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语言学表达会方法 8页

  • 89.63 KB
  • 2022-08-23 发布

品语言学表达会方法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品语言学表达会方法——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三角城小学张喜东一、前言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面对静态的教学文本,教师需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浅出帮助学生学好知识。可以说,教师对教材地解读深度、准确度,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教材的每一个哪怕细小的地方,都透着匠心,都是编者努力让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创造的体现。教材给学生留下了很多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自己引导作用的空间。如何引领学生学好教材,如何引领学生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探寻,成了摆在执教者眼前的重要课题。二、如何解读教材?1.首先以学生的角度阅读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最终只有被学生所理解,才能真正体现其蕴含的价值。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往往与教材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把握教材以后,并不代表着解读教材的结束。毕竟,教师的主观理解是无法替代学生的理解的。因此,教师还应当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次阅读文本,解读文本,体验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困惑与感受。在这一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安排学习材料、设计学习活动,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其中有三个“不需要教”。①孩子已经懂的;②孩子自己能够读懂的;③通过讲解孩子依然无法弄懂的。因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2.其次以整体的思想梳理教材比如开学后,要整体研读教材,本册要学什么,达到怎样的要求,每个单元哪些是重点课文,文中都有哪些知识点等。还要与前后册书比较异同,注重知识的先后衔接。3.再者从教学的角度来解读教材。文本语言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伙伴语言,一看就懂,不需多讲。第二种,教学语言,即规范、优美、精确的,是学生学习、模仿的语言。第三种,精粹语言,比较深奥、难理解,即使讲得再多,学生也一知半解,我们就不必过分挖掘,深文浅教。4.最后要细读《教参》。读《教参》中的教材分析,了解本课知识的前后联系,知道学生已过哪方面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本课将为后续学习做何准备。读《教参》中的教学建议以及一些特别的要求。对于《教参》中的建议不一定完全采用。通过阅读《教参》,对照之前自己对读材的理解,及时调整,修正。三、本组文章有以下特点:人文性8\n围绕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组元。比较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导语有诗意。课文的选材范围比较广阔,有祖国台湾地区作家的作品《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有东欧国家的作品《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兼顾城乡生活,《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但千万不要上成品德课,要抓住语文课的核心价值,吧学习的重心从关注内容转到揣摩分析语言和学习表达方式上。整体性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导语有提示,课文有体现,练习有巩固与迁移,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重方法概括起来说,就是注重品味语言,关注方法,学会表达。1.重视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教材中提出了运用两种方法或者只提出理解的内容,对运用何种方法不作要求,目的是综合运用学过的多种方法。2.重视积累语言。第一条途径: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中年级以后,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如,《和时间赛跑》一课的教学,很注意引导学生摘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做成书签,既达到了积累的目的,又有教育价值。3.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学习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8\n。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这一思想,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在阅读中引导感受语言的规律,在阅读中引导感受表达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积累多种多样的表达方法,并能尝试着学习运用。4.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1)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能因声明义,是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方法。朗读能以声传情,帮助学生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每一次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目的都应该有所不同。如,第一课时的朗读,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课时,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当然,这是通常所说或一般而言,不是说所有课文的朗读都要这样做。有的课文往往只需要一个课时,有的需要三个课时,还有的课文不太适合有感情朗读,可以不提感情朗读这一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默读。重视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读。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对这些句子进行示范朗读,也可以示范朗读全篇。注意点:无论是老师的范读,还是学生朗读,老师都应该提出明确的听、读要求,如,认真听听,看看发现什么问题;认真倾听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形式多样的朗读必须要重视朗读的实际达成的效果。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安排好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有事做。(2)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四、目标定位一般单元导语都有两段,前一段是对本单元的概括,后一段是对学习重点的提示。“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24个生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3.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4.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8\n教学重点:1.认识24个生字,会写41个生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教学难点: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那么,如何落实这些目标呢?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理解,二是积累,三是运用。五、教学建议1.关于生字的教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归类识字、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形声字,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自主识记。不容易写好或容易写错的字,教师要加强指导。如,可以用组词的办法,通过它们的不同用法区分字义;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提出疑难的地方,并互相提醒。可以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字谜、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其次应突出难点,注意简洁。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不多,但是老师可以从这样的安排中受到启示,这一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在学生掌握这些汉字的书写特征并充分练习之后,要尽量连成词语写,让他们在词语中巩固汉字,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出现的同音替代现象。2.生词的教学:生词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举例、想象等方法理解。如,“忧伤”“哀痛”,指的是“我”失去外祖母后心情十分悲伤、痛苦、忧郁,可以联系上下文,从“我”的表现中加以体会,如,“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持续”,在文中指的是“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此悲伤痛苦,而且这样的心情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可以联系上下文,通过“每天”“很久”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来体会。“安慰”,可以联系自己伤心痛哭时父母如何用话语劝告、用手轻抚,使自己的心情舒坦起来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受益无穷”的意思,可以结合所在段落几句话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文中是指“我”珍惜时间所得到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理解“假若”的意思,可以用换词法,分别在句中换成“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让学生理解体会。