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08683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绪论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1、史学本体论——历史是什么?2、历史认识论——历史知识如何形成?历史知识的性质3、历史方法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总体轮廓上篇史学本体论\n第一章历史是什么非重复性;自由意志;能否得到检验;一、历史的定义(2种)1、历史是客观存在2、历史是史学家的精神产品二、历史是一种十分复杂且充满矛盾但毕竟有规律可循的统一过程。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1、历史发展的偶然性(2点:历史活动后果的无法把握性;具体史实的特殊、个别、非重复性);2、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辨(3点)第二章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一、历史科学的定义(3种用法)一切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学二、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即特性1、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相比——特殊性\n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和抽象的,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历史科学则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事件、活动、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研究,从而得出相应的特殊规律;2、与一般社会科学相比综合性、整体性——将研究对象放到历史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研究分析把发现原因作为始终不懈的任务;3、与文学相比——真实性第三章历史科学内部的学科结构一、历史学科分类的标准——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分类二、具体可分为三大类: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主体学科(1)、以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的“记述的科学”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事件运动史;(2)历史哲学——对各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进行抽象化、理论化研究;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n史学史;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历史编撰学;史学评论3、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辨伪学;校勘学;版本学;辑佚学;考据学;史料学三、历史学科三大分支的关系1、主体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史学理论研究深入的3个途径?)2、史学理论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具体的史学实践;3、历史评论对于整个史学发展以及历史学科三大分支的发展具有条件作用,促进历史的发展;第四章历史科学与一般社会科学一、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1、政治经济学概况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表象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思维进程(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3)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不同3、政治经济学对历史学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历史学家必须掌握的重要理论;(2)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促进历史学知识的不断深化;(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学同样具有借鉴作用;二、与文学的关系\n1、文学:是用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下真实再现生活本身,从而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判断;2、文学的真实性:(1)本质生活的真实,不拘泥与具体情节,而是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关系;(2)细节的真实(3)做到真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3、文学对于历史的意义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认识,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启示;(1)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感,便于加深理解;(2)可以增补史料(3)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以提高历史真实性文学的真实不同与历史的真实;文学中相关历史事实不能直接作为史料运用;三、与考古学的关系1、考古学:是通过人类社会物质资料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对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遗存进行发掘、整理、鉴定、分析、综合,从而研究社会发展规律;2、考古学的方法:(1)强调对人类社会劳动资料物质遗存的研究;(2)重视田野考古,认为是一切考古方法的基础;(3)重视吸收自然科学方法用于考古研究;3、考古学对历史学的意义(1)填补了原始社会史的空白(2)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四、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n1、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人类活动,一切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1)历史自然地理;(2)历史人文地理2、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主要为沿革地理,可分为:(1)疆域政区历史地理学;《汉书。地理志》(2)山川河流历史地理学《山海经》、《禹贡》;3、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借鉴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历史地理学,必须经过历史学的训练;(2)研究历史学同样需要历史地理学提供基础;历史地理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感;史学工作者需要沿革地理的相关知识五、与目录学的关系1、目录学:是一种研究目录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文化典籍不断丰富背景下,在目录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目录学源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向《别录》、刘歆《七略》是最早的目录学专著;而《四库全书总录》是我国目录学集大成;2、目录学与历史学意义(1)治目录便于治史(2)治目录可以填补我国古代学术史空白第五章历史学发展基本规律一、时代发展推动历史学的进步——历史学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1、社会大动荡促进史学的繁荣(大动荡激发人们的忧患意识,推动人们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而推动史学发展)例:春秋战国推动史学繁荣;魏晋南北朝促进史学昌盛2、社会转型也会促进史学的发展(社会转型造成社会大变革,也会给人们的历史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促进历史发展)例:秦汉时期,诞生《史记》二、历史观的变革也会促进史学的发展繁荣\n1、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天命史观”发展为“重民史观”,促进了史学繁荣;表现为:(1)、修史成风(官修、民修);(2)、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史学体裁(编年体,综合体裁《世本》);(3)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历史意识和史学观念;2、秦汉以后,“皇权史观”支配了封建史学的发展;表现为:确定了封建史学发展的基本格调和编撰形式,形成了以《史记》为核心的“二十四史”传统封建史学体系;3、近代“进化史观”促进了“新史学发展”严复《天演论》;梁启超;胡适实证主义4、20世纪初,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史观和进化史观进行改造,造就史学的繁荣发展;5、改革开放后,对唯物史观进行正本清源,又带来史学新的繁荣;三、个人修史创造了众多传世名著官修史书尽管是我国传统史学绪统的重要途径,但其与私人修史相比,缺陷很多;原因在于其不符合学术创造规律,无法保证学术成果的一致性;所以说,中国史学的传世名著多为个人撰史;第六章历史科学的功能和作用一、三大功能:(一)、历史科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向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科学的向导作用,是在不同层次和范围内发生作用的;例如,一个国家的政治决策,也需要历史提供可靠的参考;史学功能的潜功能性:史学家更愿意保持学者身份,不愿意直接与现实政治服务;(二)、历史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根本途径\n人类向何处去?它追求什么?向往什么?这些关于人类自身的问题,都只能从人类以往的经历中去找寻;可见,研究历史,是认识人类自身的根本途径;(三)、历史知识是人类必须的文化素质历史科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把科学的历史知识传输给人们,以完善、充实人们的文化素质;二、历史科学的作用——为现实服务1、要反对“为历史而历史”,反对脱离现实,钻进故纸堆去研究历史;2、历史科学如何为现实服务?(1)、最根本的是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要追求历史之真,从历史本来面目出发,去研究得出结论;(2)、要求历史工作者关心现实,做历史进步的促进派;要从现实出发,选择历史研究课题,不断发掘历史事件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现实提供可靠的历史借鉴;(3).要求史学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胆识;中篇历史认识论第七章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一个有趣的现象:史学家“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对同一历史问题,却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n为什么呢?——根源于每个历史学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意识结构,从而完成对历史问题的不同测度;一、主体意识结构形成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结构的各种认识因素很多,主要包括:1、哲学观念——是史学家对于整个世界、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总体看法;2、政治立场3、知识基础——人们以往所受全部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4、个人经验——指历史学家经历的个人阅历以及由此积累的个人生活经验;5、情感6、性格气质上述意识结构的诸因素,在历史主体认识历史活动中,并不是独立作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影响历史认识主体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活动;二、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结构的诸因素如何对历史认识活动产生影响?