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连理工大学研制杨惠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音像出版社77\n“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编委会总顾问:刘则渊顾问:杨连生洪晓楠魏晓文王前撰稿:杨惠民洪晓楠张秀芝胡光解兰春孙建平施春华课件合成:朱勤陈美玲崔茉平面美工:勾哲华动画制作:田晓伟77\n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分六节: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二、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变革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六、学习哲学,终身受益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一)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注:如果愿意讲授以下教学案例,请点击“世界观演化轨迹”。如果不想讲,直接点击“下一页”。教学案例世界观的演化轨迹:神话世界观--à宗教世界观--à哲学世界观神话世界观:什么是神话?人在幻想中对自然力的改造,简单地讲,神话也就是人话。人按照人的模样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来说,神话的素材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神话的对象或是与劳作有关(比如关于风雨雷电、土地、太阳的神话);或是与婚姻有关(比如爱神的产生);或是与死亡有关(比如死神的创造);或是与战争有关(比如战神的塑造),等等。任何艺术想象、艺术幻想离开了来自生活的表象材料,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另外,想象中的神话造型,也不是纯粹任意的虚构,它总是与原来的构件形象有某种一致性、相似性。比如,古代神话《精卫填海》中说,炎帝的女儿女娃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娇小的女娃变成了一只小小的精卫鸟,而不是变成鹏,就体现了这种一致性、相似性。鹏是什么?鹏是古代传说中的大鸟。《庄子·逍遥游》中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显然,让小小的女娃变成鹏显然不合适。又比如,中国的龙。龙的形象经过了长期的演变过程,最后大体定型为:鹿的角、马的头、蛇的身、鱼的麟、鹰的爪、凤的尾。人们的脑海中或眼前出现了这个融合众多灵物和灵性的形象,就会想到它腾云驾雾、入海升空、兴云播雨等神秘莫测的本领。因此,艺术组装并不是各个组装部件的机械拼凑,而是以组装部件为基础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根据顾颉刚的研究,中国神话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山东77\n蓬莱的神话系统,一个是昆仑的神话系统,到了战国之际,这两个系统融合了,成为屈原的《楚辞》的文化土壤。此后,有许多文学作品也是以神话传说为素材的。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就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也虚构了一个“太虚幻境”,它就是用神话作为一个模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概括。为什么在远古时代,人们要创世神话呢?从根本上说,这是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极其低下的上古,对社会需要和人类愿望的一定指向的表现。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人们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洪水、干旱、野兽等等,随时随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当时人类又缺乏消除这种自然压迫的物质手段。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只好求助于想象,试图在幻想中解决问题。洪水泛滥的灾难使人们幻想出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的功绩。(芦灰吸水这是日常生活的经验,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并引发出联想,希冀女娲可以用芦灰止息泛滥的洪水。)酷暑干旱的痛苦使人们幻想出英雄后羿“上射九日”的威力。(据说有十个太阳一起出来,照得大地酷热难当,庄稼枯黄。于是出现了英雄后羿用箭射落九个太阳,解除了人们的干旱之苦。)部落间连年的战争,使人们幻想出刑天的猛志常在,虽败犹荣。《山海经·海外西经》写一位叫刑天的战神与上帝较量神力(或说争夺神位),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古代的兵器)以舞。被上帝砍了头,还能挥舞兵器继续战斗,真是神奇。这是不是有点迷信呢?神话不是迷信,因为人们意识到神话的非现实性,刚才已经讲了,神话是人们在幻想中对自然力的改造,但是,不具备现实性并不等于神话中不包含着合理性的认识。至少在今天看来,用“十日并出”来解释干旱酷暑的原因,用后羿“上射九日”做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荒诞不经,但是将干旱酷暑与太阳而不是与月亮或者其它不相干的东西联系起来,将高空中的物体的坠落与张弓搭箭,而不是与舞刀弄棒之类的方式联系起来,应该说,反映了事物间的现实联系,符合生活的逻辑。又比如,屈原的《离骚》写到上天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幻想时,对夜行的情景作了这样的描述:“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以奔。”“望舒”是月亮的御者,“飞廉”是风神。说我上天求索时,望舒提着月亮在前边为我照亮,飞廉风神在后边推着我跑。这个描写很有意思。月亮不是在运动者的后面,而是在前方照亮,风不是在前边拉,而是在后边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风与运动者方向一致时,运动者感受到的风只能是后边的推力。“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大家也都熟悉。洪水滔天,鲧不待帝命,偷窃帝之息壤(据叶舒宪先生分析,息壤是一种被上帝注入生命气息,能够自行生长的土壤),以湮洪水。帝令祝荣(火神)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根据《史记》记载,鲧是因为治水失败被尧杀死的,同历史上这种罪于失败的说法不同,古代神话中的鲧却是为民献身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甚至死后还能从腹中生出禹来,天帝最终决定让禹治水的东西正是鲧为之丧身的“息壤”。这个情节虽然荒唐,但也体现了经过千难万险,终可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思想。这就是说,神话中的联系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一定的生活逻辑,或者说包含了某种合理的认识。神话世界观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宗教世界观。
宗教世界观:宗教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想象创造出来的。神话和宗教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神灵意识,都是人们幻想的产物。所以,神话才可能成为宗教的文化源头。但二者又有区别。这表现在:神话之神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宗教则是一种神灵崇拜。
从宗教的发展过程来说,可以把宗教分为两种,一是自发宗教,二是人为宗教。77\n自发宗教,是宗教发展史上最早的宗教,是不成熟、不完备、不定型的低级宗教。它是一种直接以某种或某些自然物或自然力量为崇拜对象的宗教。脱离现实世界幻想出来的神还没有出现,故又称为自然宗教。诸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草木山川、飞禽走兽等等。它没有成文的教义,也没有严密的宗教组织,甚至没有宗教名称。但是自发宗教统治人类精神世界的时间最长,是以若干万年记的。整个原始社会,都是自然宗教兴盛的时期。人为宗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和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压迫分不开的。
作为宗教,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所谓异化,是指人的创造物成为异己力量反过来驾驭和统治人。在这种异化表现的宗教里,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神,把原本属于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奉送给幻想出来的神,然后又拜倒在自己的创造物——神的脚下,受它的奴役和支配。在这点上,自发宗教和人为宗教是相同的。
自发宗教产生的原因,是自然原因。远古时代人们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对严酷的自然力量的压迫无能为力,于是产生对自然物和自然力量的恐惧心理和神秘情感。原始人由于无法理解做梦、昏迷等现象,产生了灵魂不灭论。并用最原始的类比来判断,由人及物,以为万物同人一样有意志、有人格、有灵魂,因而产生了万物有灵论,并且认为灵魂是神圣的、威力无穷的。原始人在变幻莫测、森严可怖的自然面前常常无可奈何,因而便把自然力人格化、神圣化而加以崇拜,并企图用祭祀、祈祷、赞颂等方法来讨好神灵,影响自然物(神)的意志,希望他多赐给人类一些幸福,少降一些灾难,这就是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所崇拜的对象就是原始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所依赖的对象。几乎所有民族崇拜的神都经历了自然神到兽形神、半兽半人形神,到人形神的演化过程。许多民族都崇拜自己采集到的植物,不少民族崇拜太阳神,利用“火”,产生了火神。后来随着采集范围的扩大、发展到狩猎活动,人们开始崇拜兽形神。动植物的崇拜,或曰图腾崇拜(原始人相信,人死亡,灵魂往往定居在某种动物、植物身上;而这些动物、植物由于灵魂的定居也就具有了灵性,成为灵物。各个民族都把一定的植物、动物作为自己的祖先的形象加以崇拜,并以这种动物、植物命名自己的民族,被崇拜的东西就成为他们的图腾)。原始人的图腾主要崇拜对象是动物。原始人的舞蹈主要就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原始人的装饰物主要是动物的皮、毛、骨、爪;食物主要也是动物的肉。动物是原始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因而也就成了他们的崇拜对象、审美对象。
随着人的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涌现出了一些英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他们实际上是集体力量和集体智慧的代表,反映了古人在战胜自然力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但由于那时候的人没有完全脱离动物崇拜,因而古人认为这些英雄是人和动物复合而生的,于是出现了半兽半人形神。传说伏羲氏之母华胥是蛇身人首。神农氏(炎帝)之母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人首牛身”。《山海经》中描写的半兽半人形神种类繁多,有蛇身人面、鸟身人面、人身龙首等等。比如《山海经》中描写西王母的形象就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埃及神话中墓地之神阿纽比斯也是豹面人身;尼罗河神赫比是虎面人身;古希腊中的三位复仇女神依理逆斯浑身漆黑,背长双翼,头发是蛇,腰间也缠着蛇。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征服自然力的进一步提高,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大为提高。于是人类认为神是一些超人,开始按人的形象创造神。这种77\n人形神取代了半兽半人形神。弥勒佛挺胸腆肚,女观音点着吉祥痣,耶稣披着长袍,每个民族崇拜的人形神灵都有那个民族的特征。欧洲人用白色描绘上帝,用黑色描绘魔鬼,而非洲的黑种人则恰好相反,把上帝描绘成黑色,把魔鬼描绘成白色。因此,人们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上帝,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个上帝。
人不仅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还把人的心理、需要、爱好、性格都赋予神。他们也吃喝玩乐、生儿育女、甚至也偷鸡摸狗。
自然神、兽形神、半人半兽形神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神和人的关系如何,这些神并不以创造人和世界为己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人的创造力也发展了,于是原始人头脑中有了“创造”这个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是人“创造”的,这种情况就自然产生了“人是怎样创造的”“世界是怎样创造的”这样一些问题。当时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对此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人们就从制陶技术中得到启发,以为人是泥土造成的。这样,世界上许多民族都产生了泥土造人的神话。我国华夏族神话中有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哈萨克神话里说,创造王迦萨甘用黄土捏了一个空心小人,小人捏出来后,迦萨甘在他们肚子上剜了一个肚脐窝,然后取来灵魂,从小人的嘴巴里面吹进去,一对小泥人便倏然站立,欢呼雀跃。他们就是人类的始祖。
泥土造人在原始社会只是一个神话。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统治阶级利用有关造人的神话,杜撰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故事。宗教神创论世界观由此产生,这也就是人为宗教的形成。
客观地讲,宗教的产生并不是对人的一种新的解放,而是一种新的束缚。宗教是人造的,一旦造出来,它就不再服从人的管辖,反倒管辖起人来,成为奴役人的精神枷锁。宗教断言,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受神的支配;没有神的照耀,什么也不能改变,人永远是神的奴隶。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拜倒在神像面前,乞求神的恩赐,听从命运的摆布,使人成为极端无知、消极无为的木偶。换句话说,宗教毁伤人的精神,而不是教人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赞同人们向压迫自己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抗,它要求人们忍受现实的苦难,而去追求超自然力量的赐予,或争取天国幸福的补偿,要求人们“安贫乐道”,忍受一切压迫和剥削,以换取进入天堂的门票。这样,从宗教的怀抱里就催生了哲学。哲学产生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逐渐上升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形态。##摘编自:陶富源《哲学的当代沉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方法论: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本态度2.哲学的特征:首先,哲学以整体的世界为对象,它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和提问问题的方式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其次,哲学是以人与世界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的总体性的把握再次,哲学是对包括社会和人在内的世界的宏观把握,表现为一种智慧最后,哲学通过对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77\n“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爱因斯坦3.哲学不是什么呢?哲学不是科学,却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宗教,却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却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道德,却能引导人向善。(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可知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可以被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不可知论:否认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认为世界在原则上是不可以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2.哲学基本问题以理论浓缩的方式再现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远古的萌芽形式:灵魂与肉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古代的朴素形式:世界的本原是“原始物质”还是“理念”的问题中世纪经院哲学形式: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近代的完全形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现代形式:人及其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决定于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哲学的本性第二,决定于它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第三,决定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性4.哲学基本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特殊表现77\n先秦——两汉: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隋唐: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备课参考:陈卫平:《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载《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杨惠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一章“案例6”。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包括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质“水是万物之原。” -----泰勒斯“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赫拉克利特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印度的“四根说”:地、火、水、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原则上是正确的,并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但缺乏科学的根据,而具自发、猜测的性质。(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评价: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乏把世界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观念,存在着三个严重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人就是机器。”----拉美特利“77\n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3)包括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克服了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及历史唯心主义的弊病,建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包括自然和社会领域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形态。