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言学纲要复习参考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引言1、语言学:研究并揭示语言中存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语言研究的基础作用表现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语言教学等方面。2、语音----语言的形式。3、语言的两套规则:结构规则,即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使用规则,即决定言语是否得体的诸因素。4、语言学史的三个分期(19世纪为分界点):第一,传统语言学;第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三,现代语言学。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研究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6、现代语言学主要有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两类。7、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书标着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第一章1、言语:说话和所说的话;语言:说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2、语言,可视为一个由声音和意义结合而成的符号系统。3、符号: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约定俗成的、非人为、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以下特点:任意性、线条型、相对稳定性。4、语言是由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要素组成。\n5、语言结构的两种基本构造方式: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指在语言链条中各个单位相互间的结合关系,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指可以占据语言链条中同一位置的一组单位之间的替换关系,是归类原则。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章1、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2、语音学,研究语音系统的规律的科学。3、语音的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4、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质。5、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对语流进行切分以后所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由一个发音动作构成。根据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可以把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6、元音的分类依据: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7、八个基本元音的描写。(参见教材53页)8、辅音的分类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22个辅音音标及特点参见《现代汉语》上册31页9、音位:特定语言里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确定音位的三原则:对立性、互补性、相似性。10、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的发音。(条件变体和\n自由变体)11、超音段音位,由音高、音强、音长等构成的音位;有声调位、语调位、时位、重位等。12、语音变化:历史音变,语流音变。后者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13、音素所对应的是音标;而音位所对应的是字母第三章1、语义:语言的形式即语音所表达的内容。基本性质:概括性、系统性、模糊性、民族性。2、语义学,研究语言意义的科学。分传统语义学和现代语义学。3、从人的认知角度来分有理性意义、附加意义两种类型。前者是语义的核心内容,可分为科学意义和通俗意义;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4、义位是词的语义,若干义位组成义丛;义丛是短语的语义,若干义丛组成义句;义句是最高层的语义单位,它是句子的语义。5、义素:词的语义特征。使一个词义区别与另一个词义的特征。6、同音词:语音形式相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称为异形同音词,如“攻势”与“公式”;书写形式相同的同音词叫同形同音词,如“杜鹃”既可是花又可以是鸟。7多义词:几个意义用同一个语音形式来表达,而这几个意义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语音形式看成一个词,叫多义词。\n8、几个意义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是多义词区别于同形同音词(词之间毫无联系)的特征。第四章1、词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和,包括单词、缩略语、固定短语。2、固定短语有专有名词、熟语(俗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3、词: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三个特点:定型性、完整性、最小。4、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基本词汇的特点:全民常用、稳固性、能产性;一般词汇的特点:变动大、成分杂。5、词汇的构成:常用词语和非常用词语(使用频率);通用词语和非通用词语(使用范围);新词语和旧词语(存在形式);本族词语和外来词语(来源)。(解释略)第五章1、语法:就是语言中词的构造、变化规则与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词法和句法合称语法。2、语素: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3、构词法有附加、复合、内部屈折、重音移动等;构形法有附加、\n内部屈折、重音移动、重叠、增补、外部形态等。4、句法结构的表达手段:词序、虚词、选择性、构形形态、语调等。5、语法手段:对具有共同点的语法形式的概括。常见的语法手段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6、语法范畴:对具有共同点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可分为以体词为中心的语法范畴(数、格、性);以谓词为中心的语法范畴(时、体、态、式、人称)。7、语言的形态分类:从词法角度来分有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多式综合语;从句法角度来分有分析型语言和综合性语言。8、句子的分类: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第六章1、语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语言的使用。包括讲出语言和接受语言两个方面。