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34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戴文标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n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我们在这里吸取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演绎法与归纳法;博弈法;成本——收益法等方法。虽然我们在本章没有专门讲辨证法、唯物论等方法,但这只是篇幅与为避免过多的内容重复而舍弃,我们的内容也处处都是体现了这两种方法的。方法的介绍是一回事,方法论与学科结合的如何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希望在正确的方法指领下,我们对这一学科的认识理解能更深入。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n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课,有好的研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它不能只是某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翻版,而在研究方法上应充分体现其综合性、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特征。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3\n◆公共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4\n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5\n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指与事实相关的分析,而规范分析则是指与价值判断有关的分析。前者关注的问题为“是什么”,强调经济理论要客观描述事实;后者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回答“应该怎么样”,并力图按照特定的价值判断调整或改变现实。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并作出量的测定。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6\n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指南,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者并不是绝对地互相排斥的。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自然既离不开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7\n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弟和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既有抽象的基本原理推论,又有历史的统计资料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更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而从大卫·李嘉图开始一直到马歇尔(除历史学派外),经济学家基本上只注重理论的演绎而忽略历史的归纳,从而使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史学逐渐变为两个互不相干的分支学科。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8\n演绎方法的标准是:理论是否能够容纳或包含更多的经验内容。经验内容越多,越具有可检验性(证伪性),从而越是较好的或进步的理论。归纳方法的标准准则是:理论与经验证据是否最相符合,即理论越是符合经验证据就概率越高,从而就越好。作为逻辑方法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9\n博弈论方法博弈论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710年提出,1713年詹姆斯·瓦尔德格雷夫首次提出了博弈论中的极大中的极小定理,即损失的大中取小法,尤如中国古话中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某种竞争下,当成果无法由个人完全掌握,而结局须视局中人共同决策而定时,个人为了取胜应采取何种策略的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它包括合作博弈(cooperative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game)两种类型。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0\n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假设存在一种制度,对于局中人之间的任何协议都有约束力.合作博弈论的重点在群体,探讨合作的形成过程以及合作中的成员如何分配他们的得利。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1\n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中则不存在这种制度,而唯一有约束力的协议是自我实施的协议,即若给定其他局中人打算按该协议行动,局中人为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也将按该协议行动。非合作博弈论的重点则在个体,揭示他应采取的对策;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就是指这种自我实施协议的非合作博弈论状态。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2\n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博弈论在公共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公共经济学作为主要研究政府行为方式的科学,它的研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社会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易等问题,这一系列的“相互”加到一起就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3\n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又称交易费用分析法;经济人的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在同一事件中,不同的人对收益和成本的主观评价是不同的。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4\n1、经济人行为的成本函数经济人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一切给他们带来负效用的因素,都要进入其行为的成本函数,即成本是为获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它具有机会成本的属性。经济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因此,除生产性支出外,经济人行为的成本就来自别的经济人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经济人行为的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C=C1+C2=f1(r,w,c)+f2(p,q,d)式中C1——交易成本,它由所消耗的人力r、物力w和财力c所决定:C2——心理成本,它由机会主义行为被查处的概率p、发生次数q和惩罚强度d所决定。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5\n2、经济人行为的收益函数:公式:R=f(s,m)式中:s——物质因素;m——精神因素。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s和m上,即具有不同意识形态资本的人对s和m的主观评价不同,从而有不同的R。3、成本—收益分析是了解和引导经济人行为的有效工具。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6\n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二、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的观念调整三、公平与效率原理四、边际效用论五、帕累托原理六、委托与代理理论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7\n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架构第一是“基本假设”在公共经济学领域内,经济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假设、人们对福利标准判断的主观性的假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对立统一假设、政府职能随经济增量变化而变化的假设等等。第二是有许许多多准确的概念。任何理论架构都不外乎是由许许多多“概念”所组成的。一般来说,概念是对社会现实可以定义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理论的浓缩。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一些要素构成其基本理论框架的,这些要素通常是:基本假设、概念、现象范围、特定理论、问题、检验方法和价值观念等。