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50 KB
- 2022-08-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绪论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n-语言的特征是:1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2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3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4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言语毫不逊色。即是音响形象的堆叠,又可转为文字。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第一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言语活动的研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语言为研究对象,纯粹是心里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以个人言语为研究对象,是心理·物理的。从历史上看,言语是先于语言的,但两者互相依存,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语言是言语是第二章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语言与民族学、文化史、政治史、制度、文学、地理都有密切关系,这些是语言的外部要素;至于内部语言学则不容许随意安排,语言是一个系统,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第三章文字表现语言我们研究的具体对象是储存在每个人脑子里的社会产物,一般通过文字来认识不同的语言。文字的威望——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前者。即使没有文字,也不会损害语言保存,因此语言是可以离开文字独立的。文字的威望来自于:1词的书写形象使人突出地感到它是永恒的和稳固的,比语音更适宜于经久地构成语言的统一性;2在大多数人的脑子里,视觉印象比音响印象更为明晰和持久,因此他们更重视前者;3文学语言更增强了文字不该有的重要性;4当语言和正字法发生龃龉时,除语言学家外,任何人都难以解决争端。文字的体系——1表意2表音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原因——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字却有停滞不前的倾向,后来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另外,当一个民族向另一个民族借字母时,这一书写体系的资源往往不能适应新任务,于是不得不随机应变,例如用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声音。此外还有词源上的偏见。写法和发音发生龃龉的后果——许多符号表示同一个音;同一符号表示几个音;间接写法;毫无意义的写法;有时文字还没固定,正在探索规则,犹豫不决,因此有反映过去时代为了表示声音所尝试作出的举棋不定的拼写法。这样文字就遮掩了语音的面貌。当文字越不能表示它所该表现的语音时,人们反而把它当做基础的倾向越强。这表现在语法规则中。实际上,决定一个词发音的,不是正字法,而是历史,是它的词源。第四章音位学定义——借用生理学家、歌唱理论家的研究,一种辅助科学,使语言学家可以摆脱书写的词。语音学是一门历史科学,而音位学则是在实践之外的。音位文字——一字一音,专为语言学家而用。---\n-文字证据的评论——任何时候都要为一门语言建立一个音位系统,对于一门“死语言”我们可以从外部标志、内部标志(由有规则的语音演变得出的标志,同时代的标志,借词来研究)。对于“活语言”,则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确立语音系统,注意观察它用来表示声音的符号系统。音位学原理要从发声动作和听感来研究。听觉链不是分成相当的拍子,而是分成同质的拍子,特征是印象的统一,这就是音位研究的自然出发点。音位是听觉印象和发声动作的总和,听见的单位和说出的单位的总和,他们是互相制约的。在发音中能起作用的因素是呼气、口部发音、喉头震动和鼻腔共鸣,我们可根据这些来分类。对分类来说,消极因素可能比积极因素重要。下面是根据上述因素加上开口大小进行的简单分类:A开度零:塞音B开度1:摩擦音或气息音C开度2:鼻音D开度3:流音:包括边音和颤音E开度4:半元音,I、U、YUF开度5:e、o、yoG开度6:a语链中的音位只有综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实际中接触到的主要是音节,它是音之间的互相关系,比单音直接。组合音位学就是研究二元组合的,一个二元组合包含一定数量互相制约的机械的和音响的要素,其中一个发生变异,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必然的,可以预测到的反响。