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博-政治经济学讲义2015年1月8日\n复习书目参考专著1、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3、[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一、二、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4、[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5、[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商务印书馆6、许宝强、渠敬东选编《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7、[美]保罗.巴兰《增长的经济学》,商务印书馆8、[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资本主义的动力》,中央编译出版社9、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0、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社科文献出版社11、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商务印书馆\n参考教材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雎国余群众出版社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全二册) 谷书堂陕西人民出版社\n重要知识点串讲一、政经为何关注“价值论”基本范畴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来源:马克思《资本论》观点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斯大林对生产方式的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争论:研究对象中是否也包括生产力?A.列宁观点:不包括人与物之间效用的问题,不应将生产力纳入研究对象。政经对生产力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并不关注,而关注的是其与生产关系发生互动时的相互作用。B.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解释:一是生产社会方式(更多关注生产关系问题);二是生产的自然方式(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关注生产力方面)C.辩证唯物主义上讨论生产力的问题,是为了研究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其历史运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对一种生产方式的合理性提出肯定,因此政治经济学要关注对一些基本范畴。2.政治经济学为何关注“价值”等基本范畴价值论是经济学家区别于他人的根本方面,其选择代表个人价值取向问题,是关键问题。A.什么是价值?\n哲学意义上的定义: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物的能动关系,物对人的满足,人对物的评价。争论:每一个他人就构成社会,对个人而言,社会是外部世界,另一个外部世界是自然,价值意义是与社会还是自然作用形成的?如果是与社会作用形成的,那么价值为社会关系的抽象;如果是与自然作用形成的,那么,价值就包含人与物之间的自然属性。即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还是代表其自然的效用?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还是自然要素?——价值论的分歧B.价值的基本定义劳动价值;效用价值a.劳动价值论最早由古希腊的色诺芬提出(但其将土地也视为价值的源泉),古典经济学使之成为理论体系,马克思丰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b.效用价值论同样出现于古希腊,古典经济学之后形成理论体系,真正形成价值理论是在产业革命之后。c.在古希腊,两者之间就出现了分歧。但是在古希腊,两者都不是完整的理论,而只是一些想法的原因:古希腊的经济学源于美学和政治学;在当时,进行社会劳动是奴隶的事情,奴隶并非人而是一种工具,劳动不是一种高尚的事业,劳动不被主流思想所重视。中世纪的经济学是从各个角度来论证上帝存在的合理性,而非独立的经济思想,这就使得当时的经济学是粗糙的。当时推崇农业而鄙视、批判商业,对商业牟利不给予公正的评价。\nC.资产阶级革命后价值理论演变进程产业革命前后,价值理论成为一种体系而存在。a.第一阶段(产业革命前后):重商主义转变为古典经济学价值论。b.第二阶段(1840年前后):古典劳动价值论转变为客观效用价值论。c.第三阶段(1871年边际革命之后):客观效用价值论转变为主观效用价值论占主导。d.第四阶段:效用价值论转变为均衡价格理论。e.第五阶段:对各种均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通过分析思想史和经济史研究政治经济学为何关注价值a.第一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法国,其并非理论而只是一种国家政策,以当时法国的大臣高尔勃为代表,核心为价值源泉是商业,价值来自于贸易,尤其是国际间贸易是增加财富的主要方式,从而国际贸易成为法国财政政策的重点。其认为创造财富依靠的是国家,从而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干预主义。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源泉是劳动(斯密),李嘉图是更彻底的劳动价值论者。提问:为什么古典经济学要提出劳动价值论,并使之成为核心理论(占据一百余年的主流地位)?答:①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作为新制度去取代旧制度,必然要进行斗争,\n会受到旧制度的顽强抵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进性优越性就无法体现,要代替旧的理论,取得历史地位,理论家必须论证这一种新制度的优越性(新制度本身尚不稳定),理论实施的必然性源于其合理性又源于其优越性。对一种新制度优越性的论证,从哲学家的角度可以论证其公平正义等,而从经济学家的角度,要证明制度的优越性,证明它是一种公平的正义的制度,就要论证其推崇的是公平交易,以商品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易,来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所以,经济学必须论证价值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合理。②归结其源泉为劳动,是因为其最重要任务为反封建,其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为首要矛盾,所以资产阶级必须联合无产阶级共同反对之。另一方面,雇佣劳动要取代原有的贵族经济,而雇佣劳动的另外一头是劳动。把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是肯定劳动正义性,符合资产阶级的历史利益需求。④产业革命时代,资产阶级掌握产业资本,意味着新兴产业(制造业)必要取代传统产业(农业)。中世纪不认为工业制造业具有生产力,代表有重农主义(农业产生新的价值,而工业仅仅是改变价值的组合)。资产阶级要论证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性,就必须肯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产业)。⑤综上,只有把劳动当成价值的源泉,资产阶级才能既反封建,同时支持产业革命、生产力发展,是对历史的回应——劳动价值论成为主流价值论,反映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步性的论证。b.第二阶段(从思想史、经济史的角度分析)①经济史原因:如果继续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n否定资本主义的正义性,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话,资本并非生产要素,是不能创造价值的,那么资本就是在剥削劳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承认这一点,斯密在收入分配中又提出了收入价值论、收入决定论,把收入的分配结构作为价值源泉,地租、利润、工资三者之和为价值总和,其中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而劳动获得工资。这一种理论否定了劳动价值论。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法国的萨伊使收入价值论明朗化,要素成本价值论,19世纪中叶,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占主流地位。②思想史原因:李嘉图作为更极端的劳动价值论者,甚至认为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其理论相当粗糙,他未能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也未能解释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其理论的崩溃标志是:有关新陈葡萄酒的价格差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使用价值之间的差异,但是李嘉图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价格由需求决定,价值由劳动决定,李嘉图理论并没有区分,陈酒效用更大,所以需求增加,所以价格提高。李嘉图后继者认为自然力也能创造价值,使李嘉图理论趋于庸俗化,其学派破产。③这一时期,收入决定论被概括成为效用价值论并逐步取代了劳动价值论。原因:捍卫资本主义的正义性,视资本为价值源泉。c.第三阶段1871年边际革命后,土地、劳动、资本为\n客观作用,所以之前的效用价值论被称为客观效用价值论。而此时出现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即价值来源于人对物及其满足需求程度的主观评价,但人的愿望应该是不能被衡量的(运用边际解释,边际效用决定边际价值,个人效用函数,社会福利函数的建立)。经济史原因:19世纪后半叶,不规则的经济危机出现,产品出现了积压的情况,即看不见的手失灵。理性人假设人都是趋利避险的,所以只要私有制充分发展,虽然资源的配置是分散的,但是其产生的结果必然表现为收敛的,并是收敛在供求均衡上的(只要资源自由流动,竞争自由)。等量资本等量报酬的均衡,就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其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其的评价,商品都是能被消费的,不能满足人们主观评价的就不能成为商品,生产是建立在这种价值观上的,所以生产必定是均衡的。所以经济危机的出现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没落,所以只要使之调整就能使制度重新获得活力。d.第四阶段马歇尔将所有价值论整合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之中取消了价值论,取而代之的是价格理论。最深刻的理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牢不可破,成为不可倒退的历史事实,所以理论者不用再论证制度的优越与否,而更应该关注怎样运用制度使得资本获利最大化。结论是,在某一均衡位置,资本所得利益最大,而经济学家的最大任务就是如何发现均衡的位置,使现实的生产状况更接近理想的均衡。所以价值论就开始转变成为均衡价值理论(核心)。\n这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该理论的提出符合了要求。e.第五阶段罗宾逊夫人和张伯伦在寡头、垄断下的市场均衡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均衡价格理论渐渐走向成熟和完备。f.对为什么关注价值理论的回答:价值理论体现的是对民主制度合理性的肯定,它的选择标志这到底拥护哪一种制度。价值论是从根本上肯定一种制度或者说是完全地否定一种制度。于是在经济学上,对基本范畴更加关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在经济学上的体现。PS:经济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决,经济学家的理论发现具有偶然性,而其理论成为社会主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究竟说明了什么?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区别a.严格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将价值归结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古典经济学中将两者混同。b.严格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价格),影响价格的应该是需求,古典经济学中将两者混同。c.解释价值是如何形成的,即劳动怎样创造价值,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的理论,这是古典经济学转变为马克思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关键。d.解释价值量的决定问题,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ne.解释了价值的表现形式和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价值是用别的商品来表示的,而这种价值表现在一般化后出现了货币,即价值的社会表述,这揭示了货币的本质。B.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结构)商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起点,马克思的逻辑论证从这里入手。商品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而其之所以是两者的统一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其中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只有使用价值的是产品。而劳动的目的是生产,只有当生产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劳动性质才会变化,产生二重性,所以就提出了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矛盾的关键在于私人产品是否被社会所承认。而生产性质的变化,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变化,即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产生,商品代替产品。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生产社会性社会分工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生产私人性私有制这就达到了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统一。\nC.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历史取向:批判什么?a.批判资本主义的正义性:作为剩余价值论的基础,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剥削劳动,是非正义的。所以指出反人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b.否定一切商品、货币、市场、交换……的正义性、正当性:这时,人生产活动生产的产品反过来支配人,发生了异化,产生了拜物教现象,这是否定人性的,是对人的颠倒,所以只有取缔市场,人才能自主,人与人的交流才能有直接性、社会性。D.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a.公有制与市场、商品交换能否统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少有的统一在于否定市场和公有制的统一。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体系中,如果把私有制换为公有制,那么马克思的理论将面临崩溃。b.价值源泉的历史性问题。出现了对生产力新的解释,其中对服务的定义尤其模糊,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其需求生产量相等,所以没有过剩的现象(其使用价值的特点)。其是否有价值,是否为生产性的劳动,其价值是怎样创造的,是马克思没有讨论的问题,体现了他的历史局限性。二、所有制结构与企业产权1.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预期(目前不合理——怎样合理)\nA.根本动因a.未来生产关系所有制产生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而矛盾运动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b.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包含其自身的生产力,以经济危机的形式破坏生产力来达到平衡,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达到灭亡的边缘。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要在极其成熟发达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在该制度下的生产力已经释放到极限,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制度要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程度)——(疑问:为什么现今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出现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B.社会成员状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该制度规定、安排上无差异,都是平等的(公有制的悖论:有“公”就不应该有“有”,“有”是一种排他性的状态),马克思提出社会共同占有制度(产权上无差异)。C.分配制度a.分配就不按所有制、所有权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什么就分配什么;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共同所有制下不可能按所有制分配。所以当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是按需分配。但目前社会物质财富并不丰富,而且人的思想意识并不先进,那么,就要实行按劳分配制度。b.历史上:按需分配出现在原始时期,但当时的需要时满足人生存起码的需要,是低下生产水平的反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nD.资源配置方式未来社会的生产资源所有制决定了配置方式的变化:由盲目的市场调节变成了自觉的计划(统一),这是一个非市场过程。E.所有制形式a.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是社会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b.争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共同占有的表现形式?(刘:个人所有不是物理上的占有,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表达)。一个人的——一个的人的全面的自由的成长将成为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哲学意义上分析整体、个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是无差异的(脑力、体力上),阶级也没有差别,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致的,个人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个人成为世界的统一。