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 M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AnIntroductiontoLinguisticsLecture1AnIntroductiontoLinguistics语言学概论\n认识课程比较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难语言学概论:理论多,概念多,抽象学习语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需要语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为学习这类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概论》重点讨论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从语言结构整体和全局来考察和把握语言的结构脉络,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些课程则是从某一个侧面来研究语言的结构。如果将语言看成为一座结构复杂的大厦,“语言学概论”就相当于为了解这座大厦的结构而举办的一个展览。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一本语言学著作就是语言学概论。\n学习方法一、态度端正,思想重视1、语言与生活的关系密切语言与日常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有关。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灰韵,uai)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咍韵,ai)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咍韵,ai)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灰韵,uai)\n2、语言学与外语的关系密切借助语言理论知识→比较学习→提高学习技巧和外语水平如:womaneats→womeneatit/he/sheis;Iam;youarethink、looked、anactor语法关系的一致性语流音变英语“think”——舌尖中音[n]的发音是[ŋ]普通话里后鼻音是/ŋ/的字,日语都念长音:英雄えいゆう普通话是前鼻音的字,日语也念前鼻音,即拨音“ん”:精神せいしん\n3、语言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密切语言是民族标志,社会政治的变化往往影响语言。前苏联→独立(民族语)→哈萨克斯坦总统竞选许多国家原本只有一种语言→分裂→亲属语言美洲:法语区/英语区欧盟诸国:工作语言不统一很多国家语言地位的规定成为政治斗争的导火线4、语言和专业的关系密切文学有文学理论,语言有语言理论→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n课后查阅相关资料,阅读语言理论著作,反复钻研理论概念。对比联系,强化记忆→牢固掌握课堂内容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结合语言事实进行理论分析,善于观察,做有心人,积累有趣的语言事实资料,为抽象理论作根据,提高语言灵敏度和捕捉力。语言学概论注重人类语言普遍特征的学习,必然要涉及到一些汉语里没有的语言现象,学习时,如果能很好地联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实际,联系外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实际,认识理解抽象的语言理论也就容易得多了。二、注意自学,加强实践练习\n某高校汉语教师教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讲解“东西”这个词时,告诉学生:凡属物质和精神的一般事物均可泛称“东西”,有时也可指人。这个解释是相当明确的。可是外国学生初学汉语,弄不清“东西”的指代范围和语言状况,更不知修辞效用和感情表达色彩。因此,当教师提问时,就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景:老师问:“什么是‘东西’?”学生答:“桌子是东西,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你是东西。”课堂内出现了笑声。老师提醒:“不对,不对。”学生——听自己的回答出了错,连忙更正:“阿,答错了,我不是东西,你也不是东西。”课堂内又出现了—片笑声。老师又好气又好笑“更不对了,‘你不是东西’这是句骂人的话。”这时学生愕然,问道:“那么你到底是不是东西?是东西的话,你是个什么东西?”\n课堂里笑声更响了,老师连忙说:“不行,不行,‘你是个什么东西’,这也是骂人的话。”学生茫然不解,无所适从。老师耐心地向学生解释:“‘东西’这个词一般指非人的事物,指人时有严格的语用和修辞限制,一般不说肯定句,如:‘张三是东西”;而否定句和疑问句则带有贬斥、责骂的意味,如:‘张三不是东西?’‘李四是什么东西!’如果再加感情修饰词语,则修辞色彩更为丰富,有时加强贬斥意味:,你这狗东西!’有时表示厌恶色彩,如‘这老东西活得不耐烦了?’有时表示诙谐和戏谑意味,如:‘你这个鬼东西.尽跟我捣蛋!’·你真是个笨东西,我讲三句话,你有两句听不懂。’有时表示喜爱色彩,如‘这小东西真可爱!’曹禺剧本《日出》中有一个女孩的名字就叫‘小东西’。”学生惊叹道:“呀,那么复杂!”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学生更加惊奇,问:“语言也是东西?”老师回答:‘语言也可称为‘东西”,前面加个这以示强调。”学生若有所悟,感叹道:“‘东西’这东西真是个怪东西”。\n陆文夫《围墙》中有—段话:可也有一部分人左看右看都不踏实,虽然提不出什么褒贬:总觉得有点“那个”……“那个”是什么,他们也没有好好地想,更说不清楚,要等待权威人士来评定。如果吴所长说—声’好”,多数的“那个”,也就不“那个”了,少数善于领会的“那个”还会把它说得好上天去哩。《精短小说报》1998第5期中有这样一段话:“范迪古堆起笑脸要表示自己的意思(即把雨衣让给科长),忽然又那个了。眼下正风传下半年要评定职称.此举难免有那个之嫌。他迪古堂堂正正,还不喜来那个的。”加着重号的几个“那个”都是什么意思?请猜猜看!\n参考资料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2、《语言论》,徐通锵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4、《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语文出版社2000年5、《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6、《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7、《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8、《语言论》,[美]爱德华·萨丕尔,商务印书馆1985年9、《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n绪论【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的建立(发展阶段)三、语言学的流派四、语言学的类别五、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六、语言学的功用\n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一)“语言学”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的性质: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系统。语言的结构:由语音(外在形式)[+载体:文字]、语义(内容)统一构成。语言的发展:1、怎样产生?2、有哪些演变规律?3、历史发展的情况?\n(二)语言学的对象——语言从研究对象看:横向研究——包括书面语,口语和外语纵向研究——包括“活”语言和“死”语言从研究结构看:包括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文字)等方面。\n(三)语言学的任务理论上阐述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应用的现象,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挖掘语言本质,概括规律→总结、整理出系统的理论→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在于语言的符号性结构上。例:鸡吃食/食,鸡吃同时,它还必须研究语法结构的约定俗成的规律及其组合的演变规律。例:食吃鸡\n(四)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本身构造复杂→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研究步骤:总——分——总先分成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四个部分→描写分析特点,比较差异→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归纳一般规律以汉语研究为基础,通过汉语了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n二、语言学的建立1、语言学产生原因:适应社会需要,改进方法而产生2、从语文学到语言学:语言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关系密切,引起注意→语言研究源于中国、印度、希腊-罗马(语文学三个源头)(1)中国:文言文的延续,古籍阅读的需要→形成以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为主的“小学”(2)印度:解读经文的需要→梵语语言的研究起步早→“声明学”;《巴尼尼经》(梵语语法专著)(3)希腊:哲学的巨大影响→迪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法最伟大的权威”的《希腊语法》→哲学家用逻辑研究语言→奠定了语法研究的基础\n3、语文学的局限(1)研究对象狭窄传统语文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由于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往往使语言与现实脱节。(2)研究目的单纯传统语文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目的是为了读懂古籍,不重视语言结构本身,对语言性质和规律缺乏科学认识。(3)研究地位低下传统语文学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因此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n4、语言学的建立虽然语文学存在局限,但却为语言学的建立准备了材料。社会进步→使用语言的状况发展,交往频繁→交际的范围超越国界,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提高→要求对语言本身进行各方面的探索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真正独立的语言科学诞生。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德国学者施莱歇尔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他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博普和格里木,俄国的沃斯托可夫。他们共同研究使语言纳入了历史的科学的轨道,把它当作研究的独立对象。\n三、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简单了解: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和优缺点\n1、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科的正式诞生从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语言学从此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用历史的观点和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现象,注意探讨规律,走上了科学的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理论和方法上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世纪初→初级阶段:丹麦拉斯克(R·Rask)德国格里木(J·Grimm)和博普(F·Bopp)19世纪中期→发展阶段: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Schleicher)按照语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作“谱系分类”,从事有关亲属语言早期的原始母语的构拟和重建→语言亲属关系的直观性19世纪末→新语法学派时期:德国的沃斯托可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创办《形态学研究》,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类推作用\n(1)优点:相对于语文学时期是一个巨大进步,使语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里程碑。建立比较法,注意古今语言,当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活”语言;运用进化论观点考察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作了谱系分类。(2)缺点:对口语的重视仍然不够,侧重古语及其发展,将语言事实作孤立的分析;忽视了语言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语言整体的系统性考察→已经不能适应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优点和缺点\n瑞士的索绪尔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一整套新理论→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棋子理论(1)主张系统的研究;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2)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跟其他单位区别、对立存在的(3)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和口语的研究;着重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2、结构主义语言学\n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又发展出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1)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在国际语言学会上公开音位学观点,代表作《音位学原理》代表人物:马泰修斯、雅科布逊(2)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强调语言是完整的符号系统,符号是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综合体,成立哥本哈根语言学会,创办《语言学学报》,论文《结构语言学》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3)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其先驱是鲍阿斯(FranzBoas)和萨丕尔(EdwardSapir)→强调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LeonardBloomfield→代表作《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布龙菲尔德时期”还有日内瓦学派、伦敦学派、莫斯科学派等小的学派。\n(1)优点: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不能孤立地研究,要从各成分间的关系,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作整体性认识;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影响很大。(2)缺点: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语句的具体内容。将形式和意义割裂开来。只能描写语言事实而不能解释原因。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点和缺点\n在批判和修正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成为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代表作《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只分析语言的表面现象,不能解释语言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不能分析语言的深层和歧义结构。例:他走了半小时了;Flyingplanescanbedangerous。Theshootingofhunterswasterrible!3、转换生成语言学\n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语言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揭示这些规则(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由句法、语音、语义三平面组成(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n1、2007年入学,我是新闻系.她是生物系。2、老吴头是安徽小保姆。3、我哥哥是个女孩,我妹妹是个男孩,我妹妹比我哥哥大。\n转换生成语言学重点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其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生成规则: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短语结构规则用一套符号表示,如:S→NP+VP,NP→D+N,VP→V+NP(S:句子.NP:名词短语.VP:动词短语.D:指示词.V:动词)词汇规则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保证,即对一个句子内各成分加以限制。违反这个限定,就会生成不合格的句子。如:“POST”前的名词一定是生物名词(一般指人)转换规则:主要指句式和结构的转换。音素音位规则\n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优点这种学说适合计算机的应用,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只重表层结构忽视深层结构的不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子和方向,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特别是人机翻译和对话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n四、语言学类别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言学的主体,理论基础,包括具体、个别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应用语言学:广义: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狭义:语言教学,指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语言习得心理)\n研究角度和范围: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各个部门→围绕着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研究宏观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各个类别→综合各门学科展开研究(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n理论语言学类别1、具体研究对象: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人类所有语言,探讨其性质、结构、功能、发展,揭示其普遍规律——语言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语义学个别语言学:一种或几种语言,为普通语言学提供材料并接受其指导。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侗傣语言学。\n2、研究时段: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以语言发展中某个阶段为横断面,研究相对静止的状态→横向研究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当代语言学、古代英语共时语言学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探索语言在不同阶段的演变情况→纵向研究涉及到一种语言,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历史语言学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n3、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描写语言学:断代式的研究,反映语言在某个时代的客观细致的面貌现代汉语语音学、古代汉语语法学、英语词汇学对比语言学: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共时的比较研究如:英汉语法、语音、句型和历时的比较研究如:古今汉语、古今英语词汇→类型比较)例:英语单词vine、wine,是第一个音素的区别使词义区别开来;汉语中音素v、w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伟、王、无、文、外”等,其中的w(u)读为v一点也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n4、研究对象的状态: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静态语言学:以静态的语言符号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其构成要素的分析描写动态语言学:以动态的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发展运动规律分类角度不同,一门学科可划分在不同类别中。如:现代汉语→理论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描写语言学\n应用语言学类别1、社会语言学:结合社会学和语言学,把语言结构和运用各方面与社会环境结合1952年首次出现名称,1964年学科诞生,吸收运用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关注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差异(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社会接触和混合等)\n2、心理语言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形成,认为语言是个人心理的反映。重点观察语言与个人的关系,通过语言了解人的心理认知活动;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人类怎样运用语言;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受和发生过程、语法的心理实现。比如有的语言学家提出“核心句”问题就是具有简单句、肯定句、主动句和陈述句性质的句子。\n3、神经语言学:最近20年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通过神经控制系统研究言语的产生;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人类语言活动主要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主管理性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关于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失语症来观察。神经语言学家正在寻找失语症和大脑的某一个部分之间的联系。\n语言的起源问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至今难有突破,关键就在于我们对人脑的机制研究不足以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真正把语言与人脑的关系研究透彻,破解其间的秘密,可以想见,语言及语言学史都将写下崭新的一页。4、统计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语言病理学统计语言学:作品、作家用词频率的统计→探索语言风格,为词典编纂提供依据(异形词规范)朝鲜语中汉语借词占75%,现代英语中有55%-75%的词借自法语、拉丁语或其它罗曼语。