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 M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世界五百强\n图示-目录世界五百强行业分布1中美行业分布对比2中国民营企业3高新技术产业4\n图示\n图示\n民营企业介绍概念:营企业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n民营企业现状1、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2、管理水平低下3、人才机制不灵活4、企业生命周期过短5、决策盲目,风险经营6、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n民营企业发展限制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变动频繁,主要是保增长,但是政策变动往往侵害到民营企业的产权;行政垄断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强势,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民营企业税收负担总体上比较重;很多企业面临产业转移或者产业升级,但面临资金和资金瓶颈,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加剧了其转型难度。\n发展对策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2、正视挑战,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真正转变3、健全法律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4、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全面提升企业素质5、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6、继续发挥政府在发展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陕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n名称数量电信20电子电器设备14计算机办公设备12航天与防务12化学品10制药10航空6网络通讯设备5半导体电子元件3信息技术服务2网络服务和零售2保健:医疗设施2计算机软件2保健:药品和其他服务2合计102500强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数量\n图示高新技术产业华为集团概况发达国家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状况中国面临瓶颈\n概念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n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国家美国发展中国家日本印度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国家美国发展中国家日本印度中国\n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高新技术产品一向是美国平衡外贸的重要支柱,在美国制造品的出口中,43%属高新技术产品。1995-1998年间,美国的因特网产业以每年1.74倍的速度增长,1998年因特网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3014亿美元,1999年达到5070亿美元左右,首次超过汽车、电信等其他传统产业。美国政府为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将扶持重点由具体项目扩大到整个技术领域,并耗资90亿美元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培育“创新产品”市场,对进行技术开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近年来,美国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资不断提高,1995年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科研预算比1994年提高10%,因此,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大加快。\n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日本是一个技术发达的国家,在年均4.8%的经济增长率中,科技进步因素达41%。战后,日本采取的是需求型的技术发展战略,自90年代,日本科技产业政策已发生了战略性的变化。从战后推行的“以引进技术为主”的科技产业战略,向依靠技术创新为主的“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转变,产品进入多样少量化的时代。近年来,日本在继续重视应用与开发研究的同时,已经向加强基础研究转变。日本的科研经费投入一直很高,其比率在西方居首位(3%),总量仅次于美国。其发展战略目标是加快科技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优化产业技术结构,提高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能力。\n印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印度整个国民经济并不十分发达,但它在软件业的突飞猛进却非同一般。印度软件业居全球第二,近几年的增长率都达50%(世界软件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是20%),印度的高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印度软件出口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长,2000年出口总额达到57亿美元,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部分的25%。到2008年,其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为500亿美元,将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n图示研究经费相对不足科研机构企业较少新产品产值率和销售率偏低行业发展不均衡产业指标企业构成发展速度比例协调论引进吸收论竞争赶超论发展状况发展瓶颈突破瓶颈\n\n\n\nR&D投入相对规模不足发展瓶颈\n\n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比例少\n新产品产值率和销售率偏低\n行业发展不均衡\n我国的特色经济现象:国营与民营国营民营发扬自身政府支持等优势加强灵活性,敏于市场变化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经营机制灵活和市场应变敏捷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提升设备的技术含量对员工考核更注重其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n如何突破瓶颈一.比例协调论二.引进吸收论三.竞争赶超论\n软件当前形势: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在酝酿着历史性的创新变革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政府的积极干预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软件产业的全球化分工日益显著,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在软件产业中获得更多收益软件产业关键技术的垄断性,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n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对软件产业化规律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基础和核心技术,没有能够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完善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人才匮乏\n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通过内需拉动,培育软件企业发展通过整机带动,提高我国产业链的附加值加快标准化进程,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提高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解决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大力开展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制造业信息化等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条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速软件产业国际化,努力扩大软件出口大力推进软件企业体制创新,加速软件企业规模化发展\n标识示意:聚焦、创新、稳健、和谐\n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外文名称:HUAWEI总部地点: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成立时间:1987年经营范围:无线电,微电子,通讯等公司性质:民营企业公司口号: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年营业额:2202亿人民币(2012年)员工数:150000(2012年)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宣传语: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n\n核心价值观:在以前的媒体宣传中,外界总认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总裁任正非的众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集中体现在“华为基本法”中。企业文化\nAscendD2AscendW1\n2012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品牌关注度比例分布图数据来源:PDC中国时尚科技调研数据中心\n\nThankYou!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