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8494 39页

  • 118.93 KB
  • 2022-08-19 发布

经济学基础18494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经济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广泛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各个阶段上,但从未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私有制形式是()A.个体小私有制B.资本主义私有制C.奴隶主私有制D.封建地主私有制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A.简单化B.市场化C.多样化D.具体化4.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意味着()A.所有社会成员都同步富裕B.允许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再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C.要实行分配上的平均,否则要两极分化D.先通过两极分化,再走向共同富裕5.任何社会都面临着资源配置问题,这是因为资源具有()A.稀缺性B.多用性C.相对性D.绝对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B.有计划的市场经济C.国家直接调控的市场经济D.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7.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D.一般商品8.某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为1,该商品供给弹性的类型属于()A.缺乏弹性B.单一弹性C.富有弹性D.完全弹性9.无差异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A.消费者的收入和某商品的消费量B.消费者某商品的消费量和他的收入C.两种不同生产要素的投入量D.两种不同商品的消费量10.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这将导致()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11.消费者对某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为20,市场价格为15,则消费者剩余为()A.35B.20C.15D.51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富有弹性B.具有单一弹性C.缺乏弹性D.其弹性不能确定13.需求规律说明()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得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上升\n14.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被称为()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报酬15.等成本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16.在长期中不存在的成本是()A.固定成本B.机会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成本17.在下列图形中,凸向原点的是()A.生产可能性曲线B.无差异曲线C.预算线D.等成本线18.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固定成本B.隐含成本C.会计成本D.生产成本19.发展中国家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现象称为()A.不发达经济机制B.后农业社会状态C.二元经济结构D.低效益经济体制20.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A.总供给B.总需求C.总资金D.总供求21.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A.引进技术B.对外出口C.劳务合作D.对外援助22.在经济萧条期,政府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是()A.降低法定准备率B.增加政府支出C.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D.减税23.季节性失业是指()A.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短期失业C.某些行业由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失业D.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24.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属于()A.国家保障型B.自我保障型C.社会保障型D.企业保障型25.我国颁布实施《失业保险条例》的年份是()A.1951年B.1986年C.1994年D.1999年26.经济增长方式包括()A.粗放型、外向型B.集约型、外延型C.粗放型、集约型D.外向型、集约型27.国家大力培育的,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是()A.电子信息产业B.生物技术产业C.空间产业D.海洋产业28.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处于()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工业化后期阶段D.后工业化社会29.发展中国家在度过了初级工业化阶段后,有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战略()\nA.进口替代B.出口导向C.面向进口D.贸易保护30.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是()A.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提高经济效率B.改善二元经济结构C.促进收入公平分配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的欲望程度成正比32、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自动调节33、生产可能性曲线概念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之一是资源稀缺。34、无差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向倾斜。35、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36、一般来讲,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1。37、需求曲线上的4点D1、D2、D3、D4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1.5、0.9和2.3,D1和D3在提价后将带来总收益的增加。P10638、经济学一般假定生产者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39、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高。40、实现利益最大化,应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4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后者包含前者。42、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P17943、粗放型经济增长靠增加要素投入,通过生产规模扩张,实现产出量增长。P18144、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是重投入,轻产出。45、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P20846、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关系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P11947、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本而发行的关于股份所有权的一种证明书。P7348、某一产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特性,可以用供给弹性来表示。P9849、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P10750、当霍夫曼系数稳定地小于1时,社会处于后工业化阶段。P20951、企业聚集有利于开展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降低运输费用。P21252、“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是对亏损企业的形象描述。P22453、国际贸易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P23754、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是发展中国家以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发本国盛产的农、矿、特产等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然后用外汇进口制成品。P23855、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是减少进口和依赖,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支,保护幼稚工业。P23856、出口导向战略在积极鼓励各种出口的同时,仍对出口施加诸如关税、数量配额、外汇管制等限制。P23857、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惠和补贴,此称为保护贸易政策。\n58、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P23959、外汇倾销是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60、属于间接非关税壁垒的是安全卫生检验。P23961、我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进入过渡时期。P46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763、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以公有制为主的股份制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等多种实现形式。64、公平原则不仅包括结果的平均,还包括条件和机会上的平等。P4665、世界上的资源绝大部分是经济资源。P556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6267、假定需求表中D1、D2、D3、D4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3、0.40、1.27、0.77,在价格提高后将导致总收益增加的是D2和D4。P10668、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的是吉芬产品。P8869、随着收入的上升,食品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是下降的,这是恩格尔定律。P8970、如果一个厂商面对的商品缺乏弹性,他将能够提高价格,增加收益。P10671、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P8572、若某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则该商品为低档品。P9073、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需求增加。7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可以替代的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将逐步减少,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现象的规律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75、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为凸向原点。76、如某生产将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同时增加1倍,生产量会增加2倍,则该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P10277、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为零。78、若企业规模报酬不变,所有生产要素均增加3倍,产量增加3倍。79、1978-1983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其主要内容是放权让利。80、产业政策的作用机理是诱导机制。81、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82、宏观调控任务所要实现的经济结构优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83、由于纺织工业衰落而失业的人属于结构性失业。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意味着实行多层次的价格管理形式,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85、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处的德国。86、集约型经济增长侧重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87、邮电通讯业属于第三产业。\n88、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两者互相联系、共同进行的。89、符合《乡镇企业法》的现象是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90、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往往通过高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9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是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之社会主义改造过快过急。93、广泛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各个阶段上,但从未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私有制形式是个体小私有制。94、评价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95、我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9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97、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居于主体地位。98、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控制力上。99、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10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重新定位,并已写进了国家宪法。P29102.在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中,以契约式经营的企业是中外合作企业。103.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目前的分配结构。P3610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应当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105.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必然带来个人收入的差距持续拉大现象。P36106.我国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09、自由资源不属于经济资源的是。110.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用经济资源来衡量的。P55111、决定一国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源。112、任何社会都面临着资源配置问题,这是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113、社会经济中的众多矛盾主要源于资源的稀缺性。114、生产可能性曲线概念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之一是资源稀缺。115、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存在闲置资源即所谓失业。116、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117、在任何经济活动中,为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人们都要计算和比较机会成本118.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价格调节。119.市场经济的激励方式以交换为主。120、我国是在1992年以后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1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表现在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1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P62\nA.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B.有计划的市场经济C.国家直接调控的市场经济D.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12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B)P64A.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建立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1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意味着(A)5P67A.实行多层次的价格管理形式,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B.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C.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D.国家对价格完全放手不管125、某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为10,实际价格为8,则市场将出现(D)P68A.供不应求,价格上升B.供不应求,价格下降c.供过于求,价格上升D.供过于求,价格下降126、以利益的诱惑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市场主体的是(B)P69A.竞争机制B.风险机制C.供求机制D.价格机制12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市场体系的特征?(A)P71A、分割性B、整体性C、开放性D、联系性128.促使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化的最关键的责任人是(A)P71A.