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4 KB
  • 2022-08-23 发布

《语言学纲要试题》word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1、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  B、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  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    2、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加工和提炼,比较规范,所以,语言研究应该首先研究书面语  B、书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任何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D、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主要是风格上差异    3、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功能语言学  4、组合关系现在一般称为()  A、联想关系  B、类聚关系  C、句法功能  D、语义组合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7、[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下面各项中,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  A、[t§½]  B、[d§]  C、[bz]  D、[pk]  9、“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  A、初始性B、同源性C、拟声性D、复合性   10、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是(\n)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11、“伟大、美好、性急、霜降”等词的构造方式是()  A、都是陈述式  B、都是并列式  C、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个是并列式  D、前两个是并列式,后两个是陈述式    12、结构形式大多相当于句子的“语”是()  A、谚语  B、成语  C、惯用语  D、格言    13、正是因为什么样的特性,才是语法规则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  A、抽象性  B、递归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14、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15、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C、变化中缀  D、异根  16、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  A、表示性范畴  B、表示格范畴  C、表示人称范畴  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  17、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  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18、“阿Q圆圆地画了一个圈儿”中的“圆圆地”语义指向()  A、阿QB、画C、圈儿D、没有指向19、“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  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  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义  20、关于自源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n)  A、都是意音文字  B、都是词语文字  C、都是语素文字  D、都采用了假借字直接表音  21、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  A、象形的B、会意的C、表音的D、假借的22、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  A、语音B、词汇C、语法D、修辞23、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语言的()  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  B、语言的转用  C、语言的混合  D、双语现象  2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  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  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25、普遍语法的提出者是()  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布洛卡  26、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B、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  C、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  D、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于()  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  B、声带是否振动  C、唇形的圆展D、舌位的前后  E、舌位的高低  2、基本词的特点是()  A、数量最多  B、使用范围广  C、理据性强  D、产生历史长  E、构词能力强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可以将文字分为(\n)  A、音节文字  B、音位文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字  E、表音文字  4、来自原始印欧语的亲属语言有()  A、拉丁语  B、日耳曼语  C、古斯拉夫语  D、苗语  E、阿尔泰语  5、下面提到的研究内容,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范畴的是()  A、外语教学的规律  B、母语教学规律  C、社交称谓语的演变规律  D、语言规范化问题  E、语言信息处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1、发音方法  2、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  3、预设  4、字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2、“修路”、“老人可以接待”都是歧义结构,试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加以说明。  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规范花的原则是什么?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分析下列语言事实,从词汇对语法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其中的规律。  a、差点考上了、差点没考上  b、差点摔倒了、差点没摔倒  c、差点中奖了、差点没中奖  d、差点淹死了、差点没淹死  2、试从词语的构造方式的角度对下列合成词进行分类,分别填入相应的各项中:  修辞阿姨瓜子燕子女儿马儿作者司仪刚刚第三作为忘记窗户木头开头后现后年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前加式派生词  后加式派生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语法手段。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参考答案及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拟声词语都是有一定的理据性的。既然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语言符号是可以改变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不是那一个群体的约定。    2、A由于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所以,语言研究应该首先研究口语,而不是书面语。    3、B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都是19世纪末或20世纪产生的。    4、C联想关系和类聚关系都是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是句法概念,不是语义组合。    5、D\n音色又叫音质,音素和音素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音色不同,和其它几个没有关系。    6、Cm、n等辅音可以延长,发音响亮,所有的元音发音时不受阻,所有的辅音发音时都受阻。    7、D[ε]实际上就是现代汉语中的ê,如ie、üe中的字母e代表的就是这个[ε]。    8、C[t§]、[§]、[p]、[k]都是清辅音。    9、B“帐、胀”和“改弦更张”的“张”是同源关系,读音近似,意义之间有引伸关系。    10、B“语”“言”“身”“体”都是实语素,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所以是不成词语素。    11、D“伟”与“大”、“美”与“好”都是近义并列。“性急”的意思是性格急躁,“霜降”的意思是霜降落下来的意思,因此,它们都是陈述式。    12、A成语大多是四字格的,惯用语大多是三字格的,“格言”不是“语”,从语义上讲,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是格言。    13、B“递归性”是借用数学上的概念,强调的同一个运算规则反复使用。语法的抽象性,使一个语法规则处理一类一类的句子;语法规则的系统性,使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力;语法规则的稳定性使语法规则成为一种有效的规则。    14、D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每个语法成分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组合)的关系之中。组合关系的双方都出现在语言的线序列之中,而聚合是一种同功能的关系,是潜在的。这两个概念是结构主义语法提出来的。    15、A屈折是指词的内部发生的语音的交替变化。    16、D“他”和“她”只是书面上的一种区别,口语中读音相同,所以不属于语法形式变化的范围,自然就不表示语法范畴。    17、D语义的模糊性是交际活动的需要,对所有的词义都作出科学严格的界定,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对所有的语义都有严格的界定的话,交际活动是无法开展的。    18、C语义关系和语法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例中“圆圆地”语法上修饰“画”,语义上和“圈儿”发生联系。    19、D这个结构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连老王都被人家打了”,另一个是“连老王都参与打人了”。前一个意思中“老王”是受事,后一个意思中“老王”是施事。所以是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    20、C所谓语素文字是全部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有假借字直接表音的,不表示语素。    21、A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原始字形常常是象形的。    22、C语言中的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密切,社会的变化首先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语音的变化速度仅次于词汇,语法是最慢的、最稳定的。