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 20页

  • 250.31 KB
  • 2022-08-23 发布

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Session7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pproach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ByLanChunshou\n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至今还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早在1896年,JohnDewey(约翰·杜威)在芝加哥创办“实验学校”时,就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工作应以学生的需要为方向。他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自己也可以做老师,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协助、支持和辅导的作用。它大致包含五项主要内容:(1)PositiveInterdependence(具有正面意义的相互依赖)(2)TeamFormation(编组),(3)Accountability(责任制),(4)Socialskills(社交技巧),(5)StructuringStructure(组织结构)。\nNegativeInterdependence?\n在一个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处于竞争机制之中。“优等”成绩是与“劣等”成绩相比之下而存在的。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其他学生的失败作为代价。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叫做NegativeInterdependence(具有负面意义的相互依赖)。使用合作小组活动的方式学习英语,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因素。因为在合作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对小组的贡献。再者,一个小组能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取决于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鼓励学生民主平等、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在课堂上,化“竞争”为“合作”,为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完成一个共同的课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n1.合作学习教学的理论依据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n1.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教育理论界,人们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和交往的本质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活动中的需要,在交往中得到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和协调,因此,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n1.3“群体动力”理论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正是在充分借鉴集体动力理论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思想。\n合作学习小组不同于一般的小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同时强调个人负责和小组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每个小组在确定一个学习项目或研究课题以后,首先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一段,成为这一部分的专家。然后回到小组,跟大家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资料,介绍自己的成果。最后,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每个组员担任特定的“角色”,如:一个做主席,主持会议;一个做秘书,记录大家的发言;一个做小组发言人,准备到大班上代表小组发言;一个维持课堂纪律,注意小组讨论时大家轮流发言,低声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小组讨论。\n2.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在课堂组织结构方面和传统的课堂比较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集体听课,举手回答问题,集体参加笔头考试。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别,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需要为目的。下面先就教师教课方式作一个简单的对比。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来,传统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安静严肃,一般不允许随意交谈。合作语言学习教学法则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大胆开口,不怕讲错。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随时把不懂的东西弄懂。\n\n3.八种合作学习的分组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分派学习小组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让学生凭兴趣任意选择,一种是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各方面不同的特点,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学生的不同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个性、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语言能力等等。把特点不同的学生编在一组,可以促使来自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相互信任、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编组一定要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每组以4人为宜,因为在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在组内分成两对,进行一对一的活动。