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摘要: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共同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对研究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 分工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分工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分工是无所不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分工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研究了两方面的分工问题:企业内部的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分工。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分工,而对生产分工的研究主要研究两种类型:一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企业内部分工,马克思将其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阐明了企业内部分工提高了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分工。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分工的内在本质。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分工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是在剩余劳动时间的形成、生产工具的进步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种类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与集中等客观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马克思把分工的过程概括为:自然经济的内部分工、简单商品经济的分工、资本主义分工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形态。 (二)分工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分工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杠杆,另一方面,分工对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制约性。在分工对生产力进步的作用方面,马克思强调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和建立科学劳动组织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分工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分工对社会生产力进步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扩大社会劳动的范围和发展社会劳动的范围。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分工对社会组织的作用,阐明了分工对人的发展、商品经济、阶级关系的制约性。\n (三)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随着生产分工的发生而发生,同时也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深度取决于生产分工的水平。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正是由于分工的存在和演进,使商品交换的形式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规模也取决于分工的水平。 (四)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研究分工问题。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结纽带,兼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就分工的生产力属性而言,分工意味着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间的客体性划分,它是以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多样性为标志在技术形式上的分配。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又以分工为中介影响生产关系的发展。“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五)劳动的地域分工。马克思从自然因素的差别上揭示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因。关于地域分工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认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从经济层面考察,所谓城市就是工商业经济中心,农村就是农业产业所在地。最基本的地域分工就是划分城市和农村两大经济区域。这种划分贯穿于全部经济史。在工业革命后,城市的经济内容发生变化,相当多的现代工商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就形成城市。 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再到杨格、杨小凯,西方经济学家对分工理论进行了专门研究。 (一)西方早期的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一国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二是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和技巧,而“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用制造业来说明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有三大好处:一是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二是分工会节省工作转移的时间损失。三是分工促进了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机械的发明。并认为分工可通过市场来决定,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放任。 (二)杨格的分工和报酬递增理论。杨格在《报酬递增和经济进步》中对亚当·\n斯密的分工与市场理论进行深化,解释了分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理论大致分为三方面:一是报酬递增是分工的结果。二是分工和市场规模互为限制。三是分工可利用迂回生产方式。在杨格看来,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总是表现为迂回生产,即在原材料和最终产品间插入越来越多的中间环节。认为规模报酬不仅产生于企业内部,而且更产生于社会内部,产生于企业与企业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及其协作上。规模扩大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水平复制,而是伴随科学技术变革、生产方式改进等更具效率的结构调整意义上的扩张。杨格从亚当·斯密定理出发,深刻揭示了劳动分工、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都是内生的而不是给定的外在约束,从而不仅从整体上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所谓“报酬递减规律”,也超越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揭示了劳动分工、市场规模、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动态联系。 (三)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分工理论基本思想是: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知识经验的增加能促进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提高,高级的专业化和分工水平又能加速技术的改进和生产率的提高,这种良性循环过程能使分工演进更高,产生经济起飞现象。其研究的问题:一是内生交易费用与分工演进,主要探讨内生交易费用对分工的影响。二是城市化理论,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城乡差别,最优城市结构的层级与机制。三是工业化理论,研究新机器如何出现,迂回生产方式的链条有多长,工农收入的比重与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四是研究分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认为“一个能力不如他人的人,如果在某个行业专精,他的效率可能比更聪明但却不专精的人更高,因为他可以通过专业化内生地获得专业知识、技能”。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论述了制度与分工间的关系,认为制度创新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诺斯指出,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理论道德的行为规范,是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制度安排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激励企业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韵潜在收益成为现实。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当各种因素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制度就有可能建立并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使商品价格降低,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n 从分工理论发展的过程看,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鼓励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容量;分工可延伸生产、流通环节,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制度创新可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比较 分工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人手研究分工问题。 (一)关于分工理论体系的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非常重视分工问题,但两者在不同的方法论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分工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分工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分工、迂回生产、产业问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间的相互关系,专业化、分工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制度与分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数学的研究方法,对分工理论进行形式化。