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复习精华 47页

  • 253.50 KB
  • 2022-08-22 发布

经济学复习精华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经济学复习精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40个)199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特征的描述?①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③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④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⑤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①原因;②非公是重要组成部分;③公实现形式多样性。(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②按劳分含义作用;③要素分配是社义市经中分配制度一重要方面。(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是冲突的,而是可以兼容的。因为:①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关系的客观表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公有制的重要特点;②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市场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初级阶段的理论。已经是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本质是解放和发展,消灭消除,最终实现。(3)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不是修补不是否定是“革命”,是自我完善。方式上是循序渐进。(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新的体制,要使市场机制在调控下起基础作用。(5)关于对外开放理论。是基本国策。大胆借鉴,独立自主。(6)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政策。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②契约自由和体现消费者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③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④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分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与市场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①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0年代末。围绕如何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作用并把市场与计划结合起来以及如何结合等问题展开。提出了要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形成“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②90年代以来。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从“利用论”、结合论发展为市场“基础论”,市场经济真正被理解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体制类型,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①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②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01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①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②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首先是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但是,仅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④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制度对于改革道路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了改革的内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是,它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此基础上完成过渡。②宪法制度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对于原有的宪法制度没有采取推倒重建的“革命”性做法,而是在原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性调整,逐步修改原有宪法制度的内容,赋予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涵。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特征?实质: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而不是激进式改革。特征:它对于原有的宪法制度没有采取推倒重建的“革命”性做法,而是在原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性调整,逐步修改原有宪法制度的内容,赋予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涵。具体说:①强制中的诱致性。②双轨过渡。③从局部到整体,采取非均衡的改革战略。④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⑤改革、发展和稳定相协调。⑥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①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③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④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⑤改革发展与稳定。⑥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⑦初始条件与改革路径。⑧弱政府还是强政府。⑨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⑩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47\n马克思关于所有权权能的论述?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包括①占有权②使用权③收益权④处分权。产权的功能?产权制度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最主要的功能是,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怎样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①发展国有独资企业,更有大力发展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②要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③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数量,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在不同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2)要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改革国有经济的管现体制,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意义。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和实现形式。③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产权明晰化对于国企改革的意义?有利于①明确交易界区;②规范交易行为;③稳定收益预期。④提高合作效率;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②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③股票自由让渡。④界定经营者和公司之间的关系。⑤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⑥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⑦必要的外部约束。2004体制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治理结构:即市场是一套治理市场交易关系的机制,而企业是一套治理企业交易关系的机制。①内部: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②外部:健全相机治理程序。其核心是通过市场对企业的治理来保护所有者的权益。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应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改革战略。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②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③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④国有小企业宜完全放开。竞争性国企的股份制改造?应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①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②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相分离,使国有股权事实上分散化,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的条件。③公司产权独立化。④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经济制度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惟一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劳动能力还是一种个人的“天赋”权利。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做了必要的各项社会扣除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2)意义:①它用劳动代替了资本,使劳动成为了占有社会产品和获得收益的惟一依据。它体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中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平等关系,从而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②它用劳动的尺度代替了需要的尺度,承认个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利益差别是个人天然的权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具有的“经济人”身份,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③按劳分配中体现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与商品等价交换具有形式上的一致性,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以及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差别。按劳分配关系的存在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商品交换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要求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企业之间具有明确的利益边界和产权边界,要求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为公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明晰化和市场化奠定了基础。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1)平等:①两层意思:一是初次分配中的平等,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二是再分配过程中的平等,它反映了再分配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关系。②47\n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等的实质是承认不同的劳动者所具有的不同的天赋和不同的工作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占有上的差别,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种平等还有与劳动者个人竞争机会和自由选择的平等相联系。(2)公平:①市场经济,私有制中,收入差距,两极分化;干预是必要的,已成为基本职能。但是,收入分配过分均等又会影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降低经济效率。②社会主义社会,更大范围程度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既可通过公有制主体地位在初次分配中实现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平等与效率的统一,又可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把再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在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产品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相联系的。(2)现实分配制度有:①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分配制度;③以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分配制度;④按需分配(社会保障)。(3)不同分配方式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共生关系,表现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反映两种含义:①表示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的并存;②表示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要借助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分配方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①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②它是一种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③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倾斜型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实质上是以农业、轻工业等产业部门的缓慢发展为代价的。④它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是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方式,通过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来不断增加产品数量。⑤它是一种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①选择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中又以钢铁工业为中心,农业和轻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忽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②外延型的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主要依*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③通过人为地压低人民的消费水平来提高积累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④在工业化进程中,一般是求大于供,因而它并不依赖市场需求的引导,而是依*工业内部的自我消费。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1)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个人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包括三种类型:宪法秩序、制度安排、伦理道德规范。(2)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变量时,经济增长则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3)制度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①产权。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②国家。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并对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③意识形态。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解决免费搭车问题,其基本目标在于给予各种集团以活力,使它们能对简单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成本和收益采取相反的行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简述“三步走“的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即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20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21世纪用30—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要点是:①战略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②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③实施“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经济体制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在这种转变中,体制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变量。①体制因素制约技术进步,进而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②体制因素具有调整收入分配、改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试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1)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2)转换的内容:①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②方式的转换。③中心的转换。④战略的转换。⑤步骤的转换。⑥手段的转换。试论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具体措施:(l)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有发展重点。(4)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7\n试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l)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3)经济发展重心的转换。由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使效益与速度相统一。(4)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由以重工业为重心的超前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5)经济发展步骤的转换。目标选择明确、分阶段实施,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过大、过频。(6)经济发展手段的转换。2001如何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1)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同时必须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2)必须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①是立足点问题,要把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依*自己力量的基础上;②引进技术问题,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③利用外资问题,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要重视自己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l)经济特区。