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是这样形成的:当历史学家接触历史资料时,他们总是先调动自己主体意识结构中的诸要素对史料进行消化和溶解,然后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独特认识;这一历史认识活动过程——也就是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结构诸要素在历史认识中的渗透过程;三、主体意识的社会性:(分析历史学家的群体意识)主体意识的社会性——即研究历史学家的个体意识所具有的社会性,探讨时代、社会历史学家认识个体意识的影响;1、任何历史学家都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他的知识、思维方式都受所处时代的制约;其选择研究课题受现实社会的需要,研究成果也同样印下时代的印记;2、由于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存在社会性,使得同一时代的历史学家主体意识发挥都具有共同的指向,使得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3、历史认识主体意识社会性的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这主体认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四、要增强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n1、要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2、要进一步提高自觉性的主体意识;要自觉地从现实出发,选择研究课题;要自觉地发掘历史资料3、要增强认识主体的修养(1)、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2)、要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3)、要在旧束缚中解放出来;(4)、要培养历史责任感;第八章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一、历史客体与历史存在1、历史存在包括人类以往整个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对于史学认识主体来说,其完全独立于史学家的意识以外,不以史学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n2、历史客体是认识论中的范畴。其应该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是主体所认识到的历史存在,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历史客体一方面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主体而成立;二、历史客体的若干重要属性及其对主体的影响1、历史客体的双重社会历史性历史客体在其自身具有的社会历史性的同时,又加上一层历史认识主体的社会历史性;2、历史客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新的历史资料不断发现,越来越扩大着主体的历史视野;更重要的是,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推动着认识主体不断从新的研究领域、新的角度,促进历史客体处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3、历史客体的客观性历史客体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完全独立于史学家的意识之外;历史学家对其正确或错误、审慎或随意的种种解释,都不能改变它本来的面貌;4、历史客体的历史性研究某一历史客体,实质上就是研究它的历史联系,它的历史性问题。最根本的就在于对历史客体的历史环境的把握,要有一种巨大的历史感;5、历史客体的过去性历史客体,指人类社会过往的历史过程,其已经消失,并且永远不能重新复现。正是这种过去性,使得历史学家失去了和自己研究对象直接打交道的便利,无法建立起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无穷的麻烦;6、历史客体的复杂性历史和现实一样复杂。历史客体的复杂性,正是史学领域百家争鸣的根源三、历史认识客体的二重性\n——历史认识客体实际上具有双重性。其包括史料客体和历史客体,认识主体要通过史料客体这层中介,去最终认识历史客体;1、史料客体——史料客体,其本身并不是历史,而是史学家对历史过程的记录或描述,是一种观念形态上的东西。其以文字形态存在,是历史客体的一种反映。——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并不能建立起直接的对象性关系。历史认识的前提,是史学家要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再通过历史资料去认识历史客体。——历史学家认识历史客体的第一步,便是认识史料客体;——史料客体可分为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主要是指文字资料;2、史料客体的属性及其对主体的局限(1)、史料客体的属性①、史料客体的客观性——史料客体同样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虽然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史料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甚至肆意歪曲史料,但史料绝不允许被篡改;——史料客体内容的客观性:虽然任何史料中都包含有记录者的主观因素,有其主体意识渗透其中;但任何历史记载,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记录者的客观内容;②、史料客体的主观性——任何史家都不可能按照历史存在的原本面貌去记载历史,历史存在一经记载就要经受记载者主观意识的改造。任何史料客体都渗透着作史者的主观因素;(1)、历史内容的无限丰富,要求记录者必须对历史内容有所取舍,而取舍的标准就是记录者的主观条件。记载什么,不记载什么,如何记载,完全由记录者自身决定;(2)、历史记载的完整性、连贯性的要求,要求记录者(作史者)用合理的想象、猜测、推理去弥补史料资料的不足,以填补历史联系的缺环;③、史料客体的简约性——针对史料客体的数量和丰富性而言,较历史客体有着明显的差异;\n3、史料客体的主观性、简约性对史家主体认识的影响——史料客体的主观性、简约性,严重制约了史家主体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1)、主体认识活动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剔除史料客体的主观性成分,而史料客体本身面貌就十分模糊,彻底消除其主观性成分殊为不易;(2)、史料客体的简约性,更是严重制约了史家主体能力的发挥(没有史料或史料非常缺乏,自然无法进行充分的历史研究;——正是由于史料客体的主观性与简约性,导致了史家主体的认识活动只能达到相对正确的程度,不可能求得绝对正确的历史结论;第九章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事实一、两种意义上的历史事实1、历史存在事实——属于历史本体论范畴,指的是客观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事实,是客观历史过程本身或客观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其处于历史学家主体意识之外,不以史学家的主观认识为转移,是历史的客观存在;2、历史认识事实——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是历史学家认识活动中的历史事实,是史学家对历史存在事实的能动性认识的结果,是主体性的产物;——对于历史存在事实,历史认识事实是不完全、不准确的反映;3、历史存在事实和历史认识事实之间的关系\n(1)、历史存在事实引起历史认识事实的产生;(2)、历史认识事实必须要以历史存在事实为基础,受到历史存在事实一定程度的制约,致力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二、怎样从历史存在事实到历史认识事实?1、进入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是历史存在事实转变为历史认识事实的唯一途径;——在遇到历史学家之前,历史存在事实仅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历史学家发现了这个历史存在事实,对其产生了研究兴趣,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野,至此历史存在事实也就转变为历史认识事实;2、为什么同一个历史存在事实,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因为每个历史学家都有其特殊的主体意识结构,因此,他们在面对同一历史存在事实时,即便掌握了相同的历史资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解读,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3、对于同一历史存在事实,产生的不同历史认识事实,尽管其所包含的历史真实性成分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对于一切从科学的态度出发,获得的历史认识事实,都应抱有重视和尊重的态度;三、历史认识事实的基本性质1、主观性:——历史认识事实是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历史学家对历史存在事实的重构或建造,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素。2、客观性:——即任何一个历史认识事实,都包含有对历史存在事实的某种程度的真实反映。无论史学家构建历史认识事实时角度多么偏颇、思维多么怪异,其所获得的历史认识事实都不能排斥客观性的历史因素,都包含有对历史存在事实的某种程度的真实反映;3、时代性:\n——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同一个历史存在事实,往往会得出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从而反映出历史认识事实的时代性;甚至同一个历史学家,往往也因为时代的发展,对同一个历史存在事实,在不同的阶段形成截然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4、真实性:——历史认识事实达到历史真实性有两个基本条件:(1)、历史学家所利用的历史资料真实可靠;(2)、历史学家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由于历史学家不可能做到对历史资料的完全占有,以及完全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所以其得出的历史认识事实不可能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性;可以说,没有完全符合客观历史之真的历史认识事实,也没有完全不符合历史之真的历史认识事实;我们要尊重一切经过科学探讨,而获得的历史认识事实;四、如何确立一个历史认识事实?(历史学家构建历史认识事实的一般程序)1、选择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存在事实作为研究对象——历史研究工作的第一步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么对现实社会具有启示意义;要么对学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填补学术空白;2、对研究对象的信息进行搜集和甄别(1)、确定资料搜集的范围(2)、选择材料(3)、甄别材料,确保材料真实;3、从可靠的信息资料中形成初步的历史认识事实;——包括对搜集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抽象、概括,得出自己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形成初步的历史认识事实;4、进行相关事实的比较研究——目的是是我们初步形成的历史认识事实具有更扎实的可信度5、上升到辩证逻辑层面进行理论的考察论证\n6、最终形成对历史存在事实的完整看法,并以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加以表述第十章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怎么样进行历史认识?一、考实性历史认识——求得历史之真考实性历史认识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之真,弄清楚历史客体的客观面貌,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打下牢靠的基础;考实性历史认识是全部历史认识中最基础的一步;求得历史之真,必须通过史料客体这个环节,因此,史料的真实与否就非常重要。考实性认识可以分为:(1)、外考证——以史料客体为对象,考证史料真伪错谬;(2)、内考证——以历史客体为对象,考证史事的真实与否;内考证比外考证更加深入。在整个历史认识过程中,考实性历史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离开考实性认识,整个历史认识就会变成无本之木。只有弄清楚历史现象的本来面目,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进行考实性认识,要把研究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二、抽象性认识在考实性认识的基础上,要进行更深邃、更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抽象性认识。抽象性认识的任务:透过历史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发现历史的底蕴,发现历史事物内部及其外部环境的必然联系,从中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性认识在整个历史认识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起着主导性作用。三、价值性认识\n单有考实性认识和抽象性认识还不足以完成历史科学的崇高任务,还需要价值性认识,去最后完成历史科学的崇高任务。1、人类认识活动从一开始就面临双重任务:(1)、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性认识;(2)、要从主体自身出发,来评价客观事物对于人类生活有无价值或意义,即对客观性事物进行价值性认识;2、历史认识作为人类整体认识的一部分,同样分为反映性历史认识(考实性认识和抽象性认识)、价值性历史认识(从历史主体的需要出发,对客观历史事实进行价值性认识),两个最基本的认识形式。