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 MB
  • 2022-08-19 发布

有关历史学科能力若干认识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改扬帆关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若干认识学科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的永恒话题。高考把历史学科能力划分为四种: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最为重要。按照高考说明的定义解读,其核心是阅读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一、材料解析能力之所以说“获取和解读信息”这个能力最为重要,是因为现在的高考,不管是新课程卷,还是旧课程卷,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卷,那种单纯考查知识再认再现的题目已经消失,试题的主导形式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简称“三新试题”。这个问题,大家翻一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很清楚了。以2007年山东文综卷34题为例:【例1】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女观的哪些内容?(4分)(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6分)这道试题考查的主体内容是“新妇女观”,但这个内容在课本上基本上没有知识依托。这说明,“三新试题”形式上的基本特点是脱离教材,而且有时候甚至是脱离考纲和课标,如广东高考卷2006年的“周人饮食生活题”、2007的“明朝妇女婚姻观题”、2009年宁夏与辽宁卷的“北宋土地租佃题”、2009年全国二卷的“荆州题”等等,这些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在课标和考纲中均未涉及。但这不是说这种试题是失败的,恰恰相反,这更加符合新课改精神,因为这些试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这些题目的特点是,答案只能从材料中提取。42\n材料有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但教材的内容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直接组织答案。历史学科能力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变化,其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一标多本”的新课程背景。目前,新课程的教科书已经实现了多元化,高考不可能根据某一种版本的教科书来命题。第二,新旧课程观的差异。旧课程观强调的是课本知识,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课本知识是第一位的,课本是中学师生的圣经,也是教与学的唯一资源,考试的原则就是依纲靠本。而新课程观强调的是课程知识,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教材虽然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这种课程观反映到高考命题中,就是命题者可以脱离教材,从更加广阔的历史课程资源中寻找命题素材,从而彻底摆脱死抠教材知识点的困境。学科能力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重视史料教学。让历史教学、历史学习回归史料!史料教学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我国的传统史学影响最大的是史料学派,也称考据学派。其代表人物傅斯年最经典的观点是“史学即史料学”,“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史学家的责任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实际上抓住了历史教学“论由史出,史论结合”的关键。二是要加强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材料解析题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种外延式的,题目的答案除了解析材料,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第二种是内涵式的,题目的答案全部来自材料。钟红军老师有个观点“材料解析题就是考查小学三年级的阅读基本功”。虽是调侃,但却抓住了内涵式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我们还是以【例1】2007年山东文综卷34题为例,根据钟红军老师的观点,做这样的试题要注意三点:句与句之间意思转折,段与段之间段落大意,整段材料中心思想。根据这个原则,我们看第一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女观的哪些内容?”,材料很简洁,列举了三个征婚要求,其实每一个“要求”就是一个独立的答案要点:第一点是破除缠足陋习;第二点是提倡女子学文化;第三点是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第二问“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实际上就是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至于后边的问题“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属于常识性知识,一般情况都不会答错,这就是“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关于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钟老师还有一个观点:“把问答题变成填空题”。也就是说,学生审题的时候,一定先落实好提示项、限定项、求答项、列出关键词,这是解题的关键和前提。明白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个要求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42\n二、创新思维能力高考关于历史学科的其他三种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说实在话,对这三种能力的说明,中学老师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按照黄牧航教授的说法,“这个考核目标是非常粗糙、不规范的,许多表述令人费解,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对此,我们不去深入研究,但是其基本要求还是要关注的,比如这三大点下属的9点具体要求,我们可以概括为三部分:一是辨别、分析、证明历史解释或历史观点的能力,二是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的能力,三是论证、评论、历史问题并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些要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能否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下面,以中国近代的民主专题为例,谈一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认为,历史教学的思维创新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思维的多元、思维的突破、史观的转变。1、关于思维的多元:思维的多元是指对问题的评价和认识不是只有一个结论,而是有多个选择。例如下边这两个案例:【例2】(2009年山东文综27题)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例3】(2007山东文综27题).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其实,在本专题的教学中,也有很多内容适合进行思维多元化的训练。我们举个例子:【例4】从立宪派和革命派论战时的国情、民主的实践结果看,你会同意哪种主张,并说明理由。再比如,关于辛亥革命成败的争论,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体现了思维的多元:【例5】有人认为,袁世凯篡权标志着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认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2、关于思维的冲突:所谓思维的冲突,说白了就是材料完全否定了教科书中的某些传统观念,提出一些与之截然相反的观念。比如,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是否真正“深入人心”的问题。【例6】(广东2005年高考)阅读下列材料:42\n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族共和的认识。过去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一直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这道题所呈现的材料却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当时并不那么深入人心!这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材料要比教科书的观点结论更重要!这是因为,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仅仅体现了教科书编撰者对历史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不等于历史本身。3、关于史观的转变:史观的转变是个很大的话题。从目前我们中学教学来说,主要涉及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随着课改的深入,老师们对这些史观已经不再陌生,并且都逐步贯彻到日常教学中了。还是以中国近代的民主这个专题为例,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值得特别重视:一是文明史观视野下的民主问题。二是社会史观下的民主问题。首先,我们看一看文明史观下的民主问题。从文明史观看近代中国的民主与实践,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把中国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民主化的进程是从人治法治、从臣民到公民的社会解放的进程。欧美国家是政治民主化的发源地,其民主政治有三个特点:人权是民主的基石,代议制是民主的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权是基本保障。中国近代民主的发展,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探索。所以,不管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孙中山、宋教仁,他们的主张都围绕西方民主政治的三个特征:都抨击君主专制;都倡导“兴民权”,都主张制定宪法,确保法治和分权;都主张建立国会或议院,这是向西方学习的历史必然。其次,要明确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探索人类文明的差异更重要。马克垚教授是文明史观的代表人物,他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上的进步,并非某个国家或民族所独有,这是属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因此,不管是近代的民主建设,还是目前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都要注意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制度中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创新、完善和发展。这几年,大家对社会史观也逐渐熟悉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42\n的一个观点精辟地概括了社会史观的特点:“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从这个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史观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内容广泛。反映到我们民主这个专题,就是创设情境的材料不仅局限于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等角度,其实从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习俗史等更加广泛的视野,都可以考查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二是眼光向下。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要关注小人物,这叫“大众化”。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要关注“小的方面”。这叫“生活化”。例如,同样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两个典型的材料:【例7】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什么问题?(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例8】《茶馆》中的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什么问题?(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两则材料都是选取的小人物、社会生活中小的方面,创设的情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非常充分的反映了社会史观的价值取向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史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课程改革的需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第二,高考命题的需要。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主要由高校教师组成。在命题时,他们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此外,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都面临着一个困境:编写者都只能立足于某一种史观作为全书的编写基础,不可能把所有的史观都融合到同一本教科书中。这意味着广大师生在学习某本教科书的时候,所接触到的仅仅是某一种史观。这就为命题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他们往往会引入其他的一些新观念,要求同学们根据它来评判已经熟知的内容。第三,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究其原因,就是原来的历史课总是习惯进行宏大的42\n叙事,总是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来把握历史的发展,其负面作用就是把鲜活的历史内容挤压成几条干巴空洞的原理,学生的心中有社会形态、有国家、有民族,惟独没有活生生的个人。所以,历史教学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走进学生,走进生活。黄牧航教授告诫我们:“如果不转变史学观念,所谓转变课程观充其量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资料收集者。而所谓转变教学观,也很有可能就是运用更有效的方式把原来的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加以强化。”史学观念转变的根源与动力,并不直接来自高校的研究成果,而是来自我们激烈变动着的社会现实。高校的研究成果,只起一个桥梁作用:我们可以借助和分享学者们的智慧,看看他们是如何解释历史和现实的。但这却不能代替我们的思考,课程改革呼唤思辨型的教师!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若干认识2011年,山东的课改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齐健教授有一个观点却值得我们深思:“在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当听罢某著名史学家的专题报告后,一位同仁感慨:我们现在的历史课堂里,只有教育而没有历史。