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0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0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8、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9、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的固定成本10、短期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总可变成本(TC=TFC+TVC)11、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边际成本12、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第13页共13页\n13、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14、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15、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16、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所谓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2、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3、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4、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5、完全竞争市场特征:(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既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6、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2)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7、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8、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9、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场10、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12、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13、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14、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1、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2、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3、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4、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经济主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5、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6、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7、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8、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9、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10、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11、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完全的非竞争性、完全的非排他性,如国防、治安等12、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有限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13、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14、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15、政府应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其方式和措施包括:第一,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还可以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第二,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第三,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第四,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第13页共13页\n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3、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4、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生产要素收入(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公司税前利润)、非生产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5、非生产要素包括: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6、我国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7、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8、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C+S9、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G=C+S+T10、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C+I+G+(X-M)=C+S+T11、三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是:企业、消费者(居民)、政府部门12、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1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14、凯恩斯消费理论主要由三个假设构成:第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第二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三是,凯恩斯认为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15、储蓄是收入中减去消费的余额。从公式Y=C+S可得:S=Y-C16、乘数又称作倍数,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同其他变量所发生的连锁反应的大小或倍数之间的关系。投资乘数,即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的增加可导致收入和就业量按投资量成倍地增加。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1、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3、索罗余值:GA=GY-αGL-βGK4、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是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改善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5、经济波动的一般大原因: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6、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7、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成正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8、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反之,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低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币|环球网校提供|就会升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会下降。当外国价格总水平稳定或上升,而本国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本币也会升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会下降。9、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的失业人口情况: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10、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11、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12、关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提出“绿色GDP”概念是为了强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13、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该采用现行价格14、全要素生产率是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15、两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GQ=GH+GP16、三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17、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需求和总供给、各类商品交易数量。18、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包括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2、经济调节职能包括: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3、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4、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5、宏观调控的目标冲突:①经济增长目标与增加就业目标——互补关系;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与价格稳定目标——存在冲突和矛盾。第13页共13页\n6、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如果政府把稳定价格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7、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当经济运行处于在衰退阶段,出现经济停滞或滑坡、失业率高时,则应把增长目标或增长就业目标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8、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综合考虑原综合考虑原则:综合考虑原则、适度原则、政策的相互配合原则9、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国家计划和规划。在需要扩大需求时,采用减税、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在需要抑制需求时,采用增税、压缩财政支出的政策。10、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利率、汇率、窗口指导1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有四种: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和均为中性。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2、按照商品形式,国际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3、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的高低、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4、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一国进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联系5、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两种方式,即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6、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等等7、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8、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则是:资本流动给流出国和流入国都能带来收益9、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有: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投资、利润再投资10、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11、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12、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目的:保护国内产业、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3、外贸依存度的概念: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额占其GDP的比重。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14、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跨国流动,从收益率较低的地方向收益率较高的地方流动。(2)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4)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国际资本流动。比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15、对资本流入国来说,资本流入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短期资本流入易造成国内金融秩序混乱;加重外债负担;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还可能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16、由于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故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资本流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干预的手段主要有:①实行外汇管制;②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③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④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第二部分财政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1、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明显地具有“生产建设性”特点2、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1)弥补市场失灵;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4)非市场盈利性的性质;5)法治化的财政;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4、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5、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6、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7、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通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1、财政支出的原则:公平分配原则、效益原则、稳定和发展原则2、财政支出坚持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3、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两方面中,总需求是决定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关键因素。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是影响社会总需求规模和结构的重要因素。4、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5、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财政经济管理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6、根据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予、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共12类,相应设置了12个“类”级科目。第13页共13页\n7、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8、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影响了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是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影响了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和国家长远发展;3)是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严重短缺,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4)是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偏少,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9、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10、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11、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共原则、科学规范原则。