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 M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言学习中的中介语2021/9/20\nDefinition中介语,Interlanguage,也有人译为"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Interlanguageisthetypeoflanguage(orlinguisticsystem)usedbysecond-andforeign-languagelearnerswhoareintheprocessoflearningatargetlanguage.2021/9/20\n关于中介语的一个最早的定义.Theseparatenessofasecondlanguagelearner'ssystem,asystemthathasastructurallyintermediatestatusbetweenthenativeandtargetlanguages(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2021/9/20\nInterlanguagetheoryInterlanguagetheoryisgenerallycreditedtoLarrySelinker,anAmericanprofessorofappliedlinguistics,whosearticle"Interlanguage"appearedintheJanuary1972issueofthejournal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inLanguageTeaching.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2021/9/20\nTheprinciplebehindinterlanguagetheoryisthatthelanguageofsecond-languagelearnersisgovernedbysystematicrules,andthattheserulesaredifferentfromthoseofthelanguagebeinglearnedandfromthoseofthelearner'snativelanguage.Henceateverystageoflearning,languagelearnersdonotmerelycopywhatnativespeakersdo,butcreateanentirelynewlanguagesystemuniquetothemselves.Selinkernamedthisinterimlanguagesystemaninterlanguage.2021/9/20\nInhis1972paper,Selinkerproposedthatinterlanguageshaveallthenormalpropertiesofnaturallanguages.Inotherwords,theyaresystematicandboundbyrulesinthesamemannerasanyotherlanguage.Furthermore,Selinkerproposedthatinterlanguageisbasedonthreebasicprinciples:over-generalizationfrompatternsfoundinthelanguagebeinglearned,transferfrompatternsfoundinthelearner'snativelanguage,andfossilization,thephenomenonofalearner'slanguageceasingtodevelop.2021/9/20\n中介语产生的原因一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或表达方式来处理目的语中的一些信息,会依赖其原有的母语知识辅助其意思的表达。而过多的母语干扰会产生语际错误(interlingualerrors),也会出现中国式英语(Chinglish)。套用母语所出现的中介语主要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语言系统的几个层面上。2021/9/20\nExamples语音方面:thing→singcook→cooker词汇方面:爱人:wife→lover公费医疗:thefreemedicalcare→thepublicmedical2021/9/20\n语法方面:Ibuyityesterday.Thoughthetaskwasdifficult,butIfinisheditontime.Idon’tthinkitisgoodenough.→Ithinkitisnotgoodenough.2021/9/20\n语用方面: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safely!这句子虽然没有语法、用词方面的错误,但它是中介语,因为操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环境下,不会说这样的话。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对目的语的功能运用不当。由此而产生的中介语在交际中可能会产生文化错误或导致误会或交际失败。在中国,“张奶奶”、“王爷爷”、“李叔叔”、“赵阿姨”等可在社交中使用,但在英语中这不属于社交用语,称某人“UncleJohn”,“GrannyNancy”违反了交际的原则,显得不伦不类,而且会引起被称呼方的不快,造成交际失败。2021/9/20\n二所学有限目的语知识的干扰学习者因为所学目的语的知识有限,把目标语中的个别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规则来使用,创造出不具有母语特征又不是目标语的中介语形式。学习者常将一些语言规则当成普遍性的规则滥用,将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系统简单化,从而创造出既不带母语特征,目的语中又没有的结构变体。Idon’tknowwhenistheplanegoingtotakeoff.(滥用英语特殊疑问句的语序)学习者在无法用现成准确的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借用同义词或者近似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从而形成中介语。回避、转述、借用、造词是较常用的交际策略。它们是中介语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原因。Lookbeforeyouleap.(因想不起或忘记leap这个词,便会回避这个单词,而用常见的单词run代之)2021/9/20\n三、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语言现象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讲解和训练教师某些不正确或者不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方法不当,选用的教材的某些语言表达不够地道,难度不当也是中介语形成的一个原因。教师业务水平及对待处理中介语的态度都与中介语的产生有关。一方面,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促进自己的语言教学能力,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最优化输入;另一方面,教师应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处理习得者的中介语及其僵化现象。对于习得者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该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应结合学习者所处的学习阶段和所出现错误的性质进行分析、纠正。2021/9/20\n例如,初学者在刚接触英语时,学习兴趣较浓,也易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此时教师一定要从严治学,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以防止僵化现象的进一步发生,而对学生在口语表达或语言交际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不需要当场纠正,以免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多读多练而减少错误的出现。