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把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感觉、心灵、意志、意识、观念等)作为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质“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教学案例《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贝克莱“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马赫(2)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的客观实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的《道德经》“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朱熹柏拉图:“理念世界”黑格尔:绝对精神→自然界→绝对观念 77\n想一想:列宁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辩证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1)古代朴素辩证法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经》(2)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的历史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成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提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庄子》“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一)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黑格尔“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二)哲学的民族性注:请逐一点击“关注的中心”、“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哲学范畴”(以后雷同)(三)哲学的阶级性77\n“各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各不相同的,是依照各阶级的地位、需要、意图,以及各阶级的相互斗争行程而改变的。” -----普列汉诺夫(俄)如何正确把握哲学的阶级性(逐一点击)首先,某种哲学体系的阶级属性,并不完全取决于哲学家本人的阶级出身其次,并非所有的哲学家都自觉地按照自己阶级的需要来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再次,哲学的阶级性是就整个体系说的,而不是指其中的每一个命题、范畴或判断最后,哲学的阶级性并不排除某个哲学体系中可能包含的真理因素及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四)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活的灵魂“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上的神一样。” -----黑格尔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变革(一)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经过和标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理论的和历史的渊源、时代的需要,也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1.历史条件:三个巨大的历史反差(1)经济沿上升线迅猛发展,意识形态沿下降线迅速滑落。(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下降为社会次要矛盾。(3)无产阶级的斗争性日益增强,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日趋消亡。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十九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科学前提——社会科学前提77\n十九世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也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恩格斯(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现变革的关键: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第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建立了一个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第三,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唯一的世界观。第四,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77\n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恩格斯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也是它所引起的哲学变革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业已充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内部,在各个领域存在着、活动着。” -----杰姆逊教学案例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新华社伦敦12月29日电: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最近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风云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卡尔·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马克思(1818--1883)于1848年与恩格斯一道发表了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并于1867年出版了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的第一卷。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学说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共产党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以仅一分之差名列第二。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路透社邀请34名来自各国政界、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专家名人进行的这次千年人物评选中,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在路透社评选的千年人物中,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甘地(1869--1948)是印度民族运动领袖,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发起与英国殖民政府“不合作运动”,使印度于1947年赢得了独立。-----摘自《光明日报》1999年12月30日思考题: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物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处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100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江泽民77\n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 -----毛泽东“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江泽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中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思潮的思想特征:推崇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只属于价值世界,属于以体验为特点的纯主观世界。人本主义思潮的思想特征: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予以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态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力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善统一。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哲学创新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其次,取决于中国革命的需要77\n最后,取决于文化传播和接受的规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想一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距今已经150多年了。它过时了吗?六、学习哲学,终身受益(一)“为学”与“为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二)哲学与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近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钱学森2.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冯契“学习哲学知识,学习进行哲学式思考,使哲学思考转化为日常生活。”-----卡尔·雅斯贝尔斯(德)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江泽民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77\n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共分五节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二、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四、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集中体现:列宁的物质定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物质形态“水是万物之原。”-----泰勒斯“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国语·郑国》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王充古印度“四根说”:地、火、水、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高成就: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成就与缺陷成就:对客观世界寻根究底,试图从自然本身探究其本原,从而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缺陷:把世界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缺乏科学依据,并没有真正揭示物质的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原子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成就与缺陷成就: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传统论,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缺陷:77\n第一,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物质的某种特殊的层次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第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第三,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客观实在“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按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恩格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个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原子部分共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客观实在共性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变无物常驻”-----赫拉克利特注:动画“风动幡动”77\n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庄子(二)运动的绝对性质和相对形式1.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连简单的机械移动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个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恩格斯2.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要犯两种错误: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夸大运动的绝对性,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惠施注:动画“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想一想:阿基里斯是古希腊传说中的奥林匹克短跑冠军,为什么他竟然追不上乌龟?注:动画“飞矢不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夸大静止的相对性,否认运动的绝对性。“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庄子(三)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佼“过去、现在、将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佛语)1.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久,合古今旦莫。”——墨子一维性:过去---现在----未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77\n——贺知章1.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表示物体的体积、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特性3.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来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不存在。4.割裂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牛顿(四)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欧几里得几何学、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所构成;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一)古猿的体质形态、群体结构及生存环境构成了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二)劳动构成了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体制与现实基础(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和性质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四、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意识产生过程的三个决定性环节其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其二,由低级生物刺激感应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其三,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二)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77\n“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有人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物质。”-----马克思(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3.意识是主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主观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异性、意识的创造性意识的客观性:意识反映对象的客观实在、个体意识之间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虚假的主观映像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来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鲁迅(四)意识的结构和功能意识的结构:意识的具体内容:知、情、意意识的自觉程度:潜意识、显意识意识的发展角度: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意识活动的指向:对象意识、自我意识意识的功能: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能动性(五)意识和人工智能:20世纪40年代生物控制论的奠基人W·R·艾什比提出了一个颇具启迪性的口号:“设计一个人脑”1.人工智能的本质:对人的思维的模拟2.人工智能的原理:信息输入或接收、信息的存储或记忆、信息的运算或分析、信息的控制、信息的输出人机的两次对抗: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俄国)与电脑“更年少者”的人机大战于2003年2月7日以平局结束。卡斯帕罗夫(俄国)曾于1997年在人机大战中输给了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超级深蓝”。想一想:人机的两次对抗,卡斯帕罗夫一局平手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电脑”和“人脑”哪一个更胜一筹?3.人工智能的意义(1)突破和弥补了人脑的某些自然局限,丰富和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2)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77\n4.人工智能和人的思维的本质区别(1)机器毕竟是机器,电脑不是人脑(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性(4)电脑必须有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形式化和符号化,且接受人脑的“指令”后才能工作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两个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笛卡尔“我想如果引进三个部分的划分可使我们正在谈论的问题显得更清楚些。首先有物理世界,即物质实体的宇宙——我称之为‘世界一’;第二是精神状态世界,它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和无意识状态,我称之为‘世界二’;但是还有‘第三世界’,即精神内容的世界——我称之为‘世界三’了。”-----波普尔(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证明1.