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5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孟子的哲学思想\n孟子的生平孟子★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相传他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对孔子十分仰慕。★孟子生活在一个诸侯争霸,“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社会的动乱使他产生了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强烈使命感,力图为重建社会秩序提供理论指导。他的政治和学术实践推动了孔子思想的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亚圣。★研究孟轲的思想的主要材料是《孟子》一书〔为什么要实行仁政?为什么能够实行仁政?〕。\n道德本体论——人性论的实质为什么能够实行仁政?人性本善把本来就具有的性善推而广之仁政这就等于告诉统治者,施行仁政,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人的本性使然,一个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获得自己的本真性存在,也只能行仁义。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人作恶?\n理论自身的逻辑给孟子提出的难题人性本善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人作恶?人性本善的依据现实生活中恶的来源必须说明两个问题\n人性本善的依据及证明《孟子·告子》中,记载了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和孟子的对话。在这段话中,公都子提到了当时有关人性问题的争论的几种观点,即“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于是,公都子问自己的老师即孟子;“你认为性善,难道上述的观点都不对吗?”。孟子回答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不为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这里的情,是指实际情况。乃若其情,是指就其本来的情形而言,就实际情况而言的意思。这就是说,就人的本来情况来说人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性善。“才”者,初生之质,既然,才是初生之质,就更进一步说明人生之初是善的。\n性善论之经验论证明孟子从人的亲亲、敬长的本能出发来力证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心是人固有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尽心》)★孟子所讲的人性善,是指人的本性中存在着“善端”,即一种向善的萌芽,或者,善的潜在的种子。通过对人的恻隐之心的存在来证明人性善:“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言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n性善论之本体论证明孟子从先验论的角度论证人性善之后,进一步寻找人性善的终极根源。在这一点上,他吸收了孔子的天道观,即认为人性善的终极根源。他引《诗》为证:《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的解释。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之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这样,孟子就认为人的仁义礼智都是天赋予人的,从而也就把道德的终极根源推到了“天”上,这也就意味着孟子把“天”道德化了。\n关于恶的来源主观方面的原因: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事事为利益所驱使,丧失了自己的本性。万钟之禄,有人不辩礼义而受之,就是为利所驱。客观方面的原因: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材质相同的人产生不同结果,他举例说,一样的大麦种子,种的时间相同,但因为土地肥瘠不同,雨露多少有别,收获就不一样。少年子弟,丰岁懒惰,灾年多残暴,不是因为他们的资质不同,而是环境作用的结果。性本善的人因为哪些原因会导致为恶孟子这种论证说明,人之为恶,不能说明人的本性不善,它正好说明,人之为恶是因为利益的驱使,或者是受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善良本性。\n孟子性善论的分析和评价(1)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孟子所讲的人性本善指的是人的本性中存在着向善的最初始的因素,即所谓“善端”。如果在这一严格的意义上来探讨问题,那么,人性善恶的问题就转化成为:“在人的本性中,是向善的可能性多,还是向恶的可能性多”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它是向善的可能性多,则可以说人性善,如果是向恶的可能性多,则可以说人性恶。孺子入井两笔财富人的向善可能性超过了向恶的可能性。人的善念超过恶念。这一超过哪怕仅仅是轻微的一点,也就象天平一端的砝码超过另一端的砝码一样,使人类的生活和世界的历史决定性的摆向一边。\n孟子性善论的分析和评价(2)恻隐是道德的源头吗?“道德”:包括意识、行为、规范。“源头”:根据(内在理由),动力,现象(即某一时间上最先出现的东西,亦即我们称之为本源性的那种存在)。恻隐之心是道德的源头是离不开某种个人观点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恻隐之心是道德的源头,但他要受到个人性的限制,而且这种限制按意识、行为、规范越来越强。因此,准确的说法,恻隐之心是道德意识的直接源头,它要作为行为和规范的源头,则要经过其他意识成分尤其是理性的中介。\n孟子思想的评价孟子哲学思想尤其是其道德哲学思想的积极意义前贤多有论述,比如说孟子的节操观,人格修养论、仁政学说、民本主义,都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积极方面:★思想局限性:1、理论上的局限:孟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框架,没有提供一套系统的天人合一架构的思想路径,从而,使他的思想不能不带有武断的色彩。\n孟子思想的评价2、实践上的负面效应:第一,孟子一味强调主体内在的心性修养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轻视知识理性传统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由于孟子过分强调内在的心性修养,把人的堕落主要归结为主体自身的原因,这样就可能忽略对人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批判,从而也就有可能形成一种自虐狂式的畸形人格。第三,对中国人治传统的形成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性善论——人治传统(内圣外王)性恶论——法治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