12、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运用考评结果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13、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评价法14、根据西方一些国家绩效考评实践经验,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的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15、绩效考评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16、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的成本。17、我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四种理论观点的基本内容: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19、我国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二是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三是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严重短缺;四是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偏少。20、当前财政支出“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是政府没有承担起弥补市场失灵的责任,降低了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是扰乱了国民收入分配秩序,产生了许多乱收费、乱摊派问题。21、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的主要方向是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1、财政收入的原则: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3)规范政府间收入与分配关系的原则。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3、按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通常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4、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可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和地方共享税。5、直接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6、中央税:消费税、关税7、地方税:契税、房产税、耕地占有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8、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9、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等因素10、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因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11、威廉•配弟提出税收四原则:公平、确定、简便、节省12、亚当•斯密提出税收原则: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13、瓦格纳粹课税原则: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14、效率和公平是现代财政理论中强调的两大重要的税收原则15、如何衡量征税和纳税是否公平,一般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应遵循受益原则,谁受益谁纳税;别一种主张应遵循能力原则,即按能力纳税。16、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17、税收资本化也称“资本还原”,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18、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课税商品的性质、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课税范围的大小19、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环球网校提供|大,税负将主要由其他人负担。20、国债的特征: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21、国债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22、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随买”方式23、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发行方式经历了:行政摊派、承购包销、投标发行三种发行方式,从具体的发行模式看,先后采取了单一行政摊派模式、单一承购包销模式和承销、招标双主导复合模式。24、我国国债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环球网校提供|法等方式25、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26、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期权交易方式27、现货交易方式是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第13页共13页\n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1、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控制政府部门支出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年度性原则、公开性原则3、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按预算运作时间长短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5、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环节是进行:以建立部门预算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6、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预算制度改革7、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完整统一8、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9、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10、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11、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12、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有: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13、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环球网校提供|上缴利润等收入14、地方固定收入主要包括:营业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第十四章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功能3、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仙膨胀;当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4、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5、财政政策的工具有: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资政策、补贴政策6、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9、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10、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1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12、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从2003年下半年后,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向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但供求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日益突出。13、稳健(中性)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14、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1)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2)政策实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3)政策内容有新变化。(4)政策调控的手段多。主要内容(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2)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4)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1、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经济需求、客观货币需求、派生需求。货币需求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2、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剑桥方程式:3、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基本观点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4、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即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5、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四个方面: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财富构成(人力财富)、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P=f(Yp;W;im,ib,ie;1/p·dp/dt;μ)6、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是:M0=流通中现金;M1=M0+银行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7、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8、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况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第13页共13页\n9、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10、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具有如下特征:(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3)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11、货币失衡主要有两大类型: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总量性货币失衡有两种情况: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或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造成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财政赤字、扩张性货币政策等。12、通货膨胀的状态: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物价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13、通货膨胀的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14、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而导致货币供给过度的具体原因又有很多方面,包括过热的社会经济增长要求导致信用膨胀;银行自身的决策失误导致信用膨胀;财政赤字;投资规模过大。15、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手段:紧缩的需求政策和积极的供给政策。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主要任务: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2、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的需要3、专门设置中央银行较典型的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4、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征:不发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5、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对银行业务(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对政府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6、中国的支付结算体系由四部分组成: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系、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管理体系7、货币政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8、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由四项构成: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9、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0、货币政策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作: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11、货币政策的直接信用控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12、货币政策的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窗口指导13、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原则: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1、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2、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3、商业银行银行的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职能)、支付中介、信用创造4、商业银行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5、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的借款业务主要有: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6、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8、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序,包括两方面内容: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资本的本质特征:追逐利润。9、金融市场运行的机理:货币资金在使用方面总是存在着“时间差”和“空间差”。资金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够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从而产生资金融通的客观要求。10、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弱型效率。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利报告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公开发表的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强型效率。11、金融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等组成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2、金融风险有四种类型: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第13页共13页\n3、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等特点。4、金融危机的类型:债务危机、货币危机、流动性危机、综合性金融危机5、次贷危机分三个阶段:债务危机阶段、流动性危机、信用危机6、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公共利益论、保护债权论、金融风险控制论、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7、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美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法国、印度、巴西等国家。8、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德国是其中典型的代表9、综合监管体制:英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英国、日本、韩国。