组合音位学要划定各种可能性的界限,并确定各个互相依存的音位间的经常关系。内破和外破87-121闭合叫做内破,张开叫外破,也可以成为闭音和开音。外破和内破可有四种组合。在音链中,由一个内破过渡到一个外破(><)就可以得到一种标志着音节分界的特殊效果。以第一个内破性质使人产生这种印象的音成为元音点,或响音,同一音节里在它之前或之后都称为辅响音。响音永远内破。通常我们先分析语链中的音节,得出不能再行缩减的单位,开音或闭音,然后把这些单位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音节的界限和元音点,于是知道这些音响效果应该在什么样的生理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外破和内破就是区分音节的基本条件。复合元音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内破环节,其中第二个音位开度较大。第一编一般原则第一章语言符号的性质符号、所指、能指——语言符号链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是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在日常使用上,这术语一般只指音响形象。所指是概念,能指是音响形象。第一原则:符号的任意性——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他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第二原则:能指的线条特征——能指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而且具有借自时间的特征1它体现一个长度,2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第二章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n-不变性——能指对它所表示的观念来说,看来是自由选择的,相反,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不是自由的,而是强制的。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一种已经构成的语言的正常的、有规律的生命。符号的任意性,构成任何语言都必须有大量符号,系统的性质太复杂,集体惰性对一切语言创新的抗拒。语言之所以有稳固的性质,不仅因为它被绑在集体的镇石上,而且因为它处在时间之中。因为符号是任意的,所以除了传统的规律外不知道有别的规律,因为它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所以可能是任意的。可变性——变化的原则是建立在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的。结果会导致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转移。语言根本无力抵抗那些随时促使能指和所指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这就是符号任意性的后果之一。语言的发展一方面处于大众之中,同时又处在时间之中,谁也不能对他有任何的改变,另一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在理论上又使人们在声音材料和观念之间有建立任何关系的自由。第一章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121-138一切研究价值的科学的内在二重性——AB:同时轴线,CD:连续轴线,可把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内在二重性和语言学史——内在二重性的例证——---\n-历时事实的目标绝不是要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表示某一价值,历时事实是自有存在理由的事件。历时事实没有改变系统的倾向,系统从来不直接改变的,它本身不变,改变的只是某些要素,不管他们跟整体的连带关系怎样。一个状态总带有偶然的性质。变化是在一切意图之外发生的,但共时态的事实总是有意义的,总要求助于两项同时的要素,但在历时事件中却只涉及一项要素。语言是一个系统,他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从共时的连带关系方面去考虑。变化由于不涉及整个系统,只涉及它的某个要素,只能在系统外进行研究。每个变化都对系统有反响,但原始事实却只能影响到一点,原始事实和他对整个系统可能产生的后果没有任何内在关系。用比拟说明两类事实的差别——投影,一棵树的横断面和直断面,下棋在方法和原则上对立的两种语言学——共时优于历时,共时态只知有一个展望,即说话者的展望,整个方法就在于搜集说话者的证词,但历时语言学却有两个展望,分别是回顾和前瞻。两者研究的范围和界限不同,共时研究的是同时要素间的关系,历时研究一个要素在时间上代替另一个要素的事件。