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6 KB
  • 2022-08-22 发布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经济复习宏观经济学复习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讲序论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岀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价格及产岀行为的微观经济学。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岀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丁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正统地位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因此坚持在资木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岀)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他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就经济哲学而言,无非是政府干预派和自由放任派。就现代凯恩斯学派而论,最有影响的是两犬支派,即新古典综合派(以汉森、萨缪尔森等为代农)和新剑桥学派(以罗宾逊、斯拉法等为代农)。前者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n合在i起”的产物。后者则试图把凯恩斯理论与更早的古典派传统一一李嘉图理论连接起来。就现代古典学派而论,自60年代以后,便形成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和理性预期学派(以卢卡斯等为代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又出现了所谓“供给学派”(以拉法为代表),它重新肯定萨伊定律,否定凯恩斯定律。凯恩斯主义理论虽然受到理论和政策实践两方面的挑战,但目前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耍支柱。第二讲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经济作用凯恩斯对古典学派革命的核心,就是认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开始,应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把握政府的经济作用。然后通过以下各讲的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从理论上证明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的。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这就是所谓“市场失灵”。当岀现这类市场失灵现象时,就需要政府发挥它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市场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垄断带来的效率低下,需要政府直接控制农现为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条例直接规范经济行为,例如不许独家垄断,制定食品和药品法等。(二)经济活动大量存在外部性影响,需要政府行政干预及产权界定外部性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或收益)或有害影响所带来的损失(或成木)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木人所获得或承担的。外部性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二种。消除有害的外部性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其政策措施之一是实行政府干预。对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征收税金和罚款,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污染导致社会所增加的成木,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木内部化,促使它们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必耍吋,政府也可采用行政或法律手段,耍求厂商限期整治。政策措施之二是确定产权。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岀来的,其理论被称为“科斯定理”。所谓产权,是通过法律程序确定的个体占有某种财富的权力。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产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产权是明确的,不管产权的最初配置状态如何,都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三)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必要数量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加以提供满足消费公共产品是指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各种服务和设施的总称,如国防、军队、司法机关、文教卫生等。特点有二:一是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二是供给不具有竞争性。这些公共产品一般具有“外在效益”,私人企业不愿承担,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凡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n(四)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无法缩小贫富差别,需要政府兼顾效率与公平由于市场供求法则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平均,政府应通过税率的调节,对收入进行适当再分配。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两个标准:(1)洛伦茨曲线,表示一国按人口数量累计的百分比与该百分比所占有的国民收入比重之间的关系。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反之亦然;(2)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用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线A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则基尼系数=帀,基尼系数值越小,则越接近丁收入分配平均;基尼系数值越犬,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五)市场经济难以避免周期性波动,需要政府控制通货膨胀及失业通货膨胀和失业是西方社会所面临的两人难题。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可通过变动政府税收和支岀的财政政策以及通过金融机构增加或收缩整个社会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和失业,以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第三讲国民收入核算-X国民经济循环流动模型(-)两部门(私人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两部门经济是由居民户部门和厂商部门构成的经济(假设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部门)。居民户部门与厂商部门通过产品市场、耍索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联系。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的公式表达:从宏观经济来看,总需求(AD)是购买者购买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值,它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它们分别用消费支岀(C)和投资支岀(I)来代表,W:总需求(总支岀)=消费+投资AD=C+I总供给(AS)是全部产品和劳务供给的货币总值。产品和劳务由各种生产耍索组合起来加以生产,因而可以用各种生产耍索相应的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来表示总供给。