我反问:我们的历史课堂里真有教育吗?我说,恐怕在我们的少数历史课堂上,既没有“历史”,也没有“教育”!我这里所指的就是历史的学养与教养的双缺位问题。”齐教授的批评,说明我们在教学中仍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存在着误区。那么,我们有必要再追问一下:历史教学为什么要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呢?整体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历史学科的社会使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特别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究其根源,是新旧课程观对学科教学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旧课程很大程度上把中学的历史教育理解为历史专业教育,而新课程则把中学的历史教育理解为人文素养教育和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的根柢应当是精神培育、文化陶冶。齐健教授一直倡导“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历史”,即历史教学应当给人以思想,给人以眼界,给人以胸怀,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文化。任鹏杰先生相告: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有生命力从而有魅力的历史教育,“思想”和“现在”是万万不能缺席的。第二,课程改革和42\n高考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推动了高考改革。黄牧航教授曾经撰文指出,从命题思路的角度宏观分析,30多年来高考命题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8年为第一个阶段,该阶段的命题以历史知识的考查为主;1989—2000年为第二个阶段,该阶段的命题以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为主;2001年之后为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命题以历史学科价值观的考查为主。黄牧航教授对三个阶段的高考立意进行了比较:第一,当我们把历史知识等同于历史的文本知识时,所谓的高考测量就是对学生能否熟练地记忆教纲、考纲和教科书内容的考查。第二,当我们把历史知识的学习等同于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时,高考测量又容易与高校的历史专业训练相混淆。第三,只有当我们把历史知识看作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的基本素材时,高考测量才能够更接近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以中国近代民主专题为例,其主要的价值观有五点:第一,理解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什么是宪政?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三个概念:——民主是相对专制来讲的。两种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权在民,还是主权在君?专制制度是主权在君,强调君权神授。民主制度是主权在民,强调君权民授。所以,民主解决的是“谁来授权”的问题,也就是权力来自何方,掌握在谁手里。——共和解决的是“如何执政”的问题。按照刘军宁先生在《共和.民主.宪政》一书的观点,“共和”有三个含义:一曰公,二曰共,三曰和。“公”意味着政治权力必须由全体社会成员所共有;“共”意味着政权对全社会平等开放。共有,就意味着权力不仅不能世袭独占,而且可以让渡。开放,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参政、议政、从政。“和”就是说,在共和政体下,参与政治事务和处理政治纠纷的方式,必定是和平的,也必须是和平的。——宪政并不只是表面的“宪政”(在宪法框架内行政),更重要的还是“限政”(限制政府的行政)。不但要限制政府,还要限制国会,而且首先是限制国会。因此,宪政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专制。宪政的要义是:包括立法权和行政权在内的任何政治权力,都只能以宪法为唯一的依据,并受宪法的制约。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精辟地指出:“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共和、民主、宪政三位一体的。民主解决授权问题,共和解决执政问题,宪政则解决限政问题。没有共和,民主就会变成多数暴政;没有民主,共和就会变成寡头政治;而没有宪政,他们都会变成无法无天。”第二,国情问题。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深刻指出:“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42\n在这里,钱穆先生强调政治制度建设必须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在评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时,我们可以引用了以下材料:【例1】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一谈你对材料中的“荒唐可笑”和“悲惨地结束”的理解是什么?(思路: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专制独裁。)中华民国之所以“悲惨地结束”,是因为民主、共和、宪政起源于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政治传统迥然不同。例如,中国传统政治的逻辑是成王败寇,你死我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是靠武装力量巧取豪夺来的。宫廷政变是巧取,逐鹿中原是豪夺。传统只给了中国人两种选择:要么天下一统,君主专政;要么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所以,中国的国情是既没有主权在民的观念,更不存在权力让渡的意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曾经对民主人士沈钧儒说“我们是拼了命得来的,你们要凭圆桌上的空话说了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这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权力本非民授,也就不能让渡。你要拿,也得凭本事“巧取”,或者拼了命“豪夺”。第三,历史潮流。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民主、自由、平等、法治是近现代人类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正是从个角度,孙中山先生才说“世界潮流,由神权流到君权,由君权流到民权。现在到了民权,便没有办法可以抗拒。”(《孙中山全集》第706页)关于这个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可以引用以下两则材料来创设教学情境:【例2】“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例3】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它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第四,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民主化的进程就是广大人民反对专制、争取人权的社会解放的进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政治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合法的与非法的斗争而取得的成果。尽管决定这一斗争胜负的因素众多、十分复杂,但是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才是关键。第五,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民主制度的建设实践中逐步提高的。梁启超和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都认为: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首先是“人”42\n的现代化。所以,中国要建立民主政治,其前提是提高国民素质,先培养“新民”。关于这个问题,运用下边这个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就很合适:【例4】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思路:妇女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的时代诉求)实际上,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赵亚夫教授指出:“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历史课堂的高度取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深度。教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多深,他的教学水平就有多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低、学科知识的缺失与浅薄,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因此,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呼唤思辨型的课堂,更呼唤思辨型的教师。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若干认识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过程与方法”这个课程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说实在话,我们目前的日常教学基本还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游离的表现有两个: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游离。课改进行八年来,大家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对比较熟悉。但是,具体到实际教学中,还是不能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课堂上教师讲得仍然偏多。二是观摩课、比赛课与家常课的游离。观摩课、比赛课大家都非常重视,会刻意地去表现一些新课程理念,情况会好一些。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家常课就差一些,不太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传统课堂的色彩会更加明显一些。举个例子说,比如处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民主思想”,一般老师在新授课上都会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读课本找要点,提问之后,教师接着串讲,一步步下来,循环往复。这样,教师便不自觉地讲得偏多,甚至会拖堂,当堂检测、反馈环节就被挤占。长此以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参与度较低,独立的学习能力必然弱化,教学的有效性也相对较低。实际上,很多老师对此自己也不满意,只是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和途径。42\n应该说,现在所有的老师都会坚决反对传统的满堂灌模式,而且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只是情况不太平衡。那么,我们要改变现状,医治“讲得多”的顽疾,就需要追根溯源,诊断病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概括起来,其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传统的课程观影响。传统的课程观以知识为中心,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运用这些知识解题的能力,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是这种理论的重要代表。他的教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相似,所以传入中国后很快得到普及。建国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又把这一观念进一步强化了,至今影响还非常大。而新课程观却认为: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且网络时代知识的淘汰速度更快,所以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发现真理、探求知识的方法。第二,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影响。传统课堂的标准是看教师讲得好,看教室的个人素质和个人风采,很多名师都是这样一路讲过来的,所以这种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第三,传统的知识体系影响。很多经验型教师对旧课程的知识体系非常熟悉,由于对模块主题教学的定位不够准确,所以经常在教学中对专题知识进行补充,结果造成知识用力过度,集中讲解就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第四,没有探索出成功的教学模式。有人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一直反对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模式是就是一种教学规范,目的是尽可能地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并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权利!离开了这个保障,教师随意发挥,课堂教学很容易不自觉地又退回到传统课堂的老路上去!二、导学案编写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近年来,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像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黎世法的异步教学、钱梦龙的导读教学、魏书生的六部教学、裴娣娜的主体教育、叶澜的生命教育、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等等,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主张让学生自学。而学生自学的前提,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给学生提供导学案。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就成为高效课堂的关键。我们还是结合一个案例来谈吧。这个案例是“清政府的新政立宪”导学案:清政府的立宪新政【知识梳理】1、背景:(1)1901年运动失败,清政府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2)不断组织武装起义;42\n(3)积极宣传立宪思想,立宪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2、过程:(1)1905年派大臣出洋考察;(2)年清政府宣布;同年颁布《》;该文件规定:权和分离;不能变更法律;在保障的前提下,臣民有等自由;(3)年5月清政府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其实质是。3、评价:(1)积极、;(2)消极。【情境创设】假设你是当时的资产阶级立宪派中的一员,宪法大纲颁布后你会作何选择?这个导学案的模式应该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司空见惯的,很有代表性。其突出优点是紧扣教材,有利于落实基础。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本是教材搬家式的知识填空。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实现了多元化,紧扣一个版本的知识填空不仅显得过于琐碎,而且也不符合课改的精神。