(2)沿海港口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4)沿江、沿边开放地带及内陆省市开发区。如何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1)比较成本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程度和适用范围是有限的。(2)发展中国家应该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为此,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①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度;②在市场选择上,国家要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③对外资进入我国要逐步提高其技术含量的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l)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3)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1)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关键环节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为此,要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出口比重。(2)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结合,培植优势产业。①进口替代的主要对象是在国内有较大市场的产品,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壁垒,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内厂商进行保护。②出口替代强调出口的扩大能刺激并主导国内经济的发展;主张国家要改变为了进口替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推行鼓励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税和汇率政策。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把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结合起来,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①实行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保护期限有明确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替代的能力。②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制造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③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实行战略贸易政策。(3)适度贸易保护。①都在实行某种程度的保护。国际贸易还处于管理贸易阶段,远未进入自由贸易时代。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客观上要求适度保护。②是积极而非消极保护。遵惯例、有重点、有期限。③有两类措施: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从趋向看,后者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可从行政、技术、安全、环境标准、包装、标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进口。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功能?简言之:适度干预。主要体现在:①提供公共服务;②维护市场秩序;③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④财政功能;⑤进行制度创新;⑥影响收入分配;⑦影响和干预资源利用。⑧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⑨必要行政控制。2000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1)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和分配公平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效率、增长、稳定。②经济福利。③分配公正。(2)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包括:①经济增长。②物价稳定。③充分就业。④产业结构高级化。⑤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政策目标可能冲突的区域?因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l)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度政府干预?47\n(1)提供公共服务。(2)维护市场秩序。(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4)财政功能。(5)制度创新。(6)影响收入分配。(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8)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9)必要的行政控制。试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手段选择?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l)财政手段。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补贴政策。(2)金融手段。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3)行政管制手段。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制度等。(4)经济法制手段。(5)制度约束。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交换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什么?证明之。①条件是: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者A和B消费任意任意两种商品1和2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即:RCSA1,2=RCSB1,2。②如果不相等,那么在两种商品总量一定情况下,两个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交换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假定RCSA1,2=2,RCSB1,2=1,这表明,在A看来,1单位第一种商品可以替换2单位第二种商品;在B看来,1单位第一种商品可以替换1单位第二种商品。这时,如果B放弃1单位第一种商品,他需要1单位的第二种商品,即可以原有的效率水平相等。把1单位的第一种商品让给A,这时A愿拿出2单位第二种商品。这样,把其中的1个单位补偿给B,则在A、B均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还有1单位第二种商品可供A和B分配。因此,存在一个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这说明,只有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失灵?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含义。依照微观经济学的论证,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完全竞争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不存在,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出现资源配置失当。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2)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3)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社会福利受到损害。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主要手段是反垄断法、价格与产量管制。此外,政府也采取税收和补贴,甚至是政府直接经营的手段。(4)外在性。由于外在性的存在,使整个经济的资源配貌豢赡艽锏脚晾弁凶钣抛刺U馐且蛭獠坑跋斓贾律缁嵊胨饺嗽谧钣疟呒适找婧捅呒食杀镜呐卸仙铣鱿植灰恢隆U稍さ幕舅枷胧墙獠烤糜跋炷诓炕?可以采取以下政策: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的方法。(5)公共物品。是消费者需要而私人厂商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物品。原因是这类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有时也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存在使得经济当事人试图成为一个“免费搭车者”,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政府干预可以借鉴对外在性问题的解决措施。此外,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投票也被认为是解决方案。(6)不完全信息。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当事人只以平均水平判断交易对象的质量,因而交易的结果将使得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被排除在市场之外。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的策略是促进信息的传递,如公布产品的质量、提高经济当事人的能力等。(7)尽管大致说来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但由于条件严格,现实中很难达到。即使能够达到,经济波动和分配问题仍然是严重的。因此,政府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政府干预可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结合垄断厂商的均衡,论述垄断的效率及其政府对策。垄断是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部市场供给的行业。尽管如此,厂商的目标仍是利润最大化,故也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由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因而其价格将随着销售量的不同而改变。这时,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同时,为简便起见,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即AC=MC。于是,垄断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并根据这一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收益,因而垄断厂商索要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画图说明。)47\n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处索要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MC,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数量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着帕累托效率增进的余地。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则消费者的福利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知道,消费者消费既定数量时,需求曲线下的面积反映了消费者获得的福利,而边际成本下的面积则反映了社会的生产成本。因此,二者之间的差额是社会的净福利。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由于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价格高,则社会的净福利显然要比完全竞争市场低。其损失是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在垄断产量和竞争性产量之间的面积。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另外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因而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主要有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其中在美国,从1890年到1950年,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以反对垄断。法律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非法的。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机构是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前者主要反对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后者主要反对垄断活动。对犯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对垄断的另一项干预措施是价格和数量管制。对于某些行业而言,过度的竞争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并无益处。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即在需求获得满足的范围内,单个厂商的平均成本都是下降的。这时,其他厂商不可能参与竞争,因为任何分割市场的厂商只能以更高的成本进行生产。有鉴于此,政府干预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增加生产,降低价格。为此,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管制,也可以采取价格和数量管制。以价格管制为例。在长期来看,垄断厂商通常处于获得垄断利润的均衡。为了管制价格,政府可以选择把价格确定在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相交之点。此时,厂商的边际收益由政府的管制价格所限定,因而它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的产量恰好是政府希望实现的结局。在其他情况下,如更低的价格,垄断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政府希望得到的低价格会因为黑市而失效。需要说明,在管制价格下,垄断厂商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如果政府不仅管制价格也管制数量,那么从理论上讲,在需求曲线上的任一数量与价格组合都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通常选择在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处。这样,垄断厂商的生产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可以在正常利润下生产。除了上述政府干预垄断的政策以外,政府也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甚至是政府直接经营的手段。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无论是消费的外在性还是市场的外在性,无论是正向外在性还是负向外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都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换句话说,即使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外部影响导致决定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决定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同。以生产中出现的负向外在性为例。假定某私人厂商对经济社会中的他人产生负向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该厂商并未在其决策中考虑这一点,则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即SMC>PMC。在需求既定从而边际收益既定的条件下,私人厂商将会按尸MC=PMR决定产量,而社会最优的产量则取决于SMC=MR。因此,社会需要的产量小于私人的最优产量,即在负向外在性存在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过剩。同样的道理,在存在正向外在性的条件下,与社会最优产量相比,私人厂商的生产量不足。由此可见,外在性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为了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采取以下政策。(l)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把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单位与受到外部影响的经济单位合并在一起,则外部影响就变成为一个单位的内部问题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进行生产,将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决定的量,即此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47\n(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这一思想体现在科斯定理之中:只要产权明晰,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初始产权的规定如何,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这样,对外在性问题,只要规定产生外在性的经济单位有权制造它,或者规定受到外在性影响的单位有权拒绝它,则通过这项权利的自由交换,经济当事人会以最低的成本寻求解决方案。以上纠正外在性的方法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使用。使用收入和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l)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定时间为条件的,因而当期发生的其他时期的产品支出或收入不应该计入本期的GNP中,即避免重复计算。(2)核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分。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因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GNP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实际GNP=名义GNP/GNP折算指数。作为GNP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的关系如何?(1)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一个结算。它可以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衡量。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忽略统计误差,两种核算的国民收入必然恒等。如果经济处于均衡运行之中,可认为,经济的运行结果是核算的结果。因此,为了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把经济中支出和收入分别置于最初时期加以考察,则恒等式恰好为这些因素运行的均衡条件。(2)基于上述分析,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一国经济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来自于国外的需求构成;作为总供给的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则表现为持有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所有者的消费、储蓄和税收。也就是说,构成经济均衡条件的两种力量以计划的形式加以考察,就演变为分析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指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分析。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由社会的总支出与总收入均等时所决定。在社会总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会引起产量变动。经济社会的产量或国民收人决定于总支出或总需求,总需求决定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进一步假定经济社会只有两部门。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或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若用AE表示总支出,y表示收入,C和I分别表示消费和投资,则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AE=C+I。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收入又可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即有Y=C+S。因此,收入与支出相等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AE=Y,即I=S。