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9997 30页

  • 117.50 KB
  • 2022-08-22 发布

经济学基础19997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4分)1.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所决定的供给、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进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称为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构成了经济运行的中心。价格作为最敏感的市场信号,通过它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润和效用的影响,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那样调节着他们的经济行为。每一种商品和劳务都有价格,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生产者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由生产者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据产品及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以及其产量、产品价格及要素投入的均衡点来决定。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构成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市场机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完全的发挥,使整个经济处于最有效率的状态。厂商获得最大利润并且不存在过剩生产能力;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其效用达到最化。    但是,在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以及不恰当的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受到限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此外,现代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解决社会经济的效率问题,但它并不能实现社会公平。因此,要求得社会在公平与效率之  间的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2.纳什均衡3.最低成本原则4.帕雷托最优5.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上涨过程。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应该把握三点:(一)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单个商品的上涨;(二)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过程,而不是物价水平的一次上涨过程;(三)通货膨胀涉及到价值判断,即物价上涨多高可以定性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6.法定准备率二、解释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6分)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机会成本等于价格。\n答: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产品同质,各行业没有进入壁垒。所以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商具有完全一样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从长期看,由于行业没有进入壁垒,各行业只能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而不能够获得超过市场的超额利润。在这种条件下,各种要素在不同产业的回报率相同。而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在一个各用途的回报率相同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机会成本也就等于资源的价格。  2.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形状。答: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表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公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推导如下: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即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能够准确表明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平均可变成本SVC曲线部分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表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小产量。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上,无法得到如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具有规律性的可以表示产量和价格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即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不存在。  3.在不同的供给、需求弹性下,征收从量税对消费者的影响、  4.P=MC是有效率的。答:厂商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进行生产时,会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产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边际收益MR等于产品的均衡价格P,而均衡价格是由对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在均衡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此时根据P=MC定价是有效率的。在垄断的情况下,垄断厂商如果更加MR=MC的原则定价,则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产品数量也小于达到均衡状态的生产数量,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而如果政府管制,使产品的价格是P=MC,此时可以增加社会福利。所以P=MC是有效率的。  5.GDP与GNP的区别。\n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他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日本的GNP和美国的GDP。(2)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GDP为国民收入的核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则较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3)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6.经济衰退时不宜节俭。.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证明:  (1)当时,会递增。  ;  (2)当时,会递减。  2.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b=0。8,边际税率为=0.2。当增加100万政府购买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是多少?四、论证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市场失灵如何导致配置效率下降?答:(1)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调节人们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对于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某种场合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⒈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⒉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⒊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⒋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⒌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⒍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2)一般均衡理论中所谓“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假定市场上不存在上述导致市场失灵的任一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只要其中一种因素存在,就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使经济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20世纪初起,这些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可以通过政府采取某些经济行为来纠正的。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不同,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机制也不同。下面从外部性这个方面分析市场失灵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在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不一致,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令、和、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但又有,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n。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能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再假定,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两不等式中可得到,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尽管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对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它们也有共同点,即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偏离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状态,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3)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解决方法有诸如:制定反垄断法,政府征税等措施对付垄断,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可通过市场和政府来消除,外部性通过清晰界定产权解决(或政府收税、补贴)。