共时规律和历时规律——共时规律是一般性的,但不是命令性的,它意味着规则性的原理;138-155相反,历时态却必须有一种动力的因素,由此产生一种效果,执行一件事情,历时事件总有一种偶然的和特殊的性质。历时事实是个别的,引起系统变动的事件不仅与系统无关,而且是孤立的,彼此不构成系统。总之,任何共时事实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没有命令的性质,相反,历时事实却是强加于语言的,但没有一般的东西。把共时和历时混为一谈的后果——共时真理似乎是历时真理的否定,词源和共时价值是有区别的两回事。两者被混为一谈,认为拆散是多此一举。结论——语言中凡属历时的,都只是由于言语。首先出于个人,之后被集体采纳,变成语言事实。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第二编共时语言学第一章概述一般共时语言学的目的是要确立任何特异共时系统的基本原则,任何语言状态的构成因素。普通语法的一切都属于共时态。研究一种语言状态,实际上就等于不管那些不重要的变化。静态语言学是研究时代的,但不如说状态。但不可能听落在一点上,所以只能是近似的。第二章语言的具体实体实体的和单位——语言的实体是只有把能指和所指连结起来才能存在的,如果只保持这些要素中的一个,这一实体就化为乌有。概念要同音响形象连结起来,才能成为语言学的实体,就像化合物一样。另外,语言实体还要划定界限,把它同音链中围绕它的一切分开,才算确定。总是就是在语链中排除前后的要素,作为某一概念的能指的一段音响。划分界限的方法——划分界限的实际困难——从词句中难断。结论——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以具体单位的对立为基础的系统。它的实体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可是谁也无法怀疑他们的存在,正是他们的作用构成了语言。---\n-第一章同一性、现实性、价值156在像语言这样的符号系统中,各个要素是按照一定规则互相保持平衡的,同一性的概念常与价值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反过来也是一样,简言之,价值的概念就包含着单位、具体实体和现实性的概念。第二章语音的价值语言是组织在声音物质中的思想——语言就是思想和声音的媒介,使它们的结合必然导致各单位间彼此划清界限。,语言是在这两个无定型的浑然之物间形成时制定他的单位的。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这种结合产生的是形式,而不是实质。观念和声音的联系是任意的。价值只依习惯和普遍同意存在,所以要确立价值就一定要有集体,个人是不能确定任何价值的。从概念方面考虑语言的价值——一方面,概念在符号内部似乎是听觉形象的对立面,另一方面,这符号本身,即它两个要素间的关系,又是语音的其他符号的对立面。语言既是一个系统,他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每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有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果。价值有两重构成:1一种能与价值有待确定的物交换的不同的物;2一些能与价值有待确定的物相比的类似的物。在同一种语言内部,所有表达向邻近的概念的词都是互相限制着的,只是由于他们的对立才各有自己的价值。反过来,也有一些要素因为同其他要素接触而丰富起来。观念不是预先规定了的,而是由系统发出的价值,我们说价值与概念相当,言外之意是指后者纯粹是表示差别的,它们不是积极地由它们的内容,而是消极地由它们跟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关系确定的。在词里,重要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使这个词区别于其他一切词的声音上的区别,因为带有意义的正是这些区别。符号不是通过内在价值,而是通过它们的相对位置起作用的。例如音位首先就是一些对立的、相关的、消极的实体。文字也相似。从整体来考虑符号——语言中只有差别,但语言中却只有没有积极要素的差别,语言不可能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或声音,而只有由这系统发出的概念差别和声音差别。但从符号的整体考察,就会看到他秩序里有某种积极的东西。语言系统是一系列声音差别和一系列观念差别的结合,但是把一定数目的音响符号和同样多的思想片段相配合就会产生一个价值系统,在每个符号里构成声音要素和心理要素间的有效联系的正是这个系统。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却是积极的事实,两个符号之间的是区别,是对立。单位也是一样。---\n-第一章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174-190定义——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的对立才取得价值。另一种发散性的称为联想关系。