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口经济学院新办本科专业评估材料城市规划2015年5月\n海口经济学院新办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自评报告我校自2004年逐步开设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多个建筑工程类专业。在建筑工程类专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经过认真的市场考察,感觉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大量城市规划、小区规划、乡镇规划和乡村规划方面的人才,为此,我们于2011年向海南省教育厅、教育部申请开设本专业,同年,经海南省教育厅、教育部批准,同意我院开设了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同年9月,城市规划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2年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起专业名称为城乡规划。到目前为止,四个年级的本专业学生总人数为198人,今年将要毕业的2011级学生有74人。在办学过程中,本专业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以提高办学水平、确保本科教育质量为目标,切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努力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交叉式教学平台,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的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的能力,能在规划管理部门、规划与建筑设计部门等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n按照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建设方向,经过近四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条件较好的教学设施,教学科研、实践应用、社会服务成果的质和量不断提高。目前,本专业正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努力促进师资结构更合理、教学科研成果更丰富、课程建设成效更明显、教学管理更科学、人才培养特色更突出,争取在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迅速提升,办好合格的应用型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一、师资队伍近四年来,为了加强专业建设,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采用“积极引进、主动培养、建设梯队、整体提高”的思路,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养、校企合作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持续发展潜力大、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一)队伍结构目前,城市规划专业共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占总人数的22%,中级职称教师4人占总人数的45%;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7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3人,占青年教师总人数的43%。教师队伍老中青搭配合理、可塑性强。学院注重改善专业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不断加大引进外校毕业生力度。本专业9位教师分别来自国内外8所高等院校,其中,有5位教师分别毕业于985、211大学,1位教师毕业于境外大学,学缘结构较合理。表1、教师职称结构专任教师总数类别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9人数243百分比22%45%33%表2、教师学位结构专任教师总数类别博士硕士学士其他9人数36百分比33%67%表3、教师年龄结构专任教师总数类别35岁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9人数5211百分比56%22%11%11%表4、教师学缘结构毕业学校总数类别外校(境内)外校(境外)\n9数量81百分比89%11%(二)主讲教师本专业有高级职称教师2人,高级职称教师中任主讲教师的比例达到100%,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保持在100%。(三)科研情况2011年以来,经过增强研究力量,组建学术团队,整合科研资源,科研能力得以提升,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逐步提高。近四年来,出版专著(含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8篇,年人均发表论文1.01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项,每5人3.3项。表5近4年科研工作总体情况表教师参加科研比例(%)出版专著(含教材)(部)发表学术论文(篇)近4年年人均发表科研论文(篇)获奖成果(项)鉴定成果(项)每5人承担各级课题(项)783281.01163.3本项指标中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师资队伍建设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22%、40岁以下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43%、高级职称教师中主讲教师比例达到100%。科研情况中,近四年年人均发表学术论文1.01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6项,每5人3.3项。二、办学条件学校十分重视各类教学基地基本设施建设,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改善办学基本条件。学校通过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使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一)经费投入\n近四年来,学校累计向本专业投入专业建设经费455.03万元,生均投入经费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能够较好地保障专业教学需要。表6近4年本专业本科生每年生均四项经费(单位:元/生·年)情况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1218126913881459(二)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城市规划专业拥有效果图实训室、测量、材料、模型实验室、专业画室等共六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总值189.06万元,面积累计达到680平方米,实验室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利用率,学校建立了以二级学院为主、学校为辅的两级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在实验(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学院根据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结合教学计划要求,重视教学实验的开出率,本专业教学实验开出率达100%。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由专人负责,对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实行严格管理。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维护及时,使用效果良好。表7城市规划专业实验仪器设备情况一览表序号实验室名称实验室面积(M2)实验室人员配备(人)仪器设备(台、件)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合计万元以上1建筑材料实验室1302859.92建筑模型实验室8021454.123建筑效果图实训室502191937.94工程测量实验室602913779.45建筑工程软件实训室19025125.16建筑工程软件实训室29025114.27建筑工程软件实训室39025114.38画室N70190404.14\n合计680533189.06(三)实习、实训场地本专业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将校内外实训、实习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城市规划专业除拥有六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外,还鼓励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新校区在建工程项目实践工作,使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2、校外实习基地城市规划专业根据专业特点,与省内外各相关单位积极交流与合作,力求为本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平台。