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 KB
  • 2022-08-18 发布

历史学科德育创新的途径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论文之德育创新的途径[摘要]:本文认为,德育需要不断创新,而最需要寻找和探究确实实是德育创新的途径。当前,许多人谈创新,但是真正拓展出途径的不多,本文主要就如何选择德育创新的途径、选择哪些途径以及如何利用多种途径进展实践而展开,讨论德育创新的本质性征询题,真正落实德育创新。[关键词]:德育 创新途径 开拓 选择 实践 古语讲:做人先修身,修身先养德。世间无德,天遣以改。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文共81字,字字珠玑,而其精华便在于“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一句,说出了谦谦君子的真正质量在于一个“德”字。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从古至今最注重人的“德行”涵养,因此德育教育在现代的教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然则“事易时移,变法宜矣”,今天的人才已然不是封建王朝的人才,今天的“德行”也不全然是古人所指的“德行”了。因此,在如此的新环境中,新社会里,新的观念必将产生,新的方法必将出台,德育在呼唤创新,摆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如何去创新”的征询题。一、            为什么要开拓德育创新的途径“德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花架子”\n,没有落到实处。由于他们仅仅改变了一种方式,而本质是没有改变的,因此就有专家提出德育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的创新。因此就有许多人来做德育观念的创新,新观念层出不穷。也确实是在德育观念创新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家都觉察了一个征询题,为什么这么好、这么多的新观念真正落实到德育工作上的时候却出现了如此那样的征询题呢?比方德育创新中衍生了一个新观念——“德育生活化”“老瓶装新酒”上。我们没有及时更新德育途径,在旧有的道路上走,教育道路只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刷新了,并没有在实际中刷新。因此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德育观念的创新必须伴随的是德育途径的创新,这是绝对不能够分割开来的。二、            如何选择德育创新的途径德育创新的话题已经被学术界和教育界谈了许多,许多批判性的文章更是扑面而来,大家和学者纷纷谈出本人的观点“德育呼唤创新”“德育需要创新”“德育的内涵缺失,观念必须创新”“德育的层次紊乱,思路必须创新”“德育评价功能异化,方法必须创新”等等。如此那样的文章见多了我们便会觉察一些征询题:这些文章角度看似有所不同,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谈德育的创新征询题。但是我们再细心看看便会觉察,大概大家都踩在德育创新的边缘,都在说以往的德育如何不“新”,以往的方法如何不好,以往的层次如何不明晰,但是特别少有人系统阐述德育的“重塑”。批判旧有事物的同时,只有把错误找出来,才会去考虑如何更正它、革新它。当我们已然批判了那么多的时候,我们便要想到如何去“重塑”\n,这便是如何去选择德育创新的途径。初中的德育工作从两个方面抓起,一条纵的主线便是政教处的德育工作,从养成教育角度抓德育的做法居多,那么假设在纵的方面寻找德育创新的途径的话,我们便要把它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教工作入手,去选取德育创新的途径。一条横的主线便是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思想品德》本身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本身的学科特点,带给学生一定的知识的。与此同时,它又有本身的特别性,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能给小孩起到思想导向和人生指向标的作用。因此想要更新德育的途径,从《思想品德》教学入手是特别关键的,也是特别必要的。结合以上所述,我认为,选择德育途径主要应该从纵向的政教工作和横向的《思想品德》教学来入手。三、探究德育创新的途径(一)政教工作方面1、改德育中的注入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德育工作的一贯作法是注入式教育。各种规章制度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天便大面积的下发,接下来的是催促学生“摇头晃脑”“报复”\n心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如此的德育工作途径,从注入式的误区中走出来,开展启发式教育。如何开展启发式教育呢?学生要熟悉和恪守《学生守则》,这是日常德育工作的重点,关键就在于如何让他们熟悉,如何让他们恪守。新学期新生入学初,不妨在校门口以及各宣传栏张贴关于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的宣传海报,海报方式尽量多样,要具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同时又防止说教和乏味。例如提示学生不应该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便能够制造几幅漫画,而这个工作最好成为上一个学年学生的暑假作业,漫画下面还要署明是某某人制造,如此关于新生来讲既新鲜又有趣,而且看到这些作品出自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之手,更具有说服力。