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历史学习心境论临湘市坦渡中学叶恒永【内容提要】:心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时精力的投入和效率的提高。初中历史学习的总体心境是看重对轻视,有趣对无聊。历史分期学习亦有不同的心境: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心境是认同,悠远,自豪;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境是屈辱,抗争,困惑;学习中国现代史的心境是探索,发展,期待;学习世界历史的心境表现为异域文化,全球视野。【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心理学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一种影响人的所有体验的性质的情绪倾向,即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引自互动百科“心境”\n词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但他们的情感变化却是不稳定的。作为一个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伴随着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这将对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通常,学生所体验的情感变化表现为心境。而心境在课堂学习上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心境能够影响学生学习时精力的投入和效率的提高。本文试结合初中历史学习谈一谈学习心境论的应用。一、初中历史学习的总体心境1.看重对轻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突然增多,需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n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倾向性比较明显地出现。有些学生看重历史课,因为上历史课能够接触久远的中国文化,能够了解世界局势的由来;历史课是考试科目,得分较其它科目为易,不特别需要学习基础。有些学生轻视历史课,因为历史是“副科”,用不着花很多精力,历史课说的事情与现在联系不够紧密,即使历史知识再丰富,也不见得会产生很多经济效益。我们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强调历史课的重要性,讲清楚历史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让学生认识到“你能知道多远的过去,就能拥有多远的未来”。2.有趣对无聊多数学生在深入学习中,认识到历史是有趣的。历史里有功勋卓著的人物,有场面恢弘的战役,有设计精巧的制度,有声名远扬的工程。历史里既能体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又可感觉到“风又飘飘,雨又潇潇”的形象。没有过去,现在就没有意义,未来就没有方向。历史不仅帮我们认识过去,丰富了人生经验,\n而且给我们以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学习了历史,我们懂得了社会、政治、法律,还有经济、科技和文化。每一种视角,都是全新的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历史是无聊的。这与个人的认知倾向性当然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历史课中有不好记的年代、人名和地名,有不易懂的历史概念。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就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领事裁判权等十几个名词,理解它们确实不大容易。如果历史教师在讲课时,习惯照本宣科,习惯自己包打天下,那么无聊的意味会更浓些。趣味性需要历史教师的创设和引导。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引用一些有趣味的史料,在尊重史实、强调史论正确的基础上,适当地“趣解”历史,让历史课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历史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二、初中历史学习分期心境\n在学习不同历史阶段时,学生的心境有所不同。姑且称之为“历史学习分期心境”,试一一阐述之。1.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心境:认同,悠远,自豪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们自认为是“炎黄子孙”,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从华夏族到汉族,再到中华民族,像滚雪球那样,我们的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并产生一种伟大的凝聚力,最后才形成像现在这样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产生认同感,在认同的基础上产生归属感,从而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历史非常久远,从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起算,有约170万年,从有确切纪年的夏朝建立时起算,有4000多年。我们的文明史有上下五千年。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们的文明史从未中断,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悠远”主要强调心理上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产生亲近感,亲近中国文化,产生敬畏感,我们从中获得无穷的力量。\n中国文化是早熟型文化。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造了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的灿烂文明。很多发现发明,很多制度规则,都领先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例如,地动仪是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的,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718年提出的恒星自行观点早了近1000年。再如:科举制,及对官员的考核、升黜制度,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它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讲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在古代史上,基本上都是大国形象,汉唐的开放与包容,蒙元的金戈铁马,都令世界侧目。历史教师在讲述时,眉飞色舞,学生在了解时,喜形于色。中华文明是足以令人自豪的。2.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境:屈辱,抗争,困惑\n中国不知不觉地落后了。进入近代史时期,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割占我领土,欺凌我同胞。近代史上,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六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远不止书上提到的几个,据统计,总共有1182个。国运不振,人民的境遇是悲惨的。学习相关知识时,我们会感到屈辱,心情悲愤,对于腐败的清王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历史。左宗棠抬棺决战,邓世昌视死如归,三元里民众抗英杀敌,义和团战士血战京津,如此等等,不可胜数。他们的爱国行动,使西方列强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n近代中国落后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法制度,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新文化运动请来了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想为患病的中国开一剂良方。他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中国依旧积贫积弱。敢问出路在何方?学习者是会产生困惑的。这种困惑的心境,体现了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3.学习中国现代史的心境:探索,发展,期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革命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起初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有艰难曲折,有悲怆喜乐。邓小平的特色理论,重新让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人民受益匪浅。\n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改革开放,中国富强起来了。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近两年,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中国声音让世界瞩目。特别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基础上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社会主义实践,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犹如探访桃花源的渔郎,先是“仿佛若有光”,然后“豁然开朗”。历史就是饱经风霜的老人,用经验和智慧来启迪后人。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历史的重任,落在了现在这一代青年学生手中。我们的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修德进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学生满怀期待,不负重托。4.学习世界历史的心境:异域文化,全球视野\n我们将世界历史的学习安排在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中国历史和世界地理之后,再了解世界历史,这是基本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有三大支柱:古希伯来的圣经,古希腊的哲学,古罗马的法律。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有很大不同,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新鲜,但并不完全陌生,因为西方文明在今天开放的社会中渗透力很强。中国社会基本上是政治——伦理型社会,西方社会基本上是法律——宗教型社会。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不能漠视西方文明。异域文化的了解,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知识营养中的“钙质”。当今世界,因为网络的连接,已经成为了“地球村”。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只有全球的共同努力,才能较好地解决,如领土纷争、宗教冲突、环境保护等。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有全球视野。这种视野的形成,让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不仅顾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且注重人类未来的发展和进步。\n研究初中历史学习论可以有多种视角。我们试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心境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影响。这种探索是否有效,我们还不得而知,目前只能在质的研究上有所描述。期待更多同行重视,促进历史学习心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