汉语常用的前20个词是:的一是我了有国不在他人大十二来们上三这中\n五、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语言是联系人们的纽带→不同学科对语言研究产生兴趣1、作为传授经验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关系密切2、作为思维工具→与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关系密切3、作为思想的表现形式→与文学、文化学关系密切(英汉比较:称谓→年龄、血缘、亲情)语言研究领域扩大→成果广泛运用→与自然科学也发生着密切的关系\n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评价语言学:“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它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n六、语言学的功用1、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本族语的结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2、指导我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研究语言:方言、本族语和外语3、有利于各项语文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扫除文盲、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语言规范化4、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5、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语言是信息载体,发挥很大作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6、对哲学也有重要意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语言习得等\n【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研究()()()()四大部分。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即“小学”指()()()三大部分。3、()()()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4、()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5、()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代表性著作是().6、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发展中又分出()()()三大主要的学派。7、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其著作()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8、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奠基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9、研究某种语言或某种方言的某个结构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详细状况的分支学科是()10、从具体研究对象看,现代汉语属于理论语言学的()\n二、名词解释1、语言学2、小学3、普通语言学4、专语语言学5、共时语言学6、历时语言学7、应用语言学8、社会语言学9、心理语言学10、神经语言学三、思考题1、古代传统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2、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时期?其主要的代表流派有哪些?3、为什么说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4、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包括哪些门类?\n阅读材料: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广泛收集世界各种语言材料,二是认识到梵语在语言比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初始阶段,丹麦的R·Rask、德国的J·Grimm和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Rask在他的《古代北欧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一书中第一个对基本语汇中的词进行系统的比较,找出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语言的亲缘关系。Grimm在其书的启发下,在他的《日耳曼语语法》里确定了希腊语、峨特语和高地德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即所谓的“格里木定律”(Grimm‘sLaw)。Bopp的主要著作是《梵语、禅德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峨特语和德语比较语法》,旨在把梵语和欧洲、亚洲的几种其他语言相比较,找出它们在形态上的共同来源。7/24/202145\n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他们在坚持这个原则时,以语言材料为依据,借鉴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类推”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这个学派的代表著作有布鲁克曼和德尔布吕克合著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和保罗的《语言史原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比较,不仅提出了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设,画出了世界语言的谱系,而且还创造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关语言起源、语言本质的新理论,为后来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n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系统的思想,特别致力于音位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学说。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研究内部语言学,对广义的语言学问题也很感兴趣,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及外部语言学的其它各领域。\n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叶尔姆斯列夫任哥本哈根语言学会会长,他的《语言理论导论》和《普通语法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这一学派以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学说为基础,着重语言形式的研究。它特别注重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这个学派区别于布拉格学派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把语言理论看成一个"纯演绎系统",采用"假设-推理"法对语言进行分析,不大涉及具体语言事实的研究,因而其影响面比较小。\n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厄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厄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盖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这不同于欧洲结构主义学派注重书面语的传统。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制定了一套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和描写的技术。这一学派对汉语研究影响很大。\n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虽然各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但也有共同之处:都接受了索绪尔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在语言中又区分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中的成分依据成分之间的差别和关系从话语中切分出来,并加以分类归并,而后从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去研究语言的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自产生以来,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n转换-生成流派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n转换-生成语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理论"时期,从1957年到1965年,《句法结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张语法自主,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是一致的。第二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从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论要略》,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标准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语义纳入到语法中来,提出语法结构有深层和表层之别,深层结构决定语义,他通过转换规则而转化为表层结构。第三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从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则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此外,这一阶段还提出了"虚迹"的理论。\n第四阶段是支配和约束理论时期。从1979年至今,以《支配和约束论集》为代表。这本书是根据乔姆斯基1979年在意大利比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支配"和"约束"理论整理成的。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中。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转换-生成语法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n参考书目录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高名凯,《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林焘 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苏联〕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年。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理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1994。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5。\n〔英国〕利奇,《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国〕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 〔美国〕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英国〕奥斯汀《论言有所为》许国璋译,《语言学译丛》(第一辑)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美国〕塞尔,《对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涂纪亮译),《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n转换-生成学派的研究还包括生成音系学,它是生成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研究人头脑中的音系知识。代表人物有雅科布逊、哈勒、乔姆斯基等。1952年,雅科布逊、哈勒等人合写的《言语分析初探》、1956年乔姆斯基、哈勒等合写的《英语的重音与音渡》以及1968年乔姆斯基和哈勒共同撰写的《英语语音模式》是其代表作。1975年以后,生成音系学进入非线性理论时期,演化出各种名目的音系学,在这一时期,乔姆斯基退出了音系学领域的研究而专攻句法,哈勒则仍是这一领域的旗手。生成形态学也是转换-生成学派的一个研究范畴。乔姆斯基在"论名物化"一文中首先确定了形态学在生成语法中的特定作用,哈勒于1973年进一步提出了生成形态学的第一个明晰的模式,继而西格尔、杰肯道夫、阿罗诺夫等人跟进,又对生成形态学的模式作了一些改进。总之,转换-生成学派以语法为研究目的,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都服从于这个目的,同时又都对各自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n第一章语言【教学目的要求】理解语言的含义;认识语言的性质;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内容】语言与言语:语言的定义、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性质: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全民性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n语言与言语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首先区别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n语言与言语的区别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确定的部分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3、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有共同性和社会性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n二、语言与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均质的系统.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4、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n没有放在言语当中运用的,或者未被社会承认的言语成分。语余成分和语言有关但并非语言。它包括:1、个人创造的新词汇、新语法。(小孩说话)2、个人误用的言语成分。(语音、词汇、语法)3、言语的生理部分。(嗓音、语速)4、行文格式。(写出来的话)语余成分(超语言的剩余成分)\n语言的性质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全民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n符号性一、什么是符号符号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二十世纪中期以索绪尔等人为代表提出的。“符号”与“征候”不同。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引述艾恩斯特·纳盖尔的话:“按照我的理解,一个符号,可以是任意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的事物的事物。”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n符号的构成:形式+意义形式:符号的外在形状、结构,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如声音、线条、色彩)——可以感知——“能指”;意义: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意味)——“所指”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二者互相依存。符号的种类: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符号的基本特点:客观性、物质性、约定性\n二、语言符号(一)语言符号的定义语言符号是用语音形式来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的不同: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质形式是文字——保存和延续信息2、一般符号的构成简单;而语言符号的构成非常复杂,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层级体系。3、一般符号的构造简单,只能表达有限的、简单的内容;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4、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生成新的意义;而语言符号能重复使用,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n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或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但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确定,进入交际,依存于某一社会群体,便对使用者具有强制性,不能擅自变更。英语:telephone——汉语:德律风→电话。《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n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第一,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如:英语uncle——汉语“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汉语“婶婶、舅妈、姑姑、姨妈”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有任意性,如方言。\n2、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中,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出现,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语言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n4、可变性/发展性历时地看,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决定了语言的可变性和不变性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A、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交际需要→音义适应B、语言流传→产生误差C、使用语言错误→积非成是(语音、语法、语义)D、创造语言(好奇)3、稳定性语言符号的稳定性是由任意性、约定性决定的。5、生成性\n系统性一、什么是系统:许多元素有机结合执行某种职能达到某种目的形成的体系。系统的三要素:元素、功能、秩序二、语言系统:三要素:元素(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功能(交际、思维)秩序(层级性)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语言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n三、语言系统的特点1、层级性——组成规则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装置内的符号单位不是孤立的,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音位——/m/、/t‘/、/t/—/A/语素——马(mǎ);他(tā);打(dǎ)。词(短语)——枣红马;他们;鞭打。句子——他们鞭打枣红马。\n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语言系统就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最小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词组,第四级是句子。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n语言单位的层级关系图\n从系统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出若干子系统:四个基本层次(子系统):语音、词汇、语义、语法音质音位(元音、辅音)→音节超音质音位(调位、时位、量位)语素层(形位层)词层→短语层→句层、熟语层语素义位(形位义位)词义位(词位义位)→义丛→义场形态(构形法/构词法)句法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n2、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运转规则聚合关系语言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纵向替换性组合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横向线条性\n组合关系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聚合关系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组词造句过程:立出句子结构(组合规则)→选择适当的词(聚合规则)→句子在其规则作用下产生\n不但所有的语言符号(符号系列)处在组合和聚合两种关系中,构成符号的各级单位也处在该关系中。音节3、自组织性语言单位互相制约,形成有层次有规律的有序结构→内部动力,相互作用→一个发生变化,其他跟着变化→社会性表现\n社会性1950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提出了语言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属于社会现象。一、什么是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它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什么是自然现象第一,其产生发展取决于自然界,而不是社会。第二,其发生发展有自身规律,有必然性结局。第三,可以父子并存,几世同堂。第四,有遗传现象。\n语言属于社会现象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语言与自然现象有根本的区别。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个人现象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说听由个人承担;而语言则受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制约。\n三、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消亡而消亡。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掌握语言。2)社会离不开语言:人类出现以语言为存在条件。历史、文化传播,共同活动、生产等环节都离不开语言。2、语言为社会服务作为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为社会服务。3、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n4、个人语言受社会制约“狼孩”学不会人类语言;中国人学外语去外国5、语言交际是集体性的社会活动交际表现为一个过程:想说(编码)→说出(发送)→传送(传递)→接收→完成(解码)6、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动物不具备语言。动物有没有语言?鹦鹉学舌,猩猩学话,蜜蜂找蜜源,泰国的长臂猿能发出9种不同的喊叫——动物语言?\n动物没有语言1、动物不具有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是人类祖先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而交际的需要促使语言的最后产生。2、不存在“猩猩语言”。将刚生下的婴儿和小猩猩一起喂养,表明猩猩的发音器官不足以发出人类的各种语音,不能组合词。3、不存在“鹦鹉语言”。经过专门训练,鹦鹉能模仿人类的语词、短句。但仍与人类语言有别。\n\n语言的社会性体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阶层等方面的人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变异。