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 123页

  • 5.53 MB
  • 2022-08-23 发布

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

  • 1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户/口了O﹄l口口尹,rl了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n7D‘一‘-ll.\n摘要语言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形式意义的关系,上个世纪0年代汉语语法学界的一场大变革,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研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欧美学界引进的预设理论逐渐渗入到现代汉语研究的各个领域,在目前的语言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种学术气氛下,关于预设的研究很自然成了语义学、语用学的热点,预设分析手段也越来越多地为语法研究者使用.预设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能合理地解释清楚与预设相关的诸多问题,并且在语言分析中地正确使用预设分析手段,那么语言研究将得到极大的拓展,语言研究的深度也将大大深入。本文运用逻辑学、语义学、语用学理论,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预设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七章,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预设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的存在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要求。语言中的预设现象与语言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关联,研究预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预设的研究在对外汉语、语言测试、词典编撰及信息处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二章对预设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价,在肯定前贤研究成绩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汉语学界在预设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探讨预设的本质,主要分析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在确定预设从根本上来说是属于说话人的这一语用性质的前提下,按照分析切入角度的不同,将预设分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既肯定预设的语用本质,又突出语义预设分析可以脱离语境的特征。本章还在评价已有的预设判定方法的得失的基础上,探讨了预设与否定的关系,并试着解释否定预设的语用动因。第四章着重理清预设与衍推、隐涵的区别,指出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三个概念的使用上存在着混乱不清的地方,提出与衍推发生纠缠的是语义预设,与隐涵界限不清的是语用预设,有针对地提出鉴别衍推与语义预设、隐涵与语用预设的方法。在厘清三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三个概念的关系框架。第五章是第六章的理论基础.主要考察了潜在预设的各种诱发语,分析已有预设投射理论的得失,提出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有句内因素和局外因素,对两种因素分别做了探讨。第六章依据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分类、运用潜在预设理论及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概念,对现代汉语中部分预设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中动词的叙实性、名词项与预设的关系、副词与预设的个例,考察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句内因素,并探讨了语言研究中使用预设分析时应该注意的原则及方法。第七章总结全文,评价本文的研究,指出创新所在及不足,提出今后在预设理论研究中可以加深研究的课题。关键词:预设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规约预设潜在预设现实预设预设诱发语语用推理衍推隐涵心理空间\nAbstractTherearesignsthatmoreattentionisdevotedtothesubjectontheconnectionofformandmeaninginlinguisticresearches,aspromotedbytheinnovationinChinesegrammarresearchin1990s.Thepresuppositiontheory,borrowedfromEuropeanandAmericanresearchers,isbecomingonepartinChineselanguageresearchesandplayinganimportantroleincurrentlinguisticanalysis.Asaresult,presuppositionisbecomingasignificanttopicinsemanticsandpragmaticsandgrammariansareincreasinglyusingthemethodsforpresuppositionanalysis.Presuppositionhasauniqueusefulnessinlanguageexpressions,soiftherearereasonableexplanationsonthesubjectsrelatedtoitandthemethodsforitsanalysisareproperlyusedinlinguisticanalysis,thentherangeanddepthoflinguisticresearchwouldbeextendedgreatly.Thisdissertationisanattempttoprovideadeepinvestigationonpresuppositionphenomenon,usinglogical,semanticandpragmatictheory,combiningwithrelatedtheoryincognitivelinguistics.Therearesevenchaptersasbelow.Chapter1assumesthatpresuppositionisanecessaryelementinlanguageexpressions,cateringtotherequirementoftheprincipleofeconomy.Presuppositioninlanguageexpressionsisrelativetomanysubjectsinlinguisticresearchandtheoretically,theresearchonithassignificantvalue.ItisalsousefulforL2,languagetesting,lexicographicandinformationprocessingapplications.Chapter2makesasurveyandanevaluationaboutthehistoryandcurrentsituationofpresuppositionresearch.Basedonthepositiveevaluationontheresearchresults,itpointsouttheproblemsincurrentChinesestudyonpresupposition.Chapter3investigatesthecharactersofpresupposition,focusingonsemanticpresuppositionandpragmaticpresupposition.Afterconfirmingthatpresupposition,innature,belongstothespeakers,wecategorizeitassemanticpresuppositionandpragmaticone.thisopinionnotonlyrecognizesthepragmaticfeaturesofpresupposition,butalsomakesitclearerthatpresuppositionanalysiscouldbeseparatedfromcontext.Thischapteralsodiscus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presuppositionandnegation,basedontheevaluationofexistingmeansforpresuppositionsjudgment.What'smore,ittriestoexplainthepragmaticcausefornegativepresupposition.Chapter4focusesonthedistinguishesbetweenpresuppositionandentailmentandimplicature,pointingoutthatcurrentstudyisconfusingwhenusingthethreeconceptsandentailmentiscontrastwithsemanticpresuppositionandimplicaturewithpragmaticone.Thenitproposethemethodsfordistinguishingentailmentandsemanticpresuppositionandimplicatureandpragmaticone.Atlast,itshowstherelationframeworkbasedondistinguishingthethreeconcepts.Chapter5providesatheorybasisforchapter6.Itinvestigatesvariouspossibletriggers,evaluatestheexistingtheoryaboutprojectiontheory,assumesthatthereareelementsinsentencesandelementsoutofsentencesfortherealizationsofpre-suppositionandmakesadeepdiscussonthemrespectively.Chapter6analyzessomephenomenaonpresuppositioninmodemChinese,usingthecategorizationofsemanticpresuppositionandpragmaticpresupposition,pre-supposition\ntheoryandtheconceptofmentalspaceincognitivelinguistics.Itinvestigatestheelementsinsentencesfortherealizationofpre-suppositionsandarguestherearesomeprinciplesandmethodsneedingtonoticeinpresuppositionanalysisinlinguisticresearch.Chapter7drawsconclusionsandevaluatestheresearchofthisdissertation,pointingoutthecreativeideasinitandsomeshorthandsandproposingsomeextensivesubjectsinfutureresearchonpresupposition.Keywords:presupposition,semanticpresupposition,pragmaticpresupposition,conventionalpresupposition,pre-supposition,actualpresupposition,presuppositiontriggers,pragmaticinference,entailment,implicature,mentalspace\n第一章绪论预设(presupposition)的概念源于哲学、逻辑学,但对预设研究最多、最热情的是语言学界。对预设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弗雷格(GotlobFrege),而明确的“预设”一词则是由英国哲学家斯特劳森(Strawson,1950)提出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受斯特劳森及奥斯汀(Austin)和塞尔(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语言学界开始了对预设的热烈讨论,关于预设的研究至今仍是热门话题。其中涉及的问题诸如;预设表达的是逻辑一语义的、具有真值功能的关系(G·弗雷格,斯特劳森,);预设是句子、命题、言语表达或者说话着听话者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Stalnaker(1972,1974)(Keenan(1971),Kartunen(1973));或者预设既是语义的,具有真值功能,又是语用的,是语句与表达者的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Lecch(1981),Gazdar(1979));或者预设是使用语言表达所必需的、取决于语境的、与言语相关的语用条件,是依赖于语言行为和语言规约的(Mey(1993),Yule(1996))。所有这些观点都试图对预设概念进行界定,目的在于为预设概念在一个或几个语言学描写层面上寻找依据。简单地说,预设是语言使用者在表达时预先假定有些信息对受众而言是已知的,它是交流的前提、基础,是不必作为断言表达出来的。本章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预设在语言学研究中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预设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斯拍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有追求认知效率的倾向,认知效率和其他效率一样,是为了寻求成本(cost)和收益(benefit)之间的最佳平衡,这种最佳平衡便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的根本所在。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决定了预设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预设的这个性质也决定了它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尽管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哲学家、逻辑学家提出的。预设的本质是把已经表达了的信息用旧信息、已知信息的形式隐藏在词语、格式、句式背后,并把这些旧信息作为引出新信息的起点。如“老张结婚了”这个信息被表达以后,我们谈论老张的妻子的方方面面时不必时时都明示“老张结婚了”,语言表达若成了那样,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老张结婚了,他的妻子很漂亮”中,“他的妻子片以简洁的形式把前面己经出现过的断言信,逻辑学家v·Franssen对这个定义做了形式的发展。Lakof,Horn及Karttunen也都使用或假定过这种类型的预设。\n息“老张结婚了”包装在词语背后,而且“他的妻子”是引出新信息“很漂亮”的起点。语言表达离不开预设,语言的基本单位—语句的意义可以说是由断言、疑问、祈使、感叹等加上预设组成的。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话语表达都会包含这样那样的预设,离开预设,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进行言语交际的。以简单的话语为例:(1)老师肯定了她的开题报告.这句话中,“老师”、“她”都是存在的、有所指的,但“老师”、“她”的存在不是这句话陈述的内容,而是这句话预设的,即说话人认为话语中的“老师”、“她”听话人是知道的,因此不必陈述这两个指称表达式的所指。同时,这句话还预设了“她写撇了开题报告’,,同样,说话人认为或假定听话人知道“她写撇了开题报告”,“她写撇了开题报告”不是说话人打算传递给听话人的新信息,而是说话人的预设,他不打算就这个信息与听话人探讨。这三个预设都在语句(1)的否定句(2)中被保留:(2)老师否定了她的开题报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话语中的否定是针对焦点的,话语中的焦点是人们进行交际时要传达的新信息,这个新信息是交际时共同关注并要加以讨论的,而预设是说话人预先假定他与听话人共有的已知信息,是话语的背景信息,是不需要讨论的,因而这个部分通常不被否定。一般情况下,预设在否定句中被保留,这是预设的一个重要的特征。1.2预设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预设是如此常见,可又非常复杂,预设问题涉及到语言的诸多问题。(德)哈杜默德·布斯曼(2003)2指出预设问题涵盖了语法研究中的一系列老问题(如强调结构、从属关系、主题一述题关系、外延与内涵意义等):预设研究与焦点、话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联系,对预设的认识影响到对焦点、话题的认识及解释。预设也是语义学、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因为“预设提出了语义学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特别是如何解释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即意义与使用之间—的关系问题,(利奇,1981).预设研究备受重视,是一系列语言学课题的热门问题,它涉及到诸如解释语义学与生成语义学的界定、逻辑学与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关系、语言学知识和百科知识之间的界限等问题,特别是在篇章理论中,预设研究对篇章组织、连贯和语篇指称成分确立的解决等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x(德)哈杜默德·布斯曼(2003)《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n1.3预设分析是语言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预设的意义在本质上是受语言的现实制约的,它们通过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约束和指示而表述并传达预设意义的内容。作为一个语义、语用范畴,预设的意义内容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手段来实现。特定的词语、特定的格式、语气和语调的形式等等,这些都可以共同负责传达预设的意义内容,都可以成为预设意义的诱发语,而在实际的语境中预设要实现其预设的要求,会受到语句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各种制约,语言学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这各种制约的规律和机制。利奇(1983)把句子的意义分为两个部分:预设与断言。断言是语言使用者(说话人Iff=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要向语言受用者(听话人/读者)传达的信息3,是该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新信息,而预设是语言使用者在表达时预先假定有些信息对语言受用者而言是已知的,它是旧信息,但它是交流的前提、基础,是不必作为断言表达出来的。预设的内容构成句子的预设义,分析语句的意义时不能只考虑断言部分而忽略预设部分。非但如此,预设对句子中某些词语的选择、句子顺序的安排以及话题的确定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预设分析是句义分析、歧义鉴别(如否定歧义的区别)的有效工具之一,因此,可以说预设分析是语言分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借助预设分析可以帮助和深化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本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1.3.1句法·语义方面1.3.1.1词义辨析沈家煊(1999:85)在分析“差点)LP”和“差不多P”的区别时,用预设义、衍推(entailment)义、隐涵(implicature)义来解释说明,他把两个词语的差别归结如下:预设衍推隐涵差不多P接近P非P差点儿P接近P非P沈家煊认为“差不多”和“差点儿”的不对称可以通过上述区分得到解释:(3)黑桃差不多全了,但还差点儿。(4)?黑桃差点儿全了,但还差不多。由于“差点儿”的预设是“接近P”,也就是“差不多P",因此,“差不多P”可以作为交谈的话题,像(3)那样置于句首,而(4)则本末倒置。从话语表达的结构安排来讲,一个语句的预设只能在该句之前出现,而不能在其后出现。1.3.1.2句义比较3为了方便,我在后面的行文中,用“说话人,指代语言使用者(说话人/作者),用“听话人”指代语言受用者(听话人/读者)\n(5)老王没买那本书。(6)老王没买到那本书。两句表层结构上的差别仅仅一个词“到”,但是其预设义不同,因此使用条件也不一样。“老王买到了那本书”,与“老王没买到那本书”,这两句均预设“老王要/V!买那本书,’因为若“老王买到了那本书”为真,那么“老王要虑买那本书”为真,若“老王买到了那本书”为假,即“老王没买到那本书”,那么“老王要虑买那本书”仍为真。曾有留学生提出过一个问题,当老王觉得书太贵而没买的时候,能否说“老王没买到书,’当然不能,这个例子正好说明使用“买到(着)股买到(着)”时,施事主体是有目的的,不能实现“买”的目的的情形只有一种;“买”的对象没了。若施事主体没有这个目的,或受客观制约(如觉得价格高)那么只能用“没买那本书”的形式表述了。13.13连词的选择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句子的虚词,这是连词的语法特征,而连词实际上往往表达说话人对事物间关系的认识。在使用连词表达认识时,不同的预设自然会影响说话人对连词的选择。例如:(7)这一下没冲出围困,反倒被射死四匹马。(8)?这一下没冲出围困,但是被射死四匹马。“反倒”与“倒”有相同的用法,有时预设陈述的情况不是与常情相反,而是与期望相反,“但是”没有这种预设义,只对其连接的前后两句做反向对比,因而,在表达“没冲出围困”与“被射死四匹马”的关联时,“反倒”与“但是”相比,当然是选择“反倒”更能准确地表达出言者的思想说这句话的目的和用意。13.1.4语序安排预设的内容在话语交际中是被当作已知的信息的,因此,一个预设的内容一般不能作为断言出现在预设之后。如:(9)?老张戒烟了,老张曾经抽烟。道理简单:预设的内容被当作己知信息,是说话人不打算与听者讨论的信息;若该信息又被当作新信息来陈述,就显得说话人自相矛盾了。1.3.2语用方面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是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的。按照格赖斯(Grice)的会话理论,每个有效的表达都要传达新的信息,也就是都有焦点。焦点是语言交际活动中说话人要传达的新信息,焦点中心也是新信息中心;而预设是语言活动中说话人预先假定有些信息对听话人而言是己知的,或听话人能从说话人的话语中推导出这些信息来,因此,预设的内容是己知信息,在话语结构中通常是一种背景信息。焦点和预设在话语中是密切关联的,表层结构相同的语句,预设不同,具体表达时突出的焦点便不同。对于焦点的\n分类语言学界存在着分歧,但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承认,焦点不同,预设也不同。例如:(10A)1982年我考上了大学。预设:某一年我考上了大学。(10B)1982年我考上了大学。预设:1982年某人考上了大学。(10C)1982年我考上7大学。预设:1982年我做了某件事。(10D)1982年我考上了大学。预设:1982年我考上了某个机构。左边语句中加着重号重读的是焦点,焦点不同,相应的,右边的预设不同。有人认为预设不同,焦点不同,预设决定了焦点的选择,也决定了焦点的位置,如张克定(1995):也有人认为焦点不同决定预设不同,焦点跟预设是相对的,,随着句子焦点结构的改变,句子的预设意义也必定随之改变,如袁毓林(2000)。其实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从语句生成的顺序来讲,先有预设,后有焦点;而从语句的理解、分析来讲,先接收焦点,后析出预设。话题一般是已知信息,预设也是己知信息。话题是针对述题的,而预设则是针对断言的。话题存在于语句的表层,而预设则隐藏在词语、句式、重音等形式背后。我们看到,话题与预设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话题是包含预设的,如“他的迟到让经理很恼火”;有些话题很难说预设什么,如“跳舞他不行”,而且预设不一定出现在话题位置上,如“老张买到了那本书”预设“老张想买那本书”。此外,一个句子通常只有一个话题,但可以有多个预设。预设与话题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一个语句的表达不但有真假之分,有正确、错误之别,还有恰当不恰当、适宜不适宜的问题,虚假的预设往往使得语句不恰当、不适宜。中国农业银行取款机上的一句提示语总让人产生莫名的感觉,那句提示语是“请取回您的钞票”,“取回”使得整个提示语预设“这些钞票是您放在机器里的”,这个预设在取款人看来是虚假的,因而对提示语感到别扭,如果使用“请取走您的钞票”就不会产生这样令人奇怪的感觉了。1.4预设分析有普孟要的应用价值对预设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方面国内己有学者积极尝试。1.4.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刘颂浩(1995)a尝试用预设理论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0AIJA浩(1995)预设与阅读理解《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n阅读材料的本身是包含着大量的预设的,这些预设各种各样,有的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有的则有相当的难度,刘颂浩认为重视预设能帮助理解,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如:(11)我认为卢喜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问: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卢喜是最聪明的人B我觉得卢喜聪明C我和卢喜关系好D我最喜欢的是卢喜“以为、觉得、希望、相信、感到、认为”等类似词语只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并不预设事实,因此,A不是题干的预设,是出题者利用预设原理设计的干扰项,完成这个阅读训练必须排除这个干扰项才能正确回答。刘颂浩提出对预设要区分难易度,针对难易度安排阅读训练,这个难易度的确定是很有意义的。1.4.2语言测试蒋严(2001)5在对语言测试进行分析时,把理解型试题中包含的意义分为:显义、寓义、预设义、命题态度等几个方面,并运用预设概念分析相关的语用问题,这可以看作是把预设理论应用到语言测试中的一个积极尝试。蒋严文章中的试题之一:(12)女:今天是你六十大寿,孩子们做了好多你爱吃的菜。男:他们不气我比做什么菜都强。问:下面哪句话正确?A.平时孩子们常常惹爸爸生气。B.孩子们的身体都很强壮。C.今天是妈妈六十生日。答案是A,蒋严认为A是男的话语的预设。理解型试题是对话语的意义理解的测试,预设义是语句的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命题时自觉地运用系统的预设理论,对于提高命题效度显然是有益的。此外,在听力测试方面,考生对重音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同样涉及到对预设的理解;在高级阶段,为了测出考生真实的语言交际能力,应该调用各种测试手段,比如口语方面,可以给出不同的预设,让学生根据预设来突出所要表达的焦点。蒋严把A看作是题干中男的话语的预设,并没有得到一致认可,但在此不便赘述。不过由刘颂浩和蒋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正确理解语言中的预设,对语言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语言教学中的阅读理解训练方面,语言测试的命题方面都应重视预设理论的应用。s蒋严(2001)语言水平测试中理解型试题的语用考察《现代外语》第1期\n1.4.3词典编写预设理论在词典编撰方面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侯学超(1998)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对某些词语的解释便采用了预设理论,其解释显然比以往词典中同类词条的解释更精确,也更方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参考。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下面的句子中“倒”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让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教会学生理解这个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13)可你给他带东西去,他倒会不高兴。(14)那个道口机动车特别少,安上红绿灯,倒慢。候学超的词典中对“倒”的解释之一是“表示跟预设相反或出于意外”,上面两个句子中的“倒”属于这种用法,表“跟预设的常情常理或一般情况相反”‘。有了词典的详细解释,相信无论是学生自学,还是教师教学,(13).(14)这类句子理解起来都容易多了。但是这样方便的词条即使在候学超的词典中也不是很多的,而汉语中诱发预设的活跃的词类除了副词,还有语气词、介词、动词等7,但是,目前的语言类专业词典少见引入预设概念或理论。1.4.4计算机信息处理预设研究除了可以应用在上述几方面以外,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目前信息处理的瓶颈应该说是语用推理问题,能够让机器对语句中的预设义正确理解、准确识别,将对正确进行语用推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认为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如能准确地判断出话语中的预设义,并据此进行推理,那将使得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的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例如,逻辑推理规则中有一条逆换规则;印~动~(~q一~p),即对一个蕴涵命题,否定后件便要否定前件。显而易见,这条规则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规则之一,如果没有更细的规则补充,,机器根据这条规则进行下面的荒谬的推理是完全可能的:(巧)如果伯蒂看见了那只牛油瓶,他也不会偷它,所以,如果伯蒂偷了那只牛油瓶,他也没看见它。根据冯棉(2003)a的研究,推理的所有前提都是推理的预设.以此观点看待上述逆换规则的反例,其反例便不成为反例,因为“如果伯蒂看见了那只牛油瓶,他也不会偷它,”“侯学超关于“倒”的解释表述上有问题,应该说“倒”的含义是“预设与常情或一般情况相反”,而不是“跟预设相反,’.,可以说诱发预设最活跃的类是名词、代词(除疑问代词),本质上说名词、代词都可具有指称性,因而都可能具有存在预设.但既然是普遍特征,就不必编入词典了。本文列举的上述具有诱发预设的活跃的词类其实都是该词类中的小类。并不是整个类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冯棉(2003)含有预设的推理与推理的有效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n预设“伯蒂是个诚实的人”,整个命题应视为“如果伯蒂是个诚实的人并且看见了那只牛油瓶,他也不会偷它”,其逆反命题应该是“如果伯蒂偷了那只牛油瓶,那或者伯蒂不是个诚实的人或者他没看见那只牛油瓶”,前件预设“他看见了那只牛油瓶”,其结果只能是“他不是诚实的人”。可以预见的是,在计算机推理规则中加入预设补充规则,这种荒谬推理出现的机率可大大减小;有了对预设的各种类型的细致描写,计算机在进行推理时,正确率也应该会大大提高。综上所述,预设研究本身极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预设分析是语言分析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但目前国内众多的研究文章中对国外预设理论引进较多,真正面向汉语事实的预设理论研究尚有欠缺。这些事实表明对汉语中的预设问题做全面的梳理是完全有必要的。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在结合汉语语言表达对预设进行系统的研究方面还是空白,这便是本文的选题依据。\n第二章预设研究综观2.1欧美的研究2.1.1“预设”概念最早由哲学家、数学家提出预设这一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和数学家在就所指和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十九世纪末,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在《论意义和指称》一文中最早提出了预设现象,他认为,在任何一个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如,"Keplerdiedinmisery"这个命题中就预设着“有Kepler这样一个人”。这一预设在否定命题(Keplerdidn'tdieinmisery)中仍然保留。二十世纪初,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sel)在其幕状词理论中对弗雷格的预设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罗素看来,一个命题的意义是由多个陈述/断言(assertions)合取而成,如,"ThekingofFranceisbald”这个句子的意义是由三个肢命题组成的合取命题表达的,即:(ThereistheKingofFrance)A(ThereisnootherKingofFrance)A(heisbald).如果其中的一个肢命题"ThereistheKingofFrance”为假,那么根据合取命题的性质,整个命题为假,则“ThekingofFranceisbald”也为假。罗素的处理在人们看来多多少少有些违反语言直观。罗素之后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处理“ThekingofFranceisbald”这类命题,并尽量求得自然。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斯特劳森(Strawson.1950)。斯特劳森不同意罗素对意义的形式化处理,在他看来,(存在着一种一般意义下的推理,这种推理不是依据衍推(entailment)原则进行的,对这种推理的研究,形式逻辑没有抓住真正的要害。(2)存在着一种一般意义下的陈述,它既不真也不假,形式逻辑对这种陈述也没有抓住实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斯特劳森提出,含有幕状词的命题预设幕状词所指称的对象存在。他认为,说话人在使用“theKingofFrance”这一“指称词语”(referingexpression)时是“假定”听话者能理解或识别出谈论中的所指的,说话者并没有断言这一所指确实存在,仅仅是“预设”它的存在,这个预设在相应的否定命题中同样存在。如果预设为假,也就是找不到一个个体为幕状词所指称时,命题不是假而是没有真值(真值间隙,truth-valuegap)。因此,在斯特劳森看来,预设是一个命题获得真值的条件。斯特劳森对罗素的攀状词理论的批评影响很大,虽然就摹状词理论本身来说,很难,弗雷格在他的预设理论中明确地应用了真假与真值这些语义概念,这是他预设理论中的语义成分。正因为如此,弗雷格的逻辑预设理论被人称为语义预设。但是,弗雷格的预设理论中己经含有了语用因素,他在说句子的时候,明显说的是断定语句的内容,而断定语句必是在某一具体语境中所作出的结论。\n说斯特劳森的学说就推翻了罗素的学说,但是他提出的预设学说(应该说这在弗雷格那儿己初现端倪,10)为逻辑学及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预设概念为许多逻辑学家尤其是语言学家所接受。斯特劳森的OnReferring发表之后,关于预设的学说大大发展起来,预设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含有攀状词的语句。2.1.2语言学界发展了“预设”概念大约1970年起,语言学界对预设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用Levinson(1983)n的话来说,“预设是1969-1976年间语言学理论的聚焦点,因为预设几乎对当时各种各样的(生成)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实质性问题”,并且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把逻辑概念翻译成语言学概念时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准则,另一方面,逻辑学及语言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分析自然语言时的共同作用等问题没有解决(哈杜默德,2003).Belert(1969)的准蕴涵、Fillmore(1969)的隐性范畴、McCawley(1969)的从属关系、乔姆斯基(1965)的选择限制,部分对应着预设这一概念。