3、价值性历史认识要认识的三层价值关系(1)、历史客体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为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2)、历史客体对于整个历史发展为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3)、历史客体对于现实社会为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四、各种认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1、考实性认识是其他两种认识形式赖以进行的必要前提,是一切历史认识活动的基础;2、抽象性认识在全部历史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3、价值性认识是整个历史认识活动的灵魂,历史科学的崇高任务最终要靠价值性历史认识去最后完成;以上这三种历史认识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相制约,共同构建了历史科学完整的认识体系,缺一不可;第十一章历史再认识及其推动因素一、什么是历史再认识?\n人们认识历史,总是从自己的时代特点出发,而人们的时代特点,又总是随着现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人们的历史认识也总是在不断发展当中;人们总是要不断从新时代的高度,去对历史进行再认识,从而把史学研究不断推向前进;二、历史再认识的历史根据1、人类历史划时代的改变,是史学领域出现广泛历史再认识的时代条件;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划时代改变,都促使史学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历史进行广泛的再认识;2、历史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影响,都有一个逐渐暴露的过程,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完善对它的认识;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用,离开它的时间越远,就越能得出客观、全面的认识;3、高级社会形式提供了认识低级社会形式的钥匙注意:低级社会形式的某些因素,在高级社会形式中,不是以原来的面貌出现,它或是以发展了的形式,或是以萎缩了的形式出现,并与原来的形式产生了某些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而只能作为参考因素加以考察4、只有在当代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的时候,才能全面理解过去;5、新的历史资料的出现,要求我们不断修正对以往历史的认识,以增强历史认识的科学性;三、历史再认识的推动因素1、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历史再认识的广泛进行;2、认识主体的创造精神,要求史学家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不断推动历史科学的进步;3、整个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要求人们站在新的历史时代的高度,去全面审视过去,推动历史再认识的发展第十二章历史认识的检验一、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1、一些近代学者认为历史认识不具有可检验性,原因包括:\n(1)、从历史客体出发,强调历史现象的一度性,不可重复性,因此认为历史认识不具有可检验性;(2)、从历史主体出发,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渗透着浓厚的主体意识,都是主体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出发获得的,它对于产生它的时代、对于认识主体来说,都是合理、真实的。因此,认为历史认识不能比较、不能判断,从而不可能通过检验做出真理性的区分;2、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历史认识是可以检验的,其原因有:(1)、针对第一种情况:历史现象尽管是一度性,但它同样会把自己的影响留给历史,以发展或萎缩的形态,过渡到新的历史时代中;它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历史学家传递它的信息。因此,历史现象的一度性并不能把我们导向不可知论;同样,对于历史现象的非重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科学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历史现象中的重复;(2)、针对第二种情况:只要我们相信历史客体的客观性,承认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性,那么很自然地确认了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二、历史认识检验的标准1、时间序列说该学说认为:检验历史认识的标准,根本不在于客观历史本身,而在于认识主体的时间序列;后代史家的认识,是判断前代史家认识的根据;2、实践标准说一般来说,能被实践所检验的,是那些对历史进行大尺度、宏观考察的规律性历史认识,以及那些所反映的对象在今天的社会实践中仍继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历史认识;但以上两种情况在整个历史活动中所占比重是很小的,大部分历史认识是不可能用今天的实践加以认证;3、史学实践标准说该学说认为:证明历史认识的唯一检验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尤其是史学实践;但该学说并未对社会实践和史学实践两概念加以区分;\n以上三种标准均有缺陷。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认识的检验标准:“历史之真”,即只有客观历史本身才有资格充当这个标准,只有树立这样一个检验标准,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给历史认识的确立奠定客观性的基础;三、历史认识检验的基本形式由于历史认识的检验标准——历史之真,的确不好掌握。因为历史一旦流逝,就不能被直接拿来与人们的认识对证;由此,历史认识检验的特殊性,造就了历史认识检验的2个特征:(1)、检验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现实社会实践检验;社会化石检验;证据检验;(2)、检验本身的相对性——只能接近历史之真,而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之真;(一)、现实社会实践检验: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认识,可以使用现实社会实践检验;2、对于仍以某种发展或萎缩了的形态,存在于现实社会的历史事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现实社会实践加以检验(参证作用)现实社会总是以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历史上的许多东西总是以发展或萎缩的形态,或多或少地保留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对于这些事物的现在形态的考察,就可以用来检验它的历史形态的认识。(二)、社会化石的检验我国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各个处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民族的现在状况,为我们认识先进民族业已消亡的历史阶段,提供了重要参证。我国目前落后的少数民族的社会现状,可以说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它可以被看做是先进民族业已消亡的历史阶段的活化石;我们对相去久远的历史时代的认识,就可以利用社会活化石加以检验;(三)、证据检验检验一般的历史认识,在客观上的主要依据是历史资料的充分、可靠。证据检验,一靠发现新的历史资料,二靠对原有历史资料进行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三靠对人们已掌握历史资料进行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n第十三章唯物史观与史学方法论的建设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及其完善1、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什么?无论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还是其后的其他历史思想家们都没有给出科学的回答。真正对历史运动过程及其终极原因加以科学解释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建树;该理论认为:人类历史运动的终极原因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及其完善(1)、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出初步表述,指出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而时刻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n(2)、1847年,马克思《哲学的平困》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发展的就比较成熟。其中一些基本原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都得到了较为明确的阐述。(3)、185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出了经典的概括;(4)、1859年,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5)、针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存在的各种缺陷以及某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误解和歪曲,恩格斯在晚年通过一系列的书信形式,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步进行了发展和完善:a、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其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强调表述为“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b、恩格斯明确肯定了上层建筑诸要素对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c、恩格斯提出并论证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问题;d、恩格斯扩了经济关系的范畴◆唯物主义历史观,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最初提出;到《哲学的平困》中的比较成熟;再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经典型概述;最后到恩格斯晚年的发展和完善;总共经历了半个世纪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直到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施密特》的信中,第一次将这个历史观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二、如何科学的对待唯物主义历史观——“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1、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发展的理论,其不可能提供关于世界的终极原理;2、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3、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可能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4、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成果,从不把它看成一成不变、不可更移的定论;◆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只能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当成历史研究的指南,按照它所指示的研究途径,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学理主义、本本主义;三、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的方法论原则\n1、承认历史过程中的客观存在性,一切研究都要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2、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3、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以生产发展为基础,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去研究:(1)、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2)、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3)、人类社会发展史各个历史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第十四章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原则【历史主义思想】:在史学方法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观察、分析一切历史问题所必须的思想方法,是史学方法的灵魂。