这种做法明显还滞留在旧的课程观之下,仍然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按部就班地围绕背景、内容、评价这三大块来梳理课本,缺乏整合,缺乏思辨,老生常谈,索然寡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第二,后边的情境创设又是“假如你是……”的模式。在学生没有材料依托、没有生活体验的前提下,这种问题是典型的伪问题。记得2010年全省新课程远程研修研讨期间,烟台牟平育英艺术中学的王泓老师有一篇优秀作业,叫《一个鸡蛋的家当》,他转述了明朝万历年间《雪涛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把故事中那个财迷丈夫做发财梦的情境设计,与这种情境设计作比较,两者异曲同工,极其相似,都是“无依据,无基础,无常识、无理念、无情感、无环节”,都是缺乏基础条件的异想天开,华而不实,不切实际。从某种程度上说,导学案设计的质量取决于问题设计的质量,而问题设计的质量,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导学案要突出问题设计的思辨性。“清政府的立宪新政”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修改设计:清政府的立宪新政【追问历史】1、清王朝镇压戊戌变法之后短短三年便实施新政。而且在政治方面远远超出了戊戌变法,先后颁布宪法,成立责任内阁,其原因何在?这从根本上说明什么?(思路:迫于形势和舆论压力,笼络人心,消除革命,巩固统治;从根本上说明民主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42\n2、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资产阶级立宪派苦苦追求了十几年。但为什么清朝的宪政实现后却普遍失望?(思路:大纲强化皇权、皇族内阁实质,与立宪派要求相去甚远)3、有人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的早产,清政府的立宪政体也可以渐进成功的。你对此有何看法?(思路:第一,同意。清朝的立宪新政已经突破“中体西用”的框架;世界各国的宪政都是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才逐步完善的;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混乱局面是反面例证等。第二,不同意。清政府立宪新政是摆脱统治危机的骗局,其实质仍是君主专制;清朝统治空前反动,丧失民心,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不可能成功等。)4、《钦定宪法大纲》虽然未能挽救清朝的命运,但在近代中国民主史上却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原因何在?(思路:大纲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立,君主不能变更法律,君权受到一定限制;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有限度的认可。)【导学提示】1、先仔细通读课文,理清基本思路,经过思考后在导学案上写下关键词;之后,可以翻阅书籍资料、上网查询、同学讨论、请教老师等;2、把自己没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重点做出标记,以待课上重点突破;3、除以上问题,你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解决。4、通过对本目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思想触动或新的感受?这个案例体现了导学案的基本内涵。第一,从知识处理上,克服了教材搬家式的琐碎化和平面化,突出了课堂的思维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会按照“导学提示”主动地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自主意识会得到培养。第二,有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能帮助学生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东西;第四,从学法到思维,都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选择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关于导学案的问题,张志勇厅长曾经深刻指出:“今天的学案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一味追求所谓知识学习‘高效’的活页习题集,以至于某些所谓‘高效课堂’就干脆直接演变成了课外做题、课内对答案,或者课外准备题目答案、课内回答交流……如此而已。试问:这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吗?这是真正的“学案”吗?好的学案不仅应具有指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功能,更应具有能引发、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广度、深度)与主动实践的内在品质!”三、两个教学模式的实验我们先看一个“学生自主授课”的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的要点有四步:第一,分配任务。全班分成12个左右的学习小组,每小组4—5人。教师提前把印制好的课时导学案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让各学习小组按顺序轮流负责导学案的讲解。课前,轮值小组的同学利用晚自习时间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网络和相关学习资料,制定出导学案问题的答案,推选出授课发言人,并制成课件。这个环节要在课前1-2天内完成。42\n第二,展示讲解。上课的时候,轮值小组发言人上讲台按顺序依次进行展示讲解。发言人也可以先提问其他同学,之后进行小结,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之后,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向发言人提问,发言人解答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及时补充发言。这个环节大约25分钟左右。第三,教师点评。针对轮值学习小组的解答,教师做最后点评。对解答到位的问题给予积极肯定,对解答不到位的问题,再做补充完善。这个环节有15分钟左右。第四,巩固训练。处理导学案上的5道选择题,或一道小型材料解析题。对选择题,发言人既可以直接公布答案,也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进行信息反馈。同学们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言人和本小组同学集体负责解答。这个环节有10分钟左右。这个案例突出的优点主要三个:第一,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般同学在课上有被提问的可能,所以课前预习有动力。轮值小组的同学课上有展示讲解的任务,更有课前探究的压力。第二,突出了成果展示和反馈环节。课堂上,轮值小组不仅要尽量精彩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对同学们的提出集体负责,这就加强了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他同学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巩固训练,也有展示反馈的机会。由于每节课的发言人都是新面孔,所以也会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第三,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虽然基本从台前退居幕后,但实际上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一是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引领着课堂的流程;二是教师要全程关注课堂的各个环节,及时记录发言同学的亮点与不足;三是教师最后要进行点评和总结。但是,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教师要关注各轮值学习小组的课前自学,对他们要进行及时指导。否则,就有可能把教师原来的一言堂,变成学生的一言堂,更会导致课堂的薄弱和肤浅。也就是说,尽管老师放手给学生了,但是不能大撒把,还是要进行跟进指导。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小组联合体展示模式”。这个模式基本有四步:第一步,分配任务。每两个学习小组组成一个联合体,教师把导学案的任务大体平均地分解给他们,要求他们通过课前合作探究制定出问题解答的思路。第二步,分组展示。课上,按顺序分组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联合体中的两个小组轮流主讲,不主讲的小组负责补充完善主讲小组的发言,原则是至少提一至两点补充意见。第三步,教师点评。第四步,当堂训练。这个案例有三个长处:首先,把任务分解到不同学习小组,避免了第一个案例“学生模拟授课”模式学生一言堂的倾向。其次,创新性地把两个探究小组作为一个合作单位,不主讲的小组有补充完善的刚性任务,积极性和责任感会进一步提高。第三,所有的学习小组都有针对性任务,学生参与学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任务分解,学生课下的自学负担减轻,使教学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42\n以上两个案例围绕的核心,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探究和相互合作,培养独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可以相信,老师们在教学中肯定还有很多更加成功有效的教学案例。笔者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四、课程改革的六个理念第一,“教学替代”是课堂低效的罪魁祸首!教学替代,就是本该由学生完成的事情却被教师替代了,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就是教学替代。一味地讲,实际上是老师偷懒的表现,因为讲是教学中最容易的一种手段!但正是课堂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传输方向的单一化,才导致了课堂的极端低效!我们要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属于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我们要努力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崔其升校长曾经说:“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学的悲哀是包办!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教师,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学生!”第二,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是“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课堂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具体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第三,课堂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生。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在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第四,问题引领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创新的起点是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是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因此,教学问题设计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第五,“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是区分新旧教学观的重要标志!第六,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学得好的课才是好课!传统课堂的标准是教师讲得好,而高效课堂的标准是学生学得好!高水平的老师是让学生使劲学,低水平的老师是让自己使劲教!有人说,三流的教师展示知识,二流的教师展示自己,一流的教师展示学生。课堂怎样吸引学生、发动学生,才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真正体现!五、课堂教学的四个比方第一,就餐方式。传统课堂教学是“分时段就餐”42\n,教师只能做手忙脚乱的分餐员,这样的就餐是耗时低效的。而高效课堂就象“同时就餐”,只等教师一声令下,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内一起自助就餐,既解放学生,又解放教师!第二,戏剧表演。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而在高效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则是演员。作为导演,教师应该退居幕后,而不是亲自主演,去和演员争戏,要尽可能地调动演员的表演欲望,挖掘演员的表演才华。演员演得如何,体现的是导演的功力!第三,大包干。在大锅饭时代,土地严重低产,于是才有了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为什么同样的一批人,可以让原本低产的土地一下高产起来了呢?原因当然简单,就是让大家都动起来!第四,专制与民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教学的专制导致教师一言堂,结果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严重退化,不得不被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我们的迫切任务就是实施教学民主,把真正的课堂主权还给孩子!教师要放权,尽量少讲,把学习的更多空间还给学生!42\n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与实施策略高效课堂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最基本的含义是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师生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反之,师生投入多,教学收益少的就是低效课堂。从评价的核心标准看,一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不是看教师讲的多少或者精彩与否,主要是看学生有多大发展和进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其前提是要明确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努力。当然,好课的标准、高效课堂的标准也是众说纷纭,视角多元,我们只是把大家都强调的一些基本原则综合一下,以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以便讨论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一、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1、教学基本功——外在标准第一,语言标准:一是要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语速适当;二是课堂指令明确:教师的指令不宜过多,不可轻易地发指令,需要发的指令一定要简明扼要,减少课堂废话,避免过多的课堂指令,减少插话式的课堂指令。指令发出后要亲自检查落实,并给予个别或全班性的评价。三是讲课生动,风趣幽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板书标准:板书工整,设计合理、清楚醒目,简明实用。第三,教态标准:教态亲切自然,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第四,技术标准:能够结合学科特点,有效地运用直观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并进行熟练演示和操作。