a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b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c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d解决信息不对称性主要是制定最优契约,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不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答:(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一般不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化。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新经济增长理论等几个阶段。(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资本存量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①土地,所谓土地或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自然环境等等。一般来说,自然资本本身使天赋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使经济增长的基础,在现实中,有些国家的有些产业主要是建立在丰裕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但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尤其是在现代世界中,自然资源的丰裕既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②劳动,劳动或人力资源包括一国投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的质量。从劳动投入的数量来说,劳动投入量受到劳动人口、劳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就业人数越大,劳动的投入量就越大,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就业人数的增加,至多只能增加已过的产出总理,而无法提高人均国民产出。劳动的质量包括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如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体力,个人的追求、价值取向等等,在现代世界中,劳动的质量比劳动的数量更为重要,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③\n资本,资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性建筑物、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包括原材料存货、在制品、成品、零部件存货等等)。从工业革命以来,资本数量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率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资本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效、先进的资本品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既是经济增长的体现,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④技术进步,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包括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技术进步最终体现在新生产要素的采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新产品或新劳动的引入等。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上述四种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技术进步与土地、劳动、资本的联系极为紧密。技术进步需要投入劳动和资本并利益自然资源,而且,许多技术进步的产生本身,需要以高质量的劳动和高质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同时,技术进步也改变劳动就业和资本投资的机会,增加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数量和种类,提高劳动和资本的质量。西方经济学试题(1)2003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题(1)一、      比较并解释概念(每题6分,共30分)l.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3.无差异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答:(1)无差异曲线指能使消费者获得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消费品各种不同组合点连接形成的一条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偏好、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无差异曲线具有这样的特点:第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的连续性,于是,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或者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覆盖整个坐标平面图。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的。这一特点是由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2)等产量曲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Q=f(L,K)。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种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当劳动投入量为La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必须是Ka单位;当劳动量从La单位增加到Lb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就可以从Ka单位减少到Kb单位;以后如果劳动仍然继续增加固定单位,则资本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少。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有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劳动和资本互相替代是有效率的。②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次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多。③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④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这一点将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来解释。(3)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相同点:①在有效的区域内,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②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③等产量曲线之间决不会相交。不同点:①无差异曲线反映的是消费者的同等效用,而等产量曲线则是反映生产者的同等产量;②\n等产量曲线不能像无差异曲线那样,将两端无限延长则与两坐标轴无限接近,而到一定限度则向两坐标轴上方翘起。这表明,任何两种生产要素都不能完全替代,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互相替代,超出这个范围则无法替代。在两种要素互相替代,到达其中一种要素必不可少的最低使用量时,就不能再继续替代了。否则,就会因替代的要素过度而产生负值,而不得不增加被替代的要素,才能保持总产量不变。4.GDP与GNP。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他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日本的GNP和美国的GDP。(2)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GDP为国民收入的核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GDP,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GDP。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则较易衡量,再加上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和GNP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3)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5.摩擦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二、判断正误(每题3分,共30分)l.稀缺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2.当公共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实现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量。3.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这种物品的边际效用就减少了。4.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5.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旦确定,等成本曲线的斜率随之确定。6.当存在房屋租金上限时,住宅建筑业的发展就会萎缩。7.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8.潜在CDP是资源充分利用又不过度使用时的国民收入。9.通货膨胀比通货紧缩更有害。10.非自愿失业是由工资刚性引起的。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2.为什么完全竞争的企业不能收取高于市场价格或低于市场价格的  价格?3.简要说明在短期中,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4.经济衰退时为何不宜节俭。5.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假定某一垄断者的需求曲线为Q=53—p.AC=MC=5。(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产量。(2)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将是多少?2.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0.5L2-0.32K2,\n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K=10,求:(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2)计算当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人数。3.需求函数为Q=100—2p,写出总收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问在什么价格水平上,价格弹性为1?4.三部门经济中.己知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收倾向:t=0.2。  