句段关系是在现场的,它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相反,联想关系却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句段可以使人立即想起要素有连续的顺序和一定的数目,而联想集合里的各项要素既没有一定的数目,又没有确定的顺序。第二章语言的结构句段的连带关系——差不多语言中的一切单位都决定于它们在语链上的周围要素,或者构成它们本身的各个连续部分。整体的价值决定于它的部分,部分的价值决定于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所以部分和整体的句段关系跟部分和部分间的关系一样重要。在语言里,一切都归属于差别,但也归属于集合。集合两种形式同时运行——空间上的配合可以帮助联想配合的建立,而联想配合又是分析句段各部分所必须的。我们的记忆常保存着各种类型的句段,有的复杂些,有的不复杂,不管是什么种类或长度,使用时就让各种联想集合参加进来,以便决定我们的选择。观念唤起的不是一个形式,而是整个潜在的系统,有了这个系统,人们才能获得构成符号所必须的对立。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句段分析越是容易,次单位的意义越是明显,那么论证性就总越是完备。论证性永远不是绝对的,这不仅因为可以论证的符号的各个要素本身是任意的,而且因为整个要素的价值永远不等于各部分的价值的总和。把某一要素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种句段关系,唤起一个或几个别的要素,从而得出一种联想关系。事实上,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任意性的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没有绝对不能论证的,也没有绝对可以论证的。不可论证性达到最高点的语言比较着重词汇,如汉语;降到最低点的语言比较注重语法,如拉丁语。第三章语法及其区分190-215语法是指一种使共存的价值发生作用的复杂而有系统的对象。语法是把语言当做表达手段的系统来研究的,所谓语法的,就是指共时的和表示意义的。语法的传统区别(形态和功能)可能有实际用途,但不符合自然区别,而且缺乏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合理的区分——合理的区分是以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来区分。第四章抽象实体在语法中的作用抽象实体最后分析起来,总是以具体实体为基础的。物质单位只有依靠意义,依靠它所具有的功能才能存在。第三编历史语言学第一章概述语音学的历时特性很符合一条原则,即语音学上的一切,没有什么是表示意义的或语法的。许多语法的变化实际上都是语音的变化。第二章语音变化语音变化的绝对规律性——语音变化不影响到词,只影响音,是有绝对规律的。语音变化的条件——发生变化的不是音种,而是在某些环境、重音等等条件下出现的音位。语音现象有自发的和结合的。结合的语音事实总是有条件的,自发的事实却不一定是绝对的,它可能是消极地因为缺乏某些变化的因素而引起的。---\n-语音变化的原因——很多语言学家提供了不少不太使人信服的假设:如人种的不同;气候土壤的不同;省力原则;幼年教育;某一民族时期;政治上的稳定和不稳;民族吞并;风尚。语音变化的效能是无限的——215-236语音变化的这种特性决定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它是跟意义毫无联系的。语音变化有其盲目性。第一章语音演化在语法上的后果语法联系的破裂——语音现象的头一个后果是割断了两个或几个要素间的语法联系。语音演化还割断了同一个词两个屈折形式间的正常关系。词的复合结构的消失——语音变化在语法上的另一个后果是使过去有助于确定一个词的意义的不同部分变得不能分析:整个词变成了分不开的整体。语音演化在使分析成为完全不可能之前,是从扰乱分析开始的。扰乱分析就会促使语法联系的松弛。没有语音上的同源对似词——语音演化本身不能创造两个形式来代替一个形式。事实上,不管在什么地方都看不到语音上的同源对似词,语音演化只是加强了在它之前早已存在的差别。交替——有时两个相邻要素间的差别只在于一两个很容易挑出的成分,而且这个差别在一系列平行的成对的词里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那就是语音变化在里面起作用的最广泛的、最平常的语法事实,就是交替。在两系列共存的形式间有规则地互换的两个音或音组的对应。交替总是属于语法的和共时态的。交替的规律——交替通常有规则地分布在几项要素之间,而且同功能上、范畴上或限定上的重要的对立相吻合。但这些规律只是他们所由产生的语音事实的偶然结果。交替有严格的语法特性。交替和语法联系——两个要素的任何稍有点规则的语音对立都有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联系的倾向。第二章类化类比抵消了这些变化的结构,词的外表上的正常变化,凡不属于语音性质的,都是由类比引发的。类比必须有一个模型和对它的有规则的模仿。类比形式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的,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形式。