第五,生成标准:合理控制课堂节奏,科学分配教学时间,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不固守预设教案,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2、教学内容处理——内在标准第一,整合优化教材:落实课改精神,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统领教材,用教材教好课标。不拘泥于教材,能够围绕课标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第二,内容化繁为简:高效课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节课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一节课重点解决一到两个主要问题”。一节好课、一节高效的课,一定是一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课。3、教学方法运用——核心标准42\n第一,面向全体:要降低教学起点,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第二,气氛融洽:教师教学民主,和蔼可亲,课堂氛围和谐融洽;教师赏识学生,能及时给学生肯定与鼓励,能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以学定教,能能根据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教学。第三,创设情景:能够广泛地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第四,问题导学:教师讲课不再“满堂灌”,能够提出思维含量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讨论的积极性,并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第五,学生主体:最生动的课堂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助。高效的课堂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员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第六,当堂巩固: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口头反映,更要注重学生的笔头落实。二、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1、加强自我反思,切实转变教学理念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规划、定位好自己的教学生涯,不甘平庸,追求超越。有专家指出:三流的教师忙于教学事物,二流的教师善于教学积累,一流的教师勤于教学思考!老师们不能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否则,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从这个角度讲,每位老师课前要反思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第二个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第四个问题: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凡是在课堂上讲得不深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教学过程中要“重理解”必先“精解释”42\n,高效的课堂必须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条印象深刻的、脉络清晰的纲,并做到纲举目张。要做到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舍弃,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深入浅出是教师处理教材的最高标准,其中,深入是门槛,浅出是境界。高水平的老师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低水平的老师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3、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按照黄牧航教授的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处理教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这类型教师的特点是:完全抛开《课程标准》来备课;完全按教材的体系来设计讲课线索;完全依据教材的内容来一字一句地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记住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这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太深,基本上还停留在课改前“教教材”的认识水平。很多教师总是埋怨教材的容量太大,讲课时间不够,其根源就在于仍死守着旧的教材观,没有改变旧的处理教材的方法。其实,现行教材的许多内容,不是教师都必讲、学生必学的。第二个层次,依据课标要求来使用教材。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由此而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基本符合课改的理念。第三个层次: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能够很好地体现课改的理念。本次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交还给中学教师。教师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自由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积累资源、科学评价。4、降低教学起点,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有些教师上课时喜欢听部分优秀学生的课堂回声,只要有学生回应教师就满足,而不管这些课堂回声是来自多数学生还是少数学生,就认为全体学生都已经理解了;有的教师满足于全体学生齐声回答,只要听到正确答案,就放心地讲下去;还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迫不及待地制定个别学生回答,实际上就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课堂思考权。在貌似活跃的师生对答中,有许多时候是少数学生替代了全体学生。我们的建议是: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后,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先独立思考,或把思考的要点写出来,之后教师再进行提问,那么全班学生的思维量就会大大增加。5、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42\n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树立问题意识,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教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这是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转变的需要。教学问题的创设要注意四个原则:一是针对性:要针对课程标准和重难点知识;二是生活性:问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是挑战性:要有思维冲突、思维含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四是适度性: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更要精选、适量。6、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情境创设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繁难偏旧、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生活化。这个变化在近四年的山东高考试卷中已经变现得淋漓尽致!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广泛地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教学情境对于知识,就像汤和盐的关系。盐需要融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7、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改变教学方法高水平的教师是让学生使劲学,而低水平的老师则是自己使劲教!教师自己使劲教的表现是:教师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只会教学生“学会“,不会教学生“会学”!教师每节课拼命地一讲到底,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甚至不惜拖堂,课堂教学从启发式变成自问自答式,从双向互动变成单向传递,从课堂教学变成专家讲座。这样的课堂也就逐渐变为教师的一言堂、表演场。课堂教学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有专家尖锐地批判:教师如果一个人霸占过多的课堂时间来表演,应当向学生道歉才对!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有“现有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之分。现有发展区指的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刚接触这个问题,不能独立解决,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合作下和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只有立足于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展开,才会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不会的变成会的,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仔细区分哪些内容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哪些问题学生可以合作探究;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讲解点拨,如何进行点拨等等。然后根据课堂反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规律,点拨方法与思路。要坚持这样的原则: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属于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8、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过关原则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是区分新旧教学观的重要标志。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这些教学的规律的有效性。“先学后教“42\n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先阅读、先思考、先动手、先交流,后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讲授的过程。先学后教有两次层含义:一是先学生自学、后教师教学;二是先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要解决好学生先学的问题,就必须搞好“课前延伸”,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了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没有课堂落实,就没有高效课堂。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加强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的最佳方式就是当堂过关。“当堂过关“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必须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基本实现于课堂;二是全体学生都实现了真正的当堂过关。当前,课时减少了,但教学要求并没有降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无疑是衡量和评价课堂的硬道理!实现当堂训练有几条途径:一是分段讲授,讲练结合;二是口笔结合,当堂训练。三是保证时间。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在课堂,高效课堂是教育改革的生命线。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发现的眼睛,教师需要自我反思,需要同伴互助,更需要理论的引领。一个教师要想成为名师,或许需要一定的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把自己的课堂打造为高效课堂,通过自身努力则人人可以达到!42\n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九个意识当前,“向45分钟要质量”,“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高水平的老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老师向课外要质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关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门综合的科学,还是一门精深的艺术。任何高明的教育家或知名的学者,也不可能穷尽其精华。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谈一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的八个基本策略。其中,前四个是关于“教什么”的问题,后四个是关于“如何教”的问题。一、树立正确的课标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众所周知,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原来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换句话说,就是要用课标统领教材,用教材教好课标。但是,在很多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却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其表现是:上课时首先展示“课标要求”,学案的第一项内容是“课标要求”,而课堂教学最终就仅仅在落实课标的知识要求上。例如,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内容目标是“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而有的老师把教学目标只锁定到四个知识点上: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古代中央集权的形成过程、影响。把这四个知识点梳理完后,课堂教学的任务就全部完成了。其实,课程标准大家都知道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上边所提到的做法,无疑是将“知识与能力”目标替代了课程标准的全部内涵,无意中让后边的两个目标淡出了视野,人为地窄化了课程标准。这个问题,大家一看就明白,这里点到为止,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朱汉国教授还特别讲到:课程标准还有微观目标、中观目标、宏观目标的三个层次划分。第一,微观目标是指具体到每节课的要求。这里当然指的是三维目标,而不仅仅是内容目标。第二,中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完某一模块后所要达到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学习模块后都有明确表述。例如,政治模块的中观目标是:“42\n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模块的中观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不少老师受传统知识体系的影响,一般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划等号。