求:(1)政府支出乘数(2)当政府支出增加200万时,问国民收入增加多少?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l.随着超级商场在我国的普及,超市内的物品丢失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超市内的保安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会如何做出确定最佳保安人数的决策?2.B珠宝集团是一家非常成功国际卡特尔组织,请解释这一卡特尔组织的利润最大化决策。各企业为什么有欺诈或违约的企图?如果有竞争对手,那么,对合谋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3.分析货币的传导机制。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题(A)一、比较并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1.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2.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3.垄断市场与竞争市场  4.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5.磨擦失业与结构失业  6.名义GDP与实际GDP二、判断正误(每题3分,共30分)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通常呈先降后升的U型。  2.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这种物品的边际效用就减少了。  3.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  4.两家企业都违约的情况可能是纳什均衡,也可能不是纳什均衡。  5.厂商绝不可能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时候定价。  6.对—个经济社会而言,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不会变化的。  7.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配置效率不如完全竞争的原因在于产品差别的存在。  8.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潜在国民收入。  9.现实的GDP限为实际的GDP。  10.充分就业并非人人有工作。三、简答题(共40分)  1.机会成本与选择之间关系。(6分)  2.为什么利率下降时,资本的需求量增加?(6分)  3.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的含义是什么?(7分)  4.为什么处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间相互依存?(7分)  5.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6分)  6.简单叙述挤出效应。(8分)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假定需求函数为Q=100-2p:(1)写出总收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  (2)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  \n2.假定某一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Q=53-P,AC=MC=5,问: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产量。  (2)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将是多少?  3.某公司—年开始时的资本存量为10万美元,资本存量价值的折旧在一年间为12%,该公司在该年内还购置了一台价值l万美元的新设备。该公司这一年内总投资为多少?净投资为多少?  4.在—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    Y=C+I+G(收入恒等式)    C=100+0.9Ya  当投资I=2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问:  (1)当收支平衡时,国民收入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五、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OPEC—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在1972年世界石油供应市场上接近垄断。需求方面的哪些因素会造成这一垄断格局的打破?在供给方面存在哪些因素能打破这一垄断格局?2.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利弊是什么?一、    西方经济学2005试题一.      比较并解释概念1.      自由资源与经济资源2.      收入消费线与价格消费线3.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4.      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5.      名义GDP与实际GDP6.      自然失业与周期性失业二.      判断正误1.      当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时,降低销售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2.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的均衡数量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3.      竞争型厂商不会因为生产太多而使产品价格下降,因此,在短期内,如果厂商以既定的工厂尽可能多的生产产品,他将得到最大化利润。4.      生产函数表现投入品价值与产出品价值的数量关系。5.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完全竞争市场不能保证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6.      潜在GDP是最大的GDP。7.      经济增长与就业状况具有一致性。8.      政府干预经济一定能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9.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更好。10.      政府很难同时实现他的宏观经济目标。三.      简答题1.      请谈谈你对经济学中均衡含义的理解。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3.      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价格变动对其有何影响?4.      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5.      试分析挤出效应。6.      引起通货膨胀的诱因有哪些?四.   \n   计算题1.      甲公司生产产品A,现价为每个60元,某年的销售量大约是10000个,但其竞争者乙公司在该年1月份把A产品的价格从每个65元降到55元,甲公司的2月份销售量跌到了8000个,请问:(1)      甲乙两公司的A产品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A产品价格不变)?(2)      若甲公司A产品的弹性是-2.0,乙公司把A价格保持在55元,甲公司想把销售恢复到每月10000个的水平,则应降价到多少?2.      完全竞争行业中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STC=.假定产品价格为66元,(1)      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2)      该企业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停止生产?3.      假定某经济是由三部分构成,消费函数为C=800+0.63Y,投资函数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0.1625Y-10000r,价格水平为P=1,试计算当名义货币供给为=6000亿美元,政府支出为G=7500亿美元时的GDP,并证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总合。五.      论述题1.      为什么在市场均衡条件下,买者和卖者都获得了最大化的满足,同时社会福利最大?2.      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提高银行利率带来的效应。答案1.自由资源为无代价取得的资源,经济资源时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2.收入消费线是反应当收入变化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产品消费组合。价格消费线是反应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产品消费的组合。3.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和经济成本的差额,包含有选择的含义。会计利润是总收益和会计成本的差额。4.静态效率一般是指资源的配置效率。动态效率是考虑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长期提高经济绩效和社会总体效用水平的效率衡量标准。5.名义GDP是指按当前的价格核算的GDP,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核算的GDP。6.自然失业是指经济体系中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二.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5正确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正确三.1.均衡是互相对立或联系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部再变动的状态。如均衡价格,消费者均衡。是经济重要的研究方法。2.不矛盾,因为两者前提条件不同。3.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价格下降会增加,而价格上升会减少。4.当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产生正外部效应,如教育。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产生负外部效应,如环境污染。5.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引起私人投资下降。6.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以及混合的原因。此外,货币发行过多及预期也是因素之一。四.1.(1)E甲乙={(8000-10000)/10000}/{(55-65)/65}=1.3(2)-2={(10000-8000)/8000}/△P/P△\nP/P=-12.5%,所以应降价12.5%,即降价为52.5元。2.(1)SMC=  利润最大化时,SMC=P=66,解得Q=6利润N=TC-TR=176(2)退出条件是P≤AVCVC=  AVC=求导解极值得出产量Q=3,此时AVC=21,只要价格小于21,企业就会停止生产。3.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Y=C+I+G,可得IS曲线方程为Y=15800/0.37-20000r/0.37,在名义货币供给为600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6000,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L=Ms/P,可得LM曲线的方程为:Y=6000/0.1625+10000r/0.1625由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得:Y=15800/0.37-20000r/0.37Y=6000/0.1625+10000r/0.1625解方程组得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得利率为r=0.05,均衡收入为Y=40000则C=800+0.63Y=26000I=7500-20000r=6500  G=7500  C+I+G=40000=Y这说明所求的GNP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得总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五.1、(1)需求曲线得含义,消费者剩余   (2)供给曲线得含义,生产者剩余(3)只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商品得需求者和供给者才会同时获得最大得满足。