属于个人的就是属于共同的,因为社会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的,当时的理想社会中可能并没有矛盾的存在了,达到了个人与社会在历史上的和谐,这是人本的历程。目前:个人的利益愿望与社会总不一致,要么社会制定规则要么就是个人产生反抗要求实现个人利益,最后谁在社会中争先,取得统治力量,他就能实现个人的利益。当大多数人结合,有了共同利益,那么就会产生对少部分利益不同的人的统治;而当少部分人聚集后发生革命并取得成功后,就会建立新的统治。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两者的一致,人天合一的境界,没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了。与这种社会状况相适应的所有制就是社会共同所有。\n2.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建立(实践问题)A.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第一次实践),漫长的争论与探索a.苏联所有制演进过程(1).列宁时期(前)列宁提出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私有制不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情况,只有采取公有制。通过没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财产建立强大的国有制,农民的小商品经济也被废除。布哈林: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个有阶级有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垄断主义是最后一种形式,三大阶级开始趋于消亡,要从各方面削弱国家的只能,所以坚决反对国有制,认为一切权利归苏维埃,工厂属于工人(仅仅是一种定义,但不可操作,主体不明确)。农村个体户的权力也被影响。列宁是领导人而布哈林是学者,布哈林的理念不考虑操作性。列宁政策下(1918-1921:军事共产主义),不尊重农民的产权和商品,搞余粮收集制,使破坏了生产力,农民起义频发,农民纠察队等出现,大大破坏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物资极大匮乏,黑市猖獗民不聊生。(2).列宁时期(后)从而,列宁改行新经济政策,承认农民私有产权,恢复市场交易,城市允许个体工商户的存在,国民经济恢复市场交换,最后国民经济恢复。列宁主张多种所有制共存并运用市场,但列宁指的是过渡时期的情况。布哈林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提出了批评,后又接受之。\n(3).斯大林时期布哈林在斯大林模式建立之初开始强烈反对(尤其是余粮征集制度)。斯大林时期发展过快,经济失衡,斯大林认为粮食的短缺是因为富农的破坏,所以开展了打击富农的计划,但布哈林认为由于过度集权,政府投资冲动太多所以根本上应该改变集中决策的现状,但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实现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私有制——资源配置市场化——工业化(西欧等国家的历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苏联的加速道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制——资源配置计划化;农村合作化(集体化)——工业化30年代中期确定了斯大林基本模式,成为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范例。b.斯大林模式内容:(1).公有制:分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协调方式:计划机制替代市场机制(3).刺激激励机制:按资本要素进行分配转变为按劳分配(4).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以数量指标替代价格指标(5).决策机制:用几种决策者替代分散决策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a.部门:政务院(管理经济产业),大计委(高岗),后来两者合并成为国务院,1950年的《关于统一全国财经……的决定》宣布公有制的落实,基本雏形的建立,是继承苏联模式并自身巩固之的结果。\nb.方式:实行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和没收,至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制度建立。c.与苏联差异:速度快,未破坏生产力,发动群众更完全(效果显著,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之处,具体可见陈振全文章)3.围绕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重要争论(改革实践的着眼点)A.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否有生产力基础(它是否超越了生产力现状)?问:社会主义革命应该是在高度发达的国家和集体中发生的革命,这就提出了疑问,这个假设缺乏历史基础,是否只是一种空想,其结论能否,或是否需要倒置?答:第一不能机械地理解,马克思认为不同的生产力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关系,但事实上,都是先有了资本主义制度才有了经济方面的工业革命,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才能使生产力进入大发展阶段。如果制度未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支持,就会一直运动知道达到稳定配合,再相结合的过程。那么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生产关系先改变,再加速生产力的发展,创造生产力的基础。\n如在历史上美国的特例:美国并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时期,而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迈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并成为其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这就说明人类制度的演进不是机械的,可以产生跳跃,又比如西藏直接从封建农奴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在其中又不能植入过于浪漫的空想主义。农民缺乏摆脱贫困的知识,但是他们具有革命的热情,就是所谓的愚昧与热情并存,这就容易陷入浪漫的空想主义。改革就是不断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回归现实。B.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能否兼容市场?问:计划能否实现帕累托最优、市场的最优配置?如果计划不能取得这样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无效率的,是没有前途的(苏联前期引发的大争论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答:可以参看米赛斯和兰格的争论。米赛斯是西方经济学家,他认为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充分信息条件不完全,中心占有信息计划是不完全的,所以效率就会受到之一,那就不得不进行分散决策,使得决策接近信息,那么决策就更加真实,就不能由一个中心来计划,而必须是私人分散行为,所以要建立私有产权制,私人产权是一种约束和激励,集中决定着无充分信息,导致风险集中不分散,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有人指出社会主义是无前途的。\n个人没有私人产权就没有民主,所以西方学者认为“国有制是高尚的谎言”,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等,都反映了这一点。没有民主是社会上对社会主义批判的根源。社会主义改革者目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达到市场配置的效率。但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后的答案一般都是放弃公有制。要实现市场竞争效率是否一定要放弃公有制?从实践、历史的角度看,最后,苏联开始私有化浪潮,放弃了公有制。如科尔索(《短缺经济学》),布鲁斯等都致力于实现私有制与市场的兼容可能性。但最后回归于放弃公有制。马克思认为公有制没有市场经济,所有实践却都是二者合一的,最后引出了不可能的结论,只有中国仍然坚持二者合一。C.社会主义的所谓中国特色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公平和效率刘:只有救中国才是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理论和教条),能够解决问题的实践,就可以称作社会主义,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更是一种创造。\n中国未曾经济资本主义阶段,但是中国的反封建是否完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定义、理论,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关于认识社会主义方法的争论。D.公有制下能否民主?西方攻击:公民无财产权,民主制度缺少经济制度保障。民主是一种授权,无权则无民主。4.市场经济对于所有制、企业产权的基本要求(市场机制需要微观基础,市场才能发挥作用)A.要求企业产权为单纯经济权利(1).市场经济要求企业产权必须是单纯的经济性质的权利,不包含宗法、法律、行政等权利。不同权力运行规则不同,只有经济权力能够通过市场配置来实现,其他如果通过买卖来实现,就是违反规则的表现。纯粹的经济权力可以买卖,它是借助载体来实现的,实现权力分配和扭转,市场交易不是物理变化而是一种产权让渡,所有权的转移,产权必须要符合、满足市场规则,不然市场就不起作用。\n(2).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提供了产权交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奴隶社会末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却没有出现产权交易的原因:(对应的生产力基础不同,铁器时代的欧洲已经出现了剩余,而中国青铜时代就出现了剩余,这就是亚细亚之谜)。市场一直到近代才出现,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私有制,人们对财产的私有权是法律的行政的宗法的超经济关系的奴仆。土地不能买卖(属于国王),庄园主对土地仅有所有权,人获得这种能力(超经济关系)不是靠自身的劳动和经济能力,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爵位和行政能力(这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如果被剥夺这种权利也是因为被剥夺了继承权。当时,经济是别的权力的衍生,没有独立的运动,不按买卖规则运行。财富运动无独立空间,而是服从于其他规则,其他规则统治经济规则,所以社会上没有交换的可能性,财富不按经济规则运行,所以产生了有私有制而没有市场的情况。(3).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一切都要先服从资本的利益,现在,所有超经济权利都成为资本的奴仆,发生了历史的颠倒,资本的规则为统治规则,此时市场规则才作为配置资源的首要原则。\n(4).目前中国有大量国有企业,国家并非单纯的经济关系,国有制企业要先服从国家利益的规则,而非先服从经济规则,国家约束它的行为,那么,对国有制的改革是不可能使之100%成为市场机制,但是改革必须做到使大部分资源由市场配置。所以在中国,国有制企业不应该占主体,否则就不能称作市场经济。(国有和公有不同,国有制的性质决定它不能占主导地位,要建立非国有的垄断)B.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产权必须有明确的界区(边界明确)a.产权边界明确的含义经济学意义上,是围绕产权的利益、风险、责任必须主体清楚。在法学意义上,则是需要产权的排他性在法律上明确。b.原因(1).微观上,如果产权不明确,则交易方利益、风险不对称,容易引发两者扯皮等情况,两者争夺收益、逃避风险、推卸责任,交易摩擦增大,西方经济学将这种现象成为在权责利不明确下引发的交易成本问题。\n产权明确是使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成功的必要基础。只有产权明确,交易的效率才能有效提高,并且使交易矛盾的解决成本降低。产权不明确会隔断交易,甚至其产生的过高的成本会使交易取消。(2).宏观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结果是从分散到收敛的过程,人人都做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结果就是社会均衡配置资源,达到同样资本同样利润的结果,也就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即斯密看不见的手),产权就是其实现的前提。因为只有产权明确,人们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富,资源才能有效流动,否则,微观主体不能做出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价格信号就会发生扭曲,无法得出市场配置下的正常反应,是非正当的过程。C.要求企业产权在权能上形成制度性的分工(产权是对财产的权利,是一种权利束而非单一的权利)a.分工所有权:对价值排他性的占有;支配权(决策);管理权b.划分实例:股份公司制度。在股份公司制度下,股东权就是所有权。股东将自己的决策权委托给董事会,所以就产生法人(产权),即对他人财产的支配权。而董事会又将具体的责任委任给管理层、职业经理人,从而分离出管理权。\n目前越现代化的企业,一般大股东持股少,董事会持股较少。社会化越高,资金规模越大,委托性就越强(企业所有者是个悖论)。c.优点这种制度性分工提高了对财产权利的利用效率,把财产交给最能有效利用它发挥财产作用的人,从而社会围绕财产权形成新的制度分工(产权运动性)。d.缺点成本提高,形成了隐形的不公平,信息不对称,不诚信现象的出现可能损害所有权,这就是风险的形成。交易产生摩擦,结果不收敛。经理层通过欺骗捕捉决策层使其自身收入最大化,但是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而决策者又通过捕捉小股东获利。其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必定要在社会上形成这种关系。最后就是在提高效率和代价成本中进行选择,就是一种成本选择制度,社会制度的限制下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e.解决与现实由于个人融资有限,无法支持,公司后来转化为股份制,目前社会上股份制企业数量上较少,但是其规模巨大,掌握的资产多[l1]。\n所有权应该制约支配权,这就需要有大量大型、成熟的股市来实现之,那么,股东就可以对公司进行不信任投票。为了实现合理化,公司一般由股权比例高的股东进入董事会,这基于理性人假设,因为股份越高的人在受损中受害更多。也就是说,责任小的将自己的所有权委托给责任大的,使两人都受益大而受损小。但是大股东的比例正在减少,甚至出现了无资产懂事,但是,决定权还是掌握在股份多的股东手里(大股东通过选择决策者,授权于他来实现自己的决定权,一旦受损,大股东还是受损最多的)。法人产权就是对他人的产权进行支配,其出现的基础是投资者的财产承受得了损失,分散股东还可以转移自己的所有权,董事会对企业的监督一定是内在的。同时经理人市场一定要更加发达,职业的人才资本的折旧为0。f.总结总的来说,这种制度性的分工中,体现了代理成本与受益的衡量,每一个参与者都面对着权衡取舍。5.产权制度与市场失灵A.信息不对称a.出现原因及内容\n矛盾者双方对交易信息占有量不同,有买方信息不对称和卖方信息不对称,目前主要是卖方信息不对称,买方吃亏多。买方信息不对称:比如在健康保险的交易中,买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卖方。卖方信息不对称:如二手车市场,原车主对商品的了解情况多于买方。b.影响这就会导致逆向选择,从而使市场走样[l2]的后果。在健康保险的例子里,保险公司可能会假定每一个人都具有欺骗性,从而压低健康保险的价格。而在二手车的例子中,消费者可能认定每一辆车都有问题,从而降低自己的支付意愿,同时,卖方由于这种情况,更加提供质量差的二手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c.解决方法需要求助于产权制度的安排。B.代理中权责利分配不均导致市场失灵,解决手段是完善委托代理制度。要区别国家财富和私有财富,产权上存在不同的界定。\n产权界定不清,就会出现过高的代理成本。有的方式是给予使用公共品的公司产权,但是其没有权利能力,权利的出现,必定伴随着责任的产生。产权制度不明确就可能导致积极性缺乏的现象。C.外部性其来自产权本身界定不明确,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a.出现的根本原因市场目标函数的自变量当中,包含了其他主体的行为。使得市场均衡不能实现,使市场失灵。当其中包含其他主体时,就会出现赔偿问题。b.影响外部性可以通过买卖来解决,比如买卖污染权、所有权,将权利转让。如果产权清楚,那么市场能减小摩擦矛盾,这种情况下市场能够使其恢复均衡,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如果产权没有规定清楚,那么就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交易无法解决外部性的问题,外部性就体现出来了。即使是正外部性,那么就体现在,给他人提供福利的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经济上的)。\n也就是说在产权不明,排他性不明确的情况下,市场解决不掉外部性的问题。c.解决方法可以从产权结构改造入手。(1).便利市场自己解决问题,定义产权边界,明确排他性,减少外部性。(必须考虑定义产权的成本,并将之于与收益相比较)(2).政府单向征税,罚款,运用政府干预[l3]。(3).运用道德力量,以公共途径对外部性进行约束。D.公共品a.出现原因和内容天然产权不明确,且使产权定义明确的成本高,这是基于其天然公用的性质,决定它没有产权基础。公共品[l4]是没有市场的,市场手段不灵,要解决必须使用非市场手段。这种商品从私人产品,通过财政支付,成为公共品。公共品的性质有非排他性(边际成本增量为0)和非抗争性,如灯塔。b.准公共品\n但是有一些准公共品,比如城市道路,它有非排他性,但是非抗争性不完全,即会产生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在解决城市道路的问题,如果让其私有并收费,那么就会降低效率,使之成为没有效率的结果,城市道路不能明确产权,效益受损是必然的结果。c.模拟公共品还有一种模拟公共品,比如公车,其本身是一种私人产品,但是由制度对其进行模拟,使其成为公共品,一般是通过报销制度,使之体现公共品的性质。(私人产权变成公共产权)E.垄断的问题不予考虑F.宏观上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普遍不是以经济权利为主导,也就是说政企合一的情况占绝对垄断位置,绝大多数产权界定不明确,且单个企业(国企)为软预算约束(盈利自取,亏损国家承担)的这种制度,能否与市场制度对接。6.当代西方产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A.古典经济学对产权的态度a.产权是一切平等自由的前提,财产权是其他制度权利的前提,人权存在的基础是人有独立的产权。\nb.私有产权的明确,是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配置得以保障的激励。c.对人的冒险行为的约束,冒险的责任越明确,约束越强,风险就越小。d.产权和市场公共品的问题,从产权角度解释公共领域的出现,说明明确产权的成本大于产权不明确下出现的问题的亏损。(这是古典经济学中最先进的思想)e.从产权制度变化的历程,解释经济变化的历史原因。这种方式是制度分析的前身,将人类历史变化的原因归结于产权制度。PS:斯密\n将其之前的历史分为渔猎、游牧、农耕、工商四个阶段。渔猎社会是没有家庭的,因为在当时没有产权的概念,不需要保护私人财产。游牧社会出现私有制,就会出现摩擦现象,即出现了超越市场个体的家庭组织和国家组织。农耕社会,如欧洲的中世纪,出现了公国,这些公国以土地边界为界,以土地产权建立国家。农耕社会后期,即中世纪后期进入城市经济时代,成为城市中心型社会(城市原来为庄园边缘地带,庄园之间的贸易往往出现在这些地方,所以商业交易频繁)。中国土地可以交易,所以城市往往出现在繁华的地方,而中世纪欧洲的土地是不能交易的,所以它的城市往往只能在庄园的夹缝中发展起来。从农耕社会进入工商社会的根本动因是财产制度的变化。关于庄园经济到城市商业经济的变迁:中世纪贵族的财产就是用来消费的(财产权即消费权),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剩余产品可以用于交易,所以庄园主就开始改变态度来换取金币,从而使得市场繁荣,城市发展。