由此可见,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条件的基本形式。国民收入变动的机制是*经济中的企业部门调整其产量来实现的,若社会的收入超过需求,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积压,从而导致库存增加。为了适应市场,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反之,若社会收入低于社会总需求,企业的库存就会减少,从而企业增加生产。因此,企业根据社会总需求来安排生产,最终将导致社会处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的均衡状态。简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简评。(1)产品市场的均衡阐述的是简单国民收入理论。在没有政府部门的封闭经济中,当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收入时,经济处与均衡。假定计划投资为自主投资,它是一个不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而变动的固定量。设消费函数为C=α+βY,投资量为I=I0,于是,当Y=C+I时,经济处于均衡。这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可以由下列条件得到:Y=C+I=α+βY+I0即Y-=(α+βY+I0)/(1-β)……①(2)均衡收入的决定也可以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条件得到说明。继续假定消费函数为C=α+βY,那么储蓄函数为S=-α+(1-β)Y。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即S=-α+(1-β)Y=I0从而可再次得到①。(3)加入政府部门后,经济的总支出和总收入都会发生变动。从均衡结果可知,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而税收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减少。47\n简评:①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论是需求决定论。这可能对医治萧条有效,但不一定适合正常状态和高涨状态。②按总量分析,消费函数平均地取决于收入,但收入却收到分配的影响。③相关的乘数理论是在一系列严格条件下得到的。乘数理论、条件?(1)乘数理论说明了经济中某种支出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倍数变动的关系。主要有:①投资乘数或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或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Y=△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②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带动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假定税收的变动是由于定量税引起的):△Y=—β△T/(1-β)。③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的比率。在税收为定量税的条件下,该乘数等于1。(2)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Y=△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3)乘数理论揭示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4)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①经济中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否则,支出的变动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②如果由于某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会限制乘数作用。③乘数理论是在产品市场分析中得到的,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特别是利息率的影响。因此,现实中乘数并不一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加以简要评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并相应地决定均衡的利息率水平。通常,货币供给被认为是由一国的货币当局发行并调节的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表示为m。故在以利息率为纵坐标、货币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基础上的。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货币需求。其中,交易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表示为L1(Y);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表示为L2®。这样,货币需求可表示为于是,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如图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庇古的货币数量论,特别是由于明确指出投机动机而突出了利息率的作用。但正如有些西方学者所指出的,凯思斯的货币理论只注意到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好像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拳两种资产可供人们选择,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1)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是由人们的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的。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即L=L1(Y)+L2(r)。特别是,当利息率足够低时,人们预计有价证券价格不会再继续上升,因而会把货币留在手中。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2)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供给包括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给是再加上定期存款;更广义的货币供给还包括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货币供给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息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3)利息率的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决定市场均衡利息率的大小。市场利息率高于均衡利息率时,说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即人们持有了超过意愿的货币量。因而,人们会将手中的货币换成有价证券,从而利息率下降。相反,如果市场利息率低于均衡利息率,则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这时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下跌,亦即利率上升。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47\n(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2)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持有货币,以至于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息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因此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商业银行体系为什么能使原始存款扩大若干倍,通过什么方式?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以一定的比例留作准备金。这一比例由中央银行依法规定,故称为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使银行体系中可以成倍地创造货币供给。假定法定准备率为10%。若有一家商业银行增加了100元的存款,那它就可以贷款90元。客户将这90元存人自己的账户,则为他开户的银行就可以放款81元。如此等等,银行系统中增加的存款额为一般地,如果银行系统中最初增加了存款△D,那么以法定准备率rd留有准备金,整个银行系统中最多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量为当然,上述倍数是以所有增加的存款在银行系统内全额流动为条件的。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以及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总支出水平,从而影响就业、价格总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实践中,表现为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借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的实施也是逆经济风向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率等。具体地说,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降低贴现率,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变动法定准备率也能够改变经济中的货币数量。随着经济中货币量的改变,影响了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进而达到影响国民收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47\n论西方需求管理的政策。(1)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调控的方式。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总需求决定论。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经济出现萧条的关键在于总需求不足,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应借用于总需求管理政策。(2)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目标一般认为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在封闭经济中,短期主要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3)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借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4)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条件。①经济态势和程度判断方面的困难;②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时滞;③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不确定性。不过,尽管西方的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的,但不可否认它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这些理论和政策将是有益的。主流经济学的总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推导出来。假定投资函数I=I(r),储蓄函数S=S(Y),货币需求为L=L1(Y)+L2(r),货币供给m=M/P。在名义货币量M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函数可以从IS=LM下列模型中得到:I(r)=S(Y)……………………①L1(Y)+L2(r)=M/P……………②从中消去利息率,即得到总需求函数。在图形中,对应于不同的价格总水平,既定的名义货币量表示的实际货币量相应地不同,从而LM曲线发生变动。对应于不同的LM曲线,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将决定不同的总需求量。并且,如果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货币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减少,从而经济中的总需求量减少。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主流经济学的AS曲线是如何得到,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什么?总供给是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在生产技术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量的基本过程是,价格总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影响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就业量通过厂商的生产影响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量。因此,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生产函数再到总产出量的过程而得到的。不同派别在推导总供给曲线过程中的区别在于价格总水平如何影响劳动市场。按照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价格总水平对短期和长期的劳动需求和供给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总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l)在短期内,由于工人具有货币幻觉,只注重货币工资,并且经济中货币工资通常具有下降刚性,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结果价格总水平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在充分就业前和就业后有很大不同。(2)在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如果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工资下降,那么厂商愿意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但劳动者并不愿意在这一实际工资下提供厂商所需要的劳动。结果,货币工资必然会升高直到劳动市场再次处于均衡状态为止。(3)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的均衡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经济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此时增加总需求,导致均衡产出水平增加。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增加总需求只会影响价格而不增加总产出。哈罗德—多马摸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基本假设前提?其主要结论如何?随着对凯恩斯理论的动态化。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了基于凯恩斯理论的增长模型,后被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的基本假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全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资本一产出比保持不变;(4)储蓄率,即储蓄在收人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不变;(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6)人口按照一个固定速度增长。根据上述假定,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基本公式是式中:v为资本一产出比;s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呈反比。47\n实现经济在充分就业下的稳定增长。需要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意愿的或者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第一个条件表明,只有实际的与意愿的经济增长率相等,经济才处于均衡状态。实际经济增长等于人口增长率意味着经济增长不会受到劳动力的制约,也不会产生失业。因此,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充分就业下的稳定增长条件表示为式中:GA,Gw和GN分别为经济中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然而,哈罗德—多马模型并不认为经济总能实现上述经济增长。如果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即GA>Gw,那么在储蓄率既定的条件下,实际资本一产出比小于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一产出比。这样厂商就会增加投资以便提高资本一产出比。投资增加使得产出量增加,实际经济增长率会进一步提高。结果实际经济增长率会更大。同样的道理,在GA<Gw时,资本家的投资行为将使得实际经济增长更低。这表明,不存在一种自发的力量使得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故哈罗德将上述稳定增长条件形象地称为“刀锋”。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何借鉴意义?索洛等人创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概括为sf(k)=k+nk。该模型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其增长率为人口增长率。借鉴意义:要实现人均产出量的增加,有三种途径:①在人均资本占有量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产出。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变资本-劳动比,从而实现经济均衡增长;②提高储蓄率,使得人均资本增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收入低,用于储蓄部分也较低,因而有必要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增加积累;③降低人口出生率。如果实现低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可以配备更多的资本。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如何利用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的总需求。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一个方法是人为地制造一次经济衰退。制造衰退一方面可以减少来民急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下降。下面的例子说明了通过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的过程。假定一个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0%,政府希望把它降下来,于是人为地制造5%的衰退。进一步假定人们习惯地按照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形成下年度的预期,而衰退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系数是0.4,那么该经济的价格调整方程可以一般地表示为这样,在政府政策的作用下,第一年,尽管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为10%,但衰退使得通货膨胀率下降到第二年,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由原来的10%下降到8%。若政府继续人为地制造5%的衰退,则该年度的通货膨胀率为如此继续下去,政府通过每年制造5%的衰退可以在5年内把通货膨胀率降到零。通过上述例子还可以看到,政府制造的衰退越大,通货膨胀率下降的速度越快。这涉及到政府医治通货膨胀的指导思想。通过大规模制造衰退来实现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案被形象地称为“冷火鸡”;通过逐渐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的做法则被称为渐近主义。论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因而通货膨胀的成因也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l)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如图2-16所示,在总供给曲线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在经济处于不同状况时,需求拉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也不相同。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总需求增加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较小;而在经济处于潜在或充分就业状态时,由于总供给增加会遇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而总需求增加主要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对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供政府采取的方案是人为地制造衰退。既然通货膨胀是由于超额总需求所致,那么降低总需求水平,从而增加失业,减少产出,则会使得通货膨胀率降低。制造的衰退幅度越大,通货膨胀率下降的速度也就越快。