“棘手”,可以联系上下文中儿童队员的语言和表情来理解8\n;“鸦雀无声”,可以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做一做,以加深体会;“情不自禁”,可以通过说句子的方式加以理解、运用;“盛大的节日”“隆重的检阅”,则可以借助下文的具体描述,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和学生的想象来体会。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理解、运用词语的方法。3.学习伙伴的解读:从一年级开始出现的“学习伙伴”的形式,到三年级上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逐步学会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目标中有“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如何指导学生质疑呢?教材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学习伙伴很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学生就应该向她学习,如怎样理解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学习她注意想象,善于想象,读中感悟的方法等。如,《检阅》“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使学生感同身受:他一定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儿童队员心存感激。还应该特别注意“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注意揣摩她在阅读时,“在什么地方想”“想了些什么”“怎样想”。学到了这个方法,我们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高。比如,在“什么地方想”的问题,学习伙伴就在“疑问之处”想。如《检阅》中“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们感到非常为难的处境。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到为难的时候,再设身处地想想文中人物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并读出自己感受到的这种心情。在“关键之处”想。《争吵》中提示:“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联系上下文两个主人公的不同表现,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含义完全不同,两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教给学生边读边想。在“精彩之处”想,学习她体会用词精当的方法。如,《和时间赛跑》一课,在第八自然段后学习伙伴问道:“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用意是引导学生注意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争吵》中“终于挨到了放学。”这里的“挨”字读二声,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还可以尝试着积累、运用,学习表达。学生像她这样,读书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课文中的学习伙伴,给学生很多提示、引导。不过,她更希望学生和她有不一样的见解体会,甚至超过她。鼓励孩子们学着“学习伙伴”的样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疑问。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学着做旁注,敢于把自己阅读的理解感受疑问等都记下来,敢于在“学习伙伴”没有提示的地方大胆写出自己的想法,那是“学习伙伴”非常愿意看到的事情。可以开展如下的教学活动:8\n教师:读了这几段话,我想你们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吧?分小组讨论一下,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类似这样的问题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对于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都很有价值。如果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充分利用好学习伙伴,与学习伙伴交朋友,从小就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勾画旁批等读书习惯,语文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4.关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也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如《和时间赛跑》学习伙伴说“这是我收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既给学生提供了可供积累的材料,又提示学生收集其他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争吵》课后思考练习一,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这项活动要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开展。有的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交流。如《检阅》文后,我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咀嚼,升华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这样的设计,鼓励学生和其他人共同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新感受。并且提示了问题,学生可以仿照这样的问题去提问。学会提问题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种方式是适合他们的。还有的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和时间赛跑》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要在学生充分自读、充分讨论、有了自己的感受的基础上,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认真体会,并积累下来。《争吵》第三题是建议学生把父亲说的话抄写下来认真体会。父亲的话有的是“我”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有的是父亲知道了吵架这件事之后说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说一说。小练笔,是引导读写结合的题目。《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在这里让学生来写写自己的事,时机非常合适。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语言朴实、真切,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可以指导学生试着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出内容真实、反映同学友情的片段。小练笔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当堂完成。5.关于口语交际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直接安排在文本学习的后面,有浑然一体之感,学习别人的文章,自己进行了“课外实践”,说说见闻,谈谈收获,交流感受,水到渠成。在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升华,形成文字。这样的编排尊重学习规律,科学合理。与第一学段的目标比较:听的方面,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中年级:“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中年级:“讲述见闻要清楚,让别人听明白,说出感受和想法,尽量说得生动一些”。口语交际始终是教学的一个瓶颈。8\n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另外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学生语言的发展过程。第三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适合交际的,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要增加小组学习,多组交流等组织形式,以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提高训练效果。第四要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质量。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6.关于写作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由读学写,根据活动来写,更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以我手写我口”,让写成为需要,成为快乐的事情。为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在我们的学生作品中才可能看到童真、童趣,看到真实的儿童世界,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明了写的真正意义。通过阅读和习作,学生慢慢形成文章从生活中来的意识,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让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就是生活本身,我们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的关注生命,更好的了解人生。学生通过教材建构生活和语文的联系,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本质──生活和语文学习原来本不矛盾,其实就是一个整体。我们这些执教者只有充分理解编者意图,把整册教材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我们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同时让他们懂得热爱自然,认识自我,热爱国家,关心他人……最大程度地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色彩。六、明确课文类型,因文施教。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学习本课有顺序、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检阅》一课,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8\n教学《争吵》一课,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交流讨论的着力点应放在揣摩和体会文中人物的这些心理变化。这一点,同《检阅》一课有相似之处。学习《绝招》一课,知道“我”和小伙伴们是怎样比本领和练本领的。学习课文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