\n3.1.结对子(Pair-share)界定:结对子是最简单的分组形式。由两个学生一起解决一个问题,分享对问题的想法、共同探索。通常在班级教学中需要讨论、解释或反思时采用。结对子活动的时间短,但每个人都要有说话、倾听、得到反馈的机会。任务建议:结对子形式适合于开展与同伴编辑、分享个人体验,讨论材料或媒体上出现的复杂问题,以及分享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的感想、与课题有关的经验等。优点:由于人数少,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时间。对缺乏交际技能的学生,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不会产生在大组活动中可能有的畏惧心理。不足:由于小组中只有两个人,听到的看法和对复杂问题不同的见解较少。小组人数多一些,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办法的机会可能更多些。\n3.2.新手/专家组(适合于做研究和同伴互教)界定:活动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先作为“新手组”去调查和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再作为“专家组”去教其他组。任务建议: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最适合有四、五个调查主题的项目。例如,有四个关于北极大乌鸦的问题——如物理特征、习性、配对程序、象征主义。每个组在新手组阶段分别调查问题这四个问题中的一个问题。然后教其他组,同时对附加的问题做笔记。优点:让学生既学又教就是给他们发展调查和教的技能的机会。如果任务提得好,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得到的东西就能成为极好的考试复习资料。不足:有的学生会感到时间紧,在调查结束后没有时间再去教其他小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增加调查和讨论问题的时间。\n3.3.将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界定: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人人参与时这个形式作用最大。任务建议:两排桌子面对面坐着,学生来回扔掷一个软的物体,接到这个抛掷物者发言,这样可以确保双方发言的机会均等。为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先要让每个学生都轮到一遍,直到人人都说过。优点:整个班级可以听到不同的观点。听了别人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后,学生常常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或对各种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不足:由于人人都轮一遍,每个人说得少了。有些学生面对大家说话会感到困难,喜欢更小的分组。\n3.4.随机三人组(Randomgroupsofthree)界定:通过随机组合,三人一组开展讨论。讨论的主题必须面广,足以吸引整个组的兴趣,而且要突出重点,足以引出有意义的答案。任务建议:预测故事或剧中要发生什么。应对危机,形成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优点:学生从各种观点中得到反馈。小组成员相互间都是榜样,都要相互负责。三人一组可以有更多说话的机会,不会出现因人数多而被忽视的情况。不足:容易忽视怕羞或安静的学生。有时两人说得投机,把一个人撂在一边。\n3.5.同质分组界定:同质分组是将年级、背景、兴趣或能力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而能力异质分组是分层分组,把成绩高、中、低的学生分在一起。任务建议:该形式适用于编剧或编讽刺故事。在有些要求学生互访、一起工作的课外项目中,相互比较了解的同学或住得近的同学就比较容易碰面。优点:学生能按最适合自己能力的进度和水平工作。他们与程度相当的人谈论课题特别感兴趣。相互了解或处于一样程度的同伴常常相互激励、相互赏识对方的洞察力。不足:要找到各方面都同质的学生是不现实的。动作不快的学生在动作快或能力强的组里总被贴上慢的标签。由于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在同质小组里弱一些的学生不能得到发展。如果不适合在友情小组,不受欢迎的孩子则会感觉受到了排斥。\n3.6.异质分组界定:不同背景、文化和性别的学生分在一组。通常在这样的小组里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兴趣、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学生。任务建议:异质分组一般适合于探索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各种生活方式及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例如在班上读了“新年”的故事,可以叫学生用本民族的语言在写字板上写“新年快乐”——或写一句欢度新年的节日问候。异质分组可以有了解多种语言和文化的独特性的机会,把来自不同背景的风俗放到一起以应对一个问题。优点:学生不断有机会了解其他观点对问题的看法。指导得好,异质分组能帮助学生互相了解,欣赏别的文化和国家。不足:当缺乏明确的指导,或对一个人的背景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时,少数民族学生在异质小组内会有疏远感。给这样的小组提供行动策略,教学生彼此着重和倾听他人陈述就显得很重要。\n3.7.混合年龄组界定:一组不同年级、年龄的学生为了同一项目一起工作,使人人受益。任务建议: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教低年级学生小学数学的概念或帮助做科学实验。用这种形式活动得特别好的例子是通过高年级学生做访谈为低年级学生编写一本特殊兴趣的书。也可以让低龄学生与大龄学生一起组成阅读小组,他们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年龄和能力混合小组活动的关键是目标十分明确,人人知道自己在项目中的作用。优点:与低年级的学生合作时,高年级的学生不大会感到与同伴竞争时有的那种压力。而低年级学生对被选中与年长者做对双方都有意义的事会感到是件大事。不足:有时,高年级学生会给年纪小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有行为问题的危险少年对十多岁的学生来说也很难相处。\n3.8.同伴领导的会议(Peer-ledconferences)界定:学生准备并领导与家长、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就某个材料开圆桌讨论会。任务建议:在班上建立一个项目,让学生为每种智能准备一个工作站。然后请家长和社区其他成员就学生的工作提问。学生自己进行会议准备,并领导他人参与自己的工作。优点:这种组织形式给学生一个极为真实的教的机会。他们得益于真实参与者提出的问题,也得益于领导他人参与项目。学生在这种小组形式中学会自信,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想法。不足:如果家长出席了,但有学生没有轮到与宾客进行交谈,就会使他/她感到失落。所以要让大人充分与学生接触,使学生人人有和大人交谈的机会。教师也可以事先个别地问问学生谁有家长来或谁没有家长来。这样,有助于其他客人去找没有大人出席的学生。\n教学案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