47\n(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无论是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实践中,工会对工资增长率的要求以及垄断厂商借用市场支配力索要高价都会对生产成本增加产生影响。如果要素收入的增长超过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就会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总需求既定的条件下,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导致价格总水平提高。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政府主要采取收入政策逆转通货膨胀。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对货币收入和价格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政策。收入政策往往借助于工资价格管制、收入指数化和一定的税收政策来实现。政府采取的工资价格管制手段主要有: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直接控制;对工资和价格规定作指导性指标;对厂商和工会进行道义劝告。通过这些手段,以期达到限制产品价格和工资上涨幅度的目的。这种手段一般短期内较为有效,但长期内会对市场机制起到限制作用。收入指数化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等收入与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收入也随之上升。例如政府规定,工人工资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经济增长率。收入指数化政策限制了要素所有者过分追逐收入的上涨,但这种要求往往出现在通货膨胀之后,因而收入指数化政策更侧重于消除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3)通货膨胀的成因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因而政府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也并是非单一的,往往是各种政策搭配便用。货币主义基本观点的评述?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1)货币主义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最要紧,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的度量标准;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资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的政策来加以调节。(2)利用新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论证了传统的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①货币量变动与价格:短期内领先于价格变动,长期中滞后现象消失。②货币流通速度于利率:短期内会受利息率的影响,长期中是一个常数。③货币量变动与产出:短期内可以影响产出,长期中则不会发生影响。(3)利用自然率假说说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自然的就业水平。如果政府希望提高就业率,就必须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为代价。但是,人们会根据现实的通货膨胀率不断地调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而政府旨在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只能以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为代价。结果,长期中,通货膨胀率提高将不会对就业率产生太大的影响,即长期的菲利蒲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4)自由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①反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对私人总需求的挤出效应,从而是无效的。②也不主张逆经济方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往往产生各种滞后,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③主张单一货币规则,即货币以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的速度增长。(5)评价:货币主义是在与凯恩斯理论论战中发展起来的,透过它可以发现凯恩斯理论存在的某些缺陷。例如,财政政策的效果以及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等都被西方经济学界所认可。此外,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也值得我们注意。但是,把资本主义的所有问题都归于货币,也掩盖了生产过程中所暴露的矛盾。供给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与借鉴意义?(1)供给学派是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流行的学派,主要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问题。①恢复“萨伊定理”。②降低税率,刺激供给。拉弗曲线。③降低政府开支。④放松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⑤主张限制性货币政策,以便降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2)该学派①强调供给方面值得注意。在我国,供给缺乏效率是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关键。因此,从制度上重新塑造微观主体是我们无法回避的。②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注意。高税率不一定能高税收;相反,发挥市场机制效率,改革部分税制将是必要的。比较分析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l)新古典主义。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理性预期学派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引申。它承袭了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以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为基本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集中于对经济周期问题的分析。在这方面,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又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47\n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被公众预期到的,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曲线的提高而提高,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因此,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只影响价格水平面不影响实际产出。如果货币供给冲击是没有预测到的,在人们对价格预期既定的条件下,来自于货币增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可以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之所以人们对价格总水平的预期不能随时调整,原因是市场不完全和信息不完备。因此,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根据这一分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政府的政策一般来说是无效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实际因素的变动解释经济波动。该理论认为,货币数量是适应产量的变化而调整的,产量的变化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导致实际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有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开发、气候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变动等。关于经济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的支持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尽管该理论也承认政府政策对产出和就业会产生影响,但由于经济当事人理性预期的作用,这种影响的效果也难以界定。因此,该理论主张借鉴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2)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同时强调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原因的探讨。其基本的理论假定是:非市场出清和经济当莫人的最大化与理性预期。关于非市场出清,新凯恩斯主义主要是从工资和价格黏性来加以说明的。相应于来自需求的各种冲击,工资和价格调整相对缓慢,使得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而市场出现非均衡。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新凯恩斯主义者从菜单成本论、交错调整价格和交错调整工资论、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论、劳动市场论和信贷配给论等不同方面作出解释。例如,菜单成本论认为,价格调整之所以缓慢,原因是调整价格具有成本;交错调整价格及交错调整工资论则认为经济当事人调整价格的时间是交错进行的。不完全竞争论认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使得价格对总需求变动不敏感等。在价格和工资黏性的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用短期总供给曲线对经济波动进行了解释。在价格总水平上升时,厂商的生产可以尽快地进行调整,而由于工资黏性的作用,以预期价格决定的劳动供给则不能进行迅速调整,因而与原有的凯恩斯理论一样,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应于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急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价格总水平,也影响实际产出量。基于上述分析,新凯恩斯主义不仅认为短期内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仍然是有效的,而且主张政府在协调市场失灵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便在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迅速地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3)比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不难发现,两个流派在理论和政策方面的分歧可谓是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延续。具体来说,从假定条件来看,市场出清和非市场出清成为最初的分水岭。新古典主义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新凯恩斯主义则重视市场不完全的方面。由此引申出来的政策结论也就与此截然相反。(4)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它可以提高一国出口能力,使得高收入高储蓄的良性循环出现,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国内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外部资源的要求,同时应该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试分析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产生和影响其产生的因素。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贸易创造指某个产品的贸易总量或总产品的贸易总量的增加,即生产由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去生产,并从该国进口产生的利益:这是由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的单独或共同作用造成的。消费效应指国内价格下降刺激了消费,其他产品变得相对昂贵,所以消费者以这种产品代替其他产品。生产效应指廉价进口取代了高成本的国内产品。贸易转移指关税联盟建立以后,A国一定量的进口以前来自C,现在由来自与之结盟但成本较高的B国进口所替代,这对国内的生产和消费都有影响。如果来自成员国B国进口价格比C的高,A国内的消费将转向其他替代品;同时国内价格的升高会刺激A国国内高成本生产的增加。反之,则会有相反的效果。47\n关税同盟的政策含义。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参加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例如,关税同盟成员国与外部世界国家生产成本有差异则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成员国间关税高,则结成关税同盟利益大;同盟内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低,则贸易创造多;关税同盟成员数目多,则低成本成员国存在的可能性大,故贸易创造的机会多;关税同盟成员间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则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大;地理位置近、运输方便则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贸易量大、关系密切,则贸易创造大等。试评述汇兑心理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评价。汇兑心理学说是决定汇率学说之一,是30年代的学说。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效用论,包括以下基本内容。(l)国际借贷说和利率平价说是分别从量和质上说明汇率决定的,但完整的决定汇率说必须是质和量的统一。国际借贷说的顺序是:国际借贷→购买力→汇省?p>(2)人们需求并购买外汇是因为外汇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服务,而外国的商品和服务有满足人们需求的效用,这个效用就是外汇的价值基础。(3)外汇的真实价值在于它的边际效用,人们的主观心理决定边际效用,主观评价不同,就决定买或卖,外汇供求因此而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汇率的变化。(4)汇兑心理学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质和量。质的因素是指货币对商品有特定的购买力,用于支付债务、投机。量的因素是指国际收支大小、正负、通货膨胀、资本流人流出的情况。外汇供给上升的话,边际效用就会下降,人们的心理评价就低,从而导致买外汇的行为。无数个人的供求构成了市场的供求,供和求的交*点就是外汇的价格。(5)评价。国际借贷说的理论基础是奥国学派,以主观评价决定外汇的供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批判的(主观决定价值)。设即期汇率1英镑=2美元(间接标价法),欧洲市场美元一年期利率为15%,英镑为10%,求一年远期汇率l英镑等于多少美元?根据公式,远期汇率=即期汇率×(1十外币利率)/(l十国内利率)得出:远期汇率=2(l十15%)/(1十10%)=2.091,即一年远期利率为l英镑等于2.091美元。贸易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的图形并予以分析。提供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是相互需求曲线的一种表现形式,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即图形中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l)贸易无差异曲线。提供曲线的目的在于比较准确地找出国际商品交换的比率,它的绘制是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得出的贸易无差异曲线人手的。在作图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从第一象限翻转到第二象限,始终使得两条曲线相切,平滑移动,原点留下的轨迹便是贸易无差异曲线。(2)提供曲线的作图及说明。按照绘制贸易无差异曲线的方法,可以得出一族贸易无差异曲线Tl,T2,T3等。(3)国际贸易的均衡条件分析。参照上图的一族贸易无差异曲线,以坐标原点为起点,画出射线Wl,W2,W3等,使得每条射线同一条相应的贸易无差异曲线相切,然后用一平滑的曲线将这些切点和原点连接起来,得出的曲线就是该国的提供曲线。(4)对提供曲线的评价。l)满足均衡要求国际收支平衡、各国商品需求平衡、生产必须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即最大现实生产量)。2)如果不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则会有自动调节机制使之恢复均衡(价格与供求的关系)。3)提供曲线的理论基础是一般均衡理论,如果用劳动价值论予以考察分析,它谈的仍然是价格决定而非价值决定。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贸易小国的经济涵义:贸易小国的进出口规模占世界总进出口规模的比例很小,因而小国进出口数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上某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而也无法影响某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因此,贸易小国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制订者,贸易小国征收进口关税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图中横轴表示某商品的供求数量,纵轴表示某商品的单位产品价格水平,S是国内供给曲线,D是国内需求曲线,进口品与同类国产品是同质商品,不考虑运输成本和费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外市场价格拉平,都是PW,在这个价格水平上,国内消费需求量是D1,国内生产供给量是S1,存在S1D1的国内需求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进口量是S1D1。47\n如果国内政府规定对于每单位进口商品征收(PT-PW)的进口关税,进口品的从价关税率就是(PT-PW)/PW。征收关税后进口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到PT,由于同类国产品与进口品质量相同,所以,国产品价格也是PT。进口关税对国内经济指标的影响:价格效应:国内价格水平上升,由PW上升到PT。供给效应:国内生产供给增加,由S1扩大到S2。消费效应:国内消费数量减少,由D1减少到D2。进口效应:国内进口数量下降,由S1D1减少到S2D2。其中(S2-S1)由国内供给增加所替代,(D1-D2)则是进口数量或消费数量的绝对减少。进口关税对国内福利水平的影响:国内生产者的收益增加,数量相当于(a)的面积。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数量相当于(a+b+c+d)的面积。政府获得了关税的收益,数量相当于(c)的面积。国际收支减少对外支付,数量相当于(e+f)的面积。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整。国际收支的失衡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影响: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调节的若干理论。(l)弹性法。弹性法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进行的,核心是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限入奖出从而完成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如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进出口上升,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弹性法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对方不报复,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同时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l,也即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弹性法的使用,存在着J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该力、法因与国民收入结合不好,属局部均衡,其基本图形如图3-10所示。(2)吸收法。采用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考察,偏重于商品市场均衡,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基本公式如下:Y=C+I+G+(X-M)变换:X-M=Y-(C+I+G)设BOP=X-M即设转移支付为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BOP=Y-(C+I+G)令A=C+I+G为吸收,则有BOP=Y-A,如果A大于Y,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得到改善。因此,调整国际收支从吸收法看有两种方法,或者调整国民收入,或者调整吸收。前者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总体生产力,这要求资源的未完全就业。后者是使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得到调整,逆差时压缩,顺差时扩张。