政府B.居民C.企业D.非盈利组织129、在市场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市场是(B),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中枢神经系统。P73A.生产资料市场B.资本市场c.劳动力市场D.土地市场130、在我国土地的征用、(D)、租赁等都是土地市场上使用权交易的表现方式。在我国不存在土地所有权买卖市场,只有土地使用权的让渡市场。P75A.出租B.开发C.转卖D.转让131.经济学中的需求概念与心理学中的需要概念(B)P80A.完全不同B.有所不同C.完全相同D.毫无联系132.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渴求强于商品Y,原因是(C)P81A.商品x的价格较低B.商品x较紧缺c.相对而言,商品x有更大效用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13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P82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以比较D.可以比较134、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的欲望程度(B);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的消费数量(C)P82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成复杂关系135无差异曲线是利用(B)效用概念对消费者选择进行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P83A.基数B.序数C.边际D.总136.无差异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D)P83\nA.消费者的收入和某商品的消费量B.消费者某商品的消费量和他的收入C.两种不同生产要素的投入量D.两种不同商品的消费量137、无差异曲线一般向(C)方向倾斜,斜率为负。P84A.水平B.垂直C.右下D.右上138、在同一平面上可以画出(D)无差异曲线。P84A.不同的B.有限条C.少数的D.无限条139、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A)P84A.越大B.越小C.不变D.渐变140、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C)相交。P84A.总会B.有可能C.不可能D.会多处14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可以替代的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将逐步减少。这一点可由(C)来解释。P84A.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B.恩格尔定律C.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D.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4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C)P84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D.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143.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预算线反映了消费者的(D)P84A.收入约束B.偏好C.人数D.货币购买力144、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P85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顺时针转动D.逆时针转动145、在两种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收入,预算线就向(A)P85A、右上方移动B、右下方移动C、左上方移动D、左下方移动146.消费者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满足的消费结构是(A)P86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147.消费者对某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为20,市场价格为15,则消费者剩余为(D)P86A.35B.20C.15D.5148.需求规律说明(B)P87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得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上升149、引起一条既定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的因素是(C)P87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偏好C.商品本身的价格D.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150、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D)P88\nA.等于零B.等于1C.大于1D.小于1151、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C)P88A.富有弹性B.具有单一弹性c.缺乏弹性D.其弹性不能确定152、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B)P88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有单一弹性的D.具有无限弹性153、对于低档消费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D)P88A、正值且大于1B、正值且小于1C、等于零D、负值154、若牛肉的价格上升,会使猪肉需求曲线移动方向是向(B)P88A.右上倾斜B.右下倾斜C.左上倾斜D.左下倾斜15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的(A)P88A.需求增加B.质量要求不变c.需求减少D.质量要求降低155.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A)P90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D.一般商品156、能够给人们创造或增加某种满足的活动都可以算作(C)P97A.消费B.休闲c.生产D.工作15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涨10%后,供给量只增加了5%,该种产品属(D);P98A供给完全无弹性B单位供给弹性C供给富有弹性D供给缺乏弹性158、如某产品的价格上涨10%,供给量会增加20%,该产品(B)P98A、供给完全无弹性B、供给富有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单一供给弹性159、某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为1,该商品供给弹性的类型属于(B)P98A.缺乏弹性B.单一弹性c.富有弹性D.完全弹性159.一般来讲,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的供给弹性(B)P98A.小于1B.大于1C.是负数D.无穷大160、在一块同样面积的水稻田里连续追加化肥,每追加单位数量的化肥所引起的水稻产量,先递增后递减的现象,说明存在(B)P99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收益递减C.规模经济D.规模不经济161、当边际产量(B)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P100A.等于B.大于C.约等于D.小于162、当边际产量(D)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P100A.等于B.大于C.约等于D.小于163、当边际产量(A)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高。P100A.等于B.约等于c.小于D.大于164、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到(D)P101\nA.不变B.递增C.递减D.最大165、如某生产将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同时增加1倍,生产量会增加2倍,则该生产者的规模收益(A)P102A.递增B.不变C.递减D.无法判断166、若企业规模报酬不变,所有生产要素均增加3倍,产量增加(C)P102A.1倍B.2倍C.3倍D.4倍167.经济成本大于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的和。P103168.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隐含成本(隐性成本)。16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一直趋于下降。170.产量为零时仍然需要支付的费用,称为固定成本。171.为了能够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用于最佳途径,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决策者必须认真考虑机会成本。172.在成本分析中短期和长期的区别在于,短期内存在固定成本。173.在长期中不存在的成本是固定成本。174.实现利润最大化,应使得(C)P105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B.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价格=资本的边际产量/资本的价格175、假定需求表中D1、D2、D3、D4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3、0.40、1.27、0.77,在价格提高后将导致总收益的增加(C);在降价后将带来总收益的减少(C);在提价后将带来总收益的减少(A);在降价后将带来总收益的增加(A)P106A、D1和D3B、D3和D4C、D2和D4D、仅D1176、如果一个厂商面对的商品缺乏弹性,他将能够(C)P106(08.10)A.降低价格,增加收益B.降低价格,降低成本C.提高价格,增加收益D.提高产量,降低价格177、在等产量曲线上的(B)上,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带来的产量却相同。P107A.不同区间B.不同点C.不同区段D.同一区段178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可以由(C)来解释。P108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C、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79、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被称为(A)P110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报酬180.经济学一般假定生产者的目标就是追求(D)P110A.产量最大化B.成本最小化C.社会效益最大D.利润最大化181.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的形式是(C)P117A.无限责任公司B.个人独资公司C.股份有限公司D.合伙制企业182、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是(D)P120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信贷关系C.委托代理关系D.信任托管关系\n183、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是(C)P120A.信贷关系B.信任托管关系C.委托代理关系D.领导与被领导关系184、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一般是(D)P120A.股东会B.独立董事c.监事会D.总经理185、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对股东人数规定的最高限额为(C)P121A、30B、40C、50D、60186、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人数为(A)P122A、5B、10C、20D、50187.1978—1983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其主要内容是(C)P124A.两步利改税B.推行承包制C.放权让利D.推行股份制18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是由具有经济职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C)P135A.市场来执行的B.企业来执行的C.政府来执行的D.部门来执行的189.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是因为(D)P135A.政府过度干预B.缺乏政府管制c.市场经济理论自身存在缺陷D.现实的市场达不到理论上的严格条件190、世界各国都把(A)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P137A、经济增长B、经济稳定C、经济公平D、经济效益191、失业率是指(A)P138A.失业人口占社会总劳动人口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D.失业人数占有劳动能力但自愿失业人数的比例192、季节性失业是指(C)P138A.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B.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短期失业C.某些行业由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失业D.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193、由于纺织工业衰落而失业的人属于(B)P139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自愿失业194、工资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引起了通货膨胀,这是(B)P139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结构型通货膨胀D、自然演进型通货膨胀195、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的合理值应该在(B)P140A.0.2以下B、0.2—0.3之间C、0.3—0.4之间D、0.4以上196.宏观调控任务所要实现的经济结构优化,主要是指(C)P144A.保持生产关系结构的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化C.产业结构的优化D.保持分配方式结构上的优化197、产业政策是侧重于调节总供给的经济政策。P143\n198.产业政策的作用机理是(D)P143A.市场机制B.强制机制C.刺激机制D.诱导机制199.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B)P145A.总供给B.总需求c.总资金D.总供求200.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选择的中介目标是(B)P148A.利率B.货币供应量c.投资率D.基础货币201、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选择的货币政策应该(B)P150A.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202、作为一项财政政策,赤字预算具有扩张性特点。20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P150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204、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A)P150A.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B.降低再贴现率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205、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C)P150A.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提高D.货币供给量减少,利息率降低206、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D)P150A.银行越愿意贷款B.货币供给量越大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207.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于1883年(C)P155A.日本B.英国C.德国D.美国208、在国家保障型社保模式中,社保基金的来源是(C)P158A.个人缴费B.雇员与雇主的缴费C.政府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D.主要由个人和其所在单位负担,财政提供一定补贴209、我国颁布实施《失业保险条例》的年份是(D)P162A.1951年B.1986年c.1994年D.1999年210.在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体系中,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是(D)P160A.社会保险制度B.社会救助制度C.社会福利制度D.优抚安置制度211、经济发展是指(D)P177A.产出量的增长B.经济结构的变化C.社会福利的改善D.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21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D)P177A.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nB.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C.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D.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2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内涵(D)P177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是前者包含后者D.是后者包含前者214、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D)价值的总和。P179A.劳务B.服务C.产品D.产品和劳务215、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D)P179A.劳动力B.生产资料C.资本D.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216.经济增长方式包括(C)P181A.粗放型、外向型B.集约型、外延型C.粗放型、集约型D.外向型、集约型217、集约型经济增长依靠(C),加强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产出量的增长。P181A.技术革新B.技术发明C.技术进步,侧重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D.技术引进218、粗放型经济增长靠增加要素投入、通过(C)扩张,,实现产出量增长。P181A.生产要素B.竞争实力C.生产规模D.产量219、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外延扩张,轻技术进步、(B)P181A.重产出,轻投入B.重数量,轻质量C.重技术进步,轻外延扩张D.重效益,轻速度220、国民经济的基础是(A)P183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第三产业221.产业组织是指(A)P193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厂商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223、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产业发展的(A)问题。