题目外也可以自拟题目,只要是历史学方向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