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一 23页

  • 359.50 KB
  • 2022-08-22 发布

经济学基础 一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精讲班内容简介精讲班是最基础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尤其适合于基础比较薄弱、初次报考经济师的学员。其内容包括:1、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2、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3、2套模拟试题,主要是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并进行综合演练。教材内容讲解: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本部分近五年考情:年度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71515714292008151571429200915157142920101515714292011151571429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08年2题2分2题4分6分2009年2题2分2题4分6分2010年3题3分2题4分7分2011年3题3分1题2分5分【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市场需求本节考点:1.需求的含义2.需求函数3.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本节内容:一、需求的含义\n含义备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构成要素: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例题1:2011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工业C.产品的市场价格D.产品的生产成本【答案】B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具体影响1、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3、产品价格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6、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7、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例题2: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答案】B【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例题3:2010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互补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生产成本E.预期【答案】ABC(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第二节市场供给\n本节考点:1、市场供给的含义2、供给的影响因素3、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本节内容:一、供给的含义含义供给在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二、供给的影响因素(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4)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的变化。(5)相关产品的价格。【补例】农户的一块地既可种大蒜,也可以种小白菜,当大蒜的价格上升时,该农户会在土地上种植更多的大蒜,从而会增加大蒜的供给而减少小白菜的供给。本例中大蒜与小白菜属于相关产品,大蒜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小白菜供给量的减少。(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类别含义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方程形式Qs=Qs(p)例如:供给函数Qs=-10+5p供给规律即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PSQ(供给量)(1)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线移动)【例题5:多选】以下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生产成本C.产品价格D.消费者的个人收入E.生产者的预期【答案】BCE\n第三节均衡价格本节考点: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含义2.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本节内容:(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例题6:2011年单选】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A.平均价格B.理论价格C.平准价格D.均衡价格【答案】D【例题7:单选】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Qs=-10+5p,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是()。A.6;20B.10;20C.6;80D.8;10【答案】A【解析】当Qd=Qs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所以:50-5p=-10+5p解之得:p=6,将其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Qd=Qs=50-5×6=20(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保护卖方利益)影响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后果1.严重排队现象2.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3.生产者变相涨价4.走后门1.严重排队现象2.黑市交易和黑市低价3.生产者变相降价4.走后门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例题8--07年、08年单选】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9--09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n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黑市交易D.生产者变相降价E.过度生产【答案】ABC【解析】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还会导致变相涨价等现象。【例题10--2010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市场过剩D.生产增长E.生产者收入下降【答案】CD【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二)、需求交叉弹性1.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例题15:2010年单选】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互补品C.x和y是高档品D.x和y是低价品【答案】B【解析】08年单选题的改编【例题16:单选】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A.正值B.负值C.0D.1【答案】B【解析】(1)本题解题技巧:选D必选A,所以AD均排除;从题干可看出两种商品有关联,故需求交叉弹性不可能是0,排除C,故本题应选择B。(2)考点解析: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如汽车和汽油,其他因素不变,汽油的价格上升,会导致汽油的需求量下降,同时汽油涨价,会导致开车成本增加,从而使汽车的需求量也下降。可见汽车、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符合题干表述,而汽车和汽油属于互补品,需求交叉弹性小于0.(三)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和公式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n,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注】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必需品”“低档品”的标准。(1)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2)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的商品,称为“必需品”。(3)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的商品,称为“低档品”【例题16:2010年单选】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则该商品属于()。A.高档品B.奢侈品C.必需品D.低档品【答案】C【解析】需求收入弹性系数=10%/20%=1/2<1,该商品属于必需品。三、供给价格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s>1,供给富有弹性(2)Es<1,供给缺乏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2)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例题17:多选】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B.商品重要性C.商品用途多寡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答案】DE【例题18:单选】关于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B.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在较长的时期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nC.对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零D.用于生产某商品的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殊行业,则供给富有弹性【答案】D【解析】用于生产某商品的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殊行业,则供给缺乏弹性【本章主要考点总结】1、影响需求及供给的基本因素2、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4、各种弹性系数的计算、类型及影响因素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9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10年1题1分2题4分5分2011年2题2分1题2分4分【本章教材结构】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预算约束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无差异曲线本节考点:1.效用的含义和分类2.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形状和基本特征4.商品边际替代率含义及其递减规律。本节内容:一、效用理论有关概念内容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n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效用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基数效用论1.观点:该理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2.有关概念:基数效用论下效用是可计量的,所以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总效用函数是:总效用为TU,消费数量为QTU=【注】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2)边际效用: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MU=【注1】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注2】“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序数效用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关系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例题1:单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加总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二、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的偏好(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论)(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含义完备性如果只有A和B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①对A的偏好大于B;②对B的偏好大于A;\n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可传递性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又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的偏好。