(共时)行业用语、术语、阶级方言都是常见的社会方言。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变体),主要差别是语音。地域方言是因地域的隔离引起的,差异比较大,主要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表现。汉语的七大方言:汉语方言主要可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种。\n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n全民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没有阶级性:首先,从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n其次,从语言自身的结构看,其本身也没有阶级性可言。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都谈不上阶级性;最后,从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看,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n语言全民性的表现:1、为全民创造横向看:全体成员;纵向看:历代人们2、为全民使用适应需要→全民创造→世代使用3、为全民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阶层性不同阶层、集团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词义理解和词汇运用上如:“坐山雕”、“密斯”和“密斯特”隐语/黑话(耕沙;歪下;玉子)\n语言的功能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为社会服务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不具备2、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反之亦然。3、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代码(现实的编码体系)交际: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4、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n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除语言外,最常用的交际工具是文字和体态语。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仅有几千年的历史;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很多;体态语(副语言):有时作用重大,但是必须以语言交际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双方理解,心领神会的基础上。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它们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为了适应语言的需要产生,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n二、思维职能(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大脑的机能,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综合能力。(二)思维类型1、动作思维思维过程中依赖实际动作并以此为支柱。直接感知对象,以实际动作影响对象。儿童、设计师2、形象思维唤起表象,并对其进行选择性加工改造。基本单位是表象。艺术家、足球教练员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概念思维)以语言为工具,运用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先对客观对象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判断推理\n计算(2+3):幼儿→用实物或手指(动作思维)→暗中替换(形象思维)成人→心算(抽象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通常有人称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非语言思维”,而把抽象思维称为“语言思维”,但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才能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比如未学会说话的幼儿),但一旦具有抽象思维能力,思维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语言始终占有主导地位。一切思想最终都要传达给别人,动作、表象、图画等的翻译和解释最终都离不开语言。\n(三)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A、从认知学讲,语言是认知的伙伴→固定认识成果B、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成果都离不开语言2、语言离不开思维A、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运用中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思维,就无所谓交际。B、语言中词和句子的意义是思维赋予的;层级关系、组合、聚合等与思维的活动模式相吻合。总之,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n四、语言和思维的区别1、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来沟通思想、传递信息。3、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4、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5、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两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科学研究的对象。\n思维方式与民族特点相连各民族之间存在方式差异表现为语言系统的差异世界语言丰富多彩客观世界一致,认识对象相同思维内容相同保证了不同语言的民族可相互交流思想,各种语言可以互译\n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间的历史同源关系就是亲属关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成语系→语族→语支→语群四大谱系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语支——英语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n世界语言的类型分类:根据词法特点分类: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根据句法特点分类:综合语、分析语根据语序分类:SVO语、SOV语、VSO语语言的谱系分类: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的地域分类:不同的方言\n地域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关系亲属语言是原始语言分化的结果,方言是某一种独立的语言的内部分支。地域方言如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从而形成亲属语言。共同语是否存在和社会的分化程度可以区别方言与亲属语言。\n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的异同\n【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超语言的剩余成分是指()中扣除语言成分后剩下的成分。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工具,而且也是()的工具,这是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3、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4、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第四级是()。6、语言体系中的一切成分都以关系为基础,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两种关系就是()和()。7、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的()()()()和()的过程。8、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最重要的是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n9、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和()三种类型。10、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突出表现在它具有()特点,没有阶级性。11、依照语言间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可以把语言分为()()()和()。其中,()是最大的类,相互间的亲属关系最疏远。1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用()来确定的,如汉语和藏语是具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原始()。二、名词解释1、语言2、语余成分3、符号4、组合关系5、聚合关系6、思维7、动作思维8、形象思维9、抽象思维10、亲属语言11、社会方言12、地域方言13、谱系分类14、皮钦语15、克里奥耳语\n三、思考题1、汉人说的就是汉语,英国人说的就是英语,对吗?为什么?2、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3、为什么说语言也是一种符号?4、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5、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既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为什么对于使用语言的人又具有强制性?7、谈谈你对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条性和层次性的认识。8、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说语言符号既是难变的又是可变的?9、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10、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1、怎样理解语言的全民性特点?1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n1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14、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类聚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15、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16、语言和思维是一回事吗?为什么?17、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8、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题:1、人类语言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2、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怎样的?3、聋哑人能否进行思维?4、智能机器人有没有思维?5、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语言有没有关系?6、鹦鹉学舌,海豚学话,猩猩学会使用手势语能说明动物也有语言吗?为什么?\n第二章语音【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及区别;掌握音位及音位的组合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教学内容】语音的性质(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构成(音素、音位、音节)语音的发展演变(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n语音的性质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与其他声音相比,语音的特点:1)自然界声音:不是发音器官发出,不表示特定含义2)动物声音:对环境的即时反应,不能组合,不表思维3)人的声音:咳嗽、哈欠等→自然反应,不能形成符号语音学:研究语音的科学,可从多种角度去研究:普通语音学、具体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实验语音学\n二、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一种声音(物体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生理属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用于交际,有一定意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语言交际活动的链条: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n(一)生理属性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1、动力部分:肺和气管人类语音一般靠呼出气流发出→呼气音(非洲:缩气音/反音)2、发音体:喉头、声带喉头的几块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会厌软骨;声带:是否振动3、共鸣腔:(调节器官)口腔、鼻腔和咽腔口腔: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小舌、舌头鼻腔:鼻化音、鼻音声带、唇、舌头、软腭、小舌、下颚→主动发音器官齿、齿龈、硬腭等→被动发音器官\n(二)物理属性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1、音高:决定于振动频率的快慢(正比)人类语音的音高取决因素:声带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音高的作用:构成声调和句调(汉语靠音高变化区别意义)2、音长:决定于声波持续时间的长短(正比)音长的作用:通过音长变化调节语调(英语等靠音长区别意义;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调,入声短,其他相对较长)3、音强:决定于发音体声波振幅的大小。(正比)人类语音音强的取决因素:发音动力的大小。音强的作用:协同音长、音高调节语调。(英语等靠音强变化区别意义;汉语的轻声)音高、音长和音强是相对的,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n4、音质: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音质的决定因素:陪音的数量、振幅、频率及其与基音的关系。从声学角度看,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两种:语音中元音属于乐音;清辅音属于噪音;浊辅音属于混合音。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出现基音和陪音变化的原因)A、发音体不同。乐队中不同乐器发音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木棍敲击和划过锣鼓发音不同。[k][k’][x]C、共鸣器形状不同。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i][y]\n语音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四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四个成分,但总的说来,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音色是最根本、最本质的,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都是以不同音色的成分为其最基本构成,其他要素则不占据主要地位。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的的关系:A、元音的音色与频率(音高)、振幅呈现有规律的对应关系。低元音→频率低→振幅大;高元音→频率高→振幅小B、音高与音长也有规律性联系。C、音高与音强之间有一定联系,可以互为伴随特征。发音高→力强→音强;发音低→力弱→音弱\n3、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根本属性使语音和其他声音区别开来语音的社会属性就是看什么样的音在怎样的系统起到怎样的作用。如:音位最小的语音单位具体语言区别意义语音的社会性表现:(1)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太阳/日头/老爷子、sun、たいよう[日语]);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同意义(2)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任何语言和方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即使物理、生理属性相同的现象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同。如:汉语大部分方言无浊音;英语有浊音。\n语音的构成一、音素1、定义: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1)一个音素用一个字母(2)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long[ŋ])(3)一个字母对应多个音素(a→ә、ei、æ)国际音标所用的符号主要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时则采用反写、倒写、合用、增添附加符号、用小写尺寸的大写字母等方式解决。\n要特别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例如拉丁字母b.d.g.h在国际音标中代表的音素都不是汉语拼音,普通话中没有这些音。3、音素的记录(1)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2)国际音标的优点:标音准确;符号简单易学;使用灵活。\n二、音素的分类——元音和辅音(一)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气流在发音通道上有无障碍→最主要区别(2)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状态(3)声带是否振动(4)气流的强弱(5)是否是纯乐音(6)能否自成音节生理标准物理标准社会标准(运用标准)\n(二)元音1、定义与特点(与辅音对比)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2、元音的分类:区别不同元音主要根据共鸣器形状:口腔形状根据口腔里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普通话7个舌面元音,2个舌尖元音;1个卷舌元音。舌面元音的音色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圆展决定。A、舌位高低:七级: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B、舌位前后:三类(前、央、后)C、唇形圆展:两类(圆、不圆)\n元音舌位图八大正则元音(标准元音):四个极限音;四个定位音。\n元音的种类:A、口元音(主要依靠口腔)→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B、鼻化元音(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C、松元音/紧元音:发音器官紧张程度的松紧可以区别意义D、长元音/短元音:元音音长可以区别意义(三)辅音1、定义与特点(与元音对比)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n2、辅音的分类:辅音的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发音部位: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辅音的发音比较复杂,包括唇、齿、舌、喉各个方面。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n\n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1、排除阻碍方式:送不送气、发不发声、通过鼻腔还是口腔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口音/鼻音2、形成和保持阻碍方式: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边擦音、颤音、闪音。\n\n辅音发音的几种独特情况1、半元音: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属于混合音。声带颤动,较为响亮;又略带摩擦;口腔近于开放,乐音成分大些。普通话零声母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韵头都是半元音。2、腭化辅音:发音时扩大舌面与上颚的接触面,在发辅音时同时加上[j]音,两者合成一个音素。英语dew、俄语、普通话[t、t’、n、l]与齐齿呼相拼时,就带有腭化色彩。3、唇化辅音:发辅音时伴随圆唇动作,一般在辅音下方(或右上方)加“w”。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常见,特别是舌根唇化明显。普通话,多数辅音与合口、撮口韵母相拼时带唇化色彩。4、清鼻音、清边音:声带不震动,然后经鼻腔、口腔的舌边流出,在辅音下方加“o”。汉藏语系中瑶语勉话多见。\n音位音位的性质特点音位变体音位的归纳原则音位系统\n一、音位的定义与特点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且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不同的音位。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在区别意义的前提下,是最小的,不可以再切分的。\n3、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在一次发音中音素和音位并没有什么区别→音位在一次发音中只能由具体的音素来体现。4、总属于具体语音或方言的普通话“听/t’iŋ/”与“灯/təŋ/”韵母不同,元音不同,还可以再切分→所以音位应该是/i/、/ə/,而不是/iŋ/、/əŋ/度/tu51/、兔/t’u51/、怒/nu51/、路/lu51//tt’nl/;巴/pA55/、逼/pi55/、逋/pu55/、拨/po55/”/AIuo/。\n音位学说的创立:最早提出的是俄国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他的学生克鲁舍夫斯基明确提出“音位”的名称,另一学生谢尔巴发展了音位理论,使之自成体系。理论产生后向英美传播,英国的语音学家D·琼斯接受并融合了本国学者斯威特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音位观;美国的萨丕尔、布龙菲尔德也注意到了语音的辨义作用,发展了音位理论;俄国的特鲁别茨柯依撰写了《音位学原理》,成为集大成之作;随着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又衍生出生成音系学。\n二、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只能出现在某种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是一个音位在不同环境中受不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如普通话/a/音位,有四个常见的变体,而且有各自的出现条件:[pai]中,受前元音[i]的影响→前元音/a/[mA]中,受单韵母影响→央元音/A/[lɑu]中,受后元音[u]影响→后元音/ɑ/[jiєn]中,受韵头[i]影响→半低前元音/є//a/的条件变体\n2、典型变体和一般变体能单独出现或出现频率较大的音位变体是典型变体。一个音位中只有一个典型变体,其余为一般变体。宽式标音中标出的往往就是音位的典型变体:如“鹅”→/e35/读音时可根据条件读变体的音:鹅→[35](2)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能自由地出现在某种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不受条件地限制,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替换,不区别意义。如四川话、湖南话、湖北话[n]、[l]不分→/n/的自由变体。傣语[x]、[k']可以替换→/x/的自由变体。\n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1、音位和音素区别:A、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没有辨义作用;音位是从特定音系中分析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具有辨义作用。