于是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就变成“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其关注点则是“专制主义的种种表现和影响”。这样,第二单元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内容,就会与古代中国政治的专制、黑暗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对古代中国政治产生厌恶,历史教学也就无法让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这无疑是我们教学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其实,古代中国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依靠的是我们高度发达的古代政治文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中央政府如何有效节制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如何相互配合、相互制衡、如何选拔人才、如何进行有效监察等等。中央集权制度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其精华部分一直到现在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古代中国的世袭制,使古代王权从多姓争夺转到一姓的稳定,宗法制使王权从多子的争夺转到一子的稳定,分封制使国家从血缘部落纷争转到天下共主的稳定,礼乐制度则使统治秩序趋向制度化、和谐化。这些古代的政治制度从当时横向的世界视野审视,无疑突出表现了我国古代政治的先进与智慧。钱穆先生倡导国民要对“本国已往历史”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宏观目标是指高中学生在学完高中历史全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也就是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的明确表述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前几年,有一个争议很大的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选修模块三“战争与和平”处理二战欧洲战场时,创设了一个“假如你是希特勒,二战怎么打?”42\n的教学情境,为了能生动形象的再现史实,他把欧洲地图的轮廓画出来,把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涂成蓝色;在讲述德国的进攻时,每占领一个国家就把该国涂成红色。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德国的进攻计划和路线,时不时让同学做参谋替希特勒出谋划策,再配上形象的地图和图片,不知不觉中欧洲变成了一片红色的火海。尽管每个学生都兴致盎然,但是当学生处心积虑为希特勒出谋划策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这场战争打得过瘾的时候,我们向学生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根柢应当是精神培育、文化陶冶。大教教于心!赵亚夫教授提醒我们:“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如果我们真正想做一位对学生“全人”成长负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那么就确实应当注意努力提升自我,不断超越“技术”层面,向“教心”的高度迈进。无数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三流的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二流的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一流的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聂幼犁教授总结得好:“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但是,只有高于课标,才可能准确地领悟课标。”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黄牧航教授认为,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来处理教材”,也就是仍然停留在课改之前“教教材”的层次上。第二个层次是“依据课标要求来使用教材”,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标精神,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来钻研教材,能够理清教材的思想脉络,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难点”。这个层次已经是课程改革倡导的层次了,但是还不够。他认为还有第三个层次:“依据课改理念来整合教材”,该层次教师的特点是“能够正确把握课改精神,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具有正确的课程观,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标,整合教材,以课程开发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这个层次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我们终生努力的目标,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既然不能再“教教材”,需要“用教材教”,因此课改以来大部分老师能够大胆整合教材,努力用教材落实课标。但是,却出现了两个误区。误区一:将旧课程知识叠加到新课程。误区二:将多版本教材简单叠加。例如,课程标准关于经济模块中“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2\n。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从欧洲、殖民地、世界这三个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殖民活动的影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世界和局限这六个方面来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管是哪一种误区,其相同的结果是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泛化,课堂太满,知识用力过度,师生太累,课堂教学效率太低。其实质是没有建立正确的教材观和课标观。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有两个:第一个策略,准确把握课标要求。还是上边这个案例,课标的三条要求都采用了“概述、列举、了解……史实,认识、探讨……”的句式,前边是前提、手段,后边是中心、目的,而它们围绕的核心概念则是“世界市场”。换言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这三个史实的影响,最重要落脚到“世界市场”上来。如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要从市场范围(从分散孤立到整体世界)、市场主导(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经营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一是生产力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和足量的商品;二是交通工具发明为市场联系提供便利;三是殖民扩张使列强获得更多市场和原料;四是殖民体系既奠定了世界市场格局,也是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第二个策略,对教材合理使用“减法”或“加法”。“一标多本”下的各版本历史教材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各版本教材编写者尽管依据的是同一课标,但因理解的角度和层面不同,因而在事实的取舍、观点的阐发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我们正确的态度是,各版本教材都是我们解读课标的参照和辅助,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我们利用各版本教材的原则是合理运用加减法,取长补短。例如,选修一“宗教改革”,岳麓版教材从宏观意义上把握其内涵,宗教改革不仅包括新教各宗派的内容,还增加了“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和“宗教宽容”两目,而且篇幅很大。我们在处理的时候要吸收其合理思路,但这两目的教学可以采用“减法”,做从略处理,不必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再如必修模块二第一单元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但是所有版本都没有明确表述,我们教学时就需要运用“加法”。如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格局: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二是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三是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四是经营方式: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五是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土地兼并导致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但是,这些结论性的东西我们又不能直接塞给学生。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些特点都蕴含在基本的知识点里边。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史导论”42\n,最终使结论水到渠成,而这恰好是课程改革的导向和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聂幼犁教授总结得好:“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课本,因为它凝聚了前人的心血;但是,我们只有高于课本,才可能真正地读懂课本。”三、树立主题教学意识不管是以前课本的通史体例,还是课改以来的专题史体例,这些仅是形式上的区别。其实,真正的通史关键不再形式,而在内容,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才是真正的通史,能够探索出社会演变发展规律的历史才是通史。换言之,主题是模块教学的灵魂,只要抓住了模块的主题,把模块内容优化整合,把内在联系打通了,专题史体例的教学内容仍然可以成为本质意义上的通史。例如,经济模块的核心主题是工业化,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以来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基本任务。围绕工业化,我们可以把近现代各国的经济发展整合到一条主线上来,形成前后贯通、中外关联的通史。为了使线索更加清晰,我们不妨以八个系列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1)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过渡有哪两条道路?两条道路各自有何特点?道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模式)特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是渐进的,经历了原始积累、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基础较扎实,体系较健全,但时间长,速度慢,并伴随血腥残暴的对外殖民扩张。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集中国内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2)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时期,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是什么?后者选择了哪条道路?请分析当时我国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标志:中国近代的工业化从洋务运动起步;新中国的工业化从实施一五计划开始。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模式)。原因: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苏联的成功经验;斯大林模式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人民迫切要求实现工业化的愿望;新中国缺乏管理经济的经验;(3)简评中国近现代这两次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并分析这两次工业化产生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成就:①洋务运动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有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2\n②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原因:洋务运动目的是为维护反动统治,学习不彻底,管理腐败;经营分散,缺少中央持久支持;遭受着封建顽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新中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前提);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全国力量,充分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关键);得到苏联援助(外因)。(4)“中国工业化还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中断的原因。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打断了中国工业化进程。(5)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工业化曾经先后制定了什么政策?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政策:过度时期总路线、八大确定任务举措:大跃进或大炼钢铁。后果: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挫伤人民积极性;造成环境破坏。(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措施: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高科园、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7)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网络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我国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对策: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结合;科教兴国,培养创新人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8)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建设的认识。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该走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按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经济模式的变化受国情、国际环境和科技发展的影响;要抢抓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痛失前三次工业化机遇)42\n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目前新课标专题教学的立意所在。