最具影响的是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采用数学上的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原理,为处理分工与专业化问题所涉及到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武器,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与均衡模型,使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重新焕发出新的曙光。但尽管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取得新的进展,但其研究仅仅只是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研究分工问题。而马克思把社会分工看作是社会的整体结构,在分工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既不局限于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分工问题,也不局限于分工现象的某一个侧面,而是从历史纵线条和每一个时代的横断面的结合上,提出对社会分工的系统解释。”在其分工理论体系中,既研究分工的一般问题,又研究各历史时期的分工,包括自然经济的内部分工、简单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资本主义分工及未来分工发展的趋势;既研究分工的本质,揭示分工产生的客观因素,又研究分工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分工的历史作用。 (二)关于分工内涵的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分工的内涵上有差异。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分析的是产业内部的分工或企业内部的分工,亚当·斯密和杨格主要是从产业分工的角度研究分工问题,将分工限制在产业分工的视角,重点研究分工的经济属性,而忽视分工的社会属性。杨小凯的分工理论在分工内涵上“没有区分市场上的劳动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从而忽略了企业作为报酬递增实现者的内部机制。”马克思从社会劳动的性质人手研究分工问题,认为分工是社会总劳动划分为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劳动上,也就是“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n。从这一内涵出发,马克思认为,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看,分工属于劳动过程,是劳动的技术组织形式。马克思既分析劳动的市场分工,也分析企业内部的分工,并且区分了“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认为企业内分工受制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作为整体为企业内分工提供可能性。并在本质上分析分工对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在内容上分析社会基本分工中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及生产者在工种、职业、职能上的相应划分。 (三)关于分工作用的比较。在分工的作用方面,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基本观点上一致,都强调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分工既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容量。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开始就认为分工可延伸生产、流通环节,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但在分工作用的侧重点上具有差异:西方经济学主要从经济学视野来论述分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杨格利用报酬递增的动态观念和迂回生产方式来解释分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报酬递增是分工的结果,分工和市场规模互为限制,分工可利用迂回生产方式,把先进的生产方法引入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率。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认为专业化和分工水平能加速技术的改进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制度创新可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总体看,西方经济学是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角度来建立分工理论。马克思尽管也强调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认为分工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杠杆;另一方面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不单纯谈论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系统考察分工在社会组织各层次中的作用。既考察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又研究分工对生产关系的作用。而且更侧重于从劳动的社会性质角度研究分工。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著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这里,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 (四)关于分工与商品交换及市场关系的比较。马克思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都论述了分工与商品交换以及与市场的关系,认为分工能促进商品交换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但在观点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西方经济学从亚当·\n斯密开始就认为社会分工与市场规模密切相关。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指出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动态关系,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市场不是由人口、区域决定的,更是由购买力决定的,购买力由生产力决定,而生产力是由分工决定的。杨小凯则从交易效率的角度研究分工与市场的关系,认为交易效率是交易规模的增长函数,如果交易效率有一点提高,均衡分工水平就会上升,分工水平的上升又会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均衡水平。马克思在分工与商品交换及市场的关系上,认为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市场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分工越向前发展,产品就越不是交换手段,于是就需要一种独立于每个人的特殊生产之外的一般交换手段。”市场规模也取决于分工,水平分工越发达,具体劳动的种类就越多,投入交换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就越多,市场的规模也就越大。所以,马克思认为“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激励企业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韵潜在收益成为现实。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当各种因素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制度就有可能建立并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使商品价格降低,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分工理论发展的过程看,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鼓励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容量;分工可延伸生产、流通环节,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制度创新可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比较 分工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人手研究分工问题。\n (一)关于分工理论体系的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非常重视分工问题,但两者在不同的方法论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分工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分工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分工、迂回生产、产业问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间的相互关系,专业化、分工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制度与分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数学的研究方法,对分工理论进行形式化。最具影响的是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采用数学上的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原理,为处理分工与专业化问题所涉及到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武器,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与均衡模型,使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重新焕发出新的曙光。但尽管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取得新的进展,但其研究仅仅只是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研究分工问题。而马克思把社会分工看作是社会的整体结构,在分工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既不局限于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分工问题,也不局限于分工现象的某一个侧面,而是从历史纵线条和每一个时代的横断面的结合上,提出对社会分工的系统解释。”在其分工理论体系中,既研究分工的一般问题,又研究各历史时期的分工,包括自然经济的内部分工、简单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资本主义分工及未来分工发展的趋势;既研究分工的本质,揭示分工产生的客观因素,又研究分工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分工的历史作用。 (二)关于分工内涵的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分工的内涵上有差异。