P193A、重点顺序选择B、规模C、效益D、速度224、二元经济结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D)提出的。P196A、克拉克B、库兹涅茨C、贝恩D、刘易斯225.发展中国家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现象称为(C)P198A.不发达经济机制B.后农业社会状态C.二元经济结构D.低效益经济体制226、处理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时,应该(C)P201A、坚持以粮为纲B、主要抓经济作物C、在不放松粮食生产和种植业的同时,全面发展农林牧业D、没有主次之分227.工业化是(A)13P208A.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nB.仅仅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个阶段C.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个阶段D.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个阶段228.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C)的重要标志。P208A.过程B.能力c.水平D.质量229.霍夫曼比例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指(D)P209A.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B.工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净值的比例C.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值的比例D.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230当霍夫曼系数在5左右时,该社会处于(A)阶段。P209A.工业化前B.前工业化C.工业化D.后工业化231、当霍夫曼系数在2.5左右时,该社会处于(B)阶段。P209A.工业化前B.前工业化C.工业化D.后工业化232、在基本实现工业化阶段,霍夫曼系数在(B)左右。P209A、0.5B、1C、2.5D、5233、当霍夫曼系数稳定地小于l时,社会处于(D)阶段。P209A.工业化前B.前工业化C.工业化D.后工业化234、有关霍夫曼系数与工业化程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P209A.霍夫曼系数越大,工业化程度越高B.霍夫曼系数越大,工业化程度越c.霍夫曼系数越小,工业化程度越低D.霍夫曼系数越大,表明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大235、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处于(A)P215A.工业化初期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工业化后期阶段D.后工业化社会236、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A);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P212A.两者互相联系、共同进行的B.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C.工业化可以脱离城市化而单独进行D.城市化可以脱离工业化而单独进行237、企业聚集有利于开展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降低(C)P212A.交流成本B.学习成本C.运输费用D.模仿费用238、城市的极化效应是指把(C)的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吸引过来。P212A.郊区B.农村C.周围地区D.乡镇239、城市会产生聚集效益,使企业(D)P212A.不断扩大B.成长C.收入增加D.减低成本,增加利润240、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主要表现在(C)P218A、加快大城市发展B、积极发展中等城市C、积极发展中小城镇D、动员城市人口到农村去241.“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是对(C)的形象描述,是因为(D)的结果。P224\nA.私人企业B.股份公司C.国有企业或乡镇集体企业D.产权不明,政企不分242、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变化是(B)P225A.我国卖方市场的形成B、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C、加入WTO带来的打挑战D、市场秩序混乱243、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关系是(A)P226A、国有企业改革对乡镇企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和机遇B、国有企业改革对乡镇企业发展没有影响C、国有企业改革将使乡镇企业趋于消失D、二者之间激烈竞争,难以共存244、《乡镇企业法》的实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乡镇企业法》于(C)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P227(04.10)A、1995B、1996C、1997D、199245.符合《乡镇企业法》的现象是(A)P227A.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B.撤换乡镇企业不称职的经营者C.为农业发展而从乡镇企业提取支农资金D.积极参与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246.统一、有序、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将改变(B)在原材料、能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方面的劣势。P227A.国有企业B.乡镇企业C.外资企业D.工业企业247、目前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A)15P233A.欧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WTO248、对外开放(D)P235A、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B、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C、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有矛盾D、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249.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是(A)P237A.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提高经济效率B.改善二元经济结构C.促进收入公平分配D.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50.国际贸易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B)的重要形式。P237A.相互竞争B.相互联系C.相互交流D.相互信任251.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与该国所实施的(B)密切相关。P238A.发展战略B.贸易战略C.方针政策D.贸易政策252、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是发展中国家以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发本国盛产的(A)等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然后用外汇进口制成品。P238A.农、矿、特产B.农产C.矿产D.特产253、所谓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来代替进口;进口替代战略的目的是减少进口和依赖,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支,保护(C)工业。P238A.新兴B.朝阳C.幼稚D.夕阳254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往往通过高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的(D)P238\nA.运输业B.金融业C.服务业D.幼稚工业255、出口导向战略在积极鼓励各种出口的同时,仍对进口施加诸如关税、数量配额、(C)管制等限制。P238A.运输B.交通C.外汇D.金融256、发展中国家在度过了初级工业化阶段后,有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战略是(B)P238A.进口替代B.出口导向C.面向进口D.贸易保护257、自由贸易政策其实质是(D)政策。P238A.弱干预B.强干预C.不关心D.不干预258.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待和(B),其实质是“奖出限入”。P239A.免税B.补贴C.退税D.鼓励259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A)其关境的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P239A.进出B.进入C.外出D.滞留260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A)的措施。P239A.进口B.出口C.生产D.消费261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属于(D)非关税壁垒。P239A.真正的B.间接C.低效的D.直接262属于间接非关税壁垒的是(C)P239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安全卫生检验和包装D.进口报关263外汇倾销是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B)P239A.进口B.出口C.生产D.消费264.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B)P240A.引进技术B.对外出口C.劳务合作D.对外援助265、外国银行、互助基金和公司等私人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的信贷和股票市场上直接购买股票、债券的投资被称为(B)P243A.直接投资B.间接投资C.转移支付D.对外援助266、按照国际惯例,测定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警戒线是(B)P244A、偿还率为30%,债务率为100%,负债率为25%B、偿还率为25%,债务率为100%,负债率为30%C、偿还率为100%,债务率为25%,负债率为30%D、偿还率为25%,债务率为30%,负债率为100%267.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C)P245A.一国两制性质B.资本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性质D.国家资本主义性质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n1.所谓外资企业(经济),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统称。P312.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P273.商品市场通常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4.经济学中一般是以效用理论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对于效用,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5.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指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实际利用程度,具体表现为的产出效率。6.衡量经济结果公平的指标大致有两种:和贫困指数。7.城镇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所需费用,由三方共同分担。8.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的重点顺序选择问题。9.乡镇企业要转变增长方式,从的增长方式转变为的增长方式。10.国际技术转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和国际技术交流。11、土地具有稀缺性、(有限性)和固定性等特点。P4412、虚拟资本具有权益性、风险性、(变现性)等特点。P7313、长期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是股票和(债券)。P7314、在一块同样面积的水稻田里连续追加花化肥,每追加单位数量的化肥所引起的水稻产量,呈先递增后递减的现象,说明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P9915、1978——1991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放权让利”、“利改税”和(承包制)。P12416、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社会性、(公平性)和福利性。P15717、在国家保障型社保模式中,社保基金的来源是政府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P15818、社保中的现收现付制实际上是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P15919、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量)的增长。P17720、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2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一般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P2522、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的曲线是(生产可能性曲线)。P5623、利率只能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浮动。P6924、国际技术合作,就是各国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转让)等方式,从对方输入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科技水平,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P24125、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互相制衡的关系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P11926、凡需要就业者均可有一个合适的工作是指(充分就业)。P13827、我国现行优抚安置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抚恤),优待,安置。P16528、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差异,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n、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四种。P19129、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镇。P21830、国际资本按资本流动方向,可以分为(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两种。P243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味着经济处于不发达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底子薄。P332、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化三改造”,既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即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包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P433、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党中央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P434、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我国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至少需要经历100年左右的时间。P4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薄弱的经济基础;而终点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P536、生产力水平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也是所以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P637、在市场竞争中,作为市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权利都应该是平等的。P738、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839、1985年我国首次出现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P940、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全党、人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心。P1041、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的正确与否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基础。P1142、通常人们把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统称为生产资料的“经营权”。P154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私有制和公有制两种。P1544、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公有制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原始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P1645、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集中的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P1646、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总体特点。P2047、从质的规定性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P2048、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P2149、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普遍采用国家所有制的形式。P225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集体经济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P245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一般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P2552、股份合作制经济是一种集股份与合作经济的优点为一体的新的公有制经济形式。