其不仅在分析具体历史问题时需要接受历史主义思想的指导,而且所有具体史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同历史主义原则相结合。一、马克思以前的历史主义思想历史主义思潮萌发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开始形成一个体系:1、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首次提出要在人类社会中寻找规律性,可谓历史主义的创始人;2、以伏尔泰为杰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创立“理性主义史学”,根据“理性的原则”,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把一切传统的观点,都看做是“不合理的”。该派认为:15世纪前的历史都不值得研究,获得了“反历史”的诨名;3、18世纪晚期,以赫尔德为代表的烂漫主义史学风靡一时。该派学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额特征:(1)、其在历史著作中善于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2)、与启蒙思想家相反,该派非常重视封建时代史学的研究\n◆从维科到赫尔德开创的浪漫主义史学,是近代历史主义产生、发展的第一阶段。他们提出人类社会尤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各种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能因为其落后而加以贬斥。这些都是历史主义理论中的基本思想成分;4、从18世界末到19世纪,历史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有:(1)、出现了国家学说:强调国家是历史的产物,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性。该学派的代表人:埃德蒙.伯克;(2)、出现了法的历史学派:认为民族的法律是历史传统的产物,强调尊重历史;5、黑格尔吸收了伯克的国家学说、和法的历史学说的某些观点,并将自己的辩证法融入其中,创立了自己的历史主义观点;6、兰克是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集大成者;其标榜尊重事实、尊重个别,反对泛谈历史哲学;其还标榜“不对历史作任何评价”的客观主义态度;◆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发展脉络维科(历史主义的创始人)启蒙思想家的“反历史”的“理性主义”历史观以赫尔德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历史观国家学说、法的历史学派黑格尔的历史主义观兰克(集大成者)◆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突出特征1、强调国家、法律等历史事物的历史性,把他们理解为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2、特别重视历史事物的特殊性及其价值;3、对历史抱有客观的态度,如实记录历史,不对历史进行判断和评论;◆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贡献1、肯定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历史的产物;3、人类历史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应尊重历史的发展;◆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局限性1、在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n2、没有将“历史辩证发展”的历史观点贯彻到底;3、导向了客观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1)、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无穷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过程,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2)、任何历史事物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3)、历史发展具有继承性,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依次更替着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以前一个阶段作为自己可靠的基础;三、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思想的理论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以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从而保证了该方法论的科学性、可靠性;(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是一种真正彻底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观点;它仅仅从历史认识中认识历史,从历史发展的上升、前进的趋势去评定历史,无所避讳和维护;(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避免了走向历史相对主义的歧途;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1、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评价历史事物;分析任何历史事物,都必须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去认识其本质属性,从而支持和肯定一切推动历史上升和前进的力量2、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分析任何历史问题,都要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问题,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的转移为转移;贯彻这一要求,一是要在主观上坚持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分析历史问题;二是要对客观历史环境进行正确分析,能正确把握客观历史环境;3、要重视基本的历史联系——分析历史问题,要从横、纵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即不但要把历史问题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其前因后果;还要将其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弄清历史环境中诸要素对其的规定性,重视基本的历史联系;\n4、把历史事物作为一个过程去研究——对任何历史事物,都要作为一个过程去研究,考察其在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从而对其最后形态做出可靠的历史分析;5、历史地对待历史遗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历史遗产;第十五章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一、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1、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丝毫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1)、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丝毫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相反,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从来都十分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2)、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和个人的意志和作用,是完全能够很好的统一起来的。2、个人与群众的历史作用(1)、马克思主义承认个人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从根本上并不等同于“英雄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个人只有当他充当了人民群众的代表,把个人的行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或者他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的时候,才能保证他的活动能获得成功,也才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2)、人民群众为什么会有力量?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一方面被决定于特定时代的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有一批革命的领导人物,去引导、启发、组织人民群众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3)、马克思主义反对“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既反对——认为历史单纯由英雄个人创造的“英雄史观”,也反对漠视个人作用、单纯强调群众力量的“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引导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创造出来的结果;\n3、个人作用与历史趋势的关系(1)、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指英雄活动的舞台是时代提供的,离开了一定的时代背景,根本产生不出英雄;所谓“英雄造时势”,指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独有的才能,通过英雄的奋斗,可以改变时势;(2)、本书提出来一个“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势”的辩证概念,认为:无论英雄、伟人是多么重要,他们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英雄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才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这里的“英雄改变时势”,指的是具体的历史环境,而非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4、英雄与英雄崇拜英雄、伟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我们对于英雄的业绩应该赞美;但历史毕竟不是英雄手中的玩物,因此我们不能接受“英雄史观”:我们反对英雄崇拜,原因有二:(1)、英雄崇拜导致在历史研究中忽视人们群众的作用、忽视历史必然性的探讨;(2)、在现实生活中,还易导致个人迷信;5、个人隶属于阶级,历史个人是一定的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个人隶属于阶级:个人是阶级的代表,但不一定是他出身的那个阶级的代表。一般来说,当一个阶级处于上升的、革命阶段的时候,它所拥戴的领袖人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进步的作用;【小结】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1)、从客观上说,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2)、从主观上,取决于他们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正确程度;(3)、英雄人物独特的才能、鲜明的性格品质,同样对历史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n——马克思主义既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中的重大作用,又反对无限夸大个人的作用;杰出人物完全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由可能进到现实的门槛;二、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1、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时社会的伟大需要——时代价值:——评价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他放到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分析他的活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1)、首先要分析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条件,诸如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状况等;(2)、指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向前发展需要什么人们解决哪些重大课题?