语言学界对预设概念的引进,受到斯特劳森(Strawson,1950)及奥斯汀(Austin)和塞尔(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涉及的问题诸如:预设表达的是逻辑一语义的、具有真值功能的关系(G·弗雷格,斯特劳森12):预设是句子、命题、言语表达或者说话者/听话者心理态度之A,的关系(Stalaaker(1972,1974)(Keenan(1971).Karttunen(1973));预设既是语义的,具有真值功能,又是语用的,是语句与表达者的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Lecch(1981).Gazdar(1979));预设是使用语言表达所必需的、取决于语境的、与言语相关的语用条件,是依赖于语言行为和语言规约的(Mey(1993),Yule(1996)).所有这些观点都试图对预设概念进行界定,目的在于为预设概念在一个或几个语言学描写层面上寻找依据。语言学研究不同于哲学、逻辑研究,关注问题的出发点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使得源自哲学、逻辑学的“预设”概念,到了语言学界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预设成为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预设研究中常见的两个概念是:语义预设(semanticpresupposition)和语用预设印ragmanticpresupposition)。对预设的最早的一个形式定义便被看作是典型的语义预设定义:to斯特劳森跟弗雷格的最大区别之处是他区分了句子和句子的使用。他对没有所指的幕状词处理方法如下:虽然表达式“当今的法国国王”是有愈义的,然而其表达式的使用却没有所指,也就是说含有这样表达式的句子没有作出真或假的陈述。斯特劳森刚开始也未能肯定预设是说话者和命题的关系(这里即是指说话者预设有一个法国国王的存在)还是陈述(“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与和陈述〔“有一个法国国王的存在,’)之间的关系。但最终斯特劳森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预设是陈述之间的逻辑联系,“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预设‘当今存在一个法国国王介,如果“当今存在一个法国国王”不真,则“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既不真也不假.这样一来,他有关预设的说明和弗雷格就极为相似了。'tLevinsonS.C.Pragman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12逻辑学家V"Franssen对这个定义做了形式的发展,Lakof.Ham及Karttunen也都使用或假定过这种类型的预设。\n(1)A>B=df(A=>B八,A。助(定义公式中的符号:“>”表示预设,“.”表示衍推,“,”表示否定。)这个定义描写出了人们最初认识到的预设的典型特征,但是,这个定义是在传统二值逻辑框架下用衍推关系来定义预设的,被认为带来了致命的谬误:按照这个定义及逻辑规则,B是永真的13.事实上预设不可能是永真的,相反,言语交际中经常有预设为假的话语。对语义预设的另一个洁难便是:如果预设是语义关系,那么它与语境无关。但是,预设与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样的表达式在不同的语境下,有时含有预设,有时无预设。因此,很多语言学家倾向于预设是语用的观点。塞勒斯(WSllars.1954)在《预设》(见徐烈炯,1995:179)一文中,以用法论语义观重新解释了预设概念。从这一角度解释的预设,通常被称作“语用预设”,斯特劳森认为这种预设与自己所分析的预设是不同的范畴。20世纪70年代初,语言学家斯塔尔内克尔(Stalnaker)和凯南(Keeenan.1971)、卡图南(Kantunen.1971)等人便提出了与语言运用现实语境密切相联系的“语用预设”,以代替语义预设,从而避免其封闭的句义限制,非语境性、静态性等弱点,实现了预设的语境性、开放性、动态性,尤其是预设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这其中最有影响的语用预设定义是Stalnaker(1972)提出的,他对传统的语义预设的解释提出非议,他认为预设关系实际上不能孤立地用语句的意义或内容来解释,还必须联系语句的说出者—人的信念、思想、希望等命题态度来说明预设。鉴于此,他提出了一个有别于语义预设的语用预设(1972):(2)在一给定时间的谈话中,一个说话人如果他有意以他的语言行为表明,他好像认为B的真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他好像假定他的听众也这样认为,那么该说话人语用预设BeStalnaker后来又稍稍发展了他的这个定义(1974):(2')一个命题B在已给定的语境里是一个说话人的语用预设,如果说话人假定或者相信B,并且假定或者相信他的听众认为他正在做出这些假定或具有这些信仰。对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区分,反映了不同理论背景支持下的研究,语义预设的研究是在逻辑真值理论背景下进行的,语义学理论从客观存在、真值的角度出发,把预设看作是真实和虚假的命题之间的关系,认为预设是逻辑推理中认定的前提,是句子内部与一定的词语和结构有关的一种基本语义关系:而语用预设的研究则是在语用学理论背景下进行的,把预设看作是有关言者或听者的信念的一种言语行为的一种状态问题,或者是言者或听者共同具有的、使交际顺利进行的背景知识。13有关论证及笔者对此论证的看法见3.2.1.3的有关部分。\n也有学者(利奇,1981.Gazdar,1979)采取折中的态度,把预设看作是语义一语用范畴,从逻辑语义学和语用学两个方面来研究预设。利奇的折中的预设定义是:(3)X的前提14为Y意味着:(a)X蕴涵Y:(b)X的否定命题的含意为Y这个定义中,(a)为逻辑条件,(b)为语用条件。(Leech,1981:426)Gazdar则提出了潜在预设(pre-supposition),他认为从语义分析得到的预设,只是一种潜在预设,潜在预设一旦进入交际语境中,便出现复杂多变的情祝,有的被消除,有的则成为实际的预设(actualpresupposition),Gazda既希望避免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的相互纠缠,又希望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预设的研究中,关于预设的取消问题(presupposition-canceling)及预设的投射问题(presupposition-projection)一直是热门问题。对预设投射的解释模式实际上分为两类:1、语义解释模式:累积假设和通道一塞子一过滤器学说;2,语用解释模式:组合说和含义取消说。其中影响较大的两个解释模式是:Karttunen模式(1973)与Fauconnier模式(1984),前一种模式是语义解释模式,后一种模式是认知语言学解释模式。预设的取消问题和预设的投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即预设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变化。对预设的消除现象的研究使得语言学界认识到,否定本身就是有歧义的,有保留预设的否定,有消除预设的否定,这种认识使有关否定的研究更加细致。关于预设的投射问题则有太多的研究内容,从词汇到句式,从语义到语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止于从句、分裂句等少数句型,实际上依据Gazdar的潜在预设理论,这个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开始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如Filmore(1985),Fauconnier(1985,1997),Lakoff(1987).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式和图形一背景理论解释预设的成因及消失现象,见王文博(2003).在May(1993,2001)‘,看来上述对语用预设的解释都是在微观语用学的范围内进行的,作为欧洲大陆语言学家,May的语用学观点不同于英美的日常语言学派的微观语用学观,他的语用学包括的内容不单有微观语用学,还包括宏观语用学、元语用学16在这样的语用学观点下,他认为预设是属于言者的,但预设是否实现,依赖于听者是否合作,预设不能说是一种纯语义关系,也不像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它完全取决于语境,是一种语用推理。这种看法成为用关联理论解释预设的某些现象的理论依据,如预设的可取消性的依据。Yule(1996)‘,从交际的角度切入,认为单纯的词和短语并不含有预设,只有言者和听者有预设。Yule认为预设是一个依存于说话人的概念,是说话人在说话前所做的一系列设想。14此定义引自该书的中文译本,译者将presupposition译为“前提”,将implicahue译为“含意”.利奇的定义有问题,按照他的这个定义,无法与盆涵真正区别开来,因为当X"Y时,-XAY是可接受的,而这个成了利奇定义的(b)。利奇的“前提”即预设,“含意”即险涵。isJaoobL.Mey语用学引论(英)[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6参见徐盛桓为May的(英)《语用学》所写的导读,F28nGeorreYule(1996)语用学(英)fM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n语言学界对预设的热情远远高于哲学界和逻辑学界,因为预设是一种语言现象,其表现出的种种特性都反映了语言的特征,透过预设,语言学界发现了语言中还未被挖掘出的语言事实及规律。对预设的研究大大地推动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并使得语言学的这两门分支学科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尤其是使得语用学多多少少摆脱了原来给人的那种随意而为的印象。同时,预设的研究也大大地深化了句法研究的某些方面。2.2国内研究2.2.1主要的几个方面国内预设研究的路子大致是:先是理论的引进,然后是汉语的解释,再进一步是立足汉语,对理论进行补充。李大忠(1981)介绍了俄语学界对预设的研究18,沈家煊(1986)从英语学界引入预设理论,徐烈炯(1990)最早在语义学教材中专章介绍预设理论19此后国内对预设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0年代有了较多的译介及研究文章。总的来说,这些文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预设的理论探讨,如预设的性质、种类,预设与蕴涵、隐涵的关系,预设的消失与投射问题,预设的否定测试等等。见周礼全、沈家煊、徐盛桓、李锡溉、石安石、范晓、张克定、刘宇红等。2、运用预设理论描写、解释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使一些长期困扰语言学界的老问题得到合理解释,如对一些能诱发预设的副词的描写,对一些产生预设的特殊句式的描写等。见文炼、张谊生、戴耀晶、张亚军、肖溪强、殷志平、吴中伟、兰宾汉等。3.结合预设理论研究焦点、信息等问题,见范开泰、袁毓林、张豫峰、张克定、李宝伦、潘海华、刘顺,熊仲儒等。4.语篇中的预设问题,相对整个预设研究来讲,这方面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见苗兴伟、徐则宇、顾海悦、李锡溉、阎丽君、刘伊俐、侯家旭等人。另外,也有一些文章研究广告中的预设现象。5、预设理论与教学研究,见刘颂浩、蒋严、卢华岩、马晓丽、陆亚丽等。2.2.2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些研究以上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预设理论研究方面,周礼全(1994)在$talnaker的定义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个语用预设规则,在规则的基础上给出一个语用预设定义,这个定义为分析汉语预设提供了理论原则:(4)在交际语境C中,说话者S对听话者H说出一句话“U(FA)"时,S预设词语、短语、或子句“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当且仅当(I)根据预设规则,S相信“B”所指谓的对象或事态存在并且相信H也相信“B',所指谓的18李当时使用的概念是“前提气19徐使用的概念是“先设".\n对象或事态存在。(II)S相信H知道〔I)o周礼全的预设规则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中的预设判定方面具有相当的系统一致性,可操作性强。沈家煊在引进国外预设理论的同时(1986),也着重理清蕴涵20、预设、隐涵、先设这些概念(1990),并把这些概念应用到汉语中的一些语言事实的分析〔1987),把句子的意义区分为三个方面:衍推义、预设义、隐涵义,在较好地解释了“差不多”和“差一点”的差异的同时,建立了一种新的句法一语义分析模式。更为重要的是预设、隐涵等理论的引入为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袁毓林(2000.2003A,2003B)立足句子层面的结构,考察预设与焦点的关系,认为焦点结构决定预设意义,焦点影响预设。文炼(2002)认为预设对句子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有些句法问题应该根据预设来解释,如“他早就报名了”,汉语中“了”在后,表示出现了新情况,但语句中的“早就”看起来与新情况是矛盾冲突的,以前的语法理论对这个矛盾难以解释,文练认为用预设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矛盾:虽然“他报名”的事早己发生,但说话人预设听话人不知道这一情况,对听话人来说,“他报名”是新情况,因此句末用“了”。显然,预设理论在语法研究中也是可有作为的,殷志平(1997)在理论上对此做了一定的探讨,目前这类研究还较少。在语言中副词是个比较特别的类,它不同于名词、动词这样的类,更多地表现为语用的特征,在语句中的副词往往针对语句的某个成分而带上一个预设,这样的预设要依据语境析出,如频率副词“又”,预设其针对的成分至少出现或发生过,如“他又来了,’预设“他来过”。张谊生利用预设概念对“白”类副词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的研究让人耳目一新,虽然他认为“白”类副词是否定预设的副词,这个观点很有商榷之处,任瑚琏(2002)指出该类副词的语义功能不是否定话语的预设而是使话语具有特定预设,这是该类副词的词义具有该预设,用于话语时即将其带入话语所致。在任瑚琏看来,“白”的功能不是否定预设,而是引入新的预设。无论怎样,用预设理论来研究副词的语义特征及语用表现是一条很好的研究路子。目前对副词的研究很多是从其预设特征角度加以考察的。对“毕竟”的众多研究中,董付兰(2002)认为“毕竟”的语义功能是标识原因焦点,使之醒目、突出,引起听话者的注意。这样的观点使我们要特别明确副词究竟是标识焦点的,还是诱发预设的,抑或这两个功能并不冲突,既可以标识焦点,又可以诱发预设。国内英语学界在预设理论的引进与消化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束定芳(1989)对预设的理论问题的探讨,李锡溉(1990)对预设与衍推关系的思考,徐盛桓(1993)对预设的重新思考以及把预设与隐涵联系起来比较研究,王相锋、刘龙根(1995)、方丽青、姜渭清(2000)、刘宇红(2003)等人对预设投射理论的引介,杨先顺(1997)对20沈本人一直使用“衍推”这个概念,以区别于逻辑上的“镇涵气\nGazdar预设理论的介绍等等,这些研究工作为国内语言学预设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背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预设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带上了这门学科的色彩,有很多研究者试图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预设中的一些复杂现象,尤其是预设消失问题。王文博(2003)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理想化认知模式(QCM)和图型一背景理论框架下,解释预设的成因和消失现象,把否定分成两种:一种是同ICM,被激活的潜在预设构成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否定后预设仍然保留:一种是不同】CM,由于一定因素的作用,被激活的预设与否定词相连进而突显出来,失去了作为背景的机会,打破了原有的图型一背景图式,激活的预设成了焦点,否定是对预设的否定。90年代,很多研究文章集中在预设与语篇的关系上,苗兴伟(2000)用英语写作的博士学位论文《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对1979-一一2006年期刊网中收录的文章以“预设”为关键词搜索,得到405篇文章,手工检索这405篇文章,排除属于文学及哲学理论21的研究,大致得出如下结论:以预设为主题的研究文章128篇,仅仅在分析中使用了预设分析方法的大约108篇。在笔者论文后附的参考文献中,有198篇中文文章与预设直接有关,这些文献中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仅7篇,属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有66篇,本世纪以来的文献有125篇。事实上,90年代的文献也大多集中在%年以后,这说明汉语学界对预设的高度热情是近十年的事情。2.3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3.1预设的性质。预设是语义关系还是语用关系,这个问题源起于对下面句子的思考:(5)TheKingofFranceisnotwiseforthereisnoKingofFrance.(6)Thecloudsweren'thidingthemoon-thereweren'tanyclouds.(Kempson1975)(7)Johndoesn'tregretfailing,because,infacthepassed.(Gazdar1979)对这类否定的讨论,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观点,Kempson(1975),wlson(1975),Boer&Lycan(1976),因为这些语句而认为没有预设这样的东西,Gazdar(1979)和Levison(1983)则因此认为没有语义预设这样的东西,但是,Burton-Roberts(1990)坚持认为这些就是语义预设。21这部分文章不是指哲学对预设这种语言现象的研究,而是在另一个意义上使用的预设概念,比如“理论预设”等等,所探讨的完全不是预设问题,而是一些哲学理论体系问题。\n2.3.2预设的投射问题在复合句中,预设的实现问题。最有影响的研究是Karttunen((1973)和V,Franssen(1985,1994),他们的解决方案分别被称为Karttunen一模型和Franssen一模型。Gazdar的潜在预设理论实际上也是处理预设的投射问题,探讨预设实现的条件限制。2.3.3预设失灵问题(presuppositionfailure)二价真值理论在描写预设失灵(presuppositionfailure)时遇到了难题:一个语句的预设为假使得该语句既不真,也不假。出现危机的地方往往也是新的生机的入口,对预设失灵带来的逻辑难题的解决直接导致非二价逻辑的建构,大大的扩展了现代逻辑对语言的解释能力。预设消除(presupposition-canceling)问题:预设的典型特征是在否定中保留,即预设不受否定的影响,但是研究者们也发现例外的情况,如:(8)Johndoesn'tregrethavingfailed,becauseinfacthepassed.(Levinson1983:201)2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影响着对预设的根本态度,或因此把预设看作是纯语用范畴,或因此把预设看作是语义语用范畴,由于预设消除现象的存在,把预设仅仅看作是一种语义关系的看法显然缺乏依据。2.3.4预设的诱发语类型对预设诱发语的描写反映出对语言中意义与形式的对应关系的不断探索,在这个问题上,不同语言的研究成果有细微的差异,因为,诱发语属于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带有语言种类特色,它不单是语义语用问题。2.3.5预设在语篇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方面的研究着重于预设在语言交际的信息流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者认为语用预设可以决定一个句子或语段在某一特定语境语篇中的适宜性;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语用预设可以保证语篇信息流的畅通。关于预设在语篇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预设在语篇组织、语篇连贯中的作用,以及预设在语篇指称的确立和识别方面的作用。R转引自JacobL"Mey(1993)Pragmatics:AnIntroduc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P28这类语句在语言中并不少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单纯的否定句是无法理解为否定预设的语句的。言语表达中,如果要对预设进行否定,通常会先质疑预设诱发语,再进行否定:若以上述复合句形式否定预设,那么在表达前句时语音上的表现应该异于普通语句的,语调、重音应该不同于正常的表述。\n2.3.6预设在特殊领域的作用作为一种语言策略的预设在广告、法庭等领域中有着特殊作用,目前对这类问题的研究缺少理论价值,但是作为一种语言策略,预设引起广告学、交际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兴趣,对这一语言策略的深入研究也是有相当的应用价值的。另外,预设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手段己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使用。2.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预设分析被语言研究者广泛应用,然而,显而易见的是,预设这个概念有泛滥的倾向。我们可以理解在其他领域,人们使用“预设”表示一个假设前提,如科学问题的研究中,有文章《科学预设的合理性及其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性》,这个“科学预设”是指科学研究中的假设性前提,这些前提被认为是正确的,但并未经过证明。然而,在语言学领域,预设理论是语义学、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设”是一个有着特定的内涵与外延的专业术语。不顾语义学、语用学理论己有的对预设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任意地使用“预设”这个概念,非但不会把语言事实解释清楚,只会引起更多的混-.,对理论的深入与完善也是极为不利的,用莱昂斯(Lyons,1977)的话说,无限扩大预设的对象范围,没有什么理论价值。以广义的语用学观点看待语言现象,自然会将所谓文化预设概念纳入预设名下,本文不赞成这种做法,理由是文化预设己不单单是语言的问题,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语言内部的机制和相关问题。下面是目前语言研究中存在的与预设有关的一些问题。2.4.1“预设”与“预测”的混淆在话语交际中为了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谈的双方都对话语的走向作出预测,并对预测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可以说是话语交际中的一种积极合作的行为,若交谈的双方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那么话语交际的进行就有可能受阻。然而预测与预设不同,不能把预测当作预设,不能把一切预先进行的活动都纳入“预设”的名下,让预设成为一个“方便的垃圾筒气(9)周朴园:我听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周萍:(惊)什—什么?周朴园: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对不起你的母亲么?\n周萍:爸爸。周朴园: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当着人谈这件事,我听说我在外面的时候,你这两年在家里很不规矩。周萍:爸,没有的事,没有。周朴园: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周萍:爸!周朴园: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周萍:哦,(放下心)您说的是—由于周萍与繁漪关系暖昧,当周朴园谈到“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时,周萍很自然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理解父亲的这句话,以为东窗事发,柳燕梅(1995)认为周萍在此的话语预设由于思维定势的原因而产生了误解,这种分析显然是把“预测”也看成是预设了。周萍根据自己的思维定势预测父亲对真相的了解程度,产生误会,以为父亲已经了解,后来明白自己的预测是错误的。2.4.2“预设”与“先设”的混淆有的研究文章本身很有见地,但涉及到预设概念时却出现认识不清的现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10)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他应当算是个天才),只是耐烦。刀作者认为“‘沈先生’说‘自己不是天才’时,有一个预设—‘一般人都认为他是天才’,因而否定句中的‘天才’就成了旧信息。”这里作者把“先设”当作“预设”,并把此观点的来源归于沈家煊,事实上,正是沈家煊极力区分“预设”和“先设,的气沈家煊的观点是,否定句都是针对肯定句来反驳的,没有肯定句,一般不会有否定句,这些肯定句是否定句的先设,肯定句本身一般没有先设。但预设不一样,预设的特征在于一个肯定句与其相应的否定句具有共同的预设。上述两个问题并不只是名称使用不同、个人理解不同的问题,如果什么意义都放入“预设”名下,使得预设成为一个“方便的垃圾箱”,那么,预设理论便失去价值了。23唐雄菊(2005)“是”字句宾语中的气一)个”的隐现《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24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有论述:“从意义和使用条件来讲,自然语言在使用否定句时得先设一个相应的肯定命题.”(P46),这就是说,先设是相对于否定句的使用来讲的(沈家煊也提到疑问句同样有先设),没有一个肯定句,很难设想为什么要进行否定(沈也提到少数只有否定用法的句子)。我归纳先设与预设的区别在于:先设是否定句(或疑问句)得以使用的语用前提,先设并不构成否定句本身的内容;而预设是语句有真值〔语义学观点〕或语句恰当的必要条件,预设是语句中的己知信息,它与断言构成语句内容.此外先设与预设的一个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否定句与其先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矛盾关系,而语句与其预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衍推关系。\n2.4.3“预设”与“断言”的混淆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研究文章中,在“预设”这个概念的名目下“包装”的却是蕴涵、隐涵、先设等语义或语用关系,这不是研究者有意包装,而是这些概念对象确实有着这样那样相同的特点,理论界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预设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命题,不是在语言表层明示出来的命题,如果一个意义在语言表层明示出来,那么,这个意义是说话人的断言,而不是预设。例如:(11)让我高兴的是他取得了好成绩有的文章认为“让我商兴的是他取得了好成绩”这句话预设“他取得了好成绩”25.事实上“他取得了好成绩”不是这句话的预设,相反它是这句话的断言。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对“让我高兴的是什么呢?”的回答,是对疑问焦点的回答,不能认为说话人表达此话语时认为听话人也知道“他取得了好成绩”。事实上这句话的预设是“有让我高兴的事”,可以用全域测试法26来检验这个结论。先把“让我高兴的是他取得了好成绩”改写为“让我高兴的是A".A可以是A1,AZ.⋯⋯、A.中的任意一个,无论是哪一个,都可推出“有让我高兴的事气邹涛(2001)分析了一种虚假语用预设,具体过程如下:(12)姐姐:约尼尔,葡萄被谁摘掉了?弟弟:我没摘。姐姐:现在的葡萄吃在嘴里肯定酸得要命,所以千万不能摘⋯⋯弟弟:不太酸,有点儿甜了。邹涛认为,姐姐的第一句话以隐含的方式表达了她的语用预设:约尼尔知道葡萄是谁摘的(并且可能就是他摘下来吃了)。弟弟以否定自己摘了来答复姐姐的问话,表明他充分明白姐姐话中隐含的假设。姐姐不能肯定她的假设的真实性而想进一步试探,于是她避开正面质问,跟弟弟谈及葡萄的味道,因为如果弟弟能具体评价葡萄现在的味道,那么也就能推出她前面的假设的真实性。她的具体的语用策略是:直接把一个相关但不真实的信息(现在的葡萄吃在嘴里肯定酸得要命)处理为预设信息,导出一个弟弟不愿意接受的结论(断言信息)。弟弟要推翻姐姐的结论,往往会首先反驳此结论的预设信息。等他下意识地说出葡萄此时的真味(表明这对所谓的“已知信息”持异议)时,姐姐的v刘颂浩(1995)预设与阅读理解《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我一直奇怪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后来在(德)Hans-J(1rBSchmid(2001)的文章中似乎找到一点解答,因为,采用否定测试法,似乎能证明这一点,由(28)及其否定句,都可以推出“他取得了好成绩”。但这个测试证明是有问题的,“让我高兴的不是他取得了好成绩”不是一个语义自足的句子,必定有后续句的,例如.让我高兴得不是他取得了好成绩,而是他提高了自信心”,因此,“他取得了好成绩,是处在对比焦点位里上,换句话说,仍是被当作新信息传达给听者的。26参见3.3的有关论述。\n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对邹涛的分析有不同的看法。姐姐最初的语义预设(在此也为语用预设)是:有人摘了葡萄。其隐涵的意义是:可能就是弟弟摘了。弟弟明白姐姐的言外之意,直接把自己排除在外,否定了姐姐的隐涵,但根据下文,可知弟弟是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的,说了自己明知为假的话语。姐姐的推测没有被证实,便采用了更为委婉也更为迁回的策略。她改变正面质问的方式,把一个与话题相关但不真实的信息假意传达出来,这属于断言的形式,并不是预设形式,这个断言隐含了一个假设:如果弟弟没有摘葡萄吃,那么他不会对我的这番断言表示异议的:若是对我这番断言表示异议,那么他定是摘了葡萄,吃过葡萄,才知道此时葡萄的真正味道。弟弟的表现完成了这个隐含的假设所包含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属于否定后件式推理,证明了姐姐最初的推测。因此,应该说,姐姐的语用策略中包含了一个预设,这个预设是姐姐设定了一个前提,需要通过弟弟后面的表现来验证。而在两人交谈的第二个回合中,姐姐表达的是断言,而不是预设,预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是明示的,不是明确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词语、格式、非重音等成分中,需要我们分析出来才能正确解释话语的交际过程的。无论什么形式的预设,都不是语言中明示出来的,如果以明确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就是言语表达中的断言了。姐姐第二个回合的表面形式是断言形式,尽管这个断言对于姐姐而言其真实性并不确定(可能姐姐也吃过现在的葡萄,因而知道葡萄已经甜了,也可能没吃过现在的葡萄,只是按照以往的生活经验来推断的),无论怎样,这个断言不是以预设的形式表达的,它只是姐姐的一个假设,因为它是断言,所以具有可协商性,可被受话者否定。2.4.4意义含混的概念在预设研究中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有的是研究对象本身的界限模糊、难以界定造成意义不确定导致的,有的则是随意贴术语标签导致的。前者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找到更贴切的词语表达相应的概念,后者则需要撕掉标签,老老实实做研究。斯特尔纳克(Stalnaker)的语用预设定义有翻译为“说话人年含本苏话语内部并认为是会话参与者共有知识的部分”,何谓“包含在其话语内部”?按所谓的会话原则推导出的语用预设是否是“包含在其话语内部”呢?有什么样的形式标准帮助我们判定我们所推导出的预设是“包含在其话语内部”呢?语义学观点下的预设是无争议的,而语用学观点之下的某些预设定义有些随意,难免给人就事论事的感觉,缺乏指导意义。如,有一种分析认为,如果一个母亲对六个月大的女儿说“宝贝,给妈妈打扫房间去”,那么这个母亲的话语是不合适的,因为母亲的话语预设了女儿具有打扫房间的能力,这个预设是假的,不符合实际的,因此母亲的话语不适宜。问题在于,这个预设是如何分析出来的,它是“包含在其话语内部”吗?如果回答是的话,我们不免又要提出由此而衍生的问题;“话语内部”是什么意义?在语句的表层有无标志?20\n黄骏(1997)认为预设有语义、语形、语用之分,不知其语形预设是何种预设,若是指词汇、结构诱发的预设,那么语义预设又该是什么预设呢?语用预设又是什么预设呢?刘国辉(2001)提出预设量的概念,然而从其例句n中我们看不到任何量的特征。程晓棠(2003)将名词化看作是一种预设诱发语,实质上混淆了实现预设的手段与预设的语言表征信号。预设诱发语是个静态概念,而名词化反映的是个语言过程,是个动态概念,准确地说名词化短语是一种预设诱发语。2.4.5预设的改写缺乏规范目前运用预设理论分析语言现象时,对语句中的预设的改写28多少有些随意。例如焦点分析中,对焦点的确定往往依赖于对预设的改写,在分析下面语句时我们看到对预设改写的随意:老张昨天是打了小李的。徐杰(2001)认为焦点在“小李”,依据是该句预设是“老张昨天打了X","X=小李”是断言,因此“小李”是焦点;而张和友(2004)29认为该句的焦点是“打了小李”,依据是预设是“老张昨天做X了”,"X=打小李”,“打了小李”便成了焦点。笔者赞同张和友的观点,在语句表达中“打”是处于被强调的结构中,是属于焦点部分,但是,对于张和友的预设的改写稍有不同的看法,他的改写难以还原,如果严格遵守符号代入规则,“做X了,且X=打了小李,.便成为“做打小李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结构.我们认为这个句子的语义描写应是:“老张昨天X了,X=打小李”,这种描写实际上是一个二阶谓词逻辑的刻画,而徐杰的描写只是一阶谓词逻辑刻画。n刘国辉在文章中引用了下面一个对话:Mother:Mary,doyoulikesandwichesforyoubreakfast?Mary:Yes,Ilikeit.John:Mummy,sandwiches?Whatkindoffood?Mother:It'sakindofdeliciousfood,madeoftwoslicesofbreadwithmeat,etc.betweenJohn:Wel,I业eit.刘国辉认为母亲对Mary和John的预设f完全一样,而没有估计两人的差异。他认为对不同的人预设里应有所不同。这种把预设与t联系起来的做法既牵强又武断,我们实在看不出来母亲在交际过程中应该怎样调整预设量,她要调整的是预设,而不只是一个盆的问题。这里只能说明在同一个交际过程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预设的可接受性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些人来说理解起来毫不费力的预设对另外的人来说可舱成为交际障碍.28关于预设的改写见3.1,张和友从焦点理论看汉语分裂式判断句的生成语言学论从(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n2.4.6预设理论本身需要不断完善预设理论在解释一些语言现象时遇到的挑战:以专名预设理论来说,“当今法国国王是当今法国国王”是个没有意义的语句,因为主项对象不存在,其存在预设为假,而对于同一律来说,这个语句是表达了一个重言真理,是同一律的一个具体体现。以纯粹的专名预设理论的眼光来看,下列语句都是无意义的:(9)上帝存在吗?(10)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人物。(11)独角兽是虚构的。理论对此的解决办法是引入可能世界的概念,但是在句子“上帝存在”中,“上帝”的存在是属于断言,而不是预设的,这样的现象迫使专名理论修改,Gazdard潜在预设理论便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可以说任何一个专名都诱发一个潜在的预设,但在语句中潜在预设的实现往往受到许多条件的约束,有时,语句构成的语境并不抑制潜在预设的实现,相反,有时语句构成的语境抑制住潜在预设,使其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传统逻辑都预设主项存在,主项存在理论隐含了这样的主张:对于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能述说的,这使得该理论在遭遇“上帝不存在”这样的语句时束手无策。预设的投射问题是预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要解释预设消失的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目前已有的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这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见本论文第四章。