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5 KB
- 2022-08-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制度经济学,产权 篇一: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摘要:本文在综合分析已有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所有的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这一命题。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关于产权的制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综合分析了制度经济学本质上都是研究产权安排或者说是以产权为核心而展开的;第四部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它与其他流派经济学的关系等问题,得出结论:新制度经济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制度;产权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XX)09-0001-07\n 现阶段,一说到制度经济学,人们联想到最多的就是新制度经济学。我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就是新古典制度经济学,这是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在近三、四十年间逐渐成为显学的缘故。那么,制度经济学到底包括哪些经济学流派呢?我们可以把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划分为两条大的主线:一条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制度批判和构想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东欧经济学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学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另一条是德国历史学派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制度经济学(包括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新经济史学、公共选择理论、法经济学等)。当然,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比上述划分要复杂和丰富得多。还有一些如缪尔达尔、舒尔茨、格鲁奇、佩鲁等经济学家,虽然难以明显地归于上述两条线索,但也与制度经济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此外,制度经济学还包括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阿玛蒂亚·森的福利与贫困经济学、哈耶克的演进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的制度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等等。然而,我们认为,所有的制度经济学实质上都是关于产权的经济学。 一、所有的制度都是关于产权的制度 二、两大主线上的制度经济学流派本质上都是研究产权安排或者说是以产权为核心而构建的\n 第一,凡勃伦(社会心理学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与产权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即机器利用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他认为,产权过度集中于金融垄断资本家手中是不合理的,这将造成巨大浪费和社会不平等,阻碍经济增长;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权利应从这些既得利益者手中转移到技术人员委员会手中。这就揭示了权利的不合理安排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关系及权利转移或再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凡勃伦认为,人们要想在新制度下获得更多的权利或物质利益,就必须改变原有的习惯和观念。制度演变的速度和顺利程度取决于新制度对不同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或权利的相关度。第二,康芒斯作为早期制度经济学社会法律学派的主要代表,直接从法律角度来分析产权问题。他认为,法律及其调整的目的是界定和调整不同个人之间的权利关系,是一种集体行动。它约束个人的权利及相关行动,决定其他制度,决定生产发展。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因而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交易,它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而交易的本质是权利的交易或合法控制权的转移。由于各主体都有自己相互不同的权利,所以交易中必然存在冲突(主要是指利益冲突),但交易存在的必然性又导致各主体间必须相互依存。冲突的存在导致法律这种集体行动去构建权利关系的秩序或交易秩序。 篇二: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浅谈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流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研究的进步,发现有关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斯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科斯的产 1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权理论是关于产权界定和交易费用对议定契约的影响的。○\n 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作出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产权理论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产权 SummarySinceChina'sreformandopeningup,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andhadaprofoundinfluenceinourtheprogressofresearchandfoundthatthesystemanalysisoftheinfluenceoftheeconomicbehaviorshouldbeinthecorepositionofrightstheoryisoneofthemaincontentof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coaseistherepresentativefigureofthe'stheoryofpropertyrightsisaboutpropertyrightdefinitionandtransactioncostoftheinfluenceoftheagreedthispaper,theperspectiveof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theoryofpropertyrights,toourcountryexistingsocialeconomichotspotissues,housingdemolition,cityplanni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keanalysis,exploretherootoftheseproblemsfromdifferentangles.