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介绍(四)——实验经济学概说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 史密斯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并确立了实验经济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工具和体系。他被誉为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此次获奖乃众望所归。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第一次将诺奖授给对实验经济学有突出贡献的人,早在1988年就有先例(间接地),当年诺奖得主阿莱斯就做过大量验证期望效用假说的实验研究;这次直接授奖,不仅肯定了实验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领域的地位,且对其今后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1987年,我在美国读书,选修实验经济学大师之一、现任教于哈佛大学的罗斯(Roth)教授的课,当年36岁的罗斯风华正茂,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令我印象深刻,使我对实验经济学有初步了解,并涉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1995年,罗斯与我的另一位老师合编《实验经济学手册》,以史密斯的体系为主线,囊括实验经济学的前沿成果,是迄今最权威的专著。 实验经济学发展史实验经济学的目的,是想通过设计或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无人知晓第一个经济实验始于何年,但可以肯定,自1930年代始,经济实验便不断运用,且方法论逐渐完善和发展,最终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活跃分支。\n 大体说,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30~1950年代,共有三大标志性的经济实验类别。第一类是为验证个人选择理论所设计的实验,力图通过实验手段,了解影响个人效用偏好的因素和规律。第二类属于检验博弈论假设的实验,这类实验的研究范畴很广,涉及信誉效应、公用品抉择、议价过程等。第三类是产业组织方面的实验,主要特征是构建虚拟市场和组织形式,在不同的信息和市场条件下,研究人的行为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1960年代至今,这期间实验经济学飞速发展,设计和构思不断创新,方法和工具日趋完善,结论和证据层出不穷,很多证据与经济学常识南辕北辙,向传统经济理论(像金融学中的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挑战。 主流经济学家从最早拒绝实验经济学,到有选择性地接受一些实验证据,这表现为实验经济学论文数量的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各类领先期刊共发表了150多篇实验经济学的文章。其特征是,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类别繁多的实验课题、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已初步建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实验经济学体系仍有不少问题,某些方法颇具争议性,受到许多反对者毫不留情的批评。 实验经济学目的与方法史密斯1982年的开拓性论文,统一了此前许多经济实验所采用的个别方法,界定了经济实验应遵循的步骤,建立了一套标准的研究设计和分析系统。他认为,每一个实验都应由三大元素组成:环境、体系和行为。环境给定了每位参加者的偏好、初始的货品禀赋和现有的技术水平,而体系则界定了实验术语和游戏规则。环境和体系乃可控制变量,他们会影响最终所观察到的行为。但要在实验中控制环境和体系变量,须满足一些先决条件,史密斯总结为五个: 第一,非饱和性,指人们对商品或金钱的欲望永无止境,“多多益善”,即常言所说“多比少好、少比无好”;\n 第二,突出性,指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其行为和策略,清晰透明、勿庸置疑; 第三,支配性,指实验结果应尽量客观,不被参与者的主观成本或效益所左右; 第四,隐私性,指每位参与者只被告知他本人的回报程序,对他人一无所知,以避免互相影响、操纵结果; 第五,平行性,指实验得出的结论在非实验室的现实世界中和在同样环境下也成立。 实验经济学家认为,尽管上述特征有异于其他传统经济学分析,但这种用简约的微观经济过程模拟外面的大千世界、在实验室中培植“温苗”之举,仍不失为一种权宜好计。言外之意,勿庸置疑实验的平行性,其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验经济学的局限实验经济学家认为,只要认真对待和仔细设计实验程序,控制变量的问题不难解决。原因是,只要设计得当,支配性和隐私性可隔离实验中的微观经济实体,使其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即实验环境和体系设计愈精细、愈苛刻,实验结论便愈准确。惟有如此,实验室所得的结论方可用于现实世界。 殊不知事实并非如此。按精细原则构建的实验反而可能事与愿违,即实验环境和体系设计愈精细,平行性成立的可能性就愈小。即是说,苛刻的实验室条件会偏离真实世界,其结论无普遍性和实用性也就不足为奇了。批评者认为,这是实验经济学最严重的缺陷,其原本目的是通过实验来指导实践,但无法重复实验。而支持者却认为,上述指责言过其实,举例拍卖和投资心理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就比较准确,实验的具体设计乃技术问题,并非致命的方法问题。\n 社会科学的实验并没有自然科学的实验那样成功,经济学家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社会系统(含经济系统)的内部独立性较低,其中各个参与者及环境和体系的结构都 不独立,互相影响,极难将外部因素隔离开,因此最终的行为必然受到影响。二是社会系统的内部复杂性较高,在此情况下,实验室模拟的环境和体系难免脱离实际情况。 无论无何,实验经济学已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它提醒我们,人们的意见、决策和理由一定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求其中的因果机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