世界统一于物质(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统一“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两三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恩格斯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系统事实,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证明着世界的物质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长期的和持续的论证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社会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第三,思维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教学案例牛顿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在青年时代注重实际,勇于实践,在天文学、77\n光学、力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经典物理学奠基人。但是,牛顿在他的后半生完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居然花了25年的时间去研究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从上帝那里去寻找行星绕太阳转的“第一推动力”。到了晚年,牛顿的思想完全沉浸在神学的狂热中,埋首于炼金术的研究,还考证了《圣经》里上帝在7天中创造了世界这一类神话。他在这时候遗留下来的文稿,有关宗教神学方面的著作,竟达到150万字,这种研究,必然是谬误百出,一事无成。##摘自:王霁、肖和平《哲学基础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思考题:牛顿的失误说明了什么问题?77\n第三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共分四节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苏格拉底(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旧哲学对实践本质的不同理解:(1)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中,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并指出“实践理性”具有行动的能力和功能。但康德的“实践”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围。(2)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验(3)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并认为“知”等于“行”,把认识和实践混为一谈。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并把他作为达到和实现“绝对理念”的一个必经的环节,以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特征,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但是,黑格尔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实质上是把实践限制在精神、观念活动的范围。(4)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些诸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样的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从而把生活、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反映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论本质。但他并不真正理解实践的真正本质,他所谓的实践不是社会实践,而仅仅是生活实践。旧哲学不能正确解决实践本质的原因主观原因: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自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唯心主义夸大实践过程的目的性和能动性,旧唯物主义夸大实践过程的主观性和社会历史性。77\n客观原因:实践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客观过程。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实践: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两层含义:(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马克思1.从人类生存的前期来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来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从人的本质来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克思(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的客观活动、自觉的能动的活动、社会的历史活动想一想:如果盖一座现代化的大楼,像过去农民盖草房那样,没有图纸,没有设计方案,结果会如何?1.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主体的基本结构:能力结构、社会结构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实践客体的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二)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介77\n1.主体实践的工具和手段客体2.两类实践工具和手段(1)第一类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2)第二类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1.主体主体客体化客体客体主体化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客体限定主体、主体超越客体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实践运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通过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一)实践目的的提出要以客观规律和对人自身的需要为前提、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二)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实践过程实现的是双重的否定:一方面,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现成客观性;另一方面,主体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三)实践的结果及其评价第一,实践效果评价第二,实践效能评价第三,实践效率评价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一)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包括两层含义:首先,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其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世界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赫伯特·西蒙(美)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二)人类世界的形成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77\n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并使人的本质力量进入到自然存在之中。(三)实践是现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化的世界实践创造世界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77\n第四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环节共分五节一、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五、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问题:世界的本原(本质)问题和世界存在的状况问题。根据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根据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派别。教学案例刘表因何而失荆州?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大概都知道刘表这个人物,他是荆州刺史,一代儒将,江夏八俊之一。然而刘表一生的作为,仅仅是努力保住自己的领地,他不肯积极拓取,不肯以进攻求防御。荆州是一块“衢地”。“衢”者,四通八达之道也,荆州一起所属各郡主要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正值东南西北各路诸侯相互攻杀的中心地段,如同东南西北的交汇口。荆州的东面有孙权,西面有刘璋、张鲁,南面有南越,北面有曹操、袁绍。不论东方诸侯打西方诸侯,还是西方诸侯打东方诸侯,不论南方诸侯打北方诸侯,还是北方诸侯打南方诸侯,荆州都是必争之地。荆州一直处在战争的风口浪尖上。占据许昌的曹操,始终有着统一全国的雄心。他既想着北伐盘踞河北的袁绍,又想南征拥有荆州的刘表。然而曹操懂得,这两块点心是不能一口吞下的,只有先吃了这块,然后再吃那块。于是,曹操决定先消灭袁绍,袁、曹官渡之战由此拉开帷幕。曹操在官渡大战袁绍,其老巢许昌相当空虚,刘表完全可以乘虚而入。但是,尽管袁、曹两家打得难解难分,刘表始终按兵不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了进攻许昌的机会。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意欲彻底歼灭投奔乌桓的袁氏残存力量。曹操北征乌桓,再一次远离许昌,这使刘表又获得一次袭取曹操老巢的绝好机会,当时,客寄于荆州的刘备为刘表谋划到:“今曹操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然而刘表答到:“吾坐据荆州足已,岂可别图?”遂拒绝了刘备的建议。刘表不肯进攻曹操旨在保家,然而刘表真能够保得住家吗?乃至袁氏彻底覆灭,曹操掉过头来准备大举进攻荆州。而这个时候的曹操,已今非昔比,他拥有了袁绍的全部地盘,实力空前地强大起来,在曹操大军压境之下,刘表忧心如焚,终于一病不起。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荆州遂归曹操所有。77\n##摘自:赵建新《生活中的趣味哲学》同心出版社1999年版思考题:你认为刘表的最大失误在什么地方?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从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二者对立的焦点:是否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表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中。联系的多样性: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的条件才能发展,又在一定的条件下趋于灭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斯大林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研究个别事物时,不要忘了把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防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观点。(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运动:变动不居变化:运动的多样性发展: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质变)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第二,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物质世界永恒发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77\n“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恩格斯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思想:第一,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第二,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第三,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一)规律及其基本属性1.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基本属性(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是本质联系;一颗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列宁(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4)规律的客观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2.规律的类型和层次类型:领域: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性质:统计规律,非统计规律层次:个别规律,特殊规律,普遍规律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why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how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where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77\n“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孙子“蓄极则泄,闭急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刘伯温1.质、量、度及其方法论意义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1)质:一个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外在规定性(3)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体(4)掌握质、量、度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在科学研究中要把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法结合起来第二,要自觉树立科学的质量统一观第三,要自觉重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量变:即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即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朱熹第二,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开始了一个新的量变的过程。第三,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新的量的特征。“当发生量变时,这种变化开始似乎是清白无辜的,但在他的背后,却还藏着另一个东西,而这种看来是清白无辜的量变,却是一种用来攫取质变的狡计。”-----黑格尔(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77\n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质变和量变的统一,要把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江泽民同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第三步,从2020年到2050年,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三)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1.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体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2.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1)肯定和否定相互独立,相互排斥(2)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3)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法在对现在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恩格斯3.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1)辩证的否定观第一,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第二,否定是客观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第三,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1)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肯定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否定其过时的不合理的东西。77\n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必然要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第一,形而上学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化,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第二,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于事物的结果,是外在的否定。“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并且干脆把它抛在一旁。但是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的创作,是不能用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恩格斯想一想: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什么?(四)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教学案例微粒说——波动说——波粒两象说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人们在生活中要观察各种客观事物,一刻也不能离开光,所以光学这一部门在物理学上是发展较早的。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墨家学派,已经确切地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之人,照若射。”(《墨子·经下》)意思是:光线照射出来,像箭一样前进;当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当光进入水中时,前进方面会有改变。由此人们逐步认识到光的直进、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十七世纪伊始,牛顿总结了前人观察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光的“微粒说”,认为光线是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大量弹性小球组成的,按力学定律以一定速度在真空或介质内高速直线飞行的微粒流。简言之,光是由一颗颗像小弹丸一样的微粒组成的粒子流。它在空气中直线行进,遇到物体后,一部分反弹回来,一部分穿透过去。微粒说用这种方式简单地解释了光的直进、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由于在17-18世纪牛顿力学在自然科学中占据支配地位,“微粒说”一时颇为流行,在整个十八世纪占着统治地位。后来,人们在实践中观察到了不少现象,“微粒说”无法做出科学解释。第一,光有“干涉现象”。当两束光在空间相遇时会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种干涉现象与微粒说发生了矛盾。因为光既然是微粒,当两束光相遇时,或者是穿透过去,或者发生碰撞,而不应该说互相干涉,出现明暗相间的阴影,明暗相间的阴影是波的一个特征。第二,光有“绕射或衍射现象”。