目前已经与省内外6家建筑施工、工程检测、项目管理、工程咨询、房地产评估等企业、机构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切实有效推动了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的深入开展。表8城市规划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情况一览表序号单位名称合作方式承担实习实践项目1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专业实习、经验交流实践实习2赛伯乐教育集团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专业实习、经验交流实践实习3中建三局集团的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专业实习、经验交流实践实习4四川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专业实习、经验交流实践实习5海南现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专业实习、经验交流实践实习6海南金手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专业实习、经验交流实践实习(四)图书资料\n近四年来,本专业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累计192.22万元,专业图书共47062册,生均237.7册。学校图书馆依托校园网为读者提供了各类文献资源服务,管理方法先进,使用效果好。学校图书馆已经开通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书库等国内知名的全文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办公、教学用计算机全部接入校园网,基本满足本专业师生的需求。本项指标中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学校对各类教学基地基本设施的建设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改善办学基本条件。城市规划专业的生均投入经费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专业实验室与仪器设备配套全,教学条件好,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资料、计算机入网等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达到合格标准。三、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如何根据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特点及学校、学生实际进行课程建设,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建设状况2011年以来,根据城市规划专业特点,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为特点的“精品—重点—后备”梯次联动课程建设机制,建设思路清晰;培养方案符合应用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计划执行效果良好。1.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辐射带动专业课程建设根据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素质要求,确定优先将部分专业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包括: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业务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精品课程群。2.突出专业实践特色,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n城市规划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致力于培养实用型城市规划人才。在本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为突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将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贯彻始终,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专业实践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学院有利条件和教学资源,结合课程实训项目,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的实践性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工程测量学、建筑材料、建筑CAD、计算机效果图表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采取多样化方式,一方面是充分利用专业绘图室、专业实验室、电子信息实训室、等校内各项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制图、测量、模型、计算机绘图等校内单项或综合实训项目;另一方面是鉴于城市规划专业社会密切性、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组织学生校外调研学习优秀设计项目,理论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教学。3.整合关联课程教学资源,搭建城市规划课程教学平台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根据城市规划岗位工作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整合关联课程的教学资源。根据合作企业特点、性质进行实训课程建设。例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师联合起来,共同探索构建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开展关联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学改革,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实训实践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初步形成了项目化教学特色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学平台。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形成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本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近4年来,校级以上项目立项3项;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8篇;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公开出版各类专著(教材)3部。通过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潜心研究与探索,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本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5.推广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结合学情进行试题库建设\n本专业在教学中对专业基础、专业主干课程中理论课全部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运用率达到46%。为了能比较科学地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城市规划专业理论课采用试题库考试的比例达到100%。每门课程的试题库都备有10套试卷的题量。所出试题,按照覆盖课程知识面、侧重于思考、重点突出、难易比例适当、题型多样化的原则,确保试题的质量。(二)教材选用教材选用执行严格,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主干课程全部选用教育部推荐的规划教材以及规划专业建议使用教材。(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目前,城市规划专业在教学中对专业基础、专业主干课程普遍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运用率达到46%。