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2-08-19 发布

[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典复习思考题附详细解答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1、什么是发展中国家,有哪些特征?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ies]欠发达国家[LDC].[lessdevelopedcountries](P19)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1)收入水平低下。(2)生活水平低下:住房,医疗,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状态差。(3)生产率水平低下。(4)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5)失业问题严重,劳动不得其用,平均在10%——15%。(6)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7)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8)二元经济结构显著。(9)在国际关系中处于脆弱地位。 2、发展经济学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其中一些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20世纪40---60年代).这个阶段是结构主义占统治地位.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是:(1)积累资本。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2)工业化。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出路。(3)计划化。政府必须干预经济,要强调国家计划的主导作用。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20世纪60---80年代初)这个时期的主要观点:(1)提出多元的经济目标----除了GNP的增长以外,强调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分配公平、乡村发展和保护环境。(2)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主义。这一时期对市场机制的重新强调也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的复兴。他们认为,价格—市场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有助于有效配置资源并且提供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二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三是可以提供广泛的信息而花费不高。(3)提倡外向型发展战略。提出外向型发展战略,即出口鼓励的工业化战略。(4)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n进一步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强调制度因素,应该重视基本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2)新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化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溢出效应。(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重视。 3、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1)经济增长理论;(2)收入分配理论;(3)资本积累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5)工业化道路理论;(6)技术进步理论;(7)人口转移理论;(8)平衡与非平衡理论;(9)国际贸易理论;(10)宏观调节理论。 4、收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n第二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较。经济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区别。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有哪些?经济增长定义(economicgrowth)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增加。它一般用或GNPorGDP表示。人均GDP,反映一国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的综合指标。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2)产出结构的变化。(3)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4)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分配状况的改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或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平衡,如果产品大量积压,如果以坑害消费者为代价,如果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污染严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健康受损;如果收入和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均,这种经济增长不会带来真正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人的能力的扩大是有限的。但是,有了经济增长,不等于就自动导致了人类发展。下面有几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1)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2)无声的增长(voicelessgroth)。(3)无情的增长(ruthlessgrowth)。(4)无根的增长(rootlessgrowth)。(5)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growth)。如果出现了上述“无五”情况,增长就没有导致人类发展。人类发展所包括的内容要宽泛得多。它不仅包含物质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环境的改善,而且还包括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改善。发展是指人的全面发展,而经济发展是指人的物质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增长能促进人类发展,而且人类发展也能促进增长。人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n2、GDP\GNP存在哪些缺陷?经济发展的度量指标是如何构成的?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通常是以GNP或GDP来表示的。但是,它们也有许多缺陷,特别是国际比较时,问题更为严重。这个指标有如下缺陷:(1)每个国家都有些产品和服务是不计入GDP的,不经过市场交换的,而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是国民总产品的一部分,但并没有包括在GNP中。因此,按照市场价值加总的GNP数字无疑低估了一国实际的国民总产品。(2)地下经济是不计入GDP的。在任何一个国家,地下经济(undergroundeconomy)都是存在的。从事地下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逃税,如走私等。有些地下经济是为了逃避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裁,如贩毒、生产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等。由于地下经济是非法的,交易活动秘密进行,交易收入不报告,无法统计在GNP中。(3)GNP并没有扣除自然资源(如水、土壤、森林、空气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的耗竭和环境污染所引起的人类福利的损失和防止污染而投入的成本。如果要扣除的话,实际的GDP的规模比通常计算的GDP要小。(4)当把GNP进行国际比较时,必须把不同的货币转换成一个共同的货币,通常用美元来表示。但是,用这种方法来比较,是很不准确的。用GDPorGNP的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率的指标是有缺陷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统计指标作为一国国民产品的综合指标。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发展的度量指标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如物质生活质量指数:这个指标的构成是,一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每个指标分100个等级,1代表最坏,100代表最好,一般处在二者之间,一个国家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按照1到100来打分,把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该国的综合指数。3、对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的分析。(1)假说的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变化规律的假说: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贫穷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富裕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趋于下降。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2)支持这一学说的理由1)贫穷国家的二元经济显著。2)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少数人由于财产收入、本人才能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其它原因而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大部分人相对来说变穷了。到经济发展后期,教育逐渐普及,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能之间的差距缩小了,因而生产率和工资水平大大提高,收入差别也相应缩小。疗补贴),来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n3)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的政权往往掌握在富裕阶级的手中,这样制定的方针必然不利于穷人阶级。结果,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后,一般民众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参政的意识增强了,并且能够组织起来形成抗衡集团,如工会组织,以争取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益,迫使政府采取一些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政策,结果导致收入差别的缩小。第三章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复习思考题1、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一是“资本——产出比”概念。哈罗德认为,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不仅刺激总供给,而且刺激总需求。要实现充分就业,本期投资必须大于上期投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罗德提出了“资本-----产出比”概念,利用它来推算第二期达到充分就业所需的追加投资,以使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均衡增长相适应。二是提出了“比率分析法”,哈罗德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引入了时间因素,用“比率分析法”(增长率、储蓄率)代替了凯恩斯的“水平分析法”(国民收入、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从而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动态化了。三是提出了三个增长率,哈罗德将经济增长率分为实际增长率(G)、有保证的增长率(Gw)和自然增长率(Gn)。有保证的增长率(GW)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增长率”,它说明了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实际增长率(G)是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与实际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决定的。自然增长率(Gn)是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它反映了人口与劳动力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三种增长率相等就是经济达到了稳定的均衡增长。2、 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是什么?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是三种增长率之间的不平衡。第一,Gw>Gn(投资过多)时,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能允许的程度。这时,由于生产增长受到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将出现储蓄过度,引起经济长期停滞。第二,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