该方法与宏观经济结合较好,但涉及资源的实际就业水平,进口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与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的矛盾,同时也存在时滞的问题以及在理论和政策上忽视货币在调整国际收支中的作用。(3)货币法。该方法是随货币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主要从长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仅照顾到经常项目,而且也考虑了资本与金融项目。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国内货币供给控制国内需求,进而调整国际收支的变动。即国内货币供给是国际储蓄(可以视为进出口的差额)与国内信贷额之和,于是便有国际储蓄的变动(国际收支的变动)是国内货币供给减去国内信贷额的结果。如果信贷额的发行大于对货币供给的需要,国际收支便会恶化,反之则改善。所以控制信贷发行,出售储蓄资产是调整国际收支的重要途径。但是,该方法的使用存在着副作用,如压低国内信贷,会产生经常增长速度的下降,就业出现问题等。(4)其他方法。①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体现在出口所得需按照官方汇率出售给指定银行,进口用汇需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本币出入境受到严格管理。个人用汇受到限制,实行外汇管制的目的在于集中使用外汇,控制进口数量,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②47\n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政策措施。包括自动出口限制、进口押汇、进口许可、进口审批、卫生检疫制度、进口垄断、国内歧视性采购、征收歧视性国内税收等,目的在于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贸易角度调整国际收支。另外也可从鼓励外资流入、流出等方面调整国际收支。衡量一国外债负担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一般来讲,一国外债水平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经济发展对外汇资金的需求;对外债的承受能力;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外债使用的经济效益。人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1)外债的规模(数量界限)。外债最佳规模总是一种理论推演,生活中只能力求达到次优债务规模,目前世界上通常使用三个重要指标。①偿债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每年出口收人中有多少被用于偿付到期的本息。②出口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出口总额之比,表示所欠外债额与出口收入之间的关系。③经济债务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所欠外债额与整体经济关系。这一比率的安全线为30%。(2)外债结构。外债结构管理是在外债规模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建设对外汇资金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国际资本市场行情及其发展趋势等,对外债结构的各个要素的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①利率结构管理。不同类型的外债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利率是影响借款项目成本和国家外债总体成本的重要因素。第一,争取优惠性利率,降低外债成本。具体来讲,应尽量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出口信贷等利率水平较低、贷款条件较为优惠的国际贷款。第二,根据市场总体利率水平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一般来讲,当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普遍较低时,可选择固定利率贷款,或增加固定利率债务在国家总体外债中的比重;在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选择浮动利率,或增加浮动利率债务在总体外债中的比重,以获得利率可能下浮的好处。②币种结构管理。一般根据利用外资中对各种货币的实际需要、国际货币的汇率走势、国家外汇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状况等来安排和调整外债结构。③期限结构管理。外债有中长期之分,前者指负债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债务,后者指一年期以上的债务。期限结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的比例,以保证到期如数还本付息。期限结构管理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保持中长期债务为主,力争将短期债务控制在债务总额的20%以下。第二,保持短期债务的增长总体上低于中长期外债的增长。第三,保持债务偿还期限的均衡分布,尽量避免同期借人大量期限相同的外债,防止还本付息过于集中,加重国家和企业的偿债压力。④借款市场与国别地区分布。市场与国别结构的优化在于筹资场所多元化。由于各资金市场的资金来源、金融工具和币种不同,各资金提供国的外汇管制程度不同,政治意向时有变化,为防范筹资中的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保证借款来源的稳定,要分散筹资市场和国家。试述国际经济传导机制及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l)国际经济传导机制是某一种经济现象,从一国通过特定的途径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并对该国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则是大多数经济失衡的跨国转移。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往往经济失衡在某一国发生,通过传导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传导可以分为向有利方向和不利方向的传导,在日常生活中非均衡传导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是由一国的开放部门影响到非开放部门。①国际商品流动的非均衡传导。具有极大影响的商品(如能源)的价格高涨,则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国内价格;通过贸易乘数效应,贸易也会将非均衡在国家间进行传导,这种非均衡的传导取决于一国的开放程度、贸易地位、贸易的地区结构、经济政策等。②国际资本流动的非均衡传导。国际借贷关系的紊乱,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影响各国的金融稳定;各国利差会导致资金的跨国流动,国际收支的差额会造成失衡的传导,汇率的变动会因贸易变化而影响经济,大规模的资产结构转换会使资金大量流动而影响经济运行。一国的外资结构、与他国的利差、通货膨胀差异、金融政策差异影响着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即非均衡的传导。③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非均衡传导。具有关键性的人才的流动会造成经济影响,侨汇的汇出可能会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均衡,高级人才身上凝结着人力资本,他们的流动意味着资本的流失,大量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工资水平发生变化,这些都会使非均衡跨国流动。一国的国民教育水平、劳动力在国外的就业结构、各国工资差异、国家的劳动力政策影响着非均衡传导。④47\n国际信息流动的非均衡传导。信息非均衡传导主要是指示范效应的作用、各种信息交易的情况、各种信息引起的预防等。一国的开放程度,对于信息的把握、对于信息的消化都影响着非均衡的传导。(2)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的案例分析。①1973—1974年的世界经济衰退。②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吸收法的公式推导、政策含义?(1)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均衡为:Y=C+I+G+(X-M),变形后:X-M=Y-(C+I+G)。令X-M=B,C+I+G=A,则有:B=Y-A。可知:当Y>A,即国民收入大于总支出时,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况;YS的非均衡组合。政府支出的增减会使IS曲线向右、左移动。(3)LM曲线是用于描述货币市场均衡,即L=M时,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LM曲线中的货币需求L分为L1和L2。货币供给M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L>M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LY*’>Rin’。②随着接近增长极限点,MS’>Rin’>Y*’。且Y*’→0。这时,需求拉动型通胀非常典型。③由于在初始阶段存在MS’>Y*’>Rin’的关系,就给人以错觉,以为较多的MS能带来较大的Y*。这是需求拉动型通胀恶化的重要诱因。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从两方面分析:(1)静态分析:总需求水平不变。假定总需求不变,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促使价格上涨的同时,会引起供给水平的下降,具体情况如图5—4所示。在图5—4中,SS为总成本曲线,DD曲线表示总需求曲线(此处假定不移动),OY0为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量(最大潜在供给)。最初的状态是,总需求曲线DD与总成本曲线SoS相交于e0点,e0对应的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为Rino,产量为Y0(最大产量)。当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企业为追逐更大利润而大幅度提高价格时,总成本曲线会从S0S移到SlS或S2S,总成本增加。在总需求曲线不动的条件下,随着总成本曲线向左上方的移动,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也就从Rino不断上升到Rin1或Rin2,实际产量由Y0降至Y1或Y2。(2)动态分析:总需求水平变动。总需求水平变动时,上面所分析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最终演化成供给混合型通货膨胀。“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胀的基本要点,动态形成过程?最初的起因来源于成本方面的因素,成本推进型通胀在得到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后,必然演化成“螺旋式”混合型通胀。有四个基本要点:①起因于成本推动;②总需求不断扩张;③实际产量不会下降;④价格水平是“螺旋式”上升。图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S0S向SlS、S2S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来增加需求,这样,D0D0向D1D1、D2D2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价格水平沿着e0→e1→e2→e3→e4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或通胀率R0上升到R4的过程表明,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现象。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短期内,通货膨胀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系统中是否存在一定量的可以利用的闲置资源。(2)长期中,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能力通常是不断提高的,当生产能力得到扩大时,总需求也会相应地扩张,带来实际产出水平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3)通货膨胀预期会减弱通胀的经济增长效应:①导致货币工资率变动滞后过程的缩短和积累能力的削弱。②有可能导致发生临时性的过渡购买行为,这在短期内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会被后续的经济滑坡所抵消。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改革的意义?(1)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其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为可流通的金融工具的过程。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2)意义。①可以使银行机构花费较低的发行成本。②减少甚至消除其信用的过分集中,同时继续发展特殊种类的组合证券。③使银行机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④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可流通证券,具有流动性,而且能改善资金来源。⑤证券出售后,将证券化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可以提高资本比率。简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模式及功能。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点和优势。试述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直接融资扩大的意义。中国自50年代中期以后到1979年这一时期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资金融通格局以财政为主导,银行融资只起到补充作用。1979年以来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资金融通格局。储蓄与投资从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居民储蓄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4.8%上升至1993年的54.8%,成为最大的储蓄主体。政府的储蓄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60.3%下降到1993年的5.4%。政府投资从1978年的56.5%下降到1993年的8.5%。企业的投资则由1978年的39.4%上升至1993年的79.7%,成为最大的投资主体。各经济部门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引起的资金供求矛盾,只有调整金融方式才能解决。47\n在金融主导型总体融资格局下,直接融资的比重正在逐步扩大,但仍以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1981年国库券的发行标志着原有传统体制下单一的间接融资格局被打破,此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到1997年,全社会融资总量余额为100564亿元,其中间接融资86896亿元,占86.41%,直接融资13667亿元,占13.59%。全年净融资量为14820亿元,间接融资占82.95%,直接融资占17.05%,直接融资发展较快。1997年直接融资发行量较1996年增长38,8%,净融资额增长29.6%。直接融资余额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由1996年的12.83%上升到1997年13.59%,净融资额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14.52%上升到1997年的17.05%,增加了2.5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股票融资就增长2倍多。1996年之前,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所占比重较大,股票融资比重较小。1996年股票融资占直接融资总量的21.8%,而1997年已上升到51%,所占比例增加一倍多。从净融资数量来看,1996年债券实际融资(发行减去还本)1397.74亿元,占融资的比例为71.66%。1997年债券融资不足1200亿元。所占比例为47。33%,下降24个百分点。1997年股票发行融资1287.66亿元,占直接融资的比例上升了29个百分点,达51%。在间接融资构成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所占比重日益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比重有所上升。国有商业银行从过去改革前的一统天下,到1985年还占94.2%,但到1995年只占78.6%。金融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规模扩大,企业资本性融资有比银行信贷更宽阔的渠道,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经济金融客观环境来决定自身的财务融资结构。一方面,促使企业将资金信用的着眼点转向市场,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灵活方便的直接融资,重组部分效益不高的企业资本,逐步解决企业资金效益问题,使银行能从非政策负重和信贷低效的痼疾中逐步解脱出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具体而言,直接融资扩大,客观上也促成一种新型银企关系的形成,有利于解决信贷资金沉淀问题,减轻银行业经营的风险。同时,有利于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直接融资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简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简述CAPM的基本内容。试述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功能。(l)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资产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为金融资产在全社会资产中的比例得以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并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拓宽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了转化的效率。众所周知,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投资水平和经济增长率。金融中介是沟通储蓄投资转化的重要媒介之一,金融发展理论将一国金融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量金融体系媒介效率的标志。然而流动性是金融资产的第一生命,金融资产的规模扩大必须依赖发达的金融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是一组预期收益和风险相结合的标准化契约,有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2)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制度能引导资金合理地流动,提高整体资金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能及时反馈经济运行情况。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可以确定金融资产合理的价格,即资产收益率。它能够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引导资金的流向。这种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市场内部,而且不同市场之间在收益率的引导下,资金也能跨市场流动。当金融市场具有全国性市场性质时,金融市场中的资金流动就能突破地域限制。此外,在金融市场中,由于价格的波动能够迅速传递经济运行的状态及其信息,从而使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未来走势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3)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间接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金融间接调控体系必须依*发达的金融市场传导中央银行的政策信号,才能够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导各微观主体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整意图。(4)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窗口,为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场所。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反映企业净资产的水平,体现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便于连续观测。同时也促进了公司资产高效流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结构的调整。试述金融工程的方法论背景。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作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47\n西方有关金融创新的理论有:①技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的新发明以及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②货币促成论。认为汇率、利率、通胀等等货币因素变化是重要原因。③财富增长论。认为随着财富增加,人们要求避险的愿望和理财的要求提高,从而促成之。④规避管制论。认为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引起。⑤交易成本论。把金融创新的原因归因于交易成本的下降,它决定创新是否有交易价值。⑥约束诱导论。认为金融业摆脱内外部制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⑦制度改革论。