(3)、再考察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由此,可以综合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其所处历史时代的价值和影响;2、要考察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分析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弄清其思想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历史人物本身做历史考察;3、要对历史个人进行阶级分析马克思在分析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时,总是把个人看做是一定阶级的代表,把个人的活动归结为阶级的活动;4、分析历史人物对整体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历史价值把历史人物放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一方面,和他先前的时代相比,看他比前人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另一方面,和他身后的时代相比,看他对后人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就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价值的基本方法;5、分析历史局限性,正确对待个人的历史过错(1)、我们不要苛求古人,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找到其过错中的时代的、阶级的以及个人有限认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局限性;\n(2)、要注意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用历史局限性来原谅他们的一切过错。对于那些没有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可能性、没有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而造成的不应有的历史错误的人,必须实事求是、分清是非,指出其个人责任;三、人物评价中提出的几个方法论问题:1、评价人物的标准(1)、当时当地标准论——以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影响为标准进行评估;(不科学)——该观点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感受来评估”,“要根据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意见,从当时当地人们的利益出发,以对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2)、现代标准论(非历史主义、不科学)——在该标准下,人们拿今天的政治需求,来评估古人的历史实践,以今日之是非标准去衡量古人的是非。(3)、人民利益标准论——一切历史评价都要看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该理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一切历史评价都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们利益就是历史评价的最基本尺度。(4)、历史进步标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符合历史进步的趋势,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那就一定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2、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某项历史活动,是主要从动机出发,还是从效果出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效果总是较动机更有实质性意义。对于客观历史进程,只有效果,才对它产生实质性影响。所有,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某项历史活动时,应主要从效果出发。但以效果为依据,绝不是不要顾及动机,而是要将效果与动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较全面的把握。3、关于历史人物一生的评价,主要有阶段论、方面论与综合论三种方法(1)、阶段论——一种分期评价的方法\n——对于那些一生变化复杂、经历曲折的历史人物,只能采用分阶段评价的方法,客观地指出他在不同阶段的贡献和过错。没有必要一定做出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的评价。(2)、方面论——其认为只要从历史人物活动的各个不同领域,指出其贡献或过错,即可达到研究目的,该理论与阶段论一样,不主张一定要对历史人物做出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3)、综合论——其不反对对历史人物进行分阶段、分方面的评价,并认为这些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但该理论认为,评价不能只停留在阶段论、方面论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去全面衡量、分清过错,对历史人物做出功大于过或过大于过的结论。▲本书认为,在全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应在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权衡后做出定评。定评的主要根据是历史人物影响最大的历史活动。如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实不方便,也可停留在阶段评价和方面评价上;本书反对用数字图解的方式划定历史人物的过程(如三七开)4、关于反面人物的评价——对于所谓的反面人物,我们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绝不因为其过错而抹杀其功绩,绝不埋没任何一个人的历史功绩。第十六章阶级分析方法一、阶级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1、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内容\n(1)、阶级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在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并不存在阶级;(2)、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3)、阶级斗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4)、阶级斗争的最终结局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再达到消除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2、何谓阶级分析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当做方法论,用以观察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种种现象,这就是阶级分析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划分阶级阵线,判断阶级立场问题)3、阶级分析方法对于分析重大政治事变和政治斗争基本上都是具有有效性的。阶级社会里一切重大的政治变迁和政治斗争,以及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无法摆脱阶级的印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于分析阶级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基本上都是有效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二、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1、要重视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要重视研究历史上阶级和阶级斗争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揭露隐藏在政治思想斗争背后,而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阶级的物质利益。因此,我们看待历史上的阶级现象、分析一个时代的阶级斗争问题,必须着重揭露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注意从经济上来阐明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2、对于重大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的研究,要从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着手,去认识参与事件的各阶级的政治面貌、立场态度及其力量对比,从而认识各个阶级及其代表为什么要如此行动,历史运动的结果为什么呈现出如此独特的历史风貌;3、分析阶级或社会集团,要从他赖以生存的经济状况入手,去认识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面貌、思想特点,从而准确地把握它的立场、言论和行动;4、分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历史个人,要把他看做是某一阶级的代表。\n(1)、评价历史人物阶级作用的唯一根据,并非其家庭出身,而是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2)、判断一个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唯一根据,是他的政治思想主张和著作;(3)、不让历史个人替他的阶级负责;三、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具体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在阶级分析中,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其益处在于:1、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可以避免我们把阶级分析方法当做是超时空的空洞教条,避免教条主义、公式主义的错误;2、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有利于我们比较客观的评价剥削阶级的历史作用;3、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有利于我们比较客观地评估历史上的劳动阶级、革命阶级的历史作用;4、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总结历史遗产、继承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第十七章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文化史研究兴起的原因一般而言,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大致是基于以下三种原因:1、自身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文化层面,造成深刻的文化运动(例如,我国一部近代史,就是这样一部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的变革发展史)。\n2、由于和外来文化发生接触,也会促使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自我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3、纯粹是自身社会本身的人为内因、造成对传统和现实的原有文化信仰的动摇和崩溃,从而形成一种逆反心理,这也会激起人们对自我文化的反思和再估价(即一种文化逆反现象)。以上三个原因,都是构成80年代文化热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促进和提高了我国文化研究的兴趣。二、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个很有歧义的概念,常见的定义有:(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全部创造——一种广义的文化概念;(2)、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总和及其有关设施▲本书倾向去第二种定义2、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而又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规律——即文化发展的规律;(2)、研究文化整体内部诸形式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3)、研究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及其历史过程;(4)、研究文化整体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历史过程;三、不同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判断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有三种文化传统,即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三个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也最鲜明;可以说,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条件,一种文化传统的民族性发展的越充分、特色越鲜明,它就愈加不易为外来文化所同化;1、文化传统的民族性是如何形成的?\n(1)、一种文化传统的民族性特征,是该民族历史过程中,独特的政治、经济状况的产物。(2)、决定文化传统的民族性特征的,是地理环境因素。