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备课模版 5页

  • 62.50 KB
  • 2022-08-19 发布

高中历史学科备课模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历史学科备课模版课题: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基本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发展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与方法采用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目标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教材分析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设计到了新文化运动,本节课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知识的能力,使其上升一个高度。教学设计教学环节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说明知识回顾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经历了三个阶段: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较弱,需要通过常规加以落实。新课导入中国有这么一所高校:江泽民称: 国家革命与建设的摇篮王选:独特的精神魅力克林顿:中国的哈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人类繁荣的希望之源请问是哪一所高校?(北大)(承接)北大真正的崛起是跟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运动息息相关的,这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新文化运动。学生回答组织教学、激发兴趣、服务内容提纲导学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自主学习讨论法设置情境法明确目标,自主学习\n教学过程板块一:新文化运动背景分析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进行设问: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背景小结)政治上: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袁世凯欲复辟帝制;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的思潮与民主共和的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突(尊孔复古的实质是什么?)板块二:新文化运动兴起请同学看一下课本,然后一起来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前期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心在那里?(学生看书归纳、回答)(学生看书归纳、回答)(投影)展示代表人物并做一简单介绍。设问一:为什么中心在北大?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在北大,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进行了大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一个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油画展现)指出:既有西装革履、思想激进的新式学者,也有穿长马褂、流长辫的孔夫子之流,这些人在北大同台讲学,从而使北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局面。北大面貌焕然一新。表面上看,这一方针不偏不倚,实际上是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因为在专制盛行的当时,它为新思想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宽容的环境。设问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是初中学过的内容,哪位同学能站起来回答。教师:三个提倡,三个反对.,那我们现在逐一讲解。首先: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民主和科学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大家知道吗?德先生和赛先生设问一:那么民主和科学具体指什么?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科学:自然科学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认识事物的科学法则。设问二: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特别强调这两个内容,它不但是内容,还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要高举这两面旗帜呢?提供图片:(①辛亥革命后的对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②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从图中我们看到,20世纪中国社会存在两大问题: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所以要“民主”;另一个问题: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实现学习目标,遵循思维规律,提高各种能力。\n因此需要科学。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因此,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可以讲切中时弊,深入人心。民主科学的思想很快就会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继民主共和以后,另一深入人心的主流思潮。其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图片资料:①茶壶和茶杯、绣花鞋、贞洁牌坊;②鲁迅的《狂人日记》)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设问一:什么是新道德,什么是旧道德?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会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新道德是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旧道德主要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教师:儒家传统道德实际上就封建旧道德,因此,要在思想领域反封建,就必须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于是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目的就是彻底地否定传统道德,确立资产阶级的新道德。第三部分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什么是新文学,什么是旧文学?二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先不急着回答,先来做一个诗歌对照题。(课件打出《上邪》,无标点,隶书,繁体字,突出文言词汇)大家推荐一名适合朗诵此诗或者有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歌的女同学来读一遍,看她读得对不对。<学生朗读>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世人都知道这是一位大胆、痴情、情感奔放的女子发出的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那么放在现在,这样一个誓言,用我们的话语来表达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课件打出《上邪》翻译)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现在请大家仔细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何不同? <学生对比回答>前面是文言文,有“乃”、“君”、“上邪”等典型文言词汇,没有标点,而且还是竖排;后者就象我们现在说话,是白话文,有标点,和现在的文体形式一样。这就是新旧文学在形式上的区别。\n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使得文学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利于实现语言与文字、文学更好的统一,利于普通群众的接受,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我国文学所以能出现前后这么大的差别和变化,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功不可没。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9页的内容,看看陈独秀、胡适各提出了什么主张。<学生看书归纳、回答>两人都主张要进行文学领域的变革,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改革;这里要改文字,改语言,改文体,改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改什么啊?要改内容,为文学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精神,建设平易、通俗,言文合一的新文学。为适应文学革命的发展,《新青年》后来改用白话文出版。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时代又赋予了她新的内容,什么新内容呢?(材料展示,学生作答)后期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内容小结:可见,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猛烈抨击旧道德,提倡白话文,给当时的中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当时的中国乃至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次借助网络去看看新文化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板块三:评价新文化运动(通过材料)1、打击了封建主义,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4、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局限性)(探究性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学生思考回答>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西方文化拜金主义。信息时代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吸引和融合,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之趋,而与此同时,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特质的寻根意识也不断增强,我们既不应融合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应保存民族文化特质而拒绝吸收和融合。所以我们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以。学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的看问题。知识整合一.兴起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基础)二.兴起和主要内容(时间、代表人物、基地、“三提倡、三反对”三、评价(进步性、局限性)提高知识综合性。课后整理布置作业:作业本第二课\n整理笔记本和作业本,及时巩固知识。教学反思作为高一学生,虽然对这一学习内容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但知识的储备还是十分有限。尤其是必修二的经济史、必修三的文化史尚未接学过,因此,要把文化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起来,要对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作出分析,就较为困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