庄园主也产生了剩余越多越好的心理,他会驱逐能力低下的农奴,或者转移土地给种植能力更高的农民,并且同时将获得的金币用于城市中相关工具的购买。所以庄园主们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原始积累。B.正统西方经济学忽略产权的传统a.主流经济学的态度当时正统的西方经济学(马歇尔为代表)的目的在于怎样应用资本主义制度,而非阐释其合理性。所以他们讨论的话题往往是在目前的产权制度下怎样才能获利最大化,而不再去解释这种产权制度的合理性。经济学开始变成数学上求解极值的问题(运用数学的边际分析)。个人效率变得可以衡量,社会的福利也通过社会福利函数来衡量(假设个人福利可以叠加,认为个人效率可以比较、可以量化、可以识别和排序)。所以产权问题被排除在外,被作为一种假定的前提条件,产权问题淡出人们的视线,忽视产权问题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nb.非主流的质疑(1).经济学求解极值有约束条件,一定的产权制度会影响效用函数(影响激励)和成本函数,在求解极值的时候忽视产权制度是有缺陷的。(2).求解利润最大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学不讨论目标,而目标在于约束函数的分析,所以经济学家不应只关注目标函数。与其关注求解极值的问题,不如关注约束实现最大化的条件。C.现代西方产权学说(科斯定理)的系统提出和其对主流的批判a.前期(1).理论:1937年《论新经济学说》、《关于企业的性质》两书出版。其中提出,一定时期,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交易就不顺畅,就会产生大量交易成本来耗费资源。其中的交易成本一是消费者发现贴切价格的成本(取决于产权的界区问题),二是谈判、缔结、履行契约、违约、监督的成本(如第三方付款的情况下,如果产权界定不清,就会发生权责利扭曲的现象,价格就会不真实,第三方受损,同时,按照扭曲的市场价格配置资源,无论纠正与否,都会产生大量的成本)。产权界定清楚,摩擦就会减少,契约成功率就高,交易成本就降低。(2).解决办法:\n为解决市场交易者数量过度增加的问题,就要减少进入市场的交易者数量,即不要分散地进入市场,而是要将要素集合成一个企业,这样就能减少交易者数量,使市场容纳量与实际总量相称。那么摩擦交易就会减少,交易成本降低,相对地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3).意义:连接了产权制度和西方经济学,用交易成本的概念将两者联系起来,产权理论得到了西方经济学家的认同。即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求解极值不能只用边际模型,还得用制度分析的工具来计算真实耗费,说明科斯产权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丰富和补充,是产权理论体系化的基石。b.后期(1).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科斯发表了两篇文章,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说明。他由外部性切入,解释了联邦空间通讯干扰问题与空间产权有关,所以要求美国政府对之进行干预。(2).科斯定理: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资源的初始配置状态与资源配置效果无关。即只要产权明晰,市场就是绝对有效的。这说明,科斯产权理论是极端自由理论,其理论不涉及平等问题(初始平等的前提)。c.科斯定理的争论\n(1).按科斯的理论,垄断可能是最有效的市场配置方式,因为这种情况下摩擦最小,但是历史证明这种结论是荒谬的。(2).科斯定理的隐含假设是市场制度比政府制度更加有效,企业制度比市场有效。只用当用企业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才能求助于市场。身为自由主义者的科斯却更重视企业[l6]?7.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进程A.企业产权制度的理论准备(原则):第一个理论准备:目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的系统总结。第二个理论准备:承认资源配置要以市场为基本机制,通过国企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市场制度(在基本制度满足的条件下)。B.实践进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阶段划分,有不同划分标准)a.第一阶段(1).基本内容:1978-1987,对国企进行放权让利,给予企业(简政放权),允许企业利润留成,自行分配\n(2).具体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企业自主决策所以此时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搞活企业。(过去斯大林模式下企业由国家支配,利润上缴,风险国家承担,无关利润,这样企业也就没有了积极性)首先是利润留成3%,(通过谈判)逐年递增,提高比重(以前折旧费提取上缴,折旧费是用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旧的企业,没有简单再生产的能力,也就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所以企业与政府要分离,将折旧费分离给企业,使之有能简单再生产的决策——短期问题:财政减少,但长期可能增加)(3).突出标志:80s初财政赤字(之前维持长期收支平衡);政府举债,发行公债(早期坚持无债务,此时有强行举债,摊派公债的行为),为保财政,政府调整了财政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4).调整举措:1984年前后提出。利改税政策,作为投资人,政府收利,作为政府,则其收税。而后两者合一,企业按统一比例按章纳税(实质加大对企业上缴要求的力度,因为利是有弹性的征收,而收税无论亏盈都必须完税——企业先保财政,严肃政府收入)。收利情况下留成取决于企业谈判能力,出现利润分配不均的情况,不规范,不公平,利改税后规范了上缴的份额,形成公平竞争。\n拨改贷政策,国家拨款,变成银行贷款,减少了国家支持,缓解财政赤字、困难。b.第二阶段(1).基本内容:1987-1992,统一制度安排——企业承包制(经委下工业企业承包,共两轮承包,三年为期)到92年底,实现了98%承包。(2).承包制实行原因:二改政策(利改税、拨改贷)后,金融的约束力也增大,财政也增大了约束,企业无动力,所以应该提高动力。政府对企业实行税前还贷政策,将税、贷的两种偿还分开时段,使得原本要先给财政的交给金融了,之后有余再交给财政,财政收入吃紧。(3).承包制实质:两权分立,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上缴利税,按幅提高。c.第三阶段(1).基本内容:1992-2002,对大型、特大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即股份制。中小企业采取非国有化改造(尤其是竞争行业,将其产权出售),这是国企改革最为关键,最突破,解决最根本问题的阶段。这个阶段在理论实践上都非常艰苦,但形成了大体的现代化格局。\n(2).具体内容:中共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特色的方向摸索(围绕怎样适应市场、制度调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企业改革方向为股份制,基本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规范化股份制改造,重新控制工资制度框架安排。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改造,90s末“抓大放小”,即出售(这是争论最大的部分,产权制度变化最大),尤其是在竞争性领域[l7]。但是仅仅下放权力并不算真正的改革,只有出卖产权才算。但是人们大多反对非国有化,认为颠覆国家基础。(3).理论提出:1985.2《市经导报》(沪)最早提到用股份制(报纸)改造国有制,其意义不在于理论而在于实践性。80s初失业潮(知青回潮),可以通过多方筹资解决问题——厉以宁提出股份制,增加融资。1984年世行建议中国使用股份制。\n(4).问题:改革成本如何筹措?在出卖产权的时候,从质量好的国有企业开始卖起。改革初期根据错误的认识,将两者颠倒,这不讲求买卖的效率(还有违背自愿自由的原则),出现交易成本高,扯皮现象多的情况,同时在时间的耗费中原有的质量尚可的企业也面临新一轮的老化。d.第四阶段(1).基本内容:2002-至今,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提高效率,结构上调整国有企业的结构分布(提出哪些行业)(重点为结构分布)(2).重点:从大规模的制度改革转为局部的制度完善,进行国有企业的结构的分部调整,(公用品等行业仍掌握在国有资本手中)使国有资本更好履行自己的责任。C.现阶段中国国企的基本状况a.国企规模、比重大幅度下降国企的资产规模(财产、与所有制相关)占比重从90%降为40%;在国民经济产值比重中占比例从70%降为25%。反映了新生的民营经济的活力。名义上我国的所有制仍以国有制为主导,实质上中国的私有化程度已经高于俄罗斯。\nPS:俄罗斯私有化初期实行发放私有化券制度(不流通,体现伪全民所有),导致国企失控,被企业内部集团控制,国民福利下降。92年后,俄罗斯开始私有化券的集中,允许人们购买私有化券,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大私有者(如与国有银行有关的人),同时规定股东掌握20%的股份才能控制国企,从而形成了俄罗斯私有化中的国有的垄断的国企,而且形成了大批规模大、社会化程度高的行业。但是俄罗斯中小企业私有化速度慢。b.结构上,国有企业仍牢固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如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高速、电信、核心制造业(汽车)、能源(石油、电力)、工业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仍保持90%以上为国有,金融也保持88%的国有(农村信用社的存在降低了这个比例)。所以国有经济牢固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动脉,且控制力非常强。c.目前国企与政府的相互关系发生重要变化过去国企为政府的隶属部分,目前两者关系变化,体现为:(1).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减少,企业独立性越来越高。\n(2).政府对企业的行权方式变化,从分散的各部门行权变为相对集中。以前的模式:经委负责生产经营的事权,财政部管理财权,组织部管理人事权。现在的模式:国资委行使出资人的权利。相对集中了权力。(3).中央统一行使出资人权利转变为中央地方共同行使。以前的模式:中央统一所有,地方分级管理,国企是政府行政隶属的单位,从而产生了由于地方与其利益无关而不关心的状态,使得中央无法很好监督,委托半径过长的。现在的模式:国有制分级所有,由于利益相关,各级监督产生者有积极性。PS:争议。各级所有的制度这样的经济基础会动摇上层建筑,各地政府可能要求更高权利从而演变为联邦制?十五大对这种方式提出反对。但是十六大时认为中央统一所有的方式没有效率,且不会提高积极性,所以改为由各级政府分级行使投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政府干预的减少。d.国企的管理结构发生变化党政企完全重合到新的合法模式(至少法律形式上到位,结构上架构完全)。e.国企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1).由过去的行政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市场取代政府\n(2).开放程度提高,竞争环境不同,外部环境国际化,按照国际市场竞争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其中反映了改革过程可能造假,但是开放过程是不能造假的)。市场约束同时具有开放性和约束性,这使得这种约束力度大,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大来适应新的市场制度。D.现阶段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a.经济制度上如何实现政企分离?(1).改革初期(十二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是一个不断明确的过程。最初的方式是简政放权。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没有明显的进展。(2).能否政企不分?那么国企就首先服从了行政权力而不是经济权利,这与市场制度的动机、目的都不符合,是不适应市场的。所以一定要政企分离。(3).为何举步维艰?政企分离是否可行要回答两个问题。\n一个是侵权问题,国家作为投资人,要对国企的亏损负责,如果政企分离,是让政府退出管理层,剥夺其管理的权利。国家只能通过政府来对国企进行管理,所以国有制条件下必须政企合一,只有当国家的产权被出让,国家才不对企业承担风险,从而也是去了管理权,即政企分离首先要政资分离。所以不能政企分离而只能改变国家管理的方式。(悖论:坚持国有制,就既不可能也不应当政企分离,如果要政企分离,就没有国有制,这是一个二者择其一的问题)所以政企分离实质上是一个所有权的改变问题,是国有制与非国有制的选择。另一个是政治问题,在政治制度上,企业要不要党委?我国是一个党国一体的国家,政企合一的前提是党政合一(如最初的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所以在一个党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政企分离还要考虑党的问题,这就关乎根本性的政治问题。改革前党是国企的领导核心,在新的股份制下,按理应该没有党委,但这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动摇。所以国企改革的问题,实质上对国家最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提出了挑战,不是政策层面可以解决的。b.如何统一企业的权责制这是防止权责不清,各方推卸责任的问题,也是解决低效率的问题。但是与私有制相比,无论在法律还是经济制度上,我国(国有制)国企中权责利不统一的情况都要更加严重。如,承包制下的两权分离,承包人掌握经营权,如果企业亏损,承包人应该先负担经济责任。但是同时,承包人往往是政府、党对企业派出的管理人,作为无产者,他没有办法承担经济责任,而不得不承担行政、政治责任(处分、开除党籍)以及道德责任(舆论批判),但是党章并没有规定,所以其承担的政治责任是不合理的,同样,其更没有理由承担道德责任。\n这种情况是严重的制度扭曲,即给予一个人政治权利,却用非经济的责任来约束其行为,违背了同样权利同样责任的原则,就会导致混乱(权责利不对等的扭曲,同样利益也不能对等地给予),只有权利而没有责任的制度会造就违背社会规则的人。股份制在私有制下的产生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其使得风险由大股东承担。而国有制下,最大责任不维系在自然人上,而是维系在模糊概念的国家上,所以其责任委托是有限度的,与私有制下的情况不同,问题更突出。E.总结(进程划分中看国企改革特点)a.国企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特殊地位这是统领全局的核心问题。初期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之前的改革多是协调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而这次改革以企业为核心,是改变政企关系而非政府内部关系,那现在改变的核心应该转向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职能、行为规范、法制化),这是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b.中国国企改革的方式经历自上而下行政性的推动为主到自下而上市场性的推动为主的过程。早期的改革试点等都是上级政府主导推动,指派企业完成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自上而下。\n农村改革经历了自下而上的过程,而城市改革一直是自上而下的推动,直到92年才开始转变。c.改革的内容从主要改变分配关系(城市中的包利税)到主要改变产权关系(92年以后)d.中国国企的改革成功与否,判断标准是否进步,是否符合中国的历史现实,其成本是否过大,这种改革是否有效率。三、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与市场化进程1.作为改革对象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苏联斯大林模式对外输出,在社会主义各国建立了相同的模式,这种体制即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A.传统经济体制产生的根源a.理论上:\n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两者必须相互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社会化的情况,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进入低谷时代,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力。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生产力发展现状,必须改变生产方式,即反对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和社会生产。b.经济发展上发展的要求:这些国家往往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社会生产落后的国家(如东欧、中国),未达到资本主义高级阶段。这些国家为了更快地实现现代化(该目标在当时体现为工业化)的目标,在两种选择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c.两种选择:(两套完全不同的体制)资本主义道路:传统的方式,通过资本主义市场化、资本主义革命的方式,这要求财产基础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农业为资本性质的农场、农场主制度。这条道路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已经证明了需要很多代价,比如牺牲了公平,引发了战争,冲突矛盾的加剧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社会主义道路:计划配置资源,因为赶超必须是有重点的赶超,全面的赶超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制定一个事先规划的发展计划,要使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就需要计划体制而不是市场体制。其中在城市工业中实行国有制,而农村由于社会化程度不够高,不能国有化,也因为不能私有化(农业私有化不支持国有制的发展,不能将其纳入计划体制),所以在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以此来适应国有制。\n对于落后的国家来说,工业化的过程对于他们是一种赶超的过程,他们的目标是达到当时最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他们不愿意选择速度比较慢而且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本道路,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愿意选择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即一种不具有不确定性的迅速的方法,即计划化。这使得赶超在实践上具有可能性(西方将这种选择视为独裁、权力的选择),那么其体制就必定会选择计划化,所以这种选择并非权力追逐的现象。B.传统经济体制的所有制基础具有二元制(城乡、工农的差异,两种所有制不同)。城市工业实行国有制。其企业基本特点:国家出资,利润上缴国家,财政平衡预算(国家赔付损失),政府行政任命企业领导,投入产出须经上级计划决定,企业无权定价。(城市工商经济为国有资产的垄断)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因为农村社会化程度低,不需要国家层面来组织。集体所有制还存在于城市手工业合作社中。三大改造(农村合作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工商业的改造)在1956年完成。C.经济体制的决策方式\n计划部门的集中决策D.决策依据的信号(1).信号分为数量信号和价格信号两种。数量信号:即计划指标。是一种实物指标,或者是一种借用价格表达、价格形式的实际用数量衡量的信号。比如上缴多少利润、税收这样的指标。(2).实际上,各国都是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共同作用的。比如美国的进出口许可证是配额供给的,又比如美国的小麦补贴是按亩计算的,这些都是数量信号。但在资本主义国家以价格信号为主。