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0 KB
- 2022-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方哲学的资料整理名词解释1、四因说: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是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其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具体来讲:1)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原始质料,就好比造房屋的砖瓦。(2)形式因。即构成事物的样式和原型,就好比造房屋的图纸或者建筑师头脑里的房屋原型。(3)动力因。即推动质料变成形式的力量,就好比把砖瓦变成房屋的建筑师。(4)目的因。即事物产生和运动变化所追求的目的,就好比建房屋是为了居住。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四因是彼此区别的,但是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2、逻各斯: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3、原子论: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主张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与虚空构成,并认为原子除了有形状、次序、位置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量上的区别,还提出了原子有偏斜运动的思想。4、柏拉图的洞穴:洞穴之喻说明我们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和理念洞见之间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手脚被绑,背对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有火把,在火与囚徒之间,各种物体被从这边运送到那边,从而在囚徒面朝的洞壁上投射移动的影子。囚徒认为这些移动的影子就是实在。柏拉图这个“洞喻”的意图不仅要说明洞外事物之于洞里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界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是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5、灵魂的回忆说:柏拉图在认识论上大大的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原则,他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居住在“理念世界”里,因而,早就有了关于各种理念的知识。当灵魂进入肉体后,由于受肉体的遮蔽而暂时忘记了关于理念的知识,所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重新获得知识。而所谓学习在柏拉图看来无非就是回忆。因为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在柏拉图看来,我们在生下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食物本身或绝对本质之类的知识,出身后却因为受到肉体的遮蔽而暂时遗忘了,而由于感觉经验的刺激又重新回忆起来。这种回忆是灵魂的净化和提升,但要完全摆脱感性肉体的束缚,需要灵魂在积累充分知识之后达到一种理性的迷狂状态,类似于爱情或生殖的迷狂冲动,但比他们更高。回忆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思想。.--\n-“回忆说”也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灵魂即是理念,柏拉图以神话故事暗示,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包含着向往身体的因素,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却是符合灵魂状况的堕落,具有某种必然性。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6、哲学王:柏拉图在其著作《国家篇》中,参照埃及和斯巴达的模式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试图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使哲学家与统治者融为一体,从而建立一种哲学王的理想国度。在这个邦国里面,哲学王思想居于核心地位。在其理想国里,整个社会被严格的分为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部分,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互不干扰。在柏拉图看来,既然整个世界时一个有“善”的理念所统辖的秩序井然的体系,那么掌握了“善”的知识的人也应当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的主宰。7、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是奥卡姆在哲学上最著名的思想原则,它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也被成为“思维经济原则”,并被现代自然科学视为真理。这一原则可以简要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即在可以使用少数几个原则时,应用许多原理,就是浪费时间。其提出是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要寻求双重原因的繁琐做法,即在自然的原因之外还要寻找一个属灵的原因。8、培根的假象:培根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探求新知,而“知识就是力量”,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然而以往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所遮蔽,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首先必须扫除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各种思想偏见。培根把这些偏见称为“假象”,它们可分为如下四类:“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具体来讲:(1)“族类的假象”,这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一种偏见,它使得感官和心灵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2)“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3)“市场的假象”,这是由于语词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人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过程就如同市场上的物质交换活动一样,如果使用的概念不当,就会造成理解力方面的障碍,这一点在经验哲学的各种空无内容的繁琐概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4)“剧场的假象,”它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的哲学体系的盲目信仰,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对各种哲学体系的“剧本”信以为真,丧失了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9、霍布斯的利维坦:《利维坦》这部巨著论述了国家是怎样形成的,系统的论述了社会契约论思想、君权神授理论和天赋权利学说,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基础。