综上所述,预设研究中把预测、先设、断言与预设混为一谈是对预设的误读,而预设研究中真正具有理论意义、需要理清的是预设内部的种类问题,是预设与衍推(entailment)、预设与隐涵(implicature)的关系,是预设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是预设对句法的影响,是预设在语篇中的表现,是预设在话语的表达与理解中的作用:需要明确的是预设分析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起作用的问题。\n第三章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3.1几个基本概念3.1.1预设要对预设(Presupposition)下个定义是相当困难的,部分原因在于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边界模糊。有的预设定义相当宽泛:凡是说话人在说出某个话语之前的假设都是预设;有的预设定义又十分狭窄:预设是语句为真的必要条件:JeanStilwellPeccei'0把预设处理为一种推理,它在话语中被假定为真而不是断言为真,他认为预设是一种与出现在话语中的词和语法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推理,这种预设源自于语言使用者规约解释这些词与结构的知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预设有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之分。顾名思义,语义预设是语义学理论研究下的预设,而语用预设是语用学理论研究下的预设,在进行具体讨论之前,需要简单界定一下的是语用学这个概念。关于语用学,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1999)突破英美语用学传统,主张将“语用学具体化为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而这种综观与人类诸种行为中的语言现象的使用相关”31,维索尔伦的语用观可以说是一种大语用观,本文不打算采用这种语用观,本文所持的仍是英美传统背景下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roy)为核心的语用观,在笔者看来,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与语言内部自身的相互影响是不同的,放在一个系统内部进行考察、研究会导致系统混乱,把社会、文化的因素过多地纳入语言现象中,语言学的描写便难以客观,更谈不上形式化,对计算机信息处理也丝毫无益,这有违本文的目的。因此,本文所考察的预设不包括依据耶夫的大语用观而推导出的那些“社会预设”、“文化预设”,我们的预设概念在某些研究者看来可能过于保守,但是,如果一个概念的语义过于宽泛,包罗太多的内容,那么关于该概念的理论也将不具有真正的理论指导意义。现实中人们使用的预设概念可以分为不同层面上的预设。理论预设、认识活动中的文化预设、客体预设、主体预设、认识本身的预设,这些预设可以看作是人类认识的理论假设或者前提,也可当作是一种认识的信念,但这些预设对句法一语义、句法一语用分析没有多少指导作用,因而,不在本论文研究之列。日常语言意义上“预设”这个概念的含义有多种,其中常见的一种便是理论预设,wJeanStilwellPecceiPragmatim((语语用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31耶夫·维索尔伦(JefVerachuemn,1999)语用学诊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P9\n例如,逻辑学中用“词项”来代替“概念”的,在使用词项时,传统逻辑都预设命题的主项词项所指称的对象是存在的,至于客观世界到底有无该对象存在,不是逻辑学所关心的。可以说这种预设是理论体系上的一个假设,没有这个预设,传统逻辑中命题间的对当关系大多不成立,只有矛盾关系还成立。这种预设与语言中无处不在的预设不同,不在本文研究之列。“预设”一词可以指一个语句或一个命题(与某个语句或命题有语义关系,就像“妻子”这个概念,它总是相对于“丈夫”而言的),在英语中便是Presupposition,名词用法;也可以是一种语义或语用关系,是一个句子或命题对某个命题之间的语义或语用关系,在英语中是Presuppose,动词用法;也有人认为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那么,它便同衍推一样既有名词的用法,又有动词的用法。例如;(1)李安拍的电影是《断臂山》。>李安拍了电影。在分析中,既可以说“李安拍的电影是《断臂山》”预设(Presuppose)“李安拍了电影’、也可以说,“李安拍了电影”是“李安拍的电影是《断臂山》”的一个预设(Presupposition);如果我们认为从“李安拍的电影是《断臂山》”可以推导出“李安拍了电影”,那么我们作了一个预设推理。“预设”还可以指预设分析,这是一个元语言学术语,指的是利用预设关系进行预设推导,结合不同的语言学研究目的对语句或话语做语义、语用的分析。在进行预设分析时,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提出“预设原句”与“预设命题”这两个概念。如“李安拍的电影是《断臂山》”,这个句子含有预设,我们把这种含有预设的句子称为“预设原句”。需要强调的是:是句子具有预设,而不是命题具有预设,更严格地说,是说话人使用句子表达时在句子中“安排”了预设。与预设原句不同,句子含有的预设本身不是句子而是命题,如(1)的预设“李安拍了电影”是一个命题。句子是表达了的命题,而预设是说话人未表达出来的,只是构成句子意义的一部分,属于思维的东西,因而预设的内容分析出来就是命题,是没有进入语言表层的意义。相应地,也有衍推原句、衍推命题:有隐涵原句、隐涵命题。3.1.2断言断言(assertion)是一个关于语句的意义的术语,它与预设对立.句子的信息结构既可以从话题的角度来描写,也可以从焦点的角度来描写。从话题角度描写的就是话题结构,分话题和说明两个部分。从焦点角度描写的就是焦点结构,依据Rooth(1995)n的研究,焦点结构通常分三个部分:焦点敏感算子、焦点和背景。预设研究中从预设入32转引自袁毓林(2003:327)\n手,那么句子的信息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断言,一个部分是预设。断言部分传达的是新信息,而预设部分传达的是己知信息。表达上,断言部分是明示的,预设部分则是隐藏的,只在句法表层留下词语或结构“引子”。根据我们的观察,不同的句法成分充当断言的倾向性是有强弱区分的,一般呈现下面图示的强度差别:状语/I卜语>述语>宾语>主语3.1.3预设诱发语按Levinson(1983)的理解,预设同某些特定的词相联系,这些产生相应预设的语词被称作“预设诱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或者是“允许预设保持的‘渗漏词’(holes)",也有翻译为“预设触发语”,指的是可能导致预设的词或结构.Levinson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13种预设诱发语,既有词语,又有结构。如,专名或攀状词诱发存在预设:(2)北京市长宜布了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存在一个北京市长。(3)北京省长宣布了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存在一个北京省长。尽管(3)的预设是个虚假命题,(3)是一个无现实意义的语句,但不能否认(3)有一个存在预设。又如叙实谓词诱发事实预设:(4)我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5)我知道上海是中国的首都。>上海是中国的首都。预设是属于说话人的,有时预设的信息是正确的,有时预设的信息是错误的。预设诱发语是预设的语言表征,是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表明预设存在的一个信号,是理解预设、解释预设的线索。预设诱发语本身不是预设,在语句中预设诱发语可能是任何一个句法成分,因此,预设诱发语可能是焦点,也可能是话题。例如:(6)他老迟到让主任很生气。(话题)(7)我知道上海在中国的东部。(焦点)3.1.4预设的种类依据预设命题的内容可以将预设分为三类:存在预设、事实预设、种类预设。例句(2)(3)含有存在预设,(4)(5)含有事实预设,例句(8)中含有种类预设:(8)13在跑。>>"13”具有跑的能力种类预设为假造成语句荒谬。实际上,传统语言学所讨论的词语搭配、选择限制等问题就包含着种类预设问题,语言学界引进预设理论分析语言现象时谈论的大多是存在预设与事实预设,原因可能在于种类预设处理的问题都可为词语搭配、选择限制理论处理,\n语言学研究不必增加没有实质作用的术语。依据预设诱发语的类型可以将预设分为词汇预设、格式预设等,例句C2)一(5)中的预设都是词汇诱发的,格式预设的例子如:(9)他是坐飞机来上海的。>他来上海了话语中表强调的“是⋯⋯的”结构诱发预设。依据是否在语境中才能确定这一标准,可以将预设区分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的预设,而语用预设是离开语境无法确定的预设。3.1.5预设命题的改写在进行预设分析时,首先要将预设命题从预设原句背后“拉”到语言分析的平面上来,这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如何依据预设留在句子表层的线索将预设命题准确地还原出来,本文把这个还原称为预设命题的改写。语句中的任何一个句法成分都可能诱发预设,对于预设的改写也难有统一的规则,本文仅仅归纳一些形式。预设改写(一):定中短语--NP+VP(命题)他的坏脾气让他吃足了苦头。>他脾气坏。预设改写(二):状中短语、述补短语一v命题他们是按规则办事的。>他们办事。他吃饱了。>他吃了。预设改写(三):(N)动宾短语(叙实动词)~(N)+宾语命题他知道明天开会。>明天开会。预设改写(四):领属关系短语~存在或领有命题他的妻子病了。》他有妻子。预设改写(五):NP的VP--NP+VP(命题)他的迟到让经理头疼。>他迟到。预设改写(六):把NPI+VP的NP2--NPI+VP+NP2把我给你买的黑毛衣拿来。>我给你买了黑毛衣。预设改写(七):起始、停止、次序类词语预设~N+曾纫以前+VP时间次序词改写:他是第二次来中国。>他曾经来过中国。他又来了。>他曾经来过。开始类词语:他开始打高尔夫球了。>他以前不打高尔夫球。停止类词语:他戒烟了。>他以前抽烟。预设改写(八):非重音预设~重音的上位概念+VP\n老王’没来(重音在“老王”上)。>有人来了。预设改写(九)特指疑问句一(一疑问词)+NP+VP你是怎么来的?>你来了。预设改写(十)选择疑问句~pVq(其中p、q可以带入更多的选择项)你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你或者是北京人或者是上海人。预设改写(十一)祈使句~祈使、请求的行为结果的相反状态请把门关上。>>门开着。存在预设的改写与事实预设的改写存在着差异,存在预设是名词性成分的预设,诱发语是名词性成分,改写时根据诱发语进行,例如: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诱发语“当今法国国王”诱发预设“存在着一个当今法国国王”。存在预设可以转化为事实预设,指的是名词性成分诱发预设的特殊情况,改写时仍然依据诱发语,例如:喜欢音乐的小王买了很多原版碟。诱发语“喜欢音乐的小王”诱发预设“小王喜欢音乐”。但是,叙实性动词诱发预设的改写仅仅依据动词无法完成,例如:他后悔去国外读书.诱发语是“后悔”,对“后悔”本身改写,无法得出该语句预设“他去国外读书了”。预设的改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还无法用简单的几条规则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母亲惦记着去上海看小儿子。这个预设原句中的一个预设是“母亲的小儿子在上海”,这个预设的改写涉及到非线性表达的领属关系,还涉及到个体与处所的关系。预设是说话人把认为是已知的、不需要讨论其真实性的信息“隐藏”在词语或结构、句式当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必然会略掉一些信息,尤其是关于时间、时态的信息,在改写预设时,要根据需要,将这些信息补足出来。例如:他顺利地通过了海政歌舞团的考试。>海政歌舞团举行了考试金牌的获得说明了我们的实力。>我们获得了金牌这两个句子在改写预设时不光要补出动词,还要补出时态,事实预设通常表达的是已然的事实。在对预设命题进行改写的过程中,下面两条原则是应该遵守的:原则1:逻辑衍推原则,单称命题衍推存在命题。一个个体具有某种属性,由此可以断定该个体所属的类至少有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但无法由一个个体具有某种属性推导出该类较多个体也具有某种属性。例如:小王春游去了。\n预设“有人春游去了”,但是不能由“小王春游去了”断定其预设“很多人春游去了’,。原则2:焦点推导原则。焦点理论表明,对比焦点都具有排他性,因此,改写预设命题时,可以将这个排他性特点表现出来,但不能违反原则1,即逻辑衍推原则。例如:是老王没来。这是一个强调句,具有对比意义,除了认为语句预设“有人没来”之外,还可以根据对比焦点的特点以及会话合作原则,分析出说话人的意思是“其他人来了”(详见3.3.4).但不能分析出“很多人来了”,这样的分析违反原则1.3.2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目前的研究中,“预设,’概念包含了太多的内容,苏联语言学家阿鲁久诺娃在re语言学中的预设概念》”一文中概括了现代语言学文献中“预设”这个术语的多种意义;1,a与交际不相干的句子意义成分(存在预街b与交际不相干的词义构成成分,它保证词及其所指内容正确相联(存在预设):2、说话人对事物间自然关系的理解(逻辑预设):3、有效言语行为的条件(语用预设);4、在话语中一个词或一个语句对于另一个词或另一个语句的语义限定关系(组合预设);5、说话人对听话人知识水平的认识(交际预设)。本文对预设的看法是,从本质上来说,预设是属于说话人的,是说话人包装已知信息的一种手段,因此,预设都是语用的,我们称这种语用预设是广义的语用预设。完全脱离语境分析出来的预设几乎不存在,即使是专名,在一定的语境下也有可能不预设对象存在(详见6.2),分析一般的语句时,往往在确定焦点之后才能分析出预设,如“小红喜欢小明”,确定焦点是“小明”之后,才能分析出语句或说话人预设“小红喜欢某人”,若确定的焦点是“喜欢”,那么预设就完全不一样了.然而,应该看到的是,预设内部确实存在着不同类型,它们对句子的影响不一样,它们表现出来的语义、语用特征也不一样。本文区分出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这里的语用预设是狭义的语用预设,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的),并将语用预设区分为语义语用预设及规约预设,目的是强调预设内部各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分清各种预设究竟属于哪一个层次上的研究对象,避免片面地看问题—或把预设完全看作语义现象,或把预设完全排斥在语义学研究之外而全部纳入语用学研究范畴。33转引自何英玉(197)预设与预设的投射《中国俄语教学》第三期\n3.2.1语义预设3.2.1.1语义预设是什么斯特劳森在1952年的《逻辑理论导论》中曾给出一个预设的形式定义:如果S'是S为真的必要条件,那么合取S和S'的否定将构成自相矛盾。如果S'是S为真或为假的必要条件,那么合取S和S'的否定将成为不同于前者的逻辑谬误。第一种情况下,S衍推S'.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名称来表示第二种情况中S与S'的关系,让我们把它叫做,⋯⋯,S预设S'.(斯特劳森,1952:175)30斯特劳森的对预设的分析是从真值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把预设看作是一个命题具有真值的必要条件,其后的学者从真值语义学的角度出发,给出预设的一个形式定义:(1)A>B=df(A==:,BA-1AFB)这个形式定义完全是逻辑的视角,以此为标准识别出来的预设是语义预设(semanticpresupposition)。语义预设的这个形式定义虽然含有致命的缺陷,但是,它抓住了预设的最显著特征—为语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共同具有:相反,与预设关系类似的衍推、隐涵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将这个定义当作语义预设的工作定义是非常便利的。分析语句的意义时,有时要结合语境才能确定一个语言成分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有时,一个语言成分的意义在句子中是很明确的,不需要另外增加语境或者上下文。语义预设的分析便是在句子中进行的,不需要在特别的语境中就能确定,这种情况当然是指普遍现象,而不是无一例外,例如专名预设对象存在,这种预设在单纯的语句分析中便可获得,这样的存在预设在我们看来便是一种语义预设,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在个别语句中,专名并不预设对象存在(详见6.2分析)。语义预设的最为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是语句具有真值的必要条件。一个句子的语义预设为假,那么从逻辑上说这个句子没有真值,语言学认为这样的句子无意义。语义预设的最大特点是不受否定算子、疑问算子的作用。总体上讲,“通常情况下预设在否定句确实被保留”(Kempson,1979),简单否定句中预设不能被否定,否则将导致语义异常。3.2.1.2语义预设的困境语义预设受到的置疑如下:(一)二值逻辑背景下的定义公式含有谬误:(二)预设的可消除性。第一个置疑是:许多逻辑学家都认为,根据语义预设的定义(1)可以推出预设总是为真,但事实上有些预设为假,比如著名的例子“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其证明过程如下35转引自Ken7hrner(1992:346-347)引自周礼全(1994:458)\n1)AFB)八(,AFB)语义预设定义2)AFB)八(,AFB)一((AV-1A)=*.B")命题逻辑3)(AV-IA)=*.B(1),(2)命题逻辑4)(AV-1A)命题逻辑365)B(3),(4)命题逻辑37整个论证可以得出[(AFB八,AFB)=>B]的结论,将这个结论再简化一下,就是A;B=::,B,从表面上来看这完全符合我们对预设特征的直观认识:如果一个语句A预设一个语句B,那么被预设的B是真的。但是,我们用具体例子来检查就知道这个公式隐藏着怎样的谬论:老张停止殴打他的妻子了。>老张曾经殴打他的妻子。根据上面的推论,A;B}B,即,左边为真,右边必为真,但是,能因为“老张停止殴打他的妻子了”预设“老张曾经殴打他的妻子”,就得出结论,认为“老张曾经殴打他的妻子”是个真命题吗?显然不能。语义预设的形式定义确实面临着这个困境,但因此而认为不存在语义预设,结论也过于武断了。预设面临的这个困境事实上是逻辑的困境,用“八”与“。”以及“,”来定义预设是造成这个困境的根本原因。目前没有更好的逻辑手段来描写预设的逻辑语义特征,但这不等于说不存在这种预设。对预设的第二个置疑的依据是:如果一种关系是语义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不可消除的38。这个标准本身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至少现有的文献对预设采用了这个评价原则,而对衍推却从未以此来检验。若以这个原则、标准来看,衍推也不是语义关系了,因为,在特殊的语用情景中,衍推也是可以消除的。例如:(2A)他娶了一位金发继承人。衍推:(2B)他娶了一位继承人。但是,其否定句,可以追加否定其衍推的信息,如:(2C)他没有娶一位金发继承人,他跟本就没有娶什么继承人。目前的文献没有因衍推在否定中不被保留的性质而将衍推视为语用关系的,所以,我们认为也没有理由因此将预设从语义关系中排除出去。但是,预设确实不单纯是语义的。一个语句的衍推不因语境而改变,而一个表达式在某种语境下含有预设,在别的语境下却可能不含有预设39,预设对语境的敏感,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态度的密切关系,都表36这是排中律的逻辑形式,可以作为前提任意引入推理中。3,这个推导实质上就是普通逻辑中所说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38沈家煊(1990)“预设不是意义中固定不变的、不受语境制约的成分,它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不可能是一种衍推关系.”3,一个句子的焦点影响句子的预设,焦点不同,预设也不同,因此句子中的同一个表达式会因焦点的不同而含有现实预设或不含有现实预设,例如:她明天陪导师去北京。若焦点在“明天”,则a(她)去北京”则是预设,"(她)赔导师去北京,也是预设:但是若焦点在“北京”上,那么,’(她)去北京”不再是句子的预设。衍推则不同,无论焦点是否为“她”,该句都衍推“有人做某件事气\n明预设具有语用的性质,本质上预设是语用的。语义预设只是语义学分析的结果,它具有封闭的句义限制、非语境性、静态性等特点,这种特点在语言分析中有一定的便利性,但是也是一种弱点。语义预设理论最大的困境在于,如果把预设都看作是语义的、是语句具有真值的必要条件,那么只有陈述句具有预设,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都没有预设,因为这些语句本身无真假可言。然而,语言学分析语句的意义与逻辑学关注的不一样,仅从真值的角度分析语言中的预设现象显然不能使语言学家满意,也不能满足语言学中语义分析的需要。3.2.2语用预设3.2.2.1语用预设是什么本世纪70年代初,语言学家斯塔尔内克尔(Stalnaker)和凯南(Keenan)等人便提出了与语言运用现实语境密切相联系的“语用预设”(Pragmaticpresupposition),以代替语义预设,目的是避免其封闭的句义限制、非语境性、静态性等弱点,实现预设的语境性、开放性、动态性,尤其是预设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下面是Stalnaker(1974)关于语用预设的修订了的定义:(3)一个命题B在已给定的语境里是一个说话人的语用预设,如果说话人假定或者相信B,并且假定或者相信他的听众认为他正在做出这些假定或具有这些信仰。这样的预设观在解释语言现象,尤其是涉及一些语用问题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例如:我后悔报名参加超级女声比赛。听话人在听到这样的语句时明白说话人传达的信息是,“(说话人)报名参加超级女声比赛”是己然的事实,听话人可以根据当时的各种因素判断说话人是否真正后悔,抑或只是炫翅。对于问句“你什么时候来上海的”,进行语句意义分析时,语用预设理论认为说话人预设被问对象已经来上海了,质疑的只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如果语用预设命题是一个不真实的命题,那么语句不是没有真值,而是不恰当,不适宜。与语义预设不同,语用预设反映的是话语和说话时的语境关系。每当说话人说出一句话时,他总是对语境有某些设想。语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共有知识。基于这种知识,说话人才有可能对听话人说某一句话,而听话人也是靠这样的共有知识来正确理解话语内容的。用于描述共有知识的命题即构成说话者的预设—语用预设。概括地说,如果说话人在说话语S时,认为P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认为听话者也了解,那么P即5的语用预设,听话人了解P包含在说话人对语境的设想之中。例如下面的对话:甲:什么时候走啊?乙,:讲座是3点开始,咱们2点去占位子吧。\n乙2:走?去哪里啊?甲的话里包含一个语用预设:听话人知道要去某个地方从乙1的回答中可以看到甲的这个语用预设是正确的,他的问话也便是一个“适宜”的问话;但从乙:的回答中可以看到甲的这个语用预设不正确,因而其问话成为一个“不适宜”的话语。一般认为语用预设不构成话语的核心交际内容(在上述对话中,“何时走”是话语的核心交际内容),它只是为运用话语创造基础,使言语活动能达到交际目的。对语用预设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从言语行为角度出发,把预设定义为有效言语行为的条件,即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透彻性所必需满足的条件。对语用预设的另一种理解是从言语交际功能出发,把语用预设看作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语用预设对话语的影响不同于与语义预设对话语的影响,在J·D·麦考莱(19811993)通过分析(4)这样的句子中我们看到这种差别:(4)Myneighborhurtherself.他指出这个语句预设那位邻居是女的,而不是蕴涵那位邻居是女的,这一点利用否定测试法便可确定,其否定句“Myneighbordidn'thurtherself',同样可推导出那位邻居是女的。麦考莱更明确地指出这个预设是语用预设而不是语义预设,因为这个预设是否为真,不影响原句的真假,原句的真假取决于那位邻居是否伤了自己。在麦考莱看来,那位邻居是女性是使得原句得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使得原句具有真值的必要条件。必须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析出的预设不是语义预设,而是语用预设,如“白”类副词诱发的预设:(5)白吃了一顿.根据张谊生(1996)和任瑚琏(2002)的研究,我们知道“白V”诱发的预设是“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或者“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但是,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析出“白吃了一顿”中“白”诱发的究竟是哪一个预设,只有在语境中我们才可以确定预设,如,在“他一分钱也没付,白吃了一顿”这种语境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其预设是“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而在另一种语境下,预设则为“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如“他什么菜也没记住,白吃了一顿”;因此,我们认为“白”类副词诱发的预设是语用预设。语用预设的重要特征是说话人对语境的预先假定,因此在判定语用预设时依然坚持语义预设的标准就不合适了。根据我们的考察,己有的研究文献中的语用预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否定、疑问中依然保留的预设,一类是否定中被消除的预设。两类预设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说话人预先设定的,这两类预设为假,将影响预设原句的适宜性。我们把前一类预设称为语义语用预设,后一类预设称为规约预设。例如:(4)(5)中的语用预设是语义语用预设,它们在否定中亦被保留,而(6)(7)(8)中的预设只在肯\n定形式中存在,是规约预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这些命题是说话人预先设定的,是一句话适宜的必要条件。规约预设与语义语用预设一样,不影响语句的真值,但是影响一个语句的恰当性,二者的区别在于,规约预设在否定中不被保留。(6)她捂向镜头的粗暴的手势,像极了电视新闻里被曝光的小商小贩。>小商小贩被电视曝光时捂向镜头的手势粗暴。(预设诱发语是结构“N1+VP,像姚”)(7)他早就报名了.>说话人认为“他早报名”对听话人来说是新情况。‘“(预设诱发语是语气词“了,’)(8)连老王都知道。>老王知道的可能性最低。〔预设诱发语是结构“连⋯⋯都;)上述预设都不能通过否定测试,也不能使用疑问检测,但它们都是说话人预先设定的,这样的预设是语句适宜的基础与条件,这些预设是由词语或结构的固有意义诱发的,因此本文称这种预设是一种规约预设,它属于语用预设。沈家煊(1999:70)认为一个句子的固有意义、非固有意义都存在着度的问题,即使是公认的非固有意义的隐涵义也存在程度上的强弱之分。预设义是一种介于句子的固有意义和非固有意义之间的一种意义,我们由此可以认为,语义预设是句子较为固定的意义,规约预设多少带有非固有意义的特征,而语义语用预设则介于中间。3.2.2.2语用预设的功能正如前面己经指出的那样,语用预设与语义预设相比,它具有语境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尤其是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knowledge),这两个特征是较为公认的语用预设的特征。语用预设是句子中说话人假定的、他跟听话人所共享的那部分信息,即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听话人已经知道或者听话人可以从说话人的话语中推导出来的信息,它带有显著的语义特征:一般不被否定,是与话语参与者的心理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但是,语用预设已经不再强调预设在否定形式中仍然被保留这一特征,更多的是从语言的交际概念出发,强调预设作为说话人与听话人共知信息的特点。作为一种预设,语用预设不一定具有真实性41,但它必须是发话者的一种信念,并且至少是交际双方没有异议,或者能为交际双方所接受,它可以在先前的会话中得到建立,也可以由说话人推想为对方认可。语用预设不是语义表现的一部分,而是话语语境的反映,它与成功交谈的条件有关,不能以真假条件加以评判。语用预设是满足句子恰当或者适宜的必要条件,它是维系话题连续性的基础。语篇中出现了新的语用预设,意味着话题可能发生了变化,或是变为与原来话题相关的话题,或是完全改变原来的话题。语用预设也是解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依据,可以说消除预设的否定具有一种修辞风见文炼(2002):8例如,“小王知道玉龙雪山不在云南”预设“玉龙雪山不在云南”,这个预设命题在现实世界中是虚假的.\n格,这种修辞风格背后隐含的便是语用预设。例如“他才不后悔跟女朋友分手呢—他根本就没有女朋友!”这样的“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是以消除预设为前提的。3.2.3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是不同层面的对象英国学者利奇(Leech.1981)一直致力于在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架起桥梁,他对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也反映了他的这种努力,在他看来“语义预设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预设关系,而语用预设则把这种潜在的预设变成了事实上的预设”,我们不完全同意利奇的这个观点,这个观点的实质是把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看作是一种对象的两种不同分析结果,按照我们前面的描写,所有的语义预设在语境中都可以转化为广义的语用预设,但是,狭义的语用预设不是由语义预设转化而来的,就如Stalnaker所说的那样:“语义的与语用的概念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它们是对相关而不相同的观念的解释。一般地说,任何在给定的语境中表达出来的命题的语义预设将是那个语境中的人的语用预设,但是,反之则不然。”胡泽洪(1996)指出语义预设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而语用预设相比之下更为具体、特殊;语义预设是任何人都可根据预设留在语句表层的“线索”推导出来的,而语用预设有时仅局限在交谈的双方,第三者无从推导(何自然,1988).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在于研究视角的不同。我们倾向于这样的看法,语义预设的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封闭的语义分析,语用预设分析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语义分析。语言分析如果能在静态的语境中解决问题,孰最好不要把句子拿到动态的语境中去,除非静态的语境中不能解决问题。对待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笔者也持这样的态度,如果分析句子的意义时能用语义预设解释清楚,那么就不必用涉及说话人及动态语境的语用预设来解决问题。反过来,如果离开说话人因素及动态的语境因素,无法解决语义分析,仅仅依赖语义预设显然也是不行的。3.3预设的测试方法及原则按一般的研究路子,应该先给出预设的判定原则及方法,然后按照既定的原则及方法,把预设识别出来,对识别出来的预设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本节应该放在本章的第二节。然而,我们也都知道系统悖论的存在,对于一个系统的认识基于对该系统内部元素的认识,而对于系统内部元素的本质的刻画又离不开对系统本身的认识,这是人类认识面临的困境。本节的这种安排目的是在对预设的各种类型、各种性质有了比较深入的描写、解释之后,再对预设测试即判定的原则、方法进行探讨,找出目前的测试方法在原则上的问题、方法上的缺陷,试着在此基础上提出较好的切实可行的方法。\n3.3.1否定测试法斯特劳森(1952)最初提出预设,是因为他注意到预设是一种与衍推完全不同的推理,他的观点为后人接受,RuthKempson据此总结了一个形式标准,来区分衍推与预设。Kempson的形式标准是:A预设BAFB并且,AFBA衍推BAFB但是并非(,AFB)这个形式标准后来就成为预设分析中的判定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下面的语句(1)(2)的命题b不是a句的预设:(1)a.李四买了大衣。b.有人买了大衣。(2)a.李四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b.李四考上了大学。采用否定测试法,可以看出a句的否定与命题b之间无衍推关系,由“李四没买大衣”不能推出“有人买了大衣”。因此,可以作出的结论是,(1)(2)中命题b是a句的衍推。相反,(3)(4)中的命题b是a句的预设:(3)a.母亲恨他不懂事。b.他不懂事。(4)a.你弄出来的声音超过别人。b.你弄出了声音。因为(3)(4)中,a句的否定与命题b之间依然存在推出关系,同样,(3)(4)中a句的否定句也预设命题b.运用否定测试法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语句的否定形式是怎样的.自然语言中的否定不是一种类型,既可以否定一个句子真值条件,也可以否定一个句子的适宜性,前一种否定是语义否定,后一种否定是语用否定。否定测试法中的否定是语义否定,它否定一个句子的真实性。例如,“李四没考上大学”是对“李四考上大学”的否定,若“李四没考上大学”为真,那么“李四考上大学”便为假;反之亦然。自然语言中有些词语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表达不一样,这为否定测试判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5)a.他又来了。(5)b.他曾经来过。检查a是否预设b.需要判断a的否定是否推出b,而自然语言中a的否定不是c,是d:(5)c.他没又来。(5)d.他没再来。又如句子“他比哥哥还高”,一般认为其否定形式是“他没有哥哥高”,这个句子实际上\n是“他比哥哥高”的否定句。“他比哥哥还高”的否定既可以只是否定“还”,也可以只是否定“比⋯⋯高’,;前种否定的表达应该是“他没有哥哥那么高”,这个否定与“他比哥哥还高”具有相同的预设—“哥哥高”;如果否定“比⋯⋯高”,那么否定句便是“他没有哥哥高”,在语义平面上,如果不考虑具体的语境情况,是推导不出“哥哥高”的结论的。一个语句的意义有较多部分组成时,对之进行否定就存在着否定的辖域问题和否定的语义指向问题。例如:(6)A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城。其语义否定形式是:(6)a.A不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城市。语句中的否定针对的是哪一部分意义呢?是“闻名中外”,还是“风景”,还是“城市”?抑或是三者的两两结合?按照陈宗明(1989:445)‘的分析,它可以是对至少12种意义的否定。这里仅举两种情况:(6)b.A是风景城市,但不闻名中外。(6)c.A闻名中外,但不是风景城市。完全脱离语境判断(6)的预设,除了能断定(6)预设“A是一个城市”外,无法确定是否还有其他预设,这种情况再次证明预设的语用本质。运用否定测试法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肯定与否定的测试推导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的,这个问题跟第一个问题直接关联。否定测试法的预设观本质上是语义预设观,因此它要求运用否定进行测试应该在单纯的语句中进行,虽然,预设有在特殊语境下被消除的可能,但是与衍推相比,在单纯的语句中,预设是不被否定的,而衍推即使在单纯的语句中也会在否定形式中被消除,就像(1)(2)中a,b间的那种关系。否定本身在静态的句法和动态的语用中其辖域是不一样的,在句法的层面上,否定词总是支配着在表层线性结构中处于它后面的那一部分,这种否定词的辖域规则带有明显的抽象性,这样的否定句和其相应的肯定句一起是容易确定其预设的;但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和具体的语境中,否定的辖域会更具体、多变。3.3.2否定测试法的局限严格按照否定测试法,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预设都将被排斥在预设概念之外,因为,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本身都无真假可言,无法满足否定测试法依据的预设定义条件;A>B=df(AFB八,AFB).为解决这个问题,逻辑学的解决办法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本身虽然没有真假,但是,它们与真假有关:疑问句的答句或肯定.王维贤李先馄陈宗明(1989)语言逻辑引论〔Ml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n或否定,答句是有真假的,如果答句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预设一个命题,那么这个问句也预设这个命题,例如:(7)你停止殴打你的妻子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能推出“你曾经殴打你的妻子”。然而,逻辑学界也认识到,疑问句的预设不像陈述句那样,它不影响语句的真值,只是影响语句的恰当性,预设为假的疑问句是一个不恰当的问句。