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9 KB
  • 2022-08-23 发布

2013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资料全集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资料全集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系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612语言学概论(4)805汉语言学基础初试指定教材《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上册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四册王力中华书局《古代汉语》第三册王力中华书局《古代汉语》第二册王力中华书局《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社必备参考资料《2013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习精编》《2013中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中山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试卷2005-2012(语言学概论+汉语言学基础)》登陆博学中大考研网详细了解中大中文系简介  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21人。该系的黄天骥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吴承学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n特聘教授,他们是中文系教师的杰出代表。中文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中文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现有9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又是广东省汉语言文学学科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四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古典文献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古代戏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深厚,学术梯队整齐,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及文体学的重要基地。中国戏曲史是本学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起、董每戡\n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奠基,迄今已成为全国戏曲研究的中心。以该学科为主体完成的《全元戏曲》(十二卷),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2001年获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学一等奖。该学科还出版了一批研究古代戏曲、小说、诗文作品与理论的专著,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如《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中国文学二等奖。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组建的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由传统戏曲、口传文艺与民俗、非物质遗产保护对策三个研究方向组成,是一个新型的学术平台。它催生了新的学术增长点,找到了一条基础学科为社会服务的路径,并进一步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空间。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甲骨文、战国秦汉文字及相关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问题;二是出土文献与汉语史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包括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三是现代汉语研究方向。该学科在研究成果、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该学科出版的《金文编》、《长沙楚帛书文字编》、《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钰明卷》等著作,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等研究方向,该学科致力于打通现当代文学的时限、海内外文学的地限,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具有创新意义。该学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1903——前夜的涌动》等著作,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文艺学学科包括文艺理论与批评、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批富有特色的成果。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在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比较研究,尤其关注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献和岭南文献。该学科在元明清戏曲、小说、诗文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民俗学学科继承了中山大学民俗学的优良传统而又进行了创新,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该学科整理出版的《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让海内外学界得以重新全面审视中国民俗学最早生成时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中文系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已与日本、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多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制度,并与高雄中山大学中文系开展定期的学术交流。  80多年来,中文系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在不同领域表现卓越,为中文系和中山大学赢得了较高赞誉。“领百粤风骚开一园桃李,揽九天星斗写千古文章”,这副镌刻在中文堂大堂正中的对联,是中文系历史的凝聚和品格的写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