基本的理论架构应该包括: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8\n第三是有“特定理论”。“特定理论”则是关于两个或多个概念的陈述。其实,理论无非是在多个概念(包括假设)之间用推理架起的因果关系的桥梁,是对许多社会问题在概念基础上的说明。所谓“问题”,则是指建立在某种假设之上的,以特定概念为构件的特定理论所提出的某一现象范围内尚未得到适当解释的现象或疑惑。具体到公共经济学,就要解答或加以系统说明的,就是政府与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如何会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或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其社会影响。第四要有“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讲的是如何判定理论本身可信度的手段。重视基本假设、概念及理论构建,强调基本假设、概念和问题,尤其是关于问题的解答。因为正是它们构成了整个理论的“基本要件”。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19\n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的观念调整B的选择A的选择交代不交代交代(1)6,6(3)0,6不交代(2)6,0(4)1,1市场经济遵循利己主义的观念,但利己主义造成对自己利益的损害则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人们可以从嫌犯的两难选择中得到证实。嫌犯的两难选择是用博弈论(gametheory)来证明的,当每个个人都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来行事时,将使所有的人都蒙受损失,其结果被称为零和对策(zeroSum—game)或纳什均衡(Nashequalibrium)。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0\n从表面上看,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针锋相对,实际上二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有着内在联系的。方法论上的利己主义把个人(他或她的行为和利益)看做是分析和规范化的基础,而社会则被视为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相应地,政府和国家便成为个人得以通过它而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米塞斯指出,构成方法论的利己主义原理的内容有三项:第一、任何行为都是由一些个人做出来的。第二、人生就是社会动物,但这个过程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第三、集体是无法被具体化的。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1\n公平与效率原理公平,它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效率,它是指人们工作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我们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清楚公平效率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政府永远是公平第一企业永远是效率优先,政府通过追求公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企业通过追求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2\n边际效用论边际效用论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威廉·斯坦莱·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里昂·瓦尔拉几乎同时而独立发表的三部具有相同经济理论倾向的著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可表述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一个人的消费的某一产品的效用增加,它的总效用也会相应增加,但每增加的一个消费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ΔTU(Q)/ΔQ。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3\n边际效用会递减的原因一是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对消费者来讲增加同一物品的消费,由于重复使用,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刺激效应就减弱了。二是假定一种商品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效用又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肯定是将物品首先用于效用最大的地方,依此办理,这样物品被消费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4\n帕累托原理帕累托原理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于1896—1897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中提出来。它包括帕累托最佳、帕累托无效和帕累托改进。帕累托原理包含三个方面:1.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佳条件;3.产品替代的帕累托最佳条件。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5\n帕累托最佳社会在既定的生产技术和既定的每个消费者偏好函数条件下,生产资源的配置情况已达到了最佳状态。这种所谓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也就是指用一定总量的生产资源从不同途径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值。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6\n帕累托无效帕累托无效是指资源配置没有造成某个个人福利损失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还能使其他人的福利得到增加,这意味着原由资源配置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还有调整的余地,这时的生产资源配置称为帕累托无效。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7\n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则是将帕累托无效状态调整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是指使资源的重新配置从没有牺牲某个个人的福利损失,就可以增加其他人福利的状态,调整达到要想重新配置使得增加某个个人的福利,必然将牺牲其他人福利的状态。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8\n委托与代理理论1、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2.代理成本及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包括:(1)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资金等费用;(2)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所导致的企业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3)由代理人的决策与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29\n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30\n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不放弃国家拥有剩余取权的前提下,把国有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其实质就是通过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在国家与企业法人之间形成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既然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那么前述的委托代理理论可为我国企业改革方案的选择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31\n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公共经济问题?2.为什么说成本——收益分析是了解经济人行为的有效工具?3.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架构包括哪些基本元素?4.通过嫌犯的两难选择说明利他主义存在的合理性。5.试通过边际效用论分析政府调控分配的必要性。6.帕累托原理有哪三方面内容?7.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可通过哪些途径降低代理成本?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32\n参考网站经济学习社http://www.jjxxs.cn公共经济学论坛http://bbs.clfr.org.cn/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