1602年,人们又发现光并非永远走直线,它可以绕开障碍物的边缘而曲折前进。例如,如果让一束光线透过一个足够小的小孔,在孔后的屏幕上便可以看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环组成的圆形,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以“微粒说”来看这种现象也是不可以理解的,因为通过小孔的光微粒只有在屏上照出一个明亮的点,怎么会出现一幅衍射图呢?第三,光有“双折现象”。当一束光射入某些透明晶体如方解石或石英时,会产生两束向不同方向折射的光,形成双折射。上述这些实验事实,都是“77\n微粒说”无法解释的。危机必然孕育着新一理论突破。1687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把光和声波、水波相类比,认为光是在某种特殊的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动,从而提出了著名的“波动说”。由此出现了光是“粒子”还是“波动”的争论。虽然波动说能解释光的一些新现象比如光的衍射现象(根据“波动说”,这一现象很容易解释:衍射图是通过小孔后的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在光波加强的地方出现明亮的环,在光波相互减弱的地方会再现暗环),但因为它还很不完善,加上微粒说的拥护者利用牛顿在科学界的声望和权威,对波动说全盘否定,把它压下去了。这使得光学在整个十八世纪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十九世纪初,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扬做了光的干涉实验。他用同一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两条窄缝,在后面的屏幕上看到的不是两条亮线,而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他和菲涅耳等科学家又用理论论证和数学方法解释了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和其它一些已知的光学现象。光的“波动说”悄然开始复兴。后来,有人用实验测得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公里/秒,在水中为22.5万公里/秒),这和“微粒说”的预言完全相反,而和“波动说”的结论完全一致,这样又重新引起了微粒说和波动说的论战。由于波动说能够较好解释已知的全部光学现象,“微粒说”却遇到了许多矛盾,因此波动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人们开始注意到了光现象和电磁现象的密切联系。1846年,法拉第发现了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韦伯等人发现电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恰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麦克斯韦在根据电磁实验材料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揭示电磁现象基本规律的电磁场理论。这个理论预言了电磁的存在,并在1888年被赫兹用实验所证实。用电磁波还证明了电磁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等。1865年,麦克斯韦由此做出结论说,光是一种电磁现象,光波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波,人们用眼直接看到的不同颜色的光,就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波动说”的理论。这时,人们又把微粒说完全抛弃了,认为光就是波,而且只是波,并宣称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已经到头了。然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田的深入发展,人们惊奇的发现,一些新的实验现象与光的“波动说”又发生了矛盾,产生了理论困难,1887年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就是其中一个。光线照射到某些金属的表现,光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热能并为金属所吸收,另一部分转化为金属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便这些电子逸出表面,从而产生光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边疆的光波怎么会产生不连续的电子呢?而且,从光是电磁波的角度来看,照射光越强,打出的电子能量应该愈大。但事实却不然,电子的能量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而是由光的波长(或频率)来决定。波长减小,光电子的能量增加;波长增大,光电子的能量降低。当波增加到某一界限值时,光电效应便消失。这确实令人不解。后来人们发现,看来是连续的光波,其能量分布却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而能量的间断性,意味着运动主体也是间断的,即具有粒子性。这表明,光不仅具有波动说,而且有粒子性,那么,到底是“微粒说”正确,还是“波动说”正确呢?人们困惑不解。1905年爱因斯坦在新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理论”,认为一束光是由一个个微粒子(亦称光量子、光子)组成的,而微粒子的运动又具有波动性。根据“光量子理论”,光电效应的特殊现象就容易得到解释。这样,人们对光本质的认识似乎又回到了牛顿时代的“微粒说”77\n。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牛顿的“微粒说”把光归结为遵从古典力学规律的粒子机械运动,是机械论的。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却指出,光子不是遵从古典力学规律运动的机械粒子。当它在空间传播时,波动性突出,显现出连续性的特征,如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当它与实物发生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与能量交换过程时,微粒性突出,呈现出不连续的特征,如光电效应等。光既不单单是波,亦不仅仅是粒子,更非波和粒子的混合物。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光——同时又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同时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即是说,光既不能仅用微粒来说明,也不能只用波动来解释,光是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具有波粒两象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出发点的否定。”-----恩格斯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想一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藉(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经》“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 -----王安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 -----朱熹矛盾: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属性=斗争性,统一属性=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对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77\n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第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矛盾得以展开。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矛盾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个事物转化成他事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史伯(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矛盾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第二,矛盾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方向第三,矛盾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五)系统论及其与矛盾论的关系1.系统: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主要特性系统有相关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性77\n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特性;结构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形式的固定性;层次性是指系统结构的等级秩序性;开放性是指系统同其周围环境及其它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特征。系统论的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从整体目标出发,从研究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考察对象,即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略)想一想:老渔夫出来时处处留下了标记,为什么还是没能再找到它?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第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世界上决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德国)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注:典故“白马非马”3.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锐利武器。“77\n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列宁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某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教学案例关羽之死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叱咤风云的虎将,最后却死于孙权之手。每逢读到此处,不少朋友流涕不已,为关某之殒命扼腕长叹。其实,关羽之死实在是自取其咎,他不仅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更严重的是贻误了刘备的事业,使西蜀从此一蹶不振。赤壁之战造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对刘备政权来说,有两个敌人:一是北魏曹操,一是江东孙权。但是,能不能“两个拳头打人”,同时打击曹、魏两家呢?诸葛亮认为不行,他认为,曹操的威胁最大,应把他看成是主要敌人,而对孙权则要联合。联吴抗曹是诸葛亮恪守始终的方略。然而对于这一方略,关羽并不理解。刘备攻打益州受阻,调守护荆州的诸葛亮赞襄军务。临行之前,诸葛亮将守护荆州的重任托付关羽,并问:“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关答:“以力拒之。”又问:“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关答:“分兵拒之。”一个“分”字,暴露了关羽主次不分,全线出击的错误战略,当即受到诸葛亮的批驳,“若如此,荆州危矣”。只有“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才能保荆州无虞。可惜,关羽并没有真正接受诸葛亮的劝诫,他把孙权看成是同曹操一样可恶的“碧眼小儿”。孙权最初很想讨好关羽,派人向关羽求婚,希望关羽能把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两家结为秦晋之好。用联姻来巩固军事联盟是古人常用的手段,亦不失为一桩美事,但关羽根本不买此账。婚姻自主,不许婚也就罢了,关羽实在是不该出言不逊,破口伤人:“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一句话,惹恼了孙权,他派吕蒙偷袭荆州,擒杀关羽。关羽的死耗传到成都,刘备哭绝于地。他急欲提兵问罪于吴,当即受到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国贼乃曹氏而非孙氏,若舍魏伐吴,就会失去联盟,被曹氏各个击破。然而,刘备报仇心切,早把孰先孰后、孰主孰从弃置脑后。他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谏,率75万大军杀奔东吴。不料,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在这场战争中,西蜀自然元气大伤,东吴虽然侥幸取胜,但因为失去盟友也不得不向曹魏俯首称臣。77\n吴蜀联盟的破裂,责任在于双方。关羽首先肇祸,孙权则动匹夫之怒,错误地偷袭荆州,并且错上加错地杀掉了关羽,刘备不惜血本与孙权拼命,进一步恶化了局面。##摘自:刘建新《生活中的趣味哲学》同心出版社1999年版思考题:关羽、孙权、刘备三人所犯的共同错误是什么?教学案例九方皋相马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秦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到:“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马也。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了一只癞蛤蟆。思考题: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五、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1.现象和本质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可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立: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二者各自具有本身的特点(1)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2)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3)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统一: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3.把握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77\n启示人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去空谈事物的本质,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现象上,而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二)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1.内容和形式内容:构成一个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形式: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对立: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因此,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具有确定的差别统一: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侧面,二者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要特别注意二者的矛盾运动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影响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3.把握内容和形式及其矛盾运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既然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那么,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要反对形式主义第二,既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那么我们在反对形式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是我们正确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一把钥匙(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1.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对立: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的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首先,必然性与偶然性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偶然性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其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地位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则处于从属地位。最后,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对发展过程起着促进或减缓作用,使发展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77\n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又是统一的第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总是与偶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第二,偶然性总是和必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把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要把探求必然性、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同时不可忽视偶然性和“机遇”。(四)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原因: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第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3.把握原因和结果这一对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原因和结果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以从根本上与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为人类的有目的的活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五)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1.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把握可能性的三个层次:区分可能和不可能;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区分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2.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可能与现实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确定的区别。可能不是现实,可能性作为事物的潜在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它着眼于“现在”,标志事物的现状。第二,可能与现实紧密相连。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第三,可能与现实又是相互转化的。