四项比例式为了抵消语音变化造成分歧的效能,类比又重新把这两个形式统一起来,再次成为有规则的。类比作用有利于规则性,倾向于划一构词和屈折的程序,但有时也反复无常。两三个孤立的词往往就足以造成一个一般的形式,比方说一种词尾。类比现象不是变化——任何类比事实都是由三种角色合演的一出戏,传统、合法的继承人;竞争者、由创造这竞争者的各种形式。由于语言不喜欢保持两个能指来表示同一个观念,那比较不规则的原始形式往往因为没人使用而消失了。类比效能一经完成,那旧状态和新状态的对立看来似乎跟语音演化所造成的对立没有区别。我们往往看到类比产生一些并不代替任何东西的形式。类比是语言创造的原则——236-260---\n-在类比中,一切都是语法的,作为类比结果的创造,首先只能是属于言语的;它是孤立的说话者的偶然产物。在任何创造之前都应该对语言宝库中所储存的材料做一番不自觉的比较,在这宝库中,各个能产的形式是按照它们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排列好了的。所以类比现象一大部分是新形式出现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的。类比就是识别单位以便随后加以利用的一般活动的一种表现,所以是语法的共时的。词的分解能力不同,所以可分为能产的和非能产的。任何类比创造都可以描绘成四项比例式。第一章类比和演化类比创新是怎样进入语言的——任何东西不经过在言语中试验是不会进入语言的。但语言只保存言语中极少部分的创造。类比创新是解释上发生变化的征兆——语言不断解释和分解给予自己的单位。但变化威胁着分析的可能性,语音变化、粘合、缩短词干都是明显的变化。类比完全可以证明某个构形要素确实作为有意义的单位存在于某个时期。类比的最明显、最重要的效果就是用一些比较正常的由活的要素构成的形式代替旧有的、不规则的和陈腐的形式。但语言的效能常贯穿着无限的犹豫、无限的差不多,无限的半分析。在任何时候,语言都不会有完全固定的单位系统。类比是革新和保守的原则——类比创新总要利用旧材料,因此显然非常保守。形式之所以得以保存,是因为它们是不断按照类比重新制作的。一个词既被理解为单位,又被理解为句段,只要它的要素没有改变,就被保存下来了。类比无所施其技的是孤立的词。可见一个形式的保存可能由于两个正好相反的原因:完全孤立或紧密镶嵌在一个系统的框子里。第二章流俗词源词得到了新的解释,但形式没有改变。把词的形式加以改变来适应人们自以为认识的要素。用已知的形式对不了解的形式做单纯的解释。而类比是把旧形式忘掉。类比不从它所代替的符号的实质材料里提取什么,但流俗词源却是对旧形式的解释、记忆。第三章粘合粘合是指两个或几个原来分开但常在句子内部的句段里相遇的要素互相融合成为一个绝对的或者难于分析的单位。这就是粘合的过程,它是没有意志参与的。粘合可分为三个阶段:1几个要素结合成一个无异于其他句段的句段;2固有意义的粘合,句段各个要素综合成一个新单位;3出现能使旧有组合变得更像个单纯词的其他变化。粘合与类比——粘合是几个单位合成一个单位,是平行的;类比是从低级单位出发,构成一个高级单位;粘合在句段范围内进行,类比既要求助于联想系列,有求助于句段;粘合是非意志的,类比则是一个程序,要意志的参与。像复合词、派生词就是属于类比的。第四章历时的单位,同一性和现实性第三编和第四编的附录260-283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说话者对语言单位随时进行的分析叫主观分析,以历史为依据的叫客观分析。语言是不会错的,只是观点不同。历史分析只是主观分析的一种派生形式,说到底是把不同时代的构造投射在一个单一平面上。观察今天的语言,日常言语活动中发生的情况,不要把当前不能确认的任何过程,任何现象归结于语言的古代时期。主观分析和次单位的确定——词尾是用来区别名词或动词变化范例各个形式的词末屈折变化或可变要素。把词尾除去就可以得到词干,一般来说,词干是从一系列有屈折变化或没有屈折变化的同族词的比较中自发涌现的,并带有这些词所共有的意义要素。同族词中不能再分的共同要素是词根---\n-。词根是所有同族词的共同意义达到最高抽象和概括程度的要素。词干越是切短,其意义就越有变成抽象的机会。词根本身不能构成词和直接添上词尾。词根是说话者意识中的一种现实性。有规律的交替,特别是元音间的交替一般会增强而不是削弱人们对于词根和次单位的感觉。词根的确定,结果会引起前缀和后缀的确定。前缀位于词中被认为词干的那一部分之前,后缀却是加于词根,使成为词干的要素,或者加于第一个词干使成为二级词干的要素。前缀界限比较清楚。后缀却不是,删去之后词会不完全。这些自发分析的结果都表现在每个时代的类比构成上面,他们使我们有可能区分出语言意识到的各个次单位。词源学——它只是有关共时事实和历时事实原则的一种特殊应用。它追溯词的过去,直至找到某种可以解释词的东西。类比正是词源研究的最重要部分。词源学首先通过一些词和另外一些词的关系的探讨来解释。所谓解释,就是找出他们跟一些已知要素的关系,在语言学上,解释某个词就是找出这个词与另一些词的关系,因为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词源学研究词族、前缀、后缀的历史。第四编地理语言学第一章关于语言的差异一个民族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就是通过这些比较得来的。这种感觉使原始人产生一种观念,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一种和衣着相类似的风尚。