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0 KB
  • 2022-08-18 发布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国古代史部分选择题11.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各国出于争霸需要注意发展经济B.商鞅变法所产生的广泛影响C.此时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有所减弱D.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2.关于战国时期北方诸侯国与匈奴的战争,叙述正确的是A.反侵略的正义战争B.防止外来文化的侵入C.保护中原的经济文化D.维护统一的战争3.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叙述错误的是A.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B.春秋、战国时期繁华的城市商业大多不够发达C.唐朝,扬州和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中心D.明清时期,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4曾经活动在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有①匈奴②回纥③契丹④女真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茶叶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必备的饮品,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是在A.南北朝B.唐朝C.南宋D.元朝6.辽、北宋、西夏对峙时期,控制黄河下游的是A辽B.北宋C.西夏D.大理7.唐朝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下列哪一组机构是唐朝设立的①北庭都护府②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安西都护④伊犁将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是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寿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C.西域都护的设置D.甘英对西亚的地理和风俗人情的了解9.汉武帝以后,西汉监察制度与秦朝相比更为严密,主要表现为A.13州刺史的设置B.州的军政大权由刺史执掌C.中央官吏接受刺史的监察D.刺史须是孝廉出身10.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鲁国的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B.《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东汉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震级的仪器D.唐朝时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11.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江南经济发展较快②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③商品经济水平较低④对外交流加强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③12.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其中的纳银代役··\n·①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②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③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④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③13.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②赋税制度的改革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④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4.以下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积极影响评述不正确的是A.维护了国家主权B.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C.驱逐了殖民势力D.完成了国家统一15.明清时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古典文学已经走进穷途末路B.城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D.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西方文化16.下列与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性质相同的是A.募兵制B.编户制度C.府兵制D.屯田制17.下列选项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耕农负担的是A.屯田制B.猛安谋克制C.均田制D.井田制18.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变法措施主要是A.保甲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改革科举制度19.又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中,最准确的一项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C.把丁税平均摊人田亩中,统一征收赋税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20.唐初租庸调制得以实行的经济基础是A.大量自耕农的存在B.中小地主经济的发展C.封建经济走向繁荣D.全国统一,政治稳定2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中没有A.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等收归中央B.由文官统兵,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C.政府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D.致使官僚机构急剧膨胀2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虽有严重弊端,但也有客观积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始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D.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23.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这里的“衰落”最主要是指A.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加强B.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产生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西欧文化影响日渐扩大24.明清时期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设立军机处B.改土归流C.联蒙制汉D.实行土司制度25.安阳殷墟一个坑里曾出土石制镰刀上千把,由此作出的如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代的农业已有较大的发展B.商代的农业主要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n·C.商代还没有掌握制造金属工具的技术D.商代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26.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一组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①问鼎中原②卧薪尝胆③围魏救赵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27.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内容都有如“相地而衰征”“初税亩”“为田开阡陌封疆”等内容,这实质上体现了A.统治阶级重视土地问题B.统治阶级重视农业问题C.新兴地主阶级的根本要求D.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28.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法不阿贵”C.“民贵君轻”D.“以法为本”29.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分封同姓子弟做王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30.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A加强军事力量B.抵抗辽的进攻C.防止军事割据D.便于保卫皇室31.隋唐三省六部制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较,其作用主要在于A.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备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C.通过分权达到集权D.皇帝直接控制宰相权力32.明朝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其措施与北宋相似。主要表现为A.解除军事重臣的权力,将其调往外地B.皇帝亲自掌管军队C.将军事、民政、财政分开,互不统属D.将军队的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相互制约33.10世纪至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与2世纪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B.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C.内地与边境地区经济交流频繁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34.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③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点是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计算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36下列工具中,解放了人力的是A.东汉水排、唐朝筒车B.东汉水排、三国翻车C.三国翻车、唐朝曲辕犁D.西汉耧车、唐朝筒车3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至宋元时期已经完成,最能说明这一情况的是A.元朝开通规模巨大的漕运和海运B.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n·C.松江地区成为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D.边疆各族人民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38.下列对我国古代货币演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统一后,开始使用圆形方孔钱B.西汉时期市场流通五铢钱C.北宋时期以铜钱为主在市场上流通D.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9.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士,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有的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的中心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0.郑和下西洋时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C.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D.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41.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盛世”局面的最根本前提条件是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B.阶级矛盾不尖锐C.国家处于大一统的局面D.封建君主励精图治42中国古代的徭役不断演变,先由实物形式代替,及至于最后摊入田亩中,统一征收地丁银。这种演变从本质上表明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人身控制不断松弛D.小农经济不断巩固43.下列哪一现象最能从根本上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A.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B.公田转化为私田C.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D.周王室势力渐衰44.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呼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45.下列关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封建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②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残暴性③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