现实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性、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一对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77\n第一,在实现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化的条件性,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既要注意可能与现实联系的复杂性,又要争取最好的可能性。77\n第五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共分五节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三、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四、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五、价值和价值评价的特点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三)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77\n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一)两个理论前提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主体: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认识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益关系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本质观1.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代表:从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到西方近代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形式。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评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唯心主义一般看到了主体认识图示、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所引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又把这种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先验化了,往往导致神秘主义。2.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观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代表:休谟(英)和康德(德)对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评价: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往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它从反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能判定认识与对象、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3.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观点: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观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77\n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代表: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等都属于这种理论。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评价: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三)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四)反映、建构与虚拟三、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征“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知,接也。”“虑,求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墨子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认识主体:感性认识离不开人的感觉经验认识客体: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对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的全体的认识。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而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反映。77\n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合乎规律的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形式。(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需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毛泽东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其次,在掌握了大量现象的基础上,要对现象、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悟性不能直观,感觉不能思维。唯有二者联系,始能发生知识。”-----康德(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法)(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这不仅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三)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1.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不是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跃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等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第一,主体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要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第二,主体的认识要受到各种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三,主体认识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77\n教学案例永远跟党走------记国防科技大学99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向党宣誓的那一刻,文学锋不禁热泪盈眶。 从加入党组织到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再到重新入党——今天,当这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面对上千双眼睛回顾自己这段曲折人生之路时,依然百感交集。他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重新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优秀学子不愿转为正式党员 2000年3月,由于学校内部编制调整,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学锋转入人文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队。研究生队党支部很快发现,文学锋早已过了入党预备期,却没有转正。 党支部了解到,文学锋至今没有写过转正申请书,于是找文学锋谈话,让他写一份思想汇报,对未提出转正申请的问题作出说明。文学锋却在给党支部的思想汇报中明确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预备党员资格。5月19日,党支部作出了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的决定。 消息传出,许多人感到震惊。在教员和学员们眼里,文学锋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员。他于1995年考入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在学院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本科毕业考研时,他是本专业推荐免试的两名学员之一。由于他钟情于新兴的科技哲学专业,便放弃了免试攻读数学研究生的机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著名自然辩证法专家朱亚宗教授的研究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文学锋还担任过学员队团总支委员,为人正直,富有爱心,有过多次见义勇为的壮举。 为何萌发要做党外人士的想法 正当导师和同学为他叹惜,各级领导为他焦虑时,文学锋心中却十分坦然,表示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他说:现实中的党与我理想中的党相距太远,我对现实的党的不满意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党的方针、政策。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希望在党外推动车轮前进。他还说,在党外做一个合格的“党员”,也照样能为党、为军队、为社会做贡献,并举出许多仁人志士在党外为党工作的例子。 据了解,文学锋之所以自愿放弃预备党员的资格,主要是心中构建的“理想”大厦缺乏现实的根基,认为“现实中的党与《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党差距较大”。比如党组织生活比较平淡,缺乏严肃的批评;有的学员党员学习工作都一般,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尤其是党内出现了胡长清、成克杰这样的腐败分子,让他感到羞耻,并对党的先进性产生了困惑。同时,由于他对党过去所犯的一些错误缺乏正确理解,因而逐渐动摇了对党的信念。正如文学锋在思想汇报中所说,“我是在大学三年级开始考虑入党的,我把入党看成是对理想和信念的神圣追求,所以考虑了很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论著,我感到能为这样的理想而奋斗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完全没有功利上的考虑,也不是一时冲动。但入党后,我却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当我还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时,我情愿退出。” 怎样看待文学锋77\n 在前身为“哈军工”的国防科大的历史上,发生自愿放弃预备党员资格的事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认为,文学锋视入党为儿戏,缺乏军校学员应有的纪律观念和政治觉悟,应予以严肃处理;有人认为,他自视清高,专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党内存在的问题,原本就不应该吸收到党内来。但也有人认为,文学锋敢讲真话,敢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是有勇气、追求真理的表现。 怎样看待文学锋?学校和政治部领导来到研究生队,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文学锋本质是好的,他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但他热爱党而容不得党有任何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认识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文学锋也习惯于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好坏绝对分明。经过分析,大家认为这种情况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防科大各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没有简单地把文学锋作为反面典型,更没有把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而是把它放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这一代知识分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来研究,上升到能否把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内的高度来对待,满腔热情地做好引导工作。教员、同学也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启发他。文学锋的导师朱亚宗教授,有意识地把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帮助他提高正确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用文学锋最佩服的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的生动事迹,启发他只有把个人融入党的事业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一切使文学锋深受教育。2001年3月,他重新写了入党申请书,但“觉得有些问题还没有想清楚”,便未向党组织递交。 “七一”讲话使他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后,使酷爱学习、勤于思考的文学锋受到了巨大的心灵震撼,“一下子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他把“七一”讲话原原本本地一连学了4遍,还通读了江泽民《论“三个代表”》、《论科学技术》等著作。他说,读“七一”讲话,仿佛找到了读《共产党宣言》的那种感觉。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应当在当前的运动中代表运动的未来”。我们党现在不正是用“三个代表”在现代化建设中代表她的未来吗?他在思想汇报中写到:“讲话”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所作的系统阐述,澄清了我长期以来的许多疑虑与困惑。同时,“讲话”让我明白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忘记的道理:看待事物先进与否,不但要看它的现状,更要看它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三个代表”的党是大有希望的党,这样的党值得我追随。 2001年秋季学期一开学,文学锋就把那份存放了近半年之久的申请书交给了党组织,之后又连续写了两份。 文学锋重新入党产生的思想冲击波 2001年12月7日,研究生队党支部大会通过表决一致通过了文学锋的入党申请,重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文学锋重新入党,与他一年半前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时一样,在国防科大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学员说,作为有6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多一人少一人并不重要,但当文学锋思想上出现偏差时,党组织没有放弃他,而是团结、教育和引导,终于使文学锋在“三个代表”77\n重要思想的召唤下重新站到了党的旗帜下,给人以“百川归海”的感觉。 文学锋的思想收获很快转化成为大家的共同收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宋文峰过去对党也有与文学锋相似的认识偏差,过去他认为入党不入党并不重要,只要学习好就行了。从文学锋的思想转化过程中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国防科大,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热情持续高涨:许多学员上网下载“七一”讲话学习资料,复印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校组织撰写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习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书先后两次加印,都被抢购一空;短短半年,就有490多名青年师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应届毕业生纷纷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出现了到边疆的名额不够分配的感人场面。##摘自:《党员特刊》2002年第7期思考题:1.文学锋从加入党组织到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再到重新入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蕴含什么哲理?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学锋现象”?“文学锋现象”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那些启示?2.无限性:即使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得到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客观事物及实践过程本身的推移发展是没有止境的。1.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1)能使我们避免割裂理论和实践二者统一的“左”的和右的错误(2)可以使人们自觉地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何谓“非理性”因素狭义:人的知、情、意这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的情感和意识广义:除感情和意志外,还包括哪些不能被逻辑思维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它们本身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77\n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神秀“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四、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一)真理及其绝对性和相对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1.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1)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3.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性: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性: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77\n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第二,为我们提供了一件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的《琴诗》“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可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1.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列宁2.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纳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列宁教学案例丁肇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实际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不可能的。