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4.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世界的物质性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n考点扫描1、哲学的物质概念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的物质性\n动物\n物质物质的具体形式动物抽象具体表现具体抽象\n水果\n(1)狗、鸡、猫(2)苹果、香蕉(3)白人、黑人抽去形象动物抽去声、色水果抽去声、色人抽去动抽去水抽去水物质物质物质\n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n如何理解物质概念?(1)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相对于意识现象来说只有物质现象才具有这种属性。因此称“唯一”。这也是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凡是物质现象必然有客观实在性。无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管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还是人类社会中的;只要具备了“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不具有这一属性的就是意识范畴\n(2)可知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这是可知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然后才发现了他们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这正是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规律。但这种“客观实在性”无论是人们认识事物之前还是之后,它都以具体物质形态做载体而呈现着自己的属性。\n(3)“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是高度抽象概括的,是不生不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具体的,是可生可灭。哲学中的物质是自然和社会中万事万物的共性,不是指事物本身,事物本身只是这一共性的载体。所以我们把自然和社会中万事万物叫物质现象或物质的。很多人没有搞清这一点,说明他还不知道什么叫哲学。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一般问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上“物质”定义以及“矛盾”的定义,都必须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不能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把哲学上的“矛盾”等同于生活中的矛盾。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明白了哲学。\n(4)“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不具有这一属性的就是意识范畴。“客观实在性”是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物质现象的依据。如有人提出:“我的思想不依你的意识为转移”,于是得出思想是“客观”的结论。并且为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给所谓“客观思想”取名为:“客观存在”。因为不敢取名叫“客观实在”,结果叫了“客观存在”。“物质的当然还是物质的,而意识的也成了物质的”是典型的庸俗唯物主义,是拉美特利的哲学在21世纪的再现\n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n(1)“客观实在性”是指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2)“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