在传统经济体制中,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也是共同作用的,到那时以数量信号为基础,而且价格信号不真实,它的来源并非市场价格而是计划定价(价格扭曲,与数量信号无区别)。E.传统体制的分配制度特点分配制度是激励动力系统,生产什么就分配什么,所有制决定了分配制度。所以传统体制下是按劳分配制度,这是因为公有制下不歧视,不按要素所有权分配,所以只能按劳分配。\n按劳分配是否平等?这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但是它比按要素分配要具有公平性,它的出现是历史公正性的进步,它去除了剥削。但是按劳分配在现实的实践中,在农村是小集体内部的按劳分配,而国家则是总量上的按劳分配,就这出现了工农有差距,各地有差距的情况。F.传统经济体制的历史哲学倾向其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并非利己、个人,而是社会主义,是更文明的社会,符合历史的趋势。G.对传统经济体制的质疑对其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出怀疑,并不断对之提出改革要求。a.宏观制定计划的信息根据不充分。实际上是信息落后的表现,所以计划的科学性就受到怀疑,而且这种集中的决策失误的风险更加集中,风险比分散决策更为严重。b.微观(1).经济的动力系统是专一,激励机制不多,在劳动能力上人与人的差别不够,不足以激励人们提高效率。\n(2).企业面对软约束,使得企业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具有竞争性,效率低下,生产者面对的竞争压力不足。(3).产生政治上的官僚主义,并不断强化,即“国家未必高尚”,使得这种制度不仅不具有效率,更没有公平。所以改革诉求变成历史运动。2.作为改革目标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色A.基本内容(1).产生的历史根源:私有制、社会分化(2).决策方式:分散决策(3).信号:以价格信号为主(4).宏观效果:“看不见的手”的效果,市场自动均衡的可能性(结果收敛)。(5).分配方式:按要素分配(资本、劳动、土地,核心为资本权利)(6).哲学依据:自由主义、利己主义。\n法权战胜封建,自由竞争、平等法治和道德上的诚信意识的出现。利己主义,、后来演变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经济理性人假说(假设人人都是利己的),追求利润最大、规避最大风险的行为,突出私人的作用,超越了封建体制。B.市场制度的问题市场效率失灵,表现为a.微观上的市场失灵(1).交易障碍(交易双方数量不对称,交易就难以持续进展,穷人过多就会产生内需不足的问题,所以资本主义的矛盾尖锐了,资本就会流向资本,穷人的购买力不足,就会产生经济危机)、信息不对称、谈不拢的价格(双方无法妥协,供求最终无法平衡)。(2).交易成本过高,如纠纷后诉讼的成本太大,过高的交易成本就终止了交易。(3).天然的外部性(由于公共品的产权不明晰而引起的,市场难以限制和补偿,就导致了效率的损失)(4).各种形式的垄断,垄断是一种低效率的行为。b.宏观上的市场失灵\n现实中信息不充分也难以保障,所以由于不够充分的信息条件,导致资源流动不充分。(伍尔拉斯一般均衡永远不可能达到——虚无的均衡)而且市场经济还有不公平的因素。c.是否有一种制度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是转轨的历史趋势,这是否意味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日益趋同?西方认同这种观点,但是他们坚持捍卫私有制度,而中国不认同,中国坚持所有制基础不变为转轨的制度前提。这也是中西方对与转轨观念的最大不同。3.经济体制转轨(市场化)的比较标准和衡量标准和程度的衡量即市场化的进展程度怎么分析?A.中国关于市场经济目标的选择,对市场、公有制关系的认识的变化(艰难的认识,统一认识的关系)(1).马克思、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公有制、市场是不可对接的,原来中国也坚持国有制为基础,市场起补充作用。本课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以执政党的主流态度为主。(2).最早是对立论,这是实践和理论的传统。(3).主辅论,早在改革之前就由陈云打破传统,提出“\n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十二大肯定了这种观点,这是改革实践上的突破,认为市场可被计划所用。(4).覆盖论:随着市场因素引入的加深,主辅关系限制了经济的活力,中共十三大提出中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即调控方式中计划、市场手段都覆盖全社会,这种经济体制既非计划经济也非市场经济。(但是马克思原理中并没有商品经济的提法)(5).市场论: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十五大: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理论解决了关于经济制度的基础问题。(7).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公有制的分布、形成问题,也提出了政府功能、有进有退的问题,这是突破性的进展。B.制度变迁的基本内容(转轨制度的变迁考察的基本内容)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a.微观\n商品市场化(投资品、消费品的市场化);要素市场化(要素是形成、构成市场的要件,包含土地、资本、劳动、技术专利);衡量前两者(判断准则)的价格决定方式(关键问题是怎样定价的问题,定价方式的改变,直接表现微观市场化的进展,表现为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b.宏观(1).主要是体制变化。体现为政府的退出程度(从全面控制中退出,政府职能转换);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原来行政性的直接干预带有随意性,在市场上,政府的行为必须是可监督、可约束、可预期的,所以这就需要程序化、法制化政府的行为,以显示政府权力来自民主,权力具有合法性。所以政府的行为变为总量的间接的不深入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变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2).财政政策:从财政主导的计划体制转变为公共财政体制,需要回答财政干什么(提供公共品而非私人产品,还有准公共品和制度性的公共服务等),以及怎么干(财政决策时公共选择[l1]的过程,而非行政集权,要求财政是民主的规范的过程)的问题。在中国,直到进入21世纪,才将财政政策的规范作为一项改革内容,因为这涉及到法制、民主,说明了经济民主才是民主的基础。\n(3).货币政策:观察其调控方式要看金融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是通过市场或是行政进行贯彻。要有金融货币的市场化以及央行的决策自主性和货币政策制定的独立性(不能听政府服从其行政目标,这不利于货币稳定)。央行的功能应该是生产货币和制定货币游戏规则,这就决定了央行不能储蓄货币,也不能参与货币游戏。过去中国人民银行除了是中央银行,也经营货币(有存储功能),所以在原来的计划体制下是没有真正的央行的,央行高约束。c.所有制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变化(最基本的制度前提)各种非公有所有制的比例、股份制、公司制等等的完善与否。C.各国反倾销(贸易摩擦)实践中的市场经济标准(针对转轨国家)a.美国的六大标准:货币自由兑换程度(可兑换性)、劳资双方谈判的自由度、外资进入的自由度、(宏观)政府对国民经济的介入和控制程度、(微观)政府退出市场的程度(直接管制的减少,非国有化)、开放的自由度。强调自由竞争(核心),每个标准之后都有多个指标,综合评定来判断一国是否为市场过,或市场化程度。b.欧盟的五大标准:\n价格决定的市场化、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财会标准的一致化、企业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有无受到非市场因素影响(有无扭曲(如有补贴就是不真实的),是否真实,决定进出口中的一些问题)、财产法和资产法的法律约束是否严厉(不是对市场秩序有影响)、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强调竞争的真实性和规律的一致性。D.从理论、实践中概括出的一般的市场经济国的五大标准(市场指数的五个标准)a.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包含政府在微观上干预的程度、资源配置的作用程度、价格管理、反垄断和直接干预程度;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影响就越大;定价权,那些被定价;对企业产权和竞争自由程度的保护程度;公正性,有无制度性的歧视。要害是企业和政府关系,关键是制度的公正性。b.企业的自由度企业能否自主决定投入产出;企业是否受到软预算约束,是否独立,有无补贴;是否有独立融资的权利,运用金融市场的能力;商业自由度有多大,自主选择商业活动的权利;工资确定,企业内部结构的选择。核心是企业主体的独立性。\nc.贸易条件的公平性交易条件的确定是否公平合理;法制是否健全;支持法制完备的市场中介(律师会计)是否独立、不受压力;企业是否自主定价,政府是否限制进出口。核心:交易条件,关键是价格。怎么决定,是否公平,违反规则怎么处罚。d.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各类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要看要素的价格决定,如利率工资的决定方式,是否公平竞争,有无非市场扭曲,有无制度歧视如种族等,如外资进入是否还要有其他条件。e.金融参数的合法性货币兑换的自由度;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程度,金融企业(如商行)的财务有无非市场的扭曲(是否真实),有人人为地作假帐,政府干预,有无利率照顾,企业能否自由换汇、足汇、转移利润?f.计算方法各大指标平均化后,综合再平均化并排序,就能排出市场自由化序列。\nE.几种主要的测度方法(国际认可)a.美国传统基金会测度从五大标准中选择了50个指标,归纳为十类因素:贸易政策、货币政策、政府财政政策、银行和金融(体制,即法律规则等)、资本活动和外国投资、工资和价格、政府的干预度、政府的规则、黑市情况、产权制度。将每一类计算出算数平均数,十类加总再平均,这说明50个指标的权重相同,在衡量市场化程度中无作用程度差异。其中值小于1.95,表示经济是自由的,值在2到2.95的表示经济大部分自由,值在3到3.95的表示经济大部分不自由,值大于4的表示市场被抑制,非市场化。影响大的理由:标准制定工作规范、类别全面,每年都有一份报告,对各国排序,其市场自由化排序有连续性。b.加拿大弗雷泽经济研究所从五大标准中选取了37个指标,归纳为五类因素:政府规模(在经济中),法律结构体系和产权的保护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信贷和劳动力和商业自由。对五类因素进行加权平均,特别突出了“法律结构和产权”(这一点明确了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度,所以被认为是市场化根本)。其值从1到10,越大自由度越高。两者共同点:根据一般的五大标准,都是用平均数来计算,都坚持多年,具有一定能够的连续性。中国在207个国家中,两个名单内都排在100名之外(114、109)。\n不同:选择指标不同,一个使用算数平均一个使用加权平均。c.世界银行的做法从五大指标中选取,不算平均数,而是计算增量百分比(变化指数化),指数的进展,即朝市场化发展的速度(每年以x%速度提高)。世行指标不对全世界各国进行制订,而只针对转轨国家,不关心状况而关心速度。一共是20多个转轨国家(东欧、苏联、中国),最高值为以6%速度往前推进。平均值是4.4%,中国5.5%(20C末),作为大国市场化速度快,主要低于东德,是对中国改革的肯定,但并非每年都给出报告,只是反应一个阶段的市场化速度,数据不具联系性,但是用处、影响更大。d.国内影响较大的指标(1).制度方法计算。北师大李晓曦博士等编写的中国市场化报告,每年修正一次。其标准也是来自五大标准(引入西方观点),一共十一类33个指标,运用了算术平均(加权不易计算)。2003年的报告中,中国市场化水平达到67%,2010年为74%,是所有指标中比例最高的一种计算。从结构上排序[l2]市场化程度的五大指标(从高到低),即按要素市场化,经济主体(企业)自由化,贸易条件的公平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金融参数的合理性来排序。(是在诸多指标中对中国市场化程度最乐观的。)\n(2).差异性制度分析数据,由于地区机会不均衡,要解释世界市场化的中国特点,所以进行各地区之间的比较。(3).一些教授用数学工具做某个时点内国内各省的自由化排序(截取某一次,而不是连续的)。区域经济学方法,通过和外界关联性,利用点轴系统,即该地区对周边的辐射力说明该区域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市场活动的频繁度,再测算密度(交易量、来往强度),按密度排序间接反映市场化程度,但高密度与市场化程度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不确定。4.市场化进程的量与质(规模与结构)(主要从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度变迁本身是一种历史的性质的变化,而不是一种可以符号化的市场指数。一个阶段的变化是可以肯定的,其过程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是否能够量化,有程度上的衡量?A.两种不同的市场秩序观及其冲突a.两种不同秩序观\n市场化不应该只是程度提高,而是秩序的完善(公平性等等),是质的演进过程。两种不同的市场秩序观是由于两种不同的对人的假设而产生的,一种假设人是理性人、经济人,是趋利避险的,这是经济条件约束的人格化,人能自觉地接受客观经济条件约束;另一方面认为人是非理性的是需要外在强制的,有冒险冲动,会不受规则约束不顾外在条件,得用理性原则去匡正。出现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基础的自然秩序论,即不需要政府的干涉,要尊重人的自发性,分散的个人选择最后一定会收敛到均衡,秩序是个人交易中自发形成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理性秩序论,认为单个的人最后的行为是发散的,所以需要有一部分社会精英来发现这个社会的理性准则,来设计规则和秩序来约束要求个体行为,那么秩序就是精英的事先设计。b.两种的区别(1).经济哲学观上的冲突,自然秩序论是以经济自由主义作为基本哲学观,而理性秩序论以理性、干预主义作为哲学观。\n(2).对市场秩序的产生原因的解释不同,自然秩序论认为其产生于人分散、自发的交易之中,秩序产生本身是自发的,秩序的产生是在过程中沉淀的,理性秩序论认为其源于精英的设计,反对自发产生,又认为秩序凌驾于过程之外,事先就存在的。(3).对市场秩序的功能的不同认识,自然秩序论认为结果是“看不见的手”,对经济中的失衡可以自动调节,理性秩序论认为个人的自发行为一定导致严重的发散和失衡,所以需要政府、国家去强行地克服。c.两种不同市场秩序观的争论(四个阶段)(1).15C下半叶到18世纪(横跨整个产业革命),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战胜了封建主义专制思想和法国重商主义,前者是反人性的,后者强调国际贸易。表明了当时英国作为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批判,也是经济自由主义对理性秩序的批判。(2).19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自然秩序论的初步怀疑,产生了德国的历史学派(李斯特、罗雪尔),美国的旧秩序经济学派(克拉克等),纷纷对国家秩序有一定的强调。美德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实力不如英国等,如果接受自由竞争,他们就不可能超越英法,所以政府应该对本国的资本、企业进行保护,所以当时要求国家干预,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3).20世纪初到30年代:1929-1933大危机,市场失灵,产生了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和实践上的罗斯福改革,在资本主义能够接受的程度上引入国家的干预,代表了理性干预主义统治地\n位的确立。经济哲学的革命。(4).20世纪末80年代以来,经济自由主义的重振,凯恩斯的理性干预主义取得了成就也积累了矛盾,滞涨等问题的产生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对国家失灵的批判,其失衡更为严重,导致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振兴。d.各阶段秩序论的基本要点(1).第一阶段:古典的自然秩序论。认为秩序是自发的,是出于人的天性的要求,是天然的,符合人权的。市场秩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保证交易的公正性、等价交换,交易如果是公正的,从中不能产生财富,所以只有生产才能产生财富(反重商主义),代表了产业资本的利益,强调交易的公正性还强调了价值的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公正性。强调了市场秩序的功能性,即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使经济趋向均衡。和时代对战胜封建的要求是一致的。(2).第二阶段:市场秩序的制定不能依靠分散的个人,而要依靠国家的意志。\n市场秩序的功能不是自动收敛的,一定要让个人分散的行为纳入国家总体的框架。秩序不是自然的,秩序不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两者认为秩序一定是精英的设计、安排和发现,人的行为只能受人的精神控制,而人的意志是不统一的,所以只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法制,使个人意志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来匡正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如德意志精神。国家意志的强大才能使得经济有发展。(3).第三阶段:形成了对古典自然秩序有效性的怀疑。对经济学方法的改变,从微观的求解极值(个人的效用函数,社会的福利函数)转化到研究宏观的经济总量。对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变革,三个心理法则,随着人们投资的增加报酬递减,所以社会投资是不足的,第二个边际效用递减,人们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个人们有灵活偏好,人们总有一部分现金留在手中,最具流动性的财产是货币本身,所以总有一些收入被沉淀下来,使得收入不转化为需求,需求会小于收入。所以有效需求总是不足的,这就使得看不见的手是不成立的。对经济政策导向的变革,市场不能自动趋于均衡,这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必须直接干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核心是自发自然的竞争不均衡,需要国家的总体干预。(4).第四阶段:出现滞涨,菲利普斯曲线不再存在,凯恩斯政策出现问题,无力解决问题。所以重新回到了自由主义的路线。国家未必代表社会,国家未必高尚,决策者不能忽视自己的利益,国家来制定秩序缺乏充分的信息根据,交易成本可能很高,国家进入经济中的实际效率可能较低,如国企面对软预算约束,就没有风险,效率就会很低,边际原则中边际成本无法确定,国家凌驾于经济之上,无法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率。\n国家的投票悖论,即阿罗的不可能定律,政策要代表社会一致的愿望一定要全票通过,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事人的利益是有差别的,所以只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但这又代表了不公平,国家理性干预无效。所以经济自由主义又被提出。问题是现在可不可能面临新的一次改变,这一次要求的政府干预比历来任何一次都要强烈。B.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涵市场秩序是关于市场的规则。a.内在的竞争秩序(1).市场经济的主体秩序,即谁是竞争者,就是准入规则、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的权责利制度,界定谁成为市场的主体。其最为关键的制度安排是产权制度,一旦产权制度没有明确,市场的情况就会混乱,法律就会无效。(2).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即怎样竞争的问题。核心是决定交易条件的有关的制度和规则,而交易条件的核心是价格决定制,看其能否体现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影响了转轨的逻辑顺序问题,见后一章)\nb.外在的竞争秩序(外部保护内部的权威,约束度,约束社会尺度、市场外部环境的秩序)(1).