197277\n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5月2日思考题: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引用已知的正确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待证判断是否正确的一种逻辑方法。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1)检验理论的实践总是具体的、特殊的,而被检验的理论则具有抽象性、普遍性。(2)人们每当提出一项实践活动的计划、方案、设计后,往往不能立即付诸实践,而须先进行逻辑证明,进行可行性论证。(3)有些学科中的命题无法用实践直接检验其真理性,只有靠逻辑推理来证明。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必要补充(1)逻辑证明中的前提必须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认识。(2)逻辑证明所引用的判断和逻辑证明所遵守的逻辑规则都必须是正确的认识。(3)逻辑证明做出的结论,仍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确定其是否正确。五、价值和价值评价的特点。(一)价值及其客观性1.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1)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2)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2.价值的主体性 第一,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第二,价值的主体性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判明客体对主体是有害还是有利,是好还是坏,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以及是大还是小。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三)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与价值的统一1.真理与价值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2.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就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77\n3.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77\n第六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共分六节:一、社会生活的本质与两种历史观的对立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三、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五、社会的政治结构六、社会的文化结构一、社会生活的本质与两种历史观的对立(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诸如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诸如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主张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只能阻碍社会的发展。想一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为什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及其表现形态1.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共同本质: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三种表现形态:(1)以神意或上帝为最高主宰的神学世界观想一想: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主张精神或观念是历史本质的历史观“人类历史是‘绝对观念’在时间中的展开,是支配和决定历史的最终力量。” 77\n-----黑格尔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无历史”,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胡适(3)抽象人本主义历史观“用人的抽象不变的人性解释历史,以人性作为观察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最高裁判。”-----费尔巴哈1.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认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评价:看到了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它夸大了这种作用,夸大了社会与自然的同一性。“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恩格斯3.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一,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列宁4.唯心主义历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原因之一,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经常歪曲历史真象。原因之二,资本主义大生产发展起来以前,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光。原因之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社会的实践本质:全部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构成了社会意识的发源地2.只有实践才能揭示全部社会意识的“秘密”3.实践构成了社会意识发展的动力之源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77\n辩证方法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列宁(一)社会有机体的内涵1.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渊源圣西门:“初步提出社会有机体思想”圣西门学说释义:“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孔德:“社会有机体由家庭、阶级、种族以及城市和社会区域组成”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由营养系统、循环系统、调节系统组成”对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评价合理性: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片面性:用生物有机体思想来分析社会,在总体上是错误的社会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2.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启示我们对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要自觉的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二)社会有机体的特征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程度很高的有机体,具有组织性,自调节的功能。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三、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生产力: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一)生产力的构成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智能型要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人力资本1.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生产实践的人2.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条件,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过加工的物体。4.科学技术5.科学管理6.人力资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7\n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的、间接的生产力,必须通过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物化到劳动对象中,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句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1)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2)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3)现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蒸汽机时代加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电气化时代乘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信息会时代幂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教学案例“袁隆平”三个字580万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1981年他获得了我国颁发的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2年,他被国际水稻所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1993年获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1996年获日本“日经亚洲大奖,”1997年获世界“先驱科学家奖”,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2001年2月9日,他又获得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评价袁隆平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他认为,袁隆平一旦解决了远缘杂交水稻优势的利用,就有希望解决整个世界的饥饿问题。然而,在袁隆平的心里,农民的奖重于“诺贝尔”,有谁能赢得农友们那么多的“奖赏”呢?580万元的“姓名使用费”2002年12月11日,一个简称为“隆平高科”的新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引起众多股民的关注。“隆平高科”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支以科学家个人名字命名的上市股票。组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和“隆平高科”77\n股票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将袁隆平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打入孟加拉、越南、缅甸等第三世界国家。因公司品牌和股票名称均使用了袁隆平这三个字,袁隆平个人因此获得“姓名使用费”共计580万元。 “超级稻”可多养活几亿人 1964年,时任湖南安江农校一名普通教师的袁隆平,在田间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从理论上讲,如果都种这种水稻,亩产可达千斤。 这一发现令一直从事“无性杂种”研究的袁隆平豁然开朗。从此,袁隆平走上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 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1973年,第一个具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获得成功。随着改良品种的不断出现,杂交水稻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1986年,袁隆平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设想,并作为国家“863”计划的责任专家,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历经9年的艰难探索,终于培育出了如培矮64S系列等产量高、米质好的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统计,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1998年达到450公斤,增长了约2.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公斤计算,每年解决了500多万的吃饭问题。 1998年8月,袁隆平向朱镕基总理打了一个报告请求支援,他要向新的目标、新的高峰发起冲击———选育超级杂交水稻!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立即从总理基金中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并请人转告袁隆平:“国务院将全力支持你的研究。” 目前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公斤左右,而他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则达到1,000公斤,这使得全国的水稻平均亩产可达到800公斤左右。他们正在研究的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而且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假设我国的超级水稻大面积推广时一亩平均增产400斤,那么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这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的粮食产量。如果中国适合种植杂交水稻的水田都种上了“超级稻”,至少可增产数千亿公斤,多养活几亿人口。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个科技人员。 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公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所说的:“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77\n“袁隆平”价值1000多亿元 为了让杂交水稻新品种走向世界,造福人类,袁隆平决定招商引资进行科学研究。1997年,袁隆平与美国一家公司草签了一份合同,对方愿意出资上千万美元,而袁隆平则以技术入股形式与之成立合资公司。但在进一步的谈判中,袁隆平发现这家美国公司的目标是进军中国的种子市场,而袁隆平原来所希望的是利用对方的资金使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于是谈判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1998年6月24日,中国首次对农业科学家品牌评估结果揭晓: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最大的一宗项目。此次评估,并不包括袁隆平在杂交优势利用领域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间接经济效益。这次品牌评估,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但两年后人们发现,这仅仅是为下一步——“袁隆平”的股票上市奠定一个基础。2000年12月11日,以“杂交水稻之父”——7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之名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袁隆平以技术成为第四大股东,拥有250万股,占总股本的5%。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的发行价为每股12.98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为40.37元,涨幅为211%。以此计算,拥有250万股股份的袁隆平院士一天就“入账”1个亿。有人认为杂交水稻的发明应让袁隆平成为中国第一富翁,但袁隆平不这么认为。袁隆平说,杂交水稻不能作为我一个人的知识产权,没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助,没有我的众多助手,杂交水稻是不可能在那个年代、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问世的。名誉董事长一头扎进水田 组建公司,从社会上筹措资金用于科学研究,当然是件好事。但来自公司内部的消息说,为了让袁隆平同意以他的名字为公司冠名,颇费了一番周折。袁隆平开始坚决不同意,他说:“股票上市,到处都在说袁隆平今天涨5角,袁隆平明天跌1元,这像什么话?!”后来,经过多人的说服,袁隆平最终同意“姓名使用权”。根据协议,袁隆平院士是公司的董事和名誉董事长,因公司仅使用他的姓名用于公司名称和股票简称,不是使用他的全部无形资产,故其姓名用于公司名称应该向袁隆平支付380万元,用于股票简称应该向袁隆平支付200万元,二者相加,袁隆平可获得“姓名使用权”费用共计580万元。这家以袁隆平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将以种子种苗为主业,集科研、生产与销售于一体。袁隆平以他的无形资产入股持有这个公司5%的股份。今天,“隆平高科”终于横空出世了。有的人在计算袁隆平个人持股的市值,也有的人在盘算着二级市场“隆平高科”的价值几何。而此时此刻的袁隆平却悄悄地戴上草帽,又一头扎进水田,进行他的科学研究去了。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他一年中超过1/3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从播种到收获,袁隆平每天至少下田两次。在他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三样东西:草帽、毛巾和西装。因为他每天都要下田查看试验田,戴上草帽、披上毛巾就走;而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知名的水稻专家,他又要经常接待各方人士,所以,穿上西装,他又回到知识分子身份。人们端起碗的时候,不一定会想到他,而当他端起碗的时候,常常会想到中国,乃至世界。77\n当有人问袁隆平为什么不为他的杂交水稻申请专利或者垄断经营?袁隆平回答:“我没有想这么多。谁想种都欢迎,而且越多越好。”袁隆平也坦率地承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要推向世界,最缺乏的就是渠道与资金。为了筹措资产,有关部门决定组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30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正式成立。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实施科教技兴国战略,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三)生产力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一)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特征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1.生产关系的构成(1)静态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的关系(2)动态的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2.生产关系的特征:具体性客观性历史性3.生产关系的类型人类社会目前已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三)阶级1.阶级的含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2.阶级、等级与阶层的关系五、社会的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的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1.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77\n2.