注: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的那个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例题2: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假设有()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答案】ABC(二)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X2该曲线为无差异曲线X1图2-1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X2X1图2-2无差异曲线图(由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组成)(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n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X2I1I2ABCX1图2-3违反偏好假定的无差异曲线A、B均位于I2,AB偏好相同;BC均位于I1,BC偏好形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B与C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比C具有更多的X2,B必定比C更受偏好。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注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商品边际替代率,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加负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注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衣服16A1412-6101B8-461D4-21E2G012345食品图2-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注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n【例题3:2011单选】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A.预算约束线B.平均成本线C.无差异曲线D.等产量线【答案】C【例题4:2009单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答案】B【例题5:2010单选】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A.B.1C.1D.2【答案】D【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核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替代率MRS=-=-,即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则边际替代率为1/2,即表明放弃1个单位Y商品获得2个单位的X商品,或者是放弃2个单位的X商品,获得1个单位的Y商品。【例题6:2011单选】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称为()。A.边际效用B.边际成本C.边际技术替代率D.商品边际替代率【答案】D【例题7:2010多选】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有()。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B.在收入增长时向右移动C.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E.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价格变动关系密切【答案】ACD【例题8:2011多选】关于无差异曲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A.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上倾斜B.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E.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答案】BCDE第二节预算约束本节考点:(1)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2)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本节内容:一、预算约束的含义、预算线的形状1、预算约束的含义\n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还受消费者支付能力和市场价格的限制。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2、预算约束的公式假如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则此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3、预算约束线形状X2AOBX1A点坐标(0,m/P2)B点坐标(m/P1,0)图中AB两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为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1)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收入有剩余)(2)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买不起)(3)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4)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m/P2)∕(m/P1)=-P1/P2】,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二、预算线的变动特性【总结】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平移)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X2ABX1【解析】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增加,m/P2,m/P1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左平移。(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n1、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X1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X2ABX12、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例题9:2010多选】在给定的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A.商品的相对价格B.消费者收入C.消费者偏好D.价格弹性E.商品边际替代率【答案】AB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本节考点:(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3)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本节内容:一、消费者均衡X2m/P2AMPX21CI3I2NI1X11B(m/P1)X1图2-8消费者均衡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n其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解析:切点C既位于预算线上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在此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无差异线斜率绝对值是商品边际替代率,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例题10:09年单选题】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答案】A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假定X2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X2A价格—消费线MNPI3I1I2X11X12X13X1BB1B2(m/P11)(m/P12)(m/P13)MNP连接起来得到的就是“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也就是理性的消费者随着X1商品价格的变化,会沿着这条曲线调整X1、X2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得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P1(商品1的价格)D需求曲线P11P12DP13\nX1(商品1的购买量)X11X12X13图2-9需求曲线的推导【注】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含义与价格的关系正常品低档物品(劣等品)收入效应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至于商品数量如何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性质,即是属于正常品,还是属于劣等品)。反方向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提高其购买量。同方向的变动。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降低其购买量。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例如:A商品价格升高,B商品价格不变,会使得A商品价格与B商品价格的比率()提高,即相对价格变化,相对于A商品来说,B商品变得较为便宜,相对于B商品而言,A商品变得较昂贵,理性消费者就会倾向于购买更多的B商品来替代A商品)。反方向变动。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便宜,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上升。反方向变动。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昂贵宜,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量下降。总效应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反方向变动。某商品价格下降,替代效用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增加,收入效应也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增加,最终两种效应共同导致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反方向变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收入效应部分抵销了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更平缓)向右下方倾斜。(更陡峭)(分析:需求曲线某点斜率=-\n,由于正常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例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需求增加10个单位,此时斜率=-0.6,而低档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较小,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影响,需求增加3个单位,斜率=-2,斜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常商品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例题11:08、07年多选】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A.替代效应B.互补效应C.收入效应D.蛛网效应E.乘数效应【答案】AC【例题12:09年多选】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效应。A.收入B.替代C.递减D.规模经济E.导向【答案】AB【例题13:单选】当劣等品价格下降,其他情况不变时()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削弱导致该产品的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需求量【答案】C【解析】对于低档物品或劣等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即当低档物品或劣等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需求量。【本章主要考点总结】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关系2.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特征4.预算约束线的影响因素及变动特性5.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6.