2、语用学: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学科。3、言语行为的类型:表述行为;施为行为;成事行为。施为行为又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4、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会话合作原则、会话礼貌原则。\n前者有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联原则、方式原则;后者有慷慨原则、谦虚原则、一致原则。5、会话含义:依据一定的语言环境从句子中推导出的语句的实际含义叫做语句的会话含义。可分为特殊含义和一般含义两类。6、规约含义:语句中不因语用因素而改变,与听说双方是否遵守会话原则无关的意义。7、指示信息:说话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在语用学上称为指示语。8、指示语主要有: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时间指示语、话语指示语、社交指示语。第七章1、语言的发展:是指不同时期语言系统的发展变化。2、语言分化是由社会的分化和语言自身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3、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区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交通阻隔、大规模移民、社会割据)4、语言的社会变体:也叫社会方言,是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最突出的是行业语、阶级习惯语、隐语。5、共同语:又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各地区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是在同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n第八章1、自源文字:没有任何的借鉴情况下产生的文字,如汉字。2、他源文字:是指直接借用某一种文字来记录另一种语言或在某种文字的影响下创制的文字,如日文。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记录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4、文字系统:是某个民族哎历史上形成的记录该民族语言的全部符号和规则的系统。5、字母:是表音文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节的符号。第二部分主观题说明:此部分只用主干知识作答,部分举例略。第一章语言的本质一、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2、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3、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举例:棋子与棋局二、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它的社会性。\n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表现在: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2、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为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存在于运用之中。运用中的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因而它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4、由以上足见,社会的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第二章一、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发出元音的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气流会在发音器官某部位受到阻碍。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没有肌肉紧张,无部位感;辅音则相反。二、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特点:1、开音节多,闭音节少;辅音作首音的音节多,元音首音的音节少。2、汉语音韵学把每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3、普通话没有复辅音。4、结构匀称,界线分明。\n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每一个具体的语言所选用的音素并不完全相同。2、同样的音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区分的意义是不同的。3、同一语言里不同的音素的辨义功能不同。四、音位和音素的区别与联系1、音位和音素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2、音位和音素是类型和成员的关系。音位是语音类型,音素是这语音类型中的成员。五、确定音位的三原则1、对立性,是确定音位的最基本的原则。对立就是互相能区别意义。2、互补性,有些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它们永远不会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3、相似性,指被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的的音素在音质上必须是非常接近的。六、语流音变类型略(关键能举相关例子)\n第三章一、义素分析三步骤1、选取分析对象。分析对象应该是语义相关的一组词。2、提取共同的语义特征。3、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完成比较表述,使已经得到的语义特征建立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中。二、语义场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1、上下位关系。如“交通工具—车、船”。2、类义关系。同属于一个上位词的一组下位词,如“车、船、飞机”。3、同义关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语义特征,如“高兴”和“愉快”。4、反义关系。互补关系如“死”和“活”;相对关系如“老师”和“学生”;两极关系如“美”和“丑”。三、语义有哪几方面的基本属性?1、概括性。概括某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系统性。语音单位彼此构成语音系统。3、模糊性。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的外延比较模糊,没有明显的界限。\n4、民族性。不同民族对同类事物的概括范围和概括方式不同。第四章一、词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词是能独立运运用得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具有三个特点:1、定型性。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不会轻易改变。2、完整性。词能独立地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理解,独立地同别的语言材料结合。