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1.2.2 51页

  • 2.03 MB
  • 2022-08-25 发布

生活与哲学复习1.2.2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n\n\n\n\n\n核心解读\n\n\n\n\n\n\n\n(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命题探究】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哲学派别的划分的有关知识,来论证和探究哲学现象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n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领导干部位置变了、权力变了、眼界变了,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至关重要。这一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解析】题中观点强调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说明认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故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选D。A、B、C皆与题意不符。\n(2010·江苏高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命题探究】此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难度不大。【解题指路】(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上的两个根本对立的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故C项当选。(2)A、B两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D项属不可知论,C项是所有唯心主义的主张\n易混易错\n\n\n随堂自测\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漫画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右边漫画主要讽刺现实生活中思想方法上的()①片面性②均衡论③诡辩论④唯心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漫画中的两个人都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片面地想问题,都是错误的,因此①④符合题意。【答案】C\n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相联系的主要表现有()①辩证法是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的②辩证法要以唯物论为基础③辩证法从属于唯物主义④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关系。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但哲学斗争只有两大阵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①项错误,因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使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走向分离;③项错误,因为有时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n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解析】此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即考查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明确这些知识便可直接选出C。【答案】C\n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曾提出172个“天问”。下列选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四种说法的具体含义,明确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①②认为天地都按其自身规律运动变化,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答案】A\n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是被知道。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出它体现在哪些方面。【解析】解答第(1)问要明确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明确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的共性和个性。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所举生活中的事例必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n【答案】(1)①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意识当做世界的本原,都是唯心主义观点。(2)宗教思想都认为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另外,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尽管不系统,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者上帝、神等主宰世界,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