(4)这个交点决定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为最大,所以社会福利最大。2.我过提高银行利率得主要目的是降低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2006试题   \n   一.比较并解释概念1.生产者均衡与消费者均衡2.风险偏好与风险规避3.纳什均衡与占优策略4.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5.奥肯定律与菲利普斯曲线6.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二.判断正误1.实证分析是以一定得价值判断为标准得分析。2.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时,消费者税负小。3.政府最低限价就是使价格低于均衡价格。4.帕累托改进就是使所有人的状况变好。5、生产者有可能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量范围内生产。6.只有寡头垄断市场才有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7.经济租金是指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分。8.潜在的国民产出是在现有资源与技术条件下能实现的最大国民产出。9.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10、凯恩斯认为均衡的国民收入便是理想的国民收入。三.简述下列各题1.用图描述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2.举例说明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3.比较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4.试阐述交换的帕累托最有条件5.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6.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如何调整四.计算题1.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和P2=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总效用是多少?2.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是TC=,反需求函数P=8-0.4Q,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该商场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亿美元),求:(1)IS和LM曲线方程;(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五.论述分析题1.评价以下观点:“市场机制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的方式”。2.假设人们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实际可支配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即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L=L1(y-t)+L2(r),其中L表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Y表示实际收入,t表示净税收,r表示利率,使用IS-LM模型分析减税对总需求的影响。西方经济学2007年真题一、      判断正误1、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表明如果不是按照比例增加各种要素,而是只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则生产函数的产量不变。2、      等产量线只有在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正时,其生产才是有效率的。3、      吉芬品价格上升时,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作用小于后者。4、      即使某要素的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曲线也可能继续上升。5、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利润为零,长期内厂商倾向于退出该行业。6、      斯威齐模型中成本变动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没有影响是因为需求曲线折曲及其中断的边际收益线。7、      平均成本上升的时候,边际成本也一定是上升的。8、      在保险市场上,最愿意买健康保险的人往往正是那些身体状况最糟糕的人,这被称作道德风险。9、      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都是国民收入的函数。10、      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赤子预算引起利率提高会妨碍私人支出,这就是挤出效应。二、      简述下列各题1、      若MU1/MU2不等于P1/P2,消费者该如何调整其消费组合?2、      请用博弈理论分析卡特尔的合作与非合作。3、      城市水资源短缺有什么解决办法?4、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5、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      计算题1、      课本118页第四题2、      课本257页第五题3、      课本511页第九题四、      论述题1、   \n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2、      如何理解“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二、    09年真题三、    概念题:请在每道小题下面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在该答案后面的英文字母下打“√”(共10道题,每道题3分)1、    一个中国工人在中国的驻外公司工作,他所获得的纯收入属于下属哪一项:A.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B.    驻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C.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驻在国的出口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中的内容:A、    商品贸易余额B、    服务贸易余额C、    转移支付D、    私人借贷3、    凯恩斯在论述有效需求不足原理时。提出三大心理定律。下述四项中的哪一项不在这三大定律之内:A、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C、    流动性偏好D、    财富递减4、    下面四个论述都与科斯定理有关,其中有一个不准确,请指出它是哪一个:A、    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界定财产权的重要性B、    科斯定理表明了交易成本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因素C、    科斯定理的政策含义是完全排除市场调节机制D、    科斯定理推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5、    在什么情况下,“一价定律”所决定的双边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双边汇率可能是一致的:A、    自由贸易条件下B、    完全浮动汇率条件下C、    市场分割条件下D、    各国市场均未完全竞争而且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6、    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条件下可以获得生产者剩余,从图形上看,这个生产者剩余的数值等于:A、    AVC函数从零产量到均衡产量的定积分B、    AC函数从零产量到均衡产量的定积分C、    MC函数从零产量到均衡产量的定积分D、    价格线(亦即需求函数)从零产量到均衡产量的定积分7、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表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B、    自然失业率是不受货币因素影响的失业率C、    自然失业率是对应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失业率D、    自然失业率是一种周期性的失业率8、    \n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A、    两国同类产品的绝对成本差异B、    两国同类产品的相对成本差异C、    两国资源禀赋的差异D、    两国在不同质产品生产上的规模经济9、    对于存在固定成本时的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下列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MC的最低点对应于MP的最高点B、    AVC的最低点对应于AP的最高点C、    AC的最低点对应于TP的最高点D、    AC的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大于AVC最低点对应的产量10、    下列交易中哪一种体现了美国的消费支出:A、    波音公司向美国空军出售了一架飞机B、    波音公司向美国航空公司出售了一架飞机C、    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了一架飞机D、    \n波音公司向比尔•盖茨出售了一架飞机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道题10分)1、假设某消费者的效用U(x,y)=ln(x)+y,约束条件为M=PxX+PyY,试结合图形简要说明:(1)该消费者对x和y商品的需求函数及其需求曲线;(2)在x和y两种商品中,哪一个更符合生活必需品的特征,为什么?2、结合IS-LM曲线简要说明,如果政府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又伴之以松动银根的政策,将可能对均衡的收入、利率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3、简要说明为什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加生产的最优条件?4、假设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可知,结合图形简要说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各自的最优数量决定有什么不同?5、简要解释:面临线性需求曲线的垄断厂商,其最大利润的均衡位置为什么不会处于需求曲线的下半段。三、计算题:(共2道题,每道题10分):1、某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Q=120-2P,其中Q是产量,P是价格,单位为元,成本函数为TC=Q*Q,试求:(1)、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即纯损)(3)、如果政府对每销售一单位产品向厂商征税15元,该厂商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又是多少?2、假设对于某商品,市场上共有100个消费者,该商品的50%为75个彼此相同的消费者所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另外50%的商品为其余25个彼此相通的消费者所购买,他们每个人需求价格弹性为3,试求这100个消费者合起来的需求价格弹性。