漫画的方式符合学生尤其是刚入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便到达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2、在德育工作中开展讨论式教育。讨论式教育有助于贯彻疏导方针,培养学生主动考虑征询题的自觉性,努力建树生动爽朗、民主平等的良好班风和学风。发扬教学民主、平等待人的作风,支持学生畅所欲言,同意发表不同意见,促使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各显其能,构成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生动场面。倡导竞争,鼓舞冒尖,树立有说服力的学生典型,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学生思想素养提高中的不平衡性和反复性。要全面分析、正确对待有个性、有制造才能的学生,一般这些学生不大安分守己,缺点也较明显,假设只抓住其短处,可能抑制有才华学生的个性,既要保护他们的优点,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又要耐心细致地协助他们克服缺点,使其能够主动地、健康地开展。往往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容易犯“一刀切”的错误,不让学生开口说话,压制了学生的思想,德育创新的主导思想确实是要观念创新,“以人为本”,因此我们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真正的把学生看成一个“人”\n,同意他们发表本人的看法,在德育工作中采取学生与老师进展征询题讨论,学生与学生进展征询题讨论的方式。例如某学校计划在年级的楼层设立宣传板,及时宣传和报道校内外的严峻事件,同时也是对年级各班级进展监视评比。假设硬性将宣传板树立起来,学生心理上不接受,在接下来的宣传板建立工作中就会遇到阻力,在内容和质量上都不会有特别好的成效,同时也没有到达我们德育工作的目的。而在此往常假设召开学年学生代表大会,年级德育老师就此事与学生进展讨论,讨论这种做法的利弊,让学生说出本人的观点和看法,不仅仅到达了德育教育的目的,而且集思广益,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今的学生思维相当爽朗,方法特别新颖,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构成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如此讨论之后再将宣传板树立起来,学生本人的方法能够得到施行和展示,他们因此愿意竭尽全力去建立,还会别出心裁,而学生本人建立的成果也会引来更多同学的关注,更好达成德育工作的目的。3、从校园文化入手进展雅园式德育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立是德育工作的又一个新途径。良好适宜的环境关于青青年的成长有特别大的阻碍,而在青青年生长最重要的三年间,恰好是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最长,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关于学生的身心开展是特别关键的。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讲,事物的外因有重要的阻碍作用,一个学校建立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和这个学校学生开展的方向是息息相关的。从德育工作角度讲,我们既然要培养德行高尚的君子型青青年,那么建立传统、古典的雅园文化势在必行。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有特别多可取之处,仁义礼教在现代社会也是不可缺失的。古朴、雅致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气氛,关于学生的身心开展和情操熏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学生进入学校所见到的都是“学报社稷,府纳百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n如此的语句,关于学生的思想是一种净化。置身于幽雅的校园中,会让学生得到正向的开展,因此从校园文化入手进展德育教育也是一条有利的途径。4、社团组织建立加强德育教育。社团组织是学校内学生本人的组织,一般都是由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组成。“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不应该如何如何”“你应该如何样如何样”是不可能走入小孩心中的,因此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开口,我们作为一个倾听者,及时给予确信性和鼓舞性的肢体信号,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到达目的,同时也为德育工作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二)《思想品德》教学方面:1、网络资源运用于教学完成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学的总体目的是将学生的生活空间从他们所熟知的家庭、学校逐步拓展到社会公共生活之中,以期学生在塑造健康自我的同时,积极地把自我融入到更宽阔的社会生活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质量,做一个讲究文明礼貌、老实守信、有正义感、守法护法的好公民,逐步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认识和公民认识。