——例如,黑格尔提出的“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他把世界分为三种类型,即高原地区、平原地区和海岸地区,不同的地区就生活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马克思主义也肯定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不同的文化传统产生不同的影响;2、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判断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确立一套文化评价的价值标准——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人们最简单,而且最习惯的方法,是以某一种文化传统作为另一种文化传统的价值参考系;——事实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并没有一种共同的评判语言或价值标准,因而就不应该以一种文化作为另一种文化传统的价值标准;——文化评价的标准问题,只能是以是否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为标准,来看待和评价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基本内涵;四、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1、批判继承的目的——创造——在于创造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批判继承的方法(1)、批判——用马克思主义去批判、审查一切文化遗产。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为合理的继承廓清道路;(2)、继承——对于精华,也不能简单的照原样保存,也要经过批判,吸取其精华,更好的为现实服务;对于糟粕,也不能简单地抛弃,同样要经过批判,彻底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吸取其经验教训,从而彻底消除它的历史影响;3、批判继承的标准(1)、实践标准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需求,作为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标准;\n(2)、科学性、真实性、艺术性标准对立历史上的一些科学文化(自然科学)遗产,需要用科学性的标准去分析、检验他的科学成分,从而从科学史的角度加以批判继承;对于历史学、文学、戏曲、绘画、工艺设计诸方面的文化遗产,则需要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标准;五、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我们现在所承袭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为封建专制体制服务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又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上;——所以,我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抛弃,也不过分推崇,应科学的加以批判、继承,创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文化。第十八章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史研究兴起的原因1、西方社会史的发展和引入:1929年,法国历史学家费分尔和布诺赫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杂志,标志着法国年鉴学派的形成和现代社会史研究的开始;法国年鉴学派是西方现代社会史学的奠基者,它的一些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都为新中国的社会史学家们所欣赏和借鉴;与此同时,英美等国的历史学家们也同样致力于社会史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受西方社会史学发展的影响,开始逐渐复兴,一些国外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典籍的被引入,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对社会史学发展的新呼唤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国当今社会正发生重大改变,出现了众多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n传统的史学模式已经无力回答这些问题,因此,社会史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从而导致80年代中国社会史学研究的热潮;3、史学危机对社会史学的兴起产生催化作用8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遭到“无用论”误解,迫使史学工作者由西方的启示而找寻解脱的契机。这为社会史学的兴起起到了推进和催化作用;4、社会学、文化史对历史学的不断渗透,也为社会史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社会史学研究的兴起;二、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社会史的定义国内外关于社会史的定义分歧很大,现在较为流行的几种观点是:(1)、社会史——关于生活方式、闲暇状况和一系列社会活动的历史——其不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另外一些制度内容,即把社会史视为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活动以外的社会活动所构成的历史(这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定义)(2)、社会史——研究社会本身的历史;(3)、社会史——研究的是经验而不是行为;(4)、社会史——不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运用新方法、从新角度驾驶解释的新史学;▲【本书定义】将社会史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加以界定:广义:“再现”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狭义:研究社会结构变迁时,普通人的经历;三、社会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从整体上考察历史的方法:社会史学者总是立足于从整体上考察历史。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三点:(1)、从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地带向边缘地点、总体鸟瞰向区域研究、多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城市向农村的趋势;(2)、从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全貌的角度出发——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个人的全部活动与变化。其课题涉及相当广泛;(3)、从社会角度重新审视政治史;2、多学科方法的综合应用\n社会史提倡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平等交流,形成:关于人口理论、关于结构功能论、关于层次论和流动论等多项理论成果;3、社会史研究特别需要田野调查和口述史方法四、社会史学研究所带来的史学变革社会史研究的兴起,给中国史学带来了多方面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野得到拓展,形成对历史的多角度探索;2、研究视角发生转换,更关注下层民众的历史、社会现实问题;3、研究方法的更新,深化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五、社会史研究存在的问题1、社会史研究缺乏理论概括,宏观理论研究薄弱;2、社会史研究对象琐碎、杂乱;3、社会史研究存在排斥政治史的倾向;4、社会史研究的史学特征逐渐弱化;第十九章史学评论的理论与方法一、史学评论的性质和作用\n1、史学评论:是以当代史学研究实践及其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对历史学的发展,起着调节、规范、引导的作用,是史学发展的杠杆和调节器;大体而言,史学评论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具体的史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得失、意义进行科学的考察和评价;(2)、对史学研究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和评述;(3)、对史学家个人的史学成就、史学方法、史学思想的分析和评述;2、史学评论的性质(1)、史学评论是一种价值评估。其不仅要认识以往的史学著作和史学研究活动,而且要对当代的史学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和史学家个人进行评论,更为重视现实的社会需要,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古代的史论只看到历史的表象,因而只注重评论史书的体裁、体例和写作方法;近代史学评论则注重史学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较古代史学家进了一步;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评论,为其注入了科学性这一新鲜血液,使史学评论达到了更高的境界;(2)、史学评论在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孟子、庄子对《春秋》的评价,就是史学评论的开始。史学评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唐刘知几《史通》在史学评论的发展上做出了重大贡献;3、史学评论的作用(1)、调节史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史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时会与经济基础或某种社会政治发生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就需要史学评论来加以揭示和调节,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史学研究长盛不衰;(2)、促成史学和现实社会相结合史学评论越多,史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越密切,人们对史学的作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也会越高。从而一方面更容易接受史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史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史学不断发展;(3)、总结史学研究实践活动,促进史学认识的提高,推动史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n二、史学评论的一般角度在评价史学家时,我们一般从德、才、学、识四个方面进行:德——对史学家的治史品德进行的评论;才——对史学家收集、整理资料和编撰史著能力的评论;学——对史学家了解和掌握历史事实的深度和广度的评论;识——对史学家历史观点的评论史学评论的评价也是围绕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不过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对史学家历史观的评论(1)、看他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是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为理论指南来进行史学研究;(2)、看他如何运用这种理论——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理论,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教条理解;(3)、看他运用这种理论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2、对史学家历史认识的真实性、深刻性的评论:真实性主要包括:(1)、史料真实;(2)、认识真实(即借助史料,对历史的认识或解释是真实的)深刻性:指史学作品在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给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以合乎规律的说明上所达到的程度;3、对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理论、方法及其学风的评价(1)、评价史学家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才)(2)、评价史学家编撰史著的能力;(才)(3)、评价史学家了解、掌握本专业历史事实的深度和广度;(学)(4)、评价史学家从事历史研究的方法;(5)、评价史学家的学风,要克服浮躁学风;三、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具体而言,史学评论的价值标准主要包括\n1、社会价值标准——由史学的社会功能所决定指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确定的,从政治和道德角度去评价史学著作和史学现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一种价值标准;其主要包括:(1)、史学家的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紧扣时代主题