当然,每个模块可以有几个主题,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只是这些主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树立主题意识,一是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每个单元的线索,围绕主题可以适当对教材进行整合,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二是可以在单元总结和模块总结时,拓展视野,宏观勾勒,深入浅出地梳理出本质意义上的“通史”。四、树立新史观意识课改给教学内容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史学观念的变化。课改以前,中学历史课本基本延续建国以来的阶级斗争史观。课改以后,各版本的课本则采用的是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等新史观。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范围上又包括若干文明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相比较而言,文明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其核心内容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世界从相互隔绝到一体化转变的过程,工业文明从欧美到全球的扩展就是全球化。整体而言,文明史观注重从世界的角度去思考,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文明史观还注重从长时段的历史去观察,从文明传承的现实去追溯。同时,文明史观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这些理念,不仅体现在课本的体例结构和叙述内容中,还体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试题中。针对史观的变化,黄牧航教授给我们教学的建议是:“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重要;历史的阶段特征比历史的阶段分期重要;历史的通史意识比历史的专题意识重要;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探索历史事件的学术意义重要;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探索人类文明的差异重要;学会从世界去思考比学会思考世界重要;历史试题的生活气息比专业味道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社会史观在近年高考中地位明显提升,如2006年广东卷的“工业革命题”,2007年的广东卷的“明朝妇女婚姻观题”、山东卷的“经济危机题”等。此外,家庭史、商人史、人口史、教育史、生态史、抗灾救灾史、社会结构变迁史,也成为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内容,其核心理念都是社会史观。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的视角去认识历史。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题”,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42\n,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题”,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黄牧航教授分析得好:“在旧课程中,我们习惯了宏大叙事,总是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来把握历史的发展,其负面作用就是把鲜活的历史内容挤压成几条干巴空洞的原理,学生的心中有社会形态、有国家、有民族,惟独没有活生生的个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历史最激动人心的一面倒不是英雄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老百姓的桌上餐、身上服如何静悄悄地改变。”刘志琴教授在分析“黄仁宇现象”时进一步指出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史学著作从治国安邦到阅世知人的转变,不仅要开拓前人从未涉猎的领域,也在改变研究课题的方向,芸芸众生的穿衣吃饭,婚丧嫁娶,消闲娱乐,登上了大雅之堂。黄仁宇现象实际上是对史学界的警示,学术研究应该走出为政治服务的狭小天地,从面向上层和少数精英,到面向非专业化的读者,时限为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化。”五、树立整体设计意识目前,很多教师的教学存在这样的误区:对教材缺少整体性的思考,只按教材上的内容一课时、一课时的进行,“备一节,讲一节”、“讲哪节、备哪节”地孤立备课,有的课内容单薄,有的课容量又很大,随意性大,教学效率低。当我们孤立地只解读一课课标的时候,我们备课的思路就局限在课标要求上了,而学生历史思辨能力也就被局限和封闭了。现在,模块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学科中的每一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是模块的“灵魂”。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并且其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每一模块所蕴含的主题都指向一定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要重视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基于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对应一个一个的45分钟课时而着眼了,必须要首先从模块整体的的角度来进行通盘考虑,从一个模块的整体教学时间上来全盘规划本模块教学目标所需要进行的各项教学活动。整体的教学设计要突出每个模块的核心主题,首先要考虑模块主题与单元结构的关系、单元之间的关系、课时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三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间、活动设计等,进行通盘的整合和安排。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下,模块是干线,单元是支线,课时是具体的点。例如,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有5课内容:第7课,汉字与书法;第8课,笔墨丹青;第9课,诗言志42\n歌咏言;第10课,从传奇到小说;第11课,梨园春秋。如果采用整体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这样具体课时安排:第1课时,书法绘画;第2课时,古代文学;第3课时,古代文艺;第4课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第5、6课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和评析。这样,既可以均匀地安排教学容量,突出单元主题线索,还可以通过检测对本单元内容及时巩固落实,教学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六、树立创新意识一位历史教师,如果只会照本宣科、教材搬家,那可能被指责为典型的“匠气”。而避免“匠气”的不二法门,就是树立创新意识,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从操作层面说,教学创新最基本的要求有三个方面。第一,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高水平的老师总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低水平的老师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首先,这表现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文本解读上,其最佳境界是深入浅出,这是教师业务功底的主要体现。例如,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有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免役法,这些理财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把这些措施形象地解释为“政府下海搞经营、搞创收”。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把这三项制度叫做“三项国营企业”,把均输法叫做“国营贸易局”,把市易法叫做“国营零售管理局”,而青苗法则应该叫做“国营农业银行”。如果说“青苗法”是衙门做银行,那么“市易法”则是衙门做商店,兼做银行。其次,表现在知识的流程线索上。关于知识的流程线索,最常用的办法有图表法、图示法、分类归纳法等,既可以有一节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也可有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有一个模块的知识结构。例如,经济模块中“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课,概念较多,线索也相对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的结构图示画出来,然后再逐一解读处理,就会一目了然,事半功倍。限于篇幅,不再举例。42\n第二,要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现在新课本中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非常多,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逻辑关系层层叠叠,非常枯燥,最好的方法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尽量创设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问题情境,让这些抽象的问题拉近与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例如,古代雅典自由民、奴隶、外邦人的人口比例,就可以用饼状图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再如,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采用历史人物和虚拟人物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教学问题充满鲜活的气息,如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运用“二十四孝”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礼教对人性的扭曲;采用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从“工资单”、“家庭四大件”变迁的视角,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变等等。还有的老师在“文艺复兴”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先展示呆滞死板的宗教画,在展示达芬奇、拉斐尔等人那些充满人性美和自然美的美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对人文主义的理解。第三,要把理性的事情感性化。古今中外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都是一些很理性的东西,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理解起来困难较大。近年在课改中,涌现出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成功典范。例如,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时候,课文的那些概念、机构,单调乏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广东的夏辉辉老师就创编了“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的故事,把这个青年农民参加公民大会的全部过程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感性化、生活化的故事情境中设计很多问题,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穿插进去,学生轻松活泼地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再如,我在处理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时,发现改革背景中的问题错综复杂,而这又是引发改革的根源,这些理性抽象的逻辑关系必须理清楚。在这里,我设计了“社会调查”的教学环节:北魏虽然统一了黄河流域,但统治者却寝食不安。现在魏孝文帝派你作特使,下去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当时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回来后准备上朝如实禀报,并要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通过这一主线,把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全部串联起来,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学生在这个感性的、生活化的情景中,自己探究得到的。类似的方法,运用到王安石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埃及阿里改革等内容上。其实,教学情境创设的创设并不难,只要老师善于积累和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2\n七、树立科学意识历史的学科特点是记忆量比较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树立科学意识,从记忆规律上寻找课堂高效教学的最佳途径。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讲授、讨论、视频、探索、操作、角色扮演、社区活动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认知贡献。这提示我们在课堂上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上海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才大声疾呼“只会用一种方法教学的老师,是最笨的老师!”德国有一位闻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记忆研究从此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他也成为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以上图示中的“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先快后慢。同时,艾宾浩斯还在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江西临川一中之所以能创造令人叹服的“高考神话”,其本质也是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了心理、记忆规律。临川一中的“真经”是:知识是解决懂不懂,能力是解决会不会;知识靠听,能力靠练,高考考能力;一节课,前10分钟讲的,学生能记住70%,以后讲的只能记住10%;课堂上学生光靠听,能记住10%,光看书学生能记住20%,既听又看能记住60%,有听又看又写能记住80%;综合起来算,1/3的时间教师讲,1/3的时间学生做练习,1/3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42\n八、树立反思意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教师业务成长的周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反思,而不是教师的教龄。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活!