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都制作了相应的教学课件,并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四)试卷库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利用试卷库考试比例100%,执行效果良好。本项指标中全部达到合格标准:课程建设规划及执行情况良好;主干课程100%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及全国通用教材;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课程覆盖率达到了65%;专业主干课程利用试卷库考试比例100%。四、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院通过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措施,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一)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和二级学院修订和完善了各类教学管理规定、办法,逐步建立了包括教学建设、教学运行、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岗位职责在内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执行情况良好:1、教师考勤及时准确。2、教师听课、评课达到规定标准。\n3、教学手册、班级日志、进度表完整。4、实习计划、实习报告、试卷、试卷分析表完整。(二)教学文件本专业教学文件齐备,并严格执行:1、严格执行培养计划的制定和修订,严格执行调、停课审批程序、教学事故处理规定。教学计划、大纲(课程、实验、实习)、实验指导书、考试命题、毕业论文设计等格式规范,执行效果好。2、教学反馈、教师教学手册、学生出勤考核、学生日志等方面规范有序。3、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考试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较好。4、学生学籍管理规范,记录学籍异动情况。(三)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学校、二级学院(部)、系组建了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组织机构,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分管教学院长教务处质量监控办二级学院(部)、系表9校、院(部)、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组织机构图1、构建职能部门领导、督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人年均听课5次,教学管理人员人年均听课5次。\n2、学院领导带队,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以及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参与新教师的试讲以及采取一对一导师制的形式培养,有计划有总结,促进他们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使其尽快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成长。3、通过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员、领导和督学听课等途径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近四年专业课学生评教结果良好。4、各项教学文件齐全,执行情况较好。5、教师奖惩情况及学生守纪情况有完整记录。(四)教风学风倡导优良学风,强化师德修养;加强学生教育,严格学生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开展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1、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海口经济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领导干部听课制、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等,多途径开展教学检查,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完善了领导测评、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把教师的师德修养与教师资格认定、年度考核、晋级评优以及推荐和遴选各类人才等工作挂钩,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3、召开师德建设教师代表座谈会,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4、重视校纪校规教育,规范管理,每年新生入学,组织安排专题教育和校纪校规学习,使学生对《学生手册》中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熟知理解、自觉践行。5、学院按照“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强化纪律、严肃处理”的原则,加强考试管理和考风建设,严格执行命题、阅卷、成绩登陆等环节规定。严肃考风考纪,对考试中违纪、作弊等行为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n本项指标中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规章制度完善,执行情况良好;各类教学文件齐全;教学质量监控有措施、有效果;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学院建立了从岗前培训、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辅导直至课程考试、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完备的教学体系,同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五、教学质量(一)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形成了求上进、讲奉献、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截止到现在,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上交入党申请书为75%,四年来,发展学生党员18人,占学生总人数的9%,入党积极分子70人,占学生人数的35%。近三年来,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获成国家奖学金19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6人次,获校级各类奖学金9人次,获学校各类比赛奖项58人次。(二)基础课、主干课程学习情况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基本技能较强、专业素质较好。基础课、主干课成绩较好,从近四学年考试成绩分析结果看,学生各个学期的考试成绩在各分数段上分布合理,基本符合正态分布。2011级、2012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国家英语四、六级累计通过率为7%;参加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认证的通过率达47%。(三)毕业设计\n根据《海口经济学院关于201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通知》,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了2015届城市规划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小组,严格把关毕业设计的指导与管理。选题方面,城市规划教研室安排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3个方向。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严格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每位教师最多指导学生8名。同时,实施过程监控和目标管理。指导教师、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有明确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严格过程控制。