此外,教材编写不恰当也会导致中介语出现。目前,有些教材在编写时书面语与口语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美式英语也和英式英语混淆在一起,这就使学生不能准确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导致僵化现象的发生,而这种原因导致的僵化一般也很难清除。因此,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材时应注意这些问题。2021/9/20\n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处在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不能达到目的语的理想的终点,这种现象就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或僵化现象(fossilization)。Selinker(1992)将石化现象阐释为:“语言的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与固定下来的状态。Selinker&Lashmanan(1992)将其定义修正为“学习者的中介语学习在还未达到目的语的模式之前就水久的停止了”。这一定义强调了石化的水久性特征,确定了石化不再被认为是中介语的次系统的停止发展,而是整个系统都停止发展2021/9/20\n二、石化现象成因剖析(一)Selinker的“心理学”解释Selinker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中介语石化现象,将其归纳为五个方面:(1)母语迁移(languagetransfer)(2)培训转移(transferoftraining)(3)不恰当的学习策略(inappropriatestrategiesofsecondlanguagelearning)(4)不恰当的交际策略(inappropriatestrategiesofsecondlanguagecommunication)(5)目的语过度概括现象(overgeneralizationofTLlinguisticmaterial)。2021/9/20\n一心理学解释在这五个方面Selinker认为第一个母语的负迁移对中介语的石化现象起了决定性因素。培训转移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过度的操练某些语言规则或句型而导致形成的习惯性语言用法偏好。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采用到一些不恰当地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从而导致中介语的石化,例如词汇句型的简化策略,回避策略等等。目的语的过度概括现象是指学习者将所学过的语法规则或某个词语的用法错误地应用到不合适的其它语境中,也是导致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原因之一。Selinker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中介语石化现象为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提供了一很好的理论框架。2021/9/20\n(二)语言石化现象的“生物论”解释Lenneberg(1967)和Lamendella(1977)从生物成长的角度提出了石化现象的内因说,被称作语言石化现象生物论。石化现象生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Lenneberg和Lamendella。Lenneberg的主要观点借用了发展心理学中关键期(criticalperiod)的概念。他认为语言的习得与发展受关键期的影响,而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两岁左右。届时大脑两侧的分工已基本完成,语言功能定位在左脑,因此过了关键期以后的语言学习都将很困难受到限制,也就形成了语言的石化现象。Lamendella(1977)用“敏感期”(sensitiveperiod)来解释二语或外语习得的石化现象。“敏感期”的年龄限制没有关键期那么严格。关键期或敏感期对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旦过了关键期或敏感期,语言学习就很难有新的进步,结果就是形成语言石化。此理论突出了二语学习中年龄因素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学习者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因素。2021/9/20\n(三)石化现象的社会文化原因解释石化现象外因说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影响。外因说的代表性理论是由Schumann于1976年提出的文化迁移模式(acculturationmodels)。其主要思想是如果学习者的社会文化与所学语言的文化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在语言处理过程中,记忆和输入的操作过程就会受到限制。由于长期以不完善的中介语为基础来处理语言,也就导致了中介语的僵化。按照这一理论观点,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就是社会观念与心理观念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学习一种语言是否成功以及所能达到的水平2021/9/20\n(四)石化现象的“交互作用说”出“交互作用说”理论的是Vigil和Oller(1976)。该理论强调外因对石化形成的作用,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学习者接受到的外界的反馈,包括情感性反馈和认知性反馈,每一类反馈都有正面、中性和负面三种。只有正面的情感反馈和负面的认知反馈,能促使学习者进一步尝试使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直至找到正确合适的语言形式,从而减少石化的形成2021/9/20\n(五)石化现象的“语言输入假说”Krashen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他所倡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外语学习理论之一。他总结了五条语言石化现象的原因:1.语言输入量不够2.语言输入质不高3.情感过滤4.输出过滤5.习得非自然的二语或外语形式。Krashen在其二语习得理论中大力倡导i+1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只有在被提供这样的量大质高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才具备习得理想目的语的条件。而在语言输入量不够质不高的情况下,便就导致了中介语的石化现象。但这并不是说有了量大质高的可理解性输入这样的外在条件,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就一定能把语言学好,情感过滤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语言吸收(intake)这是必要的内在条件。2021/9/20\n总结了解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种种成因解释,我们看到石化现象几乎是每一个二语或外语学习者都无法规避的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屏障。既然无法避免,我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按其形成的各种内因外因,找出跨越这道屏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减少母语负迁移。(二)提供量大质高的可理解性目的语输入。(三)增加跨文化社会方面的知识。(四)增强学习动机和降低情感过滤。2021/9/20\n2021/9/20\n2021/9/20\n2021/9/20\n2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