对祈使句也采取同样的解决办法,而对于感叹句,目前少有专门的研究。上面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仍然是建立在否定测试的基础上,否定测试法对于下面的问句中的预设分析无能为力:(8)你哪一年参加工作的?这个问句预设“你参加了工作”,但是对这个问句的可能的回答并不构成对立的肯定句与否定句。此外,自然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语句只有肯定形式,或只有否定形式,对这样的语句是无法用否定测试法的,是否就因此而认为这样的语句没有预设呢?例如:(9)她捂向镜头的粗暴的手势,像极了电视新闻里被曝光的小商小贩。通常认为这个句子预设“小商小贩在电视新闻里被曝光时捂向镜头的手势粗暴”,这个预设是由“N,+VP,像姚”的结构诱发的,但是这个句子形式通常都是肯定形式,加入否定词的句子可接受性低,如:?她捂向镜头的粗暴的手势,不像电视新闻里被曝光的小商小贩。显然,仅仅从真值角度识别预设,预设理论的解释力将大大降低。归根结底,“否定测试的缺陷正是把预设看作是单纯的逻辑·语义问题的缺陷,预设的重点,还是在语用这个平面上”(袁莉蓉,2003).面对预设本身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单一的否定测试法显露出局限性。3.3.3否定测试法的补充3.3.3.1疑问句预设的判定语境中的语句一般都包含己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两个部分,因此,语境中的语句也一般都含有预设。但是,脱离语境分析,有些语句仅仅含有存在预设,例如,疑问句“你是教师吗”。从方法上来说,析出存在预设,对语句分析尤其是焦点分析没有多大意义,与焦点对应的预设一般是事实预设,我们关注含有事实预设的疑问句的判定方法,目的还是为了分析语句的焦点结构,更好地把握语句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1、是非问句3.3.2中提到逻辑学界解决疑问句预设的办法,其解决的疑问句主要是是非问句。这种办法的实质还是否定测试法,只是此方法并不直接用在疑问句上,而是根据疑问句的答句来使用的。当然,这种方法也隐含着一个前提:一个疑问句的答句的预设便是该疑\n问句的预设。·传统逻辑分析的基本概念就是“真”、“假”,其实质是把语句看作是外延的,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其真值满足的条件。语言学的意义观并不是这样的,语言学的分析也不必从这两个概念开始。我们可以把疑问句分成两个部分:疑问焦点和其他,其中疑问焦点是问话人想要得到回答的疑问所在,而其他部分,问话人并无疑问,并且问话人认为这部分被问者也是清楚的,否则,他便是提了一个被问者不能理解的问题。问话人希望被问者对问句中的疑问焦点提供答案,被问者的回答通常也确实是针对疑问焦点的。前面提到的(7)是个是非问句,疑问焦点在“停止”上,对(7),或是肯定“停止”,或是否定“停止”,其余的不需要回答,这些不需要回答的部分实际上是交际双方共同接受的信息,是背景信息,是(7)的预设。是非问句具有下面的形式:QP(X)Q表示疑问焦点,P(X)表示除疑问焦点以外的信息。可以建立的推导关系是:QP(X)>>P(X)以这个公式分析(7),Q表示“停止了吗?’,,试幻表示“你殴打过妻子”。2、特指问句上面的分析似乎可以认为否定测试法能判定一切,但是,对于问句(8)和(9),如何判定其中的预设呢?(10)你是怎样获得成功的?(10)不是是非问句,理论上说,对(10)可以有无数种回答,因为成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句子含有预设,但无法用否定测试法判定其中的预设,这只能说否定测试法有局限性,无法确定所有的预设。但是,关于(7)句的预设的分析,给了我们启发:一个问句与其答句共享预设。因此我们可以从对(7)的分析中引申出一个方法,来测定(10)中含有的预设,那就是可能性测试法,或称全域测试法。这个方法可以总结为下面的公式:问句A预设C,当且仅当B,.残、⋯⋯、氏是对问句A的疑问焦点的全部可能的回答,且Bi.肠、⋯⋯、B.都衍推Ca可以写成公式:A预设C,当且仅当D(A,B),BeU(B),且对于任意一个B,B衍推Ca(D(A,B)意为“B是A的答句)上面的分析可能会受到洁难,对于(7),(10),完全有可能得到下面的回答:(7a)我没打过妻子啊。\n(10a)我没有获得成功啊。(7a),(l0a)确实都是对其问题的可接受的回答,但不是对原句疑问焦点的回答,而是针对原句中的预设做出否定的回答。一般而言,否定是不加诸于预设的,预设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是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但是,正如周礼全(1994)指出的那样,预设是说话人相信的、被其视为己知的信息,并且说话人相信听话人知道他的这个“相信”.在判定预设时,(7a),(10a)这样的答句不做判断的依据。对特指问句也可以利用推导公式QP(x)>>P(X),以这个公式分析(10),Q表示“怎样”,p(x)表示“你成功了”。3、选择问句选择问句的预设的确定不同于是非问句和特指问句,它提供一个范围,并预设话题对象属于这个范围,例如:(11)你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这个问句的预设不能简单套用公式QP(x)>>P(x),使用公式时P要代入(pVq),或者代入更多。分析(11)时,通过代入,得到问句的结构实际上是Q(pVq)(x),因此,它的预设是(pVq)(x),其中Q就表示疑问,(pVq)(x)表示“你是北京人或者是上海人”。我们知道,这个预设有时为假,因为这个问题的答句可能是“我是长沙人,’o3.3.4对预设判定的个例分析我们从现有语言学研究文献中找出一个涉及预设判定的实例,依据我们的预设观及方法分析其中的问题,讨论预设判定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熊仲儒(2005)43在论证否定与焦点关联时依据了一个假设:重音模式与词汇模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所要表达的是一样的,由此而得出结论a[老王〕F没来”跟“是[老王〕F没来”的预设相同,其预设是“其他人来了,但是不是老王”。这个预设的确定借鉴了Giv6n(2001:380)“的看法:[John]Fdidn'tkillthegoat.(>>Someoneelsekilledit,butnotJohn)我们也认为“〔老王〕F没来”与“[John]Fdidn'tkillthegoat.”的预设是相同的,但并不同意熊仲儒所依据的假设。我们采用语境还原的方法,推导出预设,过程如下:(1)A:谁来了?B:老王来了。(B这个断定衍推“有人来了”,这个信息C井不反对,而是当作己知信息,成为自己话语的预设。)C:不对,〔老王〕;没来,[老李」;来了。43熊仲儒否定焦点及其句法组含【Jl中国语文2005(4)“Giv6n,T1993EnglisbGrammar.AFunctional-BasedInstruction.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n(2)A:谁没来?B:老李没来。(B这个断定衍推“有人没来”,这个信息C并不反对,而是当·作己知信息,成为自己话语的预设。)C:不对,是〔老王〕,没来,〔老李〕;来了。话语(2)中,C的反驳也可以同(1)中的C,如(3):(3)A:谁没来?B:老李没来。(B这个断定与(2)中一样,衍推“有人没来”,这个信息C并不反对,而是当作已知信息,成为话语的预设。)C:不对,〔老王〕F没来,〔老李〕;来了。但是无论如何(1)中C的反驳不能采用(2)中C的形式,不能是(4):(4)A:谁来了?B:老王来了。?C:不对,是[老王〕;没来,〔老李〕F来了。我们得出结论:,’[老王〕;没来”的预设可能是“有人来了”,也可能是“有人没来”,而“是〔老王〕;没来”的预设只可能是“有人没来”.因此,我们不完全同意“重音模式与词汇模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所要表达的是一样的”,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重音模式与词汇模式的预设不同.熊文认为“是〔老王〕F没来”的预设是“有人来了”,依据对“是〔老王〕F没来”的逻辑刻画:没(A:(F(x)八x=老王》)但是,熊文的逻辑形式的改写错误地理解了否定词“没”的辖域,他的这个逻辑形式并不是“是〔老王〕F没来”的逻辑形式,“是〔老王〕F没来”整个命题强调“老王”,因此,逻辑的描写应该是以人算子来控制整个命题的,其逻辑形式是:ax(-IF(x)Ax=老王)或者xx(没<来(x))n,老王)熊文的逻辑形式所刻画的实际上是“并非来的人是老王”(}}有人来了,那人就是老王,并非如此”),徐杰、李英哲认为“是老王没来”表示“很多人来了,但是老王没来”,可以把这个意义看作是“是老王来了的隐涵”,但不能看作是预设,因为这个意义不能通过否定测试,也无法通过语境还原得到确定。徐、李二人对“是老王没来”的隐涵的改写从逻辑上来说没有必然性,倒是熊仲儒的“其他人来了,但是老王没来”可以通过“域”的概念推导出来,是由焦点的具有排他意义的特征推导出来的语用预设。语言分析中判定一个句子预设某个命题,应该通过一定的检验,或是否定法测试,或是疑问法测试,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确定预设时,可采取补足语境的办法。\n3.4预设与否定3.4.1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以往对否定的认识受古典逻辑学的影响,把否定看作是对一个命题或者一个语句的一种演算,否定一个命题或语句意味着认为原命题或语句是虚假的。例如:(1)否定“那本书是公开出版物”~(断定)“那本书不是公开出版物”(2)否定“她变心了”~(断定)“她没变心”语句与其否定之间构成矛盾关系,真假对立。但是,自然语言中的否定远远不止这样一种否定,例如:(3)她不是变心了,因为她没有心。(4)我不用这“根”笔写,我用这“支”写。(5)她不是喜欢他,她是爱她。这些否定显然不是真值否定,不能根据这些否定句把原肯定句看作是虚假的语句。已有的研究把真值否定看作是语义否定,与其对立的便是语用否定。关于语义否定、语用否定,沈家煊解释为:“‘语义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即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0ruthconditions).‘语用否定’不是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否定句子表达命题的方式的适合性,即否定语句的‘适宜条件’(felicityconditions)."u沈家煊提出了五类语用否定:1、否定由“适量准则”得出的隐涵义:2,否定由“有序准则”得出的隐涵义:3、否定风格、色彩等隐涵义:4、否定“预设”意义;5、否定语音或语法上的适宜条件。本小节我们的目的是考察预设与否定的关系,我们主要关注语义否定和否定预设,因为语义否定中预设是被保留的,即语义否定不施加于预设,由“那本书是公开出版物”与“那本书不是公开出版物,’都可衍推出“那本书存在”,由“她变心了”和“她没变心”都可衍推出“她有心(有感情、有灵魂)”。从沈家煊对语用否定种类的描写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否定预设只是语用否定的一种,不能将语用否定与否定预设等同起来。由于本文的兴趣所在,我们只考察两种跟预设有关的否定:保留预设的否定和消除预设的否定。3.4,2保留预设的否定和消除预设的否定保留预设的否定〔presupposition-preservingnegation)是真值否定,正如沈家煊指出的那样,它针对的是原语句的真实性。例如:as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J1-中国语文,1993(5)\n(6)他不是学生。(6,)认为“他是学生”是虚假的语句,(7)认为“他是好学生”是虚假的语句:(7)他不是好学生。消除预设的否定(presupposition-cancellingnegation)`针对的不是原语句的真实性,而是原语句具有真值的条件—预设,如(8):(8)他不是好学生,他根本就不是学生。保留预设的否定是真值否定,否定的结果是二者构成真值上的矛盾关系。消除预设的否定结果复杂,原语句可能真值缺失,也可能为假,也可能不适宜。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保留预设的否定与消除预设的否定的真值特征差异明显,我们用一个简化的真值表表示如下:保留预设的否定:S,'S消除预设的否定S,2s1212213331(1=真2=假3二既不真也不假,’保留预设的否定,2消除预设的否定)在这个真值表中,如果一个命题的预设为假,那么保留预设的否定命题与其对应的肯定命题的真值为,’3",有人理解为真值间隙,有人理解为无意义,基于分析自然语言表达的角度,我们采取后一种观点。根据这个真值表,如果“当今存在一个法国国王”为假,那么以此为预设的“当今法国国王聪明”和“当今法国国王不聪明”都是无意义的命题。上面的真值表也表明,当预设为假时,消除预设的否定本身成为真值为1的断定。例如:(9)并非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当今法国根本没有国王。而它所针对的原语句“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成为一个无意义的语句。上面的处理完全是逻辑的处理,对于预设为假的情况,人们的感觉不总是无意义,很多时候将其视为一个虚假的表达,如(10):(10)约翰今天下午在镇图书馆。—你撒谎,镇上根本没有图书馆。答句表明态度,认为原语句虚假。有时候预设的虚假并不影响预设原句的真值,如(11):(11)俄狄浦斯后悔杀死了父亲。—事实上,他没杀死自己的父亲。(11)预设“俄狄浦斯杀死了父亲”,但是这个预设为假并不影响(11)的真值,其真值取决于俄狄浦斯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杀死了父亲,并且是否为此后悔。0bKempson(1975)Wilson(1975)Gazdar(1979)Levinson(1983)都讨论过这种类型的否定。\n3.4.3交际中针对交际对方预设的否定不是消除预设的否定从木质上说,预设是属于说话人的,预设所断定的内容可能为听话人己经承认或接受,但也可能说话人的预设不为听话人接受,这样,对预设的否定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他人言语中的预设进行否定的,其实质是不承认预设命题,不同意将该命题当作谈话的共同背景,这种否定的目的是确定预设表达的命题为虚假命题,而不是确定原句无意义,这种否定实质上是常规意义上的否定;另一种否定是针对自己的言语中的所谓的“预设”,这种否定是有标记的否定,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均为带解释性语句的否定,我们将后一种否定称为消除预设的否定。从表达上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强调的作用,有“先抑后扬”的修辞效果。在实际的交际中,当人们要否定对方的预设时,往往先对诱发预设的词语进行质疑,然后再否定,这是我们前面说的语义否定,是无标记否定,不是特殊的语用否定。例如:<12)我假装自己是一个美女。—什么假装啊?你本来就是1(13)玲玲没吃减肥药了吧?—你说“没吃了吧”是什么意思?她可从来就没吃过减肥药!人们否定预设前,先对其诱发语“强烈”质疑,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预设。从语言的这种实际情况来看,使用普通否定形式的时候,预设是被保留的;若要否定预设,只在原句子上加否定词难以实现这个目的。交际中针对己有话语的预设进行否定的时候,原来处在背景地位的预设已经上升到焦点的位置,而且由于语义否定就是针对焦点的否定,因此,这种否定仍然是普通的语义否定。(12)中原语句的预设是“实际上我不是美女”,“你本来就是(美女)’是对原预设命题的语义否定;(13)中原语句预设“玲玲以前吃减肥药”,“她从来没吃过减肥药”是对这个预设命题的语义否定。例(8)和后面要提到的例(15)中存在着我们所讨论的消除预设的否定,但是应该明确的是,这两个句子中出项了两处否定,第一次出现的才是消除预设否定,而第二次出现的否定是普通的语义否定。对于(12)(13),大多数文献认为是消除预设的否定,我们认为,(12)(13)确实是对预设的否定,但不是消除预设的否定,不应归入语用否定之中。语用否定共同具有的形式是:形式上是引述性否定,同时带有后续肯定,二者完成同一个“言语行为”,而(12)(13)应视为两个言语行为。从语用上来说,消除预设的否定出自一人之口。\n3.4.4“消除预设”不是“预设消失”在有关预设的研究文献中有的研究把“预设消失”与“消除预设”相提并论,在英语中它们分别是presupposition-failure和presupposition-cancelling.“预设消失”与“消除预设”是两类不同的现象,“预设消失”属于预设投射的问题,实际上是本文第五章讨论的潜在预设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而“消除预设”是指对预设的否定,特指说话人的话语表面上含有一个预设,而后明确否定该预设。下面的例句中(14)是预设消失,(15)是消除预设,而(16)是一个可接受性极低的消除预设的语句,它不属于预设消失现象:(14)苏相信卢克有孩子,而且卢克的孩子会来拜访自己。(15)约翰并不后悔考试没过,事实上,他过了。(16)大刘看见跟李梅去吃饭的是一个男人,可实际上李梅在家洗衣服呢.(曹黎明,汪兴富,2005:68)47把(14)(15)(16)都视为“预设消失”不利于认清预设的各种表现及特征。3.4.5消除预设否定的语用动因及限制有文献利用心理空间理论的“预设漂浮规则”(peesuppositionfloat)(Fauconnier>1997:61-62)"解释预设消除问题,我们认为虽然“预设漂浮规则”能较好地解释一个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时如何受语言各因素的制约,但是,在解释消除预设否定的动因问题上,这个理论没能抓住关键所在。否定的一般特征是语义否定,所针对的是语句的焦点,常规否定对“躲在”语句背后的预设是不敏感的。在特殊语境中,因为某种语用的目的,否定面向了预设,其实质也是将预设提升为焦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否定没有歧义,不存在两种否定,否定的对象就是语句的焦点。至于原本处在语句的预设地位上的信息如何上升成为语句的焦点,那是另外一个问题。预设成为焦点是语境的作用,而不是否定的作用,否定只表明语境作用的结果。然而,不是任何预设都能被提升为焦点的,预设提升为否定的焦点是有限制的。Seuren(1984>1985.1988)"对英语做了系列观察,他得出结论:在一定的语法限定条件下,否定只能是保留预设的否定。借鉴Seuren的考察,我们归纳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些限制,分列如下:他买了新皮鞋。他后悔买了新皮鞋(吗)?>他买了新皮鞋因为特殊的语用目的,否定有时指向语句底层的预设,将其提升为句法表层的焦点,而据我们观察,疑问没有这样的语用表现。(17)J他不后悔买了新皮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买新皮鞋。(18)X他后悔买了新皮鞋(吗)?,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买新皮鞋6362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3)“跟问句有疑问点一样,否定句也常常有一个否定的焦点。”(P)63虽然“他后悔买了新皮鞋?他根本就没买新皮鞋啊。”是一个可接受的语句,但是,其中的疑问实际上是反问,不能加疑问词“吗”;采用疑问测试时,疑问句是普通问句,是有疑而问的,可以加疑问词“吗,’.\n目前对预设的测试一概沿用斯特劳森预设定义下的否定测试法,我们看到,疑问测试同样能测试出预设来,由于疑问完全不能消除预设,这种测试方法甚至可能比否定测试更为优越。衍推属于语句的断言部分,属于新信息,否定了原语句,便否定了断言,衍推便不存在了;原语句被置疑,那么被质疑的是新信息,新信息成了没有得到断定的、真实性待证的信息,便无从衍推了。而预设是语句的背景信息,属于被预先假定为真的信息,疑问句的疑问指向焦点信息,预设的部分仍然是语句预先假定为真的部分。这里我们再次看出衍推与预设的一个区别:衍推是后推性的,而预设是前推性的。对于后推性衍推来说,本句、原句被否定或被置疑,那么后推的关系就不存在了。(四)推理的依据不同作为推理,衍推与预设的推理依据是不一样的。衍推主要依据词语语义的上下位关系,如“白色大衣”与“大衣”是语义上的上下位关系,“新书”与“东西”,“李博曦”与“某人”也是。而预设的推导则依赖特殊词语的语义特征及某些结构、句型的语义特征。“我的白色大衣”是个领属关系结构,领属关系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领有,无论对“我的白色大衣”做何相互否定的陈述,“我”与“白色大衣”之间的领属关系不会改变。又如,“知道”是个叙实性动词,它的语义特征在于,无论对“知道”肯定还是否定,其宾语所陈述的都是说话人肯定的事实或知识。再如,现代汉语“因⋯⋯而V"的语句中,介词“因”的宾语若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那么,这个述谓结构诱发一个事实预设;若是一个专有名词或代词,那么诱发的是存在预设,这主要是因为介词宾语都是有定的,是有所指的。从两种推理的不同依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进行有效的、正确的衍推推导,不仅依据人们的语言知识,更多地还依据一定的百科知识,假如有一个非洲孩子,他不知道中国,更不知道上海,那么,他是不会因为语句“王力住在上海”而衍推“王力住在中国”的;而一个人如果具有正常的语义运用能力,他就可以析出语句中的预设64(五)可进行的推理形式不同一般的看法都是认为预设是一种特殊的衍推或蕴涵,从关于预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语义预设的定义(A>B=dfA=z-B八,AFB)可以分离出两个衍推式来,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认为预设是一种衍推,是一种特殊的衍推。二者区别在于,衍推只要求一个命题真时其衍推的命题必真,即使有意义上的关联要求,也不会要求该命题假时其衍推也为真,而预设正有这样的要求,一个命题的预设同样为其否定命题拥有。对于衍推关系P=>9,我们既可以从P推导出9,也可以从非9推导出非P。但是,预设关系不能进行这样的推导,由P;9可以进行的推导是:P真,则4真,由P假仍然推出9真;但是,从9出发,不能对P的真假进行任何推断。一个语句的预设是该语句“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人们常常忽略某些预设,不是因为人们缺乏预设的推导能力,而是因为预设是语句中的背景信息,与焦点对立的,人们一般只关注焦点,这也是语言的认知经济原则决定的。54\n具有真假的必要条件,从生成上来说预设与预设原句有着先后的关系,进行预设推理只能是前推性的,而衍推则可以是后推性的。衍推具有可传递性,这一点与实质蕴涵没有区别,例如,A-B并且B--C,那么A--C,同样,AFB并且BBC,那么ABC。预设一般也具有传递性,例如,“丽丽后悔伤害了这个最爱她的男人”,A>B并且B>C,那么A>C。但是,预设有种特殊情形不为衍推具有,即,A不预设B,B预设C,但是A预设C,例如“丽丽以为伤害了这个最爱她的男人”,该语句不预设“丽丽伤害了这个最爱她的男人”,但是,预设“这个男人最爱丽丽气衍推与预设还有一个区别:一个命题衍推它自身,即AAA,但一个命题不预设它自身。从预设与衍推的上述区别,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语义预设是一种强语义关系,衍推相对来说则是一种弱语义关系。(六)二者为假时产生不同的真值影响预设同衍推的不同还有一个表现:在预设遭到破坏的情形下,会出现没有所指对象的语句,而在衍推遭到破坏时则产生“不真实的情况”。以(lla)为例,主项“李博曦”预设“存在一个李博曦”,如果这个预设为假,那么(Ila)成为一个真值缺失的语句:而(11a)的衍推是“有人数学考了100分”,若这个衍推为假,那么,(11a)显然为假。(七)二者在语句中的信息地位不一样衍推与预设的交际作用或信息价值不一样。衍推是说话人断言的信息内容,是句子交际的基本信息或核心内容,它还可为语句提供一种多于字面意义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预设是交际参与者的己知信息(“无争议信息”(non-controversialinformation)),它虽是判断语句真与假的前提条件,但却不能为交际带来任何新信息65,它只是交际中的附带信息,这种附带信息在一个句子中还可能不止一项,即一个句子可能同时带多个语义预设,语义预设于整个句子(陈述)而言只是一种交际铺垫,起说明和补充的作用。此外,预设可以出现在句法的各个成分之中,而衍推似乎没那么自由。从语句生成的角度观察,预设影响着句法的组织与安排,影响着连贯语篇的词语的选择,影响着语序的安排,衍推则没有这样的影响.衍推与预设是两种不同的推导关系,这个观点只在纯语义分析平面上是正确的。在语用平面上,衍推与预设没有根本的区别。目前的预设分析,有的是在纯语义平面上进行,分析的是具有主谓结构的语句,有的是语用平面上,分析的是焦点结构的句子。前一种分析方法下分析出来的预设实质上只有存在预设和种类预设6,种类预设是一个不被重视的概念,对于日常语言中的“正常”语句,通常不去分析其中所含的种类预设,因为这个概念不比语法分析中己有的“选择,“搭配”等概念有更强的解释力。句法语”特殊语境下,说话人把新信息包装成旧信息的形式,这个新信息说话人并不打算与听话人探讨,不希望听话人关注这个信息。“李锡嫩认为严格意义下的预设只有这两种,这是一种语义分析观.(李锡撤,2003)55\n义分析、语用分析对存在预设与事实预设更为关注,例如:(19)小红喜欢小明。对这个句子的预设、衍推分析可以在纯语义平面上进行,得到的结果如下:小红喜欢小明>小红存在>>小明存在.有人喜欢小明.小红喜欢某人在这个语义分析平面下,衍推与预设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的分析中,认为“他知道明天要开会”预设“明天要开会”,这种分析的前提是,谓语动词通常是语句的自然焦点;如果语句的焦点不是“知道”,那么“明天要开会”可能并不是语句的预设,而是语句的断言。在语用分析平面上,分析预设要着眼于焦点,对(19)的分析如下:小红喜欢小明>小红存在>小明存在焦点为“小红”时,>有人喜欢小明焦点为“小明”时,>小红喜欢某人“有人喜欢小明”和“小红喜欢某人”都可能是语句的预设,可以通过否定测试确定这一点。当句子的焦点是“小红”时,可以将句子改写为“喜欢小明的是小红”,这个句子的否定“喜欢小明的不是小红”与其肯定句共同具有“有人喜欢小明”这个预设。由此可以看出,语义分析层面上的衍推命题与语用分析上的预设命题有时是同一的。4.4.2预设与隐涵的区别Karttunen/Peters(1979)67认为人们对应该如何分析预设长期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在于,所谓的预设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在预设的名义之下集结了“一大堆不同的东西”,按照他们的解决办法,解散这个集结,把它们分散到不同的类型中去。在Kartunen/Peters的处理方案里,,很多预设都被解释为规约隐涵。“卡罗琳没有忘记菲力普今天过生日气这句话在规约意义上隐涵着“菲力普今天过生日”。姜望琪指出Kartunen/Peters只对"even"做了规约隐涵的论证,并没有具体论证叙实性谓词及其他词语诱发语,把“even"的规约隐涵特征扩大到叙实性谓词及其他词语诱发语上,在论证上是有问题的。周礼全(1994.P475-476)系统地总结了预设与隐涵的异同,他认为二者共同之处有三:(1)都不是单纯的语义推理,而是语用推理:(2)都有可计算性:(3)都有可消除性。不同之处有四:(1)运用的推理规则不完全相同;(2)交际作用不同,隐涵是说话人要传达给听话人的思想感情,预设不是:(3)隐涵有不可分离性,而预设没有;67引自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7\n(4)一个话语的隐涵可以完全不同于该话语,而一个话语的预设必是该话语的一部分。正如前面主张的那样,本文认为既存在着语义预设又存在着语用预设,二者的特征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将预设与隐涵进行比较时,应该注意是在何种意义上比较的。周礼全的比较显然只是将语用预设与隐涵进行比较,就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来说,周礼全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不过,很明显其视角是源于隐涵的,而不是语用预设的,忽视了语用预设具有而隐涵不具有的特点,如预设的共知性和适宜性。隐涵与语用预设的异同:共同点:第一,语用性质。这是它们的根本性质。因此,对它们的分析既不能像蕴涵那样,只依靠语形规则,也不能像衍推那样,单靠语义分析,而是依靠语境、语句意义和语用规则,它们都涉及到语言与使用者双方的关系。第二,它们都既有确定性又有相对性。确定性表现为在一定的语境下,一定的语句的隐涵和预设是确定的,可计算的;相对性表现在,隐涵结论随语境的改变而改变,它依赖于语境,预设是由语言的进一步交际决定的。不同点:第一,作为推理形式,它们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关系不同。在隐涵推理中,前提真,不能单独决定结论的真,它还要依赖语境,从根本上说,隐涵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很难进行形式化处理。预设推理则是必然性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必然的。第二,结论与交际双方的关系不同。隐涵中,隐含的信息是说话一方要传达给另一方的,而预设中预设的内容是语句本身的组成部分,是说话者认为对方也应该是无疑问的,因而说话人并不打算与听话人就预设内容进行讨论。第三,分析的依据不同。隐涵主要依靠语境分析,根据合作原则;而预设主要依据语词及结构的规约含义,依据语句意义与预设之间的真假关系。第四,隐涵通常以整句话的语义内容为基础,而预设则不然,它以某些词语或句式为基础(何兆熊,1989)。第五,语用预设影响语句的适宜性,而隐涵没有这样的作用。隐涵的意义往往是说话人表达的字面语句的意义推导,是说话人没有表达出来的,从这一点上来说,隐涵与预设有共同点,不同之处在于,预设在语句表层留下了明显的线索,而隐涵是只能根据语境及会话合作原则推导的“言外之意,’o如果坚持预设是在否定中也被保留的语用推理,那么,预设与隐涵是完全不同的对象,隐涵不具有在否定中保留的特点。上述关于预设与隐涵的区别,主要是语义预设、语义语用预设与会话隐涵的区别。如果认为预设是语言使用者在表达时预先假定有些信息对听者而言是已知的,它是交流的前提、基础,是不必作为断言表达出来的,那么,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语用预设与规约隐涵的界限是不清楚的。例如:(21)她捂向镜头的粗暴的手势,像极了电视新闻里被曝光的小商小贩。通常都认为这个语句预设“小商小贩被电视曝光时捂向镜头的手势粗暴”,这个预设是\n结构“N,+VP,像姚”诱发的。(22)a小兰昨天买了一条裙子,拉链一下子坏了。(徐盛桓,19936)b拉链坏了,小兰只好再买一条裙子。徐盛桓认为b句预设“小兰原来有一条裙子”,a句没有这样的预设,a句中的裙子与拉链是同为一个整体的,而b句的裙子与拉链不是同一整体的。徐盛桓分析时实际上依据了词语的同指关系。“拉链”常常具有附着性,a句中的“拉链”附着物与句子中的“裙子”具有同指关系,但是b句中没有同指关系,因而两个语句诱发了不同的预设,也产生了不同的会话隐涵。语句a隐涵了“小兰昨天买的裙子质量不好”,b句则没有这样的隐涵。我们认为(21)(22)的预设分析,与(1)(2)的隐涵分析,本质上没有区别,它们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因此.可以把这两个概念归为一个,笔者把这类对象称为“规约预设”。语言学界提出的一些预设事实,与Karl宜unenandPeters(1979)提出的规约隐涵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利用词语或结构的规约意义进行的语用推导,例如,张斌关于“他早就报名了”中“了”的预设的分析,沈家煊关于“差一点”和“差不多”的意义的区分,其中包含的预设与KarttunenandPeters分析的“even”的规约隐涵的实质是一样的。KarttunenandPeters把预设都看作是规约隐涵,这种做法模糊了预设内部的差异,把预设推理这种必然性推理与会话隐涵这种或然性推理当作一类,在系统构建上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相反,我们认为,现有文献中的规约隐涵与预设、衍推一样,一般不可消除,依据所谓的规约隐涵所做的推理,结论是必然的,它与依据预设进行的推理性质是一样的,与其将语义预设、语用预设纳入隐涵,使隐涵成为含义过多的概念,不如将规约隐涵从隐涵概念中分离出来,划入预设一类,称其为“规约预设”,从系统处理上来说,这样的处理保证了系统一致性。下面是我们关于衍推、预设、隐涵三个概念的界定标准与判断原则:第一步,这三种关系都是推理关系,根据推理依据及推理性质,可以将衍推、预设与隐涵区别开来。衍推、预设依据的是词语或结构的语义或语用特征,而隐涵依据的是整个语句加会话原则。隐涵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衍推是必然性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预设介于二者之间,除预设被消除的特殊情况外,预设推导是必然性推理,其结论是可靠的。第二步,对于区分出来的衍推、预设,依据其是否必须在语境中进行推导,以及对语句的真值是否有影响,可以将其分为两类:(1)衍推、语义预设。衍推、语义预设推导不需要特殊的语境补充,它们的真假影响语句的真值;(2)语用预设.语用预设的推导必须在语境中进行,单纯的语句中无法确定语用预设,语用预设不影响语句的真值,但它影响语句的适宜性。第三步,对于衍推与语义预设,依据否定测试法,将衍推与语义预设区别开来,语\n义预设在否定中仍然保留,衍推在否定中不被保留。对于语用预设,同样依据否定测试法,将其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否定测试,称之为语义语用预设,一类不能通过否定测试,称之为规约预设,因为这类预设多是依据词语或结构的规约意义推导而得。这样,我们可以把衍推、预设、隐涵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隐涵衍推}预设依据是否在语境中推导以及对语句的真值是否有影响衍推、语义预设依据否定测试法衍推语义预设语义语用预设规约预设对于上面的这个分类,需要说明是,我们依据是否必须在语境中进行推导,以及对语句的真值是否有影响,将衍推与语义预设归为一类,并与语用预设对立,这并不是说我们认为存在着纯粹的语义预设。从本质上来说,预设是属于说话人的,是说话人包装己知信息的一种手段,因此,预设都是语用的。区分出语义预设、语义语用预设及规约预设,目的是强调三者各自不同的特征。\n第五章潜在预设与现实预设本文在第三章及第四章探讨了预设的主要形式: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以及与预设容易发生混淆的衍推、隐涵等语义关系或语用关系,这些分析基本上属于静态的分析。对于预设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应着眼于预设从潜在形式变为现实形式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更全面地认识预设的性质特征。5.1潜在预设与现实预设的区别(1)如果张三结婚了那么张三的妻子一定很漂亮(2)如果张三升职了那么张三的妻子一定很高兴(3)张三结婚了,并且张三的妻子很漂亮。(4)张三升职了,并且张三的妻子很高兴。(5)或者张三升结婚了,或者张三的妻子很漂亮。(6)或者张三升职了,或者张三的妻子很高兴。六个句子中都有“张三的妻子”这样一个表达式,按照一般的分析,这个表达式不是在每个句子中都含有预设的,可以肯定地说在(1)中,这个表达式不含预设,不能由(1)推出“张三有妻子”的预设,但在(2).(3),(4).(5),(6)中这个表达式都预设“老张有妻子”,我们不愿意把这种现象分析为:有两个不同的“张三的妻子”,一个含有“张三有妻子”这样的预设,一个不含有;我们宁可分析为:同样一个表达式“张三的妻子”,处在不同的语句中,即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诱发”预设,也可能不诱发预设.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假设,这些表达式都有诱发存在预设的语义特征,只是在实际的语境中由于词汇的选择限制,这种特征有时被凸现出来,有时则被限制,不表达出来。根据这个假设,我们认为这些表达式都含有潜在预设〔pre-supposition"),在(2).(3).(4).(5).(6)的语用环境中,这个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因为“张三有妻子”必须以“张三结婚了”为现实条件,而在(1)的语用环境中,“张三结婚了”只是一个假设的条件,因此“张三有妻子”就不是(1)的预设,用潜在预设理论的术语表达的话,就是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actualpresupposition).上面分析的是一种“存在性预设”,还有一种“事实预设”,例如:(7)老张后悔读了哲学系。“后悔”这一类“叙实性动词”可以激发出一种“事实预设),,即后面的小句或者动词短语表达的是“事实”,在语义上有“真值”。“老张读了哲学系”是(7)的叙实性“事.GeorgeYule使用的词语是potentialpresupposition见PragmaticsCM71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n实性预设’,。不依赖语境分析出来的预设都是语义预设,下面的情况则属于语用预设。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心理重音,重音突出的是语句的焦点,而非重音部分便表达了语句的预设。例如下面的(7),不同的词语带上了心理重音,分别是(7a),(7b),(7c):(7a)老张后悔读了哲学系。(7b)老张后悔读了哲学系。(7c)老张后悔读了哲学系。(7d)老张后悔读了哲学系。四个句子便有不同的预设,分别如下:(7a)老张存在。老张读了哲学系。有人后悔读了哲学系。(语用预设)(7b)老张存在。老张读了哲学系。老张对自己读哲学系有某种态度。(语用预设)(7c)老张存在。老张后悔做了某件事。(语用预设)(7d)老张存在。老张后悔读了某个系。(语用预设)老张读了某个系。一个句子的心理重音,亦即语句表达的焦点,可以放在该句子的任何一个部分,句子其余部分就表达了“语用预设”。在实际交际中,说出的句子常常只有一个重音,相应的语用预设只有一个。按照前面提到的潜在预设分析的原理,我们可以把(7a),(7b),(7c),(7d)看成是同一个句子的四种不同的语用变体。换句话说,在句法一‘语义上,它们是同一个句子,因此有相同的语义预设,包括存在性预设和叙事性预设;在语用上它们是一个句子的四个语用变体,因此有不同的语用预设。