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08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09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10年2题2分2分2011年1题2分2分【本章教材基本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本节考点:\n(1)生产者的基本假定(2)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本节内容:一、生产者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二、企业形成的理论1、企业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从企业产生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两种交易都需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例题1:单选】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交易成本的节约月B外部性C市场失灵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答案】A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本节考点:(1)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2)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本节内容:一、生产及相关概念有关概念具体内容生产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投入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投入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注】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二、生产函数1、含义:\n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注1】前提: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注2】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注3】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2、函数表达式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1,X2……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X1,X2……Xn)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研究企业短期行为(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注】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3、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总产量为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总产量为2000,边际产量=(2000-0)/(1-0)=2000平均产量=2000/1=200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总产量为3000,边际产量=(3000-2000)/(2-1)=1000平均产量=3000/2=1500(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三点三线)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2)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2、总产量曲线图形(1)劳动投入达到L1之前,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数并且递增,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凸向L轴。(2)在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凹向L轴。(3)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递减。\n3、平均产量曲线图形(1)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例题2:单选题】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含义是()A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B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变动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C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总是递增的。D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总是递减的。【答案】A【例题3:单选题】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A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时B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时C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D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答案】B【解析】当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例题4:09年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等于平均产量【答案】C【解析】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四、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1、含义: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2、类型:(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单位生产成本最小。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本节考点:(1)成本的含义和类型(2)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3)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n本节内容:一、生产成本――介绍了成本含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一)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是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丧失的最高收入)显成本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是机会成本,应当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和计算。总成本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例题7】假定某一店主每年花费40000元的资金租赁房屋开花店,年终该店主从销售中所获毛利(扣掉了一些直接费用,不包含房屋租赁费)为50000元。该店主赚了多少钱?【分析】(1)从显成本的角度看,该店主赚了10000元(50000-40000);(2)从隐成本的角度看,该店主可能一点也没赚。假定市场利率为10%,该店主从事其他职业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是20000元(正常利润),则该店主的隐成本是24000元(20000+40000×10%)。厂商的隐成本和显成本是64000元(24000+40000)。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该店主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我们也可以说该店主获得的会计利润10000元,但是获得的经济利润是负的14000元(50000—64000)。【例题8---07年单选】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A.最高收入B.最低收入C.平均收入D.超额收入【答案】A【例题9---2010年单选】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A.固定成本B.显成本C.隐成本D.会计成本【答案】C【解析】考核隐成本的概念。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二)成本函数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1)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C=b+f(q),其中b―――――固定成本f(q)―――可变成本\nC-----------总成本(2)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从长期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C=f(q)【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1)短期总成本TC=总固定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①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②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例题10:2008年多选】固定成本包括的项目有()A厂房和设备折旧B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答案】AB【例题11:2011年多选】下列项目中,从短期来看,属于企业可变成本的有()。A.原材料费用B.燃料和动力费用C.厂房和设备折旧D.生产工人的工资E.银行借款利息【答案】ABD(2)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即(三)、成本曲线(四)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五)横轴为产量,纵轴为成本上述图形分析:(1)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2)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注意:(1)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2)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M’点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平均可变成本最低,在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3)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4)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n(5)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TC,ATC最低;M点前,MCATC,ATC上升,(7)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此时MC=AVC。M’之前,AVC下降,MCAVC.(8)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例题13:09年多选题】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B.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C.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D.总可变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E.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答案】BCE【例题14:多选】下列关于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A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B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此时MC=AVCC当边际成本MC=平均总成本ATC时,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D总成本曲线最低点最早出现且低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答案】BE【解析】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当MC=ATC,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本章重要考点总结】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2、生产函数的概念3、边际产量的概念4、总产量、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位置关系5、成本、利润的有关概念6、短期成本函数及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7、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的内容8、边际成本的概念9、短期成本曲线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0\n喜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