;(2)、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否产生应用的社会效益(无论直接或间接)——主要指历史的教育功能;(3)、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人类的文化积累和传播做出贡献;2、学术价值标准——指史学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性,即该学术成果的学术程度和水平的高低学术创新是学术价值的核心内容;其判断标准如下:(1)、选题要有新意;(2)、要挖掘新的史料;(3)、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4)、要修正前人的研究成果;(5)、要对历史提出新的见解;(6)、要应用新的研究方法;(7)、要在著作体例、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打破传统,有所创新总之,对史学的促进、发展越大,其学术价值越高;3、史学社会价值标准与学术标准之间的关系(1)区别:社会价值标准时从史学成果的社会效果上进行评价;学术价值标准则对其的学术价值进行评价,两者不能互相替代;(2)、联系:A、史学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需要他的学术内容来实现;B、科学的学术价值,又依赖先进的社会价值来引导;四、史学评论对史学家素养的要求1、高度的理论修养主要包括:(1)、科学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史观(2)、要有对史学问题提出、研究、解决的能力和方法——掌握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n在这里更强调,史学家要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2、深厚的史学素养(1)、对史学著作的鉴赏经验;(2)、要准确把握史学著作的深刻内涵;(3)、要深谙史学批评的规律3、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用于创新的学术创新精神4、有与著作者建立平等合作关系的真诚态度,具备客观、公正的高尚品德;五、如何实现真正的、实事求是的史学评论?当前我国的史学评论存在人情化、广告化的局限;要实现真正的、事实求是的史学评论,史学评论主体不仅要具备用于批评的胆略,也需要被批评者的雅量;只有史学评论主体的勇气与批评的胆量和被批评的史学个人的雅量大度相配合,史学评论才能回到正常的学术评论的氛围内;要使史学评论成为真正的批评,应作如下工作(1)、树立“批评也是科学”的观念;(2)、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3)、正确处理宽容和严肃批评的关系,欢迎积极、科学、健康、平等和事实求是的学术批评,坚决反对全盘否定;\n第二十章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形成于19世纪,20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印度、苏联等国掀起热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历史比较法研究的热潮一、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要认识事物,就要先区别事物,而要区别事物则首先就要比较事物;没有比较就不能鉴别,就谈不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比较方法,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也利用比较来判断是非、利弊,决定取舍、行止;二、历史比较研究及其功能和作用1、什么是历史比较研究?——指把比较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历史比较研究”这门新的历史分支学科,亦称“比较史学”;该学科于19世纪首先从西方兴起,但学术界对“比较史学”的定义、应用范围一直都存在分歧。(1)、现代比较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把“比较史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同一时代而又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环境中;他所谓的“社会环境”,既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也可指不同的文明体系、不同人们的共同体;(2)、现代美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森则认为“比较史学”不应限定在“同一时代而又相邻”这一条件约束下;以上两人的观点虽有不同,但均强调了“比较史学”应在不同国家或社会中进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研究的进步,上述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比较史学”的应用范围,从而束缚了其进一步发展。\n为此,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扩大“比较史学”的研究范围,其中中国学者的“比较史学”定义最为宽泛,其认为它可以施于“一切具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之间,不受时代、国界等等限制;2、历史比较研究的功能和作用(1)、为历史宏观研究、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而有效的认识手段——最显著功能;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某一民族或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都必须通过“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对比,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2)、历史比较方法,可以增强历史论证的鲜明性,将历史事物的特征明显而直观地突显出来;(3)、历史比较法,可以使研究者突破具体历史事物的局限,获得认识历史的新角度,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观点;(4)、历史比较法,可以突破传统的历史编篆学的年代序列及其严格的地域、国界限制,将看上去毫无联系的历史现象,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了认识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5)、历史比较研究,是编写高水平世界通史的必要前提;三、历史比较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基本原则(1)、遵循历史可比性原则历史比较只能在具有某种共同性或相似性的历史事物间进行;(2)、要对被比较的双方进行认真的研究由于个人知识、修养、能力、精力非常有限,很少有人能够对比较的双方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比较的双方,至少要有一方是自己深入研究过的,而另一方虽未深入研究,是借用他人研究成果,但也要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分析,确认其可靠性后,方可比较研究;(3)、历史比较研究不是简单的罗列历史现象,应该致力于异中求同,同中寻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4)、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2、历史比较研究的具体方法(1)、明确比较双方的主题;\n(2)、对被比较的双方或多方,分别进行认真研究(3)、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对比较研究某一问题初步大体的看法或设想;(4)、在比较中找出异同,探求规律(5)、验证假设的结论;四、历史比较研究的局限性(1)、历史比较研究易于发现问题,而真正全面解释问题,则不能通过单纯的比较研究去完成;(2)、比较研究都有特定的思维角度,是以事物的某些侧面进行比较考察,而暂时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这就决定了比较研究结论的非全面性和相对性;(3)、历史比较研究的结论的相对性,使他不能作为对历史现象的完整解释,而只能作为完整解释历史现象的必要补充或者充当一种历史观点的有力论据;第二十一章计量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计量史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产物;一、计量史学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比较典型的研究集中在价格史和人口史方面;到19世纪末,西方史学家们已经注意到历史统计学的方法问题;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也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数学分析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n20世纪,计量分析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统计学成为历史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1、在美国出现了以计量方法研究历史的——统计计量大众学派,并一直发展到今天;2、在英国,直到50年代,史学界才对计量史学产生兴趣,但其发展速度较快,应用面也逐渐扩大;3、在近20年间,历史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在苏联也得到了大量运用;二、当代计量史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数学方法迅速渗透到各门学科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对包括历史科学在内的其他各门学科提出了定量化、精确化的要求;(2)、当代史学已经突破传统史学的局限,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计量史学方法正好适应了当代史学新发展的需要;(3)、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量史学在人口学、经济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领域运用的成功经验,也为历史学所借鉴,促进了计量方法在历史学研究的推广和运用;(4)、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发展,为计量史学的发展创造了技术上和物质上的条件;三、计量史学的一般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历史学家要筛选研究对象,并准确地确定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确定往往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加以表述;研究课题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课题是否有意义?意义有多大?(2)、研究课题能否使用计量的手段?是否有可能进行计量研究?这也是计量史学研究的两项基本原则;从目前看,特别适宜于开展计量史学研究的是经济史,其次是社会史、政治史和史学史;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计量史学的基础(1)、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收集史料,并尽可能保证史料的全面性、可靠性;(2)、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以达到计量分析的要求形式;\n3、进行数据分析:可分为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4、构造模型:也就是模型研究,用以描述和预测多重现象间的复杂关系,包括大量的变量数据和各种复杂的等式;5、结论的分析和表述四、计量史学的基本方法1、一般统计方法(简单统计方法)它只是把一些数量资料集中起来,加以初步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编制次数表是方法之一,即把我们所需研究的数据分成几组或几类,并进行记录和显示各组事件的次数;2、抽样法——就是在对大量同类现象进行研究时,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实际观察数值的基础上,对全部研究对象作出数理上的估计判断,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运用抽样法,要具备以下2个条件(1)、抽样的随机性——随机抽取样本(2)、抽样的代表性——抽样足以代表总体特征;——抽样的几种方式(1)、随机抽样;(2)、机械抽样;(3)、典型抽样;3、回归分析法(揭示出各种关系的形式)——就是寻找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回归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2种功能(1)、分析研究变量之间关系;(2)、预测;利用回归分析,可以使历史学家预测历史事件发展的趋势以及他所揭示的历史规律性4、相关分析法——研究2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5、模糊数学法——一种将模糊集合量化分析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将模糊现象数理化;五、计量史学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1、意义\n(1)、历史计量方法,使原来不够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了可靠数据的证明,使历史研究向科学化、精密化发展;(2)、计量史学,使许多资料得到应用,并开拓了新的学科,扩大了新的研究领域;(3)、计量史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2、存在的问题(1)、滥用计量方法的现象到处存在,尤其在社会领域,计量方法的应用相当混乱(2)、研究成果越来越抽象、难懂(3)、用计量方法替代或否定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否认一定的史学理论和思想,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第二十二章心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史学,是历史学和心理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他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说明历史过程和社会集团或历史人物的行为,并对各种历史现象作出心理学上的解释;一、心理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古代,一些史学家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人们的心理活动对历史进程产生的某种影响;在中国,历代史学家都非常重视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描述;三国时刘邵《人物志》是我国最早的人物心理研究著作;近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也大力提倡史学研究应重视人的“心理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史学兴起于20世纪初奥地利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其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应用于历史人物的心理研究,开创了心理学历史研究;1919年,美国学者H.G.