B、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和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nC、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与归并。D、音素是一次发音就可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系列)发音。联系:作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比音素更高一级,它是在音素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而音素是音位所使用的语音资料实体。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不同角度看,可能是音位,也可能是音素。\n2、音位与音位变体“音位”只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看到它的真实面貌。音位是从具体变体中归纳而成的语音类型单位,没有具体的音位变体,音位就不会存在。音位与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n三、归纳音位的原则音位归纳目的:将具体语言中无限的语音归纳成数目确定的音位1、对立原则汉语:/k/、/k‘/分属不同音位。//、/k/则属于同一个音位。“姑”[ku]、“哭”[k‘u]——对立——/k/、/k‘/两个音位“哥哥”[kəgə]、[kəkə]——不对立——/k/、//归纳为一个英语:ski[ski:]、[ski:]——不对立——/k/、/k’/合并一个gill[il]、kill[kil]——对立——/k/、//划分两个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这几个音素就形成一种对立关系。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n2、互补相似原则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几个相似或相近的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但出现环境各有分工,分布状况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这些音素都可以作为同一音位的变体归并起来。其中,语音相似或相近是非常重要的(音感特征)。如普通话[a、A、α、ɛ]:a为前元音、A为单元音、α为后元音、用在[i]和韵尾[n]之间→分布互补,可归并为一个音位[i、ɿ、ʅ]三者在普通话中形成互补分布,且三者在发音上具有相似性→可归并为一个音位。思考:[t、t’、]与[ts、ts’、s][t、t’、][k、k’、x]构成互补分布,语音相似,能否合并为三组音位?\n3、随意替换性原则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可以自由替换而无辨义作用的若干音位可以归并在一起。语音上不同的音素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并且在一切活语言环境中可以彼此替换,没有功能差别。普通话[u]、[U]、[w]是/u/的变体;方言[n]、[l]是/n/的变体。任何音系中,一个音位内的所有变体与另一个音位内的所有变体相互具有辨义作用→所以对立性原则是最根本的互补相似性原则将条件变体加以合并;随意替换性原则将自由变体加以合并。归纳出音位数目\n不同语言中,语音体系不同→音素和音素的差异是否构成功能差别也不同→相同的音素进入不同的音系,其相互关系可能不同→每个语言/方言的音位及其内容不同英语[p][p‘]:people/speak→一个音位/p/;汉语两个音位;英语[p][b]:pig/big→两个音位/p/、/b/,汉语一个音位。一种语言里音位的总量很少,大多在15—50之间,以30左右常见。\n归纳音位的因素赵元任在30年代发表《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一文,是早期音位分析理论的经典之作。他指出:对一种语言进行音位归纳,不能要求得出唯一正确的音位答案。归纳音位时,强调或侧重音位的不同方面,音位归纳的结果就会不同。比如,要求音位与音位变体之间的联系简单化,或要求音位成员之间在语音上尽可能地相近,或要求音位符号有最大的可逆性(见符得音),这样音位的数目就会偏多;如果侧重音位单位的经济简明,或要求音位符号的选择不超出常用的拉丁字母的范围,音位的数目就会减少。\n作业:归纳音位(方言)1、[tt’]与[kk’x]2、[n]与[l]3、[i--]4、[tt‘]与[tsts‘s]5、[a]与[ã]6、[d]与[t]\n四、音位的分类→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一)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根据音质特征所构成的功能差别来考虑,从音质辨义的角度归纳出来的音位。音质音位主要指元音、辅音音位。音质音位在语流中总是按出现时间先后一段一段地排成线性序列,所以又叫做音段音位。(二)超音质音位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超音质音位主要指调位、时位、量位。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n1、调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由调位变体组成。调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重要特点,成为区别形位、词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标志。一个音节调位不同,语音形式不同,意义不同。(1)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调位的数目不同。(2)方言调位最少的是河北滦县话,较多的是广西玉林话。(3)普通话有4个调位→4种音高对比模式(高平、中升、降升、高降)五度标记法:/55/、/35/、/214/、/51/(4)邻近调位相互影响会产生条件变体,通常用典型调位变体来表示调位。如/55/(包括/44/、/35/等一般变体)\n2、量位(重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强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1)由量位变体组成。Perfectadj.完美的v.使完美rebel反叛的v.反叛Subjectn.学科v.使隶属objectn.物体v.反对refusen.垃圾v.拒绝(2)构成量位的音强是相对的,通常重读音节要读重些。(3)一般只有具备自由重音的语言才可能有量位,重音位置固定的语言由于不能形成对立差别因此无量位。如:法语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芬兰语的重音在第一音节;波兰语的重音在倒数第二音节。(4)汉藏语系多属非重音语言。一般音强不能造成功能差别。普通话的轻声比较特殊,它有辨义作用,是一种弱化音节,与音高、音长、音质都有关系.\n3、时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长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1)它也是由时位变体组成(长短也具有相对性)(2)英语中明显的长短元音的差别可看成时位的对比。如:sit[sit]→seat[si:t](3)我国广州话和少数民族语言中有这种对立。辅音的长短差别也可以形成时位。如:广州话:“蓝”/la:m/——“林”/lam/爱沙尼亚:“亚麻”/lina/—“城市”/lin:a/—”至城市”/lin::a/(4)普通话一般没有时位。元音长短差异表现在个别“儿化韵”中,但无普遍意义\n语音的组合和聚合一、语音的聚合1、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一个音同其他音区别开来的语音特征就是区别性特征。音素与音素的区别性特征主要靠语音发音的生理特征和声学特征来确定。如辅音[p]是由辅音、清音、不送气、塞音、口音、唇音等特征聚合而成的。音位的区别特征就是能够区别不同音位的语音特征,一个音位实际上是若干个区别特征的总和。不同音位之间至少有一个区别的特征相区别。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是现代音系学的重要概念,是对音位进行微观分析得出的最小单位,也是具体音系中最基本的区别性单位。\n音位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因此构成它的区别性特征同样受到系统的规定和制约。如普通话/p/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与英语/p/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不同:普通话/p/:辅音性;双唇音;塞音;不送气;口音英语/p/:辅音性;双唇音;塞音;清音性;口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按二元的偶分法来确定,表现为二元的对立。一个音位实际上是一束区别特征的集合。音位描写可采用矩阵方式。\n2、音位的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具有同一区别特征的各个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音位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一对或几对语音特征的对立。音位的聚合具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双向聚合:某些音位分属两个聚合中,呈平行对称分布;有的音位彼此依靠多项特征相互区别——多项对立如:/p//p’//m//t//t’//n/整齐对称分布/k//k’//ŋ/不送气送气鼻音普通话音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往往出现不对称的现象。单向聚合:有的音位只靠一项对立特征与别的音位区别。如/ŋ/仅是清浊的对立——孤立对立/单项对立\n补充:音位的区别特征20世纪50年代,布拉格学派(音位学派)创始人雅柯布逊在瑞典声学家方特和美国语言学家哈勒的帮助下,创立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理论,他考察了上百种语言,从世界语言中概括出了12对音位的区别特征。后人陆续增加,到乔姆斯基和哈勒的《英语的音型》,已经把区别特征发展到30多对。12对区别性特征:(1)元音/非元音(2)辅音/非辅音(3)突发性/延续性(4)急煞性/非急煞性(5)粗糙性/柔润性(6)浊音/清音(7)集聚/分散(8)沉钝/尖锐(9)降音/平音(10)升音/平音(11)紧张/松弛(12)口音/鼻音\n二、语音的组合——音节1、什么是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语音结构单位,可由一个或多个语音单位构成。音位组合规律通常在音节范围内进行研究,其组合特点表现在音节构造上。普通话音节最少有一个音素,最多四个音素。由音素构成的音节包含在由音位构成的音节中:[nA]→/na/(/na/、/nA/、/lA/…)2、语音单位为什么要组合(1)语音单位是语言符号的组成元素→语流中不可能孤立存在(2)语音单位有限,语义内容无限\n3、音节的发音过程发音器官由松到紧再恢复到松。弱→强→弱的形式。两音节交界处是最弱的(音谷),处于音峰位置上最强的音大多是一个音节中最响亮的元音(开口最大的元音或紧张度最强的辅音)4、音节的构造音峰阶段→领音;渐强阶段→起音;渐弱阶段→收音。基本模式:起音+领音+收音(辅音→闭音节;元音→开音节)构成方式:领音;起音+领音;领音+收音;起音+领音+收音\n汉语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领音]+韵尾)、声调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的,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的。根据韵母第一个元音的情况,一般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汉语音节的声母和四呼的配合很有规律,是音位互补关系的体现。\n复元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体。复元音包括二合元音(前响二合元音[ai]与后响二合元音[ia][ua])和三合元音(中响复合元音[uɑi][uei])复辅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体。如英语fly的“fl”;俄语Страна(国家)中的“стр”。汉藏语系中某些语言和南亚语系中复辅音比较丰富,都出现在音节开头,如[pl][bl][kl]等。藏语[sbr-]三个辅音结合很密切。印欧语系中复辅音结合比较松,形式不固定,可以多个连在一起,位置也不固定,如英语[strit]。汉语普通话塞擦音不是复辅音:结合紧密,作用同单个辅音。\n音位系统一、什么是音位系统音位系统是指特定语言或方言的全部音位组成的关系网络。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音位系统,在特定系统中,每个音位以自己的区别性特征与其他音位既相对立,又相联系,聚合成许多平行对称的系列。二、音位系统的表现音位的系统性是通过特定音位之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来体现的:一方面,音位与音位组合成音节→组合搭配规律;另一方面,音位与音位的区别性特征→聚合成各种系列。\n三、音位系统的内容在特定系统中,音位系统大致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的内容:1、它的全部音位(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2、音位的全部变体及条件变体的出现条件3、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各种各样的区别性特征)4、音位与音位的组合原则及规律。\n四、普通话音位系统(一)全部音位1、辅音音位:(19?21?22?)[tt’](独立?合并/kk’x/组)合并理由:互补分布+音感相似;历史音韵;经济简约;方言\n2、元音音位(5?6?10?)→[i][o]的处理普通话10个单元音:[A][o][e][ə][i][u][y][-ɿ][-ʅ][ɚ]A、[i-ɿ-ʅ]合并为/i/→理由:互补+音感相似;书写方便B、卷舌[ɚ]切分为两个音段,[ə]作为/e/的变体;卷舌符号作为辅音//的变体→理由:经济简化;使音位的聚合更有序C、[]常见于[i][y]之后,与[e][ə][]互补→归并/e/音位D、不圆唇元音[]与圆唇元音[o]合并→理由:互补+音感相似?3、调位普通话4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n(二)全部变体及出现条件1、辅音音位的常见变体2、元音音位的常见变体/a/→[a、A、ɑ、]/e/→[əe]/u/→[uwU]/i/→[i–-]3、调位的常见变体\n(三)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同音位至少有一项对立特征,有些有多项对立特征:/p/与/p’/有一项对立特征/p/与/ts’/有三项对立特征/a/与/i/有一项对立特征/a/与/u/有三项对立特征\n(四)音位的组合规则1、辅音音位除/ŋ/外都可充当声母;2、/n//ŋ/可出现于音节的末尾,无复辅音。3、/f、ts、ts’、s、t、t、/不能与/i//y/相拼;/p、p’、m、t、t’/能与/i/拼,但不与/y/拼。\n五、不同语言音位系统的差异1、音位数目不同多在15-50之间,普通话(19+5/22+6)哈萨克语33,普米语62音位数目最少的是夏威夷语(13个,5个元音+8个辅音)2、具体音位不同(音位内容不同)汉语有/tʂtʂ’ʂy/,英语、俄语没有;英语有/θ/,汉语没有;俄语有颤音/r/,汉语、英语没有。\n3、音位对立重点不同(区别性特征不同)汉语送气、不送气的对立,共5对:/pp’/;/tt’/;/kk’/;/tsts’/;/tt’/英语清浊的对立,共8对:[p][t][k][f][θ][s][ʦ][tr][ʃ][ʧ][b][d][ɡ][v][ð][z][ʣ][dr][ʒ][ʤ]\n4、音位的组合规律不同体现为不同语言音节结构类型和音节数目的差异:夏威夷语:45个音节,两种类型:(1)元音(2)辅音+元音汉语:418个音节(带调音节1332)四种类型:(1)元音(2)辅音+元音(3)辅音+元音+辅音(4)元音+辅音英语:4500个音节,除辅音/h//ŋ/外,既可在开头,又可在末尾和音节之间,辅音可连用。\n语音的发展语音的演变包括:共时变化→语流音变;历时变化→历史音变一、语流音变1.什么是语流音变:特定语流中的音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或者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也叫连读音变。大多数情况下,语流音变都发生在音位范围内条件变体的替换。2.语流音变的主要情况常见的语流音变情况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等。\n(1)同化与异化同化:言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语音变化,指两个不同或不相近的音连读,受影响而变得相同或相近。普通话的“面包”miànbāo,前一个音节的韵尾/n/受到后一个音节的声母/p/影响,读成了/m/;英语:think/ŋ/、looked/t/变化了的音→被同化音;未变化的音→同化音土耳其、匈牙利语多音节词所有元音都具有某个共同特征:元音的舌位必须相同或相近→前元音+前元音;后元音+后元音元音和谐是导致元音同化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规律。\n同化的具体表现:A、顺同化(前进同化)/逆同化(后退同化)顺同化:前面的音同化后面的音广州话:精[ʦiŋ]神[siŋ]→精神[ʦiŋniŋ]莆田话:红旗[xoŋki]→[xoŋŋi]逆同化:后面的音同化前面的音难免[nanmian]→[nammian]辛苦[ɕink’u]→[ɕiŋk’u]This+shape→[ðiʃʃeip]inbed[imbed]\nB、近接同化(邻近同化)/远接同化近接同化:莆田话(光明[kŋmiŋ]→[kmmiŋ])远接同化:藏语(太阳[ima]→[imә])C、完全同化/部分同化/互相同化(溶化同化)完全同化:广州话(一元[jatman]→[jamman])部分同化:勤恳[ʨ’ink’ən]→[ʨ’iŋk’ən]互相同化:福州话(新妇[siŋpou]→[simmou];皇帝[xuoŋta]→[xuomna])\n异化:两个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连读,受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原因:避免拗口,增强邻音差异性)俄语;法语“militɑire”[militr]→[melitr]汉语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异化: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变阳平。/214+214/→/35+214/同化和异化的组合规则,也适用于音节的构成,如:[θ]是舌尖后清擦音,[y]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两者发音部位相差太远,拼读起来很费劲,于是由发音情况相近的shu和xu取代。\n(2)弱化和脱落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发音时受所处地位(末尾、助词)的影响而引起的肌肉紧张度减弱的音变现象。A、辅音弱化→发音阻力减弱(清→浊;塞→擦)大的[tAtə]→[tAdə];哥哥[kk]→[kә]B、元音弱化:前、后、高、低元音→央、中元音李家[litia]→[litiә]妈妈[mAmA]→[mAmә]复元音→单元音木头[mut’ou]→[mut’o]脑袋[nutai]→[nud](元音、辅音都弱化)C、声调弱化:有调音节→轻声\n脱落:语流音变中连读的某个音消失的语音现象。A、汉语轻声音节经常出现脱落情况。如:我们[womәn]→[wom];豆腐[toufu]→[touf]。英语:letus/letAs/→let's/lets/B、为了连读方便,儿化音节里韵尾-i、-n常脱落。锅盖儿[kuokai]→[kuoka];茶缸儿[t’Akɑŋ]→[t’Akă]小孩儿[iɑuxai]→[iɑuxa]\n(3)增音:语流中连读发音时音素增加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啊”音变→受前面音的影响增加一个声母或韵头。天啊[t’iєnA]→[t’iєnnA];好啊[xɑuA]→[xɑuuA]英语:places→[pleisiz];冠词在元音前加[n]:如anactor\n(4)换音/合音换音:语流中连读的两个音的正常位置发生了变化。如北京话“言语”[iєny]→[yєni]→[i][y]互换山东的新泰、曹县话:“脖拉颈”[plAkәŋ]荷泽、阳信话:“疙拉绷”[klApәŋ]合音:相邻的两个音节会产生融合而变为一个音节。如北京话:“不用”[puyoŋ]→[pәŋ]“这一”[ti]→[tei]“那一”[nAi]→[nei]\n二、历时音变(一)什么是历时音变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被历史固定下来的变化)就是历时音变。语流音变(共时音变)是临时性的,有条件的,同一时代内的变化。历时音变不仅是具体音位的变化,还包括整个音位系统的变化。→考察历史音变要拿不同时期的语音作比较如:古今诗歌押韵不同→语音演变中古塞音有清有浊→现代汉语塞音全是清声母\n2、历时音变的规律性(1)历史音变往往涉及整类现象的有规则的变化,音位聚合中整个系列的有规则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具体语言中所的语音的有规则的演变现象称为“语音规律”(2)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雅各布·格林在《德语语法》中提出了语音演变的规律性,“认为类同变化同,语音按一定的分类规律地进行演变”→被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的语言研究证实。语音规律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条件相同的某一类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n(3)汉语“浊音清化”、“知组、照组合流”、“重唇分化出轻唇”等都是重要的语音规律。浊音清化:中古时期10个全浊声母到元代都清化了。并/b/奉/bv/定/d/群/g/澄/ɖ/从/dz/邪/z/床/dʑ/禅/ʑ/匣/γ/1.(1)古無輕唇音(2)“敷”古讀作“滂”(3)“奉”古讀作“並”2.古無舌上音(錢氏稱作“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3.古音娘、日二紐歸泥4.喻三歸匣、喻四歸定說\n清化过程:全浊塞音→同部位的清声母:平声→送气清塞音;仄声→不送气清塞音/b/→平/p’/滂仄/p/帮/d/→平/t’/透仄/t/端全浊塞擦音(从、床)→同部位的清声母:平声→送气清塞擦音;仄声→不送气清塞擦音/dz/→平/ts’/(清)仄/ts/(精)全浊擦音(邪、禅、匣)→同部位的清擦音/z/(邪)→/s/(心)→/s/;//\n(4)语音演变的制约条件(有规律也有条件)A、时间条件:语音规律只在某段历史时期起作用。卷舌音只能出现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而不见于中古和上古音;浊擦音“日母”出现在浊音清化之后,所以没有清化。B、地域条件:语音规律只在特定地域内进行,如广州话保留了入声;吴方言、湘方言中仍保留浊声母。C、语音条件:语音演变要受到演变音本身或其他相邻音的音质与非音质的限制。浊音清化有送气、不送气清音之分→受演变音自身声调的影响。浊音清化只限于口音,不涉及鼻音、边音。“平分阴阳”的条件→演变音是清音还是浊音。\n3、音位体系(系统)的演变(1)音位的分化与合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合并和分化产生出新音位。如:轻唇音的出现→“阿房宫”(唐以前无轻唇音)帮/p/滂/p’/并/b/明/m/→(合口三等)非/pf/敷/p’f/奉/bv/微/ɱ/→唇齿音/f/再如:见组和精组分化(先清化)→[i][y]超音质音位的演变→汉语声调的变化现代汉语4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4声:平、上、去、入演变过程→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声\n(2)音位对立关系的改变中古汉语塞音有清浊和送气不送气的对立→近、现代汉语只剩下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3)音位组合规则的变化(组合关系的改变)中古汉语可以出现塞音音尾/p//t//k/,现代汉语入声消失→以塞音收尾的闭音节消失古汉语舌尖音/ts//ts’//s/和舌根音/k//k’//x/都出现在音位/i//y/之前,如酒[tsjәu]心[sjәm]饥[ki]欺[k’i],而现代汉语则不行→分化出[tt’]\n【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三个方面的属性。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和()两个方面决定的。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n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15、()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构成的。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四种。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二、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 ①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⑦双唇不送气清塞音;⑧舌尖中浊鼻音;⑨舌根清擦音;⑩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p‘]-[p][f]-[v][]-[][n]-[l][y]-[i][y]-[u]\n三、名词解释语音2、音质3、音素4、音标5、半元音6、音位7、音位变体8、条件变体9、自由变体10、典型变体11、超音质音位12、音高13、音强4、音长15、区别性特征16、二合元音17、复辅音18、语流音变19、同化20、异化21、弱化22、脱落23、历史音变24、语音规律四、思考题1与其他声音相比,语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分辨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3、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为什么要强调在一次发音中来辨别音素?4、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有哪些?5、音长、音高、音强和音质的联系?6、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7、国际音标有哪些优点?