我们把一个语句中的所有可能的预设都看作是潜在预设,在表达了的语句中仍然成立的预设是现实预设(actualpresupposition),如前面分析过的那样,“张三有妻子”是(1)一(6)句的潜在预设之一,在(2)一(6)中成为现实预设,但受语境(1)的制约,它不是(1)的现实预设。“老张存在”在(7a)一(7d)中都是现实预设。一个语句带上心理重音说出时的语用变体句中的非重音部分表达的也是现实预设,“老张读了哲学系”虽然是(7a)一(7d)的潜在预设之一,但是只是(7a)和(7b)的现实预设,因为在(7c)和(7d)中,或者“读”或者“哲学系”带上了重音,变成句子得焦点,因而“老张读了哲学系”在这两个句子中都不是现实预设.\n5.2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8a)李四的缺席让经理非常恼火。(86)让经理非常恼火的是李四的缺席。(8a),(8b)谈论的是同一件事,区别在于谈论的角度不同,关注的角度也不同,因而在(8a)句中作为话题的“李四的缺席”,在(8b)句中成了对话题的说明,也就是说在(8a)句中的作为己知信息的预设“李四缺席”,在(8b)句中成为表达新信息的断言。按照我们提出的潜在预设的假设,“李四的缺席”、“让经理非常恼火的”这样的短语都是潜在预设诱发语,它们分别诱发“李四缺席”、“有事情让经理恼火”这样的预设,但是,没有进入语句它们都只是潜在预设,能否成为现实预设,受到这样那样的语义或语用的限制。又如“服从组织调配”中含有“组织调配”这样一个潜在预设,它充当宾语,全句若是叙述句,那么句子预设“组织调配”是个已然的事实;若不是客观叙述句,比如说“不管组织上怎么决定,我们一定服从组织调配”,则并不预设“组织调配”是一个己然的事实,由此可见,潜在预设的实现受语境各种因素的影响。May(1993)认为任何预设在交际中都是潜在的(potential),它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大脑中,要想成为现实的预设,说话人必须在话语中有意识地让预设得到听话人的确认。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如果从交际的角度分析预设现象,那么应该说在未进入交际前,任何预设都只是潜在的,唯有进入交际,预设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预设,如果认为只有听话人确定了的预设才是“现实预设”,那么,由于交际误会而引起的误解、误读,其中的预设就都不成为“现实预设”了吗?况且,由听话人确定了的预设仍然是处于交际状态中的,而依据May的观点,在交际中的预设都是潜在预设,这便令人费解了。在我们看来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说话人需要利用语言形式,使其不被语言内部因素制约、堵塞,而成为听话人能理解并辨识的信息。找出语言内部制约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这些限制,描写并解释其中包含的语言规律,是语言研究的任务之一。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最根本条件是,潜在预设要与它出现的语境相容。正如Gazdar的潜在预设理论所认为得那样:如果潜在预设与它要进入的语境相容(不矛盾),那么它就显现出来,成为实际的预设:如果它与要进入的语境矛盾,那么它就被消去,不复存在的。例如:(9)小王用不着戒烟,因为他根本就不抽烟。依据潜在预设的理论,预设应该具备下面的特征:一个命题X是话语e的预设,当且仅当:XEe=门ep这里的e。指包含了非断定的言语行为的新语境,e.是潜在预设集合,n表示集合之交。的例外的情况参见5.4.1的有关论述。\n上述形式定义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话语e预设一个命题X,当且仅当(i)说出的句子潜在预设一些指谓X的语句;(ii)X属于因这个话语而出产生的语境。对某些话语,当XEe.,但,(Xee.)(即,X不属于e.)时,X被消去不能显现。5.3诱发潜在预设的各种形式一个句子中的任何成分都可以表达一个潜在预设,成分与成分的可能的组合也能成为一个潜在预设,如3.3节中的例(6)"A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城市”。对潜在预设的界定我们着眼于语言的表层形式,因此会使用诸多的语法概念,例如名词、动词、N+V短语、比较句等等。潜在预设与预设诱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预设诱发语只是语句表层的成分,或者是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结构形式,而预设则是命题:预设诱发语是理解预设命题或者说预设内容的一个线索,如“张三的妻子”是一个预设诱发语,表达的预设是“张三有妻子”。诱发语的观点认为预设是由一些特定的词语或结构诱发的,像Levinson列举了13种预设诱发语,不过,预设诱发语只是概括了一些典型的形式,本文的潜在预设概念采取Leech的观点,认为一个述谓结构的每个变元都与一个潜在预设相连。本文把这个思想联系到句法层面,认为每一个句法成分(词语)都可能诱发一个潜在预设。对诱发语进行穷尽式描写,也即对潜在预设进行描写。孤立地说,一个词本身不是命题,然而,在句子中,每个词都可能引发一个潜在的预设,因为每一类词都可以用一组语义特征来描写、刻画,而这一组语义特征都可转化为潜在的预设。如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其共有的特征是指称性,指称的获得依赖于这个名词的存在预设,句子中无论是专有名词,还是攀状词,还是普通名词,都含有一个潜在预设。如:(10)张力是新来的.(1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中国。(12)汽车的速度一般要比轮船快。其中“张力”、“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汽车”都在语句中预设指称对象存在。动词在语句中通常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动词所表述的常常是语句传达的新信息。然而动词一样可以诱发一个潜在预设,正如(7b)中表现的那样,“后悔”被重读,句子对比性语用预设“老张做某事”;说话人在语句中使用叙实性动词时,预设该动词所带的宾语小句表达的是事实,如“他意识到现在赶去已经来不及了”,预设“现在赶去己经来不及了气动词带补语时,动补结构常常预设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如“扫干净”、“吃饱”、“读完”等,这些述补短语的否定式,“没扫干净”、“没吃饱”、“没读完”也都具有相同的预设。对于各种预设诱发语,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义层面上的预设诱发语,一类是语用层面上的预设诱发语。\n5.3.1语义层面上的诱发语:(一)词汇形式1.幕状词(限定描写词)、专有名词这类词语预设所指对象存在。(13)长江律师事务所是中南地区第一大律师事务所。>存在一个长江律师事务所。(14)站在树下的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有个人站在树下。2,叙实动词这类词语预设所带小句宾语陈述的事实。(15)由于意识到治安等察处理一般邻里之间的矛盾效果不佳,根特市警察署于3年⋯⋯>治安苦察处理一般邻里之间的矛盾效果不佳。(16)他们知道保险公司拒绝赔偿··⋯但是三个孩子不知道父亲在去世之前就失去了所有的财产,也不知道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他(父亲)自杀。>>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父亲在去世之前就失去了所有的财产.>>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他(父亲)自杀.3、状态变化动词(结束、离开、进来、停止)这类词语预设主语对象曾经具有与断言相反的状态。(17)他开始吃素。>他以前不吃素。(18)联想集团从一九九二年起开始做系统集成工作。>联想集团以前不做系统集成工作.4、序数词用在述语前面,预设该类行为曾经发生或出现。(19)普京第二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当选为俄罗斯总统。(20)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莫斯科。>我曾经见过他。(二)结构形式5、强调句型(21)是凡高画的《向日葵》。)>有人画了《向日葵》。(22)主任是星期天去的广州。>>主任去了广州。6、对比结构(23)他比哥哥还高他哥哥高。(24)他跟父亲一样简朴。>他父亲简朴。7.疑问句凝问子句疑问句中去掉疑问焦点,剩余成分能构成命题,那么这个命题是疑问句的预设,例如:(25)你哪一年读的大学?>你读过大学。\n(26)你是怎么获得成功的?>你成功了。(27)你哪一只手受伤了?>>你受伤了。选择问句也是一种预设诱发语,其诱发的预设是有关范围的预设,例如:(28)你晕北京人年晕上海人?>你或者是北京人或者是上海人。疑问子句充当句子成分时,wh-疑问子句诱发潜在预设,例如(29)你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们输了这场球>你们输了这场球(30)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搞到音乐会门票的>你们搞到了音乐会门票8,祈使句(31)请把门关上。>>门没关上。(32)小心路滑。>>路滑。9、时间状语从句(33)小王进北大前一直跟外婆住在乡下。>小王进了北大。(34)自琴旱享事开归拿中攀局后,他们己经做了十四年的好朋友,而且仍然尊重对方。>>里克离开了旧金山替局。10,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包括传统语法教材中所说的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定中短语又有很多类型短语诱发预设。例如:Nl十的+NZ(35)你去参加明天晚上的迎新晚会吗?>明天晚上有迎新晚会。N十的十VP(36)他的迟到让经理恼火。>>他迟到了(37)金牌的获得说明了我们的实力。>我们获得了金牌VP+的+N赶写论文的博士生们个个面带菜色。>博士生们赶写论文。他们从散发着腐臭气味的大厅往上爬了两段楼梯。>大厅散发着腐丑气味。最后他那爱走捷径和要什么拿什么的老毛病毁了他。>)他有爱走捷径、要什么拿什么的毛病。领属关系短语(41)我的汽车坏了。>我有汽车。(42)三姨的男朋友出国了。>三姨有男朋友。以上都是传统语法中的定中短语,下面的是状中短语,状中短语中,通常状语修饰语表达句子的新信息,而述语表达的常常是已知信息,因此,在否定形式中,通常被否定的是状语,而不是述语。(43)按规则办事>办事\n(44)不按规则办事>办事n、述补短语述补短语中,补语表达焦点,述语则是语句的预设。例如:(45)我没吃饱。>>我吃了。(46)你这番话讲得好。>你讲了话。12、介词宾语(47)他父亲常常为他脸皮太薄而批评他。>他脸皮太薄。(48)可萨姆前一晚上有关他妈妈财务状况的坦白让彼得重新感到了惊惶失措。>萨姆坦白了妈妈的财务状况。(49)念念担学雄桨给举的il书举得高高的。>学校奖给念念证书.(50)雄丰任改过的诊拳就放在桌子上。>主任改过试卷。13,“的,字短语(51)攀兮黑盼的不是这个好消息。>我心理盼望某种消息。(52)背叛攀们珍情的是你,不是我!>有人背叛我们的感情。(53)我要的是爱人,不是孩子旦>我要某种东西。14,“所"字短语(54)芸芸内心所期盼的是考上名牌大学。>芸芸有所期盼。(55)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做某事。5.3.2语用层面上的诱发语:15,焦点形式任何语句突出了焦点,也便确定了预设。焦点形式的预设是:除焦点之外的表达都是己知信息,都是语句的预设。因此,当下面的语句重音分别落在不同的成分上,突出不同的焦点的时,也诱发了不同的预设:(56)昨天我的汽车坏了。昨天我的汽车坏了。>>我的汽车坏了昨天我的汽车坏了。>昨天某人的汽车坏了昨天我的汽车坏了>昨天我的某样东西坏了昨天我的汽车坏了>)昨天我的汽车发生了状况焦点不是预设,但是焦点是预设诱发语,分析语用预设时,实际上离不开对焦点的分析。焦点是语句中与预设对立的部分,但是焦点的凸显也意味着其背景预设的存在,二者之间密切相关,我们把焦点看作是预设诱发语,还有一个现实的理由,那就是,已有的研究中实际上有将焦点当作典型的预设诱发语的情形。例如“我知道明天要开会,’这个句子中的“知道”是一个典型的预设诱发语,使其小句宾语中的潜在预设成为现实\n预设,我们能做这样的分析的前提在于,当句子的焦点为“知道”时,我们确实能做这样的预设推理,若句子的焦点是“明天要开会,’;这个预设推理便不成立了。16、副词我们把副词看作是一种语用层面的预设诱发语,原因在于它所诱发的预设都需要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副词诱发预设的现象不是单一的表现,有几种类型。表重复语义的副词预设句子中的述语行为曾经发生,例如:(57)他不想再回监狱了。>他曾经进过监狱.(58)可萨姆前一晚上有关他妈妈财务状况的坦白让彼得熏新感到了惊惶失措·>彼得曾经感至tl'lp惶失措。一般副词加在述语前面,预设述语行为发生,例如:(59)他特别后悔把这件事告诉了女朋友。>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女朋友。特殊副词有特殊的预设命题,例如:(60)他白吃T一顿,一分钱也没花。>他吃了一顿。>获得效益应付出代价。’。17、指示代词“这2那(个)’这类词语的预设都是语用预设,在语境中,“那个”标记着一个被删去但能够还原的限制性从句(ZenoWendler.200271).(61)那个人戴了顶帽子。在语境中,,’l’7口走来一个人,那个人戴了顶帽子”,“那个”语用预设“门口走来了一个人”。18、语气词(62)她早就报名了。>说话人认为“她早己报名“这个事实对于听话人来说是新事物。此外,在语句中有些预设很难确定其诱发语的形式,例如:(63)她老惦着去杭州看小儿子。)>她的小儿子在杭州。>)她有儿子。其中,“她的小儿子在杭州”这个预设到底是由什么形式诱发的还不是很明确,这个诱发语显然不是一个线性表达成分。自然语言中还存在着类似的、难以归类的诱发语,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整理,对其性质也需要更深入的认识。70本文在6.3节中详细分析了副词“白”的预设。71泽诺·万德勒(ZenoWendler)哲学中的语言学【M〕陈嘉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n5.4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各种限制5.4.1预设投射理论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问题与预设理论研究中的预设投射问题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己有的投射理论主要针对复句中预设的实现问题,也称为预设的“继承”(inheritance)问题,这也是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时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单句中亦存在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限制问题,这种情况是语法研究更为关注的。己有的投射理论主要的可分为两种解释模型:语义解释模型和语用解释模型。语义解释模型中的两个代表是:累积假设说和漏词一塞词一过滤词系统说:语用解释模型中有影响的三个理论是:组合说、语境取消说、心理空间说。1.累积假设(CumulativeHypothesis)LangendoenandSavin(1971)深受德国哲学家Frege的“语言结构意义等于其内部成分意义的组合”观点之影响,认为对于预设也可以有同样的推衍,即复句的预设集是其各部分预设的简单相加。例如:(64)她为不知道妈妈有病而懊恼。>她不知道妈妈有病。>>妈妈有病“她不知道妈妈有病”和“妈妈有病”都是(64)的现实预设。但是累积假设只能解释部分语句中的预设的继承问题,有很多语句中分句的预设并不为复句具有(见(Lakof.1970)和(Horn1972)),又如本章例句(1).2,漏词一塞词一过滤词系统Karttunen(1973)提出漏词(Holts)一塞词(Plugs)一过滤词(Filters)7'系统,如叙实性动词是预设漏词,它将所带的潜在预设投射为现实预设,而言说动词是预设塞词,它使得潜在预设不能成为现实预设,一些连词则是预设过滤词,有时将潜在预设投射为现实预设,有时则堵塞潜在预设的实现。Karttunen试图用3个隐喻建构句子组成部分的预设与整句的预设之间的关系,以便从预设产生的源头探讨预设的投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尝试73。但正如Kart宜unen本人所认识到的,预设现象既能反映语句间的关系,也反映情景信息、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等语用关系,在许多场合下,句子外部因素决定预设的去留,要选定一种关于预设投射特性的适当理论,势必考虑句法以外的问题。3、组合说aGazdar(1979:108)的文章标明Karttunen提出这几个概念的时间是1974年,但是在Karttunen1973年的文章PresuppositionofCompoundSentences中,他己经使用了这三个概念,见该文174页。nKarttunen的这个理论对于描写单句中的预设继承问题有很实用的指导价值,但是以往的预设研究中对过滤词的作用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汤词、塞词的作用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第六章试着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nKarttunenandPeters(1979)的组合说,简称K&P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Karttunen早期逻辑方法的修正,·包括两个方面:(1蹄预设分为三个范畴:规约含义、会话含义和言语行为预备条件,认为只有规约含义方可视为真正预设:(2)K&P理论建立在Montague语法PTQ(ThePropeTreatmentofQuantificationinOrdinaryEnglish)框架上,PTQ只处理真实条件语义,而K&P理论中,除外延表达(extensionexpression)类同于PTQ中的内涵逻辑(intensionallogic),且处理真实条件语义外,它还包容了规约含义所占的地盘,即隐涵表达(implicatureexpression).K&P理论用组合来解释预设的继承,力图把这种解释纳入一个明确的形式模型。4,语境取消说Gazdar对预设继承问题的解释比K&P模型稍胜一筹,他的潜在预设(pre-supposition)与Grice和K&P的规约隐涵不同,他认为当预设与话语环境中己有的命题发生抵触时可以消除。Gazdar模式认为,情景增加按以下特定顺序进行:1)句子的衍推(entailments),匀小句会话隐A(clausal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3)等级会话隐A(scalar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4)预设(presupposition).首先,一个句子的潜在预设整套生成,在此阶段,复句的预设由其各个组成部分的预设累积而成,然后,根据与特定语境是否一致的原则从这些潜在预设中择取适合于该语境的预设,使之升格为现实预设。该语境由交际双方共享的一系列命题组成,随后的增加以“衍推~小句会话隐涵一等级会话隐涵一预设”这样一个等级序列逐步扩大,每一新增加的命题须与已增加的命题在内容上保持一致。衍推永远保持恒定,不受语境删除机制制约。例如;(65)并非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当今法国国王。后一个分句衍推前一个分句的预设的否定,根据消除机制,预设被取消。但是,这个理论解释不了下面语句中预设的投射问题:(66)如果她以为大力跟女朋友分手了,那么她不知道大力没有女朋友。前一个分句预设“大力有女朋友”,后一个分句预设“大力没有女朋友”,两个预设构成矛盾,按Gazdar的理论无法确定取消哪一个预设,或者全部取消。实际的语感是后一个分句的预设消除了前一个分句的预设,成为全句的现实预设。5、心理空间说Fauconnier(1994)00提出“心理空间”(mentalspace)概念,用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L理空间”理论认为话语的构建首先起始于发话人的基础空间(basespace),然后,随着话语的不断展开,不同视点或焦点的心理空间将建立起来。心理空间理论的“预设漂浮规则”(presuppositionfloat)(Fauconnier,1997:61-76转引自曹黎明、汪兴富(2005:64-69)\n62)是:心理空间M的一预设结构R将会漂浮到其更高阶段空间N,除非早己存在于M或N中的结构与ri不相容,或者蕴涵ri。例如:(67)SuebelievesLukehasachild,andthatLuke'schildwillvisither.其空间构建程序如下:基体(Base)B:空间语义项a(Sue)、b(Luke)。信念空间M.在B的基础空间上建立:新语义项c,通过识别连接关系建立b的对应成分b',新结构:CHILDcb'。将来空间(futurespace)W,建立在空间M基础之上,以及a,b,c的对应成分a'’、b,’、c'',新结构VISITc'’a'’,预设结构。预设漂浮原则组织该预设结构从空间W漂浮到M,因为M的显性结构(CHILDcb')已经蕴涵,该预设被阻止在W中,不能漂浮到M中。Fauconnier模式虽为认知语言学模式,但它重视语境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吸收了语用学在方法论上的优势,依不同语境对句子组成部分的预设与整句的预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预设漂浮规则适合解释有多层语义关系的预设投射问题,但不能解释最底层的预设问题,如“我相信他没拿那个东西”并不预设“他没拿那个东西”,为什么不预设?规则不能说明。显然,上述的预设投射理论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预设现象,预设本身的复杂性要求对预设投射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运用不同的理论加以分析、解释,上述理论在某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考察预设时综合这些理论是实用的态度。此外,本文认为运用上述各种理论考察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因素,应该从句内语义因素、句外语用因素两个层面来入手进行考察。5.4.2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句内语义因素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句内语义因素有很多,依据我们的考察至少存在这一下诸多形式:1、表存在义的动词堵塞存在预设,它使得关于专名指称对象的存在陈述成为断言。例如:(68)张三存在。(68)并不预设“张三存在”,这种情况的详细论述见6.2节。2、非叙实性动词堵塞潜在的事实预设。按照心理空间理论,非叙实性动词构建的心理空间中的预设,无法升格到基础空间、现实空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非叙实性动词堵塞潜在事实预设,但不一定堵塞潜在存在预设。例如:(69)他相信张军还没有把他偷来的那辆车卖掉。因为“相信”是个信念动词,它构建的信念空间中的陈述只是一个语句的潜在预设,信念空间中的陈述无法映射到基础空间、现实空间,不能成为语句的现实预设;但是,(69)中信念空间里含有一个存在预设,即“张军偷来的那辆车存在”,这个预设并不为信念\n动词堵塞,这样的存在预设可以转化为事实预设,因此,通常人们认为“张军偷了一辆车”为语句(69)的现实预设。详细论述见6.1.1.2和6.1.4和6.2.2的有关部分。3、条件句变体堵塞存在预设。当一个单句实际上是一个条件句变体时,位于条件句的前件部分的潜在预设无法成为现实预设”。例如(70)她爱的那个人必定慷慨。可以改写为一个条件句:“如果她爱的人存在,那么那个人必定慷慨。”显然,(70)并不预设“她爱的那个人”存在。4,潜在预设处在主句谓语部分被断言时,便不是预设了。如5.2中的例(8),此外,还有例句如:(71)让他高兴的是女儿终于愧事了。句中加点部分是(71)的断言,预设是没有明示出来的命题,如果明示出来,那么这个命题便成为断言而不是预设了。换句话说,如果句子S的语义成分的潜在预设P与句子S中的陈说成分重复,那么潜在预设P将得到饱和,而不上升为全句的预设。5、句子内的时态影响着潜在预设的实现。例如:(72a)我看到了一个重现活力的上海。(72b)你将看到一个重现活力的上海。(72a)中的完成时态决定“一个重现活力的上海”诱发的存在预设成为现实预设,而(72b)中的将来时态决定“一个重现活力的上海”诱发的存在预设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5.4.3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句外语用因素1、潜在预设被当作断言甚至焦点时不再是预设.由于我们认为句子的任何一个成分都可能诱发一个潜在预设,因此,当某个成分在语句中被当作焦点时,该成分诱发的潜在预设便不能成为现实预设,而是焦点的衍推或者说是焦点蕴涵了。例如5.1中的例(7)各句,又如:(73)我知道的是那件衣服是她借的,不是她自己的。焦点是个语用范畴,因此,我们把这个因素看作是语用因素,而不去考虑它作为句内因素的特性。2、潜在预设由于与语境(篇章)相矛盾而被取消。(74)你说我们支部里有人出卖你,可能吧,但是,肯定不是张三,也不是李四,更不是王五··⋯(穷尽支部里所有的人),支部里没有人出卖你。语句中的“不是张三出卖你,不是李四出卖你,不是王五出卖你··⋯”都潜在预设“有75原因见5.4.3中条件句的有关论述.\n人出卖你”,但这个潜在预设与语句中的结论“没有人出卖你”矛盾,因此,这个潜在预设不能成为现实预设。3、当后面句子的语义衍推对前面一句的潜在预设的否定时,该潜在预设无法成为现实预设。例如:(75)小虎再也不是男孩了,他已长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了。(76)小虎再也不是男孩了,他做了变性手术。(75)句中前一句的潜在预设是“小虎是男性”,其后一句与此不矛盾,因而成为现实预设;(76)句中的前一句也有同样的潜在预设,但其后一句衍推“小虎现在不是男性”的语义,因此,前一句的潜在预设被抑制,不能成为现实预设。4、条件句中,若后句的潜在预设就是前句的断言或前句的逻辑衍推,那么该潜在预设不能成为现实预设。如5.1中的例(1),再如:(77)如果张三有妻子,那么他的妻子一定很漂亮。5.1中的(2)“如果张三升职了,那么张三的妻子一定很高兴”,后句的潜在预设不是前句的断言,也不是前句的逻辑蕴涵,因而该潜在预设成为现实预设。5,超语言语境(extralinguisticcontext)也可能消除与之相矛盾的潜在预设。(78)麦克斯在完成自传前重温了自己的日记。(79)麦克斯在完成自传前去世了。(80)麦克斯完成了自传.潜在预设原则告诉我们,(80)是(78),(79)的潜在预设,但它只是(78)的现实预设,而不是(79)的现实预设。如何解释(79)实际上并不预设(80)呢?表面上看,前面3种情况它都不违反,但是如果在(78),(79)所产生的语境中增加一条类似(81)的普遍原则,那么就可以找出矛盾,来消除潜在预设。(81)没有人能在死后做任何事情。设(78)中“重温自己的日记”是在T时发生的事件,那么“完成自传”则在T+1时发生,这二者并不冲突:而(79)中在T时发生的事件“麦克斯去世了”阻止了其后任何事件的发生,因而T+1时的事件“麦克斯完成了自传”这个潜在预设便被取消了。利用这个分析,可以把“N在(VP,+NP,)之前(VP2十NP2)”解释为以下的框架:(i)N+(VPZ十NP2)并且N+(VP,+NP,)(ii)N+(VP2十NP2)但是(N+一(VP,+NP,))第一种情况如:(82)+麦克斯在去世之前完成了自传。”(82)潜在预设“麦克斯去世”,语境中无不相容因素,因而是实现了的预设。“在VIP之前VP2”连接两个事件,其发生有先后顺序,VP2发生的时间先于VP,发生的时间,VP:行为事件是话语表达要突出的信息,VP,行为事件在话语陈述时则处\n在背景信息的位置上,表达一个潜在预设,但是若有种种理由表明VP2的发生使得VP,不可能发生,那么关于VPI的潜在预设便无法实现为现实预设。例如:(83)王伟在结婚前一天跟女朋友分手了。“王伟结婚”是一个VPI事件,“王伟跟女朋友分手了”是VP2事件,由于“王伟跟女朋友分手了”这个VP2事件发生的直接后果是VPI事件不可能接着发生了,因此,(83)中潜在预设“王伟结婚了”无法实现为现实预设,换句话说,(83)句不预设“王伟结婚了”。如果我们把超语境因素归为一条原则,那么应用的时候也会遇到问题,按照这个原则,自然规律、普遍原则,即人类已有的知识规则都属于超语言语境的,因此,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附加到话语的语境上,以确定潜在预设是否能实现,但是,根据我们对预设的考察,预设只是言者相信的知识,并且言者相信听者知道他的这个“相信”,听者也有能力推导出他的预设;不过,言者相信并视为已知的知识、信息可能是错误的,虚假的,这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言者的潜在预设被超语言语境消除。此种情况下言者的潜在预设仍然成为实际预设,只是,这时的实际预设本身是错误的。Gazda就发现了这种情况:(84)约翰没有意识到zom定理与选择公理相矛盾。对这个语句的直觉便是语句的说话人预设“zom定理与选择公理相矛盾”,但是数学理论表明这个预设是错误的,即这个预设与已有科学定论(超语言语境因素)矛盾,按照原则4>(84)不预设“Zom定理与选择公理相矛盾”,显然这种分析是不符合人们的直觉的。杨先顺(1997)认为这涉及到“私人语境”和“相关”语境,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含义是什么,有待更深入的研究。\n第六章面向现代汉语的预设分析6.1对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的考察6.1.1研究动词的叙实性的意义吉帕斯基夫妇(PaulKiparsky&CarolKiparsky)在1971年的“事实”76_文中首次提出叙实谓词(Factivepredicates)与非叙实谓词(Non-factivepredicates)这对概念,它描写出了一批带事实预设的性质词语,其中的一类词是动词,这样的叙实性动词有:regret,mind,ignore,gasp,comprehend,takeintoconsideration,bearinmind,makeclear,forget(about),deplore,resent,care(about)等;而非叙实性动词有:suppose,maintain,believe,assert,alege,assume,claim,charge,conclude,conjecture,intimate,deem,fancy,figure等。从是否带事实预设的这个角度对动词进行分类,是一个很有用的分类,有助于细致描写一些语言现象,如一些推理的有效性在传统逻辑体系之下被认为是无效的,而实际运用中是有效的,从这个角度对动词进行描写有助于对动词的语义框架做出评价及认识,有助于对语句意义的深刻理解。由语句“他是个单身汉”,人们可以推导出结论:他没有结婚。这个推理是利用词语“单身汉”的语义特征进行的,其有效性在传统的外延逻辑体系下得不到正确的解释,无论是命题逻辑还是谓词逻辑都无法解释这个推理的有效性,其有效性只能由建立在语义学基础之上的内涵逻辑来解释。同样,由语句“他知道小王结婚了”可以推导出“小王结婚了”,这个推理也不是传统的外延推理,而是语义关系推理,依据的是语句与其预设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个推理的有效性也只能通过内涵逻辑来证明。然而,目前的内涵逻辑还只是比较粗略的,还需要语言学的细致描写及解释。由此可以看出,细致描写词语的语义特征,并为之建立一套语义推理、语用推理原则,是对内涵逻辑的丰富。基于上述对叙实性动词的的价值的认识,本节选择现代汉语动词,对动词的叙实性77做较为详尽的描写。我们考察动词的叙实性,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这样的描写与解释丰富内涵逻辑,同时,使得这类语句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在对动词的叙实性的考察过程中,详细考察这类词语诱发的潜在预设如何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其实现有那些条件限制。76PaulKiparsky&CarolKiparsky(1971)"Fact"inD.Steinberg&L.Jacobovitz(eds.),Sentanties.AnInterdisciplinaryReaderinPhilosophy,LinguisticsandPsych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另外,有关叙实性谓词的文献可参看Gazdar(1979),Levinsonl983.”Gazdar(1979)认为叙实谓词并不是一个词类,因为,这些词语有时带预设,有时不带预设,如“他知道小王结婚了”中“知道”含有事实预设,而“他知道那家餐厅,中的“知道”不含有预设。\n6.1.2依据的语料及判定标准动词的叙实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主要看其宾语所带的潜在预设是否实现为现实预设。叙实性动词的一个主要语义特征是,对所带宾语陈述的事实的真实性的保证,非叙实性动词没有这样的承诺,正是一点,我们可以依据叙实性动词进行事实推导,却不能依据非叙实性动词进行此类推导。因此,我们对于动词的叙实性的考察限于出现在述语位置上且能带动词宾语和小句宾语的动词,处于其他位置上的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不在考察之列。笔者的考察主要依据的是孟琼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首先把词典中带〔动宾〕、【小句宾〕的例句全部找出,然后对选出的例句进行预设的否定测试,初步筛选出叙实性动词来。在筛选过程中坚持用否定测试法判定标准的原因在于,预设的典型特征是它在否定形式中得到保留,即:A>B,当且仅当AFB并且,AFB.由于我们的考察不是在语篇中进行,仅仅考察单纯的语句中动词的叙实性表现,我们的考察侧重于预设的语义的特征,因此判定预设的标准应该坚持否定测试。用否定测试法筛选出来的叙实性动词是非常典型的,毫无疑问的,但是,在对所选例句一个一个的测试中,笔者也发现有些例句难以构造其否定形式78(见郭锐的动词描写79有些语词是没有否定形式的),因而也无法进行预设的否定测试,对这样的动词把它归入叙实性动词还是蕴涵动词,目前笔者还没有定论,有待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挖掘。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的这个考察完全是建立在一本词典的例句上的,若某些动词能带小句宾语而该词典未列入,那么我们的考察对这样的动词也便遗漏了;同时,由于是纯手工考察,难免有遗漏之处。从语料上来说本文的考察不是全面的,但希望通过对这部词典中的动词考察,能大致描写出现代汉语中的动词的叙事性特征,并希望通过对动词带事实预设的情况的描写,考察一下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条件限制,对其中蕴含的语言机制有所认识。6.13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表现对《词典》进行手工查找,共检索出378句动词带小句宾或动词宾语的例句,有些动词带小句宾语或动词宾语的例句超过一个,如无叙实性差别,我们仅选取一个。根据否定侧试法,对这378句一一加以检测,检测的结果如下:6.1.3.1叙实性动词wn有些动词相反,没有肯定形式的自然表达,如“我在室外干活当然不比他在室内工作”,这类语句都可衍推出一个事实命题。ro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盼Leech的《语义学》中将谓词分为三类:叙实性谓词、非叙实性谓词、反叙实性谓词,这种分类类似于逻辑中“关系”的三分法: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但是,后一种分类的标准是同一个标准,\n叙实性动词能带小句宾语或动词宾语,说话人使用叙实性动词时,预设它带的小句宾语表达一个真实的命题。依据这类动词语义,可以进行语义预设推理,推理的结论是可靠的。下列动词完全通过否定测试法的检验,是典型的叙实性动词:摆脱、保持、抱怨、登、抵抗、发现、服从、负担、告诉、怪、观察、广播、恨、后悔、记得、忌妒、见、揭露、看、克服、控诉、利用、拍、佩服、批评、欺负、庆祝、取消、扰乱、生气、贪、贪图、提、体谅、忘淤1、喜欢、嫌、羡慕、想着、晓得、心疼、欣赏、隐瞒、赞美、责备、着急、知道、制止、防止、停止《词典》共收录动词1223个,我们考察到的、具有叙实性特征的动词仅50多个,在动词这个类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此外,有些动词带动词宾语,表达的是某种状态的改变,这样的动词诱发事实预设,但与叙实性动词不一样的是,这类动词诱发的不是关于基础空间的事实陈述,而是过去空间的某种陈述,例如:他开始练习短跑了。>他以前没练习短跑。他戒烟了。>他以前抽烟。这类词语的语义特征是反映施事主体的状态变化的,因而,有人称其为“状态变化词”,应该把这类动词也看作是一种叙实性动词。6.13.2非叙实性动词而前一个分类不是一次分类的结果,三种形式的特征不能在同一个标准之下进行描写。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只作二分法,将反事实组涵动词看作是非叙实性动词的一种。81页:76卡图恩(LauriKartunen)指出滋“记住阶“忘记”等动词可以称作涵义动词。涵义动词肯定句与否定句的预设不同。如:约翰忘记了把门镇上。~约翰未锁门。约翰没忘记把门锁上。~约翰锁了门。“忘记”诱发的预设是“应该V",而不是wyn。问题是“应该即是怎样析出的宁或许可以参照存在预设的分析,对于任何一个有定名词或名词性成分,预设理论认为其诱发一个存在预设,即“存在一个NP",那么对于动词,也可以如此分析,但是动词诱发的是事实预设,而事实预设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动词所诱发的预设的析出应视具体的词语而定。不过,下面例句中的“忘记”是个典型的叙实性动词:菲利普没有忘记卡罗琳今天过生日。(哈杜驮德·布斯曼,2003:220)其对应的肯定句为:非利普忘记卡罗琳今夭过生日。这两个语句都衍推“卡罗琳今天过生日”,而不是“卡罗琳应该今天过生日”.那么怎样解释a约翰忘记锁门”与“菲利普忘记卡罗琳今天过生日”中的“忘记”的叙实性呢?二者的差别是明显的,“约翰忘记锁门”中“忘记”的施事是“约翰”,“锁门”的施事也应该是约翰;“菲利普忘记卡罗琳今天过生日”中“忘记”的施事是“菲利普”,“过生日”的施事则是“卡罗琳”。据此,我们试着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忘记”所带的叙实性宾语的施事与“忘记,的施事是一致的时候,其事实预设是一个道义命题:而当“忘记”所带的叙实性宾语的施寥与“忘记”的施事不一致的时候,其事实预设是一个纯事实命题.