P27\n5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主以个人财产为基础经营,并负无限责任的企业是(合伙制企业)P3054、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形成于80年代初期。P3155、在整个分配关系中,要始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3P3656、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才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科学地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P3657、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P3858、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P3859、马克思设想,在社会主义阶段,已经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按劳分配将借助于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形式来实现。P3960、奖金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是对劳动者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获奖励。P416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且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客观基础。P426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必须投入的各种资源,人们一般把它概括为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P4263、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社会根据各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64、按资分配就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或占有权参与劳动成果的分配,按资分配的收入有以下几种形式:P43(1)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主要来自投入生产过程中的资本的收益;(2)个体劳动者的收入,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量;(3)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取得的股息、红利以及银行存款的利息等;(4)企业凭借自有积累资金更新或添置技术装备所得的级差收益,以及实行经济联合时参股分享的收入;(5)以各级政府为代表的出资者把国有资本投入企业或重大项目后应得的增值收益65.土地具有稀缺性、有限性和固定性的特点。P4466、土地收益包括土地所有权收益和土地使用权收益两个层次。P4467、经营收入是一种性质和成分比较复杂的收入形式,一般分为经营性劳动收入、风险收入、机会收入等。P4568、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分为:一次性买断;股份式分成;技术开发成果作为商品,在专利技术市场上买卖成交。P4569、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效率问题最重要,这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的。P4670、当前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467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总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动态实现过程。P4772.严格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也会带来个人之间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P4773、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发展不平衡。P4874、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商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资源可分为自由资源和经济资源。P5575、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以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P5576、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77、两种产品的组合点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表示在既定技术和资源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达到的。P57\n78、两种产品的组合点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表示在既定技术和资源的条件下是不仅可以实现,而且是有效率的。P5779.资源配置的方式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P5780、市场资源配置的最大优点是它的高效性,这是由它的作用和特点所决定的。P5881、既可以将市场经济理解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经济体制)P5982、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大区别就是国家或政府干预代替了原来的国家和政府不干预。P608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P6184、所有市场主体都是竞争的关系,竞争的基本条件是竞争者的地位和机会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特权和等级差别。P6185、市场经济为中性属性,它不是哪种社会制度的专利。P618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机制是市场机制。P6787、市场机制主要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等组成。P6788、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P6789、供求机制是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矛盾,使之趋于相互均衡的市场机制。P6890、在微观上,风险机制可以减少市场主体投资决策的盲目性。P6991、利率只能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浮动。P6992、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P7193.商品市场通常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P7294、狭义的生产要素市场仅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P7395、能否带来新的价值是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P7396、技术商品与一般物质商品不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1技术商品是一种无形商品;2技术商品一般不转让所有权;3技术商品交易需以合同方式保证;4技术商品具有保密性和垄断性。P7497、在我国房地产的产权中,只有房产是完全私有的。7598、经济学家研究消费者行为通常是对欲望的研究开始的。P799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解为生理、安全、社交、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P7100、一个人可以自由将要购买什么和不购买什么,其最终的选择将是由他的个人偏好决定的。P79101、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P81102、经济学中一般是以效用理论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对于效用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P8110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消费的某种商品或劳务量连续增加时,其总效用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加,但边际效用越来越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建立在基数效用概念的基础之上的。P8210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的不同组合,消费者对其的偏好相同。P84105、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P85\n106、需求规律的内容: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P87107.需求价格弹性表示某一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价格的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P88108、如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后,需求量会增加20%,该商品(需求富有弹性)。P88109、“吉芬商品”是指生活必需的低档商品右特殊情况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会减少;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增加。P88110、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高档消费品、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P8811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如某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它的替代品的需求(上升),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P88113、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收入弹性可正可负。P89114、如果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比重较大,则需求弹性也较大,反之则小。P89115、恩格尔是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格尔定律是说,随收入增加,用于食物中的支出在整个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P89116、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生活水平越低,越贫穷,反之,则越富裕。P89117、低档消费品的恩格尔曲线向下倾斜,斜率为负,表示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低档消费品的需求量在不断下降,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值。P90118.当生产者预期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不久会上升时,就会减少该种商品目前的供给量。P97119.某一种产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特性,可以用供给(价格)弹性来表示。P98120、根据供给弹性值可分为五种类型:1供给弹性等于零,即供给完全无弹性;2供给弹性无穷大,即供给完全弹性或供给无弹性;3供给弹性等于1,即单一供给弹性;4供给弹性大于1,即供给富有弹性;5供给弹性小于1,即供给缺乏弹性P98121供给时间的长短对供给弹性的大小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时间越短,供给弹性越小,时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12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必须投入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P98123.规模经济表现为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两方面。P101124、规模收益的变动一般有收益递减、收益递增、收益不变。P102125、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总收益下降。P106126、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需求缺乏弹性时,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P106127、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一般不宜采用提价销售的策略,而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适当提高价格是可以增加收益的。128、在生产过程中,一定量的某种产品可以通过相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生产出来。P106129.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的曲线是等产量曲线。\n130、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可能相交;假定产量要以无限细分,则在同一平面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131、等产量曲线横纵坐标表示两种不同生产要素,劳动替代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132、(等成本线)表示在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以一定量的成本支出所能购买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P108133、等成本线的位置取决于生产者预算支出的总成本。P109134、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增加预算总支出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劳动和资本,等成本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若减少预算支出,则等成本线就会向左下方移动。P109135.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才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点。P110136、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在总成本既定的前提下,使得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都相等,即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价格=资本的边际产量/资本的价格。P11013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8P117138、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两大支柱是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P117139.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关系被称为公司治理结构。P119140、我国公司法规定,我国公司制企业分为两种类型,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P121141、传统体制条件下,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表现为典型的政府直接控制模式。P123142、1986年底,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开始出现股份制试点。P125143、构建现代公司企业的法人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途径。P126144、大量的竞争性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改造为国有资本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P126145、提供公共物品和特殊产品的国有企业可选择国有独资公司模式。P126146、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P136147、经济稳定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三大方面。P138148、凡需要就业者都可以有一个合适的工作,这就是充分就业。P138149、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引起市场对劳动力周期性的需求不足,劳动力供给过剩而造成的失业。150、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即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总供给,因而引起物价全面、普遍、剧烈的上升而造成的通货膨胀。P139151.在经济学中,衡量经济结果公平的指标大致有两种:一是基尼系数;另一个是贫困指数。P140152、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P141153、产业政策是侧重于调节总供给的经济政策。P143154、货币政策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P148155、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压力大,经济过热时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即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150\n156、“双松”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消极效应是(诱发通货膨胀)。P150157、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要发起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维护整个经济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制度。P155158.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准和维持社会的安全稳定。P155159、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收入调节机制。P156160.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保证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P15616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社会性、公平性、福利性。P157161、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有:国家保障型模式、社会保障型模式和自我保障型模式三种。