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有哪些?9、音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0、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1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何区别?12、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14、特定语言中的音位系统大致包括哪些内容?15、不同语言或方言音位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6、语音规律的制约条件主要有哪些?17、音位体系的演变包括哪些内容?18、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n第三章语义【教学目的要求】理解语义的性质及分类;认识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掌握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内容和特点;了解义素分析法和相关的语义场理论;掌握语义的发展演变的类型。【教学内容】语义的内容和性质语义的构成(语义单位)语义的发展演变\n语义的内容和性质一、语义的定义1、意义:日常生活中,意义的含义很多。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意义是各种各样的符号所标记的内容。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语言符号包括静态的备用单位和动态的组合单位两大部分,其所表达的内容都属于语义→语义的复杂性3、词义: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义就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和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n同一个词或短语,处于备用单位和处于使用单位是很不一样的。例如,词典里的“蛇”这个词,只表示一个概念,是静态的,是备用单位,因为它没有体现交际功能。如果对正在走路的人喊一声:“蛇!”它就不再仅仅表示一个概念,而且发出了一个信息。这时,“蛇!”就转为动态的,成为使用单位的句子了。因为它已经体现了一种交际功能(走路的人一般会条件反射似的突然止步或后退)。作为静态单位的词或短语,本身没有语调,而处于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动态单位的句子,不仅有语调,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一些非语法方面的手段也会被调动起来,比如言外之意、指桑骂槐等等。有时候,同一个词处于不同状态时,甚至在语义方面的表现也很不相同。\n例如“你”这个词,词典里解释它的语义只说它是第二人称代词。但《水浒全传》里写潘金莲拉武松喝酒的时候,一连多次称武松为“叔叔”,最后一次“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金圣叹对这个“你”字大加赞赏,很发了一通议论。的确,这个“你”字突然把两个人的关系改变了,距离拉近了。“你”的这种作用,也决不是居于静态时所能体现出来的。由此可见,同一个词或短语,处于静态时和处于动态时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别。作为进行交际的句子,它所表达的意义,决不是组成它的词或短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要分析句子,要确切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对句子同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意义上的这种区别,我们是不能不注意的。\n语义的重要性(1)语义和语言要素各部门的联系紧密→在语言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语音;词汇;语法)(2)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客观实际)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计算语言学等上述学科中关于意义的核心等问题至今尚未解决,答案多,但仍不完美。60年代以来,解释语义学、生成语义学、逻辑数理语义学、格语法等语义研究模式相继出现。yuyanxue.ppt\n二、语义的性质1、语言义与言语义的区别和联系(1)定义语言义:静态语言系统中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内容,是语言体系中固有的内容。言语义:动态语言系统中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内容;特定语境中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的内容。\n(2)二者的区别语言义: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抽象概括的反映→抽象概括性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体系固有的→规定性、稳定性言语义:语言符号的个别体现和具体运用→具体性、个别性受语境的强烈制约,渗透主观意愿→临时性、灵活多变性例如:“动物”——生物中的一类,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和感觉,能运动(语言义)人人都要保护“动物”。(言语义)能做出这种事,他们简直是“动物”!(言语义)句子:“我今晚没空。”——言语义(没有时间,忙;借口,谢绝)→不同的深层义/句子内涵\n(3)二者的联系→相互依存A、语言义来自言语义→从言语义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具体、个别的言语义之中。B、语言义是言语义的基础,言语义是具体体现和运用,是语言义在动态使用中产生的无数变体。C、言语义可以转化为语言义→某些具体个别用法不断重复使用→社会认可→固定为语言义(“宰”)\n2、语义的性质(1)语言义的性质(以词义为例)A、客观性:词义反映客观存在,其理性义、语法义、附加义都具有客观基础。词义只能反映客观存在,而不完全等于它。第一种:词义等于客观存在(手、树、书)第二种:词义不完全等于客观存在(天、地、月)水:“水,准也。”段注:“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古代)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纯的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自然界里,水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聚集状态而存在。(现代)第三种:词义不等于客观存在(鬼、神、天堂、地狱)错误认识→词义错误地反映客观事物(主观想象成分,无法脱离现实,也有客观基础)\nB、概括性:词义是对客观存在的抽象的、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无限复杂概括一类客观对象的共同特征,舍弃某些个别事物的特点(人:种族、性别、年龄、外貌……)概括的程度有时表现不同(种概念∠属概念)单独概念也是概括的(专有名词“黄河”)词义是概括的,但在具体语言中,其反映的内容又是具体的→概括对应性特点\nC、社会性:语言是社会现象→词义具有社会性特点从词的形成看,词义是使用同一语言的全体成员共同确定的→约定俗成性“寒酸”:穷困潦倒从词的使用看,词义的运用受社会制约,全体成员对同一个词的意义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就影响交往。这个酸秀才(讥讽文人的迂腐)特定方言区有社会性D、发展性:词义形成后相对稳定,但也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发展,客观事物变化,人们认识深入不同时代词义有发展:兵:兵器→战士;走:跑→行走;江:长江→江的总称(单义→多义;一义→多义)同一时代词义也有发展:污染(空气、水源等具体事物→精神等抽象事物)\nE、民族性:词义是一个系统,受到特定民族的制约→民族特点和民族色彩不同个体、言语社团对词义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跑得快”)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早上好/goodmorning)同样的客观对象,不同语言系统中的词义不同。“伯父、叔父、姨父、姑父”→uncle民族的文化素养,心理状态、传统观念以及生活习俗不同→词义特点不同龙、凤→吉祥数字“8”、“4”词义的附加色彩也体现出民族性特点:日本樱花→尊敬、喜爱;中国牡丹→高贵\nF、模糊性:词义反映事物是概括的,明确的→词义所包含的概念的外延是模糊的红花——红色的玫瑰花——粉红色的、含苞欲放的、拇指大的玫瑰花——都带有一定的含糊性事物范围不确定,界限、标准不明确(大、小、高、美、丑)模糊性是相对的,任何词义都是精确与模糊的统一→在特定语境中,其范围和界限是明确的外延比较确定的词的意义一般比较明晰(人、地、数词)交际中模糊性很重要→只要区别事物,指代大致范围就行了。G、全民性:词义对于具体语言社团的全体成员而言。具体语言社团有阶层、性别、年龄、社会分工的不同,对同一个词的词义作出各自独特的理解,这一现象表现一定阶级性,而词义却是全民性,是全社团约定俗成、普遍认可的。\nA、主观性:词义和短语在具体运用中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观差异。他很能,一看就会你真能,把大家的好心情都搅坏了B、具体对应性:言语义在一定语境中体现出与具体事物相对应的特点→是在语言义概括对应性基础上产生的她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这个人真好玩。(2)言语义的性质\nC、临时性:言语义是共时状态下运用语言义的结果,不同的人可以进行不同发挥→未得到社会认可之前,只是一种临时义具体语境中,言语义是短暂的,不具有规约性→多次使用,约定俗成→语言义钱钟书:又有人叫她(鲍小姐)“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D、灵活性(现实性):言语义也要与现实相连,为语境和交际者服务→其内容取决于语境及语言运用者的目的→语言现实不可预期→言语义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如:他这个人挺能钻(钻营——钻研)\n语言义一般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理性意义、语法意义、附加意义。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实物意义(1)定义和特点理性意义是词义中体现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的那部分内容,概括反映客观对象及其关系的本质属性而形成的一种意义。→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不涉及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2)虚词有无理性意义(3)理性意义与概念:理性意义不等于概念三、语义的内容\n定义:是对理性意义再概括而得到的类型意义以及根据该意义在语言中的作用再概括得到的功能义。特点:它不是事物属性的反映,而是各类语言单位在组合搭配时表现出的语法作用和功能特点方面的内容。对词而言,它总是以特定的语法形式(造句规则)进入句子→其语法意义就是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经过类聚之后所产生的那种意义。如:“人”“树”——名词,作主语、宾语2、语法意义\n3、附加意义/色彩意义/附属意义理性意义以外的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它是附着在理性意义之上的语义内容,通常体现语言单位的某种倾向、韵味、格调等方面的意义。常见的附加意义有:感情意义、形象意义和风格意义。(1)感情意义:语义中所包括的语言社团对客观对象所作的主观评价或态度方面的内容。A、语境、使用者不同,感情意义不同。(“老头子”)B、有的感情意义渗透于理性意义之中,是理性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高尚——虚伪、卑鄙)C、虽是主观态度或评价,但以理性义为基础,不能随意改变。\n(2)形象意义:语义中所包括的引起人们对客观事物某方面的联想的意义内容。它是由客观事物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方面的感性反映。附加视觉形象意义:仙人掌、金钱豹、蘑菇云、灰不溜秋、白花花、丁字路口、爬山虎、凤尾竹附加听觉形象意义:乒乓球、呱嗒板儿、拨浪鼓、霹雳舞附加味觉形象意义:甜丝丝、辣乎乎、酸不溜丢附加嗅觉形象意义:香喷喷、臭烘烘附加触觉形象意义:冰凉、火热、硬邦邦、麻嗖嗖、软绵绵附加两种形象意义:水汪汪(明亮+灵活)酸溜溜(味觉+嗅觉)吊儿郎当(视觉+听觉)胖墩墩(胖+矮+结实)酱紫(视觉+味觉)\n(3)风格意义:特定语言单位在具体运用中形成的个性特点→使用范围不同造成的。使用语言时,场合、对象、目的、文体不同→适合特定语境的语言造成某种气氛或格调,包括口语的、书面语的、方言的、行业的、俚语的等方面交际场合或文体的语言特点口语:爸、妈、脑袋、撒野、害臊、黑咕隆咚、深更半夜书面语:令尊、令堂、步伐、对抗、覆盖、公允英语:throw——cast——huckhome——residence——domicile——abode以上三大方面构成语义内容的整体。其中理性意义可以使我们认识语言;语法意义可以使我们理解语言;附加意义可以使我们运用语言;三者不仅统一表现于词义中,也表现于短语义、句义等静态语义单位中。\n语义学语义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学科,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语文学时期(19世纪前)早期的语义工作是注释古书(文字注解),语文学时期的语义研究就是伴随这项工作逐步产生发展的。欧洲:古希腊为哲学典籍作注解→研究典籍的语法,同时考订意义→目的是让后人读懂我国:语文学时期的语义研究→训诂学成就与不足:积累了大量材料;但限于注释古书,疏通文字(通经的需要)→词义研究不全面、不科学、不系统\n2、传统语义学(19世纪——20世纪二三十年代)(1)语义学的独立。1893年,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尔首先使用了semantique(语义学)这个术语,并出版了《语义学探索》→从词汇学中独立出来→由传统语义学时期进入现代语义学(2)主要理论方法理论:在哲学、逻辑学影响下,以具体语言的语义研究为基础,吸收语文学时期的成果而形成的。研究问题: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的色彩;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词义的发展演变(3)主要贡献和不足语义研究从语文学、训诂学到传统语义学是一次飞跃。不足:A、研究方法是原子主义的。B、研究范围囿于词义。C、把词义作为囫囵的整体,未对语义单位作微观分析\n3、现代语义学(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20世纪50年代,以义素分析和语义场理论的产生为标志,语义学研究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现代语义学阶段,其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传统语义学(1)现代语义学的研究内容深入语义的微观层次,研究语义结构和语义单位之间的关系;扩大语义的研究范围,研究语素、词、词组和句子的语义内容;重视语义的系统性考察,注意挖掘特定语言中的语义系统。\n2)现代语义学流派(语义研究模式)A、结构语义学:受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影响,采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研究语义。把语言的意义看作系统,进入语义系统研究,并提出语义场理论→理论与方法的重大突破代表人物:[德]特里尔[英]乌尔曼50年代后期,地位上升B、解释语义学:60年代初,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认为转换生成语言学不只要研究句法,还要对句子的深层结构作出语义的解释;(乔姆斯基接受并补充→开始注意研究语义)用符号和规则对语义进行形式化描写和微观分析,检验句子的搭配,解决歧义问题。代表人物:[美]卡兹福德C、生成语义学:60年代后期,乔的学生莱可夫、卖考莱、罗斯•波斯塔等,提出不以语法为基础而以语义为基础的语言理论模式(乔认为语法是基础,可以独立于语义之外进行研究)认为语法和语义不能截然分开,语义是基础,具有生成性→不必假定纯语法的深层结构存在,通过一次转换就从语义直接产生句子的语音形式。这可从儿童学习语言中找到证据。\nD、菲尔墨的语义理论:菲尔墨是乔的学生,1968年发表《格的理论》,提出一整套用来说明句子语义的理论→格语法理论:该理论是对生成语义学的进一步休正,提出“语义深层结构”,认为句子由情态和命题构成,任何命题都可扩展为一个动词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语义格(名词中心说)→通过转换,将语义深层结构变为句子表层形式E、切夫的语义理论:也主张把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结合起来分析句子。认为句子都是围绕谓语部分构成的,以考察动词的语义特征为重点→动词中心说F、逻辑数理语义学:利用许多数理逻辑的概念和表示方式来研究语义。70年代,美国逻辑学家蒙塔古创立了“蒙塔古语法”→主要研究语义,也研究句法和语用。认为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一样可以用精确的数字描述出来,研究自然语言的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都应成为数学的分支。\n在现代语义学影响下的汉语语法研究开始与语义结合(分化歧义句)1、层次分析法——解释语义学例:挖深了(歧义句)/(对比句:挖浅了)2、变换分析法——生成语义学例:山上架着炮(歧义句)/(对比句:台上坐着主席团)3、语义格、语义指向分析法——菲尔墨的语义理论例:砍光了——[受事]砍累了——[施事]砍钝了——[工具]砍快了——[动作]砍坏了——[受事][工具]——歧义4、语义特征分析法——切夫的语义理论例:死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等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看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歧义)挂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歧义)\n(3)现代语义学的成就和不足成就:现代语义学不仅重视词义,也重视句义的分析,适应了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的要求,使语义研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语义研究成为了重点和热点不足:与语音学、语法学相比,显得粗疏,不够成熟。A、语义系统复杂、庞大,难以把握。B、语义渗透各方面,与许多学科有联系。C、语义隐藏在深层,受语境、语用、语法等的制约。D、忽视了传统语义学的一些成果。语义学分类:个别语义学、普通语义学;描写语义学、历史语义学。\n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1.实词的自身义(1)概念义,包括概念外延义和概念内涵义(2)指称义,包括诸如名词的“有指~无指”义等(3)语义特征2.实词之间的关系义(1)“格”和“语义角色”(2)论元和配价成分(3)词语之间的制约关系(4)语义指向(5)所指(6)信息焦点\n3.特点范畴义(1)某种特定的范畴所赋予的意义4.实词之间的组合义(1)句法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2)语义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5.句式义(1)一定的句式所赋予的意义6.语用义(1)语用因素所赋予的意义7.认知义(1)认知因素所赋予的意义\n变换分析法1、什么是变换分析:变换分析是通过考察所研究分析的有歧义的句法格式跟与之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别外的句法格式之间的不同联系来达到分化原先的歧义句法格式的目的的一种分析手段。\n①他在地上写字。他把字写在墙上。他在地上,他把字写在地上。*他在墙上,他把字写在墙上。炮架在山上。画挂在墙上。山上正在架炮。*墙上正在挂画。②他在墙上写字。③山上架着炮。④墙上挂着画他把字写在地上。\n语义特征分析法1、什么是语义特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某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具有的共同的语义特征,来解释、说明代表这些实例的句法格式之所以独具特色、之所以能与其他同形句法格式相区别、之所以只允许这一部分词语进入而不允许那一部分词语进入的原因。这种分析方法叫语义特征分析法。如:“台上唱着戏”“墙上挂着画”。\n①来客人了客人来了*雨下了*太阳出了*出来太阳了②下雨了④太阳出来了③出太阳了\n2、语义特征的比较:火:[+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光:[+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看:[+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n3、语义特征分析法的运用:①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那不一定有句法上的价值。②某个实词是否具有某种语义特征,只有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才能确定并概括得到。如:\n他送给小李一个手机套。*他买给小李一个手机套他从商店里买了一个手机套给小李。*他做给小李一个手机套。*他从家里做了一个手机套给小李。①他送了一个手机套给小李。③他做了一个手机套给小李。②他买了一个手机套给小李。\n配价分析法1、什么是配价分析法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我们就称之为“配价分析法”,或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而形成的语法理论就称为“配价理论”。2、如何确定一个动词的价数在句子里位于动词前作主语、动词后作宾语的名词性成分叫做行动元,一个动词能支配的行动元的个数就是这个动词的价数。\n3、举例一:①考对外汉语的同学有几个?=>考对外汉语的有几个?②考对外汉语的时间还有几天?≠>*考对外汉语的还有几天?这是因为“同学”是“考”的配价成分,所以可以变换;“时间”不是“考”的配价成分,所以不能变换。举例二:“VP的”结构的指称和歧义:①“VP的”做主语和宾语时,必须省略V的配价成分。如:教英语的(小王)还没来。*教英语的(方法)是对的。②“VP的”中的V的配价成分缺省不止一个时,“VP的”会产生歧义。如:吃的:吃的准备好了吗?吃的(人)请举手。“游泳的、睡觉的”无法构成歧义,因为“游泳、睡觉”是一价动词,无法省缺两个配价成分。\n4、形容词的配价:能进入“NPA”中的“A”为一价形容词。如:大、漂亮、伟大、刚强等。能进入“NP1对NP2A”中的“A”为二价形容词。如:好、麻木、内行、陌生、有害、不利、公平、公正等。5、名词也有配价问题。\n(六)语义指向分析法:1、什么是语义指向分析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些语法现象的分析手段,称为“语义指向分析”。从理论上来说,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问题,但句法分析不一定都靠语义指向来分析。\n①从句法成分上考虑:状语的语义指向,特别是副词状语的语义指向。补语的语义指向:喝醉了酒。喝多了酒。喝完了酒。定语的语义指向:两位工人的建议。两项工人的建议。两个工人的建议。谓语的语义指向:都是指向主语的。2、语义指向的分类:②从其它方面考虑:前指和后指,指向句内成分和指向句外成分,指向工具、处所、施事、受事等。\n最基本语义单位是义素、语素义、义位、义丛、义句、作品义。(一)义位1、定义:义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具有独立形式标志的最小意义单位。2、特点:它是语义系统中最基本、最自然、最现成的语义单位。指某个义项的词义。3、义位与词义、义项有区别:(1)义位不完全等于词义。词义指词的所有意义,义位指词的某个意义→单义词词义=义位;多义词词义>义位(2)义位不完全等于义项。传统词汇学对多义词的意义的解释和运用都以义项为单位进行。语义学上的“义位”大体相当于传统词汇学中的义项。但有的义项不能独立运用语义的构成(语义单位)\n(二)义丛/义组/义系1、定义:义丛是由义位组合而成的比义位更高一级语义单位,大致相当于词组的意义。2、分类:固定义丛和自由义丛固定义丛:其含义、性质、结构都属于语言,是构成义句的现成单位,经过规约、共同认识固定下来。自由义丛:其性质、结构属于语言,但其含义属于言语,体现了运用者的个人创造和灵活性。\n(三)义句1、定义:一个完整句子表达的内容形成的语义单位。义句是言语中最小的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义单位。2、性质特点:(1)义句的性质结构方面显示了一定的规则,属于语言,是语义系统中最大的单位。(2)由义位、义丛构成,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和模式,但并非简单相加。(3)现代汉语语义学中,义句已经成为重要研究对象\n(四)言语作品义比句子更大的言语单位意义(一段话、一篇文章、著作内容)→完全属于言语的范畴,是风格学研究的对象\n(五)语素义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合成词义位的构成情况,我们又将词义分离出语素义来。1、定义:语素义是话语片段中不能再切分的最小的语义单位2、特点:对于单纯词来说,其义位就是词根的语素义;对于合成词来说,其义位是由语素义组合而成的。