\n1.蕴涵动词蕴涵动词衍推其小句宾语中的命题,但是不预设该命题。例如:(1)我们承认他有缺点。.他有缺点。(2)他们得到上级鼓励。.上级鼓励了(他们)。语句(1)衍推“他有缺点”,但是(1)的否定“我们不承认他有缺点”不衍推“他有缺点”,由(1)的否定不能必然得出“他有缺点”的结论。语句(2)的情况是同样的,(2)衍推“上级鼓励了(他们)”,但否定形式没有这个衍推。因此,蕴涵动词的特征是:肯定形式所衍推的意义不为其否定形式具有,或者相反,其否定形式衍推的意义不为其肯定形式所具有。例如:(3)他没跟我讲老张不去了。语句(3)衍推“老张不去了”,但其肯定形式“他跟我讲老张不去了”并不衍推这个意义。这类动词有:得到、逼、盯(着)、反映2、反叙实性动词反事实蕴涵动词与蕴涵动词不一样,一个反事实蕴涵命题表达的与事实正好相反,(4a)我以为他去了二事实上他没去。(4b)我以为他没去。事实上他去了(4c)我没以为他去了。。?所以,反事实蕴涵本质上也是一种蕴涵,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类。但是在后面的叙实性强弱排列时,为表述上的清楚将在6.1.5中把它们放在不同的轴点上。3、言说动词与信念动词言说动词与信念动词一样,其小句宾语表述的事实不是现实世界的,而是言说世界、信念世界的,不能由这样的语句衍推出事实预设来。例如:(5)大家称赞这辆车质量好。(6)他嘲笑我动作不协调。(7)他攻击我说话不算话。(8)梦见刮大风。(9)她相信丈夫处理好了一切。一个句子中的主动词为信念动词,表明说话人不对信念动词所引的陈述的真实性负责气“信念动词”所支配的从属命题内容只是一种动词的施事主体的主观观念、意见、认识,犯我们这里的“信念”观是最朴素最原始的。信念逻辑理论对“信念”的看法是,“它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是介于无根据的意见和可靠知识之间的一种认知状态。信念逻辑中的‘表信算子’与知道逻辑中的‘知道算子,关系密切.当我们可靠地知道P时,那么P不仅与我们己有的知识相容,而且我们相信P”(弓萦样,2004:98-100)由于我们考察的是动词的叙实性问厄,评判的标准是能否进行可靠的推导,因此,我们的“信念”观仍旧采用原始朴素的信念观,即说话人使用这类动词时不对其宾语陈述的真实性作出保证。此外,信念逻辑中的“表信算子.主要是“相信”,而我们所说的信念动词的外延要大得多,比如“怀疑”、“认为”等也属于信念动词。\n而不一定是客观事实,亦即这类动词宾语所述的情景行为的实现不以或不要求已经发生的事情作为真值性语义预设。信念只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认知状态,它与客观真理、客观现实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可能不相信正确的知识而相信错误的知识,也可能不相信客观事实而相信虚假事实。因此,我们说言说动词、信念动词不是叙实性动词,而是非叙实性动词。4、其他动词非叙实性动词中存在着大量的难以归入上述三种类比的动词,没有对其进行语义归类,难以确定其不带事实预设的较为概括的原因,目前没有研究表明这一部分是否隐藏着未被发现的语言规律。这类动词量大,仅举例说明:(10)我建议局领导亲自过问此事.(11)他们等待形式发生变化。(12)伟伟打算自己去联系工作。(13)害怕这件事情办不成。6.1.3.3心理动诃把心理动词单列出来,是因为心理动词的表现并不一致。有的心理动词诱发事实预设,具有叙实性,有的心理动词不诱发事实预设,不具有叙实性。如,“喜欢”与“惦记”能带叙实性宾语:(14a)我喜欢他做事果断。,他做事果断。、)>他做事果断。(14b)我不喜欢他做事果断。.他做事果断(15a)惦记他还没回家。冲他还没回家。>>他还没回家。(156)不惦记他还没回家。.他还没回家。J而“愁”、“担心”的宾语陈述不成为现实陈述:(16a)担心他还没回家。?.他还没回家。(16b)不担心他还没回家。?.他还没回家。(17a)妈妈愁女儿考不上大学。?。女儿考不上大学。(17b)妈妈不愁女儿考不上大学。?.女儿考不上大学。“喜欢”、“惦记”等心理动词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既可以是针对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存在的现象,也可以针对未发生的的事情,而“担心”、“愁”等心理动词所表达的态度主要是针对未发生的事情的,因此,一个动词只有当所带宾语小句中的事实是已然的时候,它才有可能诱发一个事实预设。\n6.1.4对带疑问子句的动词的叙实性的判定我们从《词典》中获得的带小句宾语的语料中,很多是宾语为疑问子句的。在进行叙实性动词的归类时,最初,笔者把这类带疑问子句宾语的动词分为两类,一类看作是叙实性动词,另一类看作是非叙实性动词。两类动词的区别在于前者所带疑问子句中,疑O7词表示事件进行的方式、原因、行为主体等,是特指疑问子句,实际上相当于英语中的w11一从句,后者所带的疑问子句是选择疑问子句,相当于英语的IF一从句.带特指疑问子句的语句中,与主句动词有直接的句法语义关系的是疑问词〔即方式、原因、行为主体等),疑问词本身可能是一个预设诱发语,但不是一个潜在预设,因此,我们认为不能说这类动词直接带有事实预设,但是,这类疑问子句都含有事实预设,按照预设漂浮原则83它们都可能升格成为主句的预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预设。例如:(18)你们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没打赢这场球.(18)中动词“分析”的宾语是“他们为什么没打森这场球”,这个小句宾语本身不陈述事实,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从形式上来说,这个小句宾语不是一个有所断定的命题,而预设都是有所断定的命题。但是,小句宾语含有潜在的事实预设“他们没有打盔这场球”,而且这个潜在预设在“你们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没打东这场球”也得以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否定形式来检验:(18a)没有分析他们为什么没打点这场球。(18b)不用分析他们为什么没打东这场球。这两个句子都衍推“他们没有打襄这场球”,因此,这个衍推命题是(18)(18a)(18b)的共同预设。所以,我们最初得出结论:应该把这类动词看做叙实性动词。这类动词也有一定的数量:包括、比较、比赛、调查、测、测验、回答、汇报、计算、记、记录、监视、检查、检讨、交涉、揭发、介绍、理解、了解、描写、明白、摸摸、盘算、盘问、判断、评、商量、审问、数、说明、思考、搜查、谈、问、想想、想、协商、写、叙述、宜布、学习、研究、掌握、争吵、注意、追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也看到类似的观点,彭玉海(2002)把上述语句看作是叙实谓词句,他认为“叙实谓语句所带的间接命题问句跟一般的问题不一样,它并不是讲问话人不了解什么以及听话人想知道什么。⋯⋯这样的问句仅当问话者自己知道这回事,而只是对‘对方是否知道此事’感兴趣时才是恰当的,’.同样带疑问子句,我们最初认为带选择疑问子句的动词不是叙实性动词,理由是这样的:是非疑问子句本身不是一个潜在事实预设,因而,主句也无事实预设。例如(19),(20):幻关于这个原则见54.1的有关论述。\n(19)我们在争论动物有无语言。(20)试验这个开关灵不灵。84对这样的例句进行衍推推导,无法得出一个简单的陈述事实的命题,因而,可以断定这些例句不带事实预设。但这里需要确定的是,到底是这类动词阻塞了潜在预设的实现,还是这些小句本身阻塞了潜在预设的实现。首先对小句宾语进行检查。单独看这样的小句宾语,它们都表达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选言命题本身不断言一个事实成立85,同时,一个选言命题成立,也不衍推其肢命题,不能推出肢命题是成立的。因此这样的小句本身不构成一个潜在事实预设。其次,由于这些动词带小句宾语时只能带这种类型的小句宾语,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动词也不具有叙实性,其语义特征不在于保证对某个事实的陈述的真。综上,这类语句中,小句、动词都是预设塞子。类似的动词还有、核对、怀疑、计较、看看、考验、摸摸、区别、审查、试试、议论、讲讲上面是笔者在对带疑问子句的动词进行叙实性归类时的最初的分析与看法,但是,这其中的分析在方法上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少与语料占有不够有关。最有问题的是,我们把带特指疑问子句的动词看作是叙实性动词的做法实际上是把语句的预设完全归结为主句动词诱发的,但是,一个带小句宾语的语句其预设并不一定就是主句动词诱发的。上述例句的预设不是主句动词诱发的,而是是疑问子句诱发的,只不过主句动词没有堵塞疑问子句诱发的预设,疑问子句诱发的预设升格成为主句预设。如果因此而认为主句动词是叙实性动词,那么下面的句子中的“认为”也是叙实性动词:cal)月华认为大力跟女朋友分手了。这个句子并不预设“大力跟女朋友分手了”,但是,句子继承了“大力跟女朋友分手了”中的预设—“大力有女朋友”,若是按照我们前面的推论,“认为”也应该是叙实性动词,而“认为”显然属于信念动词,“认为”的命题是其主体的主观看法,不是一种叙实陈述。(18)和(21)中的预设成为现实预设,这种预设可以看作是升格预设。从另一方面来说,叙实性动词也能带选择疑问子句,例如:(2a>我不知道他去不去南京。这个语句既不衍推“他去南京”,也不衍推“他不去南京”,主句不含有事实预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知道”是非叙实性动词。综上,我们认为在判断动词的叙实性问题时,不能把问题简单化。既不能因为一个主句含有事实预设便推定其主句动词是叙实性动词,也不能因为主句不含有事实动词便推定主句动词是非叙实性动词,判断一个动词是否为叙实性动词的标准应该是这样的:84可以认为“试验开关灵不灵”预设“开关或者灵或者不灵”,但是这个预设是种类预设,不是事实预设,不能据此认为“试验”是一个叙实性动词。m一个选择问句含有的预设也是一个选择命题,该命题表示一个范围(见3.1预设的改写部分),而选择疑问子句不具有这样的语义特征。\n一个动词直接带一个叙实性陈述,且对该陈述的真实性表现出一种“不协商性”,即预设该事实为真。6.1.5动词的叙实性连续统根据对《词典》中动词的叙实性的描写,我们试着得出结论,动词的叙实性是一个连续统,从叙实动词、蕴涵动词、言说动词、信念动词到反事实蕴涵动词,说话人对动词所带的小句宾语所陈述的真实性的保证逐渐减弱,直至最后与事实相反。叙实动词无论肯定与否都保证小句宾语陈述的真实性,因而含有事实预设:蕴涵动词在肯定句中保证小句宾语陈述的真实性;言说动词常常是否定形式衍推小句宾语陈述;而信念动词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形式都不保证小句宾语陈述的真实性;反事实蕴涵动词则确定小句宾语陈述是虚假的。动词的这中叙实性上的强弱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呈现出系统性.我们把它们排列成一个连续序列,放在一个叙实性轴上对其加以比较,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差异。非叙实动词虽然不保证其宾语中事实陈述的真实性,但不是一点可靠性也没有,其中有程度的差别,差别如下所示:非叙实性动词其他动词信念动词言说动词蕴涵动词叙实性动词的内部也存在着强弱差异,其强弱差别如下:弱一9熟一j-T一一鱼琪一一一华叙实性动词把叙实性动词也列这样一个叙实性强弱的对比轴,原因在于这些动词的预设在一定语境下被否定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的例句采用的方法是,在叙实性动词句后面追加对预设的否定,看看语句的可接受性程度,以此鉴别叙实性动词叙实性的强弱。(23)?我知道小明没扫地,可实际上他扫地了。(24)J我批评小明没扫地,可实际上他扫地了.(25)J俄狄浦斯后悔杀死了父亲,可实际上他没杀死父亲。(26)J母亲一直惦记着去上海看儿子,最终还是没去。在特殊的语境中,预设也是可以被消除的,但是,可以看到,“知道”的预设难以被消除,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知道”这个词的叙实性最强,“知道”往往是“可靠的知道,’81\n无论“知道”与否,语句都预设其小句宾语中的事实陈述,换句话说,无论知道P,还是不知道P,P.都是被预设的。866.1.6潜在事实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语言限制在一般陈述句中,叙实性谓词句的潜在预设能成为现实预设,而非叙实性谓词句的潜在事实预设不能成为现实预设。如“他后悔去了国外”预设“他去了国外”,“他决定去国外”不预设“他去了国外”。但是,非叙实性动词句也可能含有事实预设,不过,这种情况下的预设是一个升格预设,如前面例句“月华以为大力跟女朋友分手了”预设“大力有女朋友,’o在复合句中,一个非叙实性谓词句的预设如果与叙实性谓词句的预设矛盾,非叙实性谓词句的预设会被取消,而叙实性谓词句的预设会保留下来。例如:(27)如果月华以为大力跟女朋友分手了,那么她不知道大力根本没有女朋友。这个条件句中前件是个非叙实性谓词句,预设“大力有女朋友”,但是后件是个叙实性谓词句,预设“大力根本没有女朋友”。根据我们对语句意义的理解,后件的预设保留下来,前件的预设则被取消。这个语句表明Gazdar的语境删除理论有一定的缺陷,按照他的删除理论,如果出现两个矛盾的预设,这两个预设都被取消。按照心理空间理论的“预设漂浮规则”(persuppositionfloat)(Fauconnier,1997:61-62)解释这种现象,那么被消除的预设是“知道“的预设,这显然与语感不符。6.1.7叙实性与心理空间Fauconnier(1994)s'提出`,L理空间”(mentalspace)概念用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详见5.4.1)。这个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与动词的叙实性有关的一些语言现象,找出叙实性语句中的一些认知规律。这一节,我们选择“知道”这个叙实性动词来分析,因为“知道”的叙实性最强,是叙实性动词的典型代表,而且“知道”句涉及较为复杂的心理空间,对它的分析应该具有典型性。6.1.7.1预设中的信息知识是属于说话人的预设是属于说话人的,如果把预设看作是某种知识的话,那么关于预设的知识是说w徐盛桓(1993b)介绍Levinson的“新格翰斯语用学机制”的列氏会话含意三原则时,介绍了“f原则”的受话人推论,其中有:(2)说话人说出^(w),A(w)并不殖涵内嵌句Q的内容,但是Q的内容却为信息较强的A(s)所组涵,且(s,w)形成一个对比集,则可推导出一K(Q),即说话人不知道Q是否成立.这个原则的说明中~K(Q)的表达是有问题的,因为按照我们对“知道,的理解,,.,K(Q)表示“不知道0”,这个表达式意味着说话人预设Q.如果是说话人不知道Q是否成立,那么用符号表示时应该有更为明确的表示方法,比如--K(士Q).如果~K(Q)就表示“不知道是否Q',那么上面的疑问都不成问坯,但是如此一来.“不知道0”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G转引自曹黎明、汪兴富(2005:64-69)\n话人的知识,句子的主语个体可能也具有同样的知识,但是不必然具有同样的认识。例如:(28)张力知道小王结婚了。(29)张力不知道小王结婚了。(28)中“小王结婚了”是说话人的信息知识,句子的主语“张力”也具有这样的信息知识,但是(29)中“小王结婚了”只是说话人的信息知识,句子主语“张力”没有这样的信息知识。正因为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对“知道”句进行下面的形式推导:Kp-p,Kp-p要正确理解依据“知道”进行的推导,虽然,无论“张力”知道与否,“小王结婚了”都是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是存在于说话人的“认知世界”或者说“心理空间的”(mentalspace)的,它能否映射到真正的客观世界,需要到客观世界中去检验,语言学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正如李锡撒(2003)指出的那样,一个事件或状态与它所依存的必要条件以及实现它本身所提供的充足条件的事件都必须同在一个可能世界。,或在。的可及世界扩之内,而“知道”是知性动词,它活动于(某些)人的认知世界(mentalspace),它的客体首先存在于内涵语境,有的能在。世界找到对应的外延对象,有的则是“山在虚无缥缈间”,用现代语言学术语,只在可能世界或认知世界中存在。5.1.7.2一个叙实性语句可能包含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a上述叙实性句子的语义特点反映在“知道”句中,出现一些特别现象。“知道”是人类关于事实、知识等信息的认知,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认知状态,相应的,“不知道”也是一种认知状态。我们把说出某个句子的时空看作是一个句子的基础空间,句子中的所述都是在这个基础空间上展开,并建立在一定的新的空间一L理空间上。当一个说话人表明知道某事时,我们说,在基础空间里,他知道该事;而当说话人表明不知道某事时,我们说在基础空间里他已经知道该事了,“不知道”只是在过去空间里发生的一种状态,是说话前的状态。例如:(30)我知道小王结婚了。(31)我不知道小王结婚了。这表明,“知道”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中包含的心理空间不完全一样。在肯定形式中,不能断定“知道”的状态始于何时,但是可以肯定这个状态持续着,在基础空间也持续着。在否定形式中情况不一样了,如果句子的主语与说话人不是同一主体,那么,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也就是说,在基础空间,说话人“知道”预设命题的有关知识,而主语个体的“不知道”状态也持续在这个基础空间,例如:M张新华〔2004:111)提出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时空域的原则,其时空域的概念是现实世界的时空概念,与Fauoonnie的“心理空间“不是同一概念.(张华新,2004,时空域、支点和句子《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九辑商务印书馆)\n(33)他不知道小王结婚了。说话人说话这句话时,“他”在基础空间里持续着“不知道”状态。但是,在基础空间里,说话人知道“小王结婚了”。如果句子的主语与说话人是同一主体,那么句子的表达所在的基础空间与句子中“不知道”状态的持续空间不是同一的,“不知道”状态只在一个过去的心理空间里持续。例如(31)“我不知道小王结婚了”,如果没有特别的时间标志,句子中“不知道”的状态持续到说话人表达这个句子前,当说话人说出这个句子时,他已经知道“小王结婚了”,因此,我们认为“知道”句的否定形式可能包含着不同的时空域。5.1.7.3对两个“知道”句的个例分析叙实性语句可能包含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这个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34)是一个含有逻辑错误的句子,而(35)是一个语义正常的句子。(34)他知道明天要开会,我不知道。(35)我不知道这不是我们的车.笔者做过简单测试,很多人初听这两个句子,都认为是可接受的句子,但是,事实上(34)是个语义上有错误的句子,而按照预设理论,(35)似乎又出现了“知道”悖论。首先分析(34).(34)这个语句之所以有问题,就在于,当一个人说出前句时,意味着该说话人预设“明天要开会”,换句话说,在基础空间里说话人知道“明天要开会”但在后句,在同一个基础空间里,说话人又毫无语境地否定了这个预设,自相矛盾。相反,下面的几个“知道”句都是语义正常的句子,因为其中没有这样的逻辑矛盾。(36)他知道要开会,但是我不知道。(37)他知道为什么要开会,但是我不知道。(38)他知道什么时候开会,但是我不知道。(39)他知道开不开会,但是我不知道。(37).(38)都预设“要开会”,主语“他”有这个信息知识,同时它又是说话人的预设,即说话人也知道要开会,说话人所不知道的是“为什么”、“什么时候”,而说话人认为“他”知道开会的原因,知道开会的时间,这在语义上是一致的,没问题的。(39)同样是可接受的,(39)并不预设要开会,对于开会的确切信息,说话人不清楚,但说话人知道“他”清楚。(36)与〔34)类似,但是(36)一个可接受的语句,原因在于(36)并未明确“开会”的时间是在基础空间之前,还是在基础空间之后,若是在基础空间之后,那么与(34)一样,含有逻辑矛盾:若是在基础空间之前,则表明“我不知道”不是发生在基础空间,便没有逻辑矛盾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语境的办法明确这一点,如:(36a)昨天的会老张都来了,你怎么没来啊?—不好意思,通知出了差错,他(老张)知道要开会,但是我不知道。\n补出的语境表明(36)中说话人在说话时己经知道`"(昨天)要开会”的事实了,说话人的“不知道”是发生在“开会”之前,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其次分析(35).“我不知道这不是我们的车”,语句断言的内容是说话人“我”不匆il“这不是我们的车,’但根据预设理论任何“A知道/不知道P”的语句都预设说话人知道P,因此,我们完全能推出说话人(即“我”)知道“这不是我们的车”。难道,这是一个“知道悖论”?非也!按照心理空间理论,当说话人与句子主语不是同一主体时,无论“A知道/不知道P"发生在哪个心理空间,语义都是协调的,一致的;但是,当说话人与A是同一主体时,语句协调一致的前提是:"A不知道P”不是发生在基础空间里,否则会造成语义异常。语句“我不知道这不是我们的车”句法表层的“不知道”发生在过去的空间里,在基础空间里“我己经知道”了。因此,“我不知道这不是我们的车”在语义上是正常的89根据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说话人在基础空间对某事持有“不知道”的认知状态时,“不知道”句往往不带叙实宾语小句,只带疑问子句宾语,例如: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我不知道怎么去游乐场。6.2汉语名词项与预设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分反映了不同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是以预设的功能为标准所做的一个分类,语义预设着眼于预设是一个语句或命题具有真值的必要条件这一功能,语用预设则着眼于预设是一个话语成为恰当的、适宜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一功能。而最早对预设类型的分类着眼的是预设本身的语义类型,这样的分类将预设分为存在预设、事实预设、种类预设三种。三种类型的区分在描写预设诱发语及潜在预设与现实预设的有关问题时,十分方便,同时,也有利于把预设看作为一个概念体系,并对这个体系做系统的考察。本节以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性成分为考察对象,目的是探讨这种句法成分与预设、特别是存在预设之间是否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这个考察探讨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各种限制。而且,通过本节的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找到用预设理论分析词语的意义的一种途径,这种分析方式的重要性,Filmore(1970)曾给予充分的肯定。技照潜在预设的理论,名词性成分都诱发一个潜在预设,要对其中进行细致描写,首先得将名词性成分进行分类,以便观察这个系统内部各成员的表现。我们先把名词性成分分为两大类:词与短语:名词又分专名、摹状词90和普通名词,短语主要包括:领b9对于例句(35)中的语义构成,按服杨先顺(1997:69)使用Gazdar理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35)并不孩设“这不是我们的车”。笔者不赞同这个观点,我们认为采用心理空间理论所做的解释比较符合(35)的实际语义。兜这个概念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是短语形式,但其逻辑性质与专名相同,其预设表现也无差别,因此,本\n属关系短语,“的”字短语,NP的VP短语91,NT的NP短语等。我们观察到名词性成分的潜在预设是否实现往往受有关述语的制约或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考察名词性成分·与预设的关系时,首先应着眼于其所处的句法位置。由于名词谓语句中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性成分是属于断言的,是语句中的焦点,不是预设,因此,这个句法位置上的名词性成分不在我们的考察之列。我们在对每类名词性成分进行考察时,都从两个句法位置来观察它们的表现:1、主语位置上的名词性成分2、宾语位置上的名词性成分(包括介宾短语中的名词性成分,如关于··⋯,把⋯⋯,被⋯⋯,为了⋯⋯等等)。充当定语的名词性成分可以分别归入主语位置上和宾语位置上,状语位置上的名词性成分很多时候是由介词介引的,因此不单列为一项,介宾短语也可能处在定语位置上,即也可以归入主语位置、宾语位置。6.2.1专名、摹状词、普通名词6.2.1.1主语位里上的表现一、“存在”难题预设是语言中一直都存在的现象,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是弗雷格.基于逻辑分析,弗雷格发现主项中的专名所指的存在构成语句的意义的一部分,但这个意义不是语句断定的,而是语句预设的。因此,预设理论最早总结的规则是:语句中的专名或幕状词都含有一个存在预设。在Levinson(1983)所列的13种预设诱发语中,专名、幕状词被列为第一种。预设理论中专名、攀状词预设规则:说话人在话语中使用专名、摹状词时,预设该专名、幕状词所指称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蛇,如著名的例子:(1)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主语位置上的专名、幕状词基本上可以通过预设的否定测试,如:(2)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子。(1)(2)都衍推(3):(3)存在一个当今法国国王。弗雷格、斯特劳森都强调(3)不是(1)(2)的断言意义,只是(1)(2)的预设,这种处理使得逻辑学、语言学避免了一个难题:如果(3)是(1)(2)两个语句的断言,那么互为否定的语句怎么会有同一命题的断言呢?根据预设规则我们认为专名、攀状词都是预设诱发语,都可以诱发潜在的存在预设,但是,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专名、摹状词的潜在预设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实现的,当述语文将其与专名列为同一类.91对这个短语的性质,汉语学界有争论,参见陆俭明(2004?)92参见周礼全(1994:459)\n具有“存在”类语义特征时,专名、摹状词的潜在预设不能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形式论证来证明这一点。以下面的语句为例:(4)张三不存在。这个语句为专名、攀状词预设规则带来了难题,按照预设规则,专名、摹状词在语句中的使用都预设所指对象存在的,即“存在一个张三”,因此,解释(4),会出现两种可能:(4a)预设为真,即“存在一个张三”为真,这显然与(4)的断言矛盾,因此这种解释不成立(4b)预设为假,即“存在一张三个”为假,按预设理论,则(4)无意义,这种解释与我们的语言直觉不符。若真是如此两难,那预设岂不也逃不出怪论的厄运?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觉得预设理论并没有陷入怪论当中,相反的是预设理论可是以排除这种怪论的。根据语义预设定义,A>B=df(A=}-B八,A}B)可以进行下面的推导:如果A>B,那么AFB且,AFB:同样,只有AFB且,AFB.我们才可以说A>B.我们根据后者来讨i2`‘张三不存在”的难题。令P表示“张三存在”,则,P表示“张三不存在”,姑且将这两个语句视为预设原句。如果承认(4)有预设的话,那么其预设是“存在一个张三”,这个预设句也只能用P表示,因为相同的命题要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当P真时,P(预设原句)=>P(预设句)成立:然而当,P为真时,,P(预设原句)=>P(预设句)则不成立,因此不能认为P>P,也不能认为,P>P。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张三存在”与“张三不存在”这样的语句中,“张三”并不预设对象存在。我们从形式上证明了当一个语句是对一个个体的存在断定时,其专名或攀状词不预设存在,用潜在预设理论来说,其潜在预设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这是对预设规则的一个补充。这个证明也说明一个专名或攀状词的潜在预设是否实现,受其所在句子的述语语义限制,这一点,在后面关于宾语位置上的表现的讨论中会有进一步的证明。二、逻辑形式不能成为预设描写的依据在主语位置上,普通名词的预设表现与专名、幕状词的表现基本相同。(5)那个毕业生找到了工作。(6)有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7)所有的毕业生都找到了工作93这三个语句中主语位置上的普通名词都预设其所指存在,它们都能通过否定测试法,根”普通名词做主语,无数盈结构修饰限制时,有两种指称可能:一是指称单独的个体,一是指称一类个体,在语句中普通名词究竟是哪一种指称由语境决定。“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中“汽车”指的是一类个体,而“半路上,汽车抛锚了”中“汽车”显然是指单独的个体.\n据对上述三个语句的分析,我们发现数量结构的限制并未改变原名词成分的预设。此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这个问题的判断上,逻辑形式的刻画并不能成为我们封断的依据。按照谓词逻辑的改写规则,上述三个语句的逻辑形式表示分别如下:(5a)lx(BxAZx)或者」x(BxAZxAVY(B9-Y=x))(6a)3x(BxAZx)(7a)t/x(Bx--Zx)逻辑形式描述的内容是处在同一层级上的,而我们认为预设与断言并不处在同一层级上。事实上,逻辑形式把(5)(6)的的主项对象的存在看作是命题断言的一部分,这正是罗素处理摹状词的原则,也正是斯特劳森极力反对的,因为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当主项对象不存在,也就是存在预设为假时,命题为假。三、“预设存在”与“现实存在”下面语句中的普通名词同样预设其所指存在:(8)真空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世界无法达到。虽然,现实世界不存在“真空(状态)’,但是我们仍然认为(8)的主语名词预设其所指存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而语言中的预设则是主观的,两者没有根本的冲突。此外,逻辑学中的“可能世界”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句子或说话人预设一个词语的所指存在是预先假定在某个可能世界中该对象存在,有时这个可能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有时不是。四、专名、慕状词与普通名词的预设差异普通名词与专名、幕状词不同的地方在于,后者预设一个个体存在,而前者有时预设个体存在((5)(6)(7)),有时预设一个种类、方式或是别的存在,如(9)(10)(11):(9)书是知识的海洋。(10)地铁是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11)玫瑰花可以用来泡茶。这种差别是细小的差别,普通名词与专名、蓦状词不同的地方还在于,话题句中,有时普通名词充当话题,仅仅表示一个议论范围,并无存在预设。如:(12)文章数赵波写的好。(13)中的“文章”既无个体存在预设(某篇文章),也无种类存在预设,只是语句议论的一个范围,这种表现不为专名、幕状词具有,充当话题的专名、幕状词总是预设所指存在的,如:(13)赵波文章写的好。抽象名词与具体名词具有同样的预设,例如:(14)麻烦在于他什么也不懂。>存在着麻烦\n6.2.1.2宾语位置上的表现一、先于动作行为存在的宾语对象·专名、摹状词及普通名词处在宾语位置上时大多预设所指存在,因为宾语是受述语支配的句法成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对某个对象实施某种行为之前,该对象必须是存在的,否则行为、动作便失去了对象。(15)我们去学校电影院。>>存在一个学校电影院90(16)女儿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存在一个花瓶(17)我要拜访林老师。>存在一个林老师(18)记者们围着那个电影明星。>存在一个电影明星二、作为动作行为结果的宾语对象结果宾语与其他类型宾语不同,结果宾语指称的对象是动作行为的结果,从认知上来说,是后于动作行为的,因此,结果宾语的名词不预设所指存在,而是被断言出现了或开始存在了。例如:一脚踩了一个坑裁连衣裙炒鱼香肉丝发明新机器出现新情况产生负作用三、表判断义动词、表存现义动词的宾语对象动词表存在判断,其宾语名词不诱发预设,如:(19)根本没有这回事。(20)这个厂根本没有王方这个人。以最后一句为例分析,“王方”这个名词诱发的潜在的存在预设因为动词语义的原因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不过,指示代词“这”不受动词“没有”的影响,它的预设仍然存在。任何指示代词都诱发一个潜在预设,它们都可以改写为一个降级述谓结构,这里的“这”可以改写为“你们说的一个叫王方的人”,这个改写依据对语境的还原,可以设定(20)这个语句是对下面的问题的回答:请问你们厂的王方在吗?要补充的是,“没有”的宾语无存在预设的情况是有条件限制的,“没有”的语义是“不存在”的时候,其宾语名词无存在预设,但是,“没有”是别的含义时,例如“领有”的否定,其宾语名词诱发存在预设,例如:(21)我没有红大衣。》存在着红大衣这类东西四、介词宾语位置上的表现介词宾语若是名词,那么这些名词都诱发存在预设,因为,介词宾语都是定指宾语。例如:,处在宾语位置上的普通名词没有数童词语限制时常常指称单独的个体,这与处在主语位置上的普通名词不一样,在改写预设时要注意这一点,究竟宾语位置上的普通名词所指为单独的个体还是一类对象,只能根据整个语句的意义进行判断,没有简便的形式判定标准。\n(22)我把《红楼梦》还给刘波了。(23)地毯被狗弄脏了。(24)小明对姚明崇拜到了极点。6.2.2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作为一种预设诱发语反映的预设现象要比名词复杂一些。从本质上来说,名词性短语的功能都是指称性的,可以说,名词性短语与专名、幕状词、普通名词一样都可能诱发存在预设,其潜在的存在预设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的条件限制也基本一样。但是名词性短语中有些类型的短语诱发的存在预设可以转化为事实预设,事实上,在进行语言分析时,一般都直接将这样的短语诱发的预设描写为事实预设,例如:(25)爱听音乐的小王买了很多原版碟。其中的短语“爱听音乐的小王”是个名词性短语,其功能在于指称一个个体存在,但是,这个短语实际上对个体“小王”的某方面作了描写,语句将这个描写以最为经济的名词化方式出现,因此在分析这个语句的预设时,通常直接判定这个语句预设“小王爱听音乐”,而不是“存在着一个爱听音乐的小王”。把这类名词性短语视为诱发事实预设的短语在进行预设分析时是十分方便的。这一小节主要考察诱发事实预设的名词性短语,考察它们诱发的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时的条件限制。6.2.2.1名词性短语的类型齐沪扬等(2004)介绍了6种类型短语,其中有些短语公认为体词性短语,有些短语的性质存在争议。本文无意深究这些短语的语法性质,而是从本文所关注的角度出发,把下面四类短语都看作是名词性短语,它们与预设有关。1.[N+的+V]短语[N十的十V]短语中的N包括NP,V包括VP.[N+的+V]短语在主语位置上诱发预设的例句:(25)国王的电视讲话对稳定全国人民、孤立叛军起了重要的作用。>国王在电视上讲了话。(26)这本书的出版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这本书出版了。(27)金牌的获得说明了我们的实力。>我们获得了金牌。[N+的+V]短语在主语位置上也存在着不诱发预设的情况:(28)结婚证的办理需要到二楼。X>办理了结婚证。(29)在竞选总统过程中虽然不那么顺利,然而,他的继任总统职位将不成问题。\nX>>他继任了总统职位气(30)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固的发展是肯定能实现的。X>我国经济长期稳固发展了。[N十的+v〕短语在宾语位置上的情况:(40)他顺利地通过了海政歌舞团的考试。>>海政歌舞团举行了考试,(41)荪亚向立夫道谢,感谢他的帮助解围。>他(立夫)帮(荪亚)解了围。(42)他反对这本书的出版。?>这本书出版了,(43)他出国并不是为了表面的镀金。?>>2,[V+的+N]短语[v十的+N]短语包括〔主谓短语十的+N〕形式,不是所有这类短语都诱发事实预设:(44)他买回的水果早已吃完。>他买回了水果(45)那个受伤的男孩被送进了医院。>那个男孩受伤了(46)女儿买回了她最喜欢的那件衣服。>那件衣服是女儿最喜欢的(47)反对英美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英美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48)银行贷款的前提,是借款企业的产品必须有市场,有效益,企业守信誉(向它)按期还本付息。?>(49)他走路的样子很难看。?>(50)最爱听她说话的声音。?>(51)我们问清楚了火车到站的时间。?>3、[SP+的]短语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2002:356)认为“的”字短语有四种类型,其中三种是普通的指称性短语,只有【SP+的〕型的短语可能含有事实预设。例如:(52)张大夫用中草药治疗的是肺气肿.>张大夫用中草药治疗某种病(53)用中草药治疗肺气肿的是张大夫。>有人用中草药治疗肺气肿(54)张大夫治疗肺气肿用的是中草药。>张大夫用某种药治疗肺气肿“的”字短语常是歧义短语,相应地有不同的预设,例如:(55)““的是少数人{提出意见的是少数人>有人提出意见所反对的是少数人》反对某人或某些人含有这种“的”字短语的语句都是分裂句,“的”短语中的信息是已知信息,是语句的预设。(56)我们反对的是说空话的人。>我们反对某种(个/些)人”也不能认为该语句预设“他将继任总统职位”,因为该句不能通过否定测试法,由“他的继任总统职位将成问题”推导不出“他将继任总统职位”的结论.%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M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n4,[N,的NJ短语齐沪扬等(2004)概括了14种【N,的N2〕短语,其中领属关系短语可能诱发事实预设。