P158162、在社会保障型社保模式中,社保基金的来源是主要由个人和其所在单位承担,财政提供一定补贴。这一模式诞生于德国。163、在自我保障型社保模式中,社保基金的来源是雇员与雇主的缴费所形成。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自我保障型模式的杰出代表。P159P158164、城镇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所需费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P158165.社会保障制度的融资方式有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和部分基金制。P159166、社保融资方式中的现收现付制是以当期的社会保障收入来安排(支付)同期的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实际上是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P159167、社保融资方式中的完全基金制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的积累制,是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为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融资方式。P159168.社会保障制度的给付方式有单一价格制、所得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方式。P160169、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整个社会成员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部分劳动者。P161170、社会保险制度是中国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组成。P161171、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而不足10年的,可享受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P162172、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三足鼎立的复合式的医疗保障制度。P162173、从199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根本性改革。P162174、工伤社会保险费由参保的用人单位按照高低有别的标准缴纳,参保职工一般无须缴纳费用。P163175、社会福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P164176、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P177177、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量(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长。11P177178、衡量经济增长的综合性指标有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P177179、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P178\n180、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P179181、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物质前提。P179182、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指所投人的生产要素的实际利用程度,具体表现为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P180183、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是保证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两个重要因素。P180184、乡镇企业要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P181185、克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弊端,结合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P182186、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5%的人口。P183187、在处理轻工业、农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时,应该坚持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发展。P184188、经济增长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财富和劳务的增长率。P185189、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应该是具有实效的真实速度,而不是带有水分的虚假的高速度。P185190、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P185191、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要以宏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来衡量微观经济效益的好坏,当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P186192、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是人口众多而资本严重短缺,资源相对不足。P186193.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通过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获得物质和能量转换的最大效率,从而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条件。P187194、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P190195、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次产业指广义的农业;第二次产业指广义的工业、包括加工工业、建筑业和采掘业等;第三次产业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商业、金融、信息、饮服、公用事业、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服务业。P190196、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差异,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四种。P191197、美国商务部1997年提出了四产业划分法,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即第四产业)。P191198、从数量演变序列关系看,产业结构的成长包括了三个阶段的序列变化过程,第一是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阶段;第二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加工化阶段;第三阶段是产业结构的技术知识集约化阶段,也是最高阶段。P192199、产业结构软化指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硬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软产业比重上升迅速。P192200、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1949---1957年是经济恢复时期和产业结构时期;2、1958----1978年是重工业主导型的工业化时期;3、1979---现在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均衡发展时期。P194201、外延式发展就是以较高的积累、大量的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P197202、产业结构的变化要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原则。P199\n203.产业结构调整要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效益。P199204、从当前的我国的情况来看,首先应当加以培育的是电子信息业、建筑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船舶产业。205、随着工业化进程势必引起轻重工业比例下降(即霍夫曼系数随工业化进程而下降)。P20920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经济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所采用的工业化模式,它是对前一种模式的修正与完善。P211207.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P211208、一般用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当比例超过50%时,就认为基本实现城市化;超过70%就认为实现了高度城市化。P211209、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紧密联系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源泉与动力,而城市化则反过来为工业化创造条件,推动工业化进程。P212210、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是从1953年“一五”计划时期开始的。P21321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清一色的公有制,国家是工业化的主要投资主体,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工业化投资责任。P214212、我国工业化资金也来源于农村,而且是采用价格剪刀差形式取得的。P2142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道路与战略。P215214、经过80年代以来的从“初级进口替代”到“高级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已经处于“高级进口与出口替代”的战略阶段。P217215、我国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即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工业化要求,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镇,建立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力争到2010年,把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P218216、同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P218217、乡镇企业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基本是以外延扩张或粗放型增长为特征的。P225218、目前乡镇企业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导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低效高速的运行态势依然是乡镇企业的致命弱点。P225219、乡镇企业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市场。P225220、苏南模式特点是所有制形式采取集体所有制。P227221、从总体上看,乡镇企业长期实行的是一条以速度为中心的粗放型增长战略。P228222、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要根据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彻底改变其政府职能,使之真正退出微观经济领域。当前,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政企难分开”。P228223、技术进步是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P228224、在产业结构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P229225、乡镇企业在投资与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以“资产增值”为根本指导思想。P231\n226.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的平衡。P233227.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经济一体化。P233228.由于出口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增长,叫做“乘数”原理。P237229、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分为三个类型: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P238230、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采取进口替代战略较为有利;而当经济发展走过了工业化初级阶段后,采取面向出口战略则更有利于本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P239231、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P239232、国际贸易政策措施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鼓励。P239233、国际技术合作一般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两个方面,它主要通过国家技术转让来实现。P241234、国际技术转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技术交流。P241235、国际技术贸易是以技术为对象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属于有偿转让,这是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最为普遍的形式。P241236.国际资本按资本流动方向,可以分为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两种。P243237、利用外资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对外借款和吸引外资。P243238、吸引外商投资一般有三种形式,即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P243239、利用外资的原则是平等互利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的原则。P244240、80年代初,我国就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P244241、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市和海南省5个经济特区。P245242、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P245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我国公有制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与为国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共同投资,按照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企业。P312.市场经济:是在各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基础上,通过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信号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和体制。P593.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来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P856、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各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基础上,通过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信号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和体制。P596、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线,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或劳务的最大组合。P84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加量是递减的。P99\n8、边际成本:是指生产者增加一单位产品或劳务的生产而增加的成本,也就是最后一单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即:边际成本=总成本的增量/产量的增量。P1049、等成本线:表示在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以一定量的成本支出所能够买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这些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就是等成本线。P10810、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又一基本形式。P231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包括本国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P17914、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来代替进口。P238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于初级阶段。P316、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P1517、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简称所有制结构,它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1618、集体所有制:是部分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又一基本形式。19、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两种: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P2520、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小私有制。P3021、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P3022、外资经济:是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统称,也叫“三资企业”。P3123、资本:能给所有者带来增值额的价值,是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基本要素。