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    23、C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母语化了的洋泾浜语就成了克里奥耳语。24、D语言能力是一个专业术语,研究大脑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就是语言能力问题,和平时说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内涵不同。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能力内涵也不同。    25、C洪堡特更强调语言和和人类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布洛卡是一位医生,他发现大脑左半球的某个区域因外伤会出现语言障碍,语言学上称之为“布洛卡失语症”。乔姆斯基认为人的大脑储存的语言知识应该分为两类,一类靠遗传和生物进化得来的“普遍语法”,另一类是后天学习的“个别语法”。    26、A“中介语”是一个专门术语,特指外语学习过程形成的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标语的个人的语言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所有的元音发音时声带都是振动的,这是元音、辅音的区别之一。    2、BDE基本词汇远远没有一般词汇的数量大,基本词汇中初始符号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任意性强,理据性不强。    3、CDE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都是从字符和哪一种语言单位相联系这个标准分出的类别。    4、ABC拉丁语、日尔曼语和古斯拉夫语都是从原始印欧语中分化而来的。苗语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本身就是一个语系。    5、ABDE社交称谓语的演变规律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范畴。      三、名词解释    1、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2分)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1分)③如[p]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音。(1分)    说明:回答语言学问题,举例很重要,通过举例可以考察出考生语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程度。下同。    名词解释的分值并不低,考生不要仅仅回答出概念,要将原理\n说清楚。下同。    举例正确即可得分,不必限于参考答案上的例子。下同。    2、①语法单位共有三级,语素和语素组是一级,词和词组是一级,句子和句组是一级,同级之间是量变关系,功能相同;不同级之间是质变关系,功能不同。(2分)②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叫做构成关系。(1分)③如“花”都是词,“红花”是词组,“花”和“红花”功能相同。(1分)    3、①就话语本身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且句义乙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那么甲以乙为预设。(2分)②预设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甲,乙依然成立。(1分)③如“他哥哥来了”(甲)的预设是“他有个哥哥”(乙),否定了甲,“他哥哥没来”,预设仍是“他有个哥哥”。(1分)    4、①“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2分)②如汉字的“字”,拼音文字的字母都是字符。(2分)。    四、简答题    1、①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1分)②区分了言语活动中的“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匀质的,言语是个人的、现实的、异质的。(2分)③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创制了专门术语----能指和所指(1分)④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20世纪的语言学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分)    说明:索绪尔对语言学的贡献很大,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不能不对索绪尔的学说给予较多的关注。教材对索绪尔的学说的介绍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考生应该对此加以总结,认真领会。    2、①“修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通过“修”这个动作,使之有了“路”,另一个是原本就有“路”,但“路”有问题,通过“修”使之好。“老人可以接待”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以接待老人”,另一个是“老人可以接待别人”。(2分)②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叫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等。语义角色不同,常常造成歧义。(2分)③“修路”的第一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结果。第二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受事。“老人可以接待”的两个意思中,变元“老人”的语义角色分别是受事和施事。(2分)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与句子语义结构有关的述谓结构的掌握情况,其它的诸如“语义指向”等都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①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3分)②原则和标准是: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语言变化的利弊得失,即使是语言学家认为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现象,只要社会上普遍承认,也应该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予以承认。语言规范化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保证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3分)    说明:原则和标准有两项,答对第一个给2分,答对第二个给1分。只要意思对即可得分。    五、分析题    1、①这四组例子,a、c是一类,b、d是一类。a、c组的“考上、中奖”是积极意义的,b、d组的“摔倒、淹死”是消极意义的。(2分)②词汇对语法有影响,针对这些例子来说,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积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差点儿考上了”的意思是“没有考上”,“差点儿中奖了”的意思是“没有中奖”,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义,“差点没考上”的意思是“考上了”,“差点儿没中奖”的意思是“中奖了”;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消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不论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表达的意义都是否定的。“差点儿没摔倒”和“差点儿摔倒了”的意思都是“没有摔倒”,“差点儿淹死了”和“差点儿没淹死”都是“没有淹死”的意思。(4分)    说明:学习语言理论的目的是分析语言事实,每年的考试中,分析题的分值都比较高,做这一类题目时,考生要注意结合实例,利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下同。    2、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修辞女儿司仪刚刚作为忘记窗户开头后年瓜子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阿姨马儿燕子作者第三木头后现代    前加式派生词阿姨第三后现代    后加式派生词燕子作者马儿木头    评分标准:每错两个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根语素和词缀、词尾语素掌握的情况。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是词汇意义的承担者,词缀和词尾语素的意义不实在,主要起构词和语法作用。还可以通过轻声来辅助判断。比如“瓜子”的“子”不能读轻声,“燕子”的“子”只能读轻声。“木头、开头、女儿、马儿”都是这样。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①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的类叫语法手段。(1分)②语法手段又可以分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1分)③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n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如:book—books是附加形式,foot-feet是内部屈折形式,go----went是异根形式,fish(单数)----fish(复数)是零形式。(2分)词的轻重音如:东西/东•西的意思不同,买卖/买•卖的意思也不同。(1分)词的重叠如:人人、年年、天天等都有逐个的意思,看看、说说都有尝试的意思。(1分)④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虚词手段如:aboy和theboy的区别就是靠冠词来表达的,“看书”和“看了书”的区别就是靠时态助词来表达的。(1分)语类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动宾结构,“好书”之所以是偏正结构,这和词类是有关系的。(1分)语序手段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意义不同,是由于语序的不同,前者的“客人”是有定的,后者的“客人”是无定的。(1分)语调的手段如:“你去吧?”和“你去吧!”,前者是疑问,后者是祈使,语调的作用明显。(1分)说明:语法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因此理解语法手段和语法意义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的表现非常复杂,不可能在一个简单的论述题中说的很清楚,这里的关键是考查学生是否对语法手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只要没有明显的错漏,举例和说明正确就可以得分。其中词形变化有四个方面,漏掉两个扣1分,不够两个的不扣分,不出现0.5分的情况。    2、①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色不同的音素。(2分)②归纳音位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对立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都具有辨义功能,那么它们属于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性原则。(1分)如汉语普通话中,bǔ(补)和pǔ(普)中“b[p]”和p[p>]出现的语音环境相同,音节的对立实际上是“b[p]”和p[p>]的对立,区别了不同的意义,根据对立性原则,“b[p]”和p[p>]是汉语的两个音位。(1分)③第二个是互补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不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不能区别意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性原则。