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7、巴塞尔协议是迄今为止对国际银行|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8、巴塞尔报告的内容包括:资本组成、风险资产权重、资本标准、过渡期安排9、巴塞尔报告的资本组成,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资本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帐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10、巴塞尔报告的风险资产权重,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100%11、巴塞尔报告的资本标准,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12、2003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最引人注目的是该该协议所推出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的内容,被称之为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13、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14、巴塞尔委员会希望监管当局担当起三大职责: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加快制度化进程15、国际性银行倒闭事件和国际贷款违约事件使得监管当局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这是巴塞尔协议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国际化,必须要在金融监管上进行国际协调。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1、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如规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规定影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方式。两种类型: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对的通货膨胀率3、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4、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5、国际储备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6、国际储备的作用: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7、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因为外汇储备占非黄金储备的95%以上。包括:外汇储备总量管理、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8、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通过国际惯例、协定和规章制度等,对国际货币关系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确定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9、国际金本位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英国1821年采用;1880-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1)铸币平价(2)波动幅度:黄金输送点。1929-1933年,危机下,金本位制崩溃。10、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3年(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3)国际收支的调节。布雷顿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1973年崩溃。11、牙买加体系运行特征:(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2)多种汇率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3)国际收支的调节。12、国际三大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13、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银行股份、借款、业务净收益、转让债权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统计一词包含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2、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将人口分为男女两类)、定序尺度(将学生成绩分成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类)、定距尺度(某物长10米,重100千克等、定比尺度(相对数或平均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3、统计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是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是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4、统计中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5、数值型变量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6、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7、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8、统计数据的来源:直接来源,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间接来源,称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9、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专门组织的调查、科学试验第13页共13页\n10、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11、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一般需要规定|环球网校提供|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使用范围比较狭窄12、抽样调查的特点:经济性、实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它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13、统计报表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14、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15、统计数据的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16、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最低成本第二十一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1、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指标:频数与频数分布、比例、百分比、比率2、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条形图有单式和复式等形式3、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累积频数和累计频率4、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组距分组的步骤:(1)确定分组组数,经验公式:K=1+log10N/log102(2)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3)求极差:最大观察值减去最小观察值(4)确定各组组距:组距=极差/组数=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5)确定组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6)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组距分组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以防止重复(7)制作频数分布表5、显示分组数据频数分布特征的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6、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7、统计表的设计要求:科学、实用、简练、美观8、设计统计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环球网校提供|容;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这样使人看起来清楚、醒目;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的来源,以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并备读者查阅使用。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1、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2、位置平均数主要有:众数、中位数3、数值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4、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离散系数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1、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2、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可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3、增长量:时间序列中的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用于描述现象在观察期内增长的绝对数量。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增长量有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之分4、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差,表示本期比前一时期增长的绝对数量;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与某一固定时期相比增长的绝对数量。整个观察期内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最末期的累积增长量5发展速度: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于描述现象在观察期内的发展变化程度。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6、增长速度:也称增长率,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用于描述现象的相对增长程度。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增长速度可分为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在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时,可先将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将结果减1,即得定基增长速度7、平均发展速度: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用于描述现象在整个观察期内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8、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用于描述现象在整个观察期内平均增长变化的程度,它通常用平均发展速度减1来求得9、增长1%绝对值:表示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等于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1、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2、指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①数量指数是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指数等;②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①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个项目或变量变动的相对数,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相对变动水平;②综合指数是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如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水平。(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①简单指数又称不加权指数,它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②加权指数则对计入指数的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而后再进行计算。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加权指数。3、第13页共13页\n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它是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的一种计算方法。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用得较多,而质量指数用得较少。数量指数:反映物量变动。如:产品产量指数和销售量指数。质量指数:反映质量变动。如:价格指数和产品成本指数。4、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它是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的一种计算方法。帕氏质量指数在实际中用得较多,而数量指数用得较少5、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构成的数量关系式称为指数体系。实际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体系。6、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第二十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2、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3、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4、中间投入都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包含固定资产折旧。5、增加值是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附加值6、农业增加值是指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一定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这里的农业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总称。7、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7、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的代表性总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8、第三产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9、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即首先计算增加值的四个构成项目: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然后将四项构成相加得到增加值。10、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使用比最终消费更为普遍。