认为创新与经济制度改革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金融创新、金融管制及金融风险存在怎样的关系?(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出于对微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办法。(2)金融创新与金融管制的关系。①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具有直接诱发作用。因为金融管制是对金融企业的一种成本附加,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企业必然要摆脱这种局面,通过创新来规避政策管制。但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时,政府会更严厉地管制,结果是:管制--创新,创新--管制,两者互为因果。②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管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创新使以往的金融管制失去效力,并推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也增大了金融风险,因此,各国政府必然会完善金融管制。(3)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①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70年代以来创新的金融工具,如NOW账户、可转让贷款合同等,在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规避了利率风险及信用风险等。②金融创新也制造了新的金融风险。表现在: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增加了表外业务的风险;推动了金融同质化、自由化和国际化;为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手段和场所。试论本世纪6O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刨新的主要内容?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1)金融业务的创新。第一,负债业务的创新内容。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年代以后。各国商业银行通过创新一些新的负债业务,一方面规避政论的管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等。第二,资产业务的创新内容。包括:消费信用、住宅放款、银团贷款及其他资产业务。第三,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第四,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2)金融市场的创新。这一方面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及衍生金融工具定价理论的发展。第一,金融工具的创新。欧洲货币市场上创新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多种货币贷款,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浮动利率债券,票据发行便利及远期利率协议等。在金融衍生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远期类合约和期权类合约等。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主要有两类:一是远期类合约定价模型,二是期权类合约定价模型。(3)金融制度的创新。表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种类和规模迅速增加,跨国银行得到发展,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同质化趋势,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国际经济学名词★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绝对利益:由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47\n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国家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细叩墓厮?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形成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像一堵墙一样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故名。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此外,还有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包括两种具体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广义国际收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如无偿援助、易货贸易、捐赠等。流动借贷: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固定借贷: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现象,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的需求弹性只有在足够大时,贬值才能引起更大需求。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汇率下跌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强。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则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大于1时,汇率下调就能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就会出现相反情况,这是该条件的重要性。官方储备: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SDRs:特别提款权:是与基金组织有关的储备资产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人为地创造一种储备资产以弥补当时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黄金的不足。作为国际结算的信用资产,其不具有内在价值。每隔一定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份额将其分配给会员国,会员国可以用它支付债务,或卖掉以获取外汇现金。它是无附带条件的流动资金。国际投资头寸: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其为一国对外的金融资产与负债存量的余额。其不属于国际收支表的标准构成,但与该表共同构成一国全面的国际账户。它的构成与国际收支表中的金融账户是一致的。外汇汇率: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条件是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且对方不报复。47\n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没有义务干预的汇率。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当局一定程度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情况。联系汇率:即盯住汇率。国际金融中汇率决定的一种做法,即将本币盯住某单一国家的货币,与之建立某种联系来确定自己货币的汇率,实际汇率围绕它根据供求状况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某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之。升水、贴水:在直接标价法(即用本币表示外币价格的标价法)下,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高的差价称为升水,低的差价为贴水。在间接标价法(即用外币表示本币价格的标价法)下,相反。偿债率: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还本付息的债务额与当年出口收入的比率。实践证明,该比率在20%以内为宜,30%为警戒线。现值经济债务率: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未偿还债务的现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世行认为80%为临界值,债务超过临界值60%的为中等债务国。贸易乘数: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在贸易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和的倒数。贸易乘数原理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l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边际进口倾向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开放经济: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封闭经济: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并末存在密切的往来,称该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贸易创造: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这就是贸易创造。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这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NAFTA: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由美加墨三方于92年签订、94年元旦起生效和实施。内容:①关税相互减免;②取消进口限制;③坚持产地规定;④政府采购协定;⑤鼓励投资;⑥扩大相互金融服务;⑦发展相互自由运输;⑧鼓励保护知识产权;⑨协商争端解决机制等。★财政学名词★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私人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社会需要的产品或劳务。通常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这使得消费者试图成为免费搭车者,从而私人供给者不能得到供给该商品的所有成本,故公共物品时常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供给。社会公共需要: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及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行政国防文教卫生环保的需要,也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各种措施和各种政策提供的服务。外部效应:指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而未得到补偿或造成损失而未予以补偿的现象。带来利益的外部效应称为正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造成损失的外部效应称为负外部效应(或外部不经济)。购买性支出: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47\n政府采购制度:是指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具有公开、公正和竞争性特点,公开竞争是该制度基石。成本—效益分析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目标的方案,详列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质包含两个过程:①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方案,②政府选择项目和方案。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底为择优的标准。公共定价法: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前者是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通信和交通等公用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基本品行业)的价格;后者是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制度。不同于无偿拨款和商业性投融资,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投融资渠道,目的性很强,有严格的范围限制,主要是为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其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该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此外,政府还提供若干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等。财政贴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是政府提供的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间接性、财政补贴性支出。规费收入: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公证费等。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课税基础:简称税基。指建立某种税或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它不同于课税对象,如商品课税的对象是商品,但其税基则是厂家的销售收入或消费的货币支出;也不同于税源,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但税基却可能是支出。税基选择是税制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①何为税基(收益、财产;支出)。②税基宽窄。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常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售价或压低购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复合税制:指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对说明税率与税收、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说明:①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②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两种不同税率。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形成的国家债务。是一特殊的财政和债务范畴,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发行市场:即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间的交易,通常由证券承销机构一次全部买下所发国债。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一般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分为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有多种预算形式和预算方法。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47\n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所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体制:即预算管理体制。指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分税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分级分税预算体制。主要特征是规范化、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要点有四:(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自求平衡;(2)在明确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具有导向、协调、控制和稳定等四方面功能。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性,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财政平衡: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相等的状态。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是实际生活中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即预算收支出现逆差。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各国界定不完全一样。债务收入是否列入正常财政收入,对是否出现财政赤字影响很大。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评价财政政策效应,既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如何,还要看所付出的代价。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的背离称为政策效应偏差,包括实际执行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和人为造成的偏差两类。★货币银行学名词★平方根定律:美国鲍莫尔发现,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对利率也很敏感,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呈现出规模经济的性质。货币需求的公共权力动机:是因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投向哪些部门,哪儿将受冲击。故这类动机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额外货币。货币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无论货币需求多大,或经济中其他变量的刺激多么强烈,由于它的存在,货币供应不会受影响而是自行变化。货币供应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单一规则: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德曼认为,①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即M2;②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③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货币均衡: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有两层含义:一是简单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示大致相当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是深层的。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使用货币或借来资金所支付的代价,或说是货币资本所有者所获得的报酬。利率则是利息与货币资本的比例关系。现代经济生活中,利率是重要的变量,是各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而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二者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基准利率:是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它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从而对信贷起着限制或鼓励的作用,并同时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前者是指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后者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二者在金融市场上是被联结在一起、会同时升降的,但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47\n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即需求型通货膨胀。指源于总需求膨胀而形成的通货膨胀。其第一推动力直接来源于货币的过量发行。货币的过量发行导致总需求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上游产品成本和工资率的过度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货币工资率上升引起通货膨胀的条件是:只有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通胀才会产生。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总供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结构失衡引发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价格刚性机制和价格攀比机制。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定义上的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利润推动型、结构型通货膨胀等,都不可能持续地进行,最终演化为复杂的混合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的通货膨胀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从其动态特征看,有“螺旋式”和“直线式”两类型。