《中史参》旗帜鲜明地引导老师们:反思让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而从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来说,上海教科院“三个关注、两个反思”的教育模式更有借鉴价值: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关注3: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关注2: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关注1: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我们一般在备课的时候,特别是准备一节公开课或比赛课时,都是先尽量多地看一些参考材料,然后再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但是,看的东西越多,往往越是“云深不知处”,陷入更加迷茫和混乱的境地,造成“备课过度”,还不如平时备课来得痛快。其实,这是教学程序上出现了顺序颠倒,上海的这个反思模式告诉大家,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理出教学思路,在自己备课的这个“原行为”基础上,再去看别人的东西,便有了第一个“反思”,把别人那些有借鉴意义的东西逐步往里加,最后成为再次备课的“新设计”。上完课之后,原先的预案设计往往与教学实践有差距,之后再进行第二个“反思”,最终落实到以后教学的“新行为”上。由于惰性和习惯,我们日常教学往往疏于这个环节。而实践证明,后进教师与成功教师的差距,恰恰也就在这个地方。九、树立校本教研意识如果说学生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教师业务发展的主阵地则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校本教研的特点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其中心在学校,基地在课堂,主体是教师,题目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即把常规归行为问题化,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做中学、在做中教。42\n校本教研的方式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方式仍然是围绕课堂,进行课堂诊断,同时还要向两头延伸,基本程序应该是: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前通课、课堂教学、反思说课、即时点评课、自我反思。实现以课堂为中心的校本教研,基本途径有三条:第一,自我反思:这是最根本的内在动力,前边已经谈过;第二,同伴互助:校本教研是一种合作性的研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从课前集体备课、课堂诊断分析、课后评课等环节,都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只有通过同伴互助,才能改变教学研究中“单打独斗”的局面,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才有所依托。第三,专家引领:主要是指教研专业人员、专家学者对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层次的形式化、平庸化。专家引领的基本形式除了走出去、请进来之外,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教师自身通过报刊和网络进行终身学习。有人说,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差距,主要在八小时之外。话虽偏颇,但不无道理。有位教育家说: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虽然不能保证我的课堂堂精彩,但我可以保证我在用心地来准备每一节课!42\n谈“角色扮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这种学习方式逐步受到大家的青睐。角色扮演学习方式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历史课与社会课上开始出现,当时被叫做“模拟游戏与角色扮演”。后来,在美国各地被普遍采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历史等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开始沿用,并以课本剧的新形式被推广开来。一、角色扮演的积极作用角色扮演在教学中受到大家欢迎的原因很多,以2004年高中课程改革岳麓版历史教材配套的示范课为例:这节课是深圳市红岭中学吴磊老师执教的《鸦片战争》,在处理鸦片战争的社会影响时,吴老师成功地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前,她先让同学们分成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国土资源、文物古迹四个调查小组,分头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自编自演了四个历史短剧:政治小组扮演了青年学生在街头读报看到《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署后的感受;经济小组则通过一个茶馆老板和茶商在战争前后不同的生活境遇,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国资小组以香港被割占与回归为切口,在《东方明珠》的旋律中,让大家深切地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洗礼;文物小组则模拟了圆明园铜牛头、铜虎头的文物拍卖现场,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焦点入手,引领大家体验了历史的沉重。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四大优点:第一,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参加课外调查的同学课前都必须做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这个过程是他们带着明确目标、好奇心和使命感而自主进行的探究学习,从他们展示的研究成果来看,效果是很成功的。第二,有利于学生直接的感情体验:学生通过角色演绎历史,不仅会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主动去分析和把握历史人物的处境、立场、态度,加深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第三,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一个历史短剧,表演可能仅仅几分钟,但是从资料搜集整理,到编剧、策划和表演,仅靠一两人不行,需要大家通力协作,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帮助,这有利于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第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角色扮演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宽广平台,通过创造性的表现,教师会发现好多平时发现不了的有才分的学生。42\n二、角色扮演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看完吴磊老师的示范课后,老师们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这真正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无不为之折服。但是,叹服之余,又觉得这好象离自己的教学实际太远:一是学生的课外时间不允许,可操作性不强;二是觉得我们的学生没有特区学生那么好的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感觉这种学习方法就象时装表演一样,只是代表着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与现实推广还有一段距离。实事求是地讲,示范课为了起到示范作用、集中体现新课改理念,在教学设计上确实做了精心安排,课外准备的时间远远超出课上展示的时间。但是,这并不表明对我们毫无意义,关键是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其新的教学理念的教法,然后在实际教学中适时、适地、适人的尝试运用。笔者个人认为,像示范课那样的角色扮演在教改中有必要组织,而且经过精心准备,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同样也能做得到,只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资料限制而不能搞的太多,一学期搞一至两次即可。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活学活用,改造其形式,借鉴其思想,变长期的准备演练为当堂的现场创作。笔者经过实验,应该说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例如,高一岳麓版课本必修模块一第21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背景交代的线索较多,学生掌握起来往往顾此失彼,理不出头绪。但是如果换一个视角,抓住俄国当时政治舞台上四股主要的政治力量——沙俄、资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党以及以工人、士兵和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理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就会对十月革命了然于胸。课题导入之后,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扮演这四股政治势力,让他们通过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分别把握十月革命前后各派政治势力的目标及努力。经过十分钟的准备,各组学生派2-3名代表分头表演,畅所欲言。“沙俄组”的同学展现了沙皇为实现称霸野心,而不顾主客观条件顽固坚持帝国主义战争、为满足战争需要加强对人民剥削、人民反战时又暴力镇压的反动形象;“人民组”的同学则深切表达了战争使他们白白送命、家破人亡、不堪重负的痛苦,对沙皇长期专制统治的无比憎恨,以及渴望和平、土地与面包的迫切心情;“资产阶级组”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资产阶级乘二月革命沙皇倒台之机建立政权的运气、继续坚持帝国主义战争的狂热和镇压人民反战运动的反动性。通过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自主理清了十月革命前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而且还使课堂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42\n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那就是教师在讲授一个历史事件时,可以改变课文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以事件当时人的口气来阐释因果关系,同样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第29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我用拟人化的叙述方式来讲述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英国面对希腊和土耳其招架不住的形势,抓紧向美国求援:“老板,帮帮忙吧,我快吃不住了。说啥这里咱们也不能让它‘变红’啊”。美国说这事我不管谁管?“我要在世界上的一切地方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杜鲁门主义)。苏联就不愿意了,你美国嚷嚷啥?你们不就是一伙的吗?哼!我们也有哥们,对东欧八国说:“弟兄们,抄家伙!——建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接下来,你来我往的几个冷战回合也完全可以继续用拟人化角色扮演的口气叙述下去。这样,课本上十分理性和枯燥的内容就产生了生命活力,很受学生欢迎,在轻松的氛围中就掌握了知识。三、角色扮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要相信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理念,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发挥创造精神的平台。不能老是担心完不成教学进度或者课堂失控。换一个方式,教师会发现柳暗花明的局面,会发现自己的学生有这么多可爱的地方。成功的改革只能是有利于教学。第二,要选准内容。角色扮演演绎的一定要是课本的重点内容,否则就会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选择的内容必须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最好有人物思想行动的激烈冲突(即戏剧元素),或者通过一个典型的人物小品能充分反映主题。第三,师生要做较充分的准备。否则,便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及气氛,易将表演变成游戏,失去应有的效果。第四,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做适当点评。学生表演时,教师要注意记录下他们暴露出来的不足,比如知识性的失当或错误,特别是要把握好“戏说历史”与追求历史真实的问题。最好先引导其他同学对表演进行评价,再由教师充分肯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再指出不尽之处,使同学们有更大收获,切不可演完就不问不闻、走过场。第五,不可喧宾夺主。角色扮演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教法一味强调被动性接受学习的状况。但在实践中要把握好分寸,一切以学生的收获为核心,不可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更不可以创新为名,向课本权威发动不科学的所谓“挑战”,去颠覆历史。42\n谈“人造史料”新课改以来,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认为,一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问题与情境设计!在教学情境创设这个话题中,争议较大的恐怕就是虚拟人物的问题了。在高中历史教学界,知名度最高的虚拟人物现在应该是“帕帕迪”。“帕帕迪”是广东的夏辉辉老师在必修模块一《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的教学中创造的,有人开玩笑说“夏辉辉是帕帕迪之母”。为了让学生神入历史,并由此理解和体验历史,夏老师让“帕帕迪”这个虚拟的历史人物贯穿整个教学设计的始终,通过这个虚拟人物,还原出雅典城邦时代民主政治运作的历史情境。应该说,这个创举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帕帕迪”一时间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历史课堂中。但是,“帕帕迪”同时也引来不小的争议。有人说,历史不容戏说,历史更不能假设!历史课堂不能出现类似“帕帕迪”这样的“人造史料”!“帕帕迪”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很快成为大家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在“2010年山东省新课程远程研修”过程中,讨论文章和研修作业可谓铺天盖地。夏辉辉老师作为始作俑者,在2010年第6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历史教学中的想象与虚拟——从“雅典农民‘帕帕迪’”说开去》一文作了正面回应和总结。“帕帕迪”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历史教学在过去是拒绝想象的。因为它是科学,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不容想象和假设。传统的历史教学坚决反对“历史可以假设”。凡是师范大学出来的历史教师也都坚守这一条。所以,像“帕帕迪”这样的事例,在传统历史学中说不通。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要注意三点:第一,虚拟人物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一个历史情境创设,不是史料。夏老师本人也坦言:“可以肯定,帕帕迪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虚构出来的”,根本不具有史料功能。“虚拟”不是“虚无”和“虚假”,更不是伪造。“帕帕迪”作为一个营造历史情境的创设,只不过是起个“诱发”功能。第二,虚拟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一是真实的历史需要想象使之连贯、使之丰满、使之生动;二是学习历史需要通过想象去体验。