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哲学与建筑论文 5页

  • 67.00 KB
  • 2022-08-25 发布

传统哲学与建筑论文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课程结课论文2012至2013学年第2学期考核科目:中国传统哲学与建筑提交日期:2013年6月10日报告题目:“塔”一种古建筑形式考核成绩考核人冯柯姓名贺泰然学号100107040026班级10级(2)班专业建筑学\n刖台:塔,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种建筑形式。但是这种形式从它的来源以及它的发展过程,甚至到对以后的建筑发展,都对人类文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要从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方面具体的谈一谈塔和历史的演变,“塔”建筑的发展以及我们的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关键词:窣堵坡,塔,塔式高层文章主体:最早的塔的来源,要从古印度说起。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那时候为了埋葬高僧遗骨,出现了一种叫窣堵坡的建筑形式,类似于陵墓建筑。当时还没有“塔”这个字,只是这种叫窣堵坡的建筑形状就是最早的“塔”的雏形。后来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了东方,即古代中国的中土地区。起初,这种类型的建筑也只是用于供奉僧人遗骨以及经文用的,其念法也同印度“窣堵坡”的发音。但是在公元三,四世纪之后,渐渐地出现了一种由中土固有建筑形式重楼与"窣堵坡”的形式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用途也由以前的专为埋葬高僧遗骨发展为多种功能的一类建筑,兼具登高望远与观赏价值的建筑。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一般会跟着出现该物相对应的代名词,由于当时的塔”形建筑的建筑形制一般是在一个土台之上建的一个多层高台带檐楼阁。于是,字如其形,“塔"字诞生了。这时候的塔与最早传入时的塔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了,由于结合了中原本土的文化,塔不再是一种给人祭奠僧人的陵墓的感觉了,而是一种具有供奉佛祖与瞻仰神圣的庄重的感觉。同时由于塔的外形优美,给人有观赏的价值。结构上也不同于以前的“窣堵坡:以前的塔的主体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n的实心建筑,而逐渐演变来的东土的“塔”却变成了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五部分组成的塔的主体结构。塔由外来传入到与自身融合之后,其造型依然在不断变化,由开始的单层逐渐发展为多层,在公元三,四世纪,出现了三层塔,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等等。甚至出现了三十层以上的密檐式塔。塔的高度也不断刷新纪录,最高的有八十米以上。对于崇尚依地而建的古代中国而言,这已经算是摩天大楼了。中国古塔现存的有2000多座,其种类也由于人文地理的差异和建筑年代的不同而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方式均可分多种。由样式不同可分:龛塔,雁塔,重塔,楼阁塔,密檐塔等多种;由平面形制可分圆塔,方塔,六角塔,八角塔以及十二角塔等;由建筑材料科分砖塔,石塔,木塔,玉塔,铁塔等。还有其他分类方式,均可分多种多样,不胜枚举。\n在中国,塔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由于功能多样,同样带来了形式的多样。塔的建造者一般由佛教信徒以及国家集资建造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样式的限制,建造中,工匠们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思想。其主要功能是为佛教服务,但是其次要功能,就很多了。比如说一些塔作为风景园林中的一个景点而设计,亦或是为登高远眺和军事瞭望所用。根据功能的不同,有些作的细而高,有些具有大的挑檐,有些专设游廊等等。虽然形式众多,毕竟存留下来的塔的数目是有限的,而且随时都可能被埋没在人类的发展长河中。而这些现存的有限的塔可以说是亚洲历史上遗留下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古代中国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象征。随着近现代化的发展脚步,出于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近来有很多仿古塔纷纷建立起来,可是用的却是现代的建筑材料,而且在美学方面也有些不足。毕竟现在的施工速度快,没有以前那样边斟酌边修建的历程了。我不反对这样做,但是我更希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保护以前留存下来的塔上,这样的话,那些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就可以供更多的后人去瞻,去探究。毕竟,有些古建筑在审美学或文化性上可能是现在甚至将来的很长时间内都达不到的。对于现代而言;塔”已经是一个过去式的名词了。但是,塔”给我们的一个不变的印象就是它代表着一类点式的高耸的建筑,而且随着现代人类的急剧膨胀,人类向高空发展的可能越来越多。于是,发展而来的是“塔式高层”这样的一类平面接近点式而非线式的高层建筑。而且在性能上,塔式高层比板式高层具有更好的抗灾能力,比如对于高空抗风剪力和抗震上都优于板式高层。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的摩天高楼以塔式居多。我想:塔”的概念对于我们\n将来的价值观念或审美观念都会创造出更新更丰富的见地的。它会越来越多的融入我们是生活,继而随着我们的发展也会对塔会有更多更详细的见解的。不管是古佛教的“窣堵坡”,还是融入古中国建筑思想的塔亦或是现代高层塔楼。都代表着人类前沿的思想运动和文化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追求真理道路上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魅力的一类建筑。对于西方的历史上,可以说教堂是为统治人类思想的一类建筑。类似的,塔作为佛教供奉圣物所用,也反映了人类思想结晶的沉淀。而古中国的佛塔,作为兼具信奉与传统建筑审美的建筑,我希望人类可以更多的了解它,了解它的过去,了解它的将来。让它成为我们的文明发展一条光辉的道路。虽然,它只是一种建筑形式。。。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参观“应县木塔”后感

相关文档