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化合。(如“白菜”“教室”)比喻义、引申义→铁窗(监狱);“浪潮”(大规模运动);骨肉(兄弟亲情)\n(六)义素1、定义:义素是对义位进行微观分析得到的语义单位。2、特点:义素属于语义的微观层次,它没有对应的语言形式,不能直接观察到,只有组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语义。义位是表达中最自然的语义单位,但它不可以再分;义素是义位的组成成分,因此也是最小的语义单位。语素义是构成语义系统的材料单位,生成其他语义单位的基础,义素不是语义的现成单位,它隐含在义位之中,必须通过重新分析得到,因此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语义单位。\n1、义素分析法的提出一般人掌握词义的组成成分是不自觉的,如“校园里有多少种树”(通称)“花园里种了一棵小树”(植物)“砍树盖房子”(木本的)“树”的三个组成成分“木本的”“植物”“通称”体现在具体交际中(人们意识不到)。20世纪40年代,丹麦语言学家叶姆斯列夫提出了义素分析的设想。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朗斯伯里、古德内夫受音位学区别性特征的启发,研究亲属词时提出了义素分析法。60年代,美国人卡兹、福德将义素分析法用来为生成转换语法提供语义特征,引起重视。“哥哥”分解为四个义素:亲属、同胞、年长、男性;“妹妹”分解为四个义素:亲属、同胞、年幼、女性。义素分析法\n区别性语义特征:在特定语义系统中具有区别不同义位功能的语义特征叫区别性语义特征。在特定语义系统中不具有区别不同义位功能的语义特征叫共同义素(非区别性语义特征)(1)分析义位时得出的义素实际上在不同的语义关系中都有区别义位的功能。义位就是一束义素(既区别义位又联系义位)如:亲属→非亲属(帅哥/的哥);同胞→非同胞(堂哥/表哥)、年长→年轻(哥哥/弟弟)(2)同一概念在不同语义系统中分析到的义素(语义特征)可能不尽相同。如brother:亲属、同胞、男性(其中“年长”不具有区别义位作用,汉语中则区别义位)(3)不同义位处于不同的语义关系中比较,语义特征的表现如:男人/女人;男人/小孩\n2、义素分析的原则(一)对等性原则灯[照明、工具]黑板[黑色、用于写字、木板](二)系统性原则叔叔:①亲属称谓②社交称谓(三)简明性原则男孩[男性、未成年的、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动物]\n3、义素分析法的步骤义素分析法是一种聚合分析,把一组义位在对比中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然后进行分析并描写语义的相互关系。(1)明确分析对象,确定语义场义素分析一般在相关义位中进行,确定相应的范围很重要。语义总场→子场→更小的子场→最小子场(不能再切分)确定最小子场是第一步。亲属义场→直系、旁系亲属义场→同胞义场→兄弟义场生活用品语义场→家具语义场→坐具语义场→木制坐具同一义位可分属不同义场:教师、教练、师傅→教导传授者/教师、学生→学校成员义素侧重的是词义之间的差别,义场侧重的是词义的共同点。\n(2)比较分析对各义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主要目的)\n\n(3)描写(采取方法进行进行表达)语义学家提出“元语言”理论:从人类认识结构中分解出来的语义成分,描述自然语言和人工符号。方法:直接把分析出的义素组合在一起,用[],用符号进行区分。也可通过图表和专用符号来表示。+、-、↓、↑如“大”:↑[+体积][+面积][+数量][+强度][+超出一般]“骒马”:[-雄性]([+雌性])[+成年]\n\n\n\n\n4、义素分析的模式(一)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类属]例:鞋、靴子、袜子(二)动词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客体、动作、因果]例:娶、嫁、入赘(三)形容词模式{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例:凉、冷、热、烫\n{鞋}=[-有筒+走路时着地穿在脚上的东西]{靴子}=[+有筒+走路时着地穿在脚上的东西]{袜子}=[+有筒-走路时着地穿在脚上的东西]\n{娶}=[男人,在男方家,与女人,结婚]{嫁}=[女人,在男方家,与男人,结婚]{入赘}=[男人,在女方家,与女人,结婚]\n{凉}=[物体或气候、温度、比较、低]{冷}=[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低]{热}=[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高]{烫}=[物体、温度、非常、高]\n四、义素分析的作用及问题(一)作用1、使释义能形式化,有利于语义的计算机输入。2、有助于分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细微差别,有助于教学。3、有助于说明语法上不能说明的某些词语搭配条件。例:吃饭、喝饭*喝[+流体]饭[-流体]\n(二)存在的问题1、缺乏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2、一种语言的语义系统究竟需要多少数量的义素才能没有遗漏的描写清楚,无法预见。\n义素分析法思路应用实例知网(Hownet):董振东、董强http://www.keenage.com/用于语音识别(相关度)用于机器翻译(相似度)\n走、跑、跳、飞:走:[+人或鸟兽][+用脚][+相互交替地][+向前][+移动]跑:[+人或鸟兽][+用脚][+相互交替地][+迅速][+向前][+移动]跳:[+人或鸟兽][+用脚][+离开地面][+越过一定距离][+向前][+移动]飞:[+鸟、虫][+拍动翅膀][+在空中][+向前][+移动]\n(一)义位的聚合1、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特里尔首先提出(1931《智能义域中的德语词汇》)若干义位→表彼此共性的义素+表彼此差异的义素→互相制约,互相规定,互相作用义位的组合与聚合\n\n语义场是现代语义学的重要理论,利用它确定义位的真正含义,成员越多→语义范围越分越细→义位具体准确2、同一词内部不同义位的聚合→多义类聚交际需要,修辞作用→多义词产生(多义义位由引申联想、形象联想和借代修辞产生)\n三种类聚关系:原始义与派生义(历时);常用义与非常用义(使用频率);基本义与非基本义(共时)新义位产生→在本义基础上增减,改变语义特征“深”:深厚的友谊(厚→[感情][程度][大])←→薄深秋、深夜(久→[时间][长度][大])←→短深蓝的海水(浓→[颜色][程度][大])←→淡深井(长→[事物表里][距离][大])←→浅\n3、不同词义位聚合→同一关系、反对关系、上下义关系(1)同一关系:相同或相近义素的义位→同义词包括等义关系和近义关系。等义关系: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和附加意义完全相同包菜/卷心菜、嫉妒/妒忌、话筒/麦克风近义关系:大部分语义特征(义素)相同理性义、语法义同,附加义异。生日——诞辰语法义同、理性义近,附加义异。鼓动——煽动语法义、附加义同,理性义近。矗立——屹立附加义同,理性义近,语法义异。整理——整顿\n(2)反对关系(反义关系/相对关系)同一语义场中含有相反或相对义素的义位→反义词。包括互补反对关系、两极反对关系和关系对立关系。互补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对立互补,非此即彼。互补反义词/绝对反义词:生/死、动/静、建设/破坏两极反对:对立的两极→存在过渡的中间义位分等级反义词/相对反义词:黑/白,大/小,贫/富,天才/傻瓜、冷/热、优/劣、快乐/忧愁关系对立:同类关系中的义位具有相反或相对的义素。既对立又依存,同类关系:买/卖,嫁/娶,被告/原告,教师/学生,上级/下级。\n(3)上下义关系(类属关系/包含关系)不同层次上的义位含有特定的包含关系:类与种之间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上下位词:植物/树、爱人/妻子,家具/桌子、动物/人可发生在层次不同的多个义位之间,形成链条式等级关系:如:家庭装饰→家具→红木家具→檀木沙发上义义位式子包含在下义式子里。下义义位=上义义位式子+表属差义素:树—[植物][+木本]不同语言中语义结构不同→上下义关系不同:拿→持、执、秉、操、握hold/grasp另外,还有顺序关系、同类相关关系等。(春夏秋冬、一二三四)(金银铜铁、眼耳口鼻喉、赤橙黄绿)\n(二)义位的组合1、义位组合的依据→为什么要组合?(1)交际功能的促使:社会发展→交际要求→组合表义义位的高度概括——不完全体现语义内容交际的经济原则——利用已有材料表达无限内容(2)义位自身的性质:任何事物都是对象、性质和变化的统一体→义位的概括反映(本质属性)对象、性质特点、运动变化→交际中组合起来→整体的反映世界“姐姐”→抽取对象属性,忽略性质与状态变化→交际中总是与相关义位搭配,否则失去存在基础“肥”→抽取性质特点,总与一定的客观事物相连(猪—、马—、肉—)\n2、义位的组合关系(1)表客观对象的义位与表行为变化的义位的组合关系A、施事→动作关系:他来了;泪水淌在脸上;伤疤没有了B、受事←动作关系:杯子打碎了;产品卖完了C、动作→与事关系:送他一本书;借我一些钱D、动作→结果关系:写文章;做衣服;盖楼房E、动作←→时间关系:今天出发;讲了三个小时F、动作←→处所关系:地上挖个坑;墙上挂幅画;脸上长痘痘G、动作←方式关系:集体购票;公费旅游\n(2)客观对象内部的义位组合关系A、判断说明关系:今天阴天/十号;知识是力量B、修饰限制关系:领属关系→领有与被领有:中国税务;兔子尾巴性质限定关系:竹椅;木头梳子;资本主义经济时空限定关系:汉代文物;海滨饭店;海南风光数量限制关系:千字短文;内容限制关系:长征组诗C、同位关系:两对象组合指向同一主体首都北京;春秋两季;班长小张\n(3)行为变化义位内部的组合关系A、连动关系目的关系:上台领奖;跑去拿书;坐下听课结果关系:看着心烦;听着厌倦;说完走了B、动量关系:去过三次;重写两遍;打了五下(4)表客观对象或行为变化义位与表性质特征义位的组合关系→描述关系A、对象→特征描述关系:妹妹漂亮/新鞋子/脸色苍白B、行为→特征描述关系:跑得飞快/写错了\n3、义位组合的制约性(1)语法规则的制约→语言符号线性规律的制约(义句结构的基本法则)义位与义位在组合搭配时受结构规律的制约。如副词不修饰名词;多层定语组合规律;名+动+名(2)语义条件制约语义组合(隐性关系)要符合客观真实——语义表达的一致性进行组合的词义内容不能存在矛盾对立,即语义表达的一致性。“我看书”正确,“书看我”错误→语法符合,但语义不符合。→利用义素分析法“看”→关涉的施事是有生命的[+生命]而“书”则是[-生命]→故不能组合相关义素的一致性:乞丐很有钱/我看见了歌声/杯子打孩子附加义的一致性:光荣的敌人/失败乃成功之娘隐含义的一致性:十周岁寿辰/防除杂草/见而不视\n(3)语言实际的制约→社会习惯,约定俗成人不人,鬼不鬼;很教授/很女性/很受伤;很本事→不合语法(adv+n)语义限制:吃[咀嚼][固体]喝[吞咽][液体]吸[抽进][气体][液体]社会习惯:喝风、吃酒、吃烟义位的组合还允许联想、想象的参与→他一口气能吃下二百个包子文学作品中,神话传说、童话→义位的超常搭配→人蒸发了(黑话)他的老婆们天天忙着争风吃醋社会发展→义位变化→组合变化:“宽”→房屋大→面积大:道路宽、额头宽“兵”→兵器:持兵杀人→战士:士兵(4)社会文化的制约(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由于不同团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关系,各自都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语言文化系统,有一些语言的解读并不是因为词义的还原引起交流困难的,而是因为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不了解。比如英语中说“I’mblue”。这就不能理解为“我是蓝色的”,在英语中,“blue”指代“忧郁”、“不开心”等等,是一种比喻的用法。\n4、义位组合的重要语义单位——义句义句是交际中最完整的语流片段,它关涉两大方面的内容:义句的内容(言语)和义句的性质结构(语言))→但传统语义学只注重句子的语法结构,忽视了句子意义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对象由于身份、修养、年龄、职业、性别不同有不同表达方式:即使是问候语、套话也会有不同形式如“老师好”(小学生)“老师,您好”(尊重:大学生)“你好,最近好吗”(同事)\n因此,义位、义丛在组合成义句时的随意性相对更大一些。从结构性质上看,义句的结构有严格的组合规则,不管义位组成义丛,还是义丛组成义句,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则,并在义句中得到了综合体现。句子的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句法结构属于句子表层的显性关系;语义结构属于句子深层的隐性关系,二者分属不同的分析平面。由义位的超常搭配形成的特定组合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使义句内容更加丰富,引人联想,更好地发挥了义位的交际职能。\n(1)义句的构成:义位逻辑关系的不同→项目(表对象+性质状态)和谓词(说明项目)两部分,谓词是用来连接项目的,目的是向人们传递有关项目的情况(说明话题)。二者还可以再分类:A、项目: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方位、时间(施事、受事与谓词的联系最密切,最直接)\n(1)施事格: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状态的主体。(2)受事格:动作行为的对象。(3)与事格:动作作为的间接对象。(4)结果格: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5)工具格: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6)方位格:动作行为发的处所、位置。(7)时间格: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8)目的格: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9)方式格: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eg:昨天(时间)她的弟弟(施事)在校园里(处所)与同学小李(与事)用木棒(工具)把疯狗(受事)打死了\nB、谓词:零谓词、一元谓词、二元谓词、三元谓词零谓词:不能与施事、受事结合的词变天、入伏、地震、rain、snow一元谓词:散步、跑、睡、病、失业、消失二元谓词:有、嘲笑、喜欢、反对、希望、保护三元谓词:与施事、受事和与事结合的词→借、给、送、租、转让、介绍\n(2)义句的结构类型:简单义句、复合义句和复杂义句A、简单义句:表现为一个命题,与逻辑中的判断对应。无谓词义句:冰棍儿!天哪!好球!零谓词义句:要变天了!今天出伏。Itisrainning。一元谓词义句:他跑了/我很伤心/今天星期一/他三岁了。二元谓词义句:他喝水/他在看小说/车子被雨淋湿了。三元谓词义句:他送我一束花/介绍两位同学入党。B、复合义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句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的语义单位叫复合义句。各个分句叫分义句。我很好(一元谓词义句),谢谢你(二元谓词义句)。C、复杂义句:义句内部又包含义句的成分老师讲课我没有听懂。(项目是从属义句)晚上大家开着窗户睡觉。(修饰成分是从属义句)这几天我累得头都大了。(补充成分是从属义句)\n(一)词的各个不同义位的发展变化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既可能增加新义,也可能丢失旧义→添加新义位或者减少旧义位。1、义位的增加:口;头;包袱通过比喻或引申的方式产生新义位。如“包袱”(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口(出入通道);头(顶端或前端)义位增加不妨碍原义位的存在,新旧义位可以在一个词的形式内并存。语义的发展演变\n2、义位的减少:兵、户、臭多义词在发展中出现义位丢失的现象。如:“兵”古代有兵器、士兵、军队、战争等义,现在“兵器”、“战争”等义位消亡。“户”有单扇门(门)、人家(十二户)、从事某职业的人(织锦户)、守卫等义,现在“门”“守卫”等消失了,只作为语素义保留下来。\n(二)词的同一义位的发展演变1、义位的量变→义位的深化义位的指称对象和范围没有变,但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有所改变。(不是由A变成B,而是本身发生变化)通常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刻,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科学到科学。如“水”(合成成分是氢二氧一,内容加深);鬼火(野地里的火——磷化氢燃烧时的火焰);仙(迷信的人指……)‘月(月亮,古代《说文》阙也,太阴之精,用阴阳解释——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n2、义位的质变→义位的指称范围变化(扩大、缩小、转移)1)义位的扩大:义位的指称范围扩大,变化后的义位指称范围大于并包含变化前的义位。(内涵缩小,外延扩大)如:江、河、门(单扇——泛指)英语bird原指幼鸟,现指鸟。俄语чернила(黑色的墨水)→各色墨水。这些义位由专称到通称,由特殊到一般,由种到类。从义位的构成看,是某些限制性义素丢失的结果。这些限制性语义成分的丢失导致义位概念外延的扩大。如汉语“鸟”有[+长尾]这一义素,现代丢失,[有生命][动物][卵生][飞禽]→鸟扩展为指一切飞禽。\n2)义位的缩小:如“瓦”(一切陶器→盖房用的土制建筑材料)“谷”(百谷总名→稻子果实)“售”(把东西卖出去:动作+结果→卖东西的动作)英语meat原指食物,现指食用的肉类。俄语пиво(泛指一切饮料)→啤酒。这些义位由泛指到专称,由一般到特殊,由类名到属名。从义位构成看,是增加某些限制性义素的结果。这些限制性语义成分的增加导致义位概念外延的缩小和内涵的丰富具体。如英语girl原指青年人,后来增加[+女性]义素,指女孩;古汉语“宫”原指房屋,后增加[+帝王]义素,专指帝王的宫殿。\n3)义位的转移义位的指称范围和对象由甲变成了乙。通常是由相似或相近联想引起的。如“走”(跑,与“行”相对→行走,与“跑”相对);“赂”(将财物赠送别人→用财物买通别人);“购”(重赏征求→买)行李(行人、旅客,或外交使节。)→旅行、出差时所带的衣物用品从义位构成看,义位所包含的一个或几个义素发生交替转移的结果。如“涕”古代指眼泪,汉代以后又有了“鼻涕”的意思。虽然都是人体分泌出来的液体,但分泌的地点不同(眼睛→鼻子);“脚”原指小腿,中古从下肢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指“足”;\n“闻”本指用耳朵听,转指嗅觉(用鼻子嗅)[鼻子][感觉]有时候义位的质变会出现更加复杂的情况,转移中包含扩大或缩小。如“向”本指朝北开的窗户,名词(《诗经》“塞向槿户”)→[对象][透光装置][方向][北];后转指朝向,向着,动词→[行为状态][方向][各方]其中,指称对象和范围由对象到行为,是转移;方向由北到不限定,是扩大。再如上古“塘”指“堤岸,堤防”,唐代转指“水塘”。从指称范围看,由池塘、河、湖等的堤岸到池塘的堤岸,是缩小;从指称对象看,由池塘的堤岸到指池塘本身,是转移。\n(三)语义演变的原因1、外部原因:1)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变化。“室”与“穴”古代同义,学会盖房后意义有别“钱”古代指农具,仿照其形制造交换的媒介物→货币2)社会政治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朕”(我→专指帝王)“小姐”(富家女称呼→服务人员→未婚女性→服务性行业)3)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日、月、云、水的认识不断深入。\n2、内部原因(语言系统的规律制约)1)音义之间的矛盾: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有限的语音不能适应无限的语义→语义演变(义位的增加→多义词的出现;义位扩大、缩小、转移)2)语言系统的发展演变:语言是发展的→系统内部的制约(各个义位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某个成员的变化会引起相关成员的改变→整个系统变化\n第四章词汇【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词汇的性质特点;掌握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词汇发展演变的情况。【教学内容】词汇的性质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演变\n(一)词汇定义1、词汇:语言中所有词以及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总汇。2、词汇学:研究词汇的学科(个别词汇学/普通词汇学;描写词汇学/历史词汇学)(二)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词汇的性质特点\n词汇的内容(一)词汇的重要单位→词/固定结构1、词:语言中具有特定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特点:A、音义结合体B、能独立运用C、最小的造句单位2、固定结构(熟语)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固定组合体,比词大一级的造句材料单位。作为造句的备用单位存在,相当于词。\n词汇的构成1、词的总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1)基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的总汇。基本词汇的特点:A、普遍性、全民常用性。B、稳固性C、生成性\n(2)一般词汇:除去基本词汇之外的内容。一般词汇的特点:变化快,不稳定;非常用性;灵活性;时间短。一般词汇的内容:一般词汇的内容丰富,容量大,很复杂,包括古语词、新词、地域方言词、社会方言词和外来词。\nA、古语词:古代流传下来(古代流行)现在口头交际中一般不再使用(或不常用)的词。历史词汇:古代用,现在不用。宰相、皇帝、宫殿文言词汇:古代常用,现在为了增强文雅色彩重新启用。怎奈、荣任、若干、令尊书面词汇:古代常用,现在沿用。固有词,但使用不普遍。苍穹、鼻祖、造诣、徜徉、白皙、卫冕B、新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新产生不久的词→不稳固下海、知识产权、按揭、炒股、软件、硬件、生造词、仿造词不是新词。体坛、文坛、足坛、乒坛→排坛、操坛\nC、地域方言词:来源于特定地域的方言词→共同语吸收:搞;名堂;蹩脚仅存在于特定地域的方言词→方言词D、社会方言词:不同阶级、阶层、社会行业或集团的人经常使用的词。行业词语:特别是专业术语(数学:加减乘除;物理:摩擦、正极;工业:定额、指标;语言:音位)隐语/黑话:某些社会集团为了掩饰活动而使用的一种语言。土匪:船(飘子)狗(咬子)女孩(花子)阶级习惯语:服务于特定阶级、阶层的需要。刁民、奴才、朕、寡人、贱内、拙荆禁忌语:上厕所(1号、方便、出恭、更衣)死(百年之后)\nE、外来词:受外语影响产生的词音译词:咖啡、沙发、坦克、模特、扑克(形体汉化)音译兼意译:芭蕾舞、啤酒、沙丁鱼、吉普车(意义汉化)半音译半意译:马克思主义、冰淇淋、浪漫主义(形体汉化)意译:超市、摇滚乐、智商、热狗、话筒(汉化)借形:(日语)干部、艺术、场合、观念→严格来说不是借词照搬→省略形式:WTO、ID、OK、IP、WC、MP3、CT本民族借词:西域借词→葡萄、苜蓿、石榴;蒙古→站(jam);印度→僧。\n(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A、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形成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源泉。一般词汇中多数词都是在根词的基础上形成:电脑一般词汇不断为基本词输送新的血液:的士B、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C、二者的构造材料相关→语素电:电灯、电话、电脑、电大、电子、电玩、闪电\n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1)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结构的定型化特点:A、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改变增删。黄粱一梦B、意义的整体性:不等于单个词义的相加。两面三刀C、语法作用相当于词。充当一个句子成分。有时候约定俗成,可以改变→拔(揠)苗助长、知难而进(退)\n(2)惯用语:人们口头上经常使用的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结构——吹牛皮、挖墙脚、拍马屁、走过场、开后门(3)专有名称:专门用来指称某类事物、现象的固定称谓。国家、地方机关、组织、书名等(4)固定的句子结构:谚语、歇后语→人们口头上流传形成的,具有固定形式和完整的内容特点:都是句子形式而非短语形式,但结构意义是一个整体,可作为词的作用进入句子,也可独立成句,应该也属于词汇的范围\n词汇的发展演变(一)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1、社会发展(1)新事物新现象出现→新词语满足交际的需要:电脑、网吧、股市、下岗、短信、按揭(2)社会制度变更、时代变迁:奴隶、仆、妾、臣/皇帝、宰相、状元、秀才(3)社会间的相互接触成为词汇发展的另一个原因不同民族、国家交往→互相吸收两汉→匈奴、西域借词;魏晋南北朝→佛教词\n2、人们认识发展(1)发现新的事物:镭、电子、核子、中子、原子(2)认识由浅到深→词义深化:云、水、光(3)认识由粗到细致→同义词发展:废除、解除、消除、3、语言系统内部矛盾运动→自我调整语音简化,语义增多→同音词、多义词出现→解决方法?(1)同音词调整→复音词欺:欺骗/妻:妻子/栖:栖息(2)多音词调整→复音词习:习惯、学习、练习(3)近义词调整→词汇分化:勾当(好事/坏事)→勾当(坏事);宁静/幽静/安静(4)单音词调整→存亡变化:“江、河”为专名,“川”为通称→“江河”通称,“川”消失\n(二)词汇发展变化的情况→新词产生、旧词消亡1、新要素的增加(新词的产生)(1)适应新事物创造新词→新词新义:下海、多媒体、上网(2)改换旧事物名称→新词旧义:冠→帽子;戏子→演员(3)改换旧名称的内容(概念)→旧词新义:小姐、丈人新词产生的途径:A、吸收外来成分→国家交流借用:借音义;音兼义;半音半义;意译;借形;全借民族交往借用:蒙古借词、西域借词地域交往,方言借用:搞、垃圾、草包B、利用旧材料创造新词→火车;眼睛→目;妻子→妻\n2、旧要素的消亡(1)旧事物消失→旧词亡:太监、皇帝、乡试(2)事物名称改变→旧词亡:船→舟;我→吾、余;火柴→洋火;布→洋布(3)社会发展,生活变化→旧词亡古代畜牧业发达→《说文》;现代工业发达→科技词(4)词汇系统的规范调整:淘汰等义词自行车/脚踏车;话筒/德律风/麦克风\n第五章语法【教学目的要求】明确词法和句法、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掌握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理论分析和阐述常见的语法现象,如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语法手段与语法范畴、句式的变换等。