直接融资: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关系。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公开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债券或股票。通常情况下,由经纪人或证券商来安排这类交易。特征:货币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融资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证券商、经纪人等中间人只是牵线搭桥并收取佣金。间接融资: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融通通过各种金融机构中介来进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获得货币资金后,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主要特征是:金融中介自身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货币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其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为可转换工具的过程。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由于金融业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金融监管,一般都通过立法予以保障。内容主要有:(1)审批新设金融机构;(2)审定业务范围;(3)检查市场活动;(4)挽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措施主要有存款保险、兼并、接管、清盘以及注资挽救等。期货合约:是一种协议,要求协议一方在指定的未来日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物。期货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防范不利价格变动的机会。期货合约是交易所创造的产物。要创造一个特定的期货合约,交易所须得到政府批准。期权合约:期权是一份合约,期权的卖方授予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时间(或日期)内从卖方处购买或卖给卖方一定资产的权利。买方付出一定货币(期权价格)购入此权利,并非一定要行使而只是在执行价格对自己有利时才行使。互换:互换是双方(包括到期对手)达成的一项协议,此协议双方同意定期交换支付。交换支付以事先确定的本金为依据,这个本金叫做名义本金额或名义额。每一方支付给对方的数量等于约定的定期支付率乘以名义本金额。双方只交换约定的支付,而不是名义金额。上限和下限:是一种协议。如果协议中指定的金融变量的实际值与事先确定的水平有所不同,协议的卖方(接受保险金的一方)同意给协议买方(支付保险金的一方)以补偿。如果协议规定指定的金融变量实际值超过执行价时卖方将对买方支付,这一协议叫做上限;如果协议规定指定的金融变量实际值跌到执行价以下时卖方将对买方支付,此协议叫做下限。金融工程:指对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以及为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过程。核心在于“创新”“创造”。是由金融工程师运用概念性和实体性金融工具进行的。金融创新: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自由化:指8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包括价格、业务、市场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金融管制: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管制办法。为金融创新的直接诱因。47\n菲利普斯曲线:菲1958年发表的有关失业与工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英国实例研究结论: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并以一条曲线概括该现象,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依此曲线,作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只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某一适当的组合点,而难以达到两全其美。可能的选择只有:(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两极之间进行权衡。中介目标: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数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或政策指标。央行以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率等的调整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进而间接地影响生产、就业、物价或国际收支等最后目标。中间目标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中介指标须为政府所能控制;②中间指标与最后目标之间须存在稳定关系;③可测性;④受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干扰程度较低;⑤与经济、金融体制有较好适应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包括政策目标、工具和效果等内容。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①前者是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其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②后者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主要由客观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货币供应量抑或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公共评价理论:是由15世纪佛罗伦萨的罗道尔波斯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理论的核心是论述货币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又被称为“供求理论”。购买力平价: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等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后者是指两国汇率的变动是两国同期物价变动的反映,汇率等于基期汇率乘以两国物价指数之比。一价定律:意为同种商品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同一价格。根据一价定律,两地间同种商品价格的差异不能大于两地间的商品运费,否则会引发商品套利行为。边际出口换汇成本:是指汇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贸易部门愿意增加的出口量引起的进口付汇的外汇数量的变动幅度,由这样的点构成的曲线实际是贸易部门的外汇供给。边际进口效率:指汇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贸易部门愿意增加的进口量带来的出口贸易换取的外汇数量的变动幅度,由这样的点构成的曲线实际是贸易部门的外汇需求。国际金融体系:广义讲,其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狭义讲,主要指国际间的货币安排,包括国际汇率体系、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资产、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特里芬难题:美特里芬1960年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着①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②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这两个矛盾的责任:要满足世界经济增长需要,国际储备须有相应增长,这须有储备货币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但各国持有的美元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间的兑换关系越缺乏信心,且越要将美元换成黄金。此“特里芬难题”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EMC:即欧洲货币体系。为制止汇率剧烈波动,促进共同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法、德两国推动下,1978年12月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1979年3月,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有:(1)继续实行过去的联合浮动汇率机制;(2)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即埃居;(3)成立了欧洲货币基金,以增强欧洲货币体系干预市场的力量,为共同货币埃居提供物质准备以及给予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更多的信贷支持。IMF: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由39个国家根据194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2月开始工作、同年的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目前成员国200多个。支出调整政策:指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实施可达到相对于收入而改变支出水平的目的。47\n支出转换政策:指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狭义的则专指汇率政策。米德冲突:指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丁伯根法则:指为避免米德冲突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政策,即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须具备n种政策工具。实现内外均衡须两种政策工具配合使用。货币中和政策:在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为抵消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外部因素的作用,进行中和操作。我国中和操作的主要形式为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辅之以开办特种存款和发行融资券。在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是以利率为传导的,央行提高再贴现率或进行公开市场业务,以达到紧缩货币供给的目的。内外均衡:假设一国经济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均衡被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非贸易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内外均衡则是指一国经济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状态。★西方经济学名词★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需求规律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向变动。均衡价格:由供给等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市场价格高低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趋于均衡价格。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P1/P2    和P1X1+P2X2=M  图形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M。预算约束线限定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的范围。无差异曲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轨迹。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是无差异的,通常具有特点:(l)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2)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3)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以RCS代表。呈递减趋势。47\n替代效应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用较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消费者改变消费数量而对商品需求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收入效应。边际产量: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如果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L)作为可变投入,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PL=ΔTP/ΔL。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的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递减的。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特征:①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一个产量,且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②任意两条不相交;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一般说来,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要素则更为需要,从而出现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而被替代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这样,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投人量的增加,它对其他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故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相一致。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图形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表现为这两条曲线的切点。该最优组合表明: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或者说,每单位成本用于任何要素的购买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规模收益:规模收益分析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那么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②如果产量增加也恰好是一倍,那么生产就是规模收益不变;③如果产量少于一倍,则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边际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MC=ΔC/ΔQ。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U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它是基于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在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呈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因为对应于每一产量,厂商在长期内把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组合点,从而在这一产量下实现的平均成本为最小。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决策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它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完全竞争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基本特征:①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以至于都把市场价格视为既定而加以接受;②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如此;③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④消费者或厂商拥有完全信息。垄断竞争市场:现实中较普遍存在的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特点:①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②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决策时不考虑对手的反应;③厂商进入和退出较容易;④行业存在着模仿。寡头垄断厂商:即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其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互相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对手的反应。①根据产品特征,可分为纯粹寡头行业(产品无差别)和差别寡头行业(产品有差别)。②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分为有勾结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47\n古诺模型:法国古诺分析双寡头行为的一种理论模型,因而又被称为“双头模型”。①假定市场上只有A、B两个(成本为零的)产、销相同矿泉水的厂商,他们共同面临一条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双方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②A厂商先进入市场,其最优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一半;③B厂商进入市场,其最优产量为剩余容量的一半,即总容量的1/4;当A知道B留给自己的总容量为3/4时,为了利润最大化,将产量调整为3/8;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调整后,A厂商产量逐渐减少,B厂商产量逐渐增加。最终在分别达到总容量的1/3时,市场处于均衡。而市场价格则由此时两个厂商的数量总和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所决定。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之积,即VMP=P*MP。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它是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边际收益产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之积:MRP=MR×MP。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如卖方垄断市场)上,由于厂商出售既定的产量可以索要的价格与厂商的产量有关(通常呈反方向变动),因而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厂商增加的收益不等于原有价格与边际产量之积(因为增加这些产量会导致所有产量价格下降)。这样,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就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出量的边际收益之间的乘积。边际要素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所以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在要素的买方垄断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要素价格。这是因为这时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因而,厂商使用要素的数量影响到要素的价格。平均要素成本:厂商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平均支付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它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在生产要素买方市场上,它就是厂商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这时,其曲线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劳动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劳动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约束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收入效应(增加闲暇消费)逐渐超过了其替代效应(减少闲暇消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指某一商品市场或部门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一般均衡指经济中所有商品市场或部门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局部均衡以所有其他商品和市场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不变为条件,研究一种商品或市场要素的供求状况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与此不同,一般均衡理论把经济社会的价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经济社会的各种商品和市场要素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同时达到的均衡对价格的决定作用。