四、分析与论述题:(共3道题,其中前两道题各15分,第三道题20分)1、政府如果对产品的卖方征收销售税,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将会导致商品的供给曲线向上平移。然而,根据供求曲线具体形状的不同,实际的税收负担情况是不同的,假定商品的需求曲线为负斜率的直线,试结合图形分析一下:(1)、在什么情况下税收负担能够完全转嫁给买方?(2)、在什么情况下买卖双方均承担一定的税赋?(3)、在什么情况下税收负担完全不能转嫁给买方?(4)、上述变化有什么规律性?2、结合图形讨论比较一下完全竞争市场,古诺双寡头市场、独家垄断市场各自在均衡条件下的产量情况。3、请结合图形与公式分析:如归在AD--AS模型中引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强调的预期因素,该模型的作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会发生哪些变化?参考答案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西方经济学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4分)2.纳什均衡: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3.最低成本原则:指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量,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每一投入上的每一美元的边际产量相等时为止。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或以一定成本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量,厂商必须在各种投入之间分配其支出,使价值1元的某种投入的边际产量等于价值1元的任何其他投入的边际产量,或者说,使花在每一种投入上的最后1元钱所提供的边际产量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MP为边际产量,P为价格)。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表明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把等成本曲线加到等产量曲线图上,很明显可以看出厂商应该选择其等成本曲线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等产量曲线上的某一点,这也就是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切的那一点,由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PL(劳动价格)/PK(资本价格),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所以最佳的投入组合必然是在要素价格之比PL/PK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那一点上,即PL/PK=MPL/MPK,经变化可得MPL/PL=MPK/PK,这就是成本最低原则的数学表达式。4.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V•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n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6.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就会降低,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倍数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准备率由于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2)即使存款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3)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提高准备金比率,实际上就是冻结了一部分超额准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也具有一些局限性:(1)由于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较强烈,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2)由于法定准备金率的效果较强烈,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以致使得它有了固定性的倾向;(3)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的存款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二、解释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6分)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机会成本等于价格。答: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产品同质,各行业没有进入壁垒。所以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商具有完全一样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从长期看,由于行业没有进入壁垒,各行业只能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而不能够获得超过市场的超额利润。在这种条件下,各种要素在不同产业的回报率相同。而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在一个各用途的回报率相同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机会成本也就等于资源的价格。  2.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形状。答: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表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公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推导如下: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即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n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能够准确表明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平均可变成本SVC曲线部分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表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小产量。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上,无法得到如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具有规律性的可以表示产量和价格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即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不存在。3.在不同的供给、需求弹性下,征收从量税对消费者的影响答: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面积、长度等计量单位为标准,按固定单位税额计征的各种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对消费者征收从量税和对生产者征收从量税的效果一样,征税的结果都是商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商品数量低于均衡数量,最后的税收负担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征收从量税对消费者影响的大小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弹性有关,而与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征税无关。在供给弹性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对商品价格越敏感,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越少,征税对消费者的影响越小,在需求弹性无穷大这种极端情况下,征税对消费者没有影响;需求弹性越小,消费者对商品价格越不敏感,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越多,征税对消费者影响越大。在需求弹性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弹性越小,生产者对商品价格越不敏感,税收负担转移到生产者越多,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越少,征税对消费者影响越小;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对商品价格越敏感,税收负担转移到生产者越少,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越多,征税对消费者影响越大。6.经济衰退时不宜节俭。答:经济衰退是指一国经济的全面下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经济衰退”的标准是一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不足,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又直接表现为消费、投资乏力,从而导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失业增加。经济衰退时不宜节俭的观点实际上是说,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该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通过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的发展,最终使经济从衰退中走出来。在经济衰退阶段,如果提倡节俭,则表现为居民收入不能够形成消费,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缺乏消费需求,这种消费乏力又会导致企业缺乏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缺乏最终导致总需求曲线的下移,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继续下降,经济进一步衰退。而鼓励消费和投资则能够刺激需求,使总需求曲线上移,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最终使经济从衰退中走出。在扩大社会总需求方面,在表现效果上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支出等措施刺激政府投资,从而刺激需求;二是通过利率、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投资,刺激民间的投资需求;三是通过利率、税收、直接引导等手段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四、论证题(每题15分,共30分)1.市场失灵如何导致配置效率下降?