每个民族都相信自己的语言高人一等。语言学中最先看到的是地理上的差异。看到差异后自然就会本能地寻找他们之间的类似的地方。语系之间有的有亲属关系,有的完全没有关系。至于方言和语言之间只有量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差别。第二章地理差异的复杂性几种语言在同一地点并存——两种语言可能在同一地方并存而不相混的事实。一种新来居民的语言有时会凌驾土著居民的语言之上。语言的重叠大都是由一个力量占优势的民族入侵引起的,但有的也因殖民,和平渗透,其次是游牧部落把语言带到各地。文学语言和地方话——人们交际日益频繁,会通过某种默契选出一种现存方言作为整个民族有关一切事物的传达工具。有时选的是文化最先进地区的方言,有时选政治领导权和中央政权所在地方言,有时一个宫廷把其语言强加于整个民族。但共同语不一定有文字。第三章地理差异的原因时间是主要原因——空间本身不能对语言起什么作用,语言的分化正是由时间因素引起的。时间再相连接地区的效能——283-294方言没有自然的界限——只有自然的方言特征,没有自然的方言,换句话说,有多少地方就有多少方言。语言没有自然的界限——语言有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语言的倾向,但由于居民迁移,语言有时会突然过渡到另一种语言。第四章语言波浪的传播交际的力量和乡土根性——一方面是分立的精神“乡土根性”,另一方面是造成人与人交往的交际力量---\n-。语言的扩张和内聚都要靠交际,有的是消极的,有的是积极的,积极就可以用波浪来表示。语言学家必须把创新的故乡和蔓延的区域仔细区别开来,创新的故乡,音位只是在时间上演化,蔓延的区域是时空同时起作用。两种力量归结为一个单一的原则——交际越是有利于创新,创新达到的区域越远,至于乡土根性的效能是把某一语言事实保持在它所已达到的界限内,保卫它抗拒外来的竞争。统一的力量强大到相当程度,可以使整个区域统一起来。否则,那现象将会中途停止,只流行语一部分地区,这个狭小的地区对它的各部分来说,仍然是一个紧密一致的整体,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切归结为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力量,而不管乡土根性。后者不过是每一地区所固有的交际力量。语言在分割地区的分化——创新不会全部普及,地理上的连续不妨碍永恒的分化。要鉴定各种语言间的亲属关系的程度,必须把地区上的连接和隔离严格地区别开来。在后一种情况下,两种语言由于他们有共同的过去,会保存着若干可以证明他们的亲属关系的特征,但是因为双方都是独立发展的,一方出现的新特征在另一方是找不到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因蔓延而交流的特征排除出去。第五编回顾语言学的问题结论第一章历时语言学的两种展望前瞻方法无疑是一种简单的叙述,全部要以文献的考订为基础,回顾的观点却需要一种重建的方法,那是以比较为依据的。回顾的方法可以使我们超出最古的文献深入到一种语言的过去历史。第二章最古的语言和原始型一般的错误是把梵语作为印欧语的原始型,只是因为它是印欧语的最古文献。但没有语言可以指定年龄,因为都是之前所说的语言的延续;不能因文献的老旧来判断语言的新老;另外有些语言带有古风,也就是说形式上比较接近原始模型,这倒是可以参考。但还是很难判断。第三章重建重建的性质和目的——我们应该把在几个形式间看到的对应放在时间的展望中,最后重建出一个单一的形式。关于语音变化的比较必须经常辅之以形态方面的考虑。语言的比较意味着把一切适宜于说明问题的资料加以对比,但是最后总要得出一种可以形成的公式,旨在重建以前形式的拟测,比较的结果总是要重建出各种形式。形式不是抱成一团的整体,而是可以从语音上加以分解的总体,他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抽出经受检验。重建的目的不是为形式,而是把根据不时获得的结果认为可信的一套结论加以浓缩和晶化,也就是记录我这门学科的进展。重建的确实程度——重建通常不太确实,我们可以辨认构成这个词的音,音的数目和界限;可以确定一整套音位的总数;可以把语音单位看做区别的实体。第四章人类学和史前史中的语言证据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民族统一性——---\n-社会联系有造成语言共同体的倾向,而且也许会给共同的语言烙上某些特征,反过来,语言共同体在某些程度上也会构成民族统一体,一般来说,语言共同体常可以用民族统一体来解释。语言古生物学——通过词源来推测古代人的生产方式或条件。但词源不确定,借用词也有影响。语言类型和社会集团的心理素质——语言手段不一定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第一章语系和语言的类型任何语系都不是理应永远属于某一语言类型的。因为语言是演变着的,没有什么要素必然固定。说同一语系的各种语言多少有某些共同变化是合理的。例如印欧语中普遍有屈折机构的弱化。例如英语,逐渐出现固定的词序,有分析语的特征。原始型的某个特征可能在派生的语言里已经没有。不管什么东西,凡是时间制成的,时间也会使他消失,或变化。语言学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