《利维坦》这部著作就体现了霍布斯关于公民哲学的基本观点:宣扬绝对君权理论,主张社会契约论和君权民授思想,迎合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霍布斯借用“利维坦”这个词来引喻国家是一个起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具有邪恶本质的庞然大物。10、孟德斯鸠的自然法:孟德斯鸠把自然界的合规律性.--\n-观点推广到人类社会中去,认为人类也有自己固定的法,这就是自然法,主要包括四条:“和平、自保、爱他人、趋向社会生活。人类由于有这四条规律,所以才脱离了原始自然状态而过渡到了社会状态。11、莱布尼茨的单子:莱布尼茨继承和创新了大陆唯理论的实体主义传统,他既不赞同笛卡尔的二元论,也不完全认可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由此提出自己的“单子论”思想。莱布尼茨认为,由于任何具有广延的东西都是可分的,所以真正单纯的和不可分的“单一实体”必须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没有量的规定性的东西。单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实在的和有生命的点”。它们是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原,也是事物运动的终极根源。具有以下特点:单子的产生和消灭都是由于上帝的“奇迹”;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单子是精神性的实体,不存在量的差别只存在质的差别;不仅在构成不同类别的事物的单子之间,而且在构成同一类食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着直觉能力的差别。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自由的原则,这项归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运动的机械决定论又是一项巨大的进步。12、康德的物自体:物自体学说是康德哲学的中心。它不仅贯穿康德整个哲学体系,而且也是先验哲学其它理论论点的基础。 康德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精神之外,“物自体”是“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物自体的概念指代的是世界的本源或本质,这反映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康德的物自体与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差别还是非常大的,物自体只是一种茫茫的神秘抽象,是不可被认知,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反映、复制的。不可知性,使这个康德理论中的物自体概念与人的感官认识之间出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远在彼岸的,属于信仰的。物自体具有唯物刑和神秘性。二、简答题1、简述巴门尼德的真理与意见答: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真理与意见学说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反映具体来讲,真理之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存在是永恒的,“完满”的,其与真理同行,故称之为“真理之路”。意见之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否定存在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路,故称之为“意见之路”。 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可动摇的中心”,而意见之路却“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巴门尼德主张遵循真理之路,但却没有完全否定意见,他说,应该学习从真理到意见的一切,直到如何把不真的、但被相信的意见变成确定的、无所不在的道理。2、简述人是万物的尺度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论真理》中的一句名言,它基于感觉主义思想,即整个精神生活只基于感觉,感觉归根结底与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那么明显。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n- 但是,就其感觉而言,其显示出特殊的局限性,因为他显然不可能假设一种没有相应实际内容的意识。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并且在这一瞬间,对于他来说,事物是象他对自己表述的事物那样,这就是普罗泰格拉德相对论意义。按照这种相对论,对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在此意义上,以一命题表述:人是万物的尺度。 3、简述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答: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都能够学会、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等同于知识”这条原则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1)知识的不确定性。苏格拉底对话的主题是德性的定义,这是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定义表达的德性才是普遍的知识,反之,不能够上升为定义的个人意见,并不是针对德性的看法,针对智者学派。“德性就是知识”为知识规定了一个可靠的不变标准,这就是善。 (2)真理的实践性。真理的实践性系指真正知识有这样的动能;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没有知识,便没有德性。知识是德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3)道德的可教性。“德性就是知识”的一个推论是:德性是可以传授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可授性。开始学习德性的人的灵魂里已经有关于德性的原则,因此他对德性并非毫无所是。但是,作为灵魂的内在原则的德性只是尚未被觉察的本性,他不能说已经知道这种本性,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只是认识自己灵魂之内的已有的德性。德性可授性和自然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统一。4、我思故我在答:“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我思故我在”的意思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于是,也就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 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看作是绝对可靠、牢不可破的真理,甚至认为连怀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他把“这条真理”当作整个哲学的基石。 