【教学内容】语法的性质语法的构成(语法单位)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语法的发展演变\n语法的性质一、语法的定义(一)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语言单位的组合结构和制约关系。语法就是词的构成、变化的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语法规则主要是指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潜存的。组合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现实的\n语法就是词的构成变化的规则和句子的构成规则。1.词的构成变化规则→词法→构词法/构形法(形态变化)2.句子的构成规则→句法(短语的构成规则+句子的构成规则)3.词的归类变化规则→词类(形态特点和组合特点差异)\n4、词法和句法的联系:范畴不同,相互依存,相互补充。A、词以确定的形式进入句子,造句时词法与句法规则并用。B、某些句法特点受制于词法:we‘restudyingEnglish。C、二者相互补充:形态变化少→句法重要/语序重要(汉)形态变化多→词法重要/语序次要(俄)\n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规律规则隐含在句子中→无数句子模式的抽象概括2.生成性大的复杂的结构是由小的简单的结构逐层组合而成的→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句子。如:花…牡丹花……院子里的牡丹花…老王院子里的牡丹花+开……已经开了……已经开了几天了3.稳固性:千百年沿用,很少改变。主+谓+宾4.系统性: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同一语言的语法规则又有着自己的系统,各种具体的规则之间是互相联系的。\n语法单位(一)语素具体语言中特定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最小的结构单位1.特点:(1)音义结合体。(2)最小的结构单位。(3)构词的备用单位→不能独立进入句子2.语素与词的区别:(1)音义结合体→最小,不可再分(2)结构单位→构词单位/造句单位\n3.语素的分类(1)根据语素在合成词构造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词根和词缀。词根是合成词的核心部分,词的词汇意义主要由词根体现。例如,汉语“画儿”中的“画”,英语中的“rebuild”(重建)中的“build”。词缀是粘附于词根的语素,一般没有什么实际的词汇意义,位置固定,有时有类化作用。它一般是用来给词根增加附加性的词汇意义,或者表达某种语法意义。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词缀分为三种:前缀、后缀、中缀。前缀附着在词根的前边,如现代汉语“老鼠”中的“老”,英语unable”中的“un-”。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边,如现代汉语“桌子”中的“子”,英语“kindly”中的“ly”。中缀是插在词根中间的语素,如马来语的“patuk”(啄)是动词,“pelatuk”(啄木鸟)是把中缀“el”插在词根中间,以构成名词,汉语“流里流气、土里土气”中的“里”也可看作中缀。\n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等形态语言里,还有一类形式上与词缀很像的语素——词尾,如“Hepulledmy proposalsto pieces”中的斜体部分就是。它是粘附在一个独立的词(称词干)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但词尾与词缀是完全不同的,词尾只出现在句中某个词干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没有构成新词的能力,是构形语素。词缀则附着在词根后构成一个与原根词不同的词,词缀是构词语素。\n(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如现代汉语的“猫、山、天、快、少、跑、打”等;英语中的“cat、ill、sky、soon、run、beat”等。成词语素也能和别的语素再构成词,如汉语的“猫腻、群山、天池、快手、跑步、打击”等。也有个别语素永远只是词,不能充当构词成分,如汉语的“的,吗、了,被”等虚语素总是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是指那些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一起构词的语素,如现代汉语中的“袖、习、目、聪、机、子”等;英语中的“-er、-ing、-s、-ed、re-、un-”等也都是不成词语素。\n(3)根据能否单说或者单独回答问题,可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自由语素是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如普通话的“笔、走、大、谁、蝴蝶、巧克力”等。粘着语素是不能成词的语素以及虽能单独成词但成词后不能处于单说地位的语素,前面提到的不成词语素都是粘着语素,成词语素里的所有虚词也是粘着语素。\n(4)根据语素构词时的位置,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是指在构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它们或者总是在前,或者总是在后,或者在中间。我们前面提到的词缀和词尾,以及某些虚语素,都是定位语素。英语中除了词缀和词尾,介词一般也是定位语素,如“of、in、to、with、from”等。不定位语素是指在构词时自由的语素,它们有时在前,有时在后,位置不固定。词根都是不定位语素,如汉语里的“天、警”等,英语里的“police、work”等。\n指出句子中语素的数量并予以分类。邻居的老师移民加拿大了语素数量:词数量:自由语素:粘着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n语素数量:9词数量:6自由语素:加拿大粘着语素:邻、居、的、老、师、移、民、了成词语素:的、加拿大、了不成词语素:邻、居、老、师、移、民定位语素:的、老、了不定位语素:邻、居、师、移、民、加拿大\n词根、词缀与词尾的区别: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性作用,加缀后通常会发生变化→凿:凿子砖:砖头看:看头眼:眼儿词尾是附加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词加词尾后的词义一般不会发生变化。\n\n(二)词(三)短语:词与词组合成的能自由运用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1、性质特点:词与词组成;自由运用,独立充当句子成分。2、短语的分类:(1)按短语构成分:简单短语(两个词构成)/复杂短语(两个以上的词构成)\n(2)按性质功能分:固定短语(现成的材料单位:成语、谚语)自由短语(为交际目的临时组织起来的单位→数量无限):它是一种临时性单位,可独立成句。如:好天气!坏心情!也可组合:今天下午不上课。\n3、短语的结构类型内向结构:短语与某个构成成分有相同的语法功能主从结构:中心成分+从属成分——新书、建成并列结构:中心成分+中心成分——美丽可爱外向结构:短语与构成成分的语法功能都不同。(英语:从句;汉语:的字结构,所字结构)\n语素、词和短语的区别:\n(四)句子:具有一定语音形式和语法特征的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最小的交际单位/最大的语法单位。1.性质特点1)表达完整意义,交际单位不可分割,否则意义不完整。作为交际职能→传递完整信息即可。如你买什么→书!从结构上说→句子是最后结果,结构不再变,意义随之固定下来。而短语是临时的,可扩展的,意义不完整。如:他走→他走的时候/我扶他走\n2)语音特征→完整的语调:陈述、疑问、感叹;语音停顿:句子前后停顿大,内部停顿小。形式上使用标点符号→大停顿:。?!小停顿:,;、3)语法特征→句子的构成有规则:可以进行语法分析和描述。4)最小的交际单位→意义上不可分割(话语交际过程可分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句子)因此,句子是最大的语言单位(结构规则)和语法单位(语法分析),也是最小的交际单位(言语单位)。\n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语法意义:具体语法成分及语法结构所反映出的关系意义或结构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产生的意义。\n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例如“红太阳”是偏正结构,“红”修饰“太阳”,“太阳红”是主谓结构,“红”陈述“太阳”怎么样,这里的修饰与陈述,就是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又是非常宽泛的,如“我是一个兵”,“我”是主语,“兵”是宾语,这些意义的产生都发生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中,独立地看这个词,是无法看到这些语法意义的。\n2.语法形式: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表现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必须通过语法形式才能具体表现出来,二者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和英语“comrades”中的s,语法意义是复数,它们就是复数这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n-s→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名词复数-ing→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进行体我吃饭:语法意义→支配与被支配语法形式→主语+述语+宾语(SVO)红色五星:语法意义→限定被限定;语法形式→定语+中心词某种语言中用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另一语言中可能用词汇形式表示,如“时”[英语;汉语]词形变化语序\n(二)语法手段:构成语法形式的方式手段就是语法手段→是语法形式的再概括语法手段又可以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即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手段。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n1、世界语言语法手段分类——综合性、分析性世界语言分类:综合语→主要使用综合手段[词形变化]分析语→主要使用分析手段[词与词的组合](1)综合手段:一个词内的语法手段。如:附加法内部屈折零形态异根法调位变化\n(2)分析手段:几个词或一个句子的语法手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体现的语法形式。如:语序、虚词、语调、轻重音、重叠等。\n2、常见的语法手段分析(1)综合手段(六种)A、附加法:词中增减、变换附加成分表示语法意义。英语:-s、-ing、-ed、-’s;cat→cats俄语:词尾(性、数、格)工长→主格:масмер;宾格:масмераB、内部屈折:词内部通过词根语音变换构成语法形式。(改变词中某个元音或辅音)英语:名词单复数:man→men;foot→feet;goose→geese动词过去时:swear→sware;get→got;begin→began\nC、零形态:词的某种语法意义靠相关的语法形式衬托出来。其本身并不具备特定语法形式却表达语法意义。英语名词的单数形式;俄语名词的单数主格形式→缺位形式D、异根法:用不同词根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英语:人称代词的格:I→me;we→us;she→her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bad→worse;good→better动词的时:go[现在时]→went[过去时]\nE、量位:改变一个词的重音位置构成不同语法意义英语:pro’duce[生产,动词]→’produce[产品,名词]F、调位:改变一个词的声调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陕西话:靠声调区分人称代词的单复数。[53]我→[21]我们;[ni53]→[ni21];[t’53]→[t’21]云南景颇族:单数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我[o51]→[o21]古汉语:区别不同的态:“伐”→[入声,主动]/[去声,被动]量位、调位也可看作内部屈折,都属于词内部的语音变化。\n(2)分析手段(五种)A、语序/词序:词的先后顺序(线性排列)有的语言语序重要,如:汉语[我打你,你打我]有的语言语序次要,如俄语、德语、拉丁语。Materpuellamamat(母亲爱女儿)母[主格]女[宾格]爱[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主动态]\nB、虚词:专门用来构成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语气词、冠词、助词、助动词汉语:老师[和、的、被]同学→并列关系/偏正关系/被动关系辅助词:指多多少少和另一个词的变化还有些关系的虚词。如:shall/should/will/would“have+ved”中的have等英语:Thereisa/thebook→名词语法标志[不确定性/确定性]Ishallread→助动词是语法标志[将来时]\nC、轻重音:靠词的读音轻重变化表示语法意义。如“妻子”(短语/词)、“地道”、“打死人”D、语调:靠语音变化构成的模式表示语法意义。由句子高低、快慢、长短、升降、轻重综合而成。“小王今天不去了”E、重叠:利用整个词或语素的重复来表示语法意义。汉语:动词重叠→尝试体/反复进行:想想、看看/形容词重叠→程度或语气加强:快快、干干净净、红红马来语:guru[教师]→guru-guru[复数];→名词重叠表示复数\n3、世界语言的形态分类根据词的形态特点分: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1)孤立语/词根语/无形态语特点:多是根词、复合词,少形态变化和附加语素,很少派生词,几乎没有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词与词的关系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苗语、越语、缅语等汉藏语系。\n(2)粘着语特点:具有一定意义的附加成分接在词根上构成形态变化,但结合不紧;语法关系和结构由语言成分的自由组合表示;一种语法形式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由一个附加成分表示;词根与附加成分本身一般无变化,按一定顺序黏着起来组合成词。土耳其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日语、维吾尔语等。\n土耳其语:sev-miš-dir-ler(他们从前爱过)爱 过去时 第三人称 复数sev-erek-dir-ler(他们将要爱)爱 将来时 第三人称 复数\n(3)屈折语特点:主要用屈折变化表示语法意义。分内部屈折(词内部变化)和外部屈折(词尾的变化)。丰富的词形变化,特别是内部屈折;一个语法形式可表示多个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可用多个词形变化表示;词根与词尾结合紧,一般不能分离而各自独立。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属于屈折语。英语:helps→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主动态俄语:книга→阴性、单数、主格名词复数的主格→可加词尾“-и”“-ы”“-а”“-я”\n(4)复综语/编插语特点:分不出词和句子。一个词的构成成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成分互相编插组合,连缀成句子。动词含有多种复杂成分→通过这些成分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印第安语、古亚细亚语系的某些语言都是复综语。契努克语:i-n-i-á-l-u-d-am.(我来是为了把这个交给她)-i--n--i--á--l--u--d--am-过第一代词代词间接动作动词动作去人称离开词根发生时单数宾语宾语宾语说话人[给]有目的\n(三)语法范畴1、定义: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词的变化形式和结构的变化形式所表示出来的功能意义或关系意义的类别。语法范畴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2、词法范畴:通过词的形态变化(综合性手段)表现出来的意义类别。性、数、格、有定和无定(名词、代词、[形容词])时、体、态、人称、式(动词)级(形容词、副词)\n(1)性: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法语、意大利语→阴性、阳性;俄语、德语→阴性、阳性、中性俄语名词:阴性-a;阳性-辅音;中性词-o法语名词:阳性un-;阴性une-/德语名词:阳性das-;阴性die-有些词的天然性别与语法性别不一致:俄语:书→阴性;桌子→阳性法语:钢笔→阴性;铅笔→阳性德语:妇女、少女→中性;太阳→阴性古英语:妇女→阳性;女孩、妻子→中性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他/她/它”是不是性的语法范畴?\n(2)数:通过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量的特征。印欧语大都有。有时动词[英语]和形容词[俄语]也有数的区别。英语:名词单数→名词复数[-s];代词I→we[异根法]有些语言数的范畴表现为单数、双数和多数的对立。云南独龙语:第二人称单数[na53]你→双数[n55ne55]你俩→多数[n55ni55]你们爱斯基摩语:名词单数iglu(房间)→双数igluk→多数iglut现代汉语的“们”是不是数的语法范畴?不定数——三个老师们;我们;三班的同学\n(3)格:表示名词、代词等同其他词的关系,最复杂的语法范畴。不同的语言格也不同→内容/数量不同(一百几十个)最常见的是主格(动作者,主语)、属格(领格,修饰、领有关系)、宾格(动作受动者)英语名词两个格:一般格和所有格[’s]代词四个格:I[主格]→me宾格→my属格→mine所有格俄语名词六个格[词尾变化]:飞行员单数复数主格дётчикдётчики属格дётчикадётчиков与格дётчикудётчикам宾语дётчикадётчиков造格дётчикомдётчиками前置格одётчикеодётчиках\n(4)时: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特征(强调时间)动作时间与说话时间一致→现在时;之后→将来时;之前→过去时英语两种: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用分析手段)俄语三种:我读→ячитаю[现在时]我读过→ячитад[过去时]我将要读→ябудучитать[将来时]\n(5)体: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进行状态的特征。俄语两种:读完→прочитать[完成体]未读完→читать[未完成体]英语三种:写[动词原形]→write[一般体]正在写[tobe+现在分词]→bewriting[进行体]写完[tohave+过去分词]→havewritten[完成体]汉语四种?看[泛指体];看着[持续体];看过[经历体];看了[完成体]\n(6)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最常见的:主动态(动作主体发出者)/被动态(承受者)英语:动词原形→主动态;tobe+过去分词→被动态俄语:люблю[爱,主动]→люблюся[被爱,被动态]云南普米语:笑[13]→[自动态];使笑[13]→[使动态]唱[13]→[自动态];对唱[1313]→[互动态]汉语表示动词与主体的关系时用语序和介词[被、叫、让]。\n(7)式: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明说话人对动作的主观态度。常见的有:陈述(肯定或否定动作行为)、祈使(请求、命令动作进行)、虚拟(假定、推测某种动作)俄语:读читать→читаешь[陈述式]→читайте[命令式]→читалбы[虚拟式]英语、汉语靠分析性手段。\n(8)人称: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说话者发出→第一人称;听话者发出→第二人称;第三者发出→第三人称印欧语处于谓语位置上的动词要与主语在人称上保持一致。俄语:动词读читать(人称范畴往往伴随数的范畴)ячитаю(我读)→мычитаем(我们读)тычитаешь(你读)→вычитаете(你们读)ончитает(他读)→оничитают(他们读)\n英语: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其余动词单数现在时[-s])第一人称Iam→第二人称youare→第三人称he/sheis汉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是不是人称范畴?(9)级: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程度差别。三级:原级、比较级(较高)、最高级(最高)英语单音节和少数多音节词:-er[比较级]→-est[最高级]\n3.句法范畴:可以分为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两大类。类别范畴: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关系范畴: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晚上联系电话联系大家多联系Stoppedtalking(动宾)talkingstopped(主谓)Stoppedtotalk(先后动作的关系)时间、处所、领属、数量、工具、自主范畴等。\n词法和句法(一)词法: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1、构词法——派生词(形态构词法/附加法)复合词(句法构词法/词根复合法)(1)形态构词法/附加法通过给词根添加附加语素而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构成派生词→印欧语重要:添加前缀/添加后缀/添加中缀\n汉语的“古里古怪”“马里马虎”中的“里”是否是中缀?一个词根可加几个词缀:unlovely;manliness;unpeacefuldisagreement同一词缀可构成不同的派生词:quickly(adv);manly(adj)(2)句法构词法/词根复合法把两个词根语素或词根语素成分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构造复合词→与词与词的组合相似\n2、构形法:词的形态变化的规则→构成同一个词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附加法、内部屈折、零形态、量位、重叠、异根、调位形态:狭义的形态指的是构形法,也叫构形形态;广义形态不但指构形法,而且兼指构词法,即在词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创造新词的方法。汉语没有或少有狭义的形态。构词与构形有区别:构词:不同的词怎样组合→语素组合成新词的规则→词汇意义变化构形:同一个词的变化规则→语素变化,但未形成新词→语法意义变化→主要通过综合性手段表示\n3、词类——聚合规则的体现(1)定义:词的语法类别→从语法角度对词进行分类→说明词的语法作用。(2)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句法标准、意义标准等形态标准: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性、数、格→名/代;时、体、态、式、人称→动词;级→形容词、副词\n句法标准:→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副词不能修饰动词;数量词修饰名词);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意义标准:有时可以参考。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动词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而非词汇的类别→意义相近的词的语法特征不同\n(3)词类划分三个层次:A、两大类:实词(词汇词)→主要表词汇意义:开放性虚词(语法词)→主要表语法意义:封闭性B、基本词类:实词(名、动、形、代)虚词(介、连、助、语气、副)C、独有词类:汉语(量词、区别词→非谓形容词:人造、中式、阴性、大型)英语(定冠词/不定冠词)每个词都有不同的类,有些词可归属不同的类(兼类词)成员数量:开放性词类:成员不限,因时而异→名词、动词、形容词封闭性词类:成员有限,数量少而固定→代、介、连、助、语气词\n(二)句法:短语和句子的构成规则1、句法结构关系(1)结构与成分(2)句法结构关系句法关系:各构成成分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句法结构:体现句法关系的模式。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显性意义:用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隐性意义: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施事与动作]显性意义与隐形意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句法关系通常可分为陈述关系、修饰关系、支配关系、平行关系、补充关系。分别形成五种结构模式:主谓结构、偏正结构、述宾结构、并列结构、述补结构。\n(3)主要句法结构类型(五种)A、主谓结构(主谓关系/表述关系)两个成分的关系: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与内容B、偏正结构(修饰、限制关系)两个成分的关系:修饰与被修饰/从属与中心语C、述宾结构(支配关系/述宾关系)两个成分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D、述补结构(动补关系)两个成分的关系:补充与被补充(说明结果、程度、状态等)E、并列结构(联合关系/并列关系)各个成分之间是同等并列的关系。