葛兆光教授认为:“历史学家就是要穿透历史的帷幕,重新让遗迹和文物复活,重新想象和经验过去,他不可能只是归纳文献、展览遗物……历史研究是要有想象和经验的掺入,对历史总是要重新解读的。”运用历史想象与历史假设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42\n不在于验证书本经验和历史结果,而在于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还原具体历史环境、站在当时的人,也就是唯物史观所要求的“现实的人”的角度来理解历史,进而将死史实唤醒为活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运用证据构建历史情境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历史研究的乐趣。第三,虚拟情境创设的原则问题:无论虚拟什么情境,关键是学生在其中的角色,以及落脚点是否符合历史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否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并发展了历史思维。整体而言,虚拟情境创设的原则要有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和适度性。正如夏辉辉老师所言:“第一,需得尊重历史史实:历史的想象要有史实做依托,而且它也不同于文学的想象,脱离了历史的真实胡乱想象与虚拟是极其有害的。第二,虚拟得有目的:想象与虚拟的目的是什么?去追寻真实的历史!还原一个丰满的历史!”42\n关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已经在多个实验省份逐步推行。尽管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争议,但是改革的方向是无庸置疑的。现就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新课程改革的十大变化作为新中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本次课改在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概括起来,这些变化可以分为十大方面:第一,指导思想上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从过去“知识与能力”的一维目标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第三,课程结构从分科倾向严重、简单划一到重基础、多层次、综合化的特点,新课改课程机构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13个科目,课程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第四,课程内容从繁难偏旧、脱离学生与生活到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第五,课程管理从国家高度集权化的刚性管理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弹性管理。第六,教学方式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第七,学习方式从单纯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合作性、接受性等多样化的学习。第八,教材观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第九,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从黑板、粉笔到多媒体手段。第十,课程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过程性与发展性。二、关于教学对象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85%的原因是靠情商,而仅有15%是靠智商。然而,我们目前的教育片面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不关注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态度。事实上,我们在花费着90%的时间、精力、金钱,来追求那15%的成功因素。因此,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就业和生活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把教学的起点切实降下来,从教学到生活,从智商到情商,都要照顾到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三、关于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教学理念,而教学理念转变的标志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前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教学主体,新课改中教师则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实践中要时刻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切实处理好讲授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关系。42\n第一,新课改决不意味着颠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历久弥新,有其自身的优势,决不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替罪羊。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内容,高中课本中85%以上的篇幅是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是什么”的知识,只有15%的内容是程序性的知识,也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宜用讲授法或自主学习法,程序性的知识宜用探究体验法。柳海民、孙阳春2005年5月24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的文章,他们的观点是: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实践、咨询与辅导等多种教育手段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课堂教学为主;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间接经验为主;在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关系上,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传授或接受性学习为主。第二,不能把“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新课改强调教师不能满堂灌,不能包办代替,但也不能事事发问、事事探究,从而把一堂课变成一堆支离破碎、鸡零狗碎的小问题。课堂教学要在确保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的前提下,从重点、难点知识上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设计出一到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问题的设计在精、在巧、在准,而不在多。第三,要重视课堂的生成性目标。教师备课制定的预设性目标是静态的,而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既然我们在课堂上设计问题要给学生展现的机会,要给学生探究创新的空间,就不能死守预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漠不关心。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回答,注意反馈,要及时给学生指导和点评,这个过程往往会蕴藏着师生互动的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成熟的教师总是善于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和思维火花。第四,正确认识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有生动、直观、高效的优势,但在本质上毕竟是教学的工具,要为我所用,因内容而异,不可喧宾夺主,替代了师生的活动与交流。课件的制作宜简不宜繁,防止教学的流程完全让课件的流程牵着走。四、关于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我们既不能墨守陈规,也不能搞教育“大跃进”,要对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有个客观认识。第一,关于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但冷静分析,我们会发现研究性学习方式就像时装表演一样,主要代表着一种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离在教育现实中的推广尚有一段距离。因此,研究性学习还不是中学课堂教学的主流形式,但是这不是我们拒绝改革的理由,我们需要把它逐步引入课堂,以改变目前沉闷低效的课堂教学。42\n第二,关于合作性学习方式:现在,一说合作性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形式比较单一。其主要局限有三:一是在各学习小组讨论问题之前,没有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基本前提;二是学习小组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只有部分活跃的同学参与发言,旁观者很多,表面热闹的后面没有实质的参与;三是有些老师把不同的教学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人为地分割了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性。这实际上是教师为了赶进度而为,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服务于教师,毛病很大,不足取。第三,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一时间历史剧表演、角色扮演、配乐朗诵、唱歌、法庭辩论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出现在一些观摩课和优质课比赛中。但是,从具体实践来看,活动设计很费时间,老师们平时上课基本不搞这些活动设计,只是在一些“关键”时刻才刻意设计。一般都是由教师先写出方案,再安排学生亦步亦趋地表演。这样,教师就代替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实质上是为活动而活动。由于这种刻意,有些活动还出现了幼稚化和盲目化倾向,热闹有余,深刻不足,偏离了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因此,活动的设计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主体验。第四,关于问题意识: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仍然定位于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而不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实际上,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科学上的实验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起步。”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虽然还很大,但这一定要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第五,关于教师备课的目标:梁启超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出结果的方法教人。”这就是俗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本次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就赋予了教师一个新的使命:教会学生学习。因此,知识阐释绝不应该是教师备课的唯一目标!在备课时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抓学生规范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何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技巧,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管教、不管学、只重知识、不重方法”的错误倾向。五、关于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会随之失去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42\n按照侵略者的逻辑,要想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消灭这个民族的文化。1895年日本在割占台湾之后,为了淡化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日本殖民当局就下令撤消和取缔一系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灌输日本精神、宣扬日本军威,加强思想意识的控制。因此,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深刻指出:“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但令人深思的是,目前的历史学科教学却处于尴尬境地,干巴枯燥,死记硬背,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究其原因,首都师大刘新成教授说:“现在的历史教学抽走了历史的故事性,使历史课本成为枯燥无味的文字堆砌。”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进一步指出:“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一半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耐人寻味的是,一方面很多人讨厌历史课,而另一方面历史通俗读物非常畅销,历史影视剧、历史小说、历史记录片都非常畅销。归根结底,是因为历史的灵魂就是讲故事,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不管是古代的《史记》、《左传》等史学名著,还是清末民初史学大家们的历史专著,贯穿的都是这样的史学传统。因此,做成功的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讲故事,即使是应考,也要努力把枯燥、复杂的事情阐释得生动形象一些,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心: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六、关于教师的业务发展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课堂呢?我想主要有两条:第一,教学内容如何呈现出来、如何教给学生这个问题,主要靠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第二,如何把教学内容驾驭得轻松自如、生动有趣,要靠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文化底蕴。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功底和文化底蕴,读书是必由之路。教师以读促思,以读促写,持之以恒的读写结合,收获的不仅是品位的提升与文笔的流畅,也是为终生的发展奠基。诸城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曾说:“最庸俗的人是不爱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不读书的人。”首都师大刘新成教授深有体会地说:“学问不一定带来名望,然而值得追求的还是学问。因为学问能提升人的价值,能带来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不愿意庸庸碌碌地干一辈子,就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4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