(1分)如:普通话的[Q][a][A][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Q]出现于[i-]、[y-]与[-n]之间,[a]出现于[-i]、[-n]之前,[A]出现于无韵尾的韵母中,[A]出现于[-u]、[-N]之前。它们不区别意义,根据互补性原则,这四个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音位。(1分)④第三个原则是相似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且,它们音质之间的差异不能从各自出现的环境之中得到解释,音质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把它们也归为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1分)“[p]”和[N]普通话中是互补的,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但这两个音素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仍将它们看作不同的音位。(1分)    说明:音位是语音这一章的难点,也是重点,每次考试都有音位的相关内容,考生要高度重视。音位系统是相对于一定的语言而言的,全面分析音位系统才能认清一个语言的语音面貌,所以,音位归纳的原则是重点中的重点,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领会。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对照来学习音位系统的相关内容。     名师点拨:    整个试卷的说明:分数分布的情况,绪论10分,语音18分,语汇12分,语法24分,语义13分,文字8分,其余三章15分。这个分布基本上反映了重点章节。其中客观题34分,带有分析和举例性的主观题66分。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学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和说明语言事实。这也是语言学和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2.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3.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4.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5.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6.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8.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n9.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6.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7.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4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图示为:音位Ø语素à词à句子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10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11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第三章\n语音1.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2音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3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4.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拼音字母、英语的韦氏音标和国际音标等。5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6宽式标音: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又叫做“音位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以不必记录。7严式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8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9乐音/噪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总是保持一种整数倍的比例关系的声音,它的波形总是有规律的叫乐音;不具备整数倍关系,波形不规则的叫噪音。10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11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语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12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13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14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15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16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17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18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19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20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21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22音(质)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23非音(质)段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24音位体系:一种语言的音位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25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26音位变体:是同一音素在不同位置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27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 一个语音使用。28音位条件变体:各个音位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等条件的制约。29音位自由变体:音位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限制。30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31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32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33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叫弱化。34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叫脱落35元音舌位图: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36四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齐口呼: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oe/为韵母的主要元音。第四章语法1. 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2\n语(词)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要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3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4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5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6词尾(变词语素):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7词: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8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9句子:语言中最大的语言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10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11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12复合词: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13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14组合的递归性: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叫组合的递归性。15独体字和合体字:只有一个构字成分的字是独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字成分的字是合体字。16通用--专用词:不受语体限制,能在各种语体通行无阻的词叫通用词;专用于不同语体的词叫专用词。17表情--非表情词:只指称事物、表达概念,并不附带说者对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态度叫非表情词;附带说者态度的叫表情词。18.语法意义: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19. 词汇意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20.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21.直接(组成)成分: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23.词类:具体说是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一类词的集合,抽象地说是一组分布环境的总和。24形态(词形变化):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方面。25内部屈折(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26. 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27.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级等。28.语法手段/方式: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29显性意义: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叫显性意义,分为陈述、支配、修饰、平行关系。30.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动作和动作—施事"等关系。31.上限结构和下限结构:单句与单句组合成复合句叫上限结构;下限结构即单包括非主谓句和主谓句,人称句和非人称句,名词句、动词句和形容词句。33直接成分: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直接成分。34.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35. 