市场经济的法制秩序(具有强制性市场经济本身为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为什么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就内容上看,最初的基本原则是法权原则(等价交换),法权是形式上公平,事实上不公平。市场经济是在起点、机会上平等,而在结果上不一样。其历史进步意义在于高于特权,等级社会中,起点和机会就不平等。资本主义用法权战胜了特权,共产主义要在起点结果上都一致。由于对事先不能改变,而又对事后的不均等表示不满,对事后的不均衡就需要协调,国家意志强行使人人对此结果表示满意,这就需要法制,没有国家法的力量,人们就无法接受法权原则。就形式而言,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人与人之间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谈判的权利是平等的,经过了谈判,形成了彼此隶属的契约,从而产生了货币、商人、交换、借贷……而古代的经济不是靠契约决定而是靠身份,要更改有困难,从而形成了超稳定结构。保证契约的稳定性、延续性、权威性,都需要法制来约束。这就使得谁违背了法律就必须付出代价,其成本必须大于收益。(2).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自觉性)。\n而法律需要社会每个人具有法律精神,自觉地遵守市场道德。市场中道德的核心是诚信,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求主观世界弘扬诚信。古代道德核心是忠诚,是否忠诚于对方,而在转轨时期,人可能出现既不忠诚也不诚信的现象,原有基础倒塌而新基础未建立,人与人的关系是放纵的(思想解放),这是一种道德不正统状态。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道德的坚持是很重要的。5.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历史特征市场化程度能否量化仍然引起质疑,分析历史特点的方式可能更具说服力A.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历史逻辑顺序:价格改革为先到企业改革为先转轨国家不具有市场秩序(内外在)的基础,不仅缺乏企业产权制度,也缺乏价格制度,这就引起了先发展哪一个的问题。以哪种改革为先,不只是时间排序上的顺序,还是逻辑上的以谁为核心,服从谁的要求为先的问题,这就涉及了举措的相互结构关系和安排。a.以价格改革为先(吴敬琏等提出)的理由(1).从转轨首要目的来说,是引入竞争性的价格机制以代替数量信号,推动资源配置。\n从经济发展的均衡要求来看,只要形成价格机制,才能在资源有效配置后形成均衡状态(理论、实践都已经证明),即“看不见的手”。PS:德国在二战后粮食匮乏、黑市猖獗,从而德国政府采取了管制经济,由于计划经济往往是短缺机制,供需无法自己调整。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管制使得经济达到平均化,所以管制力度大,但是市场没有竞争性价格,而是实行配额管理,但是经过这样的管理之后,情况更加严重,这就提出了一个理论“强制均衡是永远的不均衡”,厂家就没有生产积极性,生产越多亏损就越多。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厂家把产量定在补贴数量的边际上,而非MR=MC上,短缺加剧而导致通胀加剧,低水平的非提高产出的(低效率的)生产方式。40s末,德国艾哈德宣布停止管制,初期引起了通货膨胀,但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供求在新的水平上趋于平衡,将原有被强制储蓄的购买力释放出来,冲击现期市场,会推高物价,但是只要政府有一定能力使得现期货币冲击市场(关紧闸门),就不会过度,反而只能增加供给量。这一政策使得德国出现长期增长并且保持较低的通胀率。日本则有相似之处,但其初期情况更糟。德国与日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没有政治动乱(美军管制,强制推行经济改革)。(2).从转轨的成本看来,刚开始存在一定能够的通胀力,但长期看来有更多的好处(前提是要控制货币控制风险,代价降低)。\n因此中国初期确定了以价格改革为先的政策:价(价格)、财(财政)、税(税收)、贸(贸易)、金(金融)改革围绕价格改革联动。价格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五八改革方案》)。b.以企业改革为先的理由(1).从现状看,中国为非均衡经济,而且是制度性非均衡,传统体制下缺乏使之自动回复均衡的能力,制度上具有非收敛性(制度:企业主体受到软约束,不受价格信号约束)企业不具备能力推动达到均衡(微观主体不同,在德国为私人资本属性的企业,主体能够适应市场,具有有效的反应能力)。中国放开价格不是一个收敛的而是发散的过程,企业不会有积极性地扩张生产,所以无法恢复均衡,所以必须使企业能对市场有所反应。(2).从总量均衡来看,以价格改革引起的结果是不稳定的。在管制下,宏观经济需求大于供给,(排队模型,让大家依次拿取)是一种效率低的方式,有钱买不到东西,居民收入低,但是仍有结余,这一部分收入被强制存储,导致了生活单调,存在潜在的通胀压力。也就是说,一旦价格改革开始,财产流出,就有可能引起通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代表存在大量的需求,有市场购买力。第一轮通胀后可能出了推动供给增加,还必须推动需求增加,如果不能使供给跟上,就会引起类似西方的滞涨和苏联休克疗法的效果(供需都不活跃)。所以我们必须先活跃企业,一起提高供需,从而进入一个较稳定的情况。\n(3).从改革成本来看,价格改革风险大,不能试点,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而企业改革可以是逐步的、试点的。价格改革试点不可能,是因为在体制未形成的情况下在某些地方先实行价格改革只能面临失效,因为它脱离了传统而没有形成新体制。在苏联,同样的问题也引发了争论,如“纽扣效应[1]”。在我国,1988年政府决定开始价格闯关,但是立刻引起了哄抢的风暴,之后国家宣布闯关失败。之后我国开始大规模地实行两轮承包制,接着开始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B.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核心环节:从以企业改革为核心向以政府改革为核心转变(即决定成败的关键突破口在何)1950年2月,国家确定了计划经济雏形(照搬苏联);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n中国的计划经济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苏联实行部门主义、条条管理、垂直管理,即一个部门直接下辖另一个。而中国由于工业化水平低,落后,不均衡,人力资源稀缺,干部水平低且部门间有严重的不均衡性,所以实行的是部门主义加地方主义,实行块块管理、条块结合,又有中央垂直管理又有地方自觉性,调动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所以僵化程度不如苏联。苏联的问题多为民族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因为各个地方都被统一,没有自主权,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而且各地都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央高度依赖,地方中央高度统一,没有经济摩擦。而中国的问题是中方西方的矛盾严重。《论十大关系》中叙述了处理好中央地方关系,在价格改革的前提下,企业本身权责利并没有变化。企业改革是以搞活企业为核心环节,使得改革的深度广度都不同,在之前几次的调整中都只涉及政府内部上下级的行政关系,而此次着重调整了政企关系。但是是否还要再进一步?是否还要坚持以企业改革为核心(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七大,目前改革的热点已经转化为政府改革问题(这是历史的转变),这也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以企业改革应该让位,不然改革难以进一步深入。C.市场化进程的主要任务:从商品市场化向要素市场化转变a.现状商品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发生了根本性的颠倒,从计划经济时期94%为计划定价已经能够转变为93%为市场定价。但是仍然有垄断、不公平性的市场问题,这些并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市场不完全导致的。总的来说,中国已经转变为市场制度。\nb.要素市场化的问题涉及了歧视问题、不公平问题。如农民工的福利问题,他们以农民的待遇享受福利,而以市民身份纳税,这个问题涉及户籍、政府、社保等问题。(1).劳动力要素要市场化的难度大,但已经排上议程,这也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但也有不均衡,比如收入(?)性歧视同工不同酬。(2).土地要素市场化更复杂,尤其是农村土地的市场化(如宅基地、农田等)。如果不市场化,则是对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欺压(人们可以随意侵犯农民的权利),而且对农民来说剥夺了他进城的权利,使得他无法享受城内的福利,被逼将福利依附于土地,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化使土地升值,国家、企业开发会瓜分农民的土地。但市场化可能使得农民离开土地,而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生产资料,其福利也依附在土地上(涉及产权问题),而农民离开后,市场也不能接受农村劳动力,所以市场化后的社会问题也很大。\n(3).资本要素市场化:短期是货币市场而长期是资本市场。但是利率、外汇基本都是被管制的,其上下波动是有范围的,所以总的来说,资本要素还没有市场化。人民币何时成为自有货币,资本什么时候放开?何时打破国有垄断银行体系?目前仅仅提出了价格问题(利率能否市场化)。D.中国市场化的难点:从市场作用规模扩大转变到市场作用效率提高(市场化从数量到质量)原本的问题是如何使市场代替计划,当市场化到了一定程度后问题就成了怎样提高市场质量,使竞争有效、公正。市场化扩大范围是有极限的,没有一个国家是100%的市场,但提高市场公正性是没有极限的,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a.核心完善市场秩序、竞争规则,使之有效发挥作用。b.主体秩序企业改革(尤其是政企问题)并未结束,主体问题也未解决(如何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国企如何约束其权责利……),股份制形式等都不是重点。c.价格秩序即如何公平竞争的问题,价格歧视(价格双轨制)严重,不同制度背景价格不同,即不公平竞争。社会中充满二元性,多歧视、差别待遇,二元制深入各方面,存在广泛的歧视,与公平规则相对立。\nd.法制制度(法律制度的供给和法律精神的弘扬)现在主要是如何提高全民族法律精神的问题,一国可以有法律但不一定为法制。全社会上下缺乏道德、守法的自觉,就不算是一个法治社会,即使强制落实法律制度,也面临极高的成本。关键是立法执法者要带头守法,如其能违法而免责,是对法律精神的打击。e.道德制度在转轨期的道德无政府状况(放纵)。缺乏诚信是转轨期的重大问题,除了商品,还包括责任心缺失等问题。培育的任务艰巨。E.中国市场化进程的绩效评价标准评价经济发展程度(原有),而目前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后,开始提高了对质量的要求,标准也从一元到多元,要求社会发展指标包括如环境、公平、和谐问题。GDP不再是唯一指标,GDP作为反映制度变迁的程度是比较粗糙的,但是比较直观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从GDP发展到幸福指数,包含了一种社会情绪,即效率目标向公平目标转移,社会全面发展,历史发展变化,矛盾激烈。\n--------------------------------------------------------------------------------[1]即第一步出错,之后每一步都出错。--------------------------------------------------------------------------------[l1]参看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l2]代表着政策重点的转移\n四、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政经的讨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增长效应;结构为什么变化,即结构变化的制度的动因(产业结构、制度结构)1.产业结构高度化(高度化、升级)与经济发展A.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含义a.一般意义上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伴随经济发展进程,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向地达到的阶段或者层次。b.具体上的三个指标(1).按产业划分,三大产业结构划分及演变。怎样观察?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依次占优势比重的替代程度(从一到二到三),用来判断国家发展水平。三大产业划分理论,体现了经济思想史上对产业认识的变化。从重农学派(重视第一产业),古典经济学(代表产业资本,重视第二产业,但不认为服务业是生产的),萨伊定律。三大产业占优势分别代表农业、工业、后工业化社会。\nPS:三大产业分类的提出。1935,费雪尔回答经济危机的另一种答案(与凯恩斯相比),《安全与进步的冲突》。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不足(三大心理法则)导致经济危机,而且市场下长期市场不足而非均衡,这就导致了货币供给政策和政府干预经济(其分析侧重对需求)。认为产业革命,供给能直接创造需求,费雪尔则从供给角度来分析,所以方法是先调节供给,生产力原始为自然力(农业),这是第一产业的特点,也是人类社会第一阶段的特点;第二阶段技术进步,对自然资源加工、再加工,丰富了产品功能、品种,满足更多需求,这就是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阶段,物质产品消费已经满足,而要追求非物质资料的产品,需求发生变化,要求供给结构变化,从物质资料生产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吻合的,所以其往往不存在产品过剩的情况。危机下人们需要转移生产资源来调整经济,原本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所以需要调整,所以产生了产品过剩,所以需要改变供给结构。需求管理是短期的(通过缩紧银根等),而供给管理则是长期的,调整生产速度慢,而西方国家面临的问题严重,所以使凯恩斯成为宏观管理的主流。1937年克拉克分三大产业(产业分类、部门分类方法),使得国民经济核算的深入性、全面性大大提高。二战后联合国采用了这一分类方法。马克思曾提出二大部类的分类方法,初次分配是生产领域,而再分配是非生产领域、事业单位、教研单位,所以服务业是非生产性的,而在三大产业分类中,其属于生产领域,收入分配也应该是初次分配。(人们对产业的认识变化)。\n(2).按产品划分,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中运动的同期来看。其在国民经济中一次占优势比重的程度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水平。初级:农业社会;中间比重大:工业化国家,产业链长,中间产品比重大、需求大;后工业化国家,经济发达社会,最终产品比重大,技术专利属于谁,产品就归于谁。(3).按技术结构划分,分为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和知识技术密集的不同技术结构,在国民经济占有优势比重的替代程度,落后国家的技术结构选择是劳动密集型,而工业国家后期为重工、重化工等资本密集型,而发达国家为知识密集型,表明了竞争力的不同。除了经济结构沿正向的发展,经济结构也有逆向的运动,比如战争、灾害,使得已经达到的文明层次打回原状,是对文明的反动。B.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质a.发展的本质在于结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长期的结构升级)中增长(短期的数量提高),突出结构意义的差别。评价是以是工业、农业还是后工业化国家来评判的。\n工业制造业取代农业,后工业化国家服务业成为主导,首先突出的是结构差异,发展的实质是结构的升级。数量提升能明显衡量(GDP能有一个明显的增长变化,而制度无变化、技术无变化),但结构指标要发展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效率改善快的部门在竞争中,在国民经济中的效率、技术不变,但运用各种手段比例会提高,由于效率的改善不同,就是的各种结构间的不平衡。短期内通过动员更多要素加入就可以达到数量的提高,而结构变化则要长期见效,是效率改善和技术、制度创新的函数,其效果是长期累积的效应。GDP不仅应该看数量,更应该看重结构。1820年,中国GDP比重很高,但是仅仅生产农业产品,而欧洲已经是工业化结构。如海湾国家,石油采掘是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虽然GDP数量大,但是结构落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大,发展水平低,联合国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外又单列石油输出国国家。b.发展真正的难题在于结构演变(1).双重转轨: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到工业),经济制度转变(传统到市场)。成为新兴工业国和新兴市场国,即实现崛起的两个转变。发展中国家需要将二元(不均的)经济一元化(均质的),这是真正的困难。\n(2).解决方法之一。怎样将工农二元化转化到一元的工业社会(基本困难),如刘易斯的劳动力两难的转换程序(刘易斯模型,派哈林模型),假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为0且无限供给,而且进城后面对体制歧视性工资(农民容易满足)而非市场工资(同工不同酬),雇主成本低,资本利润高。又假设利润高且积累倾向高(扩大再生产)于农村人,所以应当优先发展城市现代经济。二元制转轨的两方面:城市工业化,农村传统工业改造,但原料有限,并举的效率不如一个先发展,所以只能先发展其中之一,再带动另一种。刘易斯认为先发展城市经济,不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有一天会到达刘易斯拐点,使得农民在城内的收入和在农村的收入持平,那么机会成本相等,就不再有城市对其的吸引,达到均衡竞争,城乡一体。但其假设不够合理,因为机会成本不等于0,且不一定体制性工资能够长久,且农村资本和城市资本的积累倾向相差不多,所以刘易斯的理论脱离实际。(3).解决方法之二。托帕罗认为只改造农村,提高农村就能缩小差距,使农民就地解决发展,这是短期控制手段,如提高进城成本,农村进城激励来自于收入差距,所以应当提高农村收入,进程动力就会减弱,或者降低城市收入,缩小后也能减少动力。降低农民进城速度来改变二元化的情况。但两者差距不同,在南美洲、非洲等差距不大的国家,且人口少,人均资源率高的国家可以实行。中国不能复制。(4).总的来说,结构构成发展的实质。2.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A.从GDP水平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总量上美国占世界GDP的24%,中国占8%不到;人均GDP全球8000多美元而中国为4200多美元,人均GDP排序低,是发展中国家中等国家。以工业化为重点的阶段已经过去,而向重工业和重化工发展。\n西方认为中国自身低估了发展水平:一是因为中国的统计方式相同但是统计对象不同(制度不同),少统计的部分主要发生在服务业中,国内不承认其为正式的产业部门,如家政服务,只能按均价将其价值化计算。又如军队、公务员等非市场交换的服务业不能被精确计算,而是预算估算,对其创造的价值是通过转移支付给予报酬,除非能实现公共财政(公共品、公共选择),中国财政水平未到公共财政水平,而是集权、随意、非民主性浓重的财政,所以被认为其创造的价值被低估。不衡量不通过市场交易的量,GDP本身就具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中国情况下更加严重,估计中国的GDP缩水了20%。二是因为折算比例的问题(外汇),中国的汇率是政府定价,与市价不一致,中国政府的汇率低估了人民币本币价值。应该对货币进行购买力评价,以真实汇率代替官方汇率再进行折算,比较真实的购买力和市场供求。但在计算真实汇率的过程中,商品的选择不同使得计算结果不同,如主要计算人工品,则中国货币的购买力更高,如果主要计算技术品、资本品,美欧货币的购买力更高,这是一种局限。B.从主要的经济结构指标上做判断\n最成熟的世行的评价(利用每一个国家给出的投入产出表),分为穷(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下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市场国)和发达国家。