P4324、级差地租I:指同时投入不同地块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P4425、级差地租II: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P4426、效率:是指人们在工作中消耗的劳动量与获得的劳动成果的的比率,标志着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P4627、公平:是指合理处理社会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达到机会与结果的公正平等。P4628、兼顾公平:在收入分配“合理拉开差距”、“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形成两极分化”。P4630、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商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P5531、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以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P553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33、机会成本:是指从资源配置和生产角度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P5735、市场体系:就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P71\n36、狭义的生产要素市场:仅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P7337、资本市场:是以资本商品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它既是融资的场所,又是融资关系的总和。P7338、技术市场:是指以技术商品和技术服务为交换对象的交易场所。P7439、信息市场:是人们以知识、咨询、信息资源等进行交换和服务的场所或领域。P7540、土地市场:是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或转让的场所。P7541、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劳务组合所进行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P7942、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P8043、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P8144.基数效用论:即假设效用和重量、长度一样是可以测度的,可以用基数1、2、3……等表示效用的大小。P814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并不知道该商品或劳务的效用量究竟有多大,但消费者能够对各种商品或劳务的偏好程度排出次序。P824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P824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消费的某种商品或劳务量连续增加时,其总效用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加,但边际效用越来越小。P8248、无差异曲线:也称为等效用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条件下,对两种商品或劳务的不同组合具有相等效用或满足程度的曲线。P8349、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无差异曲线上两种商品或劳务相互替代的比率。P845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总和与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之间的差额。P8652、生产: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P9753、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P9754、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商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P9855、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必须投入的各种资源,概括起来,通常可分为四种,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5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加量是递减的。P9957、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报酬,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变动的影响。P10158、内在经济:是指生产者在扩大生产规模时,由于内部自身的因素所引起的收益的增加。P10159、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生产者所带来的收益增加。P10160、成本:即生产费用,是指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支出,是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的总和。P10261、经济成本:是指生产者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与会计成本是不同的概念。P10362、短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生产者不能调整其全部要素。P10463、长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生产者能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P104\n6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同等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点的轨迹。P10765、等成本线:表示在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以一定量的成本支出所能购买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P10866、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把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发行代表股份的有价证券---股票,并且股票可以自由转让的一种公司形式。P12267、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家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社会宏观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并予以干预的一系列政府行为。P13568、自愿失业:是指人们认为市场一般工资率低于个人的期望,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P13869、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确保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准得以维持,从而保证社会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政策措施的总和。P15670、社会保障型:是以政府为主要发起人,但以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为共同责任者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P15871、自我保障型:是以政府为社会保障的主要发起人,但以雇员或劳资双方为责任者的社会保障模式。P15972、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当期的社会保障收入来安排同期的全部社会保障支出,且社会保障收支基本平衡的融资方式。P15973、单一价格制:社会成员只要符合养老保险给付的资格条件,就可以获取同样金额的养老金待遇,这种待遇给付方式称为单一价格制。P16074、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那些无依无靠的、没有生活来源的、或因遭受灾害而致生活暂时困难的、或虽有一定收入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P16475、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量的增加。P17776、工农业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和。P17777、社会总产值:是指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产值。P17878、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P17879、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P17980.粗放型经济增长:也叫外延型,是指主要依靠增加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从而实现产出量的增长。P18181.集约型经济增长:也叫内涵型,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产出量的增长。82、狭义的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过程,它的结果就是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P20883、广义的工业化:包含着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其中现代工业的产生与成长是核心内容,随着现代工业的成长,来了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现代化。P208\n84、城市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及其他生产要素不断地由农村向城市集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也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改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过程。P21185、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强调发展中国家以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发本国盛产的农、矿、特产等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然后用外汇进口制成品。P23886、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来代替进口。P23887、出口导向:也称“出口主导”,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P23888、国际贸易:是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P23989、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促使商品自有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其实质是“不干预政策”。P23990、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其实质是“奖出限入”。P23991.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P23992.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P23993、国际技术合作:就是各国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转让等方式,从对方输入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科技水平,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P241参考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我国公有制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与外国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共同投资,按照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企业。P31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无权参加分配。P383.利润最大化:是指当生产者所能运用的投入资源既定时,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多少产品,按什么价格销售,才能使生产者获得的利润达到最大值。P1114.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采取更加开放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体制,鼓励和吸引外资兴办企业,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P245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如何科学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22答: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国民经济总体而言的,应该看它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例和所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是否占优势;第二、公有制为主体,不仅要有量的标准,还要有质的标准;\n第三、公有制不能局限于原来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2、为什么说市场是一种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p58答:市场配置是由市场供求、竞争和价格来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最大优点是它的高效性,这是由它的作用和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是:(1)自动调节。所谓自动调节,就是市场本身就具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不需要认得推动。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市场一种内生的、潜在的力量,这是因为,经济活动的本质是进行选择,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市场通过供求、竞争、价格的相互作用来配置资源,其结果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这一本质。这种自动调节的高效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成本,或者成本很小。(2)利益调节。获得经济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而市场配置方式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以改变人们的利益关系,大道调节经济的目的。利益调节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因为它符合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3、什么是机会成本?试举例说明。P57答:机会成本是指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例如:一块土地既可以种植粮食,又可以种植蔬菜和棉花。如果这块地用于种植粮食,每年能得到8000元的收入;种植蔬菜,每年能得到9000元的收入;种植棉花,每年能得到10000远的收入。如果这块地种了粮食而放弃了其他一些机会,则种植棉花,每年能得到10000元,种植蔬菜的机会成本也是10000元;而种植棉花的机会成本为9000元。4、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融资方式。P159答: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融资方式是: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和部分基金制。(1)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当期的社会保障收入来安排同期的全部社会保障支出,且社会保障收支基本平衡的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融资方式。(2)完全基金制,又叫完全积累制,是指国家或社会定期地将一部分收入(财富)积累起来形成一笔专门基金,以保证社会保障支出资金来源的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融资方式。(3)部分基金制,也称部分积累制,是指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当期正工作着的社会成员的缴纳,另一部分由社会保障基金提供的融资方式。5、什么是二元社会结构?它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何影响?p217答: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乡居民社会身份、地位和待遇存在巨大差异的一种社会结构,这种差异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规定并维持。影响: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原因:第一、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对你农民进入城市的严格限制以及由此导致的乡镇企业就地布局,使得一部分已经脱离农业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农业人口却没脱离农村将进入城市化进程。第二、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过分重视重工业发展,轻视轻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重工业一般属资本密集型,吸收劳动力少,这就限制了工业人口的增加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n第三、在城市建设及管理体制上,片面依靠国家投资,导致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及其他生活设施落后,无法接纳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6、简述传统国有企业的体制缺陷。P123答:第一、传统国有企业不具有自己的独立财产,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而只是一个进行成本核算的基层生产单位,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市场变动作出资源最优配置的决策,实现中心签约人和合约执行的监督者的功能。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出现了所有者虚置的状况,所有者无法对它的代理人的规避责任和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处于“软预算约束”之中。第二、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需求结构极为复杂,瞬息万变,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经理人员只是上级行政机关指令的执行者,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都有远离市场的上级主管机关通过计划下的指令作决策。