答:(1)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调节人们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对于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某种场合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⒈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又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⒉公共产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⒊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⒋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⒌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⒍\n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2)一般均衡理论中所谓“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假定市场上不存在上述导致市场失灵的任一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只要其中一种因素存在,就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使经济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20世纪初起,这些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可以通过政府采取某些经济行为来纠正的。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不同,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机制也不同。下面从外部性这个方面分析市场失灵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在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不一致,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令、和、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但又有,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能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再假定,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两不等式中可得到,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尽管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对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它们也有共同点,即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偏离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状态,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3)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解决方法有诸如:制定反垄断法,政府征税等措施对付垄断,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可通过市场和政府来消除,外部性通过清晰界定产权解决(或政府收税、补贴)。a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b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c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nd解决信息不对称性主要是制定最优契约,使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不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题(1)一、比较并解释概念(每题6分,共30分)l.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答:(1)会计成本是指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发生后入账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开支。它是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或损益报告书的主要依据。由于会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记录、核算和编制报表等环节向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如股东、债权人、税收机关等)提供有关财务和利润的状况,所以作为主要记录数据的会计成本,只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数据,即历史成本。又因为会计成本是为了获得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而发生的现金支出,如使用工人的工资和薪金,使用自然资源、或租用机器厂房、设备的费用,借款利息,购买原材料和设备的费用,以及税收支付等,因此它也被称为取得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直接用于管理决策,因为它不反映机会成本和增量成本以及资产的真正经济价值,但它却是决策所需成本数据的主要来源。(2)机会成本指选择生产要素的某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其他用途所带来的收益。这一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时期内,它的资源的供给量总是相当固定的,或者说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而决不可能同时生产它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但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或者说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应该是各种用途中最优的或者至少是同样有利的。(3)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比较①两者含义不同:会计成本是指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发生后入账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开支。机会成本指选择生产要素的某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其他用途所带来的收益。②两者适用范围不同:会计成本是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或损益报告书的主要依据。不能直接用于管理决策,因为它不反映机会成本和增量成本以及资产的真正经济价值,但它却是决策所需成本数据的主要来源。而机会成本是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答:(1)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MR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和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或。(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以MRTS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和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或(3)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比较:相同点:形式上相似,都是一种比率。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消费变化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的比率,都遵循递减规律。不同点:①所属理论不同。边际替代率属于消费者理论中的概念,而边际技术替代率属于生产者理论中的概念。②条件不同。边际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而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前提是维持产量水平不变。③含义不同。根据这个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5.摩擦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答:(1)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n   (2)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一种情况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在对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供求之所以会出现不一致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做出调整。因此,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3)摩擦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两者都属于无法完全消除的自然失业。它们的不同点如下:①产生的原因不同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及信息不完备性,在这两个条件约束下,劳动力流动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结构性失业产生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种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必然会发生的,从衰落行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一时适应不了新兴行业的就业要求时,结构性失业必然要发生。②对经济的影响不同摩擦失业率偏高对于经济增长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且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会破坏就业工资的“棘轮效应”,较大的生存压力所导致的劳动者与劳动者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会使工资水平下降。而工资水平下降会使本来就偏小的总消费水平进一步降低,从而使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而经济形势的恶化会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这就进入了就业和经济形势的恶性循环。当摩擦失业率偏高,且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时,会增加失业者本身的不安全感。社会整体的不安全感增加将会进一步使消费倾向下降,并且降低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因此,这也会将经济形势引入恶性循环。结构性失业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没有充分使用物力;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情形,浪费大量人力。②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企业开工不足,投资者会减少投资。③导致了“滞胀并存”的局面。由于存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即滞胀。二、判断正误(每题3分,共30分)l.稀缺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2.当公共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实现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量。