赛尔奎因-钱伯里多国工业化指数,得出在各项目,每一类国家的平均数,再进行对照,从而得出结构的差别,再分析产生结构差别的原因,全面地反映国家结构。a.静态的考察分析(1).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指标。六类国家的比例分别是72%、54%、40%、25%、9%、6%以下,越发达的国家指标越低,而中国的指标是43%,大致属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降低的原因是,农业生产率提高,但是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所以经济越发达食品的需求份额就越少,而供给多,为防止谷贱伤农就必须降低农业就业率。PS:比较产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农产品劳动生产率/非农产业生产率。其值可能等于1,小于1,大于1。30年代的调查中,美国的值为0.87,而最低的印度是0.36,可以用于解释各国结构。产生里昂惕夫之谜[l1]。(2).工业化率。在我国东南大约为70%,中部50%以上,西部50%一下,贵州仅有30%左右。因为东南的比例较高,中国大致到达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过渡的阶段,实现了基本工业化,达到全面小康。\n(3).恩格尔系数。最穷国家、赤贫国为60%,温饱为50%,小康为40%,全面小康、中等发达、宽裕为30%,富裕为20%,20%以下为非常富裕。中国1978年为61%,目前为41%,也大致反映了中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4).城市化率。2009年,世界城市人口超过了乡村人口。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7.3%。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因为农民工也算城市人口,也计算入城市化率。中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是制度性的变化、转移,需要被纳入市民体系(二元制表现)。城市化一定要加速,因为承载发展的一定能够是城市而不是农村。b.比较静态的分析结构相似性系数。比较两种结构或不同时点统一结构的相似程度,记为Sij,其极限值为1,即完全相似。一、二、三产业结构的物理内容都已经变化了,但这里仅考虑比例关系。我国90年代产业结构大致相当于英法1758年的水平(第一次产业革命)、美德1858年水平(第二次产业革命)、日本1920年水平。c.动态的分析观察变化速率,结构变化绝对值,越大说明变化猛烈,就是大规模变化,产业革命时期(或战争时期)。3.工业化中后期(加速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工业化含义:工业比例提高,原有传统农业效率[l2]提高。\nA.农业比重持续、显著地下降原因:农业生产率提高,比较产业相对生产力提高;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所以必须要从中转移资源,否则谷贱伤农,农民从农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中国20年代到50年代,农业比重为78%,结构水平不变,为标准农业国。目前水平为43%,目标是到2020年,农业比重下降到25%,到2030年到达新兴工业国、市场国(工业城市、信息化城市)的水平,即10%以下,这要求继续加快比重下降的过程。与此同时增长的目标是到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到达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水平(8000美元,再翻一番),到2030年实现五化(2020已经率先达到基本工业化,收入大约是2000年的10倍),这个要求仅仅需要7.2%的年增长率,目前已明显超过,不过“十二五”提出国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保增长不难而调整结构的目标更难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转移,大约有两亿人口在20年间从农村出来,国民经济怎样吸纳是一个重要问题。B.工业制造业的比重显著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突出\n(1).库兹涅兹(工业化从起步到加速的数据)数据得出,工业制造业就业比重在这段时间内上升了371%(100%-471%),产值比重上升170%,服务业就业上升270%,产值比重上升45%。结论:工业制造业上升幅度最大,贡献最大。库兹涅兹运用部门反映弹性值进行了测算(即部门比重上升1%对经济增长有多大的拉动作用),这个数值,工业是1.38,服务业是1.11,农业是0.44。(2).这里有一个拐点问题,即何时服务业比重、地位会超过工业,第三产业比重会大于第二产业,即达到后工业化水平的临界值。库兹涅兹的数据是工业化率(吸纳的就业量)要到37%-50%以上,而且是稳定的比例、趋势。因为工业化不成熟,推动后工业化就不成熟,农业、工业之间的关系也一样。英国在1881年出现拐点,当时的工业就业率是37%,之后服务业增速稳定超越工业;美国1948年出现拐点,工业就业率比例为50%;日本1971年出现拐点,工业就业率是37%。世行的数据(按当年美元价格)是50年代,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以上出现后工业化;70年代人均3000美元才出现后工业化;80年代,人均8000美元出现后工业化;当代,人均15000美元才出现后工业化。PS:结构无效益现象,如大跃进,将资源从最有效的农业、轻纺转移到无效的重工,带来的经济损失大于企业破产的损失。当时虽然工业就业率高,但是是虚高,是通过指派、军事、强制的手段形成的,是非经济推动的提升,难以长期化。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使之再调整。\nC.工业制造业内部霍夫曼比值变化最快的时期即消费品、资本品(轻、重工产品)比例,越到工业化的中后期,消费品比值越小,投资品比值越大。工业可以分为传统加工业、劳动对象工业(生产新材料)、劳动资料工业(生产机械)。工业化初期三者的比重是传统大于对象大于资料。第一时期结束,即19世纪末的时候,三者比重是对象大于传统大于资料。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叶,三者的比重是资料大于对象大于传统。从20世纪中叶至今,三者的比重是资料大于对象大于传统,但传统加工业经过改造,下降比重放慢。变化原因:当产业革命后期,原材料需要量大,劳动对象工业成为主流,再后来劳动资料工业占据优势,加工业注入新技术,获得新的生存空间。D.工业化加速时期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n70s,经世界银行对结构导致差异程度衡量的数据表示,从工业化起点到终点,人均GDP中第二产业的贡献比例从最初的15%上升到36%,农业的比重下降,服务业上升了3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可能没有上升),从36%到39%。贡献率的提升说明在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对GDP的贡献比较大,但是服务业在人均GDP贡献的比重始终高于第三产业。原因,在发达国家和市场国家,都是先发生商业革命在发生工业革命,这就使得先市场化,再工业化。这是制度变迁使得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再巩固生产方式。而维持市场制度需要一些部门的支持,比如批发、保险、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围绕市场化要求,第三产业先提高了比重。加速期主要依靠工业来推动增长,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双头(市场、工业)转轨的,在转轨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的作用不同,很难有一个国家没有第三产业就先发生了市场化。在西方国家,市场化和工业化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而在中国是同时转轨的,所以并未在工业化前准备好市场化的体制。在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从体制意义转向了产业意义。现代第三产业与原有第三产业不同,从消费性第三产业结构转变为生产性服务业,而中国目前应该提高制度性第三产业的比例,不然生产效率就会相抵。要发展高科技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都要提高。E.工业化加速时期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征投入产出的最终产品需求中,消费产品的需求比重湘江,投资需求比重上升,向重工、重化工等资本密度大的地方转移。原因一是消费产品下降,恩格尔系数下降,农产品消费比重下降,另一个原因是投资需求增长快,而资源只能用于生产一种产品,两者间的替代、排斥作用,在两者之间有临界率。\n中间需求相比最终需求显著上升,加工深化,加工体系被拉长,中间需求增加。4.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点A.不同的部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排序(实证分析、计量手段)a.第一档: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但是是社会边缘化产业)b.第二档:商业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建筑业、社会服务c.第三档: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电信)、金融保险d.第四档:房地产业(对虚拟经济活跃程度大)、农业、工业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效率低,亟待改造,尤其是实体经济的效率低。第三产业主体起的作用还比较少。PS:教育是否要产业化(以及文化产业化等问题)?目前是事业型构建,连接方式是政府,是微观单位还是行政单位尚不明朗。B.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n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能扩大中国经济规模(总产出),但是不能提高资本、劳动这两个要素的效率,在其他部门两个要素的效率高,如果转移资源到农业,就会导致效率降低,资本家、劳动者收入降低。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有利于规模扩大,即扩大规模,工业化有效率,也扩大产出弹性,有助于资本效率提高,但是不能提高劳动效率,使得资本家收益提高,劳动者收入增长放缓,贫富差距扩大。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会降低经济生产规模,总产出规模小,但是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业增加,劳动收入增加。有可能会缩小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差距,使增长规模受到限制,第三产业比重如果超过95%还继续提高,第二产业的动力就会受到影响,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就会被抵消。如果到70%,第一产业的贡献作用会被抵消。第三产业贡献值是有临界值的,其发展不能以抵消另两个产业的发展为代价,这样反而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均衡性受到破坏。所以不能片面地强调发展任何一个产业。5.所有制结构与市场取向及经济增长\n中国数据实证,市场取向为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分为倾向资本和劳动利益两种A.假定所有制结构不变假定所有制结构不变,无论市场取向如何,经济规模都没有实质变化,是不能实现工业化的。所有值不变,市场机制就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无法调整产业结构,条件的前提是所有制改变。B.假定产业结构不变假定产业结构不变,通过市场调节所有制结构和经济规模、经济增长,会出现两个方向的结构。如果市场取向是倾向资本利益的(国有、私有资本)(即有限考虑资本回报和利益增长),则私人资本利益的增长是国有的7倍,调节会先刺激私人资本,因为其对市场机制的适应性强,产出弹性高,反映强烈,得到的利益分配就增长快,国有资本比重就下降了。如果市场取向是倾向劳动力已的,那么市场竞争就不会影响市场结构,就对资本没有作用,不会引入市场,所以所有制结构不变,经济规模不扩张,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因为资本相对对经济来说是更为稀缺的资源,而劳动力积极性本来已经很高了,再对其刺激的反应不大。如果只靠市场调整,所有制就不会选择国有制。这就面临选择国有制还是发展的问题。国有制仍占统治地位就没有市场化。\nC.非国有化对要素效率发生的影响(对技术进步)在生产函数中引入非国有化的数据(非国有化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市场化程度,而市场化并非每年都有指数),管制经济的增长量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扩大,而非其效率的提高,投入的扩大是有限制的PS: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有限。一般国家是20年,大国可能时间较长,到达这个时间后,对要素需求大于供给,要素数量上受到限制,这就是二十年增长极限论。这个现象在亚洲特别明显。原因是:其企业不喜欢直接融资即实行股份制,不喜欢增加股东,而是喜欢间接向银行融资,导致东方企业对银行依赖度高,银行掌握了最稀缺的资源资本;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赶超,赶超就要集中人力物力,尤其是资本,在某一领域实现先超越,所以会采取系统的产业结构政策(决定扶持、限制哪些产业)、组织政策(明确扶持产业中的哪些企业),要求银行按照政府的决定实行金融政策。政府对银行的控制还体现在恳谈制(日本政府对私人银行)、劝说制(韩国)及窗口指导等制度。企业则要与政府谈判,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行贿(克鲁格曼),那么稀缺的资本资源就不按照市场、效率来分配,而是按腐败程度分配,是低效率地运作资本,最后形成泡沫,即以贷养贷。当资本供给量不足之后,资本价格就会上升,利率上调,企业破产,银行坏账。\n中国经济增长首先来自于要素投入的扩大,但是否也依赖其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从而实现全要素增长?如果是,这就能解释中国经济的长时间增长(超过20年)。事实证明,94年以后,技术贡献提高,正是“从国有垄断转变为市场化、从行政控制转化为市场控制”的这种变迁中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实际上,市场化程度越高,劳动力、资本的产出率就越高,弹性越高,所以其市场的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时间会更长。但市场化对两种要素的作用中,对资本的作用远大于对劳动。因为资本资源更为稀缺,原来非市场化下受到的压制更大,计量的结果是,其效率的提高大约为劳动的900倍,而同时由于在市场中,贡献多的得到的分配就多(市场公平),就导致资本家利益扩展更快,使得资本劳动两极化,形成鲜明对立,使得事实上不公平。6.中国经济区域结构与经济增长A.中国经济地带划分a.1949年其划分主要是根据冷战的需求,分为沿海地带和内陆地带,东南沿海面对西方世界,内陆则接近苏联。所以国民经济大的投资不能放在沿海前线地带,而要放在内陆地带(西北)。将全国分为八大行政区,下辖省(按行政、地理划分),后合并中南华南、西北西南,形成六大区域。\nb.与苏联关系恶化后分为三线,一线为战争前线,二线为缓冲区,三线为大后方,建立起了三线工程,将工业建设重点放在大后方(后来改革开放回迁),同时各省内也划分三线。c.文革后战争短时间内没有爆发的可能性,阶级斗争也不再是中心,这时开始按照经济原则划分地区(按经济条件、资源禀赋、地区文化等划分)。将全国划分为中部内陆、西部边缘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东部沿海九个省市为发达地带,西南西北九个省市,其余为中部,呈梯度分布(自东向西递减,梯度差大约为20年),反梯度状的是人均土地面积和农业资源,东部农业条件和矿产资源不如中部,但集中资源最有效的是东部。B.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则a.均衡与效率的原则按效率资源应该往效率高的地方配置,但是这样的结果是牺牲了均衡。b.转移与补偿的原则把发达地区的资源补给落后地区是牺牲效率的做法,但如果不补偿落后地方就会牺牲均衡,补偿过多也会使落后地区丧失造血能里,使其依赖性增强。\n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原则为了社会发展往往要牺牲经济目标。如环保……d.梯度与增长极的培育原则处于点(城市)轴(交通)系统汇合处的地区,往往是一些重要节点,具有地方性的增长极租用,对外有辐射作用,所以即使整个经济地带是落后的,也可以实现赶超发展,地区梯度推进和内陆多增长极共同发展,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差距缩小。C.区域差异与可持续发展差异形成承前启后的推进力,保持国家发展的速度,这是来自差异性的支持。但是在发达地区会形成城市过密后遗症(目前产生,如堵车现象),而且城乡差距大,乡村经济发展提升空间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城市收入、农村消费不相称。这使得中国城市化率提高1%,就能拉动1.4%的消费,并能拉动0.4%的经济增长。D.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经验分析)a.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整个经济规模扩大有明显作用,部门反应弹性值大,拉动作用明显,这说明东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n所有制结构变化,既提高资本效率,也提高了劳动的效率,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随着市场化发展都得到提高。所以市场化在东部是提高效率的过程,并且东部已经进入了市场化,市场调节是有效的。但是在东部地区如果产业、所有制一起发展(即通过市场化激发第三产业发展),对全国的经济规模有萎缩作用,因为一旦东部快速发展,当地竞争力强,各地优势要素就会流向东部,其他地区发展就会减弱,是对其他地区的挤兑,东部的发展就是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的(如,即使打工者将资金输入家乡,但是落后地区储蓄率高,最后资金回流到东部,更不平等)。所以不能完全使东部听市场调控,既要实现东部的效率提高,又要体现整体效率的提高。a.中部地区降低第一、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就能最快提高其发展,所以中部处于典型工业化时期。在中部,所有制结构变化,会提高劳动与资本的效率,如果按市场原则推动其经济,对经济增长有利,但会扩大其资本劳动差距(分析见前)。西部地区\n产业结构上降低其农产业比重,提高工业化比重,对经济规模扩大有利(最明显),说明西部地区仍处于农业时代、工业化的前期,农业落后为主要问题。应该降低高比例的农业比重。而在所有制结构上,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实现非国有化,会使得资源向农业流动,反而提高农业比重,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光靠市场无法推动西部经济增长,所以西部发展需要国家的政策控制。--------------------------------------------------------------------------------[l1]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史实刚好相反。五、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政策)1.GDP总量指标与经济增长分析GDP是分析经济总量工具\n西方在最初提出经济学就认为其为微观配置问题,不研究总量,在1929年凯恩斯革命(最根本的动摇)之后才引入宏观经济,就需要核算国民经济,以便国家校正使之平衡。A.GDP基本统计方法a.GDP定义一国常住经济单位在新一年内生产的成果,其形态有价值、产品、货币三种。b.核算的基本统计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生产法和收入法本质相同。(1).生产法是在国民经济中,一年内经济常住单位生产的全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超过同期投入生产而消耗的非固定资产价值和服务价值的总额。