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2-08-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需求规律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上升。供给规律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减少。均衡价格是指使商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价格。均衡数量是指当商品价格调整到使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替代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互补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正常商品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需求价格弹性是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由于不同物品物品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因而其弹性系数也会有差异。供给价格弹性可以衡量供给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需求交叉弹性衡量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如何变动。第二章消费者选择与生产者选择收入效应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进而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产生影响。替代效应是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的需求量的变化。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的总量。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增加以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不是以恒定的速率增加,而是递减的,也就是说,随着单位时间内同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趋于递减。总收益是指企业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该企业生产的总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平均收益是指企业在平均每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它等于该企业的总收益除以产量。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引起的收益增量。由于竞争企业的价格是固定的,因而当其销售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收益的增加量为P。也就是说,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总成本上升的情况。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显性成本是指场上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形成本是指使用厂商自我拥有、自我雇用的资源的机会成本。固定升本是指在一定得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化的那些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水平变动而变动的那些成本。包括为获得原材料、燃料、动力、运输服务、劳动力等类似的可变资源所进行的支付4。可变成本翠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总成本是指每一产量水平下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总产量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变动投入要素与某一固定要素相结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n边际产量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量。平均产量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及其他诸投入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要素与总产量之比。第二章市场结构与定价完全垄断是指在某一市场中一个企业是其产品的唯一卖者,而且其产品没有相似的替代品。价格歧视是指在有些情况下,垄断企业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做法被称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产品的行为。寡头是指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垄断竞争是指既具有某些竞争特点有具有某些垄断特点的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存在大量的卖者2、大量企业生产有差异的产品3、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因而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和退出一个市场。卡特尔产品差异化第三章市场与福利经济效率人们在资源配置与使用上的效率。它要求在不同的生产目的之间合理地分配与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包括交换最优条件、生产最优条件、生产与交换最优条件等。完全竞争的市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市场。垄断是指,如果一个企业是其产品的唯一卖者,而且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垄断,即市场完全由该单个企业所占有。自然垄断-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由单一厂商独家垄断经营是唯一稳定而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无谓损失-“哈伯格三角形”,整个社会的损失。市场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是社会所有成员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价格控制是指政府采用法律、行政等非价格手段对价格进行管制和调节。市场失灵的引起因素主要有:市场势力(如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内部性、不完全竞争、公共分配失灵、非价值物品的生产(如毒品、武器)、风险与收益的市场市场失灵等。第四章外部性与公共政策外部经济是指一个个体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正的外部性,也被称为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个体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负的外部性,也被称为外部不经济。私人物品是指一种商品的消费时排他的,并且具有竞争性,即支付一定得费用才能消费该商品,而其他人就不能消费该商品。公共物品是指一个人对一个该商品消费时,并不排斥其他人对其的消费。如路灯、外交、国防、道路和广播。一体化是指将外部性内在化,原来的外部性就会消失,那么,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于是就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如企业的合并和内在化。科斯定理是指只要产权式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n搭便车是指一个个体不愿意主动为公共商品付费,总想让别人生产以后自己免费享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核心是,根据需要控制的污染总量为企业分配不同数量的排污指标,并通过企业之间污染权的交易实现控制污染总量和降低治理污染的总成本。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是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获得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名义GDP是以当年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实际GDP是用不变价格(基期的价格水平)衡量的另一个时期的国内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即通过固定一个时期的价格水平来测度另一时期的生产。GDP平减指数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其是对当期物品价格水平的反映,从而使一种价格指数。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家庭和非公司企业在完成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自发性消费是最基本,而且与收入无关的消费数量;即使一个人的收入为零,他仍然必须有一些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消费水平的消费。乘数又称为倍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得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反映了价格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反映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所有企业愿意提供的物品与劳务的总和。第八章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发展则具有更为广泛的涵义。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出量和劳务量的增加,还包括经济结果的基本变化,以及一般经济条件(如分配情况等)、社会福利、教育卫生等情况的变化,其中,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以及健康计划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它包括在早期儿童、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劳动力在职业培训中所积累的技能。技术进步是指,第一、给以同量的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出(或用较小的一种或多种投入量得到同量产出);第二、现有产品质量已经改进;第三,生产出全新的产品。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一种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使资本边际产量的增加大于劳动边际产量的增加。中性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的结果是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变化相同,这样的技术进步就被称为中性型的技术进步。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潜在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所表现出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古典型周期,这种周期的波谷为投资或社会生产绝对量的下降,即增长率呈现负值,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通常表现为经济总量的下降。增长性周期,这种周期的波谷不是投资或社会生产绝对量的下降,而是增长率的相对减缓,增长率虽然仍为正值,当降至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n失业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为实现就业的人员。非自愿失业是指这种失业者有工作技能,愿意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自愿失业是指这种失业者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工人自己愿意的。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一般认为,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应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不相吻合而产生的失业,是在对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是产生的。摩擦性失业是指,任何时候总有一些劳动者处在转换职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工人被暂时辞退,则是因为季节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而引起的。这种短期的劳动力供求不相吻合的状况成为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有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的一种失业。奥肯定律说明的是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减少3%;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增加3%。该定理认为,由于劳动力是逐年增加的,所以实际GDP的年增长率要达到3%才能使失业率保持不变。效率工资是指厂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有意是工人的工资宫爱玉劳动供求平衡的工资水平。其主要内容有工人的健康、工人流动率、工人的努力程度、工人素质通货膨胀只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的内涵式货币量的萎缩或因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引起的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的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涨。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相互交替的关系。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得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意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作出的决策。货币政策又称为金融政策,一般是指各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条件或通过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着的一种内在调整机制,不需政府财政政策的干预的这种自我节制现象。功能财政即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n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劵(其中主要是各种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内部时滞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反应时滞,即在政策措施开始执行与这些措施产生实际效果之间存在时间的迟误。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扰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行动时滞是指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