3.当某一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这种物品的边际效用就减少了。4.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5.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旦确定,等成本曲线的斜率随之确定。6.当存在房屋租金上限时,住宅建筑业的发展就会萎缩。7.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8.潜在CDP是资源充分利用又不过度使用时的国民收入。9.通货膨胀比通货紧缩更有害。10.非自愿失业是由工资刚性引起的。答:1.×  2.×  3.×  4.×  5.√  6.√  8.√  9.×  10.√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答: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以下图来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下降为。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2-22中矩形和的面积之差。  类似地,在歉收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数量减少的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在图2-22中,只需先假定农产品的歉收使供曲线由\n的位置向左平移至S的位置,其后便可以具体地说明与上面相反的情况了。  基于以上的经济事实及其经验,某些西方国家的一些援助农场主的计划,就是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以支持农产品的价格,从而保证农场主的总收入。2.为什么完全竞争的企业不能收取高于市场价格或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答: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如图中的d曲线,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而且,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把他愿意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卖出去,或者说,在一个厂商面对市场众多的消费者的情况下,在这个厂商的眼里,市场上对其他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大的。图 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所以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一个买者买与不买或买多买少,以及任何一个卖者卖与不卖,或卖多与卖少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于是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企业对市场的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如果竞争厂商收取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与卖者都掌握着与自己的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理性的消费者就不会购买该竞争厂商的产品,该竞争厂商不得不降价以换回其市场份额,否则它将被市场淘汰。同样如果竞争厂商收取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由于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其它竞争厂商也会降价以维持其市场份额,最终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厂商以与市场价格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3.简要说明在短期中,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答:假定短期生产函数为:                    ①短期成本函数为:            ②                ③且假定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是既定的根据②式和③式,有:式中,为常数由上式可得:根据③\n式有:4.经济衰退时为何不宜节俭?答:经济衰退是指一国经济的全面下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经济衰退”的标准是一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不足,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又直接表现为消费、投资乏力,从而导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失业增加。经济衰退时不宜节俭的观点实际上是说,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该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通过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的发展,最终使经济从衰退中走出来。在经济衰退阶段,如果提倡节俭,则表现为居民收入不能够形成消费,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缺乏消费需求,这种消费乏力又会导致企业缺乏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缺乏最终导致总需求曲线的下移,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继续下降,经济进一步衰退。而鼓励消费和投资则能够刺激需求,使总需求曲线上移,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最终使经济从衰退中走出。在扩大社会总需求方面,在表现效果上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支出等措施刺激政府投资,从而刺激需求;二是通过利率、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投资,刺激民间的投资需求;三是通过利率、税收、直接引导等手段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5.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税率。主要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n(2)政府购买: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3)转移支付: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假定某一垄断者的需求曲线为Q=53—p.AC=MC=5。(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产量。(2)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将是多少?解:(1)MR=MC知53-2Q=5Q=24P=53-Q=29(2)P=MC知53-Q=5Q=48P=53-48=52.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0.5L2-0.32K2,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K=10,求:(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2)计算当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企业雇佣的劳动人数。解:Q=10L-0.5L2-32(1)AQL=10-0.5L-MOL=10-L(2)由MQL=0,可得L=103.需求函数为Q=100—2p,写出总收益函数、边际收益函数,问在什么价格水平上,价格弹性为1?解:TR=PQ=(50-)QMR=50-Q即得P=254.三部门经济中.己知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收倾向:t=0.2。  求:(1)政府支出乘数(2)当政府支出增加200万时,问国民收入增加多少?解:(1)政府支出函数为\n(2)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l.随着超级商场在我国的普及,超市内的物品丢失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超市内的保安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会如何做出确定最佳保安人数的决策?答:超市内物品丢失会损害商场的经济利益,而雇佣保安会增加超市运营的成本。确定最佳的保安人数应该使增加保安人员的“边际成本”等于防止了超市内物品丢失带来的边际收益(或丢失物品带来的边际成本),此时,超市因增加保安人员带来的成本与丢失物品带来的成本之和最小。决定最佳保安人数就是要使保安的“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雇佣保安的成本可以包括保安的工资、培训、福利等各方面的成本,但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简单认为雇佣保安的成本就是保安的工资,因此保安的“边际成本”也就是其工资。保安的“边际效益”可以看成是防止了超市内物品丢失带来的收益,因为如果没有保安,超市会丢失这些物品,正是保安的作用防止的物品的丢失,所以防止物品丢失带来的效益(或者说没有保安时,物品丢失带来的损失)就可以看成保安的效益,同样地,增加一个保安减少的物品丢失就可以看作保安的“边际效益”。保安的“边际效益”也遵守边际效益递减规律,随着保安人数的增多,因为一个保安的增加带来的物品丢失的减少越来越少,而保安的“边际成本”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即保安的工资。因此,超市经理要使超市经营情况最好,就需要使确定保安的最佳人数,使保安带来的“边际效益”等于保安的“边际成本”。2.B珠宝集团是一家非常成功国际卡特尔组织,请解释这一卡特尔组织的利润最大化决策。各企业为什么有欺诈或违约的企图?如果有竞争对手,那么,对合谋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答:(1)卡特尔指独立的寡头厂商之间的公开勾结形式,用协议的方式共同确定价格、产量、市场等,并且通过这些协议使寡头厂商协调行动,以获取共同的最大利润。由于整个卡特尔可以像一个完全垄断厂商那样行事,所以,有的国家宣布卡特尔协议是非法的。卡特尔形成后,面对市场需求曲线,运用MR=MC原则可以确定卡特尔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即统一价格,追求本组织利润的最大化。整个卡特尔的产量和价格确定后,就要对各成员厂商分配产量限额。分配方法有:①以卡特尔总成本最小为原则。每个厂商都在他的MC等于卡特尔的MC=MR时确定其产销量。这是一种理想的分配方式,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②配给定额。配给的决定主要根据厂商的地位和谈判能力、厂商以前的销售量和生产能力及地理区划。③均分市场。卡特尔具有不稳定性。因为任一厂商如果通过秘密降价来突破自己的份额,整个卡特尔就会瓦解。(2)企业有欺诈或违约企图的原因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或者各成员可能受到通过略微降价即夺取比分配给它的更大的市场份额来欺骗其他厂商的诱惑,从而造成卡特尔组织的解体。只有长期回到竞争价格的威胁才能阻止这种欺骗,如果卡特尔的利润足够大,这种威胁是有效的。(3)如果存在着竞争对手,合谋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因为即使一个卡特尔能够解决组织上的问题,但如果它面临的是一条具有高度弹性的需求曲线,它就只有很小的提价的余地,因而组成卡特尔的利益就是很小的,因此在存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合谋的稳定性大大低于不存在竞争对手时的情况。3.