(四)体育健康我校群体活动蓬勃开展,基本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运动会、阳光长跑运动、新生篮球赛、排球联赛等活动组成了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每学期可提供20个项目、近60种类型的体育选项课供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时间和老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五)社会实践学院发动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在不同的行业进行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休假过程中深入实践,体察社会,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如下表:表10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一览表(部分)学生及班级实践时间实践成果周数11级城市规划学生黄海媚2014年7月建筑行业薪酬调查报告2周11级城市规划学生李佳妮2014年7月调查背景扬州金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婚恋情况2周11级城市规划学生罗英2014年7月调查当地建筑行业人才需求情况报告2周11级城市规划学生帅昕宇2014年8月调研建筑行业新入职员工工资起点和一年后工资收入情况调查2周12级城市规划学生陈俊杰2014年8月凤庆县文庙核心商住区项目监理调研报告2周12级城市规划学生黎梦洁2014年8月了解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2周\n(六)专业实习专业实习实行学院组织集中实习与学生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由学院集中安排实习和指导教师,实行统一分配,统一协调,统一考评,统一管理。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主要在省内外规划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公司、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等单位进行,各用人单位对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实习表现,评价普遍良好。具体情况见下表:表112011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专业实习总体情况时间实习单位所在地人数专业实践实习内容备注2015年1月-3月设计企业全国各地2411级城市规划规划设计及规划管理各项业务实践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2015年1月-3月相关行业全国各地5011级城市规划房地产公司各项业务实践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七)学生反映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反映是评价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重视学生反映,建立了有效的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将学生的反映列为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学生教学信息员由院学习部长、纪检部长及每个班级学习委员、纪检委员组成,每学期都会上交教学信息,重大信息和突发事件则及时反映。本专业每学期都会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能及时处理学生反映的情况。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从几年来的评估结果来看,教学质量的评价都是比较满意以上。本项指标中全部达到合格标准:\n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学生基础课、主干课学习情况良好,应届毕业生的体育合格率为98%,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评价良好,达到合格标准。六、综合自评结论根据《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办本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认真逐项进行了自评,城市规划专业各项指标达到合格标准。\n海口经济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自评指标对照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实际状况自评结果师资队伍1.1队伍结构·高级职称教师百分比·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不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2%43%合格1.2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中任主讲教师的比例100%合格1.3科研情况·近3年主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数·近3年主讲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目前主讲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情况科研论文:28篇教研论文:18篇人均1.01篇省、部级课题:6项,每5人3.3个项目合格办学条件2.1经费投入·近3年教学经费的增长情况逐年增长合格2.2实验仪器设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满足教学情况基本能满足合格2.3实习、实训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满足各类实践教学要求的情况基本能满足合格2.4图书资料·校、院(系)专业图书生均拥有量·院(系)计算机入网情况专业图书拥有量为46062册计算机全部入网合格课程建设3.1建设状况·课程建设规划及制行情况有规划,执行情况良好合格3.2教材选用·主干课程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及全国通用教材情况100%合格3.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等)的课程覆盖率·多媒体教学运用率65%46%合格3.4试题库建设·主要课程采用试题库考试的比例100%合格教学管理4.1规章制度·校、院(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较健全,执行较好合格4.2教学文件·专业教学计划、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及实行情况完善齐全,执行良好合格4.3教学质量监控·校院(系)领导听课情况·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情况·学生评教情况·新教师试讲情况·教学状态统计情况(考勤、课堂、考试、分数等记录)年均5次,年均5次,学生评教、新教师试讲、考勤、课堂、考试、分数等情况执行良好合格4.4教风学风·教师奖惩情况·学生守纪情况教学学风好奖惩有记录合格教学质量5.1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各类活动奖获得情况良好合格5.2基础课、主干课学习情况·大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方面的实际水平能够达到较满意的程度合格5.3毕业论文及设计·选题的适切性、深广度及结合实际情况·论文或设计质量良好良好合格5.4体育合格率·应届毕业生的体育合格率98%合格5.5社会实践、实习情况·用人单位评价·学校组织、检查、总结情况良好良好合格5.6学生反映·学生对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情况的评价良好合格\n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受评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学校名称:海口经济学院2015年4月30日填专业名称城市规划所在院系工程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合计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硕士博士90243科研情况近3年人均发表科研论文(篇)1.01目前承担校级以上科研课题(项)6近3年人均发表教研论文(篇)1近3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人次学生情况年级在校生数党员人数学生干部人数第一志愿录取人数2011级74103742012级5484542013级3605362014级340334办学条件近3年教学经费投入(万元)2012年2013年2014年16.222.728.8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千元)9.55专业图书藏书量(册)47062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验开出率100%课程建设校重点(精品)课程门数(门)0选用部级统编教材课程门数(门)20使用多媒体教学课程门数(门)15自编教材、教学案例门(个)数7使用题库考试课程门数(门)11(含公共课)教学质量2011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7%2011级学生发表科研论文数(篇)02011级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获校级以上奖励人次582011级学生研究生报考人数4录取人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