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2-08-19 发布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物价上涨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物价上涨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摘要]2007、2008我国居民消费指数和物价都2006年都有所上涨,创下多年的新高,是通货膨胀?抑或经济发展过热?试从生产关系各要素的关系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象做以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生产关系价格通货膨胀    一、背景描述    (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今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物价上涨快。1997年以后,中国物价水平一直非常低,大家一直习惯低物价,但2007年上半年,物价指数出乎大家意料的高,而且在加速。民生消费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就是一个例子。二是投资增长出现反弹。2003年以来政府下大力气利用宏观调控各种手段试图解决投资增长过速而相对消费不足的问题。三是外贸盈余日渐扩大,增加人民币的供给,外汇储备过高。央行数次加息,屡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二)物价上涨的数据情况  数据4.4%,3.2%前者是六月份的CPI,后者是上半年的CPI数值。从2007年7月26日开始,以华龙、白象为首,占据我国中低价位的方便面的价格普遍上涨,平均涨幅20%。以食品类涨价为主要动力,物价总指数上涨。在食品的16项分类中,与去年同期相比15种价格上扬。在主要食品价格涨幅中,粮食类价格上涨4.8%,油脂类价格上涨24.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3.3%,水产品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价位,同比上涨6.3%。服务项目价格小幅上涨,涨幅2.6%。\n    二、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分析    (一)生产关系各基本要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原理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物质资料生产要消费生产资料;人口自身生产要消费生活资料;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与生产之间具有同一性,生产是消费(生产性的消费),消费也是生产(消费性的生产)。  2.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分为生产条件的分配和生产成果的分配。日常生活中,我们较多接触到的往往是生产成果的分配。其实,社会的分配是先有生产条件的分配,其次才是产品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而不是分配决定生产。“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  3.生产和交换(流通)的关系  交换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环节。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生产过程中和社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交换本身就属于生产,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产品与消费者的交换也是由生产决定的。\n  如果没有生产的分工,也就没有交换;即使是私人交换也以私人生产为前提;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所决定。交换反作用于生产,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既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又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用于交换的产品需求增长,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归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任何把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割裂和并列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价格机制的相关原理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物价上涨可能有以下的情况:价值真正增加,就是说生产一件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增加,在这件商品中含的劳动价值增加;商品供应少于需求,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商品成了稀有物品,价格自然上扬。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商家一起哄抬物价,造成供小于求的假象,使人以为商品中的价值增加,从而价格升高。  (三)结合物价上涨的社会现象予以分析  1.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价格上扬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生产关系的链条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生产是不是不够?我们的交换、分配甚至是消费有不均衡和大量的泡沫?单从市场来看,是不是商家故意形成垄断,哄抬物价?\n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状况看,中国宏观经济在快速的运行。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影响制约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物价上涨可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也可能是供求影响下的价格波动,不能一概而论。就目前中国的形势来看,是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必须控制好节奏,但是不是进入通货膨胀的局面还是很有争议。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可以看做是通货膨胀初期,我们的生产成本增加,消费需求却依然很高,这种矛盾已经通过价格明显表现出来,并且突出的领域很多。  不管怎样,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好,通货膨胀的前期也罢,我们应该做的是理性的看待物价上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物价问题,下发《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产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这种宏观调控的手段正在起到作用,各项政策的落实已经让我们感受了物价上涨压力的减小。  2.遏制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的特点我认为是实物价格和资本价格上涨,而工业消费品价格却持续低迷,这体现了我们分配和公共产品不足的诸多问题,所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提高资源价格,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都是为了试图从结构上解决问题。在处理分配问题和公共产品不足上我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社会问题非常明显地集中在与民众基本生计有直接关联的部位。因此,要想从总体上缓解社会问题,就必须由此入手。必须看到,由普遍主义原则所直接导致的民众普遍受益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得到由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实惠,比如下调房价,稳定物价。\n  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改善民生已经是政府工作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更要强调发展必须为了人民的利益,同时由人民来享受发展的成果。从优先发展教育,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提法,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到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每一个工作重点都突出了改善民生的政策趋势。  2008年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规定了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品种范围、干预形式和具体办法。  后记:政策的出台,措施的采取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和市场中的生产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价格作为一项市场稳定的重要指标,我们应该怎样客观又准确的看待它,原理和现实必须严密结合,不能拘泥于课本,必须与整体局势联系。    参考文献  [1]赵雪芳《我国当前物价走势与宏观调控》.《中国金融》,2007年第22期  [2]吴筠《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今日新疆》,  [3]何白齐《稳定物价关系民生》.《今日新疆》  [4]祖平《理性看待物价上涨》.  [5]《中国进入物价较高时代》.《共产党员》,2007,11下  [6]《市场,向上?向下?》.《招商周刊》,2007,08,06总271期  [7]彭兴韵《今年物价上涨是短期趋势》,《时事报告,大学生版》\n  [8]《保证市场供应维护物价稳定》,《经济论丛》,2007,5  [9]吴忠民《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浙江学刊》,1997第4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