即新生产的价值量,而且在这里的GDP是广义GDP,只用减去中间收入,而不减去折旧(GDP有广义、狭义一份,对固定资产有折旧,按生产法计算广义GDP要含折旧,固定资产损失的价值),但折旧是可以用于新一轮的生产的,所以不包括也是可以的,但折旧是一种转移,只计算新创造的价值时不应计算在内。(2).收入法是计算生产中各要素得到的回报,即收入,所以说收入法实质与生产法一致。\nPS:例子(与课本相同)初级投入:15(固定资产,含折旧);30(劳动报酬);20(政府贡献,含税收);20(盈余)中间投入:40(非固定资产、服务)一共125按生产法计算:125-40=85(总产出-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85(二者差的分解加总)(3).支出法:按人们形成收入后根据人们运用收入的结构计算汇总(出口、投资、消费,封闭经济中可以忽视出口),支出法与生产法有区别,统计上有误差,该指标用处不多。两者结构完全相同。B.GNP和GDP区别\n统计对象不同,要素国际间流动带来的差别。最初时期运用的是GNP,1968年以后逐步用GDP代替GNP。世界银行以斯通为首的经济学家,运用收入-支出产出表(国民收入核算)、国际收支表、资产负债表等形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各种分散的核算表单并为一个SNA体系,这时做总量分析的时候就要换用GDP,反映国内各经济要素的联系,以国家为核算换算范围更系统。中国初期GDP和GNP差别不大,因为中国开放度低,相比之下日本情况不同,其GDP与GNP差一倍(出口多,引入少)。目前GNP指标仍在使用,WB的人均国民收入排序用的是GNI(国民收入程度,即GNP),反映的是富裕程度。C.GDP指标的局限性萨缪尔森认为GDP核算是最伟大的制度方法,使宏观经济总量间有稳定联系。a.方法上的局限(经济、非经济因素)\n只核算通过市场交易的经济活动,并表现为货币价格量,但人类很多经济活动中的配置是非市场的,如国家制度、国家的军队、公共服务、国防,是不能买卖的,但其提供了服务。其价值无法体现(转移支付)。现在的方式是参数估算,按公共财政预算、决算,作为价值计入GDP,这就要求公布预算、决算,即公共财政,但中国的财政目前是集权的,随意的。还有家务劳动也没有计入GDP,因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经济单位,所以只能以市场上的劳务价格来估算其价值。b.GDP为流量核算(年度)当年的投入作为GDP的一部分,如果一件产品第一年生产,第二年就毁坏,也会计入GDP,但是从长时期看(多年)财富没有变化,但是GDP的值却在不停增长。所以GDP不能真实反映国民财富状况,不能反映经济的财富积累和存量,使得其作为衡量标准之后,地方往往注重短期指标,关注年流量而忽视长期的财富衡量。c.GDP是数量指标GDP不能反映经济结构,不反应长期国民经济结构质态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实质)。d.GDP未放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为反映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未计算对环境的破坏,目前碳交易许可证出现使得一部分对坏境的破坏被纳入计算体系,使得环境成本与SNA体系结合,形成全新的SEEA体系(即绿色GDP体系)。但总体而言,环境账户难以货币化,更多的破坏难以估计,尤其是在产权外部性的情况下。D.对SNA体系的补充\n以GDP为核心指标的SNA体系反映不了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文明水平。这些都是人类发展中很重要的方面。新建人类发展指数(HDI,建立在SNA体系基础之上),包含了以平均寿命为标志的总体健康水平,以成人识字率和三级入学率衡量的国民教育水平提高程度,以线性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按货币购买力评价计算)(相比下GDP考虑了通胀因素及汇率,价格不变),下设五十多个指标,合并计算之后,统计上的困难很多。又设置了幸福指数(考问卷调查的结果得知),主观性强,人们的偏好不能衡量,可能会偏离实际,幸福和收入是否有高相关性(答案基本肯定),但是这一方法在提出之初就遭到了肯尼亚等国的反对。总的来说衡量体系不能反映非经济指标,但其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包含,不过如果不能完全包含,又缺乏了合理性。2.中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失衡A.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的水平(GDP反映的水平)总量上不到6万亿,人均29000多人民币,4000多美元,为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比率等指标也反映中国目前是中等收入国家。按人均GDP算,1980年,世界银行中的GDP排序中国排在196个国家地区中的189位,2007年处于207个国家地区中的124位,水平低。\nB.总量失衡的基本类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均衡均衡经济中市场处于出清状态,但这只是理论假定,实际中均衡时偶然的现象,而失衡是常态。不过我们应该将失衡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总供给:劳动者报酬+剩余;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两者的决定因素完全不同,所以供需之间要实现均衡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在两者之间再加上开放的因素,有经常项目、贸易等,资本项目(流入、流出),进出口项目加入。其中出口体现在总需求中(国外对国内产品的需求),进口体现在总供给中。资本流入体现在总需求中,资本流出体现在总供给中。这种情况下要求两者相等更加困难。如果在两者之间再加上政府财政干预的因素,财政收入(税收等)体现在总供给中,财政支出则体现在总需求上。这些加总的结果使得总供需均衡难以实现,实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指整个市场上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总额必定相等的情况)只是理论上的假说。a.第一种情况:总需求大于总供给\n体现在投资需求大于投资供给,消费需求大于消费供给,(还有其他不同情况,要求的政策也不一样)。矛盾体现在通货膨胀。要求的政策目标就是反通胀。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税收)的紧缩财政政策和提高准备金率(控制货币数量)、上调利率(控制货币价格)的紧缩货币政策,实行全面紧缩、双紧缩的政策。b.第二种情况: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矛盾体现在全面衰退,通货紧缩,失业率增高和企业破产上。需要采取增加财政支出、减税,下调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双松政策,反萧条,反失业。c.第三种情况:不同领域反方向失衡如投资中需求大于供给,消费中需求小于供给。宏观总量政策只总供需有用,而无结构作用,所以不能单独对任一起作用。假设投资资金有30%转移为消费资金,那么就会减少投资需求,也会减少消费需求,而相反如果刺激需求品的需求,对投资的需求也会增加,总体情况没有改善。消费和投资两者之间不能割断联系,结构调整不显示。政策的选择应当是保重点,确定哪一个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更大,从而决定先改哪一个,但是会加剧另一项的矛盾,所以要审慎判断。d.第四种情况:总量中存在两种失衡的矛盾即滞胀,高通胀、高失业和衰退同时出现,难点在于判断停滞和通胀哪一个更严重,短期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哪个威胁大,宏观短期政策上就因该先解决哪个。\n前四种情况限制在封闭经济中,如果加上国际收入,还会有更复杂的情况(包括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手段也有外汇储备增减等问题。A.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总量失衡的阶段性特征a.1978-1998年年底,需求大于供给(1).原因:历史原因:过去为短缺经济,改革后的历史惯性;体制原因:市场化水平低,接受市场约束程度低,非市场体制下免费供应导致短缺(不仅仅是生产原因);发展原因:生产力落后。(2).结果:导致中国该阶段三次大的通胀(抢购风潮):1984年底到1985年初,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城市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市民恐惧物价上升导致,三个月内彻底吸纳手持现金,通胀风潮过去;\n1988年夏秋,中央北戴河会议确定价格闯关,导致抢购,三个月后政府宣布闯关失败,因为总体需大于供,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引起抢购;1994年,1992年十四大以后大开发大投资,到1993年全面过剩,通胀严重,物价指数甚至飙升至24%。这段时间,宏观目标是反通胀,宏观政策是紧缩的,减少赤字、国债。b.1998年以后到2002年,总需求不足,需求小于供给(1).原因:外需减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全球供给、贸易量减少,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赖度大,经济增速放缓(就历史经验看来,中国经济要到达10%以上的增长,出口增长必定要超过20%,而且10%的出口增长能拉动1%的GDP增长);内需不足经济周期性原因:到达回收周期,投资需求变化,工业消费品需求不足,形成的规模的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社会闲置率(产能过剩率)高于20%-,最高达到40%。过去这一点被出口拉平,但是一旦出口受到影响,反过来会作用于内外需;\n体制性因素:体制改革困难期,固定体制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国企处于停产破产期,下岗职工数量剧增,当时城镇失业率大约为14%,超过警戒线的7%,反衰退成为主要问题。(2).结果:当时面临通缩的问题,物价上涨率是负的(小于2%即为通缩),通缩严格来说是物价、GDP下降,但是作为基数小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GDP增幅一旦小于7%,物价下降,即可以称为衰退。通缩问题短期往往不能解决,因为失业与空位并存。在发达国家,对新的、高科技人才的供给不足,发展中国家不仅有上述情况,在制造业领域还缺乏熟练的技工,这就是中国意义上的通缩。1998年以后才去了扩张性政策。c.2003年到2007年两个领域反方向投资领域需求大于供给(煤、电、运输……),消费领域需求小于供给(产能过剩并未得到解决),宏观政策难以选择。由于经济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分开调整不合适,只能判断哪个对国民经济威胁大,就先解决哪个,在这里政府作用不大。d.2008年到2010上半年:关键是经济衰退\n(1).原因:外需不足:金融危机下需求不足,出口下滑,(按历史计算,世界GDP上升1%,中国出口就会增加5%)2009年首次战后全球出口负增长,在2008年第一季度中,中国出口增长16.9%,对GDP增长贡献1.7%,10.6%中的2.6%来自出口,所以出口减少破坏了经济稳定性,经济增长乏力;内需不足:总的来说,投资限制消费,宏观微观分配不均和发展的布局能导致消费需求疲软,内需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体现在技术创新力弱,新产品开发、新投资领域开发能力有限,增长不了发展机会形成有效投资,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复杂,投资长期对消费形成排斥,如何偌大消费对地方而言无积极性和实现途径。而扩大投资需求好处作用于当地,即使是消费需求有利的地方,投资增长可能更快;PS:在计量结果中,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13.5%±\n9%的时候,经济能否承受,在小于22.5%时,中国固定资产需求增长增加1%,相应消费去求增速放慢0.56%,在大于22.5%时,固定资本需求增长增加1%,消费需求增速放缓0.9%,陷入全面衰退,当大于30%时,固定资本需求增长增加1%,消费需求负增长,长期居民收入增长减慢。国民收入分配扭曲(宏观、微观)。宏观上,在政府、企业、私人的分配中,私人分配最少,政府财产性收入少,财务困难大,在分配中政府负责分配。要使分配合理需要财税体制改变,政府职能改变。(略缺);微观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基尼系数扩大,超过警戒线,即20%的人口占据40%的财产,基尼系数0.4),虽然统计方法口径不同,计算有差别,但是在2005年以后,中国经济每一年基尼系数的测算都超过了警戒线。这导致财产越来越多,但是消费比例却越来越小,影响了效率更新、投资周期性:固定资产折旧。发展的不均衡导致需求不足,居民内部差距大,消费差距大,消费减少,城乡差距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慢于城市,农村可支配收入是城市的30%。而且农民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单位,其收入正好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所以4.5个农民消费量才相当于一个城市居民。同时,城市化率低,使得问题更加严重。所以关键要提高农民收入,扩展其消费能力,扩大农村需求,而非建立新农村,替其提高生活水平(如送家电下乡),重点在于改变其生活方式,改变其整体面貌,使其现代化、城市化。\n(2).结果5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008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一直下滑,从10.6%下降到6.2%。政策选择是反危机。e.2010年下半年依赖:滞胀两种失衡并存,通胀通缩同时存在,反方向的失衡不是不同领域的,是整体中有两个威胁,判断不易,问题的严重程度不断变化。f.中国历年来的宏观政策选择“九五”期间是紧缩政策,“十五”期间是扩张政策,“十一五”中未提及宏观政策,只在十七大中提出“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政策效果互相抵消,降低宏观调控(不明确)风险。3.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特点及政策调整A.滞胀、衰退的威胁(总量而非结构问题)原因:\n(1).长期内需不足,外需不稳。外需不足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长期存在,这个影响是全球的而非局部的,这次危机是累积自1970年对滞胀处理的代价,所以外需能否增长要看世界能否走出危机。内需不足是因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2).通胀从需求拉动向成本推进转变。凯恩斯的政策是在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之间进行交换,即通胀以换萧条,起有效前提是物价上涨是由需求推动的,当通胀变成由成本推动之后,需求没有活跃,经济未能繁荣,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不存在,失业率没有下降,就会使凯恩斯政策失效,陷入滞胀。PS:80年代,美国和西方开始实行新自由主义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增加需求,降低成本来刺激需求,解决滞胀。但是这样政策也是在两个指标之间进行置换,即在经济增长的规模(数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之间转换。在进行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时候,按照复利计算结果是否高于成本来确定投资能否立项,如果利率降低,原本利润率较低的项目也可以立项。目前货币政策只剩很小空间,项目盈利能力要求降低,需求越来越大的同时效率越来越低,导致货币供应不足,利率面临回调,那么原来优良的资产就变为泡沫、不良资产。\n在亚洲这种情况发生较快,在1997年产生泡沫,而在美国,直到2007年6月才产生泡沫。美国发生较晚的原因是美国在90年代初,由于冷战结束,将原本投入军事领域的技术转移至民用,使得美国经济达到鼎盛,技术改造支撑发展,新立项的项目不是抵消的,而是高科技水平的高于门槛的(技术改革的作用),这种高效率下的高增长是没有泡沫的。但是技术转移的周期是15年,经过一段时间后,研发能力不能再跟上,不能持续不断地加大力度(这涉及危机能否避免的问题),关键在于新技术能否改革,90年代美国企业改革,掀起兼并浪潮以适应21世纪高科技高风险的挑战。这次的次贷危机,由于房屋倒卖,或者将房契权证当做股票,证券化,产生金融衍生品(降低银行风险),而这种情况要延续的前提是房价必须上升,这使得国民对房地产的贷款大大增加(由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而且虚拟部分占的比重更大,一旦房价下跌,大量不良资产出现,房主断供,风险就集中于银行。银行的资金链断裂。解决:根本在于要有新的创新,提高效率,创新产业组织(长期问题,自70年代以来就有之),所以解决通胀是长期问题。B.通胀的威胁\n(1).这一轮通胀来源于成本推动的压力,所以紧缩银根无法治理通胀,还会加剧衰退。虽然计量结果统计目前57%到60%的通胀由需求拉动,但是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趋势已经没有争议。并且这次的通胀还具有输入性,如石油价格上升(8%的年消费递增),铁矿砂涨价等,国民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宏观经济中紧缩的方法无效,如果又有国际因素,那么国内的宏观政策就没有作用,因为它对国外没有作用。(2).政策周期效应,政策实施的滞后性(西方的时滞期一般为6到18个月,中国为7到24个月)。2008下半年为反危机放出了大量资金,这些流出的资金在这时表现为通胀的压力。这样的货币政策同时刺激需求和物价,其能否起作用要看资金能否在时滞期前传导到实体经济,带动实体经济有效恢复,带动其增长,活跃就业,如果成功,就可以将政策反方向治理通胀,即使反通胀的政策会对活跃经济有所压制,但在时滞期前往往表现为经济的高度繁荣,刺激经济的措施是有效的,那么即使经济衰退一部分,经济仍然是安全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资金未能冲击实体经济,而是进入虚拟经济,而是冲击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使产品成为金融符号和金融衍生品进行炒作。更严重地是,虚拟经济的现象传导到实体经济,使得人工成本增加(速度更快),推动全社会各行各业,使得资金虽然投入虚拟经济却真实刺激了通胀,而非观念上的。对前期反危机政策的回应。(3).季节性农业短缺的因素,农业生态糟糕,受自然影响大,幼稚的产业构成导致大范围的涨价,这就涉及到农产品的保障问题,需要政策调整。\nC.宏观政策调整a.总量政策的方向性的调整对总需求的全面刺激的政策,转向择机退出。政府的长期干预是有代价的,第一个就是效率的降低,另一个是道德败坏,腐败的滋生,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增大。不得已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干预,一旦市场开始恢复,政府就要退出。政府在这次的择机退出中,比欧美国家更加主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退出,提高货币准备金率,政策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财政和货币都在刺激需求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从紧,出现在2003-2007),出现了两者反方向组合的方式。表示政府的明确退出,因为中国在工业化加速阶段,增长不需要政府的过多干预,也能保持高的增长。与此相比,欧盟国家从四月份开始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加息,表示欧盟区开始从政府全面刺激经济开始转化为逐步退出,但是其行为不坚定,仅仅加了一次息。b.财政政策的调整。前期为积极的财政政策,\nPS:西方国家在此次应对危机时主要通过调整财政政策,而不是运用货币政策(自7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有限,负利率),而且正是由于其货币政策导致了这次的问题。而中国财政政策调整不大,一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02-2007年一直是这样。危机期间中国则是更加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危机过后又调整为积极的。(在中国发生变化的是货币政策,从从紧到宽松,再回到从紧。)财政政策具体要求:刺激需求的力度减弱,财政支出、收入政策刺激需求的力度要下降。(1).