(57)那本图书馆的书不见了。>那本书是图书馆的(58)学校的操场中央有三棵大树。>学校有操场(59)同学拿走了我的笔记本。)>我有笔记本其他类型短语的主要功能是指称性,因而可能诱发的预设是存在预设,很难说这些存在预设能转化为事实预设。例如:(60)护肤品市场鱼龙混杂。?>(61)鞋柜上放了一把皮鞋刷子。?>6.2.2.2名词性短语诱发事实预设的原因名词性短语是指称性短语,但是指称可以转化为陈述,反过来也一样.朱德熙(1982:101)m说过:“指称性的谓词性主语,虽然仍旧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等,可是跟谓语联系起来看,这些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等已经事物化,即变成了可以指称的对象。”6.2.2.1中考察的四类短语中,[N+的+V]短语、[V+的+N]短语、“的”字短语都是由陈述转化过来的指称短语。在功能语言学理论那里,这样的短语反映的是名词化现象。功能语言学认为概念功能的核心是及物性系统,这个系统包括6个过程,这些过程是用来反映“某物”或经历体验“某过程”的。名词化(特别是小句名词化)实际上是把“物”和“过程”合并。这种合并造成两个结果:第一,部分信息丢失,比如,关于“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l)的信息可能变得模糊不清(注意:这只是表面上的信息丢失,通过推理往往能够还原);第二,原来的“某物”和“某过程”组成另外一个新的“某物”。我们认为,正是这第二个结果使得小句名词化能够实现语用预设。过程是动态的,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而物是静态的,当人们提起某物时,往往想到该物己经存在(Goatly,2000:77)m,对这类短语的预设分析实际上是将“陈述”还原出来,之所以能做这样的还原,就在于指称的背后隐藏着“陈述”,“物”的背后隐藏着“过程,’oHaliday认为,小句格式变成名词化格式(即小句名词化)可能使某些信息丢失。更准确地说,这些信息并没有丢失,而是成为预设,即作者知道他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读者也知道这个意思,或者认为读者能够通过推理得到这个意思。程晓棠(2003)指出名词化是实现语用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名词化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语用预设,主要原因是它使“过程”变成“物’,,同时改变语篇中的主位结构及相应的信息分布情况,使非己知、非共有的信息在形式上变成已知或共有的信息,从而隐蔽地向读者或听者传达信息。我们可以认为【N+的十V〕短语、[V+的+N]短语、“的”字短97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年9转引自程晓棠(2003:22)92\n语都是名词化的产物,都含有潜在预设,且在语句中可能实现为现实的语用预设。从实现过程来讲,人们并不总是先产生一个小句格式,然后再把它变成名词化格式,而是在表达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名词化格式而不选择小句格式。显然,名词化格式都可还原为一个小句格式,人们表达时直接选择名词化格式是长期语用的结果。名词性短语诱发的事实预设对预设原句的真值影响与名词也有区别。主语位置上的名词的存在预设是一个语句具有真值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指称对象不存在,人们认为关于该对象的陈述既不是真也不是假,是无意义的。但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时,由于其存在预设可以转化为事实预设,因此,这种预设为假时,人们倾向于认为这样的语句为假。例如:(62)经理对小王的迟到很不高兴。—你撒谎!小王没迟到。6.2.23名词性短语潜在预设实现的条件限制6.2.2.1中所列的四种类型的短语除领属关系已做了说明之外,其余三种类型的短语并非都能诱发事实预设,即使是潜在的事实预设:换句话说,有些短语本身不是一个诱发语。那么,什么样的名词性短语可以成为预设诱发语呢?如果一个指称性的短语诱发事实预设,那么它必须是“陈述”转化过来的,或者说一个表“物”形式含有对事实的陈述,它必须是由表“过程”的形式转化过来的,而要具有“陈述”作用或表“过程”的作用,词语之间必须有主谓关系或述宾关系.因此,判断一个名词性短语是否成为事实预设的诱发语,前提是看这个短语中是否含有潜在的主谓关系或述宾关系,(43).(48)一(51)中名词性短语就不是事实预设诱发语,它们只是普通的指称性短语,可以是存在预设诱发语,但不是事实预设诱发语。名词性短语可能诱发一个潜在的事实预设,但是,其诱发的潜在预设要实现为现实预设还要受到一些限制,下面几种情况下,其潜在的事实预设不能实现。1.条件句条件句往往堵塞潜在预设的实现,当一个信息是条件句的前件断定的内容时,这个信息在后件便不能成为现实的预设,例如;(63)如果他结婚了,那么他的妻子一定很漂亮。由于“他的妻子”预设“他结婚了气但是,“他结婚了”是条件句的前件的断言,因此,这个条件句不预设“他结婚了气在考察名词性短语诱发事实预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短语的潜在预设之所以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原因在于这些短语实际上出现在条件句中。例如;(64)任何不接触细菌的人都不会得传染病。(65)她爱的那个人必定慷慨。\n这两个语句中加点的名词性短语的潜在预设都不能实现为现实的事实预设,甚至连存在预设都没有,因为,这两个语句实际上都是条件句的变体。(64a)如果一个人不接触细菌,那么这个人不会得传染病。(65a)如果她爱上一个人,那么那个人9必定慷慨。(28)的名词性短语的潜在预设不能实现为现实预设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这个语句也可以改写为:(28a)如果要办理结婚证,那么要去二楼但是,含有现实的事实预设的语句一般不能转化为条件句,例如:(66)她爱的那个人自杀了。~?如果她爱一个人,那么那个人自杀了。2、动词语义我们在分析名词的存在预设时就发现动词的语义影响着语句的预设,当动词语义为“存在”类时,语句中的相关名词无存在预设,因为关于存在的陈述是语句中的断言。例如“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固的发展是肯定能实现的”,动词“实现”的语义是“开始存在”,语句是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固的发展”的何时开始存在作出断定的,因此并不预设它是个事实。结果宾语都不预设对象存在,因为结果宾语所指是动词行为的结果。3、时态的影响5.4.2节中己论述了这种情况。6.2.3“一个N”与存在预设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名词项的预设一般遵循下面的原则:除非有特殊的语境制约,一般情况下语句中名词项是一个存在预设诱发语。但是“一个N”形式的名词项例外。范开泰、张亚军(2000:210)指出“不定指一般是新信息”,据此我们认为不定指名词项的所指不是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共有信息,因此,这样的形式不可能成为预设诱发语,预设总是语句中的旧信息10,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与自己共享的已知信息,显然“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走了进来”这样的句子中,说话人并不认为听话人在他表达出该语句之前就知道主语对象的所指,相反,听话人通过这个句子,可能依据描写辨识出说话人的所指,也可能失败。不定指表达新信息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出现在否定句中。例如:一个女孩走了进来。一个女孩没走进来。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走了进来。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没走进来.几指示代词都可以改写为一个带降级述谓结构的形式,“那个人”改写为“那个她爱上的人”新信息、旧信息都是相对而言的。一个预设中的信息可能对于听话人来说并不是旧信息,但是,说话人用预设的方式把这个信息包装成旧信息;一个不定指成分中的信息对于说话人来说可能不是旧信息,但是,对于听话人来说,不定指形式就是一个表示新信息的形式。\n十字路口开过一辆汽车。十字路口没开过一辆汽车。空中飞过一架飞机。空中没飞过一架飞机。不定指成分不能出现在否定句中的原因在于,否定句是有先设的(沈家煊,1999:44),否定句都是针对肯定句而言的,因而,“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走了进来”的否定句,理论上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没走进来”,但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是一个表新信息的形式,如果进入否定句,关于指称对象的信息就成了旧信息,就不能再用不定指形式“一个N”形式来表达了,而应该使用定指形式“这哪”表示。这也是为什么“那个穿红衣服的姑娘没走进来”是个合格的句子,而“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没走进来”是一个不能接受的句子的原因。由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一个N"属于指称理论中“不可识别的有指”成分tot这个形式决定了它只能在谈话中第一次引入对象时使用,因而,只能出现在肯定句形式中,它与否定句都是有先设的、因而其陈述对象是旧信息的要求冲突,我们由此认为,不定指名词项对象的存在是语句的衍推,属于语句的断言,不是语句的预设。“一个N"结构出现在宾语位置上也具有同样的特征,(美)罗仁地(RandyJ.LaPola,2004:339)观察到了汉语中的这种现象,他称这样的成分为非话题成分(non-topical),罗仁地的例子是:(66)A;发生了什么事?B:刚来了一大堆流氓。他认为“因为“一大堆流氓”被置于动词后位置,从而被标记为非话题(non-topical)成分,所以,这不是一个关于‘这一堆流氓护的陈述,而仅仅是断言‘他们出现,这个事件”。我们注意到罗仁地认为语句是关于“一堆流氓”出现了的断言,而不是陈述,其实,即使“一堆流氓”处在句首,它也不能成为话题,“一(量)N”指称成分位于主语位置时,不能在语句中添加表话题的语气提顿词“啊”,说明这样的成分不能充当话题,只是一个纯粹的主语。例如:?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啊,走了进来。?一堆流氓啊,来了。这样的不定指成分同样不能出现在否定句的宾语位置上。例如:他遇到了一个朋友。?他没遇到一个朋友。’胶他买了一双鞋。?他没买一双鞋。与此相比较,表类指的普通名词既可以出现在肯定形式当中,又可以出现在否定形式当中,原因在于表类指的成分在否定句中预设一个类对象存在,而这个类对象早已存在于人类的认知框架里,完全可以充当已知信息,背景信息。例如:他买了面包。他没买面包。tot见罗仁地(2004:340)102这个句子在周遍意义下是合格的句子,但它显然不是“他遇到一个朋友”的否定。\n“面包”是个光杆普通名词,表类指。根据预设理论,上面两个句子中的“面包”都诱发一个存在预设,不过由于语境的原因,前者诱发的预设是“存在着面包个体”,后者诱发的预设是“存在着面包这样的事物”。表类指的词语既可以出现在肯定形式中,又可以出现在否定形式中。存在预设与定指、不定指没有必然的关联,但是,它与述语的语义有关联。当述语为表示存在、产生义时,名词性成分的潜在的存在预设不能实现。6.3副词“白”与预设—对副词与预设的个例分析6.3.1副词对语句预设的影响段益民(2001)认为容易产生语义预设的虚词主要是那些具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意义的副词,当使用了这些副词时,就意味着某些条件的存在,因而这些副词就成了预设的标记,如“又A”预设着“过去曾A”.事实上,副词诱发的预设往往是语用预设,因为,其诱发的到底是什么预设由语境决定。邵敬敏对“又”的分析表明,“又”表示“同类的加合关系”,其实质是“又”预设存在着一个跟句中某词项同类的“隐含共联项气例如:(D他又买了三本语言学专业的杂志。这个句子可能具有的预设是:1)之前有其他人买了三本语言专业的杂志(“他”是焦点,):2)他还以别的方式得到了三本语言专业的杂志俨买”为焦点):3)之前他还买了语言专业的杂志俨三本”为焦点);叼之前他买了(三本)其他专业的杂志(u语言学”为焦点):5)之前他买了(三本)语言教学的杂志(’专业”为焦点);6)之前他买了(三本)语言专业的书(“杂志”为焦点)。括号里面表明的是该预设出现的语境。有文献认为副词对预设没有影响(D.Terencelangendoen.1971:341),如果这种看法是指增加副词不会使得语句原有的预设发生改变—即该预设仍然存在,那么我1门赞同这种看法:但副词对一个语句的预设显然是有影响的,增加副词,语句往往增加新的预设。例如:\n(2)他去公园。原预设:无(无事实预设)他常常去公园。他不常常去公园。新预设:他去公园。(3)他后悔去了中学。原预设:他去了中学他特别后悔去了中学他不特别后悔去了中学新预设;他后悔去了中学副词出现在述语前,充当状语,其表达通常成为焦点,因而,副词所修饰、限制的述语表达成了背景表达,变成语句的预设103但是,例外的情况总是存在的。“不”便是一个特殊的副词,因为其特殊的语义原因,对一个命题增加“不”,意味着否定命题中的V,而不是预设V.(4)他去公园。“他去公园”+常常—他常常去公园。预设:他去公园。(5)他去公园。“他去公园”+驹没有—他没去公园。不预设:他去公园。“白”类副词虽然带有否定的意义,但它与“不/没有”的表现不一样,例如:(6a)他白跟富婆离了婚。(6b)他没白跟富婆离婚。由这两个语句都能推导出“他跟富婆离婚了”,因此,虽然“白”类副词具有否定意义,但是,它与否定词“不股有”不一样,而是与普通副词一样,“白”出现在语句中,使得语句中的述语表达成为预设.但是,“白“确实具有否定意义,它不否定语句中的V.那么“白”否定的是什么呢?6.3.2“白”的语义特征不是否定预设张谊生(1996)'00指出“白”类副词是一种特殊的副词,其语义特点是否定预设。在他看来,下列语句中的“白”否定的不是“吃”这个动作,而是否定了一个预设:(7)他一分钱也没付,白吃了一顿。(8)他什么菜也没记住,白吃了一顿.按照张谊生的解释,“白V”中的“V”预设“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或者“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白”否定的不是“V",恰是“V”的这个预设,但预设中有叨表重复语义的副词产生的预设不同于一般副词,表重复语义的副词,不预设述语行为发生,而是预设述语行为曾经发生,例如,“他又来了”和“他没再来了”不预设“他来了”,而是预设“他曾经来过,’.la张谊生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il世界汉语教学1996(2)张谊生及任瑚琏都以“白”类副词为讨论对象,本文重在分析预设,以及对副词与预设的分析方法,因此,本文的考察只限于副词“白,’.\n两个方面,因而在具体语境中,根据其他语境因素,“白”有时否定“付出代价”,如“他一分钱也没付,白吃了一顿”;有时否定“获得效益”,如“他什么菜也没记住,白吃了一顿,’o张谊生以预设概念解释“白”类副词的语义、语用特点,明确区分了“白“类副词的两个不同的含义,角度新颗。但是,张谊生认为“白”类副词的语义特征是否定预设,这个观点令人怀疑。预设本质上是说话人认为他与听话人共享的已知信息,说话人对自己话语中的预设的真实性通常是抱着“勿庸置疑”的态度,也就是说,人们在表达时除非有特殊的语用目的,否则对预设是保证其真实性的,而张谊生认为“白”类副词是否定预设的,一个人给出预设同时又否定它,这等于自己否定自己,自相矛盾。例如:(9)我的孩子上大学二年级了,不过,我没有孩子。这是个语义异常的句子,几乎没有可接受性。此外还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那就是“预设否定”。现代汉语中,“预设”一词既可以是个名词,也可以是个动词,当名词用时,指的是A>B中的B,是预设命题:当动词用时,指的是A>B中的关系>。如果“预设”作名词用,那么对预设的否定是否定预设命题,即否定A>B中B的真实性。下面的(10)中的否定便是否定预设命题的真实性:(10)请你把借我的书还给我。—我没借你的书啊。这种否定并不否定A>B本身关系的成立。这种否定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11),依据3.5节的分析,仍是对预设命题真实性的否定:(11)我不后悔学习舞蹈,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学习舞蹈。如果“预设”作动词用,那么对预设的否定便是否定A与B之间有关系>>。例如,区分衍推与预设时,若A的否定不能推出B,那么A不预设B。这种否定自然语言中少见,通常出现在语言分析当中。据此有两个理由使得我们认为“白”的语义特征不是否定预设。其一是:如果“白”否定预设,那么按照张谊生总结的“白”句的预设,我们会得出结论:“白”句表达的意思是“获得效益不应该付出代价”或者“付出代价不应该获得效益”,这个结论显然不符合实际,也决不是张谊生的本意。其二是:如果“白”的语义特征在于否定V的预设,也就是说,“获得效益应该付出代价”或者“付出代价应该获得效益”是V的预设,那么,在去掉“白”之后,语句应该还具有这个预设.我们在前面也分析过,普通副词对原语句的预设是没有影响的。以(7)为例,去掉“白”后,从“他吃了一顿”无法推导出“吃”有“获得效益应该付出代价”或者“付出代价应该获得效益”这样的预设的。\n6.3.3“白”诱发新的预设任瑚琏(2002)'06对张谊生的否定预设观点提出了质疑,任认为张误解了“白”类副词的语义功能,他认为该类副词的语义功能不是否定话语的预设而是使话语具有特定预设,这是该类副词的词义具有该预设,,06用于话语时即将其带入话语所致。任瑚琏明确指出“白”的语义特征在于其引入了一个新的预设:“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或者“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我们可以用否定测试法及变换的方法来检验这个观点。首先用否定测试法判断“白”句的预设,以(6)为例,因为衍推不同的结论,为行文的方便,我们另用序号标为(12):(12a)他白跟富婆离了婚。。跟富婆离婚应该有所得(126)他没白跟富婆离婚。冲跟富婆离婚应该有所得由一个“白”句(12a)及其否定句(12b)都能推出“跟富婆离婚应该有所得”,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跟富婆离婚应该有所得”是(12a)(12b)共同的预设,这个预设是“付出代价应该获得效益”的具体化。由此我们证明了“白”句有这样的预设:“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或者“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o接下来我币fl要证明的是这个预设是否是副词“白”诱发的。我们采用变换的方法,那就是将“白”句中的“白”去掉以后,观察语句是否仍然具有“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或者“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这样的预设:(12c)他跟富婆离婚了。(12d)他没跟富婆离婚。显然从这两个语句推导不出“跟富婆离婚应该有所得”,按照上面的对比分析,“跟富婆离婚应该有所得”是增加了“白”之后语句才有的预设义,这个预设义的出现只能归结于“白”的语义功能了,上述的推导证明了任瑚琏的观点,即副词“白”诱发了一个新的预设:“付出代价应该获得相应效益”或者“获得效益应付出相应代价”6.3.4“白”类副词引发的预设是语用预设,不是语义预设。在单纯的语句中,无法确定“白”类副词诱发的预设是“应该付出代价”还是“应该获得效益”,例如,“白吃了一顿”,预设究竟是“获得效益应该付出代价"还是“付出代价应该获得效益”必须由语境确定,是语境提供的背景信息,这个预设不能由话语105任瑚琏“白”类副词是具有特定预设的副词[.i7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IN笔者不同意任瑚琏的这个观点,离开语句,一个词语本身不具有预设的语义特征的,预设是属于语句的,更准确地说,预设是属于说话人的。\n本身析出,所以它是语用预设,而不是语义预设,正如在5.3.4指出的那样,副词诱发的预设往往是语用预设,需要在语境中确定。6.3.5“白”否定的是依据预设所做的推论虽然通过否定测试法及变换分析法证明了“白”诱发一个新的预设,但是,还应该看到,“白”本身确实具有否定的意义。任瑚琏的文章也注意到了“白”的否定意义,而且明确指出它否定的不是预设,是实际的“付出/获得”。可是任瑚琏躲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白”否定的不是语句的预设,我们也证明了“白”否定的不是句子中的v,那么“白”否定的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张谊生将“白”类副词视为否定预设的副词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张没有注愈到“白”否定的不是其诱发的预设本身。或许跳出张谊生、任瑚琏的思路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有两点:一、“白”诱发了一个预设:获得效益应该付出代价,或者付出代价应该获得效益;二、“白”具有否定意义。“白”所诱发的预设与人的价值观有关,其隐含的推论是“获得效益”的前提是“付出代价’.,“付出代价”的结果应是“获得效益”。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获得效益”时,一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付出代价”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付出代价”时,一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会“获得效益,’o然而,这两种情况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完全相反的情况,有时付出代价却一无所获,有时获得效益却不必付出代价。这样的现象有违人们的普遍的价值观,因此在陈述这样的行为时,人们使用“白”予以表态、评价。“白”句表明说话人认可普遮的价值观:获得效益应该付出代价,或者付出代价应该获得效益:同时“白”也否定它所突出的行为获得了现实的效益,或者否定它所突出的行为付出了现实的代价。在“他一分钱也没付,白吃了一顿饭”中,因为语境明确,可以知道“吃了一顿饭”是“获得效益”行为,“白”突出这个“获得效益”行为的同时否定能依据预设进行常规的推论,即否定“获得效益”付出了现实代价,表达的意义即为“未付出代价”。因此,我们认为“白”否定的是某“获得效益”的行为是“未付出代价”的行为,或者否定某“付出代价”的行为“获得效益”,“白”句表达的意义并不只在“未付出代价”上或“未获得效益”上。由此可见,无论“白”句中的v是何词语,其根本的意义或者是“付出代价”的行为或者是“获得效益”的行为,而“白”句所表达的意义便是,否定某“付出代价”的行为“获得了效益”,或者否定某“获得效益”的行为“付出了代价”,“白”否定的不是其诱发的预设,而是依据预设能进行的常规推导。事实上很多副词都具有充当焦点且诱发预设的语义特征,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副词“又”。副词“白”具有否定意义,但它本身不是焦点,而是一个焦点标记,但是,它又不同于否定词“不i没有”,它不但使得原句中的v成为预设,而且还诱发了新的道义\n预设,同时否定可以依据预设对句中的V做常规推论。因此“白”的语义特征处在普通副词与否定词“不/没”之间,与二者都有共同点,这便是副词“白”及同类词独特的地方。\n第七章余论7.1本文的总结1、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来说,预设是一种“语言减缩”(languagereduction),遵循的是一种“经济原则”。预设产生的认知原因在于语言经济原则,以最少的形式表达最多的信息。在语境中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信息不必再以断言的形式出现;在话语的交际中人类共同的认知知识也往往以预设的形式出现,表明这些只是“无争议的”、“不协调的”;有些信息虽然是在前面的语境中没有出现过,但是,这样的信息不是说话人关注的焦点,而且具有正常语义理解能力的人都能结合语境将这些信息推导出来。凡此总总,为追求语言交际的效率,预设是语言表达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这是世界上不同语言的共性,不独为某一种语言具有,预设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对预设的研究属于普通语义学、语用学。2,KartunenandPeters(1979)对预设研究中,对“预设”名称之下集结了“一大堆不同的东西”感到不满,他们主张分化预设,将其分别归入不同的类型意义当中。他们认为很多预设属于常规隐涵,例如,"even"诱发的意义,叙实谓词诱发的也是常规隐涵。Levinson(1983)}k为像KarttunenandPeters建议的那样,把所有的预设现象都并入Grice的规约隐含一类,结果会混淆一般含义和规约含义的差别,抹煞两者间的重要区别。威尔逊和斯波伯(D.WilsonandSperber1979)也想把预设归为其他意义,但是,他们与KarttunenandPeters相反,把预设归为衍推,不过他们也承认这些衍推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威尔逊和斯波伯把本为预设的衍推当成“语法表明的衍推”,并且将其分为五种衍推,这种做法似乎避免了预设包罗万象的麻烦,可是,“衍推”这个概念可要不堪重负了。Levinson在1981年与阿托拉斯合写“分裂句、信息量及逻辑式—激进语用学”中首次提出“肯定句的预设是衍推,否定句的预设是隐涵”的方案,在1983年的《语用学》中进一步论证了这个方案,但是,这种方案明显对肯定句、否定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不说理论上站不住脚,至少在使用上是极不方便的。预设确实是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既有象衍推的一面,也有象隐涵的一面,这正是它本身的特点:内部性质不整齐划一。仅仅站在语义学的角度评价,或仅仅在站在语用学的角度评价它,会有“盲人摸象”之嫌。“预设就是预设,它既不是衍推,也不是隐涵”(姜望琪,2003)。本质上,它是语用的,是说话人对待话语信息的主观态度,但是,它有着显著的语义特征,通常在否定的形式下得到保留。3,语义预设分析与语用预设分析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前者与真值条件关联,后者与语境因素结合,二者的对象实体不同(理论实体AN言行为)。通过对语义预设与\n语用预设的考察,可以看到,从整体上讲,存在着一种相对的区别,即语义是与语句意义相关的,而语用是与言说意义相关的。这既表明了二者的区别,又表明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无法割裂的相关性。在这里,约定的东西可以语义地处置,而语境的东西可语用地对待。语义越小,语用越大,反之亦然。在一个特定对象上,二者的关系类似反比关系。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语义结构的语境独立性和语用结构的语境特殊性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所以,对语义与语用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从理论上讲,无论采取哪一种语义理论,只要它们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其意义的诸多方面就都不可能简单地被包容。无论是语义预设还是语用预设都存在着强烈的背景性,因此我们既不能将语义排除在语境之外,也不能将语用绝对地限制在语境之中。语义预设是逻辑的、理性的、一贯的和真理性的,而语用预设是倩境的、心理的、流变的和策略性的。4、哲学家、逻辑学家对预设的本质兴趣浓厚,而语言学界则对预设分析在语言分析当中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起作用感兴趣。预设分析是语用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得语用分析有了形式化、模型化的可能,在语用分析中判断一个话语是否适宜,预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可以说一个话语A语用地预设了命题B,若命题B不为话语参与者认同,那么话语A可能是不适宜的。对预设的解释必须把语义学、语用学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更好的利用预设分析手段,为语言分析服务。对预设分析既可以采用语义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语用分析方法,这是预设的语义语用性质决定的。预设义也是一种语义要素,它的确定对于焦点分析是十分重要的‘7.2创新点与研究中的不足创新点:在语用预设的总的观念下将预设分为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并将争议颇多的规约隐涵归入语用预设之下,处理为规约预设,使得整个预设概念体系标准清楚、统一;同时,在理论上解决了衍推、预设、隐涵三者的边界问题,为建立语用推理理论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目前语言学研究中关于预设概念使用的混乱情况做了较为有效的清理,分清了几对与预设相关的概念,包括预设与预测、预设与先设、预设与断言的区别,更为重要的是明确区分在语言分析中要与衍推区分开来的是语义预设,与隐涵加以区分的是语用预设。这样的一个清理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提出消除预设的否定的语用动因在于说话人将预设从背景信息提升到焦点地位。对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做了系统考察,通过详细的分析与论证,证明动词的叙实性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统;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合理地解释了叙实性动词句中断言与传统预设理论的表面矛盾。通过形式论证,为名词项的预设规则提供了补充细则;通过对名词\n项的详细考察,明确名词项的预设受句式影响(如果充当条件句的变体句的主语,无预设),也受动词语义影响;通过对副词“白”的预设的考察,确定语言分析时分析副词的预设的原则。研究中的不足:本文在理论上建立了判定预设的原则,并在实践上对词语层面的预设做了较为系统的描写,但对于结构层面的预设仅有原则上的探讨,缺乏实际的描写,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完善这个方面的描写。从语言表达的信息结构来说,预设是与焦点相对立的一种信息,焦点与预设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限于篇章的安排,本文没有专门考察预设与焦点的制约关系,而关于这种关系的认识对于语言分析是极具指导意义的。本文侧重于预设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对预设的应用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不足。预设是语言中无处不在的一种现象,它对各个层面的语言意义都可能产生影响,对预设的研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限于时间与精力,本文不能一一加以探讨。严格的形式刻画是建立在成熟的经验描写基础之上,但本文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只是处在经验描写水平上,例如,虽然本文对影响潜在预设实现为现实预设的句内因素在词汇层面做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也试着解释了其中很多现象,但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形式刻画,这是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地方。7.3进一步的研究计划I、预设可以指预设命题,也可以指预设推理,还可以是指预设分析。语言研究关注预设分析,而这种分析是建立在它的推理功能的基础上的。已有的语义分析手段如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分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相比较而言,预设分析这种语言分析方法还不太成熟,从长远看,应该建立某种模式或规则,它能准确地预测一个句子所隐含的预设。2、预设对句法表达有着诸多的影响。说话人往往根据语用预设对语句进行编码,也就是说,语用预设常常会改变句式,以凸显信息焦点。语用预设决定着信息焦点的选择,也决定着表达方式的选择.预设与焦点、话题的相互制约关系。“从信息包装的角度看,说话人通常把上文已经交代过的己知信息用话题包装,把比较重要的新信息用焦点来包装。”(袁毓林,2003:323)对预设与焦点之间的制约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预设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3、预设与语篇策略。\n预设作为一种语篇策略的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认知经济策略,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认知,以最经济的方式传达最大、最多的信息。如:停泊在青岛港口的俄罗斯军舰是第一次访华。预设信息“俄罗斯军舰停泊在青岛港口”对于新闻的读者来说是一个新信息,但是新闻稿中将其处理为预设形式、旧信息形式,原因在于,预设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知道或者听话人可以推导出来并且是说话人不打算与听话人探讨的信息。预设最根本的语用策略特征便是压缩信息,将其置于背景地位,不参与话语的“信息建构”.在巴克曼那里,策略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并列,策略能力本身不是语言能力。如果把策略能力称之为元认知能力,那么作为语用策略的预设是其下的一个次范畴。预设是一种语用策略,它是语篇信息调节程序下的一个次范畴(在语篇中,预设将新信息转为旧信息),也是语篇认知经济程序下的一个次范畴(预设的存在是语言认知经济程序的产物)。描写作为语篇策略的各种类型的预设,解释其中的语言策略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策略,是全面认识预设的一个部分。此外,预设理论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中应充分利用预设理论,挖掘其在词汇教学、句式教学、阅读及听力等方面的作用。\n参考文献一、著作1.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范晓、张小峰等:《语法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3.方立:《逻辑语义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5.何自然:《语用学讲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8.齐沪扬等:《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9.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束定芳:《现代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束定芳:《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2.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1994年1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4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三联书店1988年15.肖奚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林出版社2002年16熊学亮:《语言学新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7.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5年18.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出版社1998年19.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20.赵总宽主编:《逻辑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21.周礼全主编:《逻辑》人民出版社1994年22.邹祟理:《自然语言逻辑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23.邹崇理:《逻辑、语言和信息》人民出版社2002年24.(英)杰弗里·N·利奇(1981英文版)《语义学》李瑞华王彤福杨自俭穆国豪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25.GeorgeYule(1996)Pragmatics(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26.John1.Saeed(1997)(Semantics语义学》外语教育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27.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编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28.(美)J"D麦考莱:《语言逻辑分析》王维贤徐颂列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n29.Fillmore,C.,1971.