国家的职能(1)对内职能:政治职能:调整阶级关系,强制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服从并镇压其反抗,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职能,即调节矛盾,维持社会秩序,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2)对外职能:一方面组织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本国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三)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国体: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治机关。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和制约着政体,政体适应和服务于政体。六、社会的文化结构(一)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文化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多种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二)文化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第一,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第二,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方式不同第三,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第四,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2.联系: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意识形态体系。(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1.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第一,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三,文化结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2.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77\n第一,从社会结构角度看,文化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第二,从社会历史进步的角度说,文化具有承载和传递文明的功能。第三,从认识角度说,文化有认知功能。第四,从育人角度说,文化具有教化功能。第五,从民族发展角度说,文化具有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想一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文明和文明形态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和智力的支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国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江泽民77\n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共分六节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五、科技革命、“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六、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第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2.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77\n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想一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三)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原因之一,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原因之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第二,“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第三,“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确立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实践意义: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1)服务的方向:保护自己排除异己(2)服务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控制(3)服务的结果:促进作用破坏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向和形式,凡是在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状况时才能形成正面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绝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77\n掌握这一规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作用第一,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对整个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加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二)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作用1.社会革命和改革: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其实质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1)理论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理论。(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3)对象: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环节,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具体体制环节。(4)目标: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5)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革命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77\n四、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共同构成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第二,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所以这两对矛盾规定了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第三,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四,这两对矛盾彼此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五、科技革命、“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科技一体化的科学技术革命(一)科技革命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科技革命的影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二)“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时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结果,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我们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解决“全球问题”的不同态度和方案1.技术乐观论和技术悲观论2.可持续发展思想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77\n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供经济发展能持续发展下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方法论意义:第一,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第二,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第三,必须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和观念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三)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化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能够解决和回答的问题。第二,人类面临的全球化问题,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人类面临的全球化问题也警示我们,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应该反对重理工轻人文,反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江泽民教学案例科学离不开人文杨叔子,1933年出生,江西省湖口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1997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9项,获专利4项。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杨叔子考到我门下学机械工程的博士生要戴博士帽,先得过《老子》关,为什么?这个原因很简单:我们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我想从我要我的博士研究生学《老子》、学《论语》谈起。这点,新闻媒体做了不少报道。他们问我,我的博士生要戴博士帽,先得过《老子》关,有没有这件事?我说:“有!确有此事!”77\n在我从校长位置退下来之前,我就跟我的研究生打招呼了,我说有一天我会要我的博士生学《老子》,学《论语》。 1998年,我对考到我门下学机械工程的博士生说,从今年起,做博士生就要学《老子》。如果你不学,背不出,对不起,你的博士论文我不答辩,不答辩,就拿不到博士学位,当然博士帽子就戴不成。1999年,对新考上的博士生,我又加了条规定,不但要学《老子》,背《老子》,而且要学《论语》,而且要背《论语》二十篇里面第一篇到第七篇;如你不学《老子》,不背《老子》,不学《论语》,不背《论语》这七篇,那对不起,我不接受论文答辩,你就拿不到学位,当然也戴不成博士帽。确有此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学校有位叫涂又光的老先生。他是冯友兰先生的高足。冯友兰先生去世后,所有遗留下的学术著作与资料是他整理的。他经常讲,你们知道不知道,在基督教国家,每一个人都要学一本书。什么书?《圣经》!1982年到1983年,我在美国的时候,住在公寓里,有人敲门,有人把《圣经》送给你,给你讲《圣经》。涂又光先生又讲,在伊斯兰国家里,每一个人都要学一本书,什么书?《古兰经》!因此,涂又光先生讲,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有没有一本书大家都应学呢?有,中国人至少要学《老子》与《论语》,那不可能,但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高级人才,学习《论语》和《老子》,要求则不过分。学习《老子》、《论语》,第一,可以陶冶感情,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第二,可以改善思维,活跃思维,完善思维;第三,可以增加非智力因素。从思想感情、从思维方法、从非智力因素讲,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绝对有好处。下面我讲几个例子。 科学不能保证本身的正确使用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要相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求真为求善奠基,求善为求真导向。科学就是要求真,就是要研究客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讲得通俗些,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追求真理,追求未知,就是追求科学。人还是一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就是人文问题,就是求善的问题,就是要符合人民、民族、国家利益的问题,就是要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问题,所以只管科学、不管人文绝对不行,否则科学会走偏,在科学使用乃至研究上一定会走偏,要造成巨大的灾难。1970年到1995年,是人类社会进步非常了不起的时期,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是一场大的灾难。据有关资料,从6500万年前恐龙毁灭到现在,最大一次自然资源的损失就在这25年科学技术使用不恰当!方向错了,一切全错!科学不能保证本身的正确使用,那么谁来保证呢?就是人文跟科学结合起来保证。人文的基础是科学。年轻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天晚上学钢琴,明天晚上学游泳,后天晚上学小提琴,再后天晚上学跳舞,再后天晚上学打球,再后晚上学唱歌,什么都想他搞,把孩子憋死了。应该不应该,应该;行不行,不行!因为不符合现实。1958年我们国家大跃进,八年超过英国,十二年超过美国,我们搞人民公社,好不好呀?一轮红日,从东方大地冉冉升起,共产主义曙光照遍了神州大地,好不好?当然好呀!人人向往呀!行不行呢?不行!绝对不行!不符合现实呀,乌托邦!一场大跃进带来多少灾难,饿死了多少人! 77\n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他的基础应该要符合客观实际,要科学;不科学,绝对不行。小平同志伟大的功劳,不仅仅讲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而是立足实际。他讲得多么好,一句是“解放思想”,一句是“实事求是”,少一句也不行!所以科学是人文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谈人文也不对。江泽民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基石,讲得非常好。没有这个基石,精神文明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创新、从严 科学素质、科学精神是什么?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是什么?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作为一个探讨呢,我姑妄言之,大家也姑妄听之。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就是在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中形而下的东西,经过人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人的实践,在实践中深思,在实践中体悟,在实践中磨炼,内化升华,形成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科学素质、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求真,科学素质最重要的是求真,绝对不能搞假冒伪劣,这一点我们的前辈讲得非常清楚。《大学》里面一开始就讲到大学之道,接着就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些管理家庭、管理国家的道理的基础,就是“格致”,就是格物与致知。格物就是研究客观事物,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就是了解客观事物,认识客观世界。《大学》讲:“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不一清二楚吗?“格致”就是科学。科学这个词汇从日本传到我们中国之前,我们不叫科学,而叫“格致”。我看“格致”用得比“科学”好,用得一针见血,概念极明确,内涵极清楚。富有民族特色。当然,现在没法改了。 我们老祖宗看到,认识客观世界,以客观世界中的准则来办事,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凡是违反了这一点,就要失败。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什么会失败呢?当时有副对联,讲得非常有意思:“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底办法多”。最近又有一副对联批评我们有些干部中间的浮夸风,假冒伪劣,大搞水货,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上联是“从上到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从下到上,层层掺水,水到渠成”。加一横批,“数字化”,不是“数字化地球”那个数字化,而是搞浮夸的数字化,那真绝妙了!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求真,是科学最本质的,也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东西。第二点是创新,求真是为了创新,是为了推动社会前进。毛泽东讲过: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有所前进。前进是发现、发明、创造。我们团结一致是为了创新。江泽民同志一再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 OECD国家,即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也就是那些工业发达国家,几年前,对高技术有个界定,即是否是高技术,因其所包含的R&D(即“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含量而定,即由营业额里包含的你投到科研开发里的资金所占的百分比而定。根据这个百分比,高于3%是高科技,低于1%就是低科技,介于1%和3%之间的就是中科技。1997年中国公布了很多行业部门1995年产品的R&D含量。比如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办公室自动化产品,是高科技吧,它们的R&D含量是多少?是0.62%。我们没有投资进行科学研究,进行这一基础工作呀,没有什么自己的R&D成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R&D含量很低。没有知识产权就受制于人。还有一个指标,叫作对国外的技术依存度。工业发达国家对国外的技术依存度平均是10%,美国是1.6%,日本是6.6%,发展中国家我记不清数字了,韩国好像是22%,我们国家远远大于50%。如果我们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将是什么后果? 第三点是从严,要严格。求真,不从严行吗?创新,不从严行吗?马马虎虎行吗?绝对不行!创新一定要在求真下面创新,不是假冒伪劣的“创新”。过去,我们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叫“三老四严”77\n。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干老实事;思想严密,态度严肃,作风严谨,步骤严格。“三老四严”保证真正的求真,才能有真正的创新。 如果从思维方法讲,“三老四严”就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仅仅是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是不能越雷池半步。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没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可能会搞成李洪志的法轮功。只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保证求真,才能保证创新的东西是对的,这是我理解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求善的科学精神 严格地讲,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精神就是人文的东西,所以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就是应以“实事求是”作为其基础的求善精神,从这一角度讲,就是求善的科学精神。