瓦尔拉斯定律:①对于任意价格,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②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1,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③由此可见,该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指对于一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在纯交换经济中,消费者通过交换获得最大满足。当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他人福利条件下使得另外一个人获得更大的福利,因此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RCSA1,2=RCSB1,2在表示纯交换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时,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生产中,生产要素可以被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当任意两种生产要素被用于任意一种产品生产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一种产品产量的条件下使得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因此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RTS1L,K=RTS2L,K在表示生产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种产品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相切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47\n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的累托最优的条件:如果经济中某种物品既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消费,那么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产品对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即RCS1,2=RPT1,2.此时,两种产量转换曲线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外部条件或内部原因导致的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现象。原因主要有垄断、外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私人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社会需要的产品或劳务。通常具有非排他性或(和)非竞争性。这些特征使得消费者试图成为免费搭车者,从而私人供给者不能得到供给该商品的所有成本,故公共物品时常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供给。免费搭车者问题:指经济中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商品的非排他性。由于商品的这种特征,拥有或消费这种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获得该商品带来满足的范围之外。这一特征及其相应的问题被形象地称为搭便车。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指从事某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单位不能从其行为中获得全部收益或支付全部成本。结果,社会所得到收益或成本与经济行为人的收益或成本不相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使得私人的最优与社会的最优产生偏差,从而自发行为导致低效率。它可以不同的形式分类。以某种行为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言,外在性分为正向外在性和负向外在性两类:前者是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后者是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以外在性的源泉来划分,外在性有消费外在性和生产外在性两种:前者是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后者则是生产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科斯定理:①科斯为解决外部性问题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自由谈判,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的条件下,无论在开始时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初结果都是有效率的。②由此引申出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③科斯定理现已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结论。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中包括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减去外国居民来自本国的收入)。GNP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可供个人支配的收入。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产品的价值并不一定就是个人收入,在对要素的收入进行各项扣除之后(如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等),得到个人收入。在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即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收入:前者是按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后者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年,按基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是用价格指数折算之后的国民收入。引入这两个概念在于弄清国民收入变动是由产量变动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在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C=C(Y)。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作储蓄函数或储蓄倾向:S=S(Y)。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ΔC/ΔY。通常,边际消费倾向服从递减规律。边际储蓄倾向: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那么边际储蓄倾向递增。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表示为ΔY=Δ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带动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假定税收的变动是由于定量税变动所引起的,则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ΔY=-βΔT/(1-β)。47\n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的比率。在税收为定量税的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l。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即R0=R1/(1+rC)+…+Rn/(1+rC)n。式中:R0为一项资本物品的价格;R1,…,Rn分别为该项资本物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rC为该项资本物品的边际效率。由于它反映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估计,因而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投资函数:即投资随利息率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表示为I=I(r)。对于一项资本品而言,如果其边际效率超过购买该项资本品所需支付的利息率,那么它就会被用于投资。因此,一个经济的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并与之成反方向变动关系。IS曲线: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若储蓄函数为S=S(Y),投资函数为I=I(r),则IS曲线为S(Y)=I(r)。由于均衡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呈反向变动,故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货币市场上,对应于特定的收入,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决定均衡利息率。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对应关系就是LM曲线:L1(Y)+L2(r)=m。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流动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其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分为交易、谨慎或预防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动,示为L1(Y);后一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呈反向变动,示为L2(r)。这样,货币需求可记为:L=L1(Y)+L2(r)。流动偏好陷阱:当利息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处于高点,人们就会出售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蒙受损失,此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向于无穷。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西方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是通过收、支两方面发挥作用的。从财政收入方面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从财政支出方面看,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政府支出、减少财政收入;相反,当总需求过热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是逆经济风向的。主要有变动法定准备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以及道义劝告、放宽信贷条件、放松抵押贷款数量和信贷配额等辅助性手段。这些手段常配合使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功能财政而设立的。以此为标准,可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是紧缩的,反之是扩张的。货币创造乘数: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若银行系统最初增加存款△D,以法定准备率rd留下准备金,通过向客户放贷则可在银行系统中最多创造出的货币量为△M=△D/rd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量。表示需求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通常呈反向变动关系,故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社会对最终产品及劳务的总供给量(用收入表示)。表示收入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之间通常呈同向变动关系,故向右上方倾斜。47\n货币工资刚性:货币工资不随劳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当劳动的需求量低于供给量时,货币工资下降出现刚性。这主要是因为劳动者存在着对货币收入的幻觉。货币工资刚性成为凯恩斯主义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哈罗德—多马模型:在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因基本分析思路相同,故被合称。它假定(1)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3)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也保持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该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反比。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意愿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即GA=GW=GN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刃锋”。新古典增长模型:20世纪50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的一个增长模型。由于其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它假定(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4)储蓄率不变;(5)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6)人口增长率不变。从而得到:sf(k)=k1+nk。式中:s为储蓄率,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y=f(k)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n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k1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加k1,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后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稳定增加,条件是k1=0,此时经济以人口增长率增长。有保证的增长率:即资本家意愿的增长率,它由社会的储蓄率与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所决定,即GW=s/vW。消费物价指数:衡量通胀率的一种方式,是从消费者购买商品角度衡量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通常,它是通过假定某些重要的消费品在基期内价格为100而测算出来的每一年价格上涨幅度。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消费、投资、政府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胀率上升。因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故其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无论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来自于工会对工资和垄断厂商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以及货币工资价格的刚性,都被认为可以促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价格调整方程:用来表示通胀率与产生通胀压力之间关系的方程。用公式表示为πt=πte+h(Yt-Y*)/Y*  式中:πt为第t期的通胀率,πte为人们对第t期通胀率的预期,(Yt-Y*)/Y*为第t期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h为这种偏离对通胀率的影响系数。该方程表明,通胀率与人们的预期呈同向变动,且也受到来自于需求压力的正向影响。由于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与失业率成反向变动,则价格调整方程也被表示成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收入指数化:针对成本推动的通胀而采取的一种治理通胀的方法。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通常规定,收入的增长率等于通胀率加经济增长率。据说,它可降低工资对通胀的推动力,更可降低通胀在分配上的影响。货币主义:又称货币学派,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德曼、沃尔特斯、帕金和弗里希等。其基本命题是:(1)货币最要紧,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2)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的度量标准;(3)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加以调节。其政策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47\n自然率假说: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时所决定的就业率,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劳动市场上的就业率。由于这一就业率与经济中的市场结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而被冠以“自然率”的名称。许多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都假定经济中存在着一个自然就业率,并运用各自的理论论证经济经常地处于这种状态。因而,自然率也被认为是一种假设。菲利普斯曲线:英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首先提出,是用来描述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替代关系的曲线。后被新古典综合派用来说明价格总水平、失业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单一货币规则: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为了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给经济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货币主义主张最优的货币政策是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其货币增长速度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胀率。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有五:⑴恢复萨伊定律,主张“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⑵降低税率,刺激供给;⑶降低政府开支;⑷放松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⑸主张限制性货币政策。拉弗曲线:由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来的用于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说明,边际税率与税收量之间并非总是同方向变动。最初,随着税率的增加,政府的税收量增加,但当边际税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税率增加反而使得税收量减少,从而为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提供了依据。理性预期假设: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动作出符合理性的估计。特征:(l)预期平均说来是正确的;(2)经济当事人在充分利用所有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个经济量作出的预期;(3)经济当事人作出的预期与经济模型的预测相一致。理性预期学派:(1)理性预期学派: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重要学派。它引入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论证了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可能性及其波动的原因,否定了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自由放任。其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2)理性预期:即合理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按此理论,行为的结果必然和预期的结果相一致。4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