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十章、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运行的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家庭部门和作为生产者的厂商部门如何作出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的总需求。 第二:家庭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第十章、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两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两部门经济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主体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并得到各种收入;厂商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产量与劳务,居民户用收入购买产量与劳务。此时,经济循环的基本模型如下: 图中:⑴表示:居民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⑵厂商向居民提供产量和劳务;⑶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⑷居民户向厂商购买产量和劳务。 三部门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三部门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 ①工资利息地租利润②消费支出③税收④转移支付⑤税收⑥政府购买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 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GNP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精品文档】第17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价变动的GDP称为实际GDP,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称为名义GDP.几个重要的总收入量1.国内生产净值(NDP):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2.国民收入(NI),这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它是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等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 3.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等的总和。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扣除个人纳税部分所余下的收入,它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个部分。 五个指标的关系:GDP-折旧=NDPNDP-(间接税-津贴)=NI(津贴是政府给予企业的应被看成是-税负税) 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胶息+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PIPI-调节税=PDI我们一般用GDP来衡量国民收入,如果不作特殊说明,我们以GDP来代表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用支出法来测算GDP.支出法是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于测算GDP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而P1P2…Pn分别表示对应的价格,则GDP=P1Q1+P1P2+……+PnQn从支出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及存货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还包括净出口。 设家庭支出为C,厂商支出即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出口为X,进口为M.则GDP=C+I+G+(X-M)如表: 利用支出法计算GDP,简单易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有些支出项目不应计入GDP中。这些项目包括①对过去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支出(如购买旧设备),②非产品和劳务支出如(购买股票、债券的支出)以及对进口产品和劳务的收入,此外,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不应计入。 第二,避免重复计算,这主要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往往无明显的区分,因而容易造成重复计算。 支出收入个人消费(C)1.个人收入耐用消费品工资和薪金非耐用消费品2.租金收入其他劳务支出3.净利息私人投资(I) 4.利润机器设备 ⑴公司利润厂房 股息民用住房 未分配利润存货 公司所得税政府购买(G) ⑵非公司利润净出口(X-M) 5.间接税出口(+×) 营业税、税等进口(-M) 6.折旧总计:支出方法测算GDP总计:收入方法计算的GDP【精品文档】第17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用收入结束测算GDP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测算的GDP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入总和,(其构成见上表所列,于是,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个人收入+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这些收入按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C),储蓄(S),税收(T)。 所以GDP=C+S+T要注意的:第一,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第二,与生产无关的收入不计在内,如出售股票和债券它们只是一种金融交易。 第三,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 (三)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Iº;S三部门经济中的核算恒等式I+Gº;S+T四部门经济中的核算恒等式I+G+Xº;S+T+M (四)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的含义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实际GDP的含义实际GDP是指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格。 GDP折算指数的定义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第十章、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一)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国民收入核算相当于度量了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总产出水平。而为了说明这一总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就需要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条件。 (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总需求和总支出的构成因素总需求=总支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的需求+国外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的支出+国外的支出=C+I+G+X-M总供给的构成因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活的总供给由消费、储蓄和税收三部分构成。 AS=C+S+T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四部门、三部门和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 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S+T+M=I+G+X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S+T=I+G在二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S=I (三)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传说经济学认为,投资来源于储蓄,所以储蓄与投资相等,但凯恩斯认为未必是这样,因为储蓄和投资是不同利益集团出自不同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储蓄与投资并不必然相等。 决定居民户进行储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进行储蓄是为了防老,有的人是为日后的某项开支或者为了应付意外开支,有些人希望给子孙留下遗产,有些人是为储蓄而储蓄。 决定投资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技术、政治、心理、政府政策、资源、人口等,内在因素主要是投资者预期从事投资所能得到的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精品文档】第17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总之,由于储蓄与投资者从事投机的动机不一致,因而储蓄不一定能转化为投资,两者并不必然相等。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金融机构(银行)就有义务把居民的储蓄再转化为投资,注入国民收入循环的过程中,所以,银行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只有如此,收入循环,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西方经济学笔记第十一二章 第十一章、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的含义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反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面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按同一比例变动。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假定收入一定,消费的数量还取决于消费倾向的大小,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简称为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用C表示消费,用Y表示收入,则APC=C/Y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如以代表消费增量,以DY代表收入增量,则,MPC=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的含义和表示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用图表示为: 线性消费函数的含义和表示C=a+bY在公式中,a表示自主消费,b表示引致消费。 (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假定收入一定,储蓄的大小还取决于储蓄倾向的大小,储蓄倾向是指在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S=S/Y(S表示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MPS=DS/DY.储蓄曲线如图:E为收支相抵,此时储蓄为零,E的右边为负储蓄|OB|=a,E的右边储蓄为正。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的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MPC+MPS=1第十一章、第二节投资函数(一)投资的概念投资是指增加【精品文档】第17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净投资是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 贴现贴现是指将未到期的收入变换为现期收入的过程。 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是资本品的价格和投资者对资本品带来收入的预期。 (三)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投资函数一般地可以表示为:I=I(r) 投资曲线如右图所示:把投资函数以线形的形式可表示如下:I=I0-dr其中,I0为自主投资,(-dr)为引致投资。 第十一章、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构成,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①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总和来表示。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C+S②从总需求来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总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所以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C+I国民收入的大小是由总供给的总需求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表明社会上需求不足,产品买不出去,价格下跌、生产收缩,从而总供给减少,国民收入相应减少,反之则反是。如果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则生产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这就决定了在这种总供给与总需求水平下,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此可见,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这一条件可以写成C+S=C+IÞ;TS=IS是一种漏出因素,这使国民收入收缩,I是一种注入因素,它使国民收入扩张,S=I,国民收入保持均衡,所以,在两部的经济中,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力量是储蓄与投资。 如果S>I,表明漏出大于注入,此时国民收入收缩SI+G,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漏出因素大于注入因素,国民收入收缩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