第三、企业与国家处于父子关系之中:一方面,国家对企业施以襁褓般的束缚;另一方面,又给予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要无条件服从;产品的价格由国家规定,企业的盈亏由国家统负,所以,企业不存在市场竞争压力,不会破产。管理者和普通劳动者都缺乏改善经营、降低成本、使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第四、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态,给对这种企业制度进行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7、简述乡镇企业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P225-226答:一、市场环境的变化。(1)买方市场格局的形式使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国有企业市场参与度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压力;(3)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使乡镇企业面临更强劲的挑战。二、技术环境变化的挑战。三、宏观政策环境变化的挑战。政策扶持:税收政策的变化;产业政策的变化;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8、简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者可能追求的五种目标。P110—0111答:9、简述用市场配置方式配置资源,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P58答:所谓市场配置方式,就是由市场供求、竞争和价格来配置资源。用这一方式配置资源,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1)人人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实行完全竞争。(2)价格充分灵敏,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10、怎样理解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与作用?P245答:\n虽然我国经济特区在某些方面有特殊优惠政策,但它同样要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所以,我国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总格局中处于最高层次,它不仅对特区本身,而且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即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前三个窗口便利于我们向外看,通过特区,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获得信息等知识;第四个窗口便利人们从外向内看我们,通过特区了解我们的对外政策。同时,经济特区也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试验区,对内地众多地区进入国际市场起到了借鉴和推动作用,并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11、简述影响需求的因素。P80答:引发需求发生变化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2.消费者的偏好3.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值4.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5.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除上述五个因素外,还有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地理气候、经济开放程度、外国消费示范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需求。1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P157答:现代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强制性(2)社会性(3)公平性(4)福利性13、简述工业化的四种模式。P210-211答:总结世界各国已有的工业化道路,可以把它们归纳为四种模式。(1)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模式(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市场经济的功能。P63答:市场经济,是在各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基础上,通过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信号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和体制。(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可以通过市场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的作用,是资源有效率低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向效率高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合理流动。这样可以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地理条件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等合理的社会分工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2)真正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充分发挥展,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和个体、私营、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3)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必然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利益引导机制为那些真正有才能和胆识的人创造了机会,对他们所冒的风险和投入,市场会自动给予回报,而这些人的成功对社会是一种示范,会激励其他人更加勤奋和努力。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人才机制,它创造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每个人只要努力,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4)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强调资源的自由流动和经济体制的国际接轨,鼓励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贸易的自由化,是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融合。2、试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内涵。P182\n答:首先,从现有资源的约束条件来说,我国虽地大物博,但按人均量计算却是“地狭物薄”,人均资源严重短缺,不少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有限的资源相对于日益增大的需求变的更加稀缺。因此,在总体上,必须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消耗,加强地区、部门、行业发展的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其次,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需要来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带来新产业、新产品,层出不穷。轨迹间的竞争是知识经济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与管理水平上的竞争,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及技术含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商品附加值小,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将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的生产率上来,也是我国在国际交换中摆脱被动,获得更好发展所必需的。再次,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来说,要维权社会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必须依赖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的效率与效益。3、试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P182答:(1)从注重增加投资,新铺摊子,上新项目,转到利用现有基础,充分挖掘潜力上来。(2)从主要依靠物质上产要素的投入,转到主要依靠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上来。(3)从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增加产品数量,转到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类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上来。(4)从投资项目低水平、低效益的重复建设,转到按高效益的经济规模和合理布局的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来。(5)从偏重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到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4、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众所公认的,试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带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P235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转型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产生再生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存在着两种转型:一是经济制度的转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与实践模式的转型。两种转型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将使后者得到充实,前者得到升华。中国改革开放,是两种转型的历史契合。转型经济最重要的是结构,是生产中人和人、人和物的结构从不对称向对称、消极对称向积极对称转化。对称结构,是转型经济的最深层机制。知识经济使经济全球化、生产社会化程度得以按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按几何级数扩大的生产社会化本身就可以使价值得以扩大、提升、再生。因此,知识经济以放大的形式,使资源的再生优于资源的配置、资源的配置从属资源的再生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以展示和充分发挥。转型经济不但表现为经济活动中知识运营、生产社会化所带来的资源再生,而且表现为思维结构、社会结构、企业结构、生产结构的对称、有序、优化组合所带来的资源的裂变、再生与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二:转型对人的主体性的解放。  \n经济结构中,人的要素是首要的要素。改革开放意味着以往建立在经济、超经济强制基础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摆脱。人的主体性,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与动力。改革开放以前生产力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超经济强制对人的主体性的压制,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主体性的解放。团队主体性、企业主体性、区域主体性、政府主体性、国家主体性,是逐步放大了的人的主体性。总体上国民整体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起点平等,大大提高人的主体性,对人的行为从质和量两方面作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导向。制度高于技术,结构对要素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度(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产权制度只是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私有制是产权制度的必要环节,而非必要条件)对人的主体性的导向、催化和提高来实现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三:转型使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创业潮。  人的主体性的解放是创业的前提,人的主体性的提高通过创业来实现,国民主体性的提高通过创业潮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潮:民营企业的一次创业、二次创业与国有企业的二次创业。在创业潮中,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二次创业,使知识运营带动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带动资产运营、资产运营带动产品运营,实现主观与客观、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统一,从而使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政策环境对称、和社会法制环境对称、和社会信息环境对称、和社会心理环境对称、和市场竞争环境对称,摆脱经济运行的困境,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使企业和社会协调有序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四:转型中的制度融合。  以创业潮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公平与效率对称的经济,市场化改革就是在宏观与微观、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率、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宏观去规范微观、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经济运动。在市场经济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虽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位,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它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改革实质上是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有序化过程。整个社会系统是否协调有序,将决定社会系统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经济系统,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对称,从而发挥出最佳的生产力功能。与生产社会化相对称的,是经济的宏观化。在经济全球化、宏观化时代,政府宏观调控更显重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绝不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先天的优势。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什么?试述它的客观依据。P47答: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依据:(1)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存在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老丁数量和质量不同,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就必然会有多又少,即使劳动报酬相等,也会因家庭负担不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2)允许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必然造成个人实际收益上的不等。在社会主义阶段,应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社会成员在生产要素的占有数量和实际是用的效率及效果上不同,也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3\n)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必然产生个人收入的差别。市场经济在竞争中配置社会资源,起优胜劣汰作用。由于在生产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的程度、掌握信息的多少等方面存在不同,因而会拉开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造成先富后富的结果。由于这些客观条件不同而产生的富裕差别,市劳动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先后快慢的差别,不是一部分人富裕以后另一部分人贫穷为条件的,与贫富两极分化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且,社会主义国家控制指着国民经济命脉,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各种管理经济的手段,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进行合理调节,避免两极分化。6、试述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P186答:经济增长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财富和劳务的增长率。经济效益,是在经济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既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小小一之间存在着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经济效益是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中心和前提。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条件。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谈不上任何经济效益,及速度本身包含对效益的一定要求,效益本身也体现为一定的速度。