巴恩斯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心理学和历史》一文,探讨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初步奠定了心理史学的理论基础;在20年代和30年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心理传记研究非常盛行。\n1938年,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费弗尔撰写了《历史与心理学:一个总的看法》,阐述了建立历史心理学的必要性和历史心理学的特点;1957年,美国著名史学家威廉.兰格在就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讲《下一个任务》中大力提倡心理史学。在他的号召下,美国60-70年代的心理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著名史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强调人的社会化过程对人的个性的影响;受美国心理史学兴盛的影响,一度沉沦的欧洲心理史学又日渐繁盛。心理史学咋西方得到迅速发展,心理历史学家在进一步开展历史人物心理研究的同时,开始重视社会集团的心理研究,并加强了对心理史学方法论的探索;随着研究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专业心理历史学家,出版了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心理史学著作;二、心理史学的原则和方法1、进行心理研究,应注意把心理因素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相结合。不能离开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单纯进行心理分析;2、挖掘反映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典型材料,把心理分析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3、研究个人心理时,必须把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结合起来。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时,既要重视个体心理特征的稳定性,也要重视其可塑性和可变性因素;4、研究群体心理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社会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结合起来;如果在演技群体心理时,只注重共同性,而忽视差异性,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对同一重大问题,属于不同阶层或集团的人们会有那么大的差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有:(1)、阶级心理;(2)、阶层心理;(3)、家族心理;(4)、区域心理5、坚持以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三、心理史学的作用和局限作用:\n1、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更新了人们对史料的认识;心理史学将史学研究领域拓展到人类的精神领域2、有效地运用心理分析手段,可以获得观察历史的新角度,得到许多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的结论;3、心理分析,可以强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研究;心理分析可以揭示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充满生气,个性鲜明,避免简单化、脸谱化;局限:1、由于历史记载中包含的心理方面的材料极少,因此在心理分析时就存在猜测和想象的成分,从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2、心理分析理论与史实的分离,理论与研究对象之间巨大的时空差距,使得心理分析面临以理论模式去套史实的危险;3、心理史学只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且他只适用于历史人物、群体和部分历史现象的研究,他不可能全面解释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性质。因此要完全解释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性质,必须研究经济关系与阶级关系;\n第二十三章历史假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对历史假设的本体论根据(历史假设是否可能)1、历史是现实和可能的统一;2、历史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历史发展是有必然性的,具有决定性;但同时历史发展在某些关头也面临着众多的可能性选择,具有可选择性;故而,历史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3、历史运动的因果关系大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因多果,或一国多因;这种复杂的因果关系,使得历史发展充满了随机和偶然性;正是以上三方面原因,使得在历史研究中进行历史假设研究成为可能;二、历史假设的方法论意义1、对历史可能性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实;2、历史假设研究,能使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更为理智的进行历史选择和创造;3、历史假设为我们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基于以上原因,历史研究中进行历史假设也是非常必要的;三、历史假设的类型和一般方法1、反事实选择假设——是一种评价各种历史决策的方法。史学家探究在当时的情势允许范围的各种虚拟选择,着重于判断是否有比历史人物的实际选择更好的方案,由此反观实际历史选择,做出有说服力的评价——进行这种假设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选择的根据和规律;2、反事实虚拟研究——以纯粹假设为前提,推测出虚拟图像,通过这种虚拟图像和史实图像的比照,达到新的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最典型的数,美国计量史学开山者福格尔的《铁路和美国经济发展》\n3、未知或模糊史实的想象一般来说,在史学研究中,为弥补史料阙如造成的历史空白,赋予历史叙述应有的连续性,史学家必须运用想象;尤其在描述历史人物的心理历程时,更需要充分利用合理想象;四、历史假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历史假设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2、历史假设要建立在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不可胡乱凭空假设;3、必须区分客观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只有对客观可能性的假设研究才有价值;4、必须认识到可能性是有限度的;历史研究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抛开历史发展趋势和具体历史条件,随意虚构可能性;5、历史可能性研究应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摆脱感情因素的支配;第二十四章历史学的学术规范一般而言,学术规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写作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四个方面;一、学术研究规范——史学研究的一般程序\n1、提出研究课题:史学研究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提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历史学问题,是史学研究的前提;同时,选题要具有学术价值(学术创新)和社会价值(满足社会效用)。2、了解研究现状,确定研究起点任何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不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就不能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和方向3、搜集资料(1)、搜集资料要全面,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要编制专题研究目录,按照目录系统地进行查询;(2)、精读与泛读结合进行;精读的书不能多,泛读的范围要务求其广;(3)、选拔材料和著录材料;力求选拔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力求从全部实施的总和中引出结论;4、提炼思想,形成学术观点:在选拔、积累大量历史资料之后,分阶段地对占有的历史资料进行排比、分析、归纳和综合,产生关于研究对象的科学结论;5、选择研究方法:力争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6、完成论题写作:史学研究的最后一道工序;二、写作规范: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关于研究状况的批判性分析在史学论文的开头,首先要交代该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对前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和方法等进行批判性的综述、分析和评价,以阐明自己的研究起点以及该项研究在学术积累方面的价值和意义;2、言必有征及征引原则历史学的实证性特点,要求任何研究都要奠定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因此,写作史学论文必须征引历史文献资料,坚持论从史出,用材料说话。征引历史资料有以下基本要求;(1)、征引历史资料,选材要精;——引原书而不引转手记载,是一项绝对的征引原则\n(2)、征引古文献资料要加以译述;(3)、引文要短,并与正文保持和谐一致(4)、征引的史论要做注释;3、关于研究性文献的征引——研究性文献,指近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性文献,在学术论文中也要重视利用和征引。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最具参考价值的成果进行征引;4、文前部分的摘要和关键词(关键词的作用是以备检索)摘要的作用,是使读者在阅读正文前便捷地了解文章,便于文献检索,便于存储;编写摘要的要求(1)、内容简要、完整:具有不依赖于正文而存在的独立性,能够自成一体;(2)、语言表述要规范,使用规范性专业术语;(3)、摘要中不能出现图表、公式或符号,不能出现注释性文字;(4)、摘要应直抒文章的基本观点,不能出现自我评价性的语言,不能采用“本文”、“笔者”一类第一人称的写法;5、文后要列出参考文献;既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研究思想来源的说明;三、道德规范——史学家的学术操守(史德)1、提倡创造性劳动,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抄袭。常见的学术抄袭形式有:(1)、观点性抄袭——引用别人通过研究论证得到的观点性认识,引用时一定要注明出处,否则就是抄袭;(2)、材料性抄袭——引用别人发现、整理的材料成果,须注明材料的发现者;(3)、抄袭前人——采纳古人的观点同样需要注明出处;(4)、抄袭他人——对当代学术成果的抄袭;(5)、抄袭外人——抄袭国外学者的文章;(6)、自我抄袭——对自我成果的多次复制;\n2、尊重不同的学术思想,开展积极健康的学术批评,争鸣而不是讨伐;3、不为学术图染功利性色彩4、现身于社会进步,是历史学家;;的至高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