成分之间常用关联词;成分之间的位置大部分都可互换。\n2、句法结构对词形式的制约在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中,句法结构制约着词形变化。(1)一致关系:特定句法关系中属于特定词类的几个词的形式具有相同的语法范畴特征。→一个词的形式要与另一个词的形式保持一致英语:maneats→meneat——动词本身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为了和主语一致而似乎具有了相同的语法范畴特征。(即主谓结构中的名词要与动词保持数上的一致性)英语:代词与动词保持人称上的一致性。(it/he/sheis;Iam;youare)俄语:偏正结构中,形容词的性、数、格要与名词保持一致。中心语决定形容词的范畴特征。\n(2)支配关系:特定句法关系中,特定词类的一个词形式决定另一个词形式显示一定的语法形式范畴。→一个形式决定另一个形式(两形式不一致)德语/拉丁语:介词支配名词(介宾结构)→名词必须表现为格的语法形式。介词本身无格的语法形式→决定其支配的名词具有这种特定范畴。如ad(到、向)支配宾格,de:(沿着、来自)支配离格。admontem(向着高山)→de:monte(来自高山)英语中,代词作为被支配词时有格的范畴。Ihelphim/Hehelpsme\n3、句型:句子共有的结构模式→抽象概括的结果基本动词句型:(1)vi句→S+VI(2)VT句→S+VT+(O)(3)是字句→S+是+O(4)双宾句→S+V+O1+O2(5)连动句→S+V1+(O1)+V2+(O2)(6)兼语句→S1+V1+O1……S2+V2+O2\n4、句子的变换与扩展(1)连接:把相关词语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结构充当句子成分。她喜欢唱歌/她喜欢跳舞/她喜欢画画。→她喜欢唱歌、跳舞、画画。(2)添加:句子的某一部分添加从属成分。他很伤心/他流泪了。→他伤心得流泪了。他没有流泪。他流泪了吗?(3)替换:替换句子某一个或几个成分构成新句子。他在唱歌吗?→他在唱歌呀!你们在跳舞吗?(4)删略:删去重复或不必要的句法成分。我们看见他在教室里偷偷地流泪→他流泪。(5)移位:改变句法成分的相对位置。我喝完了水→水被我喝完了/水,我喝完了/我把水喝完了。\n5、句子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1)句子成分分析法→传统语法分析法特点:以词为单位,根据词与词的关系逐个确定句子成分步骤:先分主语和谓语,然后找出中心语,再确定其附加成分优点:词与词的关系分明,词的作用和功能清晰。缺点:不能反映句子的结构层次。喜欢猎人的狗以词为单位,有时很难确定谓语中心。他喜欢的正是我不喜欢的。\n(2)层次分析法(受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特点:按语言成分组合的顺序分析句子结构的内部层次,逐层找出直接组合起来的两个直接成分。优点:揭示了句子的结构层次,有助于人们的认识理解;可以分解歧义结构;句子的内在层次明晰。缺点:从形式出发分析句子结构,不能解决语义歧义结构。鸡不吃了(3)其他的句子分析法从语义出发分析句子的方法:变换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n1、句子成分分析法2、层次分析法:例:挖深了(歧义句)/(对比句:挖浅了)3、变换分析法例:山上架着炮(歧义句)/(对比句:台上坐着主席团)4、语义格、语义指向分析法例:砍光了——[受事]砍累了——[施事]砍钝了——[工具]砍快了——[动作]砍坏了——[受事][工具]——歧义5、语义特征分析法例:死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等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看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歧义)挂了三天了——[+完成][+持续][+状态](歧义)配价语法(格语法)、空语类、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法。\n语法的发展(一)语法发展的原因1、社会发展:交际需要,思维发展→调整某些语法规则:“非常可乐”2、语言内部系统的语法变异→方言共同语、书面语口语、阶级阶层3、外来语影响→定语中心语后置\n(二)语法发展的表现1、组合规则的发展①词序的改变古汉:“O+V”何罪之有;寡人是问→现汉:‘“V+O”②偏正结构“大名”、“小名”位置的变化古汉:大名+小名城颍、虫蝗→现汉:小名+大名③“五四”后句法结构的新特点(状语后置)他走了,悄悄的/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n2、聚合规则的发展(1)词类的发展→新的产生,旧的消亡助词、连词、介词等大多数虚词都是由古代实词发展而来的。量词→古汉语没有;上古前缀“有”后来消亡。(2)语法手段变化汉语动词和形容词重叠(古汉语无→现代汉语多)(3)语法范畴变化汉语表“体”的范畴(着、了、过)唐宋以后产生的。英语人称代词本有单数、双数、多数之分,双数消亡。(4)语言类型变化英语:古→形态丰富,综合性手段重要→属于屈折语今→形态减少,分析性手段增多→向孤立语靠拢\n第六章文字\n【教学目的要求】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教学内容】文字的性质与作用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与改革\n一、文字的性质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由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缺一不可)。1、文字是一套符号系统,它是记录语言的一套书写符号系统。2、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3、文字符号又是成系统的,有其内部不同层次的的构成单位和结构规则。4、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假定性。5、文字还具有示差性的重要特点。文字的性质\n文字的作用1、文字不仅使语言得以流传与保存,而且完善和扩大了语言的交际效用。2、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文字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随着自身的发展,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字甚至比有声语言更便于人们接受所表达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人们借助文字通常比借助有声语言所获得的信息更多。\n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2、文字用“字形”通过“读音”和语言的语素或者词产生联系。3、不同的文字的区别就是“形、音、义”关系的不同,也就是说,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就产生不同的文字体系。文字的特点要受语言特点的制约。\n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一)汉字的特点(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区别)1、汉字一般不能通过字形判断具体的读音,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者大致的读音。2、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断定义类。3、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古今的汉字读音有异,不同地域的读音也有差别,但是字形不变,不会影响意义的理解。\n(二)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语素用一个音节表示,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记录一个语素,与汉语语素的特点相适应。汉字始终是一种文字,是符合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规律的。汉字表达意义的组合和汉语的结构规律是一一对应的,是以汉语的语法规则为存在前提的。\n文字的起源一、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仓颉造字;麦宗创制纳西文字。二、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方法①口语记事。②实物记事。a、结绳;b刻木。③图画记事。三、文字起源于图画。图画记事记录了事物(简化图形就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正是文字产生的前身。文字的起源阶段:口语记事——实物记事——图画记事\n文字的发展和改革一、文字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1、表意: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象形字、会意字2、表意兼表音:意音文字体系包含三种不同类型: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假借字)、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形声字)。3、表音:音节文字、音位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从造字法看,汉字的总趋向是由表意向表音发展。\n二、两大文字类型1、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分为两种类型:(1)意音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汉字(2)拼音文字,也称“纯表音文字”.又分为音位文字(如英文、法文、俄文)音节文字(如日文、韩文)。\n世界重要的表音文字(1)音节字母文字音节字母文字是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的文字。它适应于音节数量不多,音节结构比较简单的语言。(2)辅音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的字母只表示辅音,元音只用一些附加符号,有的连符号也不用。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通常是辅音较多,元音较少并依靠元音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3)音位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的字母基本上是代表音位的。它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n原因:语言特点制约文字特点,文字随语言的发展而变化,书写形式与语音形式的矛盾文字改革方法:1、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改进2、字母体系的改换3、文字制度的变化三、文字的改革\n五、正字法的重要原则1、表音原则按照词语的实际读音拼写词形的原则。表音原则对于新创造或新改革的拼音文字是非常适用的。2、形态原则拼写时严格按照词的形态构成,相同的形位写法永远相同,即使由于形态变化,实际读音已经发生变化,拼写仍旧不变,这个原则就是形态原则。3、历史原则根据词的来源或过去某一时期的读音,按照传统的写法而不按当前实际读音拼写词语的原则成为历史原则。\n汉字的拼音化(一)汉字的优点和作用1、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字的功能。2、汉字具有比拼音文字更强的超空间功能(超方言)。3、汉字具有比拼音文字更强的超时间性。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继承了优秀的文化遗产。\n(二)目前还不需要对汉字进行拼音化改革。原因:1、汉字的音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结构的特点;2、汉语语素数量比音节数量要多,汉字能区别同音语素;3、汉语方言区多,普通话不普及,汉字能沟通方言;4、汉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汉字承载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n书面语和口语(一)定义和特点1、口语: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n(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规范着口语的发展。2、口语是书面语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口语的变化总要先于书面语的变化,不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进书面语向前发展。(三)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改革书面语\n第七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n【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语言起源的几种理论,认识语言发展的表现,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语言的接触与融合,了解语言发展的原因,认识语言发展的规律。了解语言的分类。【教学内容】语言的起源语言发展的原因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发展的方式\n语言的起源(一)劳动说1、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需要:共同劳动→交际交流2、劳动决定了语言产生的可能:直立行走→发音条件、听觉条件、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二)手势说1、工作的时候无法进行手势交际2、黑暗中手势交际无法进行3、语言传承保留\n(三)摹声说根据语言中的摹声词推测,但语言中这类词很少,有些抽象概念无法表达。(四)感叹说(叹词起源论)语言起源于人的感情冲动→这类叹词更少,根本不可能靠它们完成交际(五)社会约定论这与语言的任意性、约定俗成性特点相违背。(六)咳唷说(吭育说/劳动呼声说)语言起源于人类早期劳动发出的呼叫声。\n通过目前的科学研究,关于原始语言有几点可以肯定:1、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口耳相传2、语言一开始就是音义结合体→音义结合的符号3、语言一开始就与人的抽象思维相连→伴随抽象思维4、语言一开始就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5、语言一开始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n语言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1、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不能脱离社会+发挥交际职能2、语言发展不平衡→语言各要素中,语法发展最慢,词汇发展最快3、不同语言的发展差异很大→原始语言应该是一致的,随着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语言4、政治经济的集中使方言成为共同语(如:北京话)\n二、语言发展的具体表现语言发展包括个体要素的发展和整体系统的发展。个体要素的发展:临时性变化→个性特点,尚未固定历史变化→语言结构内部的演化和更替→历史固定下来的语言事实,新旧要素的演变临时变化与历史变化是辨证统一的,其中,历史变化是语言发展的主要内容;临时变化可以转化为历史变化:言语成分→临时变化→语言成分→历史变化整体系统的发展:共时变化历时变化\n三、语言整体系统的发展语言系统的共时发展→在共时平面上的语言分化问题(语言分工的差异造成的):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共时发展包括社会变体(社会方言)和功能变体语言系统的历史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1、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方言与共同语的转化问题)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不同阶级社会的共同语不同氏族语言部落语言部族语言民族语言氏族社会共同语产生语言分歧方言分歧明显方言分歧严重没有方言书面语、文学语言形成民族共同语产生共同语、文学语言\n2、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语言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1)语言的分化→社会分化的结果语言的分化就是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生产不发达→社会分化→半独立的地方性社会群体(半分裂状态)→为之服务的方言(与共同语有联系的地方变体→继续分裂→社会解体(全分裂状态)→亲属语言形成——与共同语断了联系\n语言分化的情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职业、阶层等方面的人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变异。(共时)行业用语、术语、阶级方言都是常见的社会方言。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变体),主要差别是语音。地域方言是因地域的隔离引起的,差异比较大,主要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也有表现。汉语的七大方言:汉语方言主要可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种。\n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历时:汉语和藏语都属于原始汉藏语言)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间的历史同源关系就是亲属关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成语系→语族→语支→语群四大谱系属于同一语群的语言亲属程度最高;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就是不同的语言→非亲属语言。同一语系各个语言的分化层次——按亲属关系的远近: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土语\n世界语言的类型分类:根据词法特点分类: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根据句法特点分类:综合语、分析语根据语序分类:SVO语、SOV语、VSO语语言的谱系分类: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的地域分类:不同的方言\n(2)语言统一→方言统一成共同语(前提:社会统一)民族语言相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言差异缩小→社会统一,往来频繁→语言统一→民族共同语形成一般而言,在共同语产生之前,一个社会大致经过这样的语言发展过程:方言——通用语——共同语在所有的方言之中,某一种方言被确立为基础方言,在这一基础上,成为通用语,进而成为共同语。\n3、语言的接触与融合(1)语言的接触:词语的借用和吸收(借词);语音、语法结构规则的渗透(音译词改造、欧式语法)全借: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音译的借词:葡萄、师子(狮子)、扑克、咖啡音译兼意译的借词:冰激凌、马克思主义音译加意译的借词:啤酒、酒吧照搬:WTO、OK、ID、IP结构规则的借用:欧化句式\n(2)语言的融合:发生在不同语言之间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语言融合过程一般是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完成语言的统一。融合过程:民族发展不平衡→族际交际语(民族交际语+本族语)→国际地域交际语(国家之间交际语)→准国际交际语(联合国工作语言)→国际通用语(世界语:以英语为基础)\n语言融合的方式:A、自愿融合(合作方式)顺乎历史发展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鲜卑语——汉语B、被迫融合(斗争方式)为保持本民族语言进行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放弃本族语言,采用汉语。女真语——汉语。\n4、语言的分化与统一,接触与融合中的特殊现象(1)双言现象:同一社会群体成员同时使用一种语言及该语言的某一方言(普通话/方言)(2)过渡语现象:一种语言或方言混合,既不象共同语又不象方言——形成方言色彩的普通话(3)双语现象:一个社会群体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不同民族语言共存。与方言有区别:双言现象→方言+共同语;双语现象→民族语+民族语(4)洋泾浜(皮钦语)和混合语:语言频繁接触的地方由不同语言成分混杂而成的语言。\n洋泾浜是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一句话中夹杂着不同语言的词汇)。如:让我looklook/你的米西米西/jokingde/小case/I服了You/You狠/有时间call我洋泾浜的特点: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指称事物Beard/moustache(胡子)→grassbelongface;人山人海→mountainpeoplemountainsea外语语音经过当地语的改造:think→thinkee;thanks→3X外语语法不系统,带有本地语法特征:有偶’s天下Icannot→Mynocan在洋泾浜基础上包含不同语言成分(本地+外语)而形成的语言就是混合语,它是一种两不象的语言。但是当混合语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并成为孩子们的母语时,就发生了克里奥尔化,形成了克里奥尔语。\n语言发展的规律一、语言发展的原因1、外部原因→社会发展的影响(语言的社会性)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分化、统一、接触直接影响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以社会的发展并非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它是影响语言发展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语言内部的矛盾运动)发挥作用。\n2、内部原因→语言内部矛盾运动(交际职能与交际能力的矛盾)表现:(1)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由不适应到适应)(2)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矛盾。语音简化+语义增多→双音化→构词法发展(3)体系内相关成分的矛盾→所有成员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红/白;伊/渠(晋)/他(唐)(4)口语与书面语的矛盾二者要保持一致,如果发生脱离→出现僵化的语言形式(文言文)→被新形式代替(白话文)(5)方言与共同语的矛盾方言与共同语相互影响,长期共存→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对共同语的影响\n二、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发展规律是一切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动变化方向或趋势,体现了一定的必然性。语言发展规律包括内部规律和一般规律。内部规律(与语言内部结构本身有关)→内部运动的结果→特殊内部规律(个别语言)和普遍内部规律一般规律(与社会发展原因相关)→普遍性、共性规律(是所有语言共有的)\n1、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直接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1)渐变性:新旧要素的更替是不知不觉的,渐变的,而非突变——语言的本质决定的(2)不平衡性:系统内部各要素及成员发展不平衡语言反映社会变化→词汇发展最快→尤其一般词汇发展最快(基本词汇相对较慢)语言反映结构规则→语法发展最慢(3)社会制约性\n2、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不直接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1)特殊内部规律(个别语言或方言本身的发展规律)不同语言的表现不同(俄语无量词;汉语量词多,少形态变化)汉语中的特殊内部规律:A、腭化规律:中古“见组”[kk’gx]和“精组”[tsts’dzsx]在[i][y]前时,变成舌面音(腭音)B、普通话闭音尾音节减少。[-p–t-k][-m–n-ŋ]合并。C、浊音清化规律。D、双音化规律。\n(2)普遍内部规律A、语音演变的无限性(单个音位到整个音系的变化)B、语音演变的一致性(类同变化同:时间、地域、条件同→变化同)C、词义内部的扩大、缩小、转移规律。D、类推规律在结构规则的影响下,语法、词汇形式发生变化:V+动态助词→由一到多;SVO→宾语前置消亡E、抽象化规律:实词→虚词;独立成分→附加成分\n类推作用语法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带有整齐划一的趋势的作用,叫做类推作用。类推在语法演变中的重要作用。语法类推是人们按照一定的主流规则将新规则归入主流的过程。在语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出现新格式(弱式规则),为符合语法整齐划一的要求,新格式被有意识地推广到已存在的、运用着的旧格式(强式规则)之中,扩展适用范围,进而达成新的整齐划一,使语法规范化。语法类推作用是一个逐次推进的过程,不是一起完成的,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新旧语法共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