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的分析,把句子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能再切为止。36. 孤立语:又叫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特点是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以汉语为代表。37. 粘着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日语、为其代表。38. 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39. 复综语:又叫编插语,突出特点是分不出词和句子。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个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难分你我。40.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式所表示的几种不\n同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多义。第五章词义1. 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2. 基本词汇 :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3. 一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其特点是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4. 词汇意义(词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5.词的理性意义: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6. 词义的附加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附加色彩。词义还可以带有褒贬色彩。词义的这种附加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7单义词和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8本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产生其他意义的基础。9基本意义: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10. 派生意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11. 引申: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12. 隐喻:反映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的比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13.换喻: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14. 同义词和反义词:几个声音不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15.义素(语义特征):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16.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17. 义场(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或聚合体。18.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1. 文字: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2. 笔画:现代汉字成形的最小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笔提起叫做“一笔”或“一画”。3. 编旁:指的是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就是切分合体字而产生的一级部件。4. 字母:拼音文字的最小书写单位。5. 拼音文字:只表音的文字,也可以称为纯语音文字。6.意音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7.象形文字: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标记语言中词的初期的文字体系。8. 表意文字: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9. 形声字: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上另一个字,这个字只表示读音,也就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一个字是表意的,另一个字是以假借的方式来表音的。这样的意音文字叫做形声字。10. 自源文字: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11. 借源文字: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12. 口语: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13.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 社会变体:同社会集团在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叫社会变体,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2风格变体:语言因使用场合的不表现出不同的的变异。3. 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4. 阶级方言:不同阶级所拥有的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各阶级所用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上。\n5.地域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域上的分支。6.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7母语/原始基础语/基础语: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8子语: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汉语和藏语是原始汉藏语在不 同地域上的延续。9.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10.共同语:又叫"通语",它是一个民族或部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11. 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12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47.同)。(民族交际语: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语言13. 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语严重的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第八章语言的接触1.借词/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德律风。2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如:电话3. 仿译词:属于意译词的一种。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黑板、牛津4. 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5. 自愿融合: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语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这种情况叫做自愿融合。6.被迫融合: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这种情况叫做被迫融合。7.语言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的状态。8. 语言整化:指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因素逐渐接近、统一起来叫语言整化。9.语言混合:语言的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是几种言的混合,这种现象叫语言混合。10. 双语现象: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11. 洋径浜(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当地人在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一种变了形的外语。12. 混合语(克里奥耳语):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洋泾浜就变成了克里奥耳语。因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克里奥耳语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已成为某个语言社团惟一交际语。13. 国际交际语/国际辅助语:不同国家间由于交际的需要,选择一种或数种语言作为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在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不同国家间共同使用的语言。14. 世界语(Esperanto):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1. 尖音和团音: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两个术语;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团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尖音。2.尖团合流: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读一样的音,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叫做“尖团合流”。3. 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这种现象叫做“浊音清化”。4. 语言演变规律/音变规律:语音演变规律是同一语言内部语音层面演变的规律。音变规律具有条件性(语音条件)、时间性(只在某一时期中演变)和地域性(只在某一地区演变)三大特点,规律性和系统性是由这些特点决定的音变的结果。5. 语音对应关系:指 \n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注意:语音对应并不等于语音近似。6.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历史比较法。7. 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著名的瑞典籍汉学家高本汉是做这一工作而取得重要成就、在汉语史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个学者。8. 类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32. 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9. 词义的演变: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10. 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就是词义的扩大。11. 词义的缩小:如果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12. 词义的转移: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