5、存在就是被感知答:“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出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是一个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该命题的基本思想是:从不同的感官印象出发,把事物说成是来自不同感官的各种观念的集合。在贝克莱看来,事物都是可感物,而可感物是由各种性质集合而成,可感性质不可能离开感觉而独立存在,而观念就是可感性质和感觉的统一,即观念是被感知的可感性质,因此,“事物是观念的集合”。.--\n-然而,观念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实体,就是我所谓的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就被这个东西所感知。再次,“精神实体”是观念的原因。贝克莱认为,“物质实体”只是人们心灵抽象出的一个概念,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精神实体”才是观念的原因和“支撑者”,而且贝克莱把这个原因归为上帝。贝克莱在对“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推理过程中通过观念而混淆了可感性质与感觉,把客观属性主观化,从而把实物概念化,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唯我论的死谷,最终通过休谟的怀疑论对一切形而上学的锯齿才得到解决。6、芝诺悖论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答: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of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芝诺的悖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否定运动的论证和否定多的论证。芝诺悖论的内容否定运动的论证主要包括:两分法悖论、阿基里斯悖论、飞矢不动悖论、运动场悖论。具体来讲: (一)两分法悖论 悖论: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全程的一半,这个要求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所以,如果它起动了,它永远到不了终点,或者,它根本起动不了。 (二)阿基里斯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 悖论:若慢跑者在快跑者前一段,则快跑者永远赶不上慢跑者,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它,有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 (三)飞箭不动悖论 悖论:任何东西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所以也是静止的。 解释:箭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一瞬间时必在一个确定位置上,即是静止的,而时间是由无限多个瞬时组成的,因此箭就动不起来了。 (四)运动场悖论 悖论:两列物体B、C相对于一列静止物体A相向运动,B越过A的数目是越过C的一半,所以一半时间等于一倍时间。否定多的论证主要包括:大小论证、数的论证、地点的论证、谷粒的论证等,具体来讲:(一)大小的论证—存在物既不可能由有限多的部分构成,也不可能有无限多的部分构成。因此,存在物不可能是多,而只能是一。(二)“谷粒的论证”——事物是有多组成的乃是一种假象。论述题1、据你的认识,谈谈你对哲学的理解。哲学即智慧之学。它是从理论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构建,从而构成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态度和根本主张,它是人类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从学科方面来讲,所谓哲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上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n-,就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切普遍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科学。研究规律是手段,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目的。人类怎样认识世界,就会怎样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哲学,归根结底就是研究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哲学是万学之学。一切具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一切具体的应用学科都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但这必须以哲学原理的正确性为前提。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把握抽象必须用具体;把握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只能用抽象。哲学的有用是因为它是统一切学问的万学之学;哲学的“无用”是因为它不直接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把哲学低估于现代科学是不负责任的,哲学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将哲学简单的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则成为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哲学要与相对论相结合,哲学也注重事物最基本的两个立场,从多个角度去看事物,尽量理解全面,因为事物有其多面性,所以不同的人对一个事物有不同的观点,都是对的,但都是不全面的。在哲学里,不论你处在哪个立场上,它都会站在另一个立场上与你辩证,而且双方都是对的,永远也相持不下。所以哲学永远也不会给事物一个完整的答案。但是哲学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得很深,很完整。事物的结果自然由我们自己来选择,因为在哲学角度,没有唯一的答案。通过哲学的学习,了解了最基本的西方哲学史知识,锻炼了哲学思维能力,养成分析、批判的思维习惯,继承了人类理论思维的优秀成果,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合理的方法论,为以后的从事的本职工作奠定了更好的方法论基础。2、怀疑主义能怀疑它自身的做法吗?对近代唯理论哲学有何影响?(古希腊晚期哲学)答:不可以。原因:怀疑主义,泛指怀疑有真正知识之可能的学说;可以区分为三种怀疑主义:1)完全,或彻底、绝对)怀疑主义,宣称人的理智根本无法取得真实知识。2)部份,或温和、相对)怀疑心态,以宗教、伦理、美学等等怀疑主义方式出现。3)方法论的怀疑主义,如笛卡儿为建立思想不可怀疑的基础,他暂时怀疑一般知识。而早期的怀疑主义者皮罗认为人无法认识事物,应以保留的态度把自己的意见放入括弧,故他可说是个彻底怀疑主义者。中期的怀疑主义者卡尔尼亚得斯声称没有任何真理标准,并提出概然性理论。晚期的怀疑主义者,如塞克斯都有系统地怀疑一切。.--\n-怀疑主义可说是教条主义的另一极端,而完全怀疑主义却使其学说陷于自相矛盾,因它怀疑一切,却不怀疑自己的学说,反而落入了教条主义。完全怀疑主义与方法论怀疑主义之间尚有多种程度不同的怀疑主义,不应说一切的怀疑主义的思想全是谬论,因其思想的强劲异于冷淡主义,追求真理的坚毅又别于不可知论。