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分析的是产业内部的分工或企业内部的分工,亚当·斯密和杨格主要是从产业分工的角度研究分工问题,将分工限制在产业分工的视角,重点研究分工的经济属性,而忽视分工的社会属性。杨小凯的分工理论在分工内涵上“没有区分市场上的劳动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从而忽略了企业作为报酬递增实现者的内部机制。”马克思从社会劳动的性质人手研究分工问题,认为分工是社会总劳动划分为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劳动上,也就是“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从这一内涵出发,马克思认为,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看,分工属于劳动过程,是劳动的技术组织形式。马克思既分析劳动的市场分工,也分析企业内部的分工,并且区分了“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分工”,认为企业内分工受制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作为整体为企业内分工提供可能性。并在本质上分析分工对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在内容上分析社会基本分工中的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及生产者在工种、职业、职能上的相应划分。 (三)关于分工作用的比较。在分工的作用方面,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基本观点上一致,都强调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分工既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容量。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开始就认为分工可延伸生产、流通环节,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但在分工作用的侧重点上具有差异:西方经济学主要从经济学视野来论述分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亚当·\n斯密认为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杨格利用报酬递增的动态观念和迂回生产方式来解释分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报酬递增是分工的结果,分工和市场规模互为限制,分工可利用迂回生产方式,把先进的生产方法引入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率。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认为专业化和分工水平能加速技术的改进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制度创新可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总体看,西方经济学是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角度来建立分工理论。马克思尽管也强调分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认为分工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杠杆;另一方面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不单纯谈论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系统考察分工在社会组织各层次中的作用。既考察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又研究分工对生产关系的作用。而且更侧重于从劳动的社会性质角度研究分工。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著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这里,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 (四)关于分工与商品交换及市场关系的比较。马克思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都论述了分工与商品交换以及与市场的关系,认为分工能促进商品交换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但在观点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开始就认为社会分工与市场规模密切相关。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指出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动态关系,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市场不是由人口、区域决定的,更是由购买力决定的,购买力由生产力决定,而生产力是由分工决定的。杨小凯则从交易效率的角度研究分工与市场的关系,认为交易效率是交易规模的增长函数,如果交易效率有一点提高,均衡分工水平就会上升,分工水平的上升又会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均衡水平。马克思在分工与商品交换及市场的关系上,认为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市场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分工越向前发展,产品就越不是交换手段,于是就需要一种独立于每个人的特殊生产之外的一般交换手段。”市场规模也取决于分工,水平分工越发达,具体劳动的种类就越多,投入交换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就越多,市场的规模也就越大。所以,马克思认为“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n (五)分工与制度关系的比较。分工既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本身也是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决定劳动分工,劳动通过分工提高某一制度的收益。在分工与制度的关系上,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强调制度与分工的相互作用,但在分工与制度关系的认识上也有不同之处。西方经济学在亚当·斯密时期研究了分工与劳动生产率及国民财富的增长问题,但忽视了分工发展的制度基础。杨格强调分工、知识积累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认为报酬递增是分工演进过程中的宏观现象,是由分工导致的知识积累现象。而知识积累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内生于分工活动的制度结构中,强调制度变迁的关键作用。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分工发展中制度的作用,研究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国家制度对分工的影响,认为制度决定分工演进的方向。马克思经济学是从分工与所有制、分工与阶级关系和分工与上层建筑等角度来研究分工与制度的关系。在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在分工劳动中,生产的社会性不表现为直接的人的依赖关系,而表现为不同劳动相互交换形式下的物的依赖关系。归个人所有的劳动通过在劳动过程中的实际使用引起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形成一定的所有制。在分工与阶级关系上,马克思认为“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认为分工与阶级关系是内在联系的。“由于劳动关系制约着财产关系,从而制约着社会成员的经济地位,所以分工是促进阶级划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工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上,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分工制约上层建筑的形式,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独立发展的基础,造成上层建筑的独立性。 四、结语 分工和交换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由于分工产生了不同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需求,导致贸易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城市的出现、区域经济的形成、迂回生产方式的形成、制度的变迁、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因此,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n (一)对理解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科学性及借鉴西方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分工与报酬递增、专业组织成长、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积累间的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从整体的视角,全面系统的研究分工问题,形成全面系统的分工理论。通过比较发现,迄今为止,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仍是对人类分工现象第一次科学、完整、系统的解释。通过比较,在理论上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的科学成分。 (二)对研究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学说史上,关于经济增长可从两条思路来分析:一是规模经济。认为只要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经济规模便会增大,经济就会增长起来。二是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认为分工会促进制度演变,并促进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和经济增长。其中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对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面临如何实现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问题,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从中可寻找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借鉴之处。 (三)对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面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组织的成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都认为分工能促进商品交换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加快我国经济的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的成长,对加速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