但是,两者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不完全一致,经济增长速度所反映的产值、产量等指标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是劳动投入与有用劳动成果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我们要求的速度应该建立在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提高资本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即要把经济增长速度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7、什么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什么要坚持这个标准而不能坚持姓“资”姓“社”标准?P11答:(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我们判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判断每项工作的成败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标准。(2)之所以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也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决定的。(3)之所以不能坚持姓“资”姓“社”标准,是因为它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脱离每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及发展的需要,抽象地谈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好坏。而且,姓“资”姓“社”标准对这两种社会制度都做了教条主义的理解和界定,从本本出发,把许多没有制度属性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拒绝。8、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21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经济特征,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是:(1)公有制是反映并符合我国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客观要求的最基本的所有制形式;(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重要的基础;(3)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4)公有制经济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条件,(5\n)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总之,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9.试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结合的客观依据。P36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所有权是决定分配关系的法权基础,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必然决定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2)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对财富的创造作出了实际贡献,那么,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就可以依据投入要素的多少和实际贡献的大小参与收益分配。(3)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则。要素价格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过程。市场经济本身就包含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在必然性。(4)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要素所有者按要素投入的多少及实际贡献的大小获得相应的收入,体现了投入与收入相一致、贡献与报酬相统一的公平原则。总之,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10.试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重大意义。P46答:(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是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要兼顾公平,兼顾公平是指在收入分配“合理拉开差距”、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形成两极分化”。(2)效率优先,可以打破平均主义,促进资源利用,提高生产力。同时,也为实现公平创造物质基础。(3)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要求。兼顾公平可以为促进效率提供保障。11、试述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和作用。P63答:(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的作用,使资源由效率低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向效率高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合理流动。(2)真正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l992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国有企业进人市场,和个体、私营、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3)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4)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我国要发展经济,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走国际化道路,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12.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和配套措施?P126答:(1)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1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改革的具体方式,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参股控股公司以及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托管、出售等其他形式。2理顺企业政企关系,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主要配套措施:1实施战略性改组,缩小国有资产投资战线,改善国有资产投资的空间布局,优化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2\n创造条件,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3妥善解决企业富余人员问题。4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彻底分离企业所承担的过多的社会责任。13.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P156答:(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社会成员不至于因一时的竞争失败而遭受灭顶之灾,并在维持其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重整旗鼓,再次参与市场竞争,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具有不衰的生命力。(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重要保证。公平与效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按照支付能力原则征集社会保障资金和以受益能力原则使用资金。可以适当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合理,在保证经济效率的同时兼顾应有的公平。(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通过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和消费,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成员因遇到诸如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各种因素而造成收入损失或中断的风险,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为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得到满足提供保14.试析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目标?P166答:(1)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小、公平性差。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范围仍主要限于城镇居民,养老等社会保险虽已开始在一些农村开展,但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远没有纳入“安全网”。2、社会保障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其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需要巨额资金,但目前财政困难,许多经济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也普遍感到压力过大;其二,失业和提前退休人数的急剧增加,一方面减少了社会保险费的征集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社会保险金的支出量,使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其三,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中“空帐”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融资方式转轨尚未真正到位,更表明了基金收支矛盾的客观存在。3、社会保障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由于各有关部门所处的角度不尽相同,加上难免会较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从而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出现摩擦、矛盾和相互掣肘。(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应该是:逐步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并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有机结合的,覆盖面宽广,资金来源多渠道、待遇标准适度、社会化程度高、管理体制协调统一、城乡体系基本一体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15.试论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P187答:(1)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增长。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局部的眼前的经济效益,其结果是,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失去经济效益,阻碍经济增长,而且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2)在我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我们为此已付出了较大的代价。(3)环境及资源保护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经济增长代价的分析,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n16、为什么说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P219答:(1)在二元社会结构下,为了使农民能够参加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政策,乡镇企业应运而生。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2)我国人口众多,要想通过建立大城市来转移农村人口,实现城市化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城市病”,就必须加快小城市建设。(3)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两者互相促进。17、分析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你对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的思考。P225,P228答:(1)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1、我国已由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的格局步入买方市场,国有企业改革使其竞争力与日俱增,“三资企业”大量进入和私营经济长足发展,这些使乡镇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2、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广泛传播,乡镇企业正在失去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如何用科技改造企业成为乡镇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3、国家税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等,使乡镇企业失去许多政策优势。(2)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战略调整的基本内容:深化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的规模化、集中化,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战略调整必须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第一,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第二,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的关系;第三,内向发展和外向拓展的关系;第四,提高自我积累能力与利用社会资金的关系;第五,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和扶持的关系。18.试述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P236答:(1)坚持自力更生的重要性。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所必须的。否则,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2)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3)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两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把两者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参考:1、论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60答: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1)市场性。市场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心,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价格为信号进行运转。\n(2)自主性。市场主体具有独立自主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应具有独立自主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竞争性。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有市场主体都是竞争的关系。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4)开放性。一是指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开放,二是指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使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实行开放式经营,市场经济活动面就越大,可以取长补短,资源配置效率就必然提高。(5)法治性。所有经济活动必须依照一整套科学而规范的市规则来进行,市场经济应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制基础上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计,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2、试述资源配置的含义和内容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合理地配置资源?P55答:(1)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以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2)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解决人类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及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即如何对资源进行组合;3、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3)合理配置资源的因为是:1、资源的稀缺性,一是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和无限性;二是由于资源的稀有。2、资源的多用性。因此任何社会都必须合理配置资源。3、试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具体内涵?P182答:(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1)资源约束;2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3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2)具体内涵:1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高上来;2从依靠投入转到提高要素使用效果上来;3从资源消耗多转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上来;4从低效益、重复建设转到提高效益、优化结构上来;5从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到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