居民所得到的这些收入可分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贝IJ,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AS=C+S\n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AD=AS或•C+I=c+sI=s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收入实现了均衡。也即,I=s,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当AD>AS,或者I>S,国民收入增加ADAS,或者I+G>S+T,国民收入增加ADAS,或者I+G+X>S+T+M,国民收入增加ADGDP概念存在种种缺陷,岀现了New。经济净福利©ew)以GNP为基础,但对GNP做了两大修改:(l)New排除了GNP中许多对个人福利没有贡献的成分;(2)—些GNP中没有计入的重要消费项目被包括在New中,女口,闲暇的价值。(二)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NNP=GNP-折I口(NDP=GDP-折I口)NT=NNP-间接税PT=NT-(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PDT=PT-个人所得税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异曲同工的三种核算GNP方法,即支岀法、收入法和增值法,其中前两种是主耍的方法。(一)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指把所有经济单位(家庭、厂商、政府以及进岀口部门)在一年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岀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岀,其数值为GNP。1、消费支出CC项目可分为:(1)非耐用品;(2)耐用品;(3)服务。2、私人国内总投资II项目分为:(1)住宅建筑投资支岀;(2)非住宅建筑投资支岀;(3)净存货。厂商的存货也是投资,称为“存货投资”。所谓净存货,是指年终的存货量减去年初的存货量。在厂商的私人国内总投资中,包括了折I口费,如果减去折I口费,则为“净投资”。3、政府支岀GG包括政府的所有薪金开支和向私人厂商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支岀。但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能被计入GNP中,因为这些都不是政府木年度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所作的支付。4、净出口(X-M)以上用支岀法统计GNP的各种项目,可以简单表示为:GNP=C+I+G+(X-M)\n(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析法)该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岀发,把生产耍索提供者所得到的收入加总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为求简化,可把总收入看成是三大主体的收入,即家庭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1、家庭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可分解为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C和不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S2、企业收入。包括折I口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此部分收入可以归入S3、政府收入。来源于间接税和直接税,如果不考虑剔除转移支付,计为T可见,从收入方面核算GNP,GNP等于消费加储蓄加税收,即:GNP=C+S+T(三)增值法(又称生产法)该方法是通过加总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第四讲国民收入的决定(AE-NI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的关系1、区别:国民收入核算解决国民收入总量的计算问题,它回答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五个总量指标的数量是粪少,是对客观经济状况的如实反映。国民收入决定则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定吋间内国民收入水平由什么因索决定的,以及如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2、联系:(1)两者的组成相同,如按两部门分析均为C和I。前者按Y二C+I计算国民收入;后者把C和I作为经济变量,C和I的变化影响和决定国民收入。(2)共同运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AS=AD)的原理。前者把AS二AD作为恒定的统计方法,据此计算国民收入;后者把AS二AD作为恒定的分析方法,以此来决定国民收入。二.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f(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AC表示消费增量,A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AC/A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农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n分越来越小。MPC递减是凯恩斯提岀的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耍进行,或者动用储蓄或者依靠社会救济来保持一个起码的消费水准。因此,该部分是个常数,它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自主消费。这样消费和收入的函数可表示为:c=c0+bY其中,c为消费支出,b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为自主消费,bY是随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引致消费。(二)储蓄函数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另一部分是储蓄,HP:Y=C+S,S=Y-C由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因此,储蓄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函数,确立了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也就确立了。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f(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AS表示储蓄增量,A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AS/AY从消费函数C=C0+J中能够得岀储蓄函数,即S=S=So+sY式中,So表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储蓄,So=-Co,它为负值,表明消费者在没有收入吋,必须靠借债度日,存在负储蓄;s为边际储蓄倾向,sY为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储蓄。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三)投资函数投资也称为“资本形成”,它表示在一定吋间内资本的增量,即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能力的增量。投资是一个“流量”概念,而资木则是一个“存量”概念。投资者作出投资决定吋,首先将资木边际效率(r)和市场贷款利率⑴进行比较。如果r>i投资增加,如果rS,表明当年生产的剩余产品(总产品中未消费掉的部分)不能满足投资支岀的需要。不足的部分只能由以前生产的产品加以弥补,这就引起存货意外的减少。这一信号必定刺激厂商增加生产,从而使收入水平提高。E点的右侧,S>T,表明投资支岀不能吸收当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这就形成存货意外的增加(产品积压)。这一信号使得厂商减少生产,从而使收入水平下降。总之如果离开了E点,S与I之间处于失衡状态,只有到达E点S二I,表明当年剩余产品的供给(S)恰好等丁对剩余产品的需求(D。国民收入回到均衡水平。以上两种方法所得岀的结果是一•致的,收入与支岀、储蓄和投资决定了同一-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二)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萧条缺口和膨胀缺口\n宏观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吋的国民收入,称作均衡的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吋的国民收入均衡,简称为潜在收入。