3、是句子的最小结合单位。词不能进行扩展,内部不能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二、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1、由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产生的新词,绝大多数属于一般词汇,如“网”构成“电网、网吧”等。2、一般词汇中的某些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逐渐转变为基本词汇。如“党”,“电”等。3、基本词汇的某些词,也会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而转变为一般词汇。如“君”,“弓”等。第五章一、语言普遍具有的构词法有哪些种类?1、附加:一种在词根上添加词缀的构词方法。例如在“师”\n前加前缀“老”构成“老师”。2、复合:把两个或更多个词根语素组合成词的构词方法。例如汉语的“工人”,“教师”等复合词。3、内部屈折:通过改变语素的语音形式构成新词的构词方法。例如在英语中,food食物----feed喂养。4、重音移动:通过改变重音位置构成新词的构词方法。例如在英语中,/detail分遣队;de/tail分派。5、重叠:同一词根语素重复使用。例如“哥”--“哥哥”;“星”--“星星”。二、、语言普遍具有的构形法有哪些种类?1、附加:在词干上添加或变换词尾,例如英语名词单数变复数要添加词尾-s2、内部屈折:依靠变换词根中元音或辅音来表达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3、重音移动:通过改变重音位置表示某种语法意义。4、重叠:重叠整个词或重叠其中的一部分。5、增补(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达不同的意义。6、外部形态:依靠添加辅助词来构成不同的词形。三、举例说明语法手段主要有哪些?1、选词:\n 进入结构的词首先要在语法的词类中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述宾结构,是从“读”和“书”的词类确定的。 2、词序: 例如汉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日语的宾语在后,主语在前。 3、虚词:4、词形变化 四、如何区分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1、孤立语:几乎没有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虚词和词序来表现。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2、屈折语:富于形态变化,词根部分不独立,不能作为一个独立形式使用。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3、黏着语:富于形态变化,一个词形变化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若要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就要一个一个地把构形成分黏着上去。日语是比较典型的黏着语。第六章一、奥斯汀把句子实施的行为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1、表述行为:也叫“以言指事”或“言之发”,是为了表述某事而说出的话语。2、施为行为:也叫“以言行事”或“示言之外力”,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实施了一种行为。3、成事行为:也叫“以言成事”或“收言后之果”,指说出话语之后在听话者身上产生了某种效果。\n二、三种语言行为的关系1、表述性言语行为通常就是施为性的言语行为。例如甲对乙说“外面风很大”有可能是在表述天气也可能暗示乙关窗;但不是所有的表述性言语行为都同时是施为性的言语行为。“外面雨很大”就很可能只是表述天气的话。2、施为性的言语行为是说话人能够控制、产生的,因而是可以确定的;相比之下,成事性的言语行为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成事性的言语行为能否在听话人的身上产生反应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三、话轮的转换原则1、发话者点明下一个发话者。2、发话者点明接下来的话题。3、自由选择,要求能够准确判断话轮延伸或结束的标记。四、说明例子中的语用前提例:王红,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前提是“班上有王红这个人”,但如果班上有两个王红的话,回答的人就无法确定下来,所以“班上有王红这个人”作为前提有效的、成立的条件是“班上有且只有一个王红”。\n五、合作原则包括哪些?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含有谈话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达不到或超过都不行。2、质的准则:不说只是虚假的话,不说缺少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前后出现的话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白,包括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有条理。第七章一、由语言自身的特性说明语言发展的特点1、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逐渐发展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2、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词汇变化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第二,语言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发展情况,其结果形成地域方言。二、语音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1、音位的分化与合并,例如汉语唇音声母和塞音声母的合并。2、音位关系的变化、音位的存在消失以及之间的对立、组合关系都会影响语音系统的变化。\n三、语言的混合同语言的融合有什么不同?1、语言混合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语言,其要素互相混合从而形成新的语言系统。2、语言融合是指一种语言受到另一语言的排挤而最终被完全取代,是不同民族深入长久广泛接触的结果。3、融合不是混合,融合不会产生新的语言或交际系统。融合通常以一种语言作为基础,保留自己的语法结果和基本词汇,另一种或几种语言逐渐失去交际作用而走向死亡,最终,两种或多种语言融合成一种语言。第八章一、文字和语言具有怎样的关系?1、文字的历史比语言的历史短得多。2、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3、文字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有声语言书面化的工具。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4、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制约不可能是绝对的。5、语言发展是渐变的,文字有渐变也有突变。6、文字可反作用于语言,对语言产生重要影响。\n7、文字对语言的影响还表现在词的书写形式有时可以改变词的语音形式。二、字母与字的关系字母与字都是文字系统中记录了语言要素的书写符号,他们是对等的文字单位,二者的区别在于,字母是表音类型的文字中记录音素或音节的书写符号,字是表意类型的文字中记录语素或词的书写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