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 对产权的解释各种学派有各种观点,一个被经济学研究者普遍同意的观\n点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以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因此,对共同体中同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 2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 个人拥有排他性权利,叫做私人所有制。国家拥有这种权利叫做国家所有制。若所有权被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则无人单独拥有排他性权利,这就是共同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或者说是全民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态意味着对资源的自由使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从一般的财产关系到财产制度的变迁,必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资源配置、产出构成以及收入分配等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其变化一直影响着产权结构和产权制度的变迁。诺斯等人认为,解决史前人类所面临的公有财产的困难处境的办法就是建立排他性的私有产权。 3人类对产权制度的需求与资源稀缺产权能够限制开发和使用稀缺资源的速度。○ 程度及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离开了稀缺性,我们就难于分析产权结构与产权制度的演变。\n 产权界定清晰是交易的前提。所谓界定产权,就是要明确人们相互之间的物质利益边界,以建立互通有无的前提。产权界定包含三层涵义:一是产权主体界定,即根据一定原则,界定谁对特定“物”或“行为”拥有特殊权力——产权;二是产权客体界定,即明确产权客体——“特定物”、特定“行为”;三是明确产权的内涵和使用规则,即明确产权的权力束及其行使规则。科斯认为,初始产权的界定对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对最终经济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因而,产权的界 4科斯在谈到交易成本时定应力求减少权力与权力之间冲突而造成的交易成本。○ 特别强调产权的界定也需要成本,如果成本太高,产权的界定则无法实现。因此,政府应通过行政法律机构,将权力分配给最有效运用它们的人,从而实现产权交易的低成本、高效率。巴泽尔认为,产权界定不是一次性的,也没有一定模式,各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选择与各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二、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房屋拆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经营城市”理念的引导,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旧城改造、土地征收拆迁政策,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征收拆迁制度尚不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产权界定不清晰,拆迁成本急剧攀升,加上拆迁过程中人本理念的缺失,很多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纷纷出现问题,大量的拆迁双方矛盾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n 从现有的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房屋产权制度。城市房屋已建立起房屋登记制度。房产证就是对房屋所有者所有权的证明。由于产权界定清晰,对房屋产权的拆迁补偿也是明确的。但是,对土地的使用权权界定却较为模糊,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流转问题中就出现了问题:第一,房、地补偿的界定不清晰;第二,公民是否享有土地使用权并不明确。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对被拆迁者的补偿应包括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的补偿,而对土地的补偿目前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任何人的产权强度依赖于三个方面:第一,个人为了保护该产权的努力;第二,他人企图分享该产权的努力:第三,任何第三方为保护该产权的努力。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制度设计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良好的制度,对保护产权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在拆迁中所涉及的产权制度却并不完善。接连发生的纠纷说明:产权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在进行不懈的抗争。房地产开发商企图分享这一产权,因此也在进 5行努力。但是,政府作为第三方,对这个产权的保护却还不到位。○ 三、从产权理论角度解读城市规划\n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作用,一是界定土地产权。而界定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不同于福利经济学认为的“外部性”是“市场失效”的产物的观点,新 6由此也可推导出这样制度经济学认为“外部性”是由于存在交易成本的产物。○ 的结论:将城市规划置于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之下,不仅可以提供国内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一些新视角,而且可以使规划更加瞄准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问题,以更准确的方式和更低的成本,获得较大收益。 根据科斯理论,认为有两种观点解释城市规划的外部成本问题,即不变法则和产权法则。不变法则认为,不论规划规定和开发控制如何严格,市场会通过协 7因为市场的成本和收益反馈自然可以给规划师们提供商自行解决外部性问题。○ 信息。产权法则则认为清晰的产权配置和安排是经济和政治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它决定了是否能够解决外部成本问题。产权规划理论也明确私有产权是解决规划实施外部性影响的一个基本途径,前提是将政府的角色定义为监督。在市场体系中,产权私有化可以提供社会不同个人根据自己偏好作出选择的机会,借助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避免“搭便车”问题。\n 但这种法则有个问题:政府可能仅仅监督?就算政府仅是监督,仍存在交易成本,即城市规划的制度成本问题。因为市场和政府总要同时发挥作用,如果通过政府干预的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大于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自身交易所带来的 8外部成本,从整体的社会成本来说,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四、环境产权 人们一般倾向于环境产权是典型的公有产权,所以环境产权应该表现出非排他性。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产权并非是完全的非排他产权。环境作为一种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必须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环境的排他性则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产权的排他性源于稀缺,一旦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健康的生存条件成为稀缺,环境资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环境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也由此产生。 