影响:怀疑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可感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暴露了独断论哲学在建构体系时的缺陷,发现了认识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破除人们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和对求知的盲目自信,迫使哲学自我反省,促进理论思维的提高和哲学思考的深入。正因为如此,它对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活力与魅力。当然,怀疑主义的结论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对希腊哲学理性基础的瓦解也是致命的,从而在客观上助长了神秘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行。所以就此而论,怀疑主义实际上并未达到消除独断论的目的,只是促使它改变了形式,因为希腊哲学最后一个哲学体系—新柏拉图主义就是以神秘主义的独断论形式出现的。3、康德的批判哲学分析他对哲学的贡献。答:康德哲学是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的哲学,康德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称为批判哲学,是因为他推翻了18世纪末流行于德国和欧洲各国的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发动一场资产阶级的哲学革命,创立德国古典哲学。人们通常将康德的思想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两个阶段。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他提出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打击17、18世纪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不变的观点,为近代辩证自然观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虽然他的思想中包含一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成分,但是总体看来,康德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依然囿于莱布尼茨—伏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从1781年起10年间,康德先后发表了三部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阐述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由此康德哲学进入“批判时期”,康德对后来哲学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他在“批判时期”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康德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称这个体系根本就是独断论,同时康德也反对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康德为了批判的需要,提出了两个基本概念:“现象”和“自在之物”。康德一方面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的感官从而产生感觉的客体,即所谓“自在之物”;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个客体是不可认识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只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表象。即所谓的“现象”。很显然康德哲学既想要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又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倾向于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康德说:“事实上,既然我们有理由把感官对象仅仅看作是现象,那么我们就也由之而承认了作为这些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虽然我们不知自在之物是怎么一回事,而只知道它的现象,也就是只知道我们的感官被这个不知道的什么东西所感染的方式。”在康德哲学中,感觉不反映对象,现象不表现本质,主体和客体之间、本质和现象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总体上来看,康德哲学围绕着“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关系,在他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的基础上,论证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尽管康德哲学自始至终都带着调和折衷的特征,但是他对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的批判的历史影响是巨大的。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一、哥白尼式的革命1.康德哲学面临的问题.--\n---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有效性问题:知识何以可能?--理性与自由--形而上学问题2.康德的回应:主体性精神的确立--知识的两个部分先天形式+感觉材料先天形式是知识的必要条件先天:apriori指与经验无关的认识成分先验:transzendental指为经验认识提供普遍必然性的东西。意义:主体性哲学的完善。结果不完全是消极的。与贝克莱式的经验唯心主义相区别,是先验唯心主义。康德第一批判的意义1.综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验唯心论,从新的角度和思路出发,论证了人的认识能力。证明了认识的客观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二派的理论难题。2.为知识划界,为信仰保留地盘。3.批判形而上学,证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实践理性高于纯粹理性(理论理性)4、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康德伦理学的意义1.道德形而上学的确立2.宗教信仰和道德的统一3.自由与必然4.道德命令是软弱的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一、判断力: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介1.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规定的判断力—认识反思的判断力—审美和目的论2.合目的性原理—判断力的先验原理反对神学目的论,后者认为上帝是宇宙的目的(外在目的)。主张内在目的论。美学:审美判断力批判1.纯粹美与依附美纯粹美:着眼于形式依附美:着眼于内容2.纯粹美的四条原则第一,美是无功利的、无利害的。第二,美是无概念的普遍性。第三,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第四,美是无概念的必然性。目的论判断力批判1.自然的合目的性:调整性原理。人由自然进入文化。2.道德的目的论:人类理性的完善创造终极目的。康德的意义1.批判:人类理性的立法作用2.理性主义倾向3.先验哲学的合理性4.人本主义和主体性5.不可知论的意义:认识的有限性。保护道德、知识本身和人类理性,使之不至于滥用。6.