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答:货币政策指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一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r→I→E→Y,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斯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n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政府为了扶值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取消农产品生产者的补贴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3·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SQ-Q。,Q为产出数量。那AFC为()A·30000B.5Q—Q。C.5-QD.30000/QJ4.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A·平均产量是递减的B.平均产量为零C·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为负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相等D.没有关系6.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n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8.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A.信息不对称问题B.搭便车问题C.道德陷阱D.逆向选择9.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收入增加B.利率提高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D.政府支出增加10.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人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人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凯恩斯B.弗里德曼C.杜森贝D.莫迪利安尼11.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能肯定1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D.垂直的直线13.奥肯定理说明了()。A.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C.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D.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nA.提高税率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D.降低再贴现率15.货币贬值使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好转时()。A.|e。+e。|>lB.|e。+e。|一1C.|e。+e。|<1D.|e。+e。|≤1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0分)16.边际技术替代率()A.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E.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17.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A.完全垄断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竞争市场E.营销市场18.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垄断B.不完全信息C.科斯定理D.外部性E.公共物品19.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A.水平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B.水平的直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nC.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D.垂直的直线被称为短期的总供给曲线E.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20.在经济过热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C.增加税收D.减少税收E.减少货币供给量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10分)21.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X。=+3,收人效应X。Xz=-5,则该商品是吉芬商品。()22.如果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就不应该生产。()23.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24.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25.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2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27.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般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28.在LM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差。()29.一般情况下,LM曲线斜率为负。()3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正相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人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31.需求收入弹性32.生产扩展线33.洛伦兹曲线34.总需求35.财政政策\n五、简答题(第36、38题各6分,第37题8分。共20分)36.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基数效用理论解释)37.结合图形说明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38.经济萧条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六、计算题(第39题8分,第40题7分。共15分)39.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O.025。求(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是多少?40.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C+I+G,I=20+O.15Y,C=40+0.65Y,G=6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3)投资乘数为多少。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41.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出现过几次恶性通货膨胀,以至抑制通货膨胀一度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但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在多数月份或者年份呈下降或基本稳定态势,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请问什么是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根据通货膨胀的有关理论,你认为中国近期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为什么?(字数在800字左右)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C2.C3.D4.D5.C6.A7.C8.A9.A10.B11.C12.A13.A14.C15.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0分)16.AC17.ABCD18.ABDE19.CE20.ACE\n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l0分)21.√22.×23.×24.×25.×26.√27.√28.×29.×30.√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31.需求收人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做出的反映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32.生产扩展线是所有生产者均衡点的连线。33.洛伦兹曲线是指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曲线越弯曲,分配程度越不公平。34.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35.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五、简答题(第1、3题各6分。第2题8分,共20分)36.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把有限的收人全部用于购买何种商品及其购买数量,以达到最大效用是的商品消费组合。(3分)消费者均衡条件:37.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后分别下降;(2分)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增加;等于零时,总产量最大;小于零时,总产量开始递减;(2分)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岔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曲线上升;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下降;相交时,二者相等。(2分)38.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2分)其主要手段有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再贴现率。(1分)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应该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再贴现率。(3分)40.解:(1)边际消费倾向为O.65,边际储蓄倾向为0.35。(2分)七、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41.(理论阐述占10分,联系中国实际分析占5分。)\n答: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全面持续的上升。(2分)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需求拉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即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2分);二是成本推动引起通货膨胀,即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2分);三是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混合作用引起通货膨胀,即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2分)。其他通货膨胀的原因,如结构型通货膨胀,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个别关键商品供求比例失调等引起的通货膨胀。(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