、、勺pesofLexicalInformation",inD.Steinberg&L.Jacobovitz(eds.),Semantics.AnInterdisciplinary-ReaderinPhilosophy,LinguisticsandPsych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30.Gazdar,Q,1979.Pragmatics:Implicature,PresuppositionandLogicalForm,AcademicPress,NewYork31.Grice,P,1981."PresuppositionandImplicature",inPCole(ed.)RadicalPragmatics,AcademicPress,NewYork,pp.183-199.AlsoinPGrice,1989,StudiesintheWayofWords,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pp.269-282.(Pagenumbersintextreferto1989version32.Horn,L.,1986."Presupposition,ThemeandVariations",Papers加mtheParasessiononPragmaticsandGrammaticalTheory口2RegionalMeetingoftheChicagoLinguisticsSociety,Part2),UniversityofChicago,pp.168-192.33.Landman,E,1986."ConflictingPresuppositionsandModalSubordination",Papers加mthe22RegionalMeeting,ChicagoLinguisticSociety,UniversityofChicago,pp.195-20734.Stalnaker,R.,1979."Assertion",inP.Cole(ed.)SyntaxandSemantics9,AcademicPress,London35.Langendoen,D.andSavin,H.,1971."TheProjectionProblemforPresuppositions",inC.Filmore&D.Langendoen(eds.),StudiesinLinguisticSemanticsHolt,Reinhardt&Winston,NewYork.Alsoin[PF73],pp.373-388二、论文:1、蔡玮(2003)“有”字句中的预设《修辞学习》第2期2.曹黎明、汪兴富(2005)预设消失现象的认知解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3期3、陈安平(2001)介词“问”的产生《睡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4期4、陈道德(2004)简论周礼全先生的预设理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5、陈海庆、张绍杰(2003)《含义:意向、规约和原则在格赖斯理论解释中的失败》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6、陈翼浦(1997)蕴涵与句义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7、陈晓兰(1996)语篇预设新探《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8、陈晓平(1997)虚拟蕴涵实质蕴涵和空词项—也谈“逻辑研究中有待澄清的若干问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n9,陈新仁(1998)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外国语》第5期10,陈意德(2002)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邵阳学院学报》第3期11,陈中耀(1996)阿拉伯语句子的预设《阿拉伯世界》第,期12,陈一民(2001)汉语语用平面歧义研究综述《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3,程晓堂(2003)名词化与语用预设《外语研究》第3期14,池昌海(1996)相声“包袱”与语用“预设”、“含意”虚假《修辞学习》第3期15,褚木兰(1998)试论设问的逻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6,戴耀晶(2001)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认上董付兰(2002)“毕竟”的语义语用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j乐l段益民(2001)略论语言单位的层级性预设《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9几、范开泰(1985)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6期20、—(1988)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与探索》(4)北京大学出版社2月1、-(1990)省略、隐含、暗示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22、—(1992a)与汉语名词项的有定性有关的几个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23,—(1992b)汉语名词项的有定性《语言教学与研究》(六)语文出版社24,范晓、陈忠(2002)预设和蕴涵《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月25,方丽青(2004)语篇连贯性的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份矛‘0、方丽青、姜渭清(2000)预设的语义投射《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7‘、冯棉(2003)含有预设的推理与推理的有效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28、干静枫(2004)英语广告修辞中的语用预设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29、高书贵(2000)“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n版)第二卷第2期30,戈玲玲('2002)预设及翻译技巧《中国翻译》第3期内,J五关雷(1999)潜析转折复句的预设《函授教育》第4期内,﹂乙关雷、关伟(2003)重动句中两个动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制约关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月33,郭幸楷(1988)语用学中的前提理论《外语学刊》第5期★34,韩蕾(1998)谈表比较的“连”字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35、韩玉国(2002)汉语“似矛盾句”的语义解读—兼谈准确描写形容词的逻辑类型《汉语学习》第5期内︸6﹂、何英玉(1997)预设与预设的投射《中国俄语教学》第3期37,何云峰.鲍宗豪(1999)试论认识活动的种种预设《浙江社会科学》04期38,侯家旭(2000)替代、省略与篇章衔接《山东外语教学》第4期39,胡泽洪(1996)论语用预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40,黄敖兴(2001)预设:分析语境意义的一个切入口—就关联词语间的关系看语境中深层意义的析出《修辞学习》第4期41黄华新(1994)略论汉语预设《杭州大学学报》第4期42黄骏(1997)语言交际中的不合理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4月增刊43黄展骥(2002)消解“悖论”的预设知识《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4姜宏、徐颖(1999)预设与否定的功能《中国俄语教学》第2期45蒋严(1998)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现代外语》第1期46—(2001)语言水平测试中理解型试题的语用考察《现代外语》第1期47.江正云(1999)逻辑预设与语境意义《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第1期48.金允经、金昌吉((2001)现代汉语转折连词组的同异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49.鞠实儿(1997)论可能世界集合的封闭性与否定联结词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第11期80,鞠玉梅(2003)信息结构研究中的已知信息《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5J门,康家珑(1994)语用生“幽默”“预设”出神力《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12︼,兰宾汉(1998)试论“把”字句的限制条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n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53,蓝纯(1999)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外语研究》第3期54,雷永强、邱天河(2002)语用前提与会话含义的理解途径及二者的共通性《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jJ、李宝伦、潘海华(1999)焦点与“不”字句之语义解释《现代外语》第2期S护D、李斌玉(1999)"VA了”述补结构再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57,李昌年(2002)与预设有关的歧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58、李杰(200)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信息功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认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气9︸、李明明(2000)WH汾裂句语用功能之评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60,李琼(2004)小论“预设”《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61,李思龙(2000)英汉翻译中语言预设机制的体现和运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62、—(2002)试谈预设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63、—(2002)论预设与翻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64,李锡溉(1990)对于预设与推涵的思考《外语学刊》第3期65,—(1996)篇章中的预设问题《外语学刊》第4期—(2003)再论预设与推涵《外语研究》第6期梁锦祥(2000)元语言否定的否定对象《外语学刊》3期林波(2002)交际意图的语用认知新探《外语教学》第3期刘辰诞(1997)英语教学材料中叙事文学作品适宜性的篇章语言学评价《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70,刘春杰.武宏志(1999)论证的预设《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71,刘国锋(2002)弗雷格预设理论评析《湖北社会科学》8月72,刘国辉(2001)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73,—(2001)间接言语行为取向的隐含动因探讨《山东外语教学》第4期\n74,刘金华(2004)汉语语序灵活性的语用考察《学术交流》第2期75,刘金英(2003)广告用语的预设与隐含I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76,刘晋利(2003)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77,刘立国(2003)英语代词词类的语篇功能《滨州师专学报》第3期78,刘利华(2003)预设与蕴含《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79,刘社军〔1997)也谈“可能世界”之定义问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80,刘顺(2003)现代汉语的否定焦点和疑问焦点《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81,刘颂浩(1995)预设与阅读理解《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82,刘伊俐(2002)语用预设与跨文化语篇的理解《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83.刘宇红(2003)预设投射的Karttunen模式与Fauconnier模式《外语学刊》第2期84.刘哲(2001)论蕴涵与预设的区分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85.卢华岩(2002)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文化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86,陆少兵(2005)预设在法庭询问中的语用分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3期87,陆亚丽(2001)预设、语境与阅读教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第4期88,罗仕国(1998)语句无意义的根源及意义判定问题的思考《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89,—(2002)隐涵、预设和蕴涵《零陵学院学报》第3期90,罗雪梅(1999)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0,产1、马国玉(2005)预设投射问题的认知解释《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n2,、马威(2005)语义学及语用学中“预设“问题的若干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93,马晓丽(2003)英语名词性成分的预设功能及其在组织课堂教学语言中的\n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94,·孟雪峰(2005)小析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月95,苗兴伟(2001)语用协调的语篇功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96,缪鑫平(2003)语用预设与谈话策略《云梦学刊》第2期97,莫红霞.张学成(2001)汉语焦点研究概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918,木村英树(2003)“的”字句的句式语义及“的”字的功能扩展《中国语文》第3期?9,欧阳巧琳(2001)预设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00三、彭小川(1999)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01︸、彭玉海(2001)预设的语义描写功能《中国俄语教学》第4期102、—(2002)命题内部的两种基本语义关系《外语学刊》4期1n3U、-(2003)俄语动词语义结构的预设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孙04、任瑚琏(2002)“白”类副词是具有特定预设的副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105,任万芳(2003)预设·语境·歧义《张家口师专学报》第4期106,任哗.张狱(2003)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07,沈家煊(1987)“差不多”和“差点儿”《中国语文》第六期—(1990)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993)“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110,—(1996)我国的语用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1几沈秋潮(1989)预设投射初探《外语研究》第4期1.‘.,1上‘石安石(1986)句义的预设《语文研究》第2期,︸口门1﹂乒—(1989)说寓义《百科知识》第6期114,史金生(1995)语用疑问句《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15,束定芳(1989)关于预设理论的几个问题《外语研究》第3期116,宋成吉.张桂梅(2003)浅析隐性语义在成句中的作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6期117,宋春阳、陆汝占(2003)说“纷纷”《语言研究》第2期\n118,宋根成.李雪(2003)论否定范围的否定含意《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119,宋伟、黄敏(2003)新闻标题语用预设浅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加宋宣(1996)现代汉语预设句初探《贵州大学学报》第2期21苏英霞(2000)“难道”句都是反问句吗?《语文研究》第1期2孙淑芳(2002)俄语语用学研究概观《外语研究》第6期123,孙艳(1996)试论语言的经济机制《青海师专学报》第2期124,唐曙霞(1995)试论“A还不如B”中的“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25,田湘映(2003)否定标记词在英语否定句中的作用《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126,王博(2003)论口头交际中预设对语调的影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127,王晨(2002)试论论辩中语用预设的把握(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第,期128,王光全(2003)过去完成体标记“的”在对话语体中的使用条件《语言研究》第4期129,王红(2001)语气副词“都”的语义、语用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130,王竣岩(2002)说预设《修辞学习》第6期131,王仁法、李东(2001)现代汉语的非预设性“NP的W;宾语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132,王守元、苗兴伟(2003)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133,王文博(2003)预设的认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34,王相锋、刘龙根(1995)预设投射理论初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门5J‘1王相锋、曹玉梅(1997)论语义蕴涵《松辽学刊》第一期,扮︸0j几、王扬(2004)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期,内7J几、—(2005)语用预设及其功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己内只胜j、︸王跃平(2005)试析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139,卫斓、朱俐(2000)试谈“才、就、V到”的语用条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增刊\n140、魏在江(2002)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ForeignLanguageEducation》第2期141、文炼(2002)预设、蕴涵与句子的理解《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142、吴益民(1995)预设、蕴涵与假设比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43、吴中伟(1999)论“又不P.NQ”中的“又”的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144、谢之(2003)浅析预设多义化倾向的消解—以《红楼梦》的一组对话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145、向明友(1993)试论话语前提分析《外国语》第4期146、熊学亮、张韧弦(2005)试论条件句和结论句之间的逻辑规约《外国语》第2期147,熊仲儒(1999)“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148,—(2005)否定焦点及其句法蕴涵《中国语文》第4期149、徐传宇(1998)主词存在问题与预设《现代哲学》第4期150、徐盛桓(1991)语用推理《外语学刊》第6期151,—(1993a)“预设”新论《外语学刊》第1期152,—(1993b)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外国语》第1期153,—(1994)新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否定《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154、徐则宇、顾海悦(2000)缺省预设:话语连贯的心理基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155、徐世红(2002)话语前提特定意义的选择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156、徐阳春(2003)疑问句的语义、语用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157、许世茂(1998)论预设《扬州大学学报》第3期158,阎丽君(2004)简析语用预设对语篇效果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159、杨炳钧、尹明详(2002)试论前提的制约因素《外语教学》第3期160、杨年保(2005)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云梦学刊》第3期161、杨石乔(1999)英汉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对比《外语学刊》第4期162、杨先顺(1997)语用推理的定义、种类和模式一语用推理系列研究之三《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n163,—(1997)论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语用推理系列研究之二《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64,-(2005a)语用否定的逻辑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期—(2005b)Gazdar语境转化理论评析《学术研究》第5期杨性义(1988)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外国语》第3期167,杨耀坤(2000)科学预设的合理性问题及其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第5期168,尹海良(2005)预设及其交际价值探索《泰山学院学报》第4期169,殷何辉(2003)析“A了(一)点”结构《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J功n.二U,殷志平(1997)预设分析与语法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J7j.,—(2002)也谈约量时间词《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7Z1、余玲丽(2003)论信息结构中主题与存在性预设《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173,余弦(2001)从句法看汉语的“也”和日语的“‘”的预设《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174,俞如珍(1996)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和会话含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175,袁静亚(1997)疑问句研究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76.压1袁莉蓉(2003)试论否定测试预设的缺陷《宜宾学院学报》第2期己77.三、袁毓林(2000)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2期毛,0八二.、-(200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中国语文》第3期179,—(2003)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当代语言学》第4期180,张达球(2003)焦点理论看分裂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外语教学》第4期181,张东华(2004)评注性副词“差点儿”的蕴含和预设《滨州师专学报》第,期182,张家异(1999)事实情态与实际切分《外语学刊》第4期曰83上、—(2002)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预设”观《外语学刊》第2期J04l0、张利芳(2003)自然语言逻辑中的预设问题《河南社会科学》第3期j81勺l、张力锋(2000)斯特劳森指称观评述《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第4\n期186,张克定(1995)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外语教学》第2期187,—(1996)论提示中心副词“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188,—(1997)预设与割裂句的强调《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189,—(1999)预设·调核·焦点《外语学刊》第4期190,—(2000)语用句法学论纲《外语与外语教学》第,期191,—(2000)汉语语用语法研究的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期192,—(2000)句式变化的认知语用理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193,张邱林(1999)动词“以为”的考察《语言研究》第,期194,张文详(2001)从内涵逻辑的观点看传统逻辑的若干缺陷《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195,张晓芒(2002)略论问句的合理性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196,张旭(1999)估价副词“就”和“才”的语用过程分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97,张接.任哗(2003)语境与语用预设《新弧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198,张谊生〔1996)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99,—(1999)近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探微《古汉语研究》第1期200,张豫峰(2002)汉语的焦点和“得”字句《汉语学习》第3期201,郑守班.韦汉(2002)断裂结构语篇功能的建构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周明强(2003)论语境意义的理解《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第5期周秋琴(2000)话语广告英语中的语用预设技巧《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期204,周铁项(2001)当议预设的种类和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205,朱前鸿、梁庆寅虚概念指称问题《现代哲学》第4期206,朱晓晖(2004)预设在CET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207,朱永生、苗兴伟(2000)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外国语》第3期\n208,邹涛.曾江霞(2001)虚假语用预设: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现象《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209,S.C.Levinson(1986a)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第一期210,-(1986b)语用学论题之二:会话含义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第二期211,(美)RandyJJaPola(罗仁地)(2004)语用关系与汉语的语序《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212,(美)R·斯涛纳克尔(1999)论预设胡泽洪译《哲学译丛》第2期213,(苏)H=11.Apy9'[0HoBa(1981)语言学中的前提概念李大忠译《国外语言学》第1期214,(英)S.C.Levinson(1986)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第1期215,BergmannM.,1981."PresuppositionandTWo-DimensionalLogic",JournalofPhilosophicalLogic10,pp.27-53216,Burton-Roberts,N,1989."OnHorn'sDilemma,PresuppositionandNegation",JournalofLinguistics25,pp.95-125217,Delin,J,1992."PropertiesofIt-cleftPresupposition",JournalofSemantics9:4,pp.289-306218,Hans-J6rgSchmid,200L'Presuppositioncanbeabluff':Howabstractnounscanbeusedaspresuppositiontriggers,Journalof尸ragmalics.貂1529-1552219,Heim,1.,1992."PresuppositionProjectionandtheSemanticsofAttitudeVerbs",JournalofSemantics9,pp.183-221220,Karttunen,L.,1973."PresuppositionsofCompoundSentences",LinguisticInqu妙4,pp.167-193221,Kay,P,1992."TheInheritanceofPresuppositions",LinguisticsandPhilosophy巧pp.333-381222,Landman,E,1981."ANoteontheProjectionProblem",LinguisticInquiry12,p.467-471223,Lapin,S.&T.Reinhart,1988."PresuppositionsofQuantifiers:aProcessingAccount",Linguistics26,pp.1021-1037224,Mercer,R,1992."DefaultLogic:TowardsaCommonLogicalSemanticsfor\nPresuppositionandEntailment",JournalofSemantics9,pp.223-250225,PaulKiparsky&CarolKiparsky(1971)"Fact"inD.Steinberg&L.Jacobovitz(eds.),Semantics.AnInterdisciplinaryReaderinPhilosophy,LinguisticsandPsychol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226,Ramsey,A.,1992."PresuppositionsandWH-Clauses",JournalofSemantics9:3,pp.251-286227,Sandt,R.vander,1992."PresuppositionProjectionasAnaphoraResolution",JournalofSemantics9,pp.333-377228,Seu88Seuren,P"PresuppositionandNegation",JournalofSemantics6,pp.175-226229,Seuren,E,1990."Burton-RobertsonPresuppositionandNegation",JornalofLinguistics26,即.425-453230,Soames,S.,1982."HowPresuppositionsareInherited:aSolutiontotheProjectionProblem",LinguisticInquiry13,pp.483-545231,Turner,K,1992."DefendingSemanticPresupposition",JournalofPragmatics18,pp.345-371232,Zeevat,H,1992."PresuppositionandAccommodationinUpdateSemantics",JournalofSemantics9,pp.379-412118\n后记论文终于完成了,虽说按照惯例必须要写后记,但是内心的感谢可决不是按照惯例产生的,那是发自肺腑的。首先我要感谢导师范开泰先生。范开泰先生在语言研究中一直重视吸收逻辑理论,主张语言研究应吸收现代逻辑的研究成果,要突破固有的模式。从我入学开始,导师就一直鼓励我利用自己的长处,实实在在地研究并解决一些语言学中跟逻辑关系极为密切的问题,这便是本文选题的最初来源。本文能够完成要特别感谢导师在专业方面的悉心指导以及在治学方面的言传身教,在我畏俱退缩时导师的鼓励与鞭策更是令我终身难忘。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力量雄厚,在这儿学习三年实属机会难得。这里培养学生,注重拓宽学术眼界,理清研究思路,训练分析方法,提高理论素养。有幸聆听张斌先生一年的语法研究课程,张先生在学术上高屋建瓶,在讲课中又深入浅出,每每给人启迪,有茅塞顿开之感。生活中的齐沪扬教授为人随和,给我这个“大龄”学生有“益友”的感觉,而学术上的齐老师严谨、认真,对学生的要求从不降低,绝对“严师”。我要感谢陈昌来教授和张谊生教授,在我刚进校的第一年,他们允许我旁听他们的课,使我这个学逻辑出身的学生能较快地弥补了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一些不足。我的论文探讨的预设介于逻辑学与语言学之间,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同门的帮助。感谢我逻辑专业的师兄袁正校教授不厌其烦地与我探讨逻辑问题。感谢我的师姐张忻不辞辛苦通读了全文,并且提出极为宝贵的意见:感谢同学由丽萍、陶明忠、周永顺在英文方面给我的帮助;感谢同学张万禾无私地提供诸多语言学理论信息。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同乡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龙向洋博士,没有他无私的帮助,我的外文资料的获得将会困难得多。人的一生中三年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对于正在成长的女儿来说,妈妈三年的离开实在是漫长的,然而懂事的女儿从未对我提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回家要求,每每想到这些,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读博的这三年丈夫的工作也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但对于我离家学习他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怨言,在社会上以有色眼镜看待女博士的今天,丈夫的支持是我能全力追求学问的最大动力。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公婆,没有他们的帮助很难想像我能顺利完成学业。杨翠2006-s一19于东九616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