世界主义和全球化观点康德的影响:康德是德国启蒙思想的最后一个代表,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他的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和以后的西方哲学有深远的影响,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引发了后来者的“康德主义”(Kantianism)半康德派(half-Kantianists)4、斯宾诺沙的神与莱布尼茨的上帝有何实质上的差异。答:斯宾诺莎哲学神学:构成万物存在和统一基础的实体为自然界,也就是神,因此神与自然有同一性,自然的特质也即是神的特质。被认为是泛神论者。诺瓦里斯(Novalis)的“陶醉于神的人”成为形容他的名言。自然是无限的,永恒的、必然地存在,是第一因、是全知的、并且因存有者的沉思而产生出幸福、理智之爱以及参与了一种不朽或永生。拒绝接受神为人格神或有目的的行动,也拒绝接受一切事物的善或恶取决于神的观点。在历史观上首次用历史的方法对《圣经》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研究。莱布尼茨神正论:假如上帝选择不创造任何世界,那么没有任何世界存在。.--\n-每个选择都有如此选择的“充分理由”,这是“充分理由原理”(principleofsufficientreason)。上帝是全能全善的,因此他必然会创造出最完美的可能世界,而任何最完美的可能世界都是因为必然性而完美的。可能世界的事态都是必然地存在,所以偶然命题并不存在。“邪恶”的出现是因为:1、上帝不是因为“必然性”而是因为“选择”才取得了“道德的必然完美”(morallyperfectofnecessity);2、可能世界是否完美,必须经由比较才能确定。如果我们所在的可能世界确实完美,也是偶然如此。斯宾诺莎认为真正清楚明白的观念是自足,它自身是自身的标准。而最清除明白的真观念就是神的观念。斯宾诺莎认为神是唯一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同时也就是自然。只有一个唯一的实体,这个实体就是自然。因此,神即自然,亦即实体。斯宾诺莎认为神即是万物产生的原因,也是万物得以活动的原因;神作为万物的原因是内在于万物之中,而不是超越万物之外的;神是万物的一个必然的原因,而不是一个偶然的原因;神是一个自由因,从而使自因;亦即神是万物唯一的第一因和普遍因等观点。斯宾诺莎还把自然区分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前者就是指神及其属性,后者则是指自然界中的万物或样式。莱布尼茨的上帝:上帝即理智,而必然性即事物本质上固有的天性,是理智的对象。上帝理智中包含着永恒的真理,由于这浩瀚的真理区域包含着一切可能性,所以,必然存在着无限数量的可能的世界。上帝出于慈善从一切可能的世界中选择和创造了最好的世界,这便是我们的世界。可以说,可能的世界时莱布尼茨从概念设想和逻辑上推导的世界,其目的在于用这一命题解释我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个世界。上帝出于仁慈以其智慧创造世界,这是自由意志的行为,人出于自己的选择按照完美理性行动,这更少奴性更多自由。即使一切事物之天意命定也无损于自由,因为这种命定或者这种必然只具有道德性质。5、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吗?答:在托马斯看来,这是因为:第一,神学在题材上高于哲学。哲学只研究人的理性所能涉及的东西,而神学能够研究超越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存在。第二,神学在确定性上高于哲学。哲学的确定性来源于人的理性的本性之光,难免犯各种错误;而神学的确定性来源于上帝的光照,是决不会犯错误的。第三,神学的目的明显高于哲学的目的。哲学的目的再高也不过是朝向国家政治;而神学的目的则是追求永恒的幸福。因此哲学以神学为最后目的。第四,神学在地位上也高于哲学。哲学依赖于神学,以神学为最终目的;而神学却独立于哲学之外,直接来源于上帝的启示。因此,神学可以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只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总之,托马斯主张,虽然哲学和神学都可以存在,理性和信仰也可以并存,但是神学是高于哲学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信仰是高于理性的,理性是信仰的补充。托马斯说:“神学不是把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下级和奴仆来使用,犹如主要科学使用附属科学、政治学使用军事学一样。”6、谈谈你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认识。答: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n-,它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里去。但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世界之神”,并不是像基督教中的上帝那样的存在物。他把“神”理解为一种“精神”。在黑格尔看来,精神具有一种神性,它是神在世间最高贵的体现。当神在人类精神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出现。如果神是精神,而世界又是神的产物,那么很显然,世界也就是精神的产物。但是这个“精神”,又不能等同于哪一个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独立于我们所有人的,甚至独立于所有事物的。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这就是“绝对精神”。所有在我们面前展现的事物,不仅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自己展开、自己实现的结果。也许有人说,这些东西明明是物质的嘛!但黑格尔就说了,你看到的只是“现象”,你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本质上都是精神的,这些现象都是“精神的现象”。那么,绝对精神是怎样把世界万物都实现出来的呢?黑格尔回答说,这就需要精神通过正———反———合的辩证法运动,从而分阶段地把种种事物实现出来。一开始,绝对精神是在纯粹的“概念”世界里面运动(正);然后从概念中把自己外化出来,形成了有具体物质内容的自然界(反);经过了一番折腾后,精神扬弃了自然界,结合了前两个阶段,重新回到精神的表现形式中(合)。在这个精神的阶段中,精神首先表现为“主观精神”(也就是个人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然后外化为“客观精神”(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到最后,“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走向结合,达到“绝对精神”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绝对精神在经历一长串的变化后,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来面貌来展现自己了———它的具体形态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我们在艺术中通过直观来把握绝对精神,在宗教中通过表象或想像(一个最高神)来把握绝对精神,而在哲学中,则通过逻辑的思考来完成对绝对精神的理解。也许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绝对精神是宇宙中一股神秘的精神力量,它按照正———反———合的规律不断地变迁,不断地生长,不断地演绎出万事万物。所以,从世界观上来看,它是一种典型客观的唯心主义立场。但是绝对精神的运动形式———辩证法,却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了世界上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而这一点,深深影响了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