潜在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最大的国民收入。而非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简称为均衡收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i般为均衡收入。当一个国家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时,便岀现了萧条缺口,当均衡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时,便有了膨胀缺口。C2+【2C+TG+I]Y图中,纵轴代表总需求或总支出,横轴代表总供给或总收入,45°C线上每一点表示总需求二总供给,人为最大产量线(充分就业线)。C+I是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所要求的总需求曲线,它与Ye线相交TE点,所以在E点上,既无失业也无通货膨胀,这就是充分就业均衡点。C1+T1为实际总需求线,它与£线相交于A,这时的实际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要求的总需求,这时有效需求不足,表示厂商出现了未计划的存货,产品卖不出去,需解雇工人,减少生产,以求均衡,因此G\P下降到Y()。从客观经济的角度看,政府应该阻止这种现象发生,AE称为萧条缺1_1。\nC2+I2是另一条实际的总需求曲线,与Ye线相于D,这时实际的总需求高于与充分就业相适应的总需求,这吋有过并需求,但该经济在Ye已达最大产量,无法满足需耍,唯一的可能是价格上升(通货膨胀)。ED称为膨胀缺口,政府需采取措施消除通胀缺口。(三)乘数效应1、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2、投资乘数:是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同心表示投资乘数,A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则K£=AY/AT,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fI/1-MPC,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3、消费支出乘数:指收入增加量与消费增加量之间的比率。用心表示消费支岀乘数,贝0Kc=AC/AT四、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五、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第五讲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一.货币定义和度量货币:购买商品和劳务或者清偿债务吋被广泛接受的物品。货币层次的划分:二现金(钞票+硬币,不包括商业银行库存现金)MlM°+活期存款(支票帐户存款)M2二M°+全部存款Mi被称为狭义货币,Mb被称为广义货币。西方经济学当中使用的货币概念一般指帕。二、货币需求(流动偏好)(一)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通货和活期存款的形式保有财富的要求,又称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是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和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耍有:(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交易动机是指消费者个人和企业为应付日常交易需求而保持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丁收入水平和利率因素。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预防动机是指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预防性货币需要量同样是收入的增函数,是\n利率的减函数。如果用Li代表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用Y代表收入,i代表利率,则该货币需求函数可表示为:LfLiCy,i)2、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获得投机利益的机会而保留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一般认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与收入无关,只与利率有关。利率提高,货币的投机需求则减少;反之,利率降低,货币的投机需求则增加。这是因为当利率水平低吋,一般证券价格一定高(证券价格=证券收益/利率),利率水平已低,则未来更低的可能性较小,提高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未来的证券价格更高的可能性较小,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这吋宁愿保持货币而不持有证券,即货币的投机需求量较大。如果利率水平低到临界点,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无穷大吋,即人们将全部的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吋,就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如果用3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i表示利率,贝山U=k2(i)流动性偏好就是由上面三种动机所决定的全部货币需求量之和。如果用L表示货币的总需求量,则L=Li(Y,i)+12(i),简化为L=L(Y,i)(二)货币数量论MV二PY是费需交易方程式1、传统货币主义:MV=PY2、现代货币主义:MV=PY3、后凯恩斯主义:MV=PY符号上加“一横”表示该变量倾向不变。三、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一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二)影响货币供给的三大行为主体1、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3、公众(三)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与存款乘数存款创造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通货流入银行后,经很行体系连续存贷所引致的成倍的存款总额。\n以(ADd)R农示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引起的活期存款创造,以(ADd)c农示现金发行增加引起活期存款创造。以ADd表示总的活期存款创造,可得出下式:1(ADd)k=ARi\]+e+K+rtt1(ADd)c=ACi\]+e+K+rtt・;(△Dd)二(△R+z^C)rd+e+K+i\t-(AH)rd+e+K+i\t式中,门农示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e农示超额准备金率;K农示通货占活期存款比率(提现率);「农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t表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AH表示基础货币增量。其中,rd+e+K+rtt称为存款乘数或存款扩张倍数。(四)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1、基础货币(高能货币)现金发行和商业银行准备金构成了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的负债在存款创造从而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把中央银行的负债即现金发行和商业银行准备金之和称为基础货币,则H二C+R。基础货币的增加就是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加和现金发行的增加,则厶H=AC+AR2、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的决定按Ah的统计口径,货币供给为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即Ms=C+Dd,则增加的货币供给△Ms=AC+ADd=K•AD(i+ADd1+K式中,td+e+K+r\t为货币乘数。l+K/./\Ms~rd+e+K+i\t四、货币供求均衡货币均衡通常指在一定利率下的货币供给量(MJ等于货币需求量(IJ。女陳MS>L,均衡利率水平下降,\n如果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