11、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国有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1、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2、会计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职能3、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4、会计对象: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周转、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或者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5、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谁需要会计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6、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如监管部门、企业职工)7、财务会计信息内容: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者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后三者是组成利润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9、资产的特征: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能以货币计量10、负债的特征: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未来需要清偿;能够以货币计量;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11、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1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3、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4、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16、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决策的信息,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生成的17、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确认,该经济业务应在何时确认,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18、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19、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0、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21、按帐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类;对账工作要求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22、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方面的内容23、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第13页共13页\n24、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25、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26、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部分第二十七章财务会计报告1、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2、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利润表的基本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4、现金流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出售固定资产、从银行取得借款等取得现金5、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它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6、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7、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以下三类: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8、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第二十八章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2、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3、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4、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围率、存货周围率、流动资产周围率、总资产周围率5、盈利能力包括: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6、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速动比率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九章合同法律制度1、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的支配性和排他性均来自于物的归属,即法律将某物归属于某人支配,从而使其对物的利益享有独占的支配并排他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是指调整物的归属关系及主体因对物的占有、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和归属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是指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平等保护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物权法定原则;取得和行使物权应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3、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4、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5、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6、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7、善意取得既可适用于动产,又可适用于不动产。8、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动产或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是由所有权派生的物权,是受限制的物权,但也是一项独立的物权,一般以不动产为客体。9、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10、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1、由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是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订立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和违约责任等。12、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可以分为:要约、承诺两阶段,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13、合同生效要件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如下: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④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14、合同的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15、无效合同特征:具有违法性;具有不履行性;无效合同自始无效16、按照无效的原因划分: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③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⑤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17、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18、效力未定的合同:缺乏相应的生效要件,但欠缺的并非实质性要件。分类:主体不合格的效力未定合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效力未定合同和无权处分订立的效力未定合同。19、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显失公平的合同10、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或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以后不能再提出变更或者撤销合同。11、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①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②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③帝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④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第13页共13页\n12、合同履行应遵循:全面履行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13、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14、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况: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15、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的,该撤销权消灭。16、合同变更的特征:①合同变更是在原合同基础上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新协议;②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局部变更,而不是合同内容的全部改变;③合同变更后,原合同尚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④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⑤合同变更应当符合合同订立的程序,一般应采取书面形式。17、合同的转让要件:①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②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③必须由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④必须合法且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18、不能转让的合同:①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19、按照转让内容的不同,合同的转让可以分为: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20、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①债务已经按|环球网校提供|照约定履行;②合同解除;③债务相互抵消;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⑤债权人免除债务;⑥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⑦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21、合同解除的特点:①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不适用于无效和可撤销合同;②必须具备一定条件;③必须有解除行为,我国的合同立法没有采取当然解除主义;④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行使合同的解除权;⑤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22、合同解除的种类: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23、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②债权人下落不明;③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④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24、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①继续履行;②采取补救措施;③赔偿损失;④支付违约金;⑤支付定金。现行《合同法》采取以严格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为补充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25、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前者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后者是指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的免除承担违约责任的事由。26、合同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27、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28、保证担保的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29、保证期间: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未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30、不得抵押的财产: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辽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31、债权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32、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33、部分具体合同: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委托合同第三十一章公司法律制度1、公司法的特征: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行为法、强制性规范较多的法律。2、公司的特征: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必须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从股东责任角度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仅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另外,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式。4、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职权。5、一人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6、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7、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9、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第三十二章其他法律制度1、知识产权属于私权。知识产权具有如下特征: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本质属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第13页共13页\n2、著作权主体包括:作者、继受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3、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客体)。主体包括: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受让人、外国人4、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5、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6、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实施权;实施许可权;转让权;标示权;专利人在自己的专利受到侵犯时,有请求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专利权人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7、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8、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况:期限届满以前终止为提前终止。提前终止是由于专利权人没有按期缴纳年费,或者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应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公告。9、专利实施是指专利权人或者他人为了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专利的实施有以下几种情况:专利权人的实施;许可他人实施;强制许可实施。10、商标的种类。①根据商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立体商标和组合商标。②根据商标的使用途径和商标权人的不同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11、商标注册的原则:申请在先原则;自愿注册原则12、商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识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区别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经营者13、注册商标的禁止条件: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合法权益;商标法关于禁止注册或使用的某些标志的规定。14、申请商标注册的方法:商标注册申请采用“一类商品、一个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15、《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后,经商标注册人申请可以续展16、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如下几种: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17、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如下特征: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即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在主观上有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过错,客观上有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的客观事实;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而被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害和扰乱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关系。1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假冒行为限购排挤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搭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通谋投标行为。19、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①询问权②查询、复制权③检查权④行政处罚权。20、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产品质量抽查制度。(2)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3)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及产品质量认证制度。21、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1)公民个人的监督权。(2)社会组织的监督权。(3)公众的检举权。22、消费者的权利,是指在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