关于这方面的教育工作,我们就要摒弃原有的老师“一言堂”“将计就计”\n,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有效有益资源,在课堂上起到辅助作用,让学生面对网络没有奇异感,完全公开化,让网络融入教学,融入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中所涉及的征询题都是能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找到鲜活实例的,因此在网络中寻找恰当的视频短片给学生在课堂中放映,既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又对学生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详细的事件中更容易理解是非黑白,关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特别大协助。2、设定现实情境进展德育教育。《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谈中明确提出:老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截了当的、面对面的对话。如此,学生才会获得富有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熏陶。由这段话,我们能够反思我们生活中的种种德育现象:老师授课,假设不断强化、强调本人的思想、观点,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切身体验,这种课堂确实是“伪”课堂,没有质效可言;假设人生道理是学生作为任务背下来、写下来,而没有内化为学生个人适应与追求,就难免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假设课堂教学原封不动,一味强调教育性,忽略学生的兴趣及对现实情境的感受,那么走过场就会成为必定。看来,德育应与时俱进,进展创新,否则就特别难为学生的开展真正发挥作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涉及到许多细节都是与学生的日常家庭、学习生活分不开的,在这方面的征询题上,假设我们按照传统的说教式教诲学生要孝敬父母,要热爱学校,要如何如何,得到的效果可能是特别微弱的。在类似的教学中,假设我们进展设定现实情境进展教学,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比方在“孝敬父母”这节内容里,老师组织活动让各小组进展家庭中的现实情境表演,然后小组之间互相点评,找出每个家庭内部的小矛盾和小摩擦。而后进展角色交换,饰演父母的转变成儿女,饰演儿女的转变成父母,在角色定位中找出差距,让学生本人通过活的现实情境去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本人的爱和本人对父母的不理解,到达教育的目的,这就比向学生宣讲如何尊敬父母要有效的多。      \n3、老师利用行为艺术进展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关于老师的抵触思想时刻伴随,这源于我们传统的“填鸭式”“你去做这个”“你来表演一下”之类的话,他们觉得这是老师在指挥本人,而没有让他们本人去考虑,去活动,没有让他们的意愿得到满足,因此便失去了表演的兴趣和欲望,甚至开场抵触。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进展更深的思索,去探究新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觉察新的途径。将行为艺术应用于教学便是一个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考虑欲望的好方法。一次课上,为了让学生更为鲜明地认识原始人类的生活,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同学小组表演原始人生活场景的环节,但是谁也不肯上台表演。老师大力鼓舞,终于有同学提出让老师表演。学生的要求是有说服力的,为什么我们口里高喊着平等但是在课堂上仍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势面对学生呢,要求他去做什么,让他去活动,难道这不是一种方式上的平等、方式上的活动吗?老师在如今接收到了一个信号:真正的平等不是嘴上说说的平等,而是在体验的课堂上真正和学生平起平坐。因此,在同学们一浪高过一浪的吵嚷声中老师没有去整顿课堂纪律,而是渐渐的弯下了身子,随手捡起一支笔充当木棍,学着原始人的模样弯着身子走路,四处张望,在同学的椅子中间找到一个装水彩笔的小盒子来充当木块,表演出原始人钻木取火的动作,同时搀杂着不明白和探究的神情。小孩们逐步从吵嚷声中醒转过来,开场留意这个老师的行为,终于,有一个同学高喊出“钻木取火”四个字,“老师表演原始人了!”\n老师在他们之前进展了表演,因此接下来确实实是一个个同学争先恐后的要把本人头脑中想象的原始人的生活状态表演给大家看,一张张摩拳擦掌的兴奋的小脸上流露的是他们对知识探究的欢乐,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好像一面面旗帜在老师眼前晃动,直到下课铃响起仍然有特别多只手还没有舍得放下。“哎,这么快就下课了”,当一名老师听到了这个声音,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小孩们渴望平等的心让老师在课堂上明白了行为艺术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行为艺术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人格教育,主要包括上进心、责任心、老实守信等,而德育的教育特别重要确实实是人格的教育。培养学生做“四有”……实在提高本人的素养,实在丰富本人的情感与心灵。我们期待着德育创新的天地早日走近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