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56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正确阅读历史教材粗读、细读、精读“粗读”——浏览教材,知其大意;“细读”——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精读”——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n2、找准学习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教科书的重点章、节、子目和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学习时要心中有数,有的放矢。\n①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②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③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④凡是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课后有思考题、讨论题和练习题的内容。\n3、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n(1)“五要素、三步曲”法。学习一个历史事件要掌握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2)知识串联法:如中国古代史,就可以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将每个朝代串联起来,形成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3)图表归纳法:(4)歌谣巧计法:将每课的知识重点归纳成歌谣,更方便识记。\n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炎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纷纷;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n例如材料解析题的正确解题步骤是:①先浏览问题,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②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引文出处等);③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④紧扣题意、认真作答。作答时还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纯粹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概括材料观点;引用教材观点和材料回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回答。4、掌握解题技巧\n一、直选法: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蓝田人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春秋》D《论语》\n二、排除法:“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下列国王中谁不是暴君?()A、周厉王B、夏桀C、周平王D、商纣\n三、排序选择题:采用首尾结合法。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山顶洞人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2、下列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n四、组合选择题:可采用选基法。选基法首先要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n1、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下列人物同属于儒家的有()①老子②孔子③墨子④孟子⑤庄子⑥苟子⑦孙子A.①③⑤B.②④⑥C.⑤⑥⑦D.③④3、下列历史事件同时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是()①昭君出塞②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③班超出任西域都护④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n五、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n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老子》B.《论语》C.《韩非子》D.《孙子兵法》2、“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颂()A、商鞅B、秦孝公C、李冰D、大禹\n六、推理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例: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n材料解析题的正确解题步骤是:①先浏览问题,阅读材料,②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引文出处等);③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④紧扣题意、认真作答。作答时还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纯粹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概括材料观点;引用教材观点和材料回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回答。\n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送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1936.2)下半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材料二: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着,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n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2)材料一中的“汉武”又是指谁?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