市场理性学者对科斯定理的实用性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有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产权途径去解决。环境是一种资产,围绕环境资源是可以建立界定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来确保经济与环境 的共生。因此自由市场机制是替代环境管理中“专家战略”与“政府控制战略”\n 有的学者对产权制度完全解决环境问题表示怀疑,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环境资源的产权是难以界定的。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产权界定。环境产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财产权利,其与一般财产权是有严格区分的。一般财产权利强调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的所有、使用、处分及收益权,集中反映财产主体的权利;而环境产权则既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强调权利主体 9其原因是:对环境资源的管理责任。○第一,环境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外部性问题; 第二,环境资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自然财富,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转性。第三,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或保护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健康及其生活质量的保障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 由此可见,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对现在社会和经济存在的很多问题做一个新的解读,比如对政府的定位以及当前制度的不完善性的影响。理论能运动到现实中来,才是我们了解、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以求通过新的角度,新的看法,新的思路,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促使经济增长走上新的台阶。\n 参考文献: [1]李轶《浅议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2]科斯、阿尔钦、诺恩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 [3]王道明《科斯定理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 [4]于学花、栾谨崇《新制度经济学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5]郭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对房屋拆迁问题的研究》 [6]赵民、吴志城《关于物权法与土地制度及城市规划的若干讨论》 [7]朱介鸣、刘宝、田莉《城市土地规划与土地个体权益的关系——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的深远影响》 [8]周国艳《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和启示》 [9]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 篇三:制度经济学第五章产权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产权的基本理论 从高房价、土地产权谈起 第一节产权的含义和形式 第二节产权的特性和功能 第三节产权的起源和变迁\n 第四节产权界定、配置和保护 第一节产权的含义和形式 一、产权的含义 ??产权最初只是一个法学范畴,法学理论的产权概念强调所有权,承认所有权的绝对性、排他性和永续性,它所关注的是公平、合理及所有权的具体内容。 ?与法学上的产权范畴相比,经济学上的产权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宽泛得多,它更强调产权制度与个人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更重视产权制度对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阿尔钦: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德姆塞茨:产权包括一个人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 ?菲吕博顿: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巴泽尔:产权是使用经济物品的人权 ?科斯的解释:产权就是一种权利 ?中国学者对产权的两种理解:财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权责利关系;产权即财产权 ?产权的一般定义: ?产权(property\nright),是一定社会所确认的人们对一定财产或资产的相关权利,是围绕一定的经济品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提问:租房是否是一种产权。 ?现代产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物权,包括对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价值的资产的权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产权、肖像、名誉等都属于广义的产权。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基于对一定的资产的占有和使用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权责利关系。物权与产权 ?这种权利不是自己以为的,而是社会所确认的,这种社会对产权关系的确定,就是产权制度。社会确认可以是国家法律强制确定,也可以通过习俗、惯例,通过市场交易实现 ?产权不是一个权利,而是一束权利,一般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资产的不同属性,可以分解和界定为不同权利。 ?产权、所有权、所有制? ?5.产权与交易 ?产权制约市场交易 产权界定是交易的前提 交易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 权利的价值规定了商品的价值 ?交易是产权价值实现的机制\n 市场交易是实现产权价值的条件 市场竞争是优化产权安排的动力(招拍挂) 二、产权的形式 1。根据产权归属主体和权利实施的不同, 私有产权: 共有产权 公有产权、 混合产权:股份制的思考 2。根据对象性质: 物质产权、知识产权、人力资本产权 3。根据存在形态:实物形态产权、价值形态产权 (一)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所有、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私有产权产生条件:产权界定成本小于产权明晰收益。 ?私有产权的优势:私有产权的明晰性,较少外部性,有利于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市场配置资源,提高效率。也是个人自由和人权的物质条件。(私有产权是否一定是最优的?讨论) ?私有产权的局限:不是一切都能私有化,不是一切私有产权都是好的。私有产权与效率,私有产权与公平,私有产权与人的发展.\n (二)公共产权 ?公共产权是财产权利属于公众或者公共组织的产权形式。 ?共有产权的特点:某个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公有产权由公共组织行使用权利并用于公共利益目标,排斥私人使用和获利。 ?公共产权的局限:共有产权“公共草地悲剧”与共有产权的“搭便车”问题,道德风险和寻租。?公有产权与合作效率、交易成本、社会公平。 ?公有产权在何种意义、何种条件下,是有效率的? ?私有产权、公有产权都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私有产权,没有绝对公有产权。任何私有产权都是一种社会产权,任何公有产权都需要落实到个人。 ?产权安排与人性假定 ?产权理论新思考:产权双重性理论 第二节产权的特性与功能 一、产权的特性 重庆钉子户案例 产权的一般特性和要求:主要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明晰性。 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和明晰性也是相对的。不同产权这些特性的表现程度和方式与不一样。\n (一)排他性 产权界定的基本目的和要求,就是要区分人们之间的权利,就是要确定排他性。 产权的排他性是指排除“所有者”以外其他人对资产的权利,说明产权的独占性和垄断性。“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产权不可侵犯性 传统的“吃大户与我国征地中、对农民承包权的侵犯。 排他性的效应:产权自主性的和内部化激励的前提 排他性的相对性,绝对所有权不存在。 公共产权非排他性和排他性 (二)可分割性 ?产权的可分割性,是指对特定财产的各项权利可以分属于不同主体的性质。产权的可分解性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体现出来。 ?产权的可分割性对产权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产权优化配置的前提,是专业化、比较优势实现的条件 ?分割的相对性,分割受交易成本制约。共有产权不具有可分割性。 (三)可让渡性 ?可让渡性是指产权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其他主体的特性。\n ?产权的让渡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张五常:“产权的可转让性确保了使用是最有价值的” ?私有产权的可让渡性有时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出现“所有权的残缺”。 (四)明晰性 ?明晰性是产权的基本要求,是指不同产权或不同主体的产权,其边界应尽量明确,相互的权责利清楚。 ?产权明晰与激励约束机制、交易成本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问题) ?产权明晰的相对性、交易成本约束 二、产权的功能?产权模糊与交易成本、公共领域(巴泽尔) ?1.激励功能。外部性内部化,确定性预期(基金经理跳槽与股权激励) ?2.约束功能。成本、责任的内在化,我国矿产 ?资源的安全和浪费) ?3.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缺定性、风险成本 ?4.影响资源配置。阿尔钦: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产权的社会功能,产权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权利的基础,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有恒产者有恒心” 社会问题的产权分析\n ?我国矿难频发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治理官媒勾结、领导带队下井的措施会从根本上解决矿难问题吗? ?结论:1.产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 ?2.产权功能只有在竞争市场中才能真 正发挥,竞争促使产权配置优化 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变迁 一、产权的起源 二、产权的演变 三、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 一、产权的起源 解释产权起源的理论模型有两种,即产权起源的原始模型和包含利益集团的扩展的原始模型。 (一)产权起源的原始模型 ?早期的产权起源理论所以被称作原始模型,是因为它在研究排他性产权的发展时,没有考虑利益集团和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的影响。 ?德姆塞茨1967年的《关于产权的理论》一文,被视为原始产权理论的经典之作,其主要观点是:新的产权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回应。当内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的发展是为了使外部性内部化。 安德森和黑尔对原始产权模型的扩展\n ?原始产权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远古时期产权制度的演变研究。诺思1981年就运用这一理论对史前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 ?人类从狩猎和采集向定居农业的演变被称为第一次经济革命。诺思模型的外生变量是人口压力。在动植物相对丰裕的条件下,确立这些资源的排他性权利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自然资源被作为公共财产。当人口相对于自然资源增加时,部落间的竞争增强了,自由狩猎导致了狩猎的规模收益递减。在边际上,定居农业逐渐比狩猎更有吸引力,尽管农业生产需要支付确立排他性权利的费用。 (二)扩展的原始模型:包含利益集团的产权起源理论 ?在产权起源的原始模型中,几乎看不到政府的作用。产权作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它的界定和实施都离不开政府这一主体。而政府在界定和实施产权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故产权起源的理论要做到一般化,就必须包含利益集团理论。\n ?产权起源的利益集团理论假设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给定的,在此基础上解释在政治市场上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许多产业中产权结构的形成。由于存在交易费用、搭便车和信息的非对称性,所建立的产权往往仅对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有利——这又会给整个社会的产出造成重大损失。 2.产权的演变 (1)演变的性质,公共产权向私有产权的转变,私有产权向混合产权,社会产权的转变如土地产权、知识产权等,基本上遵循以上规律。 (2)演变的趋势:明晰化、社会化、流转性,个别化与社会化都越来越突出 (3)演变的原因:利益的变化、权力的变化、意识的变化 3.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归属清晰:所有权界定明确 ?权责明确:使用权利和责任属于谁、多大 责任、权利与责任的对称。 ?保护严格:不受侵犯,法律、道德保护 ?流转顺畅:市场和非市场方式 第四节产权的界定、配置和保护 ?有效的产权安排是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 ?产权安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保护。 一、产权界定与产权配置 ?(一)产权界定\n ?产权界定就是以有公信力的方式,将一定财产或资产的不同权利加以明确和划分,并赋予给一确定主体。 ?产权界定包括两个方面: ?1)界定权利的主体:权利属于谁,界定给谁。 ?2)界定权利性质和边界:是什么权利、有那些 权利、多大权利,没有那些权利等。 ?产权界定的条件:界定成本小于界定收益(水权问题) ?1。产权配置含义 ?将资产的相关权利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分配和安排,实现产权的效率最优化的过程。?2。产权配置的方式: ?产权的一级配置:一般是通过政府或权力分配 ?产权的二级配置:市场交易 ?产权的其他配置:习俗、道德。捐赠、遗产等 ?三种配置方式分析:权力:交易成本较低,但配置不一定有效率;市场:交易成本较高,配置效率好;习俗、道德:交易成本最低,效率不确定 (三)产权有效界定和优化配置的原则 ?界定和配置 ?1。效率原则 ?2。公平原则 (农村土地产权配置的思考)\n 如何配置产权是有效率的,约束产权配置效率的因素是什么? 产权配置:客体、产权主体及其产权关系三个维度 产权客体:产权对象,性质、效用特征 产权主体:人或组织,需求、能力、地位 产权关系:交易频率。 第一,产权客体与产权安排 1。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与产权安排 从“公共草地悲剧“与”一个厨房七盏灯”谈起 私人产品私有化更有效率;外部性、交易成本 公共产品公有有利资源配置;分割成本、边际成本 准公共产品公有私营化。自然垄断、公益性,效率 2。资源的稀缺度与产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