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0课11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一、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1、传统经济结构:(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2、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列强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3、影响(表现):(背诵)(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在外国商品的冲击,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表现)(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自给成分,促进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表现)(3)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表现)(4)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买办迅速成为一个社会阶层。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1、背景:内忧外患使清朝政治统治出现危机。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时间:19世纪60——90年代(背诵)3、内容:(了解掌握)(1)前期(19世纪70年代之前)以“自强”为旗号,兴办军事工业:①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是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制造第一台实用蒸汽机;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②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2)后期(19世纪70年代之后)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1881年开平煤矿——第一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3)其他活动:筹建海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补充了解即可)(4)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失败根本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4、评价:(1)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创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条件。(理解记忆)(2)评价: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对我国现代化起推动作用(需背诵)【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达到“自强”“求富”的原因(补充理解)】(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一些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中心,仅凭地方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4)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背诵阶段特征、时间、原因。)阶段特征时间原因表现影响认识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的诱导。分布:东南沿海代表企业三个见教材中国的经济、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中国近代化。①帝国主义、封建\n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救国的热潮;4、人民的收回利权运动。实业家;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夹缝中生存(教材P49)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建立及实行的政策。2、“实业救国”的影响;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4、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曲折发展较快发展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1、全国的基本统一2、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日益萎缩抗战爆发后(1937—1945)1、沦陷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1、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2、美国商品的排挤;3、官僚资本的排挤;4、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在华政治、经济特权。【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了解)】目的、政策、实质、表现(教材P51)【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背诵)】(1)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2)有利因素:(括号内不用背)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②统治政策的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的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n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上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是很落后的。(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国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性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中国近代化(补充理解)】(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渐取代封建专制独裁;(2)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从性质上来看,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的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补充理解)】从世界范围看,殖民扩展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客观、辩证的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时,应强调西方列强只是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就其主观动机来看,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相对于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服装:(划书理解记忆)1、鸦片战争前后“窄袖革履”的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民间效仿之风兴起。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2、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3、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划书理解记忆)1、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2、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其后与康广仁在广州正式成立“不缠足会”,并不断推广,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三)报刊与电影(划书理解记忆)1、报刊:(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n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2)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3)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4)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2、电影:(1)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2)1905年,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3)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4)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五)社交礼仪:(划书理解记忆)1、跪拜礼→握手、鞠躬;2、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3、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六)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背诵)原因: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政府政策的影响;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仁人志士的推动;3、西方民主思潮的促进;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特点:受西方影响明显;带有明显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因为中国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为代价的);地位发展不平衡;中西并存,近代化特征明显。影响:见密码P107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铁路,更多的铁路:(划书理解记忆)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2、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火车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3、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修铁路,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4、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二)水运与航空:(划书理解记忆)(交通变化包括铁路、轮船航运、航空以及邮船通讯。)1、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2、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定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三)从驿传到邮政:(划书理解记忆)1、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邮传部,邮政正式脱离海关。2、民国时期邮政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了一次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被撤销。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四)原因、影响:(背诵)原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业;列强侵华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影响:积极——P61最后一段。消极: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