那么,通过人文知识及其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可以体悟、可以提升哪些人文精神、哪些人文素质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点:树立责任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树立责任感。中国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子讲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一个普通人对国家民族兴亡,如果不愿意负责任,是可耻的。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文件中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讲得太好了!做大学生要高素质,毕业之后,这高素质表现何在呢?表现为负责任,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国家的兴亡是最大的责任。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五千年,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没有消亡而且历史从没有中断的民族,就是因为爱国,有骨气。至少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爱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有骨气。这是中国的一贯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对国家对民族负责是忠,对长辈对父母负责是孝,对配偶对家庭负责是节,对朋友对同事负责是义,忠、孝、节、义,中国传统。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要赋予它时代的内涵,但在负责这一点上是绝对一致的。 第二点:就是完善思维。我曾经一再跟我的学生说:“你们考入大学,干什么?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学会如何做人;第二,学会如何思维;第三,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者不可分割,做人是基础,思维是关键,知识和能力是必要的,不要知识和能力,上大学干什么?”思维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人跟动物不同就是人能思维,动物不能思维:“心之官则思”嘛!人与人之间不同,就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同。我记得恩格斯讲过,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根据科学的研究,人的思维有两种方式。美国有一个科学家叫斯佩里,研究人的大脑和思维,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发现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人的右脑主管形象思维,而右脑的记忆力是左脑的100万倍。他的结论就是人的智力开发主要在右脑,但绝对不是讲左脑不重要。左脑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跟科学技术工程领域的活动有关,而形象思维与文化艺术活动有关。所以人文教育对开拓人的思维极有好处。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非常好: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像力是无限的。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无限的,爱因斯坦本身就是一个典型,是艺术的科学家,科学的艺术家。据说,近几年香港汇丰银行招聘某些高级职员,不要学经济的,不要学财贸的,不要学会计的,要招学音乐的,学艺术的。为什么?因为这种人的思想非常活跃,招来以后再学习银行业务,一定会更有作为。这里我举一个切身的例子。“文化大革命”77\n中我也被打成牛鬼蛇神了,说我是潜伏特务分子,分配到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找我说,明天你打猪草去。这显然是整我。天哪!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根本就不知道猪草是什么,我又没有养猪的书,能不能找贫下中农请教呀?又不行,因为这一来,又成了搞“反革命串联”,罪得加一等呢!想来想去。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好了,有办法了。第二天不到一个上午,我把猪草打回来了。领导问我,你怎么打的,我说这不难,把猪赶出去,看猪吃什么草,就打什么草,吃什么菜,打什么菜,不就行了吗?显然,猪吃的草是猪草,猪吃的菜是猪菜,这是逻辑关系。但是我当时不敢讲,这是怎么来的,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后,我才讲,我用了一条原理,什么原理呀?用的是“天赋猪权”,猪不吃草,不吃菜怎么活得下去呢?这得感谢法国大革命。因为在那个“夜不能寐”的晚上,我突然想到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天赋人权”,从而“浮想联翩”,想到了“天赋猪权”,我就从这个绝非逻辑思维的直觉中、联想中,得到了“天赋猪权”,想到了解决办法。安徽出版了《院士思维》一书,要我写一篇稿子,我把这个例子写了进去,后来好多刊物转载了。一个人仅仅有逻辑思维是不够的,仅有逻辑思维你绝对不会推想出来怎样打猪草,狭义相对论本身产生不了广义相对论。所以就如同爱因斯坦切身感受的那样,就是艺术开拓人的想像力。你形象思维一旦上来的话,什么方法都会出来的,什么规矩,什么偶像,什么条条全没有了,天马行空,这是形象思维,有巨大创造性在里面,有原始性创新在里面。第三点,就是增强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善解人意,能通世故,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人文精神好的人肯定善于跟别人打交道,至少可以用人格的力量来感动别人。《情感智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讲过,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80%的因素取决于情商,而不取决于智商。根据原国家教委的调查,我们大学生出去,事业取得成功的80%因素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对于增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常有好处。 当然,一个人具备了80%的非智力因素,如果没有百分之十几至二十的智力因素的支持,绝对不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智力因素不在乎其百分比,而在乎它起的作用。你没有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的智力因素,你不可能攀登科学高峰,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智力因素。如果没有智力因素,只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那只能当公关先生,公关小姐,如此而已。所以,我在学校经常跟我的学生说:“你们的任务还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天天去公关,公关能力需要十分重视,专门公关那是公关专业的事,你们去专门公关,最多只能成公关先生,公关小姐,如此而已。 相融则利,相离则是“半个人” 科学与人文,至少在四个方面相融。 第一个方面,科学与人文都有共同的追求。科学追求真,人文追求善,两者结合,保证追求正确,保证结果可以完美。这就是追求真善美高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是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前进的动力,真善美都是围绕着要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新的明天。 第二方面,科学与人文都承认客观现实,尊重客观现实。科学当然是如此,人文也是如此。李白到过庐山,看到庐山香炉峰瀑布,写了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后来有人批评李白,说写得不对,“日照香炉生紫烟”77\n,怎么会是紫的呢,应该是五彩缤纷,七彩缤纷,不可能是紫颜色。但是,根据现在物理学的研究,光在行进中,遇到阻碍物,发生各种物理现象,如透射、绕射、衍射、反射、折射等等,还有一种是漫射。漫射就是光在前进时遇到阻碍它的物体,物体的粒子长度方向跟光波的长度差不多相等的时候,光波就发生了漫射,而漫射的强度同光波的长度成反比,而且同它的四次方成反比,可见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光光波最短。很可能李白在那时候,瀑布水粒的长度跟紫光的长度差不多,发生了强烈的漫射,看到了紫光,这不是奇怪的事情。任何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必定是从实际出发的,他的作品的源泉是来源于实践的,来源于生活的,然后才可能高于实践,高于生活。第三方面,不但尊重客观,承认客观,而且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科学当然是这样的,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文学艺术家是不是呢?我说也是一样的。真正的文学艺术绝对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所谓高于实践,高于生活,就是能做到“神似”,而不只“形似”。“神似”就是抓住本质,抓住数学上所讲的事物的“特征不变量”。漫画家的那几笔,其实就是现代数学中“拓扑学”所讲的图形的特征不变量。不管漫画家如何夸大,但画什么,就像什么。第四方面,一个正确的思想,一个创造的思想,必定是逻辑思维同形象思维、科学技术思维跟人文艺术思维的高度的统一。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逻辑保证思维前后的正确性,没有前一步,就没有下一步,没有下一步就没有再下一步,所以逻辑是最严谨的,不可能出错。当然,逻辑思维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但是,最重要的、突破性的创造来源于形象思维。没有形象思维,不可能有非欧几何,不可能有广义的相对论。任何一个突破性的成就,都是跳出原来的逻辑的框框,突破原来的前提,飞跃到一个新的领域。这个新的领域当然又是新的逻辑范围,没有新的逻辑范围就会走到异端邪说上去。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但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必定自觉不自觉地有形象思维;一个了不起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不但有形象思维,必定自觉不自觉地有逻辑思维,两者不可偏废。夏商周断代史没有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参加行吗?绝对不行!反过来,只有科学技术工作者,没有历史工作者、其他工作者行吗?也不行!人的大脑是个整体。左脑正常的活动不可能完全离开右脑,右脑正常的活动也不可能完全离开左脑。科学中含有人文精神与人文内涵,人文中拥有科学基础与科学珍璞。可以说,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因此,一个伟大的大家的出现,必定是科学与人文的高度统一。相融则利,相离就只是“半个人”,这样的人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摘自:《科技日报》2003年7月8日六、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恩格斯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区别:自然发展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形成于多种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自发的、盲目的社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们交互作用77\n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二)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则第一,从整体的历史过程中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三)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量:居民中的大多数质: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因之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原因之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原因之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马克思“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马克思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的结果。”-----恩格斯(四)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个人:普通人物历史人物:杰出的历史人物反动的历史人物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拉动右边滚动条)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77\n第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想一想:有人说,“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种观点对吗?(五)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1.坚持历史分析方法“每一个社会文明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爱尔维修2.坚持阶级分析方法3.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恩格斯4.坚持全面分析和评价的原则77\n第八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共分三节一、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一、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一)社会形态的含义和类型社会形态是与一定生产力水平不可分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与一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自为性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的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恩格斯(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行为的选择性1.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性,呈现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可以跨越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着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内在统一性的第一,主体的选择只能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第二,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第三,主体行为选择的目的性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相统一77\n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行为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人的本质及其变化人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点击):劳动人与人的区别(点击):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1.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即社会性。自然属性: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存在而具有的特征2.人的本质是以生产关系为主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等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想一想:人们常说,“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4.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性中国古代许多先哲都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超阶级的空间抽象的概念。孟子:“性善说”人性是善的,人天生有“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荀子:“性恶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荀子告子:“性不善不恶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董仲舒和韩愈:“性三品说”“圣人之性”在于“仁”,“斗箫之性”在于“贪”,“中民之性”在于“仁贪之气两在于身”。77\n——董仲舒和韩愈(二)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的价值:作为客体的人对于社会,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于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个人价值:作为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个人需要的满足“一个人的价值,首先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爱因斯坦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一)人的自由及其与必然的联系1.自由:从人的活动来看,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实践,属于认识论的问题。从人的行为是否为法律所允许来看,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属于历史观问题。2.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以必然为前提、限度和根据。(二)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人的发展过程:(1)第一个历史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2)第二个历史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3)第三个历史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1.人的发展(1)自由发展: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2)全面发展: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3)充分发展:人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规定和容许的范围内取得自由的”---马克思(2)社会条件: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现代的个人必须消灭私有制,实行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基础上的联合”-----马克思(3)根本条件:增加自由支配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77\n-----马克思(4)内在条件: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共产主义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参考资料1.布莱恩-麦基著,季桂保译《哲学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版声明由于教学急需和通讯原因,本课件所引用的部分资料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各位作者尽快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致谢一并奉上稿酬。主编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