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赤字:要求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财政赤字有多少,通胀的危机就有多少,财政赤字来自于人民的收入),通过印钞(并将新增加的货币加给自己)可以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这就是通胀和财政赤字(美国政府通过赤字和其世界货币的地位,降低世界各国人民的购买力)。所以一个负责人的国家应当控制财政赤字,2009年我国的财政赤字是9500亿,约相当于3%,以往最高为3000多亿,这些赤字在以后都是通胀的压力,所以必须减少财政赤字,其额度安排应当减少。\n(2).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国债:(PS:世界上出现债务危机问题,如冰岛等国的主权危机问题,这就提醒我们除了金融有危机,财政也会有危机。市场上缺少货币,政府就需要注入流动性,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欧盟国家不能印钱,其货币不独立,所以只能以国家的信誉来借钱。其借款主要来源于德国,这种借款行为就会导致被借款国国内未来的争端,这就使得这些借款国主权债务危机,威胁退出欧元区,又影响整个欧元区的稳定。)相对而言我国债券信用较好,规模较小,所以国债水平高,可以不停地以新债抵旧债,所以我国主权债务危机不大。但地方政府债券问题较大,原本地方政府没有举债权(没有印钞权,一旦欠债就没有还债能力)。但地方财政困难大,上缴过多(中央财政集中度过高)。地方政府只得成立地方融资平台,拿财政担保换取银行担保,拿土地专项中买卖土地的收益做抵押,而且其规模大风险高,其风险锁定于土地价格(土地财政),而土地的价格有市场风险还有政治风险,土地一旦滞销,地方财政出现问题,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这是一个风险杠杆化的问题。这说明财政政策也有危机。(3).财政收入上降低税率。中国税率一直偏高,2005年8月试行增值税转型(生产型,按产值算,刨去一次性转移的原材料消费转为消费型,刨去一次性转移的原材料,再刨去一定比例计算的固定资产的折旧),2009年全面推行,这是对企业的一种减税措施,当年下降2000多亿;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改革企业所得税,2008年外资(原本为15%,调整有缓冲期)内资(原本为33%)所得税两税并一至25%,总体在所得税上调低了税率;土特产税除烟草税取消;农业税(地税,地方承担这部分指出)终于取消。\n减税是一种扩张的财政收入政策。现在能否进一步减税?减税既有利于活跃企业,使经济繁荣和恢复,还能降低通胀(成本的推动被减弱),不能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政策,所以应当大规模进一步减税。但是现在一旦减税,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很重,所以应该深化改革,调整政府职能,调整中央地方的权力,否则就会引起财政危机。PS:1994年前包税制(中央地方分灶,只确定每年税额和增长额度,但缺点在于不区分税的种类,不区分哪些是国税哪些是地税,由此地方政府获得了税收的决定权,这就使得地方不再超收,因为对超收的部分中央地方三七分成,所以当时地方偷税漏税情况较多。政府需要钱就必须临时摊派,摊派成为普遍,会加重腐败),后来是分税制(分国税和地税,33种税合并为18类,三大类为国税、地税和共享税,给地税的部分很少,仅把规模不大、交税压力大、征缴难度大的税给了地税,比如农业税、土特产税、车船、个人、地方国营企业所得税(个人不明确,地方企业多亏损),而增值税、大型国营企业所得税给了国家,地方政府税收不牢固),在谈判中地方提出,先按1993年包税制下地方获得的税额实行分税制,如果少于去年,国家就按该数额补偿,但国家并未履行。在此之后,地方财政缺口越来越大。总的来说财政收支政策力度都应回落。c.货币政策的调整\n从数量(靠调节准备金率调整信贷量)和价格(调利率)两个手段中国调整货币政策力度较大,政府往往会增加流动性。我国为货币存款需求不足,供给丰富。国企有资金,融资渠道丰富但是技术创新力差,投入资金就会有重复建设,而民营中小企业对接不上资金供给,无法形成有效需求,使得中国银行的存贷差在20亿左右。(国外是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实体经济无有效需求,所以关键在于培育实体经济的需求(西方的应急之策是增加供给),所以中国在经济危机中不应当扩大供给(如4万亿计划)。政策的调节,只需要让一个因素满足其他因素就会形成约束力,而使整个政策定调,这样时滞期就会缩短,即中国货币政策双锁定。目前应利用数量工具,那么只能调整贷款利率加息,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就会有衰退危险(把治理通胀的压力加给企业,不合理)。如果调整存款利率就是把压力转移给了居民,储户。而调整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给,是把通胀的压力加给了银行,目前应该选择控制银行。\n六、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1.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分析中国在完成工业化之前,三个需求的增长问题不变。A.投资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14%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排除价格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GDP增加1%,固定资本投资增加几乎每年都在24%以上,甚至达到30%,可以说但靠这一点对中国经济的GDP增长贡献了5%左右。在这一时期,按经济史经验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于其他时期,中国在2030年可以完成市场化、工业化等国际目标,那么到当时,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当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会给予经济一个有力的增长推动力,但是其提高到了一定程度后,对消费需求有挤压作用(增速在23.5%以上,增加1%,消费需求增速放慢0.9%,在30%以上,增加1%,消费需求绝对量就会减少,具体见上一章),要将其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要导致经济增长的扭曲和减速。B.消费需求\n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时期,是居民收入增速提高的时期,社会的购买力应该保持持续上升,收入本身的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率也在提高,每提高1%,相应的消费水平(零售总额,从卖方统计)提升1.4%,同时经济增长拉动0.4%。前提是分配不能扭曲,否则也不能拉动购买力上升。国家不能陷于早熟消费,人们不能将所有收入都储蓄,拉美陷阱的债务问题的出现就是由于这个问题,其积累欲低,同时大量进口国外产品,使得国家债务量大。C.出口需求出口每增加10%,中国经济增长1%,而世界经济增长1%,中国出口需求增长5%。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总的来说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还能依赖出口增长,但是不要过于依赖出口拉动,这会使得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受国际性的问题影响。D.总体贡献从投资(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转移)来看,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其增速就会更快,每一年平均增长在24%,都高于平均水平,只要以后投资能保持15%-20%的增长率,其对GDP的贡献大约是3%-4%。从消费来看,人们收入水平增加和开放引导示范性结果明显。预计社会消费品今后还能保持15%-20%的平均增长速度,对GDP提高速度增加有3%。从出口看,只要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出口的增长就要提高20%以上,而近几年来出口增加为10%-15%。\n所以保守算,中国保守预期增长率在7%-8.5%,吴敬琏和林毅夫认为是8%-10%,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就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中国要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其中8%要靠内需拉动,2%靠出口拉动。2.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分析A.天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我国是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有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个阶段,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经济结构进入全面调整期(结构调整,数量扩张),突出表现就是工业化加速,这使得国民经济从供给来说是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并且这种增长将保持一个较长的时间。B.地利(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n即中国经济增长在各区域间具有梯度性,是非均质的,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二元制的特点。经济进入高频增长后,梯度性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资源,转化为发展中的梯度推进的结构的动力。在发达的地区进入停滞之后,落后的地区开始了高速增长期,形成波浪式的梯度推进,如果这种梯度性是静态的格式化、固定化的,那就是落后的表现,如果它是动态的,那就不是梯度落后,而是梯度推进,那么中国的经济就能够由于梯度性提高增长速度。C.人和(制度转轨的背景)人和是提高人的积极性。即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国体制转轨的方向是市场化,大致在2020就完成了。我们正朝着市场化的深入和成熟运行,资源从更大比例上行政控制领域转入市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竞争力大大增强。竞争性市场化配置的速度越快,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市场化的指标是非国有化(市场化指标争议大),假定市场化比例越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中国测算的结果是非国有化比率提高一点,资本和劳动的效率就会有提高,所以之后中国仍应该朝着市场化深入的路线转轨,这会使得要素效率、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支持经济增长。但同时应该注意,这一政策主要影响资本的效率,其影响程度是对劳动的900多倍,即市场化提高,劳资回报差距有900多倍,两者两极分化和对立就会很快,即根据奥肯定律,要效率就要承认差别,即牺牲实际上的平等目标(形式上、法权上的平等目标可能没有变化)。所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否则会导致社会的危机,这也需要社会的制度改革,如社会保障制度等。\n现在的情况是在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多于收入,而且在转移支付、再次分配领域中更加扩大了这一差距。例如其扩大了城乡差别,因为农业的贡献少,农产品的比值不到10%,但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是40%略多,所以初次分配是不公平的,而在转移支付中,各种财政补贴、福利并没有覆盖农民,主要任务为缩小差距的二次分配反而扩大了差距。3.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和目标(机遇)A.目标1979年,邓小平对大同正方的讲话上,提出中国的三阶段发展,提出20年后,即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达到初步的小康。2020年左右实现全面小康,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赶上世界上的中等发达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的人均位置)。邓力群组织写作《2000年的中国》,具体化小康的目标。现在社会上提出了拐点问题,即怎样能够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的人均收入以目前的物价水平看是15000美元(具体见前)。由于现在任何一国拐点的完成,没有一国是以农村为完成的结构的,这要求发展特征上,城市化率要在70%以上,工业化率要达到100%。另外还有体质特征,工业化目前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完成,所以还要求市场化,还有国际化,目前又增加了信息化的内容,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发展的手段。即工业、城市、国际、市场、信息五化是成为世界新兴工业国、市场国的准入门槛。\n中国目标是在2010年成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成为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成为新型工业国、市场国,这要求GDP到2010年较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再翻一番,到2030,GDP较2000年增长约十倍就能到达拐点,之后就会进入较慢的发展阶段。B.前景要实现这种发展需要达到的经济年增长率是7.16%,(简化为7.2%),这就要计算中国后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潜力能否达到7.2%。目前看来实现第一个翻番的时间大大提前了(2007年年末实现),如果时间表不变,中国只要到达5.7%的增长率就能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专家预计“十二五”的经济增长要求是7%。同时预期中国高速增长的时间是15年,即2030年的目标会提前五年,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的分解。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还能保持一个较高的速度。4.挑战和困难A.定义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n,发展中国家穿越了贫困的陷阱,可能保持高速增长,也有可能长期停滞,经济长期停滞的同时,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滋生和积累,社会各种经济文化政治冲突不断加剧,解决社会矛盾的经济资源越来越困乏,社会无法包容,最后就爆发政治经济文化的危机,这种现象就叫做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于2006世界银行的报告。B.案例a.体现这种情况的有:(1).上世纪60-70s的拉美国家(拉美陷阱),如阿根廷、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希克斯的“贫困再造贫困”的马太效应,出现了长期的社会停滞,出现了社会的动荡;(2).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东亚泡沫,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这些继“四小龙”、“四小虎”等国家后出现的新兴国家,未能像后者一样突破陷阱;(3).目前的中东北非危机,如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突尼斯等,这些国家在这个地区,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高,虽然其仍是非现代化的经济组织,但是经济水平提升较快,已经不再是穷国,而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是长期停滞在这个阶段,有如宗教、部落冲突、国际势力干预等原因,激发其社会动荡,社会危机已经十分严重。b.穿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n(1).日本,比较成功,其穿越大约用了12年,从战后实施发展计划,大约在60s就从中等收入国家成为发达国家;(2).新加坡;(3).韩国,虽然经过(朴正熙政变后,不断政治动荡)挫折,但基本已经穿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关键在于美军驻扎,美国倾注了大量精力来管理其经济。C.发生原因a.内需不足投资、消费需求不足,其提高只能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力。这些国家的储蓄倾向往往很高,所以居民手中有资金,但是没有新的投资领域发现,投资就是在原有的产业结构上重复投资,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所以必须要有新产品的投入,才能有投资需求的增长。在贫穷国家阶段时,由于发达国家生产的梯度转移,其本身虽然技术创新力不强,但是投资需求也非常旺盛。当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时,这些国家的工资、土地不再便宜,而更贫穷的国家比这些国家更有优势,所以就会发达国家的产业会转移到更加落后的国家去。\n所以要保持投资需求的增加,就要靠自主的技术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还要分配,分配的不合理会把财富转移给富人,其消费能力有限,而又消费能力的人却没有钱,导致消费需求增长较慢,出现了长期的消费需求疲软。导致了内需不足,经济发展降速。b.外需衰退这些国家比较成本的优势还是存在,出口还能保持比较旺盛的竞争力,但是这种优势却往往不能体现出来,而使本国经济的稳定性受国际影响深。因为这些国家往往产品单一,本国根本没有办法消费,只能依赖出口来解决,而国际市场一旦出现周期性的危机,对其打击就会很大。如果本国的产业体系完整,但是内需不足,不得不过于依赖外需。而发达国家需要的产品往往是高污染,或者高能耗,或者劳动密集型的,这些发达国家没有优势或不能生产,而贫穷国家没有生产大批量产品的能力的产业,但当世界市场需要这种产品使,那么就由中等收入国家来生产,这加剧了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破坏,国际经济一旦衰退,对这些过于依赖的国家有影响,形成高失业的局面。c.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上升\n劳动力成本大增,沿海地区的劳工荒现象,其工资几十年内没有变化,而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就近打工的收益增加,所以企业要通过提高效益来弥补这些成本。还有土地成本、燃料动力、原材料等,都有所提升。这就要看效率提高能否压住成本提升,那么通胀能被压制,反之成本提高会推高通胀,再加上衰退和失业,就会导致滞涨。而对于降低成本,货币和财政政策没有太大作用,宏观需求管理政策不再有用。同时,传统经济中失业的是农民,其失业是没有社会联系构成社会的大的动荡的,而在之后,失业者往往是受过教育的非简单劳动者的社会精英(受过大学教育的),其社会联系多,容易组织起社会动荡;d.制度创新滞后到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除了经济发展转型,还有体制背景,需要从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转移,经济上的政府管理越多,市场化程度越低,意味着非市场化控制着的资源越多,就意味着低效率和高腐败,按照寻租的腐败指数来配置资源。市场化落后的同时,往往法制化民主化进程落后,对政府掌握的权利用法制约束的能力弱,完全可以导致权利的滥用,再加之权利的腐蚀,导致严重的腐败和严重的低效率。\n综上所述,内外需的下降导致停滞,成本上升导致通胀成为普遍